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村醫生扶貧先進事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營造氛圍,按照省市相關工作部署,縣廣泛宣傳、全力動員,認真組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日活動,全縣呈現單位部門上下聯動、干部群眾主動融入、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影響積極廣泛的良好態勢,全縣扶貧日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組織,廣泛動員,活動有序開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省市安排部署,結合全縣工作實際,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前制定并下發了《縣2020年扶貧日活動方案》,明確了扶貧日10項活動內容和各鄉鎮、各單位部門職責。同時,召開了專題會議,安排部署10·17扶貧日主題活動,各項活動明確了實施單位、責任人,積極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二是開展宣傳引導。在扶貧日前后期間,在通訊、電視臺、縣政府門戶網等主要新聞媒體上集中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刊登和播發了扶貧日的活動和信息報道。在縣官方微信平臺《風》中專門編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專題報道,對國家扶貧日的起源、背景、目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對扶貧日開展的活動進行了重點宣傳。三是強化過程監督。堅持對全縣各單位各部門開展“扶貧日”活動進行全程監督,堅持公開透明,主動向社會公布“扶貧日”活動方案及主要活動,對活動中募集的資金進行全面公開,并及時將募捐資金送到貧困戶手中。四是嚴明工作紀律。積極推進扶貧日活動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市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堅持節儉務實,確保安全高效,增強活動感召力和社會公信力。
二、積極開展,全民參與,活動形式多樣。一是舉辦一場消費扶貧專館開館儀式。于10月17日扶貧日當日舉行消費扶貧館開館儀式,扶貧館共收錄了全縣21個鄉鎮認定的100余種扶貧產品,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選購,僅半天時間,該館就銷售扶貧產品10萬余元,簽訂扶貧產品購銷合同62份,簽約額達到32萬元。二是推進一次扶貧產品“六進”活動。進一步落實500萬元消費扶貧直連直報計劃,推進一次扶貧產品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等單位食堂和交易市場“六進”活動,各機關食堂和公立醫院、公立學校食堂全年分別至少按年消費總量的20%和10%以上購買扶貧產品,目前已完成扶貧銷售總金額5034萬元,直連直報7萬元。三是啟動一輪集中宣講活動。各鄉鎮各單位充分利用組織扶貧日活動的契機,深入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宣講,學習扶貧論述。黨政領導干部深入鄉鎮扶貧聯系點,部門領導干部深入定點扶貧村,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到貧困戶家,駐村和基層干部堅守扶貧崗位,廣泛深入宣講落實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政策舉措。如上圯鄉組織文明實踐志愿者在回龍村開展國家扶貧日“專題宣講”“健康義診”“三講一評”“扶貧政策宣傳與解讀”等系列活動。上模鄉以“攜手扶貧濟困助力決戰決勝”為主題,組織開展了一次扶貧政策宣講、一次義診、一次貧困戶走訪、一次就業招聘、一次法律知識宣傳“五個一”活動。南溪鄉組織9支由第一書記、新時代文明志愿者、網格員等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宣講隊,分赴各網格開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宣講活動。四是開展一次“三講一評”頌黨恩活動。各鄉鎮把開展頌揚黨恩活動作為組織扶貧日活動的重要內容,緊密結合宣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聚焦頌揚黨的恩情和增強內生動力,以村組為單位,256個村集中開展一次“三講一評”活動,組織一批感恩奮進、自主脫貧典型現身說法,講好群眾身邊的感念黨恩故事。如水槎鄉、苑前鎮開展“全國扶貧日宣講暨優秀貧困戶評議”感恩回饋社會捐款活動。塘洲鎮聯合縣婦聯在栗芫村開展“小康幸福你我他”扶貧故事分享會,重點講述了栗芫村貧困戶羅小華不甘落后、奮力脫貧的勵志故事,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勤勞致富。五是開展一次走訪幫扶活動。扶貧日期間,各掛點幫扶單位要深入掛點村開展幫扶活動,針對掛點村和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項以及省級脫貧成效專項調查、暗訪督查等發現的問題,開展幫扶工作。工商聯要持續推進“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商會、企業發揮個自優勢,提業、就業、助學等多樣化的精準幫扶活動。六是開展一系列慰問關心表彰活動。各鄉鎮各部門結合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深入鄉村進行慰問,激勵一線扶貧干部堅守崗位。組織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評選出全縣2個事業單位集體和11名事業單位工作個人以嘉獎獎勵。組織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典型事跡展播。繼續通過在電視臺滾動播出、刊發“組工微訊”及“扶貧攻堅”、制作宣傳展板等各類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報道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典型事跡。七是組織一次微視頻征集活動。