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經濟生活的價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人類開始關注自身的生活質量問題。目前,精神病已經成為困擾人們健康的一大頑癥。精神病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軀體、心理上的痛苦,即使經過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筆者試從生活質量的評價方法角度及其在精神病干預方面的應用進行綜述。
1 生活質量的概念和內涵
生活質量的概念引入醫學領域的時間并不長,它是隨著“健康”內涵的擴展而逐漸完善的,這與醫學模式的轉變不無關系。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注重生命的存在及軀體功能的改善,較少關注治療后病人的心理、適應社會的能力。結果可能導致投入大量醫療資源,換來低質量的生命,反而給家庭、社會帶來了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指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應是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這意味著人們逐漸認識到醫學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延長人的生命,還要關注其生活質量。WHO對生活質量的定義:以一定文化和價值體系為背景的個體對他們生活狀態的感知體驗,這種感知體驗不僅與其生活環境有關,還受其目標、期望、標準和所關心的事物的影響。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人們的軀體健康、心理狀態、獨立水平、社會關系以及與所處環境特征的相關性等因素都會對其產生綜合影響。李凌江等[1]認為,生活質量的研究內涵應包括以下4個方面:①軀體生理功能:包括精力、睡眠、感官功能、性功能、軀體不適感等;②心理功能:包括情感、認知、自我評價等;③社會功能:包括社會角色功能與社會交往兩個維度;④物質生活條件:包括收入、住房、就業、娛樂、生活環境和社會秩序等。
開展關于生活質量的健康流行病學研究,較之以往僅關注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的流行病學研究更能確切描述健康與疾病、生活事件、環境間的相關性。而生活質量對疾病預后有著顯著性影響,因此改善病人治療后生活質量應當成為治療者所必須考慮的問題[2]。
2 生活質量評價工具和角度
根據研究的人體對象,產生了針對某些疾病的專門化量表和一般生活質量量表。前者如針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價方法[3],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炎影響量表(AIMS)、McMaster Toronto 關節病人殘疾參照問卷(MACTAR),癌癥病人生活功能指數(FLIC)、生活質量指數(QLI)等[4]、少年兒童健康和疾病量表(ACHIP)等[5]。而后者有總體幸福感量表(GWB)、家庭環境量表(FES)等(如Tayloor等[6]通過對美國599位非洲裔超重婦女的試驗表明,用GWB來測量她們的心理幸福感受是有效可行的)。前者針對性較強,但適用范圍小,后者適用范圍大,但研究深度有限。雖然都能判斷相應的生活質量,但兩者之間缺乏互通性,無法相互比較。
1991年起,WHO通過在14個國家中的15個地區選定樣本、制定了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評定量表(WHOQOL),它包括了100條評價項目(WHOQOL-100),分為6個維度(6個維度分別是軀體性、心理性、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及精神信仰)25個方面。問卷采用被評者自我評估的計分辦法[7]。該量表的問世,使研究者們對社會人群、臨床病人等進行生活質量調查有了進一步的工具。WHO在WHOQOL-100的基礎上還推出了WHOQOL簡化版。維度由6個減為4個(軀體性、心理性、社會關系和環境條件),總項目數亦相應減為26項。簡化版雖然在評估個體生活質量的細節方面略顯不足,但用于了解個體生活質量的整體情況卻十分簡便,且效度、信度不亞于WHOQOL-100,尤其適用于大型的流行病學調查[8]。
對此相應的國家和地區都做了一定的驗證性調查分析和實際應用。Power等[9]在不同地區進行了驗證統計分析,證實WHOQOL所在15個不同文化地區的有效性和相互之間的可比性,說明WHOQOL的25個方面內容能夠應用于跨文化、跨地區研究中。而Bonqmi[10]選擇了當地443例樣本(251例慢性病患者、128例健康者、64例分娩者),檢驗了WHOQOL-100(美國版)的信度、結構效度、敏感度以及結構因素,認為其用于評估人們的生活質量是比較合適的。
WHOQOL對生活質量的評價側重于被評價者的主觀判斷,可能考慮到人們生活的幸福感、滿意感,即便是來源于客觀狀態,最終都體現為主觀對生活的感受。但如果僅僅從主觀判斷方面著手,不同的認可對相同的客觀條件產生不同的評價,從而導致生活質量評估的不可比性。Herrman等[11]讓持續性心理障礙病人使用WHOQOL簡化版和生活質量評價表(AQol)來評定自身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與不同研究人員的評定結果相比較,但在社會關系維度方面,他評結果較自評分值為低,兩者相關性隨著他評人員的不同而變化。Herrman 等[11]認為自評結果更接近實際,因此在研究中使用WHOQOL簡化版等自評方法是確實可行和重要的。Ruggeri等[12]則認為評價生活質量,主觀判斷和客觀評價是用于了解被評價者接受治療或調整后的效果,而主觀判斷則有助于完成調查和加強對客觀數據的解釋。
楊德森等[13]認為,個體對各維度的客觀狀態評價與主觀滿意度均是生活質量的研究內涵,不宜分割與偏廢,應當研究其中介機制,即同時考慮個體的需要層次與期望重點、評價參照標準、個體特征與生活經歷等影響因素。李凌江等[14]認為人類的滿足感主要與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大小有關。經多因素回歸分析表明主觀生活滿意度主要是對客觀現實狀態的反映,但客觀生活狀態的優劣程度不同對主觀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大小并不一致。據此李凌江等[15]從1993年起通過對國內的調查研究分析準備后,編制了生活質量問卷(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QOL-I),該問卷包含了上述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個維度,每一維度包括了主觀生活滿意度和客觀生活狀態兩類指標,分開計分與分析結果,共計64項條目(客觀指標40條,主觀滿意度指標24條),并經過了信度、效度和敏感性檢驗。
