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坍塌事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范文第1篇

      工程名稱

      期 限

      責任人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期

      一、目的

      為有效防止事故擴大,降低員工生命危險,最大限度減小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成員: 、 、 、 、 、

      具體分工如下:

      1. 負責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

      2. 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塌方處理。

      3. 負責立即同醫院、勞動等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 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

      三、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措施

      5. 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搶險指揮部。

      6. 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7. 清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預計窒息。

      8. 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

      9. 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

      10. 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說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11. 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

      12. 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后立即送醫院。

      13. 基坑:

      1)加強排水、降水措施;

      2)加強支護和支持加樁板等,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

      3)迅速運走坡邊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

      4)消去部分坡體,減緩邊坡坡度。

      14. 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15. 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加要、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并上報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四、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 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

      五、通訊聯絡

      醫院搶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工地現場值班電話:

      有關負責人電話:

      項目負責人: 手機:

      安 全 員: 手機:

      技術負責人: 手機:

      六、注意事項

      1、應立即停止施工。

      坍塌事故范文第2篇

      1、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小面積坍塌事故,立即報告應急組織領導同志,現場施工人員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對坍塌部位前已開挖斷面進行加強支護,可在初噴砼結束后迅速安置鋼拱架,并及時噴錨進行圍巖封閉,支護范圍盡量靠近坍塌面,然后再進行復噴砼封閉圍巖,最后在進行清理。

      2、施工過程中若發生大面積坍塌事故,應立即盡可能地撤離人員和機械設備,確保安全。及時向現場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組織救護工作。準確記錄坍塌范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坍塌范圍的控制。

      3、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經理立即組織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及各職能小組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并協助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4、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公司有關部門和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各施工隊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石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指揮與控制:

      ①觀測預警

      由工程部技術干部和各工班指定人員加強監控量測,確保在第一時間確認坍塌險情,提前發出預警提示。

      a與當地氣象臺建立天氣服務聯系,根據天氣預報和降水量統計,加強隧道變形觀測及超前地質預測;

      b注意觀測隧道已開挖斷面的變形;

      c觀測數據有變化時,及時向項目經理匯報,以便組織施工搶險。

      ②施工報告 

      V類圍巖或圍巖較差段在開挖時,工人要身系安全帶,安全帶長度松緊適宜,如有坍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回到安全地帶,并及時匯報;

      ③安全撤離 

      當出現坍塌事故時,由項目部領導下令,立即電話通知值班室,組織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將施工機械加以安置保護,洞內施工人員由班組長帶隊全部撤離。被困施工人員來不及撤離的,應選擇襯砌臺車等安全平臺進行自我保護,等待項目部、業主及政府組織救援。

      ④組織搶險

      a各班組及時清點人員,確認有無被困人員,并集結待命,不得私自外出;

      b組織搶險突擊隊,由各工班抽調精壯工人組成,負責安裝擋護拱架,控制坍塌范圍的繼續擴大;

      c在配備充分照明、救生設備時,由項目部決定組織身體素質好、反應靈敏的工人進洞執行搜索救援活動;

      d安全員做好準備,并視情提前與定點醫院聯系。

      ⑤供電和照明

      a在坍塌可能危及到洞內變配電設施時,應果斷斷電,防止個別線路漏電發生意外;險情排除后,經檢查確認安全后可恢復供電;

      b啟動專用照明線路,保障隧道內必要的照明需要。

      ⑥設備

      在發生坍塌事故時,如設備不能撤離到安全位置,應使設備處于動力關閉、加固和適當防護狀態,防止設備造成不必要的損壞。

      5、通訊

      各救援小組與新聞媒體、醫院、上級機關和外部救援機構建立起暢通的通訊網絡。

      6、警戒與治安

      a在發生坍塌險情時,保安應加強洞外巡視,隔離安全地帶,禁止閑雜人員圍觀,禁止一切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禁止地方老百姓進入施工現場,防止再次事故的發生;

      b加強洞口看護,未經公司統一組織不得放入任何人員。

      7、人群疏散與安置

      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

       

