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量子科學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測量教學 電子表格結合 模式
引言
工程類的“測量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地形測量方法及施工放樣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地形測量技術相關問題的能力及處理施工放樣測量的能力。測量課是一門數字計算與實踐性操作均要求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必須根據教學要求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尤其在當前教育對象文化基礎較差的情況下。提高學生工程測量動手的能力。在測量教學當中的很多部分我們都可以借助電子表格來進行說明,并且對于學生的以后的測量實習或是工作后,多于數據的相關處理都是很有幫助的。
1、 測量教學的要求
1.1課堂教學要求
傳統測量課的理論課教學以章節為順序,課時安排比例較大。達到了學生從理論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但缺乏動手能力提高的培養。例如,角度測量,就是以水平角原理為重點展開教學,其授課順序為:
按以上框架講課可以看出,雖然沒有按教材的章節順序講解,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利用理論知識解決操作問題的能力。測量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滿堂灌,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產生教學互動,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理解能力。課堂教學要抓住主要的理論概念以點帶面,讓學生充分發揮空間的想象力,如在講水平角概念時把水平角原理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同學們自由地討論,并把同學們討論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老師再歸納講解得出結論。
1.2實習教學要求
測量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的安排上要加大實習課的比重。要讓學生對課堂的理論內容能及時消化,對操作的方法能及時掌握,還能讓學生在實習中將理論上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間實習是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加大課間實習的時間,目的是及時地將理論知識通過操作實習加以鞏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間實習中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儀器的操作及各種測量方法外.還要提出一些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最后總結并告訴同學們正確的讀數方法。在課間實習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分析。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想象力,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主要的是要讓同學們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的知識更深刻更扎實。
1.3培養學生測量操作能力
測量綜合實習,是在理論課結束后,進行的測量綜合能力實踐.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給學生評定成績。為了較好地完成測量綜合實習教學,保證同學們在實習中順利地學會操作,需要編寫《測量實習指導書》,指導書在實習的時間安排、工作任務、注意事項、上交成果、成績評定標準等方面作了要求。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謙虛好學的思想情操.使每位同學都能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同學們的測量技術能力。要求每個組都要參與測圖過程的每個環節.并獨立地去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實習指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啟發性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實習中了解地形測量的每個環節,并將書本知識通過實習連貫起來,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1.4教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
在實習時,將技能鑒定的標準和內容,安排到實習內容當中。讓學生理解技能鑒定的內容,指導他們對技能考核內容的掌握。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加大技能訓練力度。使學生職業技能的水平和測量能力同步得以提高。為學生就業提供了競爭優勢。
1.5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
老師在施教過程中,同時要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教育和培養,如果學生的專業素質高其學習積極性也高.接受專業知識也快,就、世能力也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蘑視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對專業的熱受。一一個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除了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要具備愛崗敬,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的好品質。要有集體主義觀念。
2、電子表格教學在其中的應用
2.1借鑒電子表格的教學模式
電子表格是計算機軟件,對于我們青年學生來說學習計算機都是很感興趣的,在測量教學中結合電子表格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更形象的反應測量的基本原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2.2電子表格在測量教學中的應用
電子表格中的關于數據的計算也是在測量當中很有用處的,在測量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涉及到數據的處理和計算,傳統的手算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快節奏的要求了,只有借助于計算機等輔助設備才能更好的完成測量的工作,同時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