發動網民積極參與“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活動,分享脫貧攻堅中的精彩故事,用鏡頭記錄脫貧攻堅的現實場景、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挖掘、講述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八是開展一批公益助貧活動。開展就業扶貧活動,組織縣內企業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招工活動,合力泰、聯創宏聲電子等61家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多達3307個,達成就業意向40余人。同時,他們在“泰合微就業”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相關企業招聘信息,線上達成就業意向百余人。開展健康扶貧活動,各鄉鎮組織各醫院醫生、護士深入村組一線為貧困戶落實家庭簽約,免費健康體檢、宣傳健康扶貧政策,走訪、核查失能弱能貧困人口。開展募捐活動,扶貧日期間全縣共募捐到126萬元,如澄江鎮組織全鎮機關干部、兩代表一委員、愛心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共收到愛心捐款67912元。橋頭鎮黨政領導班子帶頭捐款,捐贈善款共計205000元,全部款項、物資將用于扶貧愛心超市運營及貧困戶志智雙扶中。萬合鎮組織廣大鄉賢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發揚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踴躍捐款5萬多。開展社會扶貧活動,動員引導廣大青年、企業和社會志愿者組織,圍繞陽光助殘、關愛留守兒童與事實孤兒、扶貧濟困等重點內容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縣婦聯為貧困母親們發放了50份總價值1萬元的“母親郵包。九是開展一次集中宣傳活動。在扶貧日前后期間,在通訊、電視臺、縣政府門戶網站等主要新聞媒體上集中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全面反映全縣扶貧歷程中的經驗成效、典型案例、先鋒模范等,營造良好的扶貧日活動氛圍。在10月17日扶貧日當天,編發10月17日“扶貧日”宣傳短信。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于10月17日當天通過手機短信,免費向全縣手機用戶發送“扶貧日”宣傳短信。十是舉辦一場脫貧攻堅新聞會。扶貧日期間,縣扶貧辦、縣委宣傳部舉辦一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新聞會,重點介紹十以來全縣脫貧攻堅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全縣扶貧歷程中的經驗成效,展示全縣脫貧攻堅成果。十一是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收聽收看《決戰決勝——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全縣1800多縣、鄉、村扶貧干部和5000多戶貧困群眾通過集中收看、電視收看、網上收看等方式,廣泛學習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
三、扎實推進,務求實效,活動成效明顯。一是“全國扶貧日”進一步深入人心。通過手機短信、宣傳標語、電視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各種宣傳,讓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深入人心,進一步弘揚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氣。二是脫貧攻堅政策進一步廣泛宣傳。通過活動,脫貧攻堅政策得到更為廣泛的宣傳,貧困戶和群眾對國家的扶貧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社會各界對國家的扶貧政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三是脫貧攻堅合力進一步匯集凝聚。通過開展以扶貧宣傳、搭建社會平臺和扶貧公募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活動,推動了各方力量向貧困村、貧困戶整合,引導各方資源向貧困人口匯聚,確保貧困村、貧困人口與全縣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為堅決打贏打好全縣脫貧攻堅戰營造氛圍,增強凝聚力、傳播正能量。四是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深入推進。通過活動,調動了全縣上下、各單位各部門的積極性,形成了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良好氛圍,有利推動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為完成全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增添了強勁動力。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加大全國扶貧日和脫貧攻堅的宣傳,進一步凝聚全縣上下脫貧攻堅合力,積極推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的大扶貧格局,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為打贏打好全縣脫貧攻堅戰、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而不懈努力。
說起王占祥和醫院的淵源還要從10年前說起,那年開春的一天,在邯鄲眼科醫院的走廊里,他背著雙腿蜷縮的愛人,手拉一雙兒女,摸索著在走廊等待眼科醫生就診。醫護人員熱情地把這一家人接到診室,當醫生檢查后發現,他患的是先天性白內障已無法治療,一雙兒女均是先天性白內障急需手術治療。據父親講,兩個孩子輟學一年多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繼續上學,他帶著全部的積蓄650元錢,滿懷希望來為孩子治療,當聽說治療兩個孩子的手術費需要1萬多元時,他無奈的搖了搖頭,1萬元對他們來講簡直是天文數字,滿懷的希望頓時變成了無比的失望,一家人含著眼淚默默地離去。