      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及物資表

       

      序號

      材料、設備名稱

      單位

      數量

      備注

      1

      挖掘機

      1

      2

      裝載機

      3

      3

      自卸運輸車

      3

      5

      電焊機

      3

      6

      水泵

      2

      7

      發電機

      2

      8

      通風機

      1

      9

      注漿泵

      1

      10

      砼噴射機

      2

      11

      20型工字鋼拱架

      20

      12

      臨時支護木撐

      m3

      5

      13

      應急車輛

      8

      隨時調用

      14

      主要應急物資:

      ①在洞內顯著位置配備適當的救生器具,如逃生管道、安全繩等;

      ②內部電話、對講機等聯系工具保持暢通;

      ③自備發電機和照明專線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坍塌事故范文第3篇

      一、總體要求

      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切實做到“思想不松、組織不散、職責不亂、力度不減、工作不斷”,突出施工現場,查漏補缺;緊盯安全隱患、強化整治,提升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二、組織領導及職責分工

      為加強對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領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成立“回頭看”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具體職責分工按照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職責分工的通知》(洞建安〔2014〕1號)、《關于推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施意見》(洞建安〔2014〕2號)進行。

      三、整治重點及內容

      全縣行政區域范圍內在建工程項目。

      (一)主要任務

      1.對2013年工程建設領域預防事故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以下簡稱專項整治)工作中排查出的施工現場腳手架、施工起重機械等專項施工方案與現場施工脫節等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展開“回頭看”,推動事故隱患整改,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2.對專項整治工作進展不平衡、效果不明顯的責任主體展開“回頭看”,推動建筑施工領域屬地監管、行業監管、綜合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3.對專項整治期間發生事故的責任主體展開“回頭看”,推動企業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落實各項事故防范措施。

      4.對專項整治期間各責任單位創新的安全監管方式展開“回頭看”,總結提升好的經驗和作法,以點帶面推動工作。

      (二)重點內容

      1.安全生產準入情況。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鋼管扣件租賃單位以及建筑起重機械租賃單位、安裝拆卸單位、使用單位、檢驗檢測機構等安全生產水平是否符合國家、省對其參建工程項目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從業資質。

      2.從業資格情況。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安裝拆卸工、司索信號工、架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新入場作業人員三級教育培訓情況。

      3.安全生產制度執行情況。工程建設單位及項目負責人現場帶班、監理旁站、設備“定人定機定崗定責”、施工現場隱患排查治理等制度執行情況;建筑起重機械產權備案、安裝告知、檢驗檢測、安裝驗收、使用登記、定期檢查維護保養等制度執行情況;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材料及基礎驗收、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后檢查驗收,以及混凝土澆筑工序、現場安全監測等現場執行情況。

      4.專項施工方案管理情況。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搭設拆除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審批、論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情況。

      5.專項施工方案現場實施情況。腳手架進場材料(鋼管、扣件抽檢)、腳手架(掃地桿、連墻件、剪刀撐等)搭設、模板支撐體系和混凝土澆筑工序作業、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及驗收環節是否與專項施工方案及相關標準要求一致。

      6.安全隱患和事故查處情況。專項整治以來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整改情況以及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和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三)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回頭看”,健全和落實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推動“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插基層、直奔現場)檢查方式常態化、制度化;督促工程建設項目各方嚴格施工現場管控,強化現場技術指導和管理,有效防范腳手架體系及塔吊等起重機械整體坍塌的系統性安全風險。

      四、工作步驟

      (一)部署啟動階段:2014年5月底之前。各責任主體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總結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現狀,制定“回頭看”實施方案,并做好相應的部署、落實工作。各單位于2014年5月30日前將“回頭看”實施方案書面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4年5月至6月。各監管部門要指導、督促轄區內的工程項目參建各方按照“回頭看”有關要求,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予以糾正。