3、電子表格教學應用帶來的好處
3.1增強學習的能力
測量的工作環境和設備都是在不斷地更新的,而電子表格作為計算機的軟件也是在不斷地更新當中的,而且其更新的速度遠遠快于測量方面的速度,所以讓學生在進行測量學習的同時加強電子表格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當中不斷地學習做好準備。同時電子表格是一個很嚴謹的軟件,學習它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測量學是一門科學,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把測量成果的真實性放在第一位.因為工程質量牽涉到百年大計,要嚴格按”測量規范”要求去操作,不能弄虛作假,不能偽造數據,牢固地樹立實事求是的職業道德。實施教學過程中,除了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外.還要讓學生理解測量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野外操作性強且長期在野外日曬雨淋,十分艱苦,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
3.2避免了手算帶來的麻煩
在測量綜合實習期間.電子表格可以很好的避免手算帶來的麻煩。例如:極坐標放樣,在課堂上講解利用坐標反算方位角和邊長。根據計算出來的角度和邊長如何在地面上將點放出來.盡管老師使出了渾身數解進行講解。由于概念抽象,學生還是難以理解如何進行極坐標放樣。在施工現場,工地施工員把點坐標告訴同學,學生通過計算并現場放樣,很快掌握了極坐標放樣方法,而通過對電子表格的運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習的主要內容有: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距離放樣、坐標測量、懸高測量、對邊測量、面積測量等。主要是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工作任務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崗位適應能力。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取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在測量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施工現場的實習.當學生將放樣點在地面上標出來以后很有成就感。對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充滿了信心也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準備。通
3.3有利于基本原理的講解
運用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的形象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同學們在討論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更深印象。課堂教學時要把握理論的深淺度,對于一些基本要領,如水準測量原理、角度原理等要講透外,對一些公式推導要適當,主要是讓學生懂得公式的用處和計算方法即可。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操作性強的內容,應用多媒體課件和現場操作演示,讓學生在感觀中同時熟悉操作內容。對于儀器操作的內容,運用現場演示的方法,老師現場邊操作邊講解,講解完后可以讓同學進行操作.操作完畢后,老師對普遍性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指正,然后再讓同學們自己練習,通過反復操作,有利于學生直接理解操作過程的要領.記憶深刻。有助于學生規范操作程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測量學中有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如等高線等。適用模型演示的方式,等高線講解更形象更直觀。教學講解時,先將模型給同學們看,然后一片一片地分開來,從山腳到山頂又一片一片的按照模型在黑板上勾劃出來.展現在黑板上的是一圈一圈的閉合曲線.告訴同學們這些閉合曲線就是等高線。然后再根據勾劃出來的等高線。講解等高線的特性.通過這種模型演示的教學方法,學生較容易地理解了等高線的形成和概念。
3.4了解計算機測量專業的應用
電子表格作為計算機當中的一款軟件,在測量教學中引入電子表格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觸到計算機,為以后在測量工作當中有效的運用計算機打下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測量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更新,從傳統的水準儀、經緯儀到全站儀、GPS等、特別是遙感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各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了解這些新設備新技術,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讓他們在生產單位接觸新設備時,能較快地應用測繪新技術。學校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用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地吸取新的技術,探索新的知識,才會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地提升,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測量技術人員。
結束語
用EXCEL電子表格來處理測量計算數據,會使我們感到非常輕松、靈活。通過Excel電子表格制作的一些模塊,只要把外業測量的數據輸入到相對應地單元格中,要求的參數結果就可以馬上顯示出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其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也是在測量教學中值得相關的教學人員借鑒的。
參考文獻
【1】何亮云,趙運林.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淺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7(3).
【2】何亮云.趙運林.關于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6).
【3】劉晨,李波,嚴曉敏,如何使用/0123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關鍵詞】電子測量技術;Proteus仿真
