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第1篇

      關鍵詞:口腔專科;新入職護士;培訓

      目前我國的口腔醫學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且與國際口腔醫學接軌,對口腔護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1]。口腔醫院專業性突出,而護士均畢業于普通護理院校,在校期間所學口腔專業知識甚少,口腔專科知識普遍缺乏[2],臨床適應能力緩慢。因此規范化的護理培訓有利于臨床工作的開展。我院逐漸摸索出適合口腔專科特色的護理培訓方法,并取得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新入職護士29人為培訓對象。29人均為護理本科,女生28人,男生1人,年齡20~26(23.03±1.06)歲,均無口腔護理工作實習經歷。

      1.2方法

      1.2.1崗前培訓

      1.2.1.1基礎理論知識培訓

      護理部組織為期2d的集中理論授課,培訓內容包括口腔基礎知識及科室診療范圍、口腔專科器械感染控制、牙體解剖生理、口腔門診常用器械的認知、病人安全管理、口腔綜合治療臺、口腔門診病人接診流程、護患溝通技巧、口腔工作范疇及護士職業規劃、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邀請臨床主任醫師、護理部主任及臨床帶教科室護士長擔任授課老師。通過老師的講解可使新入職護士對口腔專科有一個初步認識,有利于后續規范化培訓的開展。

      1.2.1.2熟悉工作環境,適應角色轉換

      由于口腔專科醫院不同于綜合醫院,護士的工作重點也略有不同,為了使新入職護士盡快適應,護理部安排門診護士長帶領新入職護士進行門診科室參觀,并進行診室分布、牙科椅位使用、牙科治療臺等知識講解,直觀感受口腔專科護士的工作特點。

      1.2.2規范化培訓

      1.2.2.1建立護理教學管理構架

      形成護理部/護理教學組臨床帶教組組成的二級教學管理體系,護理教學組每季度在護理部的安排下,對全院臨床科室進行護理教學檢查,通過檢查帶教手冊的填寫質量、考試試卷、進行現場提問或觀察新入職護士操作等方面發現問題,護理部在檢查后會向科室出具紙質《護理質量檢查科室反饋表》,科室根據問題進行整改,并于3個工作日上交整改反饋表,護理教學組在下季度的檢查中重點檢查上季度存在的問題。

      1.2.2.2臨床帶教老師選拔

      護理部選拔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工作5年以上,具有較強責任心、個人業務能力強、善于溝通且熱愛帶教工作的護理骨干擔任科室帶教老師。采取“一帶一”臨床帶教,由帶教老師指導學習口腔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流程。

      1.2.2.3制訂新入職護士帶教手冊

      新入職護士帶教手冊的制訂:護理部結合各科室情況,對口腔專科基礎內容及各科必須熟悉掌握的項目進行梳理,然后按照由易到難、由急到緩、由基礎到專科的原則[1],將培訓內容分為12周,各科《新入職帶教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經護理部與科室反復討論后定制。主要包括:①口腔醫學基礎知識,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等;②口腔專業知識,如口腔科常見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治療等;③口腔專科護理操作技術,如臨床常用材料調拌技術、專科器械識別、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見疾病治療的護理配合流程等[2]。每周帶教老師完成帶教任務后填寫《手冊》,本月底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護士長本月底對《手冊》填寫情況進行檢查。

      1.3考核方法

      崗前培訓后由護理部統一組織進行理論知識考核,作為未接受規范化培訓前的參照成績。新入職護士在經過3個月的規范化培訓后護理部用同一試卷再次測試。考核內容包括:①口腔基礎知識,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牙位標識、材料調拌的原則等;②器械消毒處理,如口腔器械消毒處理流程等;③急救技能,如心肺復蘇操作流程,口腔門診病人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等;④手衛生;⑤口腔門診病人接診步驟;⑥職業防護,如針刺傷的處理流程等。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采用χ2檢驗、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第2篇

      1.1對象

      以護理單元為最小抽樣單位,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新疆地區77家醫院的952名外科護士。納入標準: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的在崗外科護理人員。排除標準:抽樣醫院非本院的護理人員;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及病假、事假、產假者;外出進修學習的護理人員及實習生。

