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星期三(九月三十日)下午最后一節課,是主題班會。上課鈴一打,我們馬上在已經排成圈圈的座位上坐定。丁越同學邁著輕快地步伐走上講臺,蔡鳴鳴同學也一并走上了講臺,她們翻開演講稿,宣布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第一個節目是各個小組長朗讀。主持人(丁越同學和蔡鳴鳴同學)到講臺的一邊準備下一個節目,小組長們紛紛涌上講臺,隨著悅耳動聽的音樂,他們緩緩開了口,他們深情的朗誦也讓我深深地陶醉于其中,我親愛的祖國。
其中,還有一個游戲,是“做動作猜成語”,我有幸被選上去做游戲,當時,我好驚訝的。在做游戲的時候,我的心里像有一只小鹿在亂撞,興奮,激動,是我當時心中的想法。現在再回想起來,我還真是……
【考點透視】
1.注意把握現代詩歌朗讀的節奏、語調、重音等。2.對現代詩歌重點句的理解與品析。3.詩歌中表現手法的運用,把握詩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義。4.理解詩歌的主旨,評價作品的思想內涵。5.體驗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真題演練】
例:(2015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學校開展詩詞誦讀活動,參加這項活動的有知名的研究詩詞的專家,聽說他不僅要朗誦的《沁園春?雪》,還要請同學們回答問題。如果他問你下面這些問題,你怎樣回答?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請寫出上闋的最后一句。
(2)這首詞的下闋是“惜”字統領下文,到哪句為止?請你把這個句子寫下來。
(3)這首詞上闋的前幾句寫了眼前的實景(現實景象),后幾句寫的是虛景(想象景象)。請把寫虛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寫出來。
(4)這首詞下闋中的“略輸文采”與“稍遜”含義相同嗎?請寫出理由來。
(5)這首詞上闋與下闋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分別是什么?(各寫一種)
⑹請寫出這首詞中既是對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題目解析】
第⑴題考查考生對現代詩歌的分段能力。讓考生寫出上闋最后一句,考生做好這類題目,一定要對整首詩有所了解,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因此考生把握好詩歌的分段點,應該是“分外妖嬈”。
第(2)題考查考生對詩歌詞語的理解能力。“惜”字有領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就從這個字向下找,本題應該到“只識彎弓射大雕”。
第(3)題,這首詩作者借景抒情,上闋寫景,所寫的景物有實有虛,前面幾句是實寫,后面幾句是虛寫,考生了解這些后就能找出虛寫的句子是“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第(4)題考查了考生對詩歌中的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力。做好本題考生要仔細閱讀該詩句,思考詞語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結合本詩,這里的兩個詞語“略輸”與“稍遜”意思相同;均是“稍差”的意思;而“文采”與“”意思也相同,應該是指廣義的文化。
第(5)題考查考生的表達方式。做好本題考生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五種。結合本詩看這首詩的借景抒情,因此上闋以“描寫”為主,下闋以“議論”為主。
第(6)題考查考生對修辭的把握能力。本詩使用了不少的修辭,考生做好本題要按題干的要求去做,讓考生找出使用對偶和比喻的句子。所以考生首先要了解這兩種修辭的定義,根據定義去判斷即可。
【參考答案】
(1)分外妖嬈。(2)只識彎弓射大雕 。(3)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素裹”是核心句)(4) ①含義相同。②“略輸”與“稍遜”都是“稍差”之意,“文采”與“”都指廣義的文化。(5)描寫;議論。(6)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解題策略】
1.要知人論世。魯迅說:“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就是說在鑒賞詩歌時,既要明確詩人的創作背景,了解其寫作動機,又要從整體上把握詩人的情感態度。如聞一多的《一句話》: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這話教我今天怎么說/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等到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
聞一多說:“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國,看到的是封建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話”表達出對理想中的中國的熱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謳歌了一個永恒的愛國主題。
2.要抓住詩眼。詩眼是詩歌中最富有表現力的關鍵語句,是詩人精心構思的語句,是詩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詩歌中反復出現的句子或詩歌的最后一節。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是全詩的“詩眼”,表現出作者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死水》中的“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表達了作者創造新世界的強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感受和客觀事物相融合的產物,是通過詩人的選擇與錘煉,重新組合后產生的一種含有特殊意義的語言形象,是詩人借助客觀事物來表現其內心世界的結果。如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在這首詩中,作者連續使用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來揭示自己的思鄉之情、思人之苦,表達了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思想感情。