Anderson等[16]回顧了有關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評估方法,包括WHOQOL、NHP、MOS、SF-36、SIP、QLQ、EORTC評價工具。認為雖然目前的評估工具在不同語言背景的地區應用還難以保持一致,即同一評估工具可有多種語言的版本,內容也無法保持完全一致。但在對生活質量內涵包括的維度上已沒有明顯的差別。
3 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價
在關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中發現[17],首先應當界定評價生活質量的內容、定義,不同內容的評價反映出不同的結果,不同種族群體在同樣狀況下生活質量評價存在差異,其中不同種族治療與未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也存在差異。長期患者的生活滿意度明顯高于短期患者。而初次入院患者的主觀生活質量評價明顯低于長期患者,且9個月后評價變化依然不明顯。患者社會功能比較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明顯相關,由此提示在解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時,應當考慮患者的強制性住院及脫離正常生活環境的經歷[18]。在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研究中發現,焦慮和抑郁,特別是前者,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19]。此外,還發現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中思維障礙及敵對猜疑因子可以作為估計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但這些指標不合適于評價急性變化期病人。其中陰性癥狀也是估計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住院與院外患者的比較則提示,住院患者明顯存在著低健康(軀體癥狀),而且,陽性癥狀水平與低健康狀態存在著相關性。另外,自知力缺乏是限制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評價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治療與生活質量的研究中發現,改善抑郁、解決問題能力及社會支持與患者的生活滿意度相關,然而治療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并不完全相關,長期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與治療效果相關,但對于首次住院治療的患者則不易存在這種關系,這符合患者主、客觀評價的差異。在主觀感覺和治療副作用的研究中發現,隨著新型抗精神藥物如維思通等的使用,病人的副作用減少而主觀感覺得到改善。另外,早期干預、心理社會康復及家屬教育等都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而在社區護理和住院治療病人的比較中,提示前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后者,其中治療作用不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
4 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評價
針對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內外學者不斷進行研究探討。抑郁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與個體的年齡、性別及所遇的生活事件均有密切的關系。在發達國家,女性抑郁癥的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除了性別差異外,還可能與女性承擔的生活事件較男性多有關。另外,如產前(后)抑郁一般發生在產婦身上,但有學者[20]調查發現,不同的家庭結構和家庭關系可導致相當數量的丈夫們發生產前(后)抑郁。同樣在產前和產后8周這段時間內,再婚家庭中的丈夫們抑郁癥狀較少。抑郁丈夫們的抑郁程度與他們所受教育、生活事件、社會支持以及同事之間的競爭程度均存在著正相關。
有學者[21]為了研究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狀測量和生活質量測量的關系,分別使用幸福感量表(QWB)、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貝克抑郁量表問卷進行調查評估,其中QWB用于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了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得分明顯與抑郁狀態相關,抑郁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得分越低。魏立瑩等[22]使用FES發現抑郁癥患者在生活質量中的家庭親密度、感情表達、成功性、知識性、道德宗教感和組織性均較正常對照組明顯低下,而矛盾性明顯增高。提出在治療抑郁癥的同時,要有意識地恢復抑郁癥患者的家庭關系和人際關系,這樣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質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質量的概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如何對生活質量進行完整、科學的評價,國內外學者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種評價工具層出不窮,從單一到全面,從低效度到高效度,WHO在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國內也誕生了適合國情的問卷。雖然各種工具著眼點仍有分歧,但對生活質量內涵的認識,無論國內、國外都已趨同。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精神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993年國內7個地區情感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抑郁癥時點患病率為0.52%[23]。