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朝野僉載

      朝野僉載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朝野僉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朝野僉載范文第1篇

      木子有三個意思,分別為:

      1、果名。即獼猴桃。也叫楊桃。

      2、泛稱木本植物的果實。該意思出自《北史·序傳》:“(理徵)妻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隱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為李氏。”

      3、拆“李”字,人們常常說為木子李。該意思出自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卷五:“其銘記文甚多,奧不可解,略曰:‘木子當天下’……所謂‘木子當天下’者,蓋言唐氏(指李唐王朝)受命也。”

      (來源:文章屋網 )

      朝野僉載范文第2篇

      擴大“產業集群信息化”優勢

      伴隨新經濟的信息化浪潮,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全省中小企業超過5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5%以上,占就業人口75%以上;50%的中小企業處于信息化普及階段;80%的中小企業希望獲得實用、有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為此,在2006年,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作出“針對產業集群,以‘園區、鄉鎮’為龍頭,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部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工作,共建設中小企業信息化精品示范點64個,各示范點累計銷售集團標準產品17800項。

      在中小企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方面,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的“5+N”模式。“5”是指適合所有中小企業使用的標準化產品,即集團彩鈴、移動總機、短號集群網、集體短信、企業郵箱等5種標準化產品,“N”則指為各行各業量身打造的專業級產品和個性化行業解決方案。自推出“5+N”模式以來,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在全省各地根據當地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形成眾多個性化行業信息化應用,如惠州“鞋業通”、陽江“五金刀剪網”等,加快了信息化應用進程。

      增創“產業簇群信息化”新優勢

      “產業簇群”是指圍繞著某一特定的行業,形成合作配套生產的專業鎮或產業集群。目前“產業簇群”是廣東最有特色和活力的經濟力量:專業鎮GDP占全省GDP的21.5%;以城市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如以深圳、東莞、惠州和廣州為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走廊,經濟規模近4000億元。

      為深度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在2006年的基礎上,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制訂了2007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策略。該策略針對廣東省中小企業“產業簇群”特點,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拓展“四大體系”(產品、支撐、合作、推廣)建設,點面結合,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產業簇群”的信息化覆蓋及應用水平。最終實現以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整體信息化推廣的快速實施、推進,開創移動信息化建設的新局面。

      完善產品體系滿足企業需求

      2007年,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持續完善產品體系,以滿足中小企業的多樣化需求。作為推廣策略的實施方式,拓展“四大體系”建設體現在完善產品體系上,即針對信息化普及階段中小企業的語音溝通與信息需求,整合集團標準產品(“5”)、成熟信息化應用(“1”)及個性化/行業解決方案(“N”),設計并提供符合當地“產業簇群”特點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5+1+N”)。

      與2006年推廣策略相比,這次增加的“1”是指為滿足中小企業信息的升級需求――“雙網”建站(移動+互聯),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計劃在近期推出“企業建站”產品。而“N”指的是各市分公司根據當地的“產業簇群”特點,基于信息化產品及技術,或者聯合當地行業協會、合作伙伴等,設計并提供適合向“產業簇群”推廣的個性化或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如“鞋業通”、“陶展通”等,以滿足中小企業在信息化發展第二、第三階段的基礎管理以電子商務等需求。

      健全支撐體系提供優質服務

      信息化營銷服務是信息化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健全運營支撐體系則是拓展營銷服務的有力保證。在加強業務拓展與營銷服務渠道建設方面,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重點關注客戶服務的便利性,以“信息化專家就在身邊”為主題,集團熱線、電話客戶經理、集團客戶網站專區三管齊下,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拓展渠道覆蓋。同時,為了優化服務支撐體系,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采取“4層次8系統”方式來強化支撐系統建設,打造信息化快車道。

      “4層次”包括接入層、平臺層、管理層和服務支撐層等四大層次。據了解,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將通過行業網關三期建設,提升集團短信、彩信、USSD接入能力;擬通過省級和各地市平臺的集團信息化統一應用平臺建設,實現全省集團信息化硬件,軟件,開發和管理規范的三個統一,提升業務的承載能力;同時,還將以行業五類終端管理平臺的改造契機,實現終端的可運營可管理;此外,完善動力100門戶網站銷售、服務、業務宣傳模塊功能,實現對集團業務融合的系統支撐也將是重要攻關課題。在此基礎上,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還將不斷完善集團客戶業務管理體系,規范化運營集團業務,持續優化集團業務支撐流程,確保流程的快速順暢。