4.要知曉抒情。詩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抒胸臆,即在詩歌中直接表現作者的情感態度;一種是間接抒情,即在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過程中滲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兩種形式。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首詩采用了間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鳥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真情。
5.要明確手法。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因此我們要掌握詩歌的各種表現手法,如比興、擬人、夸張、對偶、排比、襯托、反復、象征、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等,這樣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詩歌內涵。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爺爺/在土里埋葬。
詩歌運用排比句式,為我們刻畫了一輩子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形象,寫出了他們世世代代與土地為伴的艱辛,既有對農民的同情,更有對農民的禮贊。
【真題演練】
例1:(2015年山東省東營市)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細,那么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里,永恒的中國!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1)詩人情感隨“手掌”活動而變化,試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貼”:向往與期待。
“ ”: 。
“ ”: 。
(2)談談你對詩中“殘損的手掌”這一形象涵義的理解。
(3)就本詩運用的一種藝術手法作簡要的賞析。
【參考答案】
(1)示例:“摸索”:痛苦和仇恨。 “輕撫”:熱愛與幸福。 (2)①實指詩人被殘害的身體。②象征民族遭受的傷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國殘缺的版圖)。表明詩人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對祖國的熾熱的愛。 (3)示例:虛擬:詩人虛擬祖國的廣大土地就在眼前,隨著思維變化轉換空間,既可觀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氣味,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摯情感。 想象:借助“無形手掌”的活動,想象國土的今昔變化和不同區域不同的色彩、情景,形成詩歌的豐富內涵,寄寓深厚情感。 對比:國土淪陷前后對比,突出表現祖國遭受的苦難及作者凄楚憂憤之情;淪陷區和“遼遠的一角”對比,表達對祖國光明未來的期待、向往以及堅定的信念。
例2:(2015年湖北省恩施州)欣賞下面一首現代詩,完成(1)~(2)題。
雨 傘
蘇叔陽
你的命運就是陪伴烏云,
注定了要一生經受風雨。
你撐開整個身軀,
為他人創造一片干凈天地,
卻濕透了,你自己。
(選自《蘇叔陽文集》)
(1)詩中的雨傘具有怎樣的精神?
(2)為了刻畫雨傘形象,詩人采用了擬人、象征、烘托等表現手法。請任選一種,聯系詩句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無私無畏、甘于奉獻的精神。 (2)示例一:擬人。全詩采用第二人稱,將雨傘人格化,運用“陪伴”“撐開”“創造”等詞語,賦予雨傘以生命,生動傳神。 示例二:象征。詩人筆下的“雨傘”象征了不畏艱辛、甘于奉獻的人。或“烏云”“風雨”象征了“雨傘”所處的惡劣環境。 示例三:烘托。詩人借“烏云”“風雨”來營造雨傘所處的惡劣環境,烘托出“雨傘”形象的高大。
【試題演練】
尋夢者
戴望舒
夢會開出花來的,
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
去求無價的珍寶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著金色的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貝。
它有天上的云雨聲,
它有海上的風濤聲,
它會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養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養九年,
然后,它在一個暗夜里開綻了。
當你鬢發斑斑了的時候,
當你眼睛朦朧了的時候,
金色的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懷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邊,
于是一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
你的夢開出花來了,
你的夢開出嬌妍的花來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選自《戴望舒選集》)
【閱讀感悟】
讀本詩要抓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將現代人的“尋夢”思緒寄寓在一個“尋找金色的貝”的民間故事里,一虛一實,巧妙交織為一體。細讀全詩,體會詩人怎樣把他這一藝術構思轉化為外在的形式特點:將類似民歌的夸飾、復沓與意象朦朧的現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跡地結合一體;用親切的日常口語說話的調子,將復雜化、精微化的現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達出來。然后,反復吟誦全詩,體味流動其間的詩情與詩緒:既是明朗的(表現了追求理想的執著),又是迷惘、感傷的(表現追求中的疲倦與蒼老)。
1.詩中的“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中的“九”這個數字是實指嗎?