      (三)檢查督導階段:2014年7月至10月。各責任主體在企業自查自糾的基礎上,按照“四不兩直”方式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工程進行檢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適時組織督查組對各責任主體開展“回頭看”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立即督促企業進行整改。

      (四)總結分析階段:2014年11月。各責任主體對本單位“回頭看”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形成工作總結報告,并于11月25日前以書面形式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加強對“回頭看”活動的組織領導,及時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和具體要求,把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位。要堅持屬地為主與行業督導相結合、企業自查自糾與政府督查相結合,統籌部署、齊頭并進、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適時組織督查組對各施工監理企業“回頭看”開展情況督查檢查。

      (二)嚴格落實責任。各單位要強化“紅線”意識和遵章守法意識,落實屬地監管、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責任,認真梳理專項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跟蹤督辦。要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自查自糾情況進行“回頭看”,認真整改專項整治工作中未整改到位的重大隱患以及“回頭看”活動中查出的新隱患,確保整改到位。

      (三)加大執法力度。各責任部門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加大檢查工作力度,特別是針對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落實治理責任,該補課的補課,該嚴厲打擊整治的要加大執法力度集中整治。要進一步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對事故頻發、非法違法行為集中的領域和單位,進行重點執法或組織聯合執法,對非法違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該退出的堅決退出。

      坍塌事故范文第4篇

      一、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類型

      統計2001年至2014年全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各類型事故死亡人數比例較高的類別仍主要是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觸電、起重傷害等,如圖1所示,分別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45.45%、20.36%、11.56%、6.62%、6.42%,總計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90.42%;2007年全國建筑施工較大及以上事故中,施工坍塌19起、死亡86人,占事故死亡人數的59.72%(圖2所示),2008―2009年發生較大以上坍塌墜落事故78起。因此,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事故的首要危險“殺手”,坍塌事故一旦發生,造成的損失及其嚴重。

      圖1 全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死亡人數比例

      圖2 2007年全國建筑施工較大及以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

      從建筑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發生的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類型主要可分為:土方坍塌、支撐體系的坍塌、樓板斷裂坍塌、項目圍墻坍塌、拆除舊房坍塌和臨時工棚坍塌六大類。

      土方坍塌發生在基礎工程施工管溝或基坑工程中,在挖土方工程中,由于沒有按照國家建筑施工規范的要求放坡或設置臨時防護支撐,導致當挖至一定深度時,土方發生坍塌;支撐體系的腳手架、模板等沒有達到標準引起的坍塌;樓板斷裂坍塌往往發生在城中村建設過程中,因使用自身質量低劣的樓板或將在施工中將大量的建筑材料堆放在樓板上,使樓板嚴重超載而斷裂坍塌;項目圍墻坍塌是由于在施工時為了省錢確定的質量標準較低,而且又成為廣告牌、機械設備、材料和砂石的支撐墻,因而不堪重負而坍塌;拆除舊房坍塌是指拆除危舊房屋時不尊重科學,沒有制定科學的拆除方案,往往憑經驗蠻干而發生的墻體或樓板突然坍塌。

      二、以軌跡交叉理論對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分析

      1、軌跡交叉理論的基本思想

      軌跡交叉理論(Orbit Intersecting Theory) 是一種研究傷亡事故致因的理論。該理論主要觀點是,在事故發展進程中,主要由人的狀態和物的狀態決定事故的發展,而人的因素運動軌跡與物的因素運動軌跡的交點就是事故發生的時間和空間。

      軌跡交叉理論強調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發生的原因中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其產生和發展,又是受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結果。

      從事故發展運動的角度,事故致因因素導致事故的運動軌跡,具體包括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基礎原因三方面。軌跡交叉理論將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為:基礎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 事故傷害,如圖3所示。

      圖3 軌跡交叉理論事故模型

      2、建筑施工坍塌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在工程施工及管理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差錯,特別是在人操作機械時,由于人的操作或人的行為違反操作規程所允許的范圍時就會發生人的行為差錯,當然這種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行為,也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往往因為生理、心理、環境、行為幾方面而產生人的不安全行為,增加失誤的概率。