      以合作體系拓展扁平化渠道

      推進廣東省廣大企業及行業集群的信息化應用進程,離不開政企合作和企業互助。而建立合作體系將有效促進產業鏈合作,形成資源合力,提升信息化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能力。

      在推廣策略上,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一方面繼續開展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專注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合作伙伴的合作,通過整合這些行業解決方案和案例,打造行業內的信息化標桿,并在全省推廣,共同推進行業的移動信息化。另一方面繼續大力發展優秀合作伙伴,建立SI的管理工作體系,實現對SI的有效管理,目標是建設一個規范的集團業務生態環境,建立優質的價值聚焦體系。

      在建立合作體系上,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及信息化需求,選擇或發展專注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合作伙伴,如金蝶軟件、中企動力及各行業協會,豐富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共同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經過兩年來的不斷探索,信息化合作模式的成果包括建設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以及開展“集團信息化營銷伙伴招募行動”等,有力地推動了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

      用推廣體系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

      信息化應用的推廣和普及一直是廣東省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內容。為了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數字廣東”的策略,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在制訂本年度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策略時,根據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范圍廣的特點,采取媒體傳播與推廣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立體式營銷推廣并形成體系。

      在2006年成功舉辦“百鎮信息化巡回講座”的基礎上,2007年又進一步深化,繼續與省信息產業廳、省中小企業局合作,舉辦了“百鎮信息化提升工程”。活動于7月正式啟動,先后在全省舉辦110場,其中一、二、三類公司各舉辦8、6、4場。活動針對各地的“產業簇群”特點,選定專業鎮、產業集群開展活動,通過信息化體驗、交流、標桿企業參觀等多種活動形式,促進集團產品推廣、使用,提升“產業簇群”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覆蓋及應用水平,受到好評。

      “企業信息化”工程助力推廣策略

      據悉,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今年實施的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策略,源于其推廣“八項工程”中的“企業信息化”工程。

      朝野僉載范文第3篇

      關鍵詞:遠程自動抄表; 供電企業; 規劃;應用

      0 引言

      隨著電力營銷技術的不斷發展, 電力企業收費由傳統的人工操作轉向了網絡化、智能化, 載波集中抄表系統就是實現電力收費由人工轉向智能化的新一代抄表工具。采用自動遠程抄表系統可降低人工抄表的勞動強度, 使得供電企業能夠及時準確獲得實時的數據信息, 有利于供電企業節約人力資源、節省抄表時間、提高抄表的準確性、避免因估抄或漏抄而造成電量電費差錯。實行遠程自動抄表收費后, 通過分析客戶用電數據, 可及時發現用戶的異常用電情況, 制止竊電用戶不法行為, 為電力企業減少電費損失, 并能及時發現用戶的表計故障和異常(缺、斷相等), 將表計異常等信息及時反饋給計量部門。對用電客戶來說, 可以省略與抄表員預約共同抄表核對這一環節, 還能做到盡快查詢電量電費賬單。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抄表工具。

      1、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在本地區的實施情況

      江門地區在實施遠程自動抄表系統的過程中,采用了“分步實施、系統集成”的原則,充分發揮現有設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資源,力求實現整體投資,分步建設,以達到實現電能計量自動的目的。

      江門地區遠程自動抄表系統的建設以組建容易、快捷實用為主。為了使系統能滿足現狀電能計量的要求和未來發展需要,具備實時監控功能,系統必須具有良好的開放性,能支持不同類型的表計,并能和電力營銷信息管理系統和預付費購電管理系統進行信息交互和數據互通。為能滿足實際需要,系統不僅要實現小區性的負荷監測、電能量的統計和考核計費,還要實現分散用戶的電能量的監測和統計;不僅要使系統簡捷好用,還要確保數據采集和儲存的完整性、及時性、準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 遠程自動抄表系統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通過光纜、公用電話網、移動通信網3 種方式進行通信, 可實現主叫與被叫。用于與采集設備進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軟件, 可監測采集器及相關設備的運行。支持本地、網絡多路徑存放數據文件, 實現數據共享, 系統數據安全、可靠。系統后臺電量管理分析軟件主要用于電量數據查詢統計分析, 采用C/S 結構, 軟件開發工具為PowerBuilder, 實現了遠方定時抄錄表值和電壓、電流等信息, 自動定時計算統計匯總有、無功電量,自動計算母線電量平衡等, 系統提供的Web 網頁數據查詢方便了多用戶共享系統數據。