而2000年肖涼等[24]在上海市進行的調查發現抑郁癥的患病率已達到了0.67%。據世界大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25],“抑郁”已在世界致殘性疾病中排名第四,到2020年將排名第二,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加強對精神病這一疾病的認識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經治療后精神病患者的康復程度僅僅從精神病癥狀的減輕方面來講是不夠的,也不符合WHO關于健康的定義。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不亞于其精神病癥狀的治愈。強調對生活質量的研究程度,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廣度,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找到防治精神病的新方法。這也是人類不斷追求健康和完善自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凌江,楊德森,郝偉,等.醫學領域生活質量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5,3(1):59-62.
[2] 呂嘉春.生活質量的流行病學應用[J].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1998,15(4):151.
[3] Grey M, Boland EA, Yu C, et al. Personal and famil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 [J]. Diabetes Care,1998,21(6):909-914.
[4] 胡靠山,王濱燕.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測量與應用[J].國外醫學:醫院管理分冊,1995,2(1):49-53.
[5] 蒙衡.兒童生活質量評價的方法學問題[J]. 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2000,17(1):1-4.
[6] Tayloor JE, Poston WS 2nd, Haddock CK, et al. Psychornetri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cwB) with African-american women [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3,12(1):31-39.
[7] WHO GROUP. The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J].Social Science Medicine,1998,46(12):1569-1585.
[8] The WHOQOL Group. Development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F-bri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98,28(3):551-558.
[9] Power M, Harper A, Bullinger 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L-100 [J]. Health Psychology,1999,18(5):495-505.
[10] Bonpmi AE, Patrick DL, Bushnell DM,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uniter state's ver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WHOQOL) instrument [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0,53(1):1-12.
[11] Herrman H, Hawthorne G, Thomans R.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 living psychosis [J].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2,37(11):510-518.
[12] Ruggeri M, Bisoffi G, Fontecedro L, et al.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imension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a factor andlytical approach: The South Verona Outcome Project 4 [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1,178:268-275.
[13] 楊德森,李凌江,張亞林,等.社區人群生活質量研究—Ⅰ理論構思[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3):136-139.
[14] 李凌江,楊德森,郝偉,等.社區人群生活質量研究—Ⅳ生活質量住、客觀指標的相互關系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6):274-279.
[15] 李凌江,郝偉,楊德森,等.社區人群生活質量研究—Ⅲ生活質量問卷(QOLI)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5):227-231.
[16] Anderson RT, Aaronson NK, Bullinger M, et al.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towards develop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 fo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ies and outcomes research [J]. Pharmacoeconomics,1996,10(4):336-355.