2.詩人是怎樣寫這個美麗的夢的?
3.本詩語言優美,請找出一處并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
1.“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是說尋找夢要付出巨大的艱辛。“九”并非實指,只言歲月之久長;“冰山”“瀚海”指道路之艱難。 2. 開篇寫夢的美麗、珍貴,用了“開出花來”“開出嬌妍的花來”這樣的句子;結尾又用了這樣的句子,寫夢實現時的絢麗多姿。美麗的句子回環往復,久久縈繞在人的心里,成為人們心中一個五彩斑斕的結,很難遺忘了。遞進的句子又很有層次地渲染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開出花來”“開出嬌妍的花來”,像畫家在畫一幅妍麗的畫,潑灑色彩時一層層地涂上去,色彩便一層層地濃麗起來。“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這句話中,又給人一種縱深感,一層層地潛下去,越來越深。這樣簡潔、反復的句子造成了波浪狀的美感,讓人贊嘆。 3.示例:色彩的運用使詩美不勝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濤翻滾,波浪聲聲;“桃色的珠”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金色的貝”,絢麗奪目,令人珍愛;“鬢發斑斑”使人嘆息。“金色的貝”從“青色的大海”里涌起,非常富有神話色彩;“桃色的珠”映著“鬢發斑斑”,使人嘆息,同時有一種無限的幸福感升起。詩人如此用心地運用色彩,可見對美的追尋是非常刻意的。
一道小河
冰 心
一道小河,
平平蕩蕩的流將下去,
只經過平沙萬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沒有快樂的聲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將下去,
只經過高山深谷――
險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沒有快樂的聲音。
我的朋友!
感謝你解答了
我久悶的問題,
平蕩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樂
在其中蕩漾著了。
(選自《冰心作品集》)
【閱讀感悟】
這首小詩以小河為意象,寫出了詩人從生活現象中獲得的某種感悟。詩人滿懷對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表達出了其發自內心的對生活的坦然和熱愛。
1.這是冰心的詩集《春水》中的詩句。那時的詩人滿懷對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苦苦地探尋著世界與人生之謎的謎底。她以敏銳的感悟力從生活現象中獲得了微妙的生命體悟,并且用詩的語言傳遞出心靈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
2.詩人用“平平蕩蕩”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兩種生活現象,一種是 ,另一種
是 。
3.快樂是一種感覺,是心靈的一種愉悅、愜意的感受和狀態;快樂是一種美德,是對生活的坦然和熱愛。請結合詩歌的內容談談你對快樂的理解。
【參考答案】
1.平蕩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樂在其中蕩漾著了。(也可用自己的話回答: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快樂地面對)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3.略(扣住“愉悅”“愜意”“坦然”“熱愛”中的一點作答即可,具體答案不唯一)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 婷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窮,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選自《舒婷的詩》)
【閱讀感悟】
詩人把自己對祖國的那種深情、那種熱愛,結合自身的感受寫了出來。可以看出詩中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兒女對祖國母親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這是一首從別致的角度來吟唱并獻給祖國母親的歌。
1.詩歌第一節選用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象征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本詩中,詩人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3.“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一句的深刻涵義是什么?