      1.2方法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以30名符合條件的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進行預調查,問卷有效率為100%,重測信度系數為r為0.824,表明信度較好。問卷內容包括:(1)護士的基本情況:包括醫院等級、護士的族別、性別、擔任職務、已獲最高學歷、工作年限等;(2)護士培訓需求,對醫院培訓的滿意度、外科護士期望參加的培訓項目(有護理操作技能、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文書的書寫等共10個項目)(3)期望采取的培訓形式(1項或多項選擇)。采用現場發放問卷調查法,由課題組統一培訓的各病區護士長發放問卷,問卷使用統一的指導語,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調查對象以無記名方式獨立自愿填寫,均在半小時內填寫完,由護士長當場收回交課題組,課題組對問卷的完整性進行初步檢查,剔除不合格問卷。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樣本資料的統計描述分別采用率、構成比、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學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外科護士對培訓工作的滿意狀況

      調查問卷調查了新疆地區77家醫院,共發放問卷960份,回收問卷952份,問卷回收率為99.20%,有效問卷952份,問卷有效率100%。952名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護理培訓工作滿意者920名,占96.64%;不滿意者32名,占3.36%,總體狀況比較滿意。

      2.2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需求情況

      10項培訓內容中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護理操作技能、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文書的書寫、護理質量、護士職業道德、護理基礎知識、禮儀服務意識與溝通。

      2.3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需求的比較

      不同等級醫院的外科護士除了在護理管理知識、護理質量方面的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他方面需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務的外科護士,在規章制度與法規、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稱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最高學歷外科護士,在護理新業務新技術、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與防范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工作年限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外科護士對培訓方式的選擇

      外科護士認為綜合效果好的培訓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護理查房、面授講座。

      3討論

      3.1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護理培訓工作總體狀況比較滿意

      本調查顯示,新疆地區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培訓工作滿意者占96.64%,不滿意者僅占3.36%,說明目前新疆地區各醫院對外科護士的培訓工作總體比較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醫院等級不同,外科護士對醫院培訓工作的滿意狀況不同,其原因為二級醫院的外科護士對目前醫院的培訓滿意度相對較低。二級醫院大部分為縣級醫院,對于一般的以及發病較急的外傷病人都會先送到縣級醫院,縣級醫院成了一級醫院和三級醫院的樞紐。近年來,國家援疆政策的實施,為縣級醫院配備了完善的醫療設備及環境,使得許多縣級醫院發展迅速。但是,縣級醫院的護理人員素質不高,很多護士的學歷都為中專或大專,又因外科患者一般起病急,發展速度快,使得外科護士應對困難。李瓊蘭等認為護理職能的轉變和護士角色多元化的發展,對在職護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護士培訓工作作為護士終身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已經成為優化護理隊伍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技術技能的重要途徑。3.2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成為新疆地區外科護士最想參加的培訓項目本調查共10項培訓內容,根據選擇的頻次進行排序,發現新疆地區外科護士最想參加的培訓項目的是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排在首位。入住于外科的病人常常病情急、病情變化較快,專科治療中本身難度大,預后差,病人家屬要求高,期望值大,一旦面對親人死亡時,往往心理承受力不足而極易引發糾紛,因而有高風險的特點。近年來,《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人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和醫療行為的審視程度越來越高,而護士的法律保護意識相對滯后。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大,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規則,醫護人員必須在重視醫學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化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醫患間的行為規范和關系協調,這樣不但可以保證醫療服務質量,還可以有效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3.3不同條件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存在差異

      本調查顯示,醫院等級不同,護士期望培訓的項目有所不同;不同職務的外科護士,在規章制度與法規、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職稱的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最高學歷的外科護士,護理新業務新技術、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與防范、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外科護士,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需求有所不同。提示醫院管理者應根據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等選擇培訓內容與形式,應多征求護士意見,減少培訓的盲目性,根據護士的情況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訓內容,保證護士的培訓需要。

      3.4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被認為是最好的培訓方式

      外科護士認為綜合效果最好的培訓方式是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85.40%),參觀考察、遠程講座、自學所占培訓方式的比例較低。外科護理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實際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增進臨床實際工作能力。