[17] 楊麗,彭和平.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生活質量[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3,13(4):244.
[18] 洛宏.精神分裂癥與生活質量[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2,29(3):156.
[19] 劉順發,秦霞,石廣念.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0):6594-6595.
[20] Skevington SM, Wright A.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ceiving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in primary care [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1,17(8):261-267.
[21] Angermeyer MC, Holzinger A, Matschinger H, et al.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2002,48(3):189-199.
[22] 魏立瑩,趙介城.抑郁性神經癥患者個性、孤獨感及與家庭環境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4):208-210.
[23] 王金榮,王德平.中國七個地區情感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31(2):75-76.
[24] 肖涼,季建林,張壽寶,等.城市人群中抑郁癥狀及抑郁癥的發生率調查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3):200-201.
第一,一輪復習中課堂要注重對此類試題的集中講評,以高考經典例題分析為突破口,厘清價格變動的基本圖示方法,總結一般規律。
在一輪復習中的各類圖像歸納中,我采用教師拋出自變量與應變量,由學生畫圖的方式進行基本關系的梳理,用時半個課時,剩下來的半個課時進行價格變動影響的相關圖形題的典例分析。我主要選取高考全國文綜新課標1卷及2卷中的價格圖像題作為課堂典例,并用8個圖像題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課堂訓練。對于這樣的專題梳理課之所以要“前移”至一輪復習中,而不是放在二輪復習進行,是因為這樣的復習更具前瞻性,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訓練才可能有方法的支撐。二輪復習更多的是針對高頻錯題進行小專題講解和訓練。前瞻性的復習讓學生對此類試題不至于茫然無措,對這類試題的方法基本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以作業考試化訓練為保障,按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分散訓練,將一般答題規律用于實際的題目解決中,關注試題正答率情況,圍繞弱點加強針對訓練。
在高三備考中,真正的問題往往是在考試的環節中暴露的。我以作業考試化為抓手進行訓練,因為圖像題新鮮、思維量大,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此類試題的訓練如果運用大量圖像題扎堆出現,那么這樣的一次大容量訓練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我采取“化大為小、少量多次”的訓練模式。實際上圖像題在2013年和2014年如果出現在試卷中可能涉及一個,所以少量多次的要求更符合高考要求,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吸收。還能通過多次的跟進訓練保持對題目的熟練度,不僅提高正答率,而且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生的解題信心。
為讓圖像題不再成為學生的“痛”,我在跟進的每周作業考試化中,至少以一題鞏固復習效果。我特別關注學生此類試題的正答率情況,并把正答率做縱向的時間整理,為讓學生真正思考、懂得,而不是僅僅記住印象中的答案。我對此類的高頻錯題或變試題的重考的周期拉長,采用隔一周至兩周的方式出現的方式讓學生實現考后滿分,倡導學生對已做錯題進行“比對”舉一反三。經過月考及??嫉挠柧?,學生從圖像題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信心不斷提升。
