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包羅萬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王羲之寫春聯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史上被尊為“書圣”。相傳,有一年臘月,他從山東老家遷移到浙江紹興落戶,正值喬遷之喜又逢新年之慶,不禁揮毫寫就一副門聯:
“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
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此聯剛一貼出,就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時,王羲之頗能理解揭聯人的心情,倒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鶯啼北里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春聯,唯獨自己家門前空空,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家人大驚,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只好嘆口氣,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家門前已圍了很多人。這時,王羲之出門提筆在原聯下分別加了三個字。大家一看,對聯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日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十八缸水學書法
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自幼天資聰穎,隨父學字,夸獎者特多。小孩不知天高地厚,寫了一堆字,抱給王羲之看,王羲之不忍當面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便在一個上緊下松的“大”字下面加了一點,改成“太”字。王獻之又把這堆字抱給母親看,母親仔細察看一番后說:“我兒學字寫了3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寫這么多字,只有‘太’字下面的一點寫得最好。”王獻之這才明白,夸獎者特多并不代表水平高,還得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像父親那樣把字寫好,從此日日苦練,用去了18缸水,最終也成為一代書法大師,被后人尊為“小圣”。
一詩成就兩佳話
佳話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的得意之作,關于這首詩有兩個有趣的故事。
唐代,王之渙與兩位詩人王昌齡、高適一樣地出名。一日,三位名盛一時的詩人來到一家小店飲酒。店中有十多個唱曲的女子。三位詩人約定說:“我們三人作詩的水平一直不分高低,不如今天就聽她們唱曲,誰的詩被唱得最多,那么他就是我們中水平最高的。”
只聽一位女子唱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說:“這是我的。”接著又一女子唱:“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高適也笑著說:“我的絕句。”下一個開口又唱:“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王昌齡:“還是我的。”王之渙此刻忍不住了:“她們中最美的那位女子肯定會唱我的詩,如果不是,我從此以后都不和你們爭高低,如果是,你們都要稱我一聲老師。”過了一會,那位女子開口,果然是唱“黃河遠上白云間……”三人相視大笑。
佳話二
在五年級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時,我就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引進別致的“玩具”,讓數學概念的課堂教學變得沸騰,富于探究的熱情,學習的氛圍充滿課堂,彰顯濃濃的生活情趣。
1、“鐵絲”的搭手相救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我利用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總是感到學生對于棱的認識模糊不清,只是含糊其辭地說教,沒有明確12條棱的基本特征。于是,我針對學習情況,布置了他們制作長方體框架的課外作業。當學生把奇形怪狀的“框架”展現在我的面前,有些忍俊不禁了,自然地想起了“愛迪生的三個小板凳”。也許作品不美觀,也正是在他們笨拙地制作中,讓他們真實地感知到:長方體的12條棱:4長、4寬和4高;正方體的每條棱都相等。
我在教學中,有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框架”的感性材料來支撐,充分感知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學生通過制作過程,在初步感知建立的表象為依托,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溝通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深了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免去了冰冷的記憶,在活學活會中,體驗到了知識的魅力。
2、蔬菜的粉末登場
由于學具的不足,我就利用農家蔬菜自制了綺麗多姿的土豆、蘿卜等材料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當這些蔬菜學具跑到課堂,它們的吸引力不亞于“奧特曼”、“四驅戰車”。孩子們對它們充滿了好奇,紛紛站起來,課堂上一片嘩然。在孩子們好奇心的驅使下,真正激發了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想挖掘它們體內的奧秘,尤其是了解“橫截面”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療效。當孩子們手拿“手術刀”切割時,橫截面的新面孔迎刃而生了。孩子們欣喜的面孔,早已告訴了我們:,橫截面是哪個面,并找到了分成兩段,增加2面;分成三段,增加4面……這個學習規律。