類別:詩歌選集
內容梗概
《朦朧詩選》共選輯了26位詩人的近兩百首作品。其中,北島、舒婷、顧城三人入選的作品較多,他們同時也是朦朧詩創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們與江河、楊煉一起經常被評論界統稱為朦朧詩選的“五大主將”。
北島,生于1949年,70年代初開始寫詩,是70年代末著名民間刊物《今天》的主要創辦人之一。他的詩風格冷峻,語言質地堅硬,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與人道主義關懷,是一種典型的“男子漢詩歌”。《回答》是他的代表作。這首詩作于1976年的“”期間,曾被廣泛傳誦,開頭兩句尤其有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這兩句以精煉、整齊同時又很形象化的警句的形式概括了一個扭曲的時代:卑鄙者因卑鄙而暢行無阻,高尚者因高尚卻葬身墳墓。這也是無數人類人生經驗的哲理總結,因而能引起最廣大人群的共鳴。加之它們音節和諧,朗朗上口,故其流傳廣度已不亞于唐詩宋詞。詩人在詩中是一個大無畏的英雄形象,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置于世界的對立面: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接著,詩人又以四個“我不相信”作連珠炮式的轟擊,將否定的立場推向了極致: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詩的最后一節,包括在現在、歷史、未來三個層次,從深邃宏闊歷史感中升華出了對于未來的信心:
新的轉機和閃閃的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全詩激情澎湃,正氣回蕩,不愧是新時期文學的第一聲春雷,朦朧詩中的“第一詩”。
北島的詩還有濃重的歷史批判色彩,這使他具有了某種思想家的風度,如《結局或開始》中的第三節:
以太陽的名義
黑暗在公開地掠奪
沉默依然是東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畫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詩句以沉重的筆觸表達了對于古老民族性格的反思,我們仿佛可以從文字背后看見詩人飽含憂患的眼睛。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她的詩繼承了國外如普希金、國內如何其芳等的浪漫主義詩風,表現出了女性獨有的溫情與清新。如《雙桅船》中寫道:
是一場風暴、一盞燈
把我們聯系在一起
是一場風暴、另一盞燈
使我們再分東西
不怕天涯海角
豈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視線里
詩中將自己與戀人的關系比喻成船與岸的關系,既表達了依依柔情,又顯示了心心相印的默契與堅韌。舒婷的詩中不唯有溫柔憂傷的古典情調,還有超凡脫俗的時代精神。在《致橡樹》中,她表達了相互平等的愛情觀念: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另一首詩《神女峰》是作者乘船過三峽時看到山上的石像時寫下的,末尾兩句是: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舒婷將豐沛的感情注入本無生命的石像體內,體現了作者對傳統的忠貞觀念的反叛和對人性復歸的吁求。
舒婷還嘗試寫一些承擔重大主題的詩歌,如《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我在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
表達了詩人與祖國的血肉聯系和對祖國的熱愛,也是眾口傳誦的名篇。
顧城生于1956年,1993年因在新西蘭激流島殺妻后自殺而引起較大爭議。他流傳最廣的是他的“超短詩”《一代人》,全詩只有兩句: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短短兩句話,濃縮了“一代人”的人生際遇和精神面貌:生長于黑暗之中,卻又用黑暗賦予的本領去尋求光明。狹義上,“一代人”指經受磨難的青年一代,廣義上,“一代人”可泛指一切在黑暗環境中不懈抗爭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杜甫、魯迅等。
顧城生前有“童話詩人”之譽,他的詩充滿了空靈之氣,表現了人與自然的親和感,富于童話色彩。強曾引起廣泛爭議的《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通過簡單的畫面構成表現了人與人間的隔膜和人與自然的親近感。
顧城一直在拒絕現實,而試圖在詩中創造一個與城市、與現代文明相對立的理想王國,在《我是一個任性的》中,他寫道: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的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他們挨得很近
讓他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的激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當顧城混淆了現實與童話的界限時,殺妻的慘劇就發生了,也留下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
此外,江河、楊煉作為朦朧詩人經常被放在一起講。他們與其他朦朧詩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們倡導體現民族歷史的“史詩”意識,而最終從朦朧詩的陣營中分化出去,成為80年代中期“尋根文學”的前奏。
精彩語言輯錄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北島《回答》)
2.我并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個人。(北島《宣告》)
3.從星星的彈孔/將流出血紅的黎明。(北島《宣告》)
4.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樹》)
5.為向天空伸展/我們絕不離開大地(舒婷《落葉》)
6.我把我的足跡/像圖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進了/我的生命(顧城《生命幻想曲》)
7.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8.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梁小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9.我想/我就是紀念碑/我的軀體里壘滿了石頭/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多么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江河《紀念碑》)
10.我是詩人/我要讓玫瑰開放/玫瑰就會開放。(楊煉《自由》)
11.絕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長的絕望。(楊煉《諾日朗》)
關鍵知識點
1.朦朧詩的五大主將是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