第三,對學生的相關圖像筆記本和糾錯本的檢查,常抓不懈,特別是二輪復習圍繞薄弱點加強變試題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除了試題這一訓練抓手之外,還有另外一把利劍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就是常用的筆記法。學生將基本的圖像關系記錄在筆記本里的同時,要將出錯的此類錯題收編在這個部分的筆記后面,記筆記時注意留出空間實現同類知識整合和補充。我定期采取“曬筆記”的方式在班里用投影儀展示大家的筆記,并且將優秀筆記張貼在班里,提倡大家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在圖像題的講解中調動學生的力量解決,讓學生自主講解,自主梳理,這樣的效果更好。在筆記本和糾錯本檢查中,教師要做到常態化,防止學生因為老師的關注度不夠、檢查、督促不到位而出現懈怠的現象。
學生糾錯本的使用既是學生查漏補缺的指路燈,又是教師教學關注的方向,中等生較齊全的錯題集對教師是個大寶庫。這些錯誤可能既有知識層面的,又有非知識層面如粗心等問題導致的,有的題目本身圖像關系較復雜需要厘清關系,還有些依然需要提高解題熟練程度。選取中等生的錯題集有利于確保錯題覆蓋的全面度。在二輪復習時適時增加小規模專項圖像訓練時使用,在此基礎上進行階梯訓練。另外,教師必須勤于積累,建立易錯題記錄本,通過和學生的錯題本在對比中取舍或補充,對失分點訓練有更準確的把握。
第四,分工協作,圍繞易錯題加強價格圖像專題的題庫建立,形成試題的積淀,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的熱點信息對試題進行改編,融入時代氣息。
想讓學生通過高三備考訓練獲得政治學科的高素養,需要圍繞考點加強訓練,提高實效,精選好題作為復習載體這一工作特別重要。經典的高考題、優質的模擬題及各省最新模擬題都應該成為試題庫建立的主要試題來源。
“雁過留聲”,高三教學非常需要這樣的積累和沉淀,對試題的選擇、積累是一個細致、長期、持續的工作,不僅需要教師個人勤奮鉆研投入試題研究中,更需要團隊的配合,從試題涉及的多角度、試題訓練的分階梯、試題的更新及改編工作都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所以在備課組內分工與合作會更好地提高試題質量。
關鍵詞:砧木;核桃方塊形芽接;成活生長;經濟價值
收稿日期:20131203
作者簡介:柳永強(1969―),男,陜西千陽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圖分類號:S60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10602
1引言
陜西省千陽縣從2002年開始發展新品種核桃產業,從2010年起核桃經濟林基地建設項目被列入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同時該縣被省上列為核桃經濟林基地建設項目重點縣,新品種核桃栽植項目開始納入工程化、項目化管理。從2005年起,該縣林業部門從扶風、眉縣聘請技術人員,償試利用方塊芽接的方法在嫩枝上進行新品種核桃嫁接,并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嫁接部位較高,出產的Ⅰ、Ⅱ級苗標準的比例較低。2010年起,部分育苗戶通過考察調研,又聘請河南省尉氏縣技術人員也利用同樣的芽接技術開始在距地面10~20cm的部位進行嫁接,由于嫁接的部分不同,其嫁接后的成活率、生長量和出產的合格苗產量及產生經濟效益的都有較大的差別。
2試驗區基本情況
本試驗區位于陜西省千陽縣城關鎮新興村六組――千河以北、隴鳳公路以南的河灘地,距離千陽縣城8km。試驗區海拔770m,平均氣溫為118℃,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245℃,最冷月1月,月平均氣溫-16℃,年極端最低溫度-206℃,極端最高溫度405℃,年平均降雨量6274mm。土壤以潮土為主,千河河床和河堤上多為砂土,淺平洼地則為粘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224%。碳酸鈣含量在6%~8%,速效氮4~498×10-6,速效磷3~7×10-6,速效鉀150~200×10-6,其含鹽量小于01%;土壤中有機質和氮磷俱缺。
3材料和方法
3.1試驗材料
選用1年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實生核桃苗做為砧木,選用本地林業技術部門推廣的核桃新品種“香玲”做為接穗,要求砧木和接穗的粗度要在08cm以上。
3.2試驗方法
2005年起,每年的5月20日~6月10日,利用方塊芽接的方法進行新品種核桃嫁接,起初一直采用一年生核桃實生苗做為砧木,在開春后直接平茬,在其新生長出的嫩枝上大約30~40cm的部位,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利用方塊形芽接進行新品種核桃嫁接,到2010年,有部分育苗戶同樣5~6月份時采用在距地面10~20cm的嫩枝上進行嫁接。嫁接后都剪去嫁接部位以上所有部分。嫁接后應及時進行施肥、澆水和松土除草。兩種試驗方法中嫁接的時間和嫁接的方式方法及嫁接后的管理相同。
3.3試驗設計
2010~2013每年對5組苗床中按不同部位所嫁接的新品種核桃同一時間內分別按成活率和當年生長量進行調查,取得調查數據,計算出合格苗產量,并結合當年的苗木出售情況和價格估算其經濟效益。
4結果與分析