      4結語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第3篇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婦產科的60名護理工作人員,其中男12名,女48名,年齡最小24歲,最大45歲,平均年齡29.4歲。護理骨干10名,責任護士28名,一般護理人員22名。采用隨機的方法將所有護理人員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2組一般情況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工作人員除采用常規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考勤和業績考核外,不采取任何措施對其工作進行干預。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在采用常規工作考核機制的基礎上加強護理查房干預。其具體的方法、形式和內容為:①方法。對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有組織地開展護理查房工作,每周組織1次科室內的查房工作,由護士長主持該次活動,并且向護理工作人員介紹科室內本周的護理工作情況和遇到的新問題以及應該采取的處理方案和措施。每個月組織1次全員性的護理查房,由護理部組織和開展本項工作,對1個月以來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和匯報,評價階段性的護理效果,對整體的護理計劃以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闡述。同時,使護理工作人員了解到不同科室的護理形式以及應該掌握的常規護理技能。此外對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培訓,豐富其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從而提高綜合職業素質。②加強查房的內容和形式。首先,開展整體護理查房,就是在護理查房的過程中,將護理評估、問題發現、目標實現、護理措施采取以及健康教育等整體地應用到查房的過程中。在解決患者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規范程度。其次,開展個案查房、特殊病例查房以及護理曲線查房。選取婦產科常見的疾病病例、特殊疾病病例以及發生護理問題的病例進行專項查房,使護理工作人員知道面對常見的婦科疾病時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和措施開展護理工作,在護理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怎樣的流程,注意哪些問題;了解特殊疾病的特殊護理方法和手段,增強對于多種非常見疾病的了解,不斷豐富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開展護理缺陷查房一方面讓護理人員知道嚴格按照流程開展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安全意識,以便其今后能夠認真、細心地開展護理工作,降低護理事故的發生[2];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導護理工作人員采取正確的方法處理護理事故,以便將差錯帶來的危害降至最小,提高護理的整體質量。③開展查房現場評價。在查房的過程中的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知識水平、護理專業能力以及護理職業道德方面進行現場評價,以便患者能夠對護理工作人員開展監督,在今后接受護理的過程中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不斷發現其自身的不足,將護理計劃落實到實處,更加規范護理操作,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方法

      對2組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進行觀察和分析。上述指標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說明護理人員相關方面的能力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術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直接關系到護理效果和質量。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采用定期培訓的形式對護理工作人員開展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其次,應該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護理工作人員即使全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也不一定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素質。因此應該采用有效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的能力和技巧,另一方面提高其觀察能力,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異常狀況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此外,為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應該使其明白查房的重要性,并在醫院內開展加強護理查房。

      4結語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第4篇

      關鍵詞:艾滋病;護理知識;護理人員;基層醫院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傳染病,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1]。截至2013年8月31日,廣西省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51877例,感染人數居全國第二[2]。靈山縣是廣西省艾滋病疫情最嚴重的縣份[3]。護理人員作為直接接觸艾滋病患者的醫護人員,其護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康復情況與死亡率的高低。有關調查結果表明,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知識的認知程度低、對艾滋病護理技能掌握程度低以及對護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低[4]。為了解基層醫院的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和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為針對性開展艾滋病防控知識培訓提供依據,本研究于2014年10月對靈山縣城區部分醫院的護理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選擇靈山縣5家醫療機構(人民醫院、中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在職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為調查對象,共計1000人,其中護士400人、護師300人、主管護師220人、副主任護師80人。1.2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統一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者匿名自填;調查內容分艾滋病基本知識、艾滋病護理知識和心理反應三大部分;調查人員由靈山縣疾控中心及各醫院護理部指定專業技術人員組成。1.3數據整理資料收集后采用Excel2007軟件建立數據庫,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問卷收集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答卷1000份,其中護士問卷400份、護師300份、主管護師220份、副主任護師80份。2.2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情況所調查在職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關于艾滋病基礎知識,顯示對艾滋病的傳播途徑100.00%了解;關于艾滋病護理知識,顯示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方法、護理過程中的個人防護、相關癥狀的對癥處理和污染物品及醫療垃圾的處理4個問題的知曉率由低到高依次均為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4個級別的護理工作者之間知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艾滋病患者的技巧問題的知曉率略有不同,由低到高依次為護士<護師<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4個級別的護理工作者之間知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3對艾滋病患者護理心理反應情況在護理艾滋病患者時,心里不舒服率從低到高依次為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護士<護師,四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5.97,P<0.05);在護理患者時有歧視率從低到高依次為副主任護師<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四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54,P<0.05)(見表2)。2.4不同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5家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顯示醫護人員艾滋病基礎知識5家醫療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92,P<0.05),醫護人員護理學知識5家醫療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65,P<0.05),其中醫療條件最好的人民醫院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均在較高水平(見表3)。2.5不同醫療機構艾滋病患者收入院情況調查的5家醫療機構2014-2016年艾滋病患者收住入院情況,顯示住院最多的是人民醫院,占63.70%;其次為婦幼保健院,占17.78%,5家醫療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范文第5篇