      在應用的過程中, 受客觀條件限制, 還存在著一些影響或限制系統穩定運行的問題:

      (1) 防火墻等網絡安全技術尚未與系統結合應用, 系統數據的安全性還存在隱患。

      (2) 采集終端還不能完全統一, 仍存在機械表或機電一體式電能表, 對數據采集的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3) 數據規約管理還存在差異。部分變電站建成的遠程采集電能表或采集設備不符合當前應用系統數據規約, 使得數據傳輸通信受到限制。

      (4) 采集系統覆蓋面還不夠, 一部分大客戶、配變還未完全納入遠抄范圍, 使得線損計算、電量綜合統計分析等管理只局限于變電站層面。

      2、江門供電局遠程自動抄表系統規劃

      江門供電局從2005 年開始著手全局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建設規劃, 包含完善現有變電站遠程抄表系統, 新建大用戶和配電變臺自動抄表系統及根據小區不同實際情況建設居民集中抄表系統, 充分考慮當前應用技術的先進性, 使系統建設能夠達到資源共享和為全局經營管理發揮基礎作用的目的。

      2.1 完善變電站遠程抄表系統

      (1) 針對新增變電站提出遠程抄表系統建設要求, 選用數據規約相符的多功能電能表, 選用原有設備廠商提供的新型采集設備, 統一納入現有遠程抄表系統管理。

      (2) 對變電站各級關口電能表擬定分批更換為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工作計劃, 爭取資金, 對三相三線制計量方式進行三相四線制改造, 在從互感器、電能表上提高計量精度的同時, 將電能表分批更換為多功能電能表, 以適應遠程抄表系統的技術要求。

      (3) 在相應網絡連接的關口設置防火墻, 防止因系統連接外網或網絡之間連接使系統數據受到病毒侵入等安全威脅。

      2.2 新建大用戶和配電變臺自動抄表系統

      對消耗電能占70% 但分布分散的大用戶來說, GSM 無線通信方式投資少, 組網方便; 現有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大多采用無線方式, 兩者可以結合, 充分利用通信資源。用戶可租用當地無線通訊信道, 通過主站定期對子站進行訪問, 以采集相關運行數據。對少數GSM 網通信死角可利用有線程控電話線路作為補充。如果對電能表數據的采集使用配電監測儀, 系統可同時進行配電數據的監控。

      配電變臺及高耗能用電客戶遠程抄表系統主要由智能電表數據采集器、無線抄表器、通信控制軟件、電量管理分析軟件四部分組成。智能電表數據采集器除了能采集電能表的電量數據之外,還能采集有功功率、三相電流、三相電壓、功率因數、失壓報警、電表時鐘等多種數據。并可具有單總線上多協議的功能。采集器除了配備GPRS模塊外,還配置有線電話接口,以方便與其他系統相連接。無線抄表器使用單片式無線數字通信集成電路,配有8個信道。郊外通信距離可達3 km 左右,城區約在0.5~1.5 km。通信控制部分與電量管理分析軟件可以使用現有系統設備進行升級,以監測采集器及相關設備的運行,并進行電量數據查詢統計分析。

      2.3 居民集中抄表系統的建設

      根據電能表型式及裝設模式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終端采集方式,如: 零散住戶、舊的居民小區考慮到電能表分樓層裝設,其采集終端數據信息可利用載波方式傳輸到集中器; 而新的居民小區已經要求電能表全部采用一樓集中裝設模式,故可以應用485 數據線連接方式傳輸到集中器, 大大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臺區與主站的通信方式可根據網絡覆蓋情況和地區通信業特點選擇有線電話撥號或GPRS 方式。如圖1所示。

      圖1 居民集中抄表系統數據傳輸示意圖

      2.4 與營銷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接口

      目前使用的遠程抄表系統與營銷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實現中間庫形式的接口, 遠程抄表系統通過中間庫, 根據營銷信息系統的數據需求提供相應的數據信息。要求新建的項目必須統一使用與現有遠抄系統數據規約、技術要求相符的硬件和軟件, 以達到系統的集中規范, 也便于與營銷信息系統的數據連接共享。

      將各個分散的自動抄表系統集中應用, 可以為供電企業實現降損增效, 還能實現配變負荷統計和運行安全監督等功能。通過計算機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處理, 使營銷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諸如計量失壓失流、計量接線錯誤或違章用電、無功補償不當、負載嚴重不平衡、變比配置不當等異常現象和電量跑冒滴漏發生的時間與位置,把營銷管理中的損耗不斷降低。