4.1嫁接后的成活率
2010~2012年的3年時間,選擇在10月下旬核桃生長停止后進行有關調查,以畝為單位,根據其實際嫁接株數進行調查計算。
從表1可以看出,高部位嫩枝嫁接成活率分別為826%、82%和81%,平均達到819%;低部位嫁接成活率分別為84%、846%和82%。平均成活率為835%,通過調查計算對比,低部位嫁接成活率高于高部位嫩枝嫁接14%。
4.2產苗量調查
由于千陽縣對新品種核桃苗木的嫁接和銷售實行雙重監管,因此對這些被調查的農戶的苗木銷售情況都全面詳細掌握,按照當地核桃嫁接苗質量等級劃分標準(苗高指嫁接部位以上的實際高度),嫁接部位60cm以上為Ⅰ級苗,31~59cm為Ⅱ級苗。
4.3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對嫁接和銷售情況的監管統計,就可以得到群眾通過嫁接新品種核桃苗木取得的經濟效益。通過表4以我縣2010~2012年新品種核桃Ⅰ、Ⅱ級苗的3年平均價75元/株計算。
(1)高部位嫁接的新品種核桃Ⅰ、Ⅱ級苗每畝收益:(4560+4480+4905+4785+4560+4452+4782+4145+4220+3855+4756+5265+4240+4265+4220)/15×75=33740元。
(2)低部位嫁接的新品種核桃Ⅰ、Ⅱ級苗每畝收益:(4231+5140+4933+5020+4970+5165+4655+4610+4410+4380+4535+4565+4645+5170+4480)/15×75=35455元。
(3)二者的經濟效益差。低部位嫁接的新品種核桃Ⅰ、Ⅱ級苗每畝收益-高部位嫁接的新品種核桃Ⅰ、Ⅱ級苗每畝收益即:35455元-33740元=1715元。
【關鍵詞】教育改革 高效課堂 經濟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7-0056-01
同志在總結我們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積累的重要經驗時明確指出:必須堅持把作為根本指針,始終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正確方向;堅持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作為根本目標,不斷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不斷促進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堅持把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作為根本途徑,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成效;堅持把全黨重視、全社會共同參與作為根本舉措,不斷增強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合力。
黨和政府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那么在新的一輪的教育改革中,我們應該從哪里著手,從哪里發力?
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最高階段,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處在一個重要的階段,它承九年義務教育之上,啟大學教育或社會就業之下,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至關重要,所以高中教育改革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而高中階段是青少年進入成年人的重要時期,是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階段,所以這時候高中政治的知識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將對整個人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青年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以至于我們要把興趣培養成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原因;從由于學習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所以高中政治新教改必須體現的就是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以經濟生活為例,它通過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自主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那么在經濟生活中是如何體現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呢?