      (1)參訓人員需掌握與治未病相關的中醫藥基礎知識,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和中醫文化知識的部分內容,這些理論知識是中醫護理的內涵和精髓所在,護理人員掌握相關知識,才能靈活運用,服務于臨床工作,適應“治未病”發展的需要。(2)參訓人員需掌握中醫體質辨識相關知識,包括中醫九大體質分類與特征、判定方法和標準,以及各專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發展、預后與九大體質的關系,通過培訓具備一定的健康評估和中醫體質辨識能力。(3)參訓人員需掌握醫患關系溝通技巧,熟悉醫院健康管理理念及流程,了解醫院營銷策略。“以人為本”是中醫“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要體現人性化的溫馨護理,護理人員必須熟悉健康管理流程,掌握醫患溝通方法,使臨床工作順利進行。(4)參訓人員需掌握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包括針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貼藥法、敷藥法、坐藥法、中藥熏洗法、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離子導入法、中藥超聲霧化療法、中藥穴位注射療法等,這些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適用范圍廣,具有中醫簡、便、廉的特點,是中醫專科特色護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治未病”工作開展的主要方法。(5)參訓人員需掌握辨體施護,健康指導的具體方法,以中醫九大體質分類為基礎,掌握不同體質適合運動的方式、強度、起居及飲食宜忌、情志調攝、食療、藥膳種類和烹飪方式。并具備對各專科病員進行健康宣教及開展中醫特色護理的能力,籽‘治未病’,理念融入專科臨床護理工作中。

      確定以“治末病”為指導思想的中醫護理培訓形式

      各臨床科室成立中醫“治未病”小組,選派1—2名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熱愛中醫護理的護士,以業余半脫產的方式參加治未病中心開展的治未病專項護理培訓,培訓方式包括專題講座、分組討論、情景模擬、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組競賽等。

      專題講座

      以中醫九大體質為總綱,強化與“治未病”相關的中醫藥基礎知識。每次講座預先發放講座PPT,并將講座過程全程錄像,便于學生預習和復習。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將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引入教學,以提高學生對中醫護理知識的主動學習熱情,結合講授重點針對性的進行提問,促使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分組討論

      專題講座結束后,預留與專題相關的延伸問題給學生自學和討謝,以拓展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習興趣,鍛煉表達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臨床意義的中醫體質病例,鼓勵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對病例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培養其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不違反診療原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作為案例分析的補充,由學生自身充當醫患雙方角色,使其身臨其境,在模擬角色的同時,對典型案例場景再記憶,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應變能力,最后老師予以綜合點評,鞏固所學專業知識。

      示范操作

      培訓前制定各種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的操作規程,使學生對操作技術有規范意識。老師充當操作示范主角,負責示范與講解,并將各種操作的禁忌癥、適應癥、注意事項、醫患溝通技巧融入其中。

      課堂實踐

      示范操作后,給予學生充裕的課堂操作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規范操作,反復練習,人人過關,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提高中醫技能操作水平。

      分組競賽

      在培訓后期,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競賽,各小組運用所學中醫理論知識,與患者互動溝通,獲取臨床資料,完成患者中醫體質辨識和健康評估,制訂健康教育和辨體施護方案,并當場實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老師給予當場記分和點評,通過競賽,學生對所學中醫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并提高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掌握醫患溝通技巧。

      確定以“治末病”為指導思想的中醫護理培訓考核方式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6|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av日韩av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