      3 遠程自動抄表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通過近年來的發展,遠程自動抄表技術在供電企業的應用愈加廣泛, 在變電站、大用戶、配電公用和專用變臺、居民小區等都有應用, 但因投資、規劃和技術發展等原因, 使得很多地方在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技術、設備

      變電站遠抄、大用戶和配變抄表以及居民小區集中抄表所應用的遠程自動抄表技術、設備的廠家不統一, 存在著系統維護、應用分散現象, 缺乏統一的數據應用平臺, 使得各個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解決措施: 應該在所應用的系統中確定一個主流系統, 將其他應用整合到這個系統中來, 形成一個綜合遠程自動抄表系統, 與營銷信息管理系統以數據接口方式進行連接, 實現全部數據的綜合分析, 線損也可實現分電壓等級、分線分臺區的分別統計分析和匯總, 使得系統可以集中為營銷管理工作發揮整體作用。

      3.2 采集終端

      自動抄表采集終端采用全電子式電能表的適應環境能力還不能完全達到實際應用要求。根據電力行業標準DL/T 614―1997 規定, 電子戶外式多功能電能表工作條件為-25~55℃, 極限工作條件為-25~60℃, 這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都能夠滿足, 但在我國北方的部分地區, 在溫度超過其工作條件時,會導致電能表液晶屏幕停止工作或電子元件損壞。在逐步擴大遠程抄表應用面的過程中, 應用于室外的情況越來越多, 針對過低溫度超過標準工作條件以下時可能會出現的電能表停滯, 應該做好一定的準備, 防范在此過程中造成數據損失。

      用全電子式電能表更換原有的機械表, 無論從計量精度, 抄表系統的維護量及自動監測數據的豐富性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改善, 并且結合某些電能表的負荷控制功能, 系統還可以對指定線路的負荷進行控制。借助于智能電能表的預付費功能, 系統還可以發展大用電客戶的遠程付費控制業務, 這已經是當前發展的主流趨勢。為了保證終端工作的穩定可靠, 一是要在選型時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 為供貨商提供必要的技術要求, 要求其供應產品的工作條件要滿足當地需求。二是對安裝在戶外, 尤其較偏遠地段的臺區, 采取定制的計量箱, 設置必要的防高溫、防寒隔層措施, 以保證電能表的工作環境符合要求。

      3.3 通信方式

      自動抄表的通信方式各有利弊, 不可片面追求通信方式統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 由于面對的是城區、近郊以及遠郊的不同區域, 公用電話網、移動網絡都會有難以覆蓋需求區的情況, 應該考慮因地制宜, 考慮各種通信方式的優缺點, 采取復合通信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通信系統主體一般主要有光纖傳輸、無線傳輸、電話線傳輸和低壓電力線載波傳輸4 種。光纖通信頻帶寬、傳輸速率高、傳輸距離遠、抗干擾性強, 適合上層通信網的要求, 但因其安裝結構受限制且成本高, 一般只應用于變電站層面。無線通信適用于用電客戶分散且范圍廣的場合, 其優點是傳輸頻帶較寬,通信容量較大, 通信距離遠, 主要缺點是需申請頻點使用權, 且如果頻點選擇不合理, 相鄰信道會相互干擾。目前, GPRS 無線通信網絡為無線抄表系統的實施提供了高效、便捷、可靠的數據通道。租用電話線通信數據傳輸率較高且可靠性好, 投資少, 不足之處是線路通信時間較長( 通常需幾s 甚至幾十s) 。電力載波通訊最大的問題就是信號衰減和抗干擾能力,雖然很多廠商研制了抗干擾電路、中繼功能、擴頻技術的綜合應用, 但其實用性還有待于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檢驗。

      根據各種通信方式的優缺點, 結合實際地域條件, 對自動抄表的不同通信階段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組成實現自動抄表的復合通信網絡。在數據傳輸量不太大、傳輸距離較近的底層數據采集階段(電能表到采集器, 采集器到集中器), 可采用低壓電力線載波、485 線纜直連等通信方式; 而在集中器到中央處理站段, 則可采用光纜、電話線或無線通信等。采用復合通信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通信費用,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和安全。

      3.4 應用

      自動抄表系統應用方面, 受應用企業人員、管理等方面因素限制, 全面功能的開發使用還有不足。必須要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及技術人員去管理和維護,需要多學習同行業先進單位的好經驗, 取長補短, 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DL/T614―1997, 多功能電能表[S].