      通過對2002年以來典型的16起、86人死亡的施工坍塌事故分析,可以看出發生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為支撐體系坍塌和土方坍塌,如圖4、5所示;認真分析這些支撐體系坍塌和土方工程坍塌事故的產生,在人的失誤方面主要有:

      (1)隨機失誤。這是由人的行為、動作的隨機性質而引起的,往往與人的心理、生理因素有關。人的生理對超過工作負荷時表現出的不適應,如超時加班、熟練度不夠時、疲勞、疾病時勉強操作;還有人的魯莽、草率、懶惰等心理缺陷對工作表現出的僥幸等心理而表現出工作中違章、違紀、冒險蠻干等非理智行為,它往往是不可預測,是隨機的。

      如高架模板支撐體系搭設時,勞務人員憑經驗盲目蠻干導致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致使在支架上進行混凝土澆注作業時而發生坍塌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法》規定,高空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經驗,首次進行3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前,必須進行嚴格的培訓,并且由具備豐富經驗的工人陪同進行作業;但在實際工作中并非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現實中發生的高空搭設或拆除架子工程中,許多第一次進行高空作業的工人并未經受過正規的培訓。

      土方施工中由于作業人員不懂施工技術,基礎開挖放坡不夠,基坑邊坡超載,開挖程序不正確,超標高挖土,支撐設置或拆除不當以及排水措施不力等造成的坍塌。

      圖4 坍塌事故發生原因分析

      圖5 發生坍塌事故死亡人數分析

      (2)系統失誤。這是由系統設計不足而引起的,這種失誤與工作條件有關,類似的條件可能引發失誤再次出現或重復發生。系統失誤與管理者和操作者的知識水平有關。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工作者、管理者的錯誤指令對人形成強烈刺激,或懷有僥幸心理時,也會引發系統失誤。在施工中模板支撐體系坍塌的很多案例就是由于支撐體系設計的不合理、不科學,或項目技術負責人在支撐體系設計方案尚未批準的情況下,便違規要求勞務隊搭設模板支架等引起的事故。

      3、從物質方面看不安全狀態

      主要表現在用材不當、計算方法有缺陷或強度計算出現沒有發現的錯誤等;還有制造工藝流程上的設計缺陷沒有得到重視;維修保養不科學降低了可靠性;如不按照操作手冊要求使用等;管理不規范造成的模板沒有足夠的強度、剛度,鋼管和扣件在采購、租賃過程中質量管理把關不嚴,部分鋼管和扣件不符合質量標準而導致模板坍塌事故發生。

      4、管理缺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術措施預防事故既不經濟也不現實,應該從管理方面,加大管理者的職責要求,企業領導者必須認識到,只要建筑施工生產沒有實現本質安全化,就有發生事故及傷害的可能。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但發生事故的施工項目普遍存在以下管理缺陷:

      (1)工作環境混亂。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施工材料、機具亂擺放、生產及生活用電私拉亂扯,不但影響正常施工和生活,而且會增加事故隱患。

      (2)技術方案不完善。《建筑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要求專業性較強的工程必須編制專業施工方案,且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監理監督實施。但縱觀發生事故的施工項目,他們普遍存在未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組織施工管理,施工中無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人員憑經驗布置施工方案,有些工人缺乏教育和訓練,安全管理失去有效控制。

      (3)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對專項施工未按程序進行,施工方案記錄不規范,監理公司駐工地總監理工程師不認真履行職責,監理日志流于形式,工作出現失職,導致工人在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情況下進行施工。

      5、社會因素

      建筑市場的混亂,存在著諸多違法行為,一些地區、部門和企業的負責人思想輕視,行動忽視;工作浮躁不扎實,執法不嚴,措施不力,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而承包單位違法轉包現象使得有些既無資質、還用未經培訓的農民工進行危險工作的操作,原總承包單位又放棄管理導致事故發生。