1 電子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測量技術》是高等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其目的在于使學生理解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結構、原理,會正確選擇和使用電子測量儀器進行測量,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電子信息技術基本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在電子信息領域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及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多采用老師首先講授理論,然后再實驗室驗證性實驗的方法,隨著現有高職生源水平的下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技術條件進行教學方法和形式上的改革。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將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利用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演示出來,既能引起學生興趣也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但是單純的圖片或者動畫演示對于《電子測量技術》這門課程顯然的不夠的,它涉及到很多具體電路和儀器的工作原理,這些儀器的構成原理和使用方法較難理解。
2 Proteus仿真在電子測量教學中的應用
計算機仿真技術已成為現代工程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電路仿真軟件Proteus。Proteus軟件是英國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一款EDA工具,它不僅具有其它EDA工具軟件的仿真功能,還能仿真單片機及器件。
我們以信號發生器為例,將計算機仿真技術應用與教學中來,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的電路知識設計信號發生器。
信號發生器總方案如下:
信號發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動產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鋸齒波、階梯波等電壓波形的電路或儀器。根據用途不同,有產生三種或多種波形的函數發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電路。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種,如首先產生正弦波,然后通過整形電路將正弦波變換成方波,再由積分電路將方波變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產生三角波―方波,再將三角波變成正弦波或將方波變成正弦波等等。本課題采用先產生正弦波波―方波,再將方波變換成三角波的電路設計方法。由RC橋式正弦波振蕩器產生正弦波,經過遲滯比較器產生方波,再由積分電路產生三角波。
學生通過設計信號發生器的電路了解了信號的發生器的結構原理,也對振蕩器,延遲比較器和積分電路原理和應用有了更深的掌握。而且通過計算機仿真軟件來設計和搭建電路也節約的時間和硬件等資源,同時也避免了搭建實際電路時,由于焊接水平影響而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故障。
3 總結
將Proteus仿真技術應用于《電子測量技術》這門課中,不僅使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多樣化,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實踐能力,也有助與學生在國家電子類各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對畢業設計,創新項目和課外活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杰.電子測量與儀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千承輝.Proteus 仿真在電子測量實驗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3,6
8月16日凌晨,我國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在甘肅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這是世界上首顆能夠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衛星。
量子通信優勢無法抗拒
在科技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出門可以不用帶錢,不用帶卡,不用帶相機,帶上手機就能直接微信支付寶支付,就能拍照留念。但承載你幾乎全部信息的手機一旦將你的秘密暴露出去,后果不堪設想。如此一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但傳統通信受傳播網的限制,不僅傳輸用時長,而且容易被截獲。即使想要繼續往后發展,速度可能會變快,但還是要通過電話線、無線電、光纖等通信設備,這樣信息被截獲、竊聽的風險依舊很高。
量子通信的安全主要由于量子具有量子糾纏和量子密鑰兩個特性。同時量子又是光的最小粒子,單個光量子在傳輸信息的時候能夠做到不可分割和不可被精確復制,從而能保證信息的不可竊聽和破解,所以哪怕黑客手段再強,也束手無策。
傳統通信在強大的量子通信面前,就像是“裸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此前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表示,同時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配合多個地面站實施,星-地量子糾纏分發、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同時也要進行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等實驗。在實現一系列量子通信科學實驗目標的同時,嘗試與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連接,為未來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建立技術基礎。
此次我國開世界之先河發射量子通信衛星,而不是采用傳統的光纖網絡,主要因為基于衛星等航天器的空間量子通信,有無法抗拒的優勢。
首先是在同樣距離下,光子在光纖中損耗很大。而光子在自由空間的損耗主要來自光斑的發散,大氣對光子的吸收和散射比光纖小的多。其次受到地面條件的限制,很多地方無法鋪設量子通信的專用光纖。因此想建設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必須要有多顆量子通信衛星。最后這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可以攜帶海量信息,這是普通衛星傳輸和光纖傳輸無法做到的,甚至在未來時空的5G也望塵莫及。
短期應用在特殊通信領域 走近大眾尚需時日
量子通信時延低、安全性強、高保密,還可以攜帶海量信息,具有不可抗拒的優勢。當量子通信網絡大范圍的建設成功,每個人的家里、手機上都會有一個量子加密芯片,當我們進行銀行轉賬、使用電子賬戶等的涉密操作時,完全不用擔心被盜的風險。
說到這,每個人都心潮澎湃想要嘗嘗量子通信的美味,但量子通信什么時候能用到公共通信網?