      朝野僉載范文第4篇

      關鍵詞:液壓 自移式 超前支護

      中圖分類號:TD3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9-078-02

      我國的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的生產和消費在我國能源消費比重中都占據主導地位。我國位于亞洲大陸東南部,屬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拼合地區,煤田的地質構造情況復雜,對我國的煤炭開采帶了一定困難。為此,國家制定了《煤礦安全規程》,其中對于煤炭開采的安全生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確認了在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米范圍內必須強制性采取支護措施,使用機械化作業的工作面巷道高度必須大于1.8米,防止頂板冒落,保證工人安全作業。

      目前,我國煤礦機械化開采工作面大部分還使用傳統的單體液壓支柱進行超前支護,當需要移動工作面時,則需要由人工將后部單體支柱撤換到前部重新進行安裝支護,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難度,生產效率不高。為實現巷道支護機械自動化,自移式超前支護應運而生。

      1 概述

      煤礦的巷道支護有永久支護、臨時支護和超前支護。所謂永久支護,一般有混凝土支護、料石碹支護、錨網噴支護等,具體選擇哪種支護方式,要根據巷道圍巖的穩定程度不同,選擇既能滿足巷道支護需要,又更易施工、更符合經濟合理性原則的型式。

      所謂臨時支護,是指永久支護未完成,臨時維護巷道圍巖穩定,為施工作業提供安全作業條件的支護。像錨網支護、金屬棚支護等。

      所謂掘進工作面超前支護,是指在掘進工作面迎頭臨時支護前方空頂處控制頂板、戴帽點柱支護和懸頂梁支護等。

      《煤礦安全規程》明確規定,掘進工作面嚴禁在空頂下作業,所謂空頂,指在巷道新掘進后,對頂板還沒有進行任何支護,這個時候的巷道頂板稱為空頂。

      《作業規程》規定,最小空頂距不得大于0.4m,最大空頂距不得大于2.4m,空頂距過大,巷道的頂板會變得不穩定,容易發生掉頂、冒頂現象,引發人身傷害和頂板事故。超前支護就是讓作業人員避免空頂作業的有效型式。

      2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的特點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一般由架體、工作機構、液壓控制系統及相關附件組成,架體包括頂梁、連桿、掩護梁、側護板、底座等構件;操作閥、控制閥、減壓閥和供液、回液軟管等組成了液壓系統;附件主要包括防滑、防倒、防轉等必要的安全機構;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可分為前架、中架、后架和端頭支架,前架與后架結構相同,都是四連桿機構,立柱支撐。超前支架安裝于軌道順槽內與端頭支架排列成一列,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的特點是:

      (1)采用主、副架結構,主副架的頂梁之間、底座之間采用鉸接結構,能適應不平整的頂板、地板。

      (2)調架千斤頂設置在主副架的頂梁和底座底座之間。

      (3)支架的前移靠推拉千斤頂實現。

      (4)依靠四根立柱支撐主副架。

      (5)主副架后部頂梁設置可以支護架間頂板的尾梁。

      (6)為保證頂梁不出現“前仰后爬”的現象,在主副駕中間設置由底座、前后連桿和頂梁組成的四連桿機構。

      自移式超前支護的主、副架結構和承受載荷完全相同。前架與后架結構完全相同,只是長度根據工作面和轉載機的布置有所不同。

      3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主要技術參數

      近年來,針對巷道掘進支護實現機械自動化的研究方向主要圍繞改善傳統巷道掘進技術的支護效果,研制和開發新型機械自動化的支護方式,同時實現自動扒裝,并提高勞動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安全性。主要支護設備研究對象是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該支架與掘進轉載極相互連接配套,安裝在巷道掘進迎頭。

      主要技術參數如下:(1)型號:ZZ2400/18/30;(2)支架高度:1.8-3米;(3)單架寬度:0.435米;(4)整架寬度:中心距1.65米;(5)初撐力:920千牛;(6)工作阻力:2400千牛;(7)支護強度:0.35兆帕;(8)支護長度:1.6米;(9)底板比壓:0.9兆帕;(10)立柱缸徑/柱徑:0.14米;(11)推移千斤頂行程:1.5米;(12)重量:13噸。