      三、按照軌跡交叉理論有效防范坍塌事故的對策

      人與物兩個事件鏈的連鎖中斷是軌跡交叉理論突出強調的關鍵,砍斷物的事件鏈,消除人的失誤,危險就不會出現,即可達到安全生產,可完全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1、清理整頓建筑市場秩序

      嚴格遵守《建筑法》規定,“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必須嚴格制止施工企業的層層轉包行為,施工企業應規范自身管理,同時加強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的監督管理;而建筑管理部門要加大對監理公司、施工企業的監督管理。

      2、對專業性較強的工程必須編制專業施工方案

      必須按照要求編制由負責人審批的專業施工方案;監理在實施監督檢查時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組織施工。血的教訓要求安全管理必須嚴肅認真貫徹執行,施工中發生不符合方案規定時應及時提出并研究預防措施,不能使這一規定流于形式。

      坍塌事故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大模板;坍塌事故;腳手架;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K82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作為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施工工藝,具有諸多的優點,目前在城市大跨度、重負荷構件的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由于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是一項危險性極大的工程,容易受到操作不當、設計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時常會發生模板支撐體系整體倒塌的重大事故。這不僅會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延長工程的建設周期,而且也會影響到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因此,施工企業應重視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質量,提高對高大模板工程的安全策劃,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避免坍塌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綜合效益的發揮。

      1 某高支模工程倒塌事故介紹

      某生產大樓,為框架填充墻結構,東西方向寬90m,南北方向長108m,共5層,局部7層,建筑總高度52m。2008年12月21日,該工程在進行4樓夾層樓面混凝土澆筑,該層支模架高度1315m,最大梁截面尺寸為600mm×1500mm(圖1)。凌晨2時左右,樓面Ⅱ區正在澆筑的混凝土樓面支模架突然倒塌;部分支模架壓靠在Ⅰ區支模架上,引起Ⅰ區支模架整體失穩,造成Ñ區剛澆筑的樓板大幅塌陷;失穩的Ⅰ區支模架又壓靠在Ⅶ區的外架上,致使Ⅶ區外架嚴重外凸變形。本次高支模倒塌事故造成4名工人輕傷,1名工人重傷。

      圖1 倒塌區域分布示意

      2 事故原因分析

      在事故發生后,對現場進行踏勘,發現高支模架搭設時沒有滿足規范構造要求,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模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縱向剪刀撐幾乎沒有布設,從而引起支模腳手架整體倒塌。高支模腳手架力學模型節點性質歷來是研究焦點。節點性質有三種假設:分別是剛性節點、半剛性節點和鉸接節點,其中對半剛性節點的柔度系數取值爭議較多。為了分析方便,取極端的兩種情況,節點分別為剛性和鉸接來分析縱向剪刀撐的重要性。

      首先,取節點為鉸接的情況分析。為了簡單方便,只取支模腳手架的一個基本單元分析(圖2)。圖2a可以看出,在沒有剪刀撐時,基本單元是一個幾何可變體系,給結構施加力時,結構構件會發生剛性位移;但如果加上剪刀撐后(圖2b),基本單元就會變成幾何不變體系,成為一個穩定的結構受力體。可見對于鉸接節點模型,加上剪刀撐以后結構體系會發生根本改變,使基本單元從幾何可變體系變為幾何不變體系。

      圖2 鉸接節點基本單元模型

      如圖3所示,當節點為剛性時,基本單元為一鋼框架結構,由于剪刀撐所用的是旋轉構件,所以剪刀撐與立桿的連接還是鉸接節點。根據ANSYS建模,分析計算兩種模型,發現在加上剪刀撐后構件的軸力要比沒有加剪刀撐時軸力減少25%以上。可見,加上剪刀撐對結構受力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

      圖3 剛接節點基本單元模型

      3 倒塌區域及相關影響區域的清理和拆除

      對倒塌區域及相關影響區域進行清理和拆除是一件需要認真研究的工作,特別是對于Ñ區塌陷部分和×區外架外凸破壞部分,處于一種不穩定的新平衡狀態,在拆除卸載的過程別容易再次倒塌引發次生事故災害。所以拆除清理工作必須要有詳細和具體的方案。