首先,從經濟生活的中心要點可以看出這是圍繞著四個方面來展開的,分別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這四個方面。而這四個方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見的最貼近生活的。每個人從出生就從事兩項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對象包括兩種,一種是原生世界(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另一種是衍生世界(人類創造出的新的事物)。認識是有前提的,一是認識事物的存在,二是認識主體存在。衍生世界和認識主體都離不開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所以這是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最直接的媒介。
其次,從認識主體來說,青少年這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對很多事物都非常有興趣,但是對以前的舊教材沒有興趣,是因為,舊教材的講授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來展開的,很少能提起青少年的興趣。而新教材不同,它的講授方法是:有用――認知――合作――理解――難點――講解,通過這種認知方法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與經濟生活契合的結點,為學生打開不一樣一扇門,認真落實了貼近是學生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用40分鐘時間來構建高效課堂。
再者,從課程設計來看,首先給學生們講的就是貨幣,這是與每個學生都有著密切關系的事物。父母的工資,家長給的壓歲錢,上學要交的學費,買東西所要花費的都是錢,從而引出貨幣、紙幣,再而引出了信用工具,這些都與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正好體現了貼近生活的原則。拿錢買的是商品,那么商品是什么?哪里來的?為什么有的貴有的便宜甚至同一件商品不同時候的價格也不一樣?這些都吸引著學生進一步研究學習和探討。有了商品后是如何分配的,如何投資,為什么有的人工資高有的人工資低,如何消費,為什么得交稅,稅收最后去哪里了,什么是市場經濟,擴大范圍后就是對外開放?這些問題出現后,國家、企業、個人將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予以解決,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加深了學生對于經濟生活的認識。
最后,高中政治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通過對經濟生活的認識提高學生對于國家經濟的宏觀和微觀認識,了解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從而知道國家這么做的原因和意義,努力增強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的意愿和能力。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三貼近”原則 內涵 意義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b)-0049-01
高中政治新課改已全面實施,在培訓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筆者以為高中政治新課改越來越要求教學要遵循“三貼近”原則,這既是高中政治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高中政治課教材編寫的出發點。下面就政治學科“三貼近”原則教學進行簡要分析,愿與各位同仁探討。
1 “三貼近”原則之內涵
何為三貼近原則呢?《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高中學生群體的原則,注重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簡言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2 “三貼近”原則之意義
高中政治新教材“三貼近”原則的倡導和貫徹, 具有重大意義。第一、“三貼近”原則,強調教學與時俱進,堅持全面深入貫徹實施科學發展觀,充分反映了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強調在基本觀點的教育中精講多用。第二、堅持“三貼近”原則,就是堅持以育人為本,就是堅持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第三、堅持“三貼近”原則,是新課改教材的指導思想和最大亮點,是實施新教材的一個根本出發點。第四、重視實踐環節,通過運用“三貼近”原則,讓學生貼近大量的實際的現實問題,能準確理解,牢固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三貼近”原則之運用
“三貼近”原則是高中新課改的課程理念,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和理念。它不僅是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呈現的一個亮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三貼近”原則,增強教學趣味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推進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情感態度。那么,在教學中怎樣來運用好這“三貼近”原則呢?
3.1 貼近實際
貼近實際就是貼近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象。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解讀理論,如“經濟生活”中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之使用價值的教學,就可以先從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入手,讓學生明白三鹿奶粉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損害嬰兒的身心健康,對質量差沒有使用價值,形成感性認識,從中揭示出商品要有較高的質量,才能被消費者接受,才有使用價值的道理。其次,通過三鹿奶粉被查封、相關的責任人被處罰的案例,引導學生明白商品有較高的質量,這既是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市場經濟下應履行的職責,也是應具有的職業道德。這樣讓學生從實際的經濟生活事例中領悟到了什么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什么是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職業道德。通過貼近實際的案例教學,不僅完成了知識目標的教學,也達成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要想運用好貼近實際這一原則,作為教師要事先做好教學設計,準備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大綱要求,深刻理解課本知識,明確教學目標;二是通過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法治在線、心理訪談、科教頻道等多渠道關注了解社會熱點、時事政治,收集準備鮮活的案例材料,將知識與實際有機聯系起來,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模式。
3.2 貼近學生
貼近學生是指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學習、情感、思想、心理、認知水平。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感、思想、心理、認知水平的實際狀況,根據這些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要從案例入手,通過分析案例,形成知識概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情感態度。例如:“經濟生活”教學中講解貨幣、信用卡這一知識時,可以先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校園卡,信用卡入手,設計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易理解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到經濟就在自己身邊。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感到學習經濟生活的知識是有用的,還能在通俗易懂的案例中自然生成了知識概念,輕松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思想政治教學,要運用好貼近學生這一原則,教師也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一是要了解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感、思想、心理、認知水平的實際狀況。二是要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知識點的內涵,分析知識脈絡,設計出教學中的問題、解決途徑、學生活動方案等。三是通過多種方式收集大量素材,精選案例。教學時,要做到案例恰當,有的放矢。
3.3 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