“量子通信的量子密鑰特性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主要會應用在政府、軍事等特殊通信領域。”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量子通信與傳統的光纖通信在傳輸技術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引入量子通信需要多少經費來支持也并不明確。目前量子通信主要應用于保密通信領域。對保密性要求較高的特殊行業比較適用,暫時不會被廣泛應用在傳統通信領域。
此前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的幾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也表示,目前對量子通信技術并未做太多研究,預計對傳統通信業暫時不會有大的影響,真正走進公網可能還尚需時日。
正如潘建偉院士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量子通信一開始可能會應用于國防、金融、政務、科學研究等,之后隨著量子通信網絡大規模鋪建,成本會降低,屆時會在大眾中廣泛應用。他還給出了一個量子通信技術普及的“時間表”:5年左右很多機要部門開始使用,10年左右金融業、銀行等大機構開始使用,15年的時間或許將走進千家萬戶。
根據潘建偉院士的時間表,“墨子號”成功發射后,我國還將繼續發射“墨子二號”、“墨子三號”,形成量子星群。力爭在2030年前后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此次國際競跑 中國領頭
正由于量子通信不可抗拒的魅力,不僅中國加快研發的腳步,國外許多發達國家也摩拳擦掌,準備在“量子革命”中搶占一席之地。
今年,歐美紛紛提出“第二次量子革命”計劃,加大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方面的投入。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量子宣言(草案)》,計劃在2年投資10億歐元進行量子技術研發。規劃5年內突破量子中繼器核心技術,實現點對點安全量子通信;10年內融合量子通信與傳統通信,實現遠距離量子網絡、量子信用卡等應用,實現歐洲互聯網安全。
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在7月份,了《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的挑戰與機遇》的報告。報告中,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表示特別重視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發,并且對量子通信的未來非常看好。
加拿大在量子通信領域投入很大心力。據《Nature》新聞雜志報道,加拿大的科研團隊正提出在地面生成糾纏光子對,然后將其中部分發射至重量不到30公斤的微型衛星上。
此次世界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在中國發射,毫無疑問確立了我國量子通信研究的“領頭軍”地位。但距量子通信徹底走進生活中,至少還有10-20年的時間。
業內人士認為,要想發展量子通信,國家應設立國家量子科研重大專項、組建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以保持我國的量子科研優勢地位。同時量子通信的研發也要和運營商、廣電系統等形成聯盟,合作伙伴中也要有用戶、網絡運維方、云服務器提供商、設備供應商等。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量子通信加速形成產業化,在國際競跑中保持常勝地位。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共15章:第一部分 引言,包括第1-4章:1.量子生物學:引言;2.用開放量子系統來探討生物系統;3.廣義Frster共振能的轉換;4.多維電子光譜的原理。第二部分 在微生物光合成能量轉換中的量子效應,包括第5-7章:5.顏料―蛋白質復合物的結構、函數和量子動力學;6.量子相干性的直接觀測;7.在環境輔助下的量子輸運。第三部分 高級生物體中的量子效應及其應用,包括第8-15章:8.光合作用中激發能的轉換及能量守恒;9.蛋白質中的電子傳輸:根據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生物體內的電子能直接穿過蛋白質的骨架,這種電子隧道是生物體內能量傳遞的主要途徑;10.用于鳥類導航的化學指南針;11.視網膜的量子生物學;12.嗅覺的量子振動效應;13.從某個視角來看生物體系中可能出現的糾纏;14.仿生量子材料的設計和應用;15.碳納米管中的相干激發。本書目錄的后面有各章作者的簡介。書的末尾有參考書目和主題索引。
本書第一編著Masoud Mohseni是谷歌公司資深的研究科學家,他開發了以量子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機器學習算法。他在研究量子輸運、量子測量以及開放量子體系在生物學中的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書是一本適合物理系、生物系和化學系高年級大學生以及研究生用來了解量子力學在生物學中應用的理想的參考書,也是對量子生物學感興趣的青年科學家和博士后的有益參考書。
[關鍵詞] 網絡支付 信息安全 量子計算 量子密碼
目前電子商務日益普及,電子貨幣、電子支票、信用卡等綜合網絡支付手段已經得到普遍使用。在網絡支付中,隱私信息需要防止被竊取或盜用。同時,訂貨和付款等信息被競爭對手獲悉或篡改還可能喪失商機等。因此在網絡支付中信息均有加密要求。
一、量子計算
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破譯數學密碼的難度也在降低。若能對任意極大整數快速做質數分解,就可破解目前普遍采用的RSA密碼系統。但是以傳統已知最快的方法對整數做質數分解,其復雜度是此整數位數的指數函數。正是如此巨額的計算復雜度保障了密碼系統的安全。