蔬菜的學具的登場,讓深奧的質冷的數學規律,一改往日面孔,變得如此真實,觸手可及,這些數學知識鮮活的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在概念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直觀成分,能夠有效地降低教學中的難度,能夠在學生頭腦中直觀有效地建立概念的意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提供豐富的直觀學具,實現概念含義與直觀形象、感覺經驗的必要整合。
3、生活用品也來湊熱鬧
在學習容積單位升與毫升時,像這樣的生僻的單位概念的教學,我更是精心了。在教學時,我把學生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用品:碗、盔加入到了學習的隊伍中。
認識毫升,我利用注射器,把1毫升的水滴滴到學生手中。我知道,學生們望著滾來滾去的小水滴, 1毫升的感知已悄然來到他們身邊。對于升的認知,我把兩個500毫升的水瓶的水倒入到碗中。我請學生計數到底幾碗,自己在演示的同時也提高了聲量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1升水大約4碗水,大約1盔。在自己的有力挑動,學生的全身心參與,直白的演示,毫升與升的容積單位的整體感知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了。這樣簡單的操作演示,讓學生的認識水平實現了從形象事物上升到抽象思維,又從抽象思維上升到直觀思維的飛躍。
包羅:包括。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
例句:
1、歷史像一個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任何當生的故事都可以從中找到注解。
2、 這部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真是包羅萬象。
注釋: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出處:《黃帝宅經》卷上:“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舉例:你怎言包羅萬象,遲早飛升。選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三回。
近義詞:應有盡有、無所不包。
內部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0年,健康險年均增速預計可達25%以上,到2020年健康險賠付支出占比將從目前的1.3%提升至4.5%左右。
保險新“國十條”和《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的接連出臺,將商業健康保險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權威渠道獲悉,保監會正在與財政部等有關部委協調,爭取落實三項利于健康險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這是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近日在一次行業閉門會議上透露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三項稅優政策具體包括:爭取制定出臺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保險保障基金政策;研究減免基本醫保經辦的營業稅。
從國際經驗來看,稅收優惠是發展商業健康險最有效的政策杠桿之一,如美國對企業為員工、公民個人和自由職業者為自己購買健康保險免稅。但目前我國僅對企業購買補充醫療保險在工資總額5%以內稅前列支,對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的稅收優惠尚為空白。
不過,就在上述閉門會議上傳出,為鼓勵個人運用商業保險做好健康保障財務安排,保監會正在爭取制定出臺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的稅優政策,協調相關部委研究利用城鎮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購買商業健康險,盤活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將簡單儲蓄轉變成互助共濟,大幅提升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此外,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保險保障基金政策也正在研究中。上述人士透露說,為更好實現大病保險的“保本微利”,保監會表示,可以比照根據不同風險計算大病保險最低資本的思路,研究根據風險特征,降低、減免大病保險業務保險保障基金的征收標準。
再者是研究減免基本醫保經辦的營業稅。上述人士說,“現在已對一年期及以上的商業健康險免征營業稅,而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業務比一般商業健康險政策性更強,屬于準公共產品服務,要爭取免征營業稅,這也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基本醫保經辦的運行成本。”
事實上,除上述正在積極落實中的稅優政策外,業內人士也提出建議,是否可對保險公司經營的健康管理業務扣除體檢成本之后再收取營業稅。“隨著健康險市場的不斷發展,健康保險公司的產品也涉及以服務為主的健康管理產品。由于這類產品的業務營業額中向保險人收取的體檢費用所占的比重大,而體檢費用作為成本并未轉換成直接營業額。”
毋庸置疑的是,稅優政策是促進商業健康險發展的主要杠桿,能夠將潛在需求有效轉換為現實購買力。記者獲悉的一組內部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0年的7年間,健康險年均增速預計可以達到25%以上,到2020年全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將達到6000億元,賠付支出可達到4000億元。若按照平均16%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療衛生費用支出將為9萬億元,屆時,商業健康險的賠付支出將從目前的1.3%提升至4.5%左右。
知情人士透露稱,除落實稅優政策盡快落地之外,保監會也在加快健康險監管制度的完善,做好制度頂層設計,包括對《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和大病保險有關制度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