這一家四口均是殘疾的特殊患者,馬上引起了醫院領導的重視,決定對這一家實行救助,隨即帶眼科專家前往患者的家鄉了解情況。
汽車沿著崎嶇的鄉村小路來到了地處邯鄲市西部丘陵的邯鄲縣陳三陵村。這是一個有1000多人的小村莊,因緊挨趙王陵墓而得名,村莊的北側和西側分別有三座雄偉的趙王陵墓,被稱為1、2號和3號墓,是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這里人杰地靈,除了趙王陵外,在村西2000米處還發現了國內最大的古代石龍,已成為河北省的旅游熱點之一。這里雖然是丘陵地區,但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使這里形成了邯鄲著名的冬棗種植基地,每年的采摘季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陳三陵村的許多村民因此而致富,紛紛蓋起了漂亮的新房,外人一看就是一個富裕的村莊。但通過村干部了解到,王占祥家卻是全村典型的特困戶,一家人均有殘疾,王占祥因先天性白內障雙眼視力只有0.1,一般農活都干不了,愛人患小兒麻痹后遺癥不能行走,整天住著小板凳來回移動,耕種責任田,常常是他背著愛人,愛人指揮著他下地干活……。特別不幸的是兩個孩子由于父親的遺傳均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村干部說他家每年都要吃救濟,孩子原先上學的費用學校也都免了,但是十歲的姐姐只讀到三年級,八歲的弟弟也只讀到二年級,因視力不好輟學在家都一年多了。
在村干部的帶領下,院領導和眼科專家一同來到王占祥的家,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場景十分凄苦,屋子的墻壁紅磚,到處漏風,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僅有一張供孩子學習的小桌還用磚頭支著一條腿,潮濕的磚地上放滿了鍋碗瓢勺,一片狼藉。躺在床上的母親看到遠道而來的醫院客人,特意讓人從鄰居家借了一條像樣點的褲子……。看到這一貧如洗的殘疾家庭令人震撼,大家當即為這個家庭捐款,眼科專家還為兩個孩子檢查了眼睛,并當即決定免費為兩個孩子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讓他們重返校園上學。
2001年4月15日,姐姐和弟弟穿著醫院捐贈的新衣服,一起被接到了醫院的手術室,院黨委派出最好的眼科專家孫蘭萍主任醫師為姐弟二人做手術,四枚不同型號的人工晶體分別植入到姐弟二人的眼內,手術十分順利。重見光明的喜悅使孩子們高興地跳了起來,因為他們又能夠上學了。姐姐在給醫院的感謝信中說:“是醫院的叔叔阿姨讓我們重返課堂,我們一定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大家,做國家的有用之才。”
院黨委考慮到這個殘疾家庭的實際情況,還決定建立常年的“一助一”救助對子。對兩個孩子的眼睛長期跟蹤檢查治療,及時為他們免費制作合適的眼鏡;每學期開學及時為他們送去學費和學習用具;每年春節進行慰問送年貨;對其家庭捐款捐物進行救助,幫助脫貧。黨委書記、院長李明堂多次前往家訪,送去衣被。醫院經常派人到孩子所在的學校,除為他們復查眼睛,還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那年春節醫院召開聯歡會,專程把王占祥一家四口接到醫院,與全院職工一起聯歡,當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了這一家人的境況,通過醫院的救助兩個孩子又重返課堂的故事,全場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一曲《愛的奉獻》將聯歡會推向了。院領導當即將部分捐款和年貨送到他們手上,姐姐代表全家表示了無比感激的心情。
王占祥一家的境遇,牽動了許多人的心,各級政府都給予了不同形式的救助,鄰居們也給予了許多幫助。醫院救助殘疾之家的事在省、市報紙、電視臺多次報道。有一次,河北省電視臺的兩位記者在院領導的陪同下,到這個家庭采訪時,也十分感慨并解囊相助,每人捐了200元錢。
10年來,醫院先后為這個殘疾家庭累計救助折合人民幣4萬多元,使王占祥的家庭和生活狀況逐步好轉,屋內的墻壁抹上了白灰,增加了必備的家具,購買了彩電、洗衣機、自行車,電動車,安裝了電話,用上了手機。最使這個家庭充滿希望的是,兩個孩子重返課堂后,學習努力刻苦,通過醫院的資助,均已初中畢業。目前,姐姐曾先后在邯鄲飯店當服務員,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并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弟弟在涉縣某工廠打工,月工資1000元左右。每當王占祥說起都感慨萬千:“是眼科醫院改變了我家的命運,要不是醫院的救助,我這個家早就完了,我衷心感謝醫院的領導和醫務人員!”。的確,他家現在的狀況與過去的境遇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如果沒有醫院的救助,還不知道這個家庭如今會是個什么樣子。
殘疾與貧困仿佛是一對孿生兄弟,在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有不少因殘致貧,因殘返貧的家庭,王占祥的兩個孩子只是醫院救助無數個貧困患者其中的一例。
2004年,眼科醫院承擔了市政府交給的白內障扶貧手術任務,幾年來共完成1500例,僅此一項,醫院共支付了180多萬元,為實現無白內障致盲市做出了貢獻。醫院還開展了為特困下崗職工,老區群眾和殘疾人眼病患者送溫暖,為特困患者捐款、捐物、贈送人工晶體等活動,同時還為部分患者減免了治療及手術費用,使眾多的貧困眼病患者重見光明,其中有沿街賣唱的盲女,有靠算命為生的小伙兒,有養老院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從路邊撿來的棄嬰,使他們遠離了黑暗的折磨,看到了光明,甩掉了盲杖,提高了生活質量,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因而世界上少了一些黑暗和痛苦,多了一份光明和歡樂。
18歲的小伙子靳香虎,由于先天性視力障礙,自出生后從來沒能看見自己父母的模樣,也不知道五彩繽紛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像其他盲人一樣,學了一手占卜術用于謀生。醫院為他免費實施人工晶體植入術。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太亮了!”,自來到這個世界上長這么大,才第一次看見了含辛茹苦的父母,第一次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