不過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計算達到超高速水平。其潛在計算速度遠遠高于傳統的電子計算機,如一臺具有5000個左右量子位(qubit)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在30秒內解決傳統超級計算機需要100億年才能解決的問題。量子位可代表了一個0或1,也可代表二者的結合,或是0和1之間的一種狀態。根據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一個量子可同時有兩種狀態,即一個量子可同時表示0和1。因此采用L個量子可一次同時對2L個數據進行處理,從而一步完成海量計算。
這種對計算問題的描述方法大大降低了計算復雜性,因此建立在這種能力上的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傳統計算機所無法相比的。例如一臺只有幾千量子比特的相對較小量子計算機就能破譯現存用來保證網上銀行和信用卡交易信息安全的所有公用密鑰密碼系統。因此,量子計算機會對現在的密碼系統造成極大威脅。不過,量子力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檢測信息交換是否安全的辦法,即量子密碼技術。
二、量子密碼技術的原理
從數學上講只要掌握了恰當的方法任何密碼都可破譯。此外,由于密碼在被竊聽、破解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用戶無法察覺,就會繼續使用同地址、密碼來存儲傳輸重要信息,從而造成更大損失。然而量子理論將會完全改變這一切。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家開始了量子密碼的研究。因為采用量子密碼技術加密的數據不可破譯,一旦有人非法獲取這些信息,使用者就會立即知道并采取措施。無論多么聰明的竊聽者在破譯密碼時都會留下痕跡。更驚嘆的是量子密碼甚至能在被竊聽的同時自動改變。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真正安全、不可竊聽破譯的密碼。
以往密碼學的理論基礎是數學,而量子密碼學的理論基礎是量子力學,利用物理學原理來保護信息。其原理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中所包含的一個特性,即當有人對量子系統進行偷窺時,同時也會破壞這個系統。在量子物理學中有一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如果人們開始準確了解到基本粒子動量的變化,那么也就開始喪失對該粒子位置變化的認識。所以如果使用光去觀察基本粒子,照亮粒子的光(即便僅一個光子)的行為都會使之改變路線,從而無法發現該粒子的實際位置。從這個原理也可知,對光子來講只有對光子實施干擾才能“看見”光子。因此對輸運光子線路的竊聽會破壞原通訊線路之間的相互關系,通訊會被中斷,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同于傳統需要加密解密的加密技術。在傳統加密交換中兩個通訊對象必須事先擁有共同信息――密鑰,包含需要加密、解密的算法數據信息。而先于信息傳輸的密鑰交換正是傳統加密協議的弱點。另外,還有“單量子不可復制定理”。它是上述原理的推論,指在不知道量子狀態的情況下復制單個量子是不可能的,因為要復制單個量子就必須先做測量,而測量必然會改變量子狀態。根據這兩個原理,即使量子密碼不幸被電腦黑客獲取,也會因測量過程中對量子狀態的改變使得黑客只能得到一些毫無意義的數據。
量子密碼就是利用量子狀態作為信息加密、解密的密鑰,其原理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神秘遠距離活動”的量子糾纏。它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指不論兩個粒子間距離有多遠,一個粒子的變化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因此當使用一個特殊晶體將一個光子割裂成一對糾纏的光子后,即使相距遙遠它們也是相互聯結的。只要測量出其中一個被糾纏光子的屬性,就容易推斷出其他光子的屬性。而且由這些光子產生的密碼只有通過特定發送器、吸收器才能閱讀。同時由于這些光子間的“神秘遠距離活動”獨一無二,只要有人要非法破譯這些密碼,就會不可避免地擾亂光子的性質。而且異動的光子會像警鈴一樣顯示出入侵者的蹤跡,再高明的黑客對這種加密技術也將一籌莫展。
三、量子密碼技術在網絡支付中的發展與應用
由于量子密碼技術具有極好的市場前景和科學價值,故成為近年來國際學術界的一個前沿研究熱點,歐洲、北美和日本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一些前沿領域量子密碼技術非常被看好,許多針對性的應用實驗正在進行。例如美國的BBN多種技術公司正在試驗將量子密碼引進因特網,并抓緊研究名為“開關”的設施,使用戶可在因特網的大量加密量子流中接收屬于自己的密碼信息。應用在電子商務中,這種設施就可以確保在進行網絡支付時用戶密碼等各重要信息的安全。
2007年3月國際上首個量子密碼通信網絡由我國科學家郭光燦在北京測試運行成功。這是迄今為止國際公開報道的惟一無中轉、可同時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碼通信網絡,標志著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從點對點方式向網絡化邁出了關鍵一步。2007年4月日本的研究小組利用商業光纖線路成功完成了量子密碼傳輸的驗證實驗,據悉此研究小組還計劃在2010年將這種量子密碼傳輸技術投入使用,為金融機構和政府機關提供服務。
隨著量子密碼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它將在網絡支付的信息保護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例如獲取安全密鑰、對數據加密、信息隱藏、信息身份認證等。相信未來量子密碼技術將在確保電子支付安全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阿川宋辭等:一種更加安全的密碼技術――量子密碼[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