      首先,確定拆除原則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由上到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依次進行。拆除方法初定為機械粉碎和人工鑿除相結合的方法。拆除過程中有3個難點,分別是:1)在拆除過程中,工人要在塌陷區域上工作,如何保證操作工人安全是一個難點;2)對于Ñ區塌陷部分,處于一種不穩定的新平衡狀態,在拆除卸載的過程別容易再次倒塌引發次生事故災害,如何拆除是另一個難點;3)Ⅶ區外架外凸破壞嚴重,在它旁邊有一臺塔吊,如果外架繼續向外變形會影響塔吊作業,如何保護外架也是一個難題。

      在拆除前為了保證工人的操作安全,在Ⅰ區兩邊搭設掛設生命線的腳手架,工人在操作時必須戴安全帶,把安全帶掛設在生命線上以保證安全。生命線用鋼絲繩,成交叉網狀,生命線及其腳手架構造如圖4所示。

      圖4 生命線及其腳手架構造

      對于Ⅰ區塌陷部分,在拆除時其澆筑混凝土已經具有一定強度,整個體系應力重分布,形成了新的平衡狀態。Ⅰ區為向下塌陷,在東西方向可以視為一個反拱,東、西兩端大梁(PG,PK軸)處于拱腳方向,這些梁除了承受豎向力外,還要承受水平力。所以倒塌后PK梁已經嚴重扭曲變形,其下面的鋼管模架也失穩彎曲。在拆除卸載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拆除的順序,先將梁之間的板鑿碎卸載,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留下主梁和板帶,同時鋼筋網不割斷,以維持其平衡狀態。在拆除混凝土板后,對本區模架重新搭設和加固,最后拆除大梁。

      對于Ⅶ區外腳手架已經嚴重外凸變形,而且在此區域有一臺塔吊,如果處理不當外腳手架繼續變形會威脅塔吊安全,從而引起更大事故。所以在拆除前必須對Ⅶ區外架進行檢查加固,發現連墻件損壞的必須進行更換或者加固,同時加密連墻件。在外凸區拉設四道水平和豎向鋼絲繩(6×19φ14mm,承載力101kN),形成一個鋼絲網,通過鋼絲網把Ⅶ區外腳手架固定在P2/PJ軸和P4/PJ軸標高2618m以下的柱子上,控制Ñ區內排架和×區外腳手架繼續變形。

      經過仔細分析,確定了整體的拆除順序為:Ⅴ區和Ⅵ區生命線的搭設Ⅶ區外腳手架的保護Ⅱ區兩跨扭曲梁的拆除清除Ⅱ區塌陷的鋼筋、鋼管、混凝土自西向東拆除Ⅰ區樓板混凝土(沿梁對稱拆除) 自上而下拆除Ⅰ區失穩的排架重新搭設Ⅰ區高支模排架及驗收為拆除Ⅰ區梁搭設操作平臺和封閉的架體Ⅰ區逐根梁拆除清除Ⅰ區破碎混凝土,按方案完善排架及模板體系;驗收Ⅱ區高支模排架搭設及驗收同時拆除Ⅶ區扭曲的三排外腳手架,并重新搭設、驗收Ⅲ區和Ⅳ區高支模加固整改、驗收Ⅴ區高支模排架搭設、加固處理Ⅴ區結構梁的整改處理。

      在現場嚴格按照此方案拆除,至2009年2月初,倒塌相關區域已經安全拆除。

      4 結論

      通過探討高大模板支撐倒塌事產生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建議及結論:①在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時應按照相關規范進行,以滿足工程的構造要求;②腳手架豎向剪刀撐能夠使基本單元從幾何可變體系變為幾何不變體系,也可使工程構件的軸力減少;③倒塌區域及相關影響區域進行清理和拆除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需要確定好合理的拆除順序,確保工程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更多

      邊疆文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云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新科幻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數學進展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