      主要技術特征:(1)該支架使用了全液壓控制,手動控制液壓閥,操作簡便,支架前部支護空間足夠滿足采掘設備掘進作業安全性要求,符合國家相關規定。(2)實現了機械化支護效果,使用手動液壓控制即可實現移動支架,推進作業工作面。(3)支架主要部件包括前后頂梁、伸縮梁、挑梁、聯動梁、掩護梁、連桿機構、底座等,均采用鉸接方式連接,支架的機械動作機構由立柱、調架千斤頂、推移千斤頂及支架液壓控制系統等實現。(4)掘進轉載機與掘進超前支護連接配套,并通過配合動作實現自動封裝。(5)采用手動控制液壓閥輕松實現支架的所有機械自動化動作,操作簡便,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4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工作原理

      巷道支架前移時,其工作原理是:

      (1)推前架:以中間架為支點,完成推前架動作。

      推主架:開通尾梁下降閥,使尾梁下降,使立柱接通高壓乳化液體,打開高壓乳化液體控制單向閥,閥芯與閥座之間有間隙,液體流回油箱。主架下降脫離頂板后,開動換向閥,推動主架向前移動一個步距。操作主架下降,這時頂梁與頂板之間仍然有一定壓力。防倒調架千斤頂的活塞桿可隨主架前移被拉出,防倒千斤頂也可以調整底座和頂梁之間的相對位置。高壓乳化液可以經過活塞腔回液進入油箱,使立柱中壓力逐漸增大,使得主架逐漸接近頂板,達到初撐力要求時停止供液,尾梁被挑起。

      推副架:通過換向閥降低尾梁,使高壓乳化液進入到立柱有桿腔中,與此同時,打開高壓乳化液控制單向鎖,在閥芯與閥座之間有間隙,液體流回油箱,副架降架并推移到位后,調整架間距,升副架,尾梁被挑起。

      (2)拉中架:中架和前架的液壓控制系統和操作方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前架為支點,其動作順序簡要描述為:

      主架支撐、降尾梁、降副架、拉副架、升副架、挑尾梁;

      副架支撐、降主架、拉主架、升主架、挑尾梁。

      (3)拉端頭支架:

      主架支撐、降副架、拉副架、升副架;

      副架支撐、降主架、拉主架、升主架、挑尾梁。

      自移式超前支護移動過程應注意:推拉自移式超前支架時,必須有一側支架推拉并升起達到初撐力后,經檢測確認后才可推拉另一側支架。為保證頂梁接頂嚴密和底板受力均勻,在遇冒落帶、底板不平、頂板或底板變坡較大時可用老料襯平。

      5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應用效果

      超前支護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工作面兩巷圍巖的穩定性并提供有效的作業空間和足夠的通風斷面。

      (1)支護強度高:液壓自移動式超前支護的支護強度時頂板壓力的6倍左右,足以保證巷道的安全。

      (2)安全程度高:不再需要人工前移前探梁而在空頂下作業,取而代之以采用全液壓控制機械自動化支護方式,提高了作業安全性。

      (3)支架依靠自身動力和推拉油缸實現了超前支護的自行移動。

      (4)實現了自動扒裝:使用轉載機自身攜帶的鏟板,通過支架和轉載機的交替互移,可快速將迎頭煤矸扒出,節省了作業時間,提高了效率。

      (5)采用一部40噸固定掘進轉載機與超前支護連接,減少了一部移動設備,降低了移架的勞動強度和耽誤的人工循環作業時間,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使用后的經濟效益:

      (1)應用液壓自移式掘進超前支架后,每10平方米的巷道僅需要6名作業人員,節省了人力資源,減輕了企業負擔。

      (2)刨掘迎頭原來單頭推進速度大約為180-200米/月,使用后加快了扒裝速度,節省了循環作業時間,單頭推進速度達到了300米/月以上,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3)液壓自移式掘進超前支護可以適應不同地質條件和頂板支護條件,且支護面積大,實現了巷道掘進機械自動化支護,加快了煤炭的開采速度和產能。

      6 液壓自移式超前支護的制造工藝要求

      (1)主、副架各個部件主筋、頂板、底板、蓋板及部分筋板需要采用Q460及以上高強度鋼板,其他可采用16Mn鋼板。

      (2)液壓支架所有構件焊接需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

      (3)液壓支架設計制作需要符合《液壓支架設計規范》和《液壓支架通用技術條件》,各零部件也應符合相關標準。

      (4)液壓支架制作前,應對各階段工作內容詳細分工,落實責任人,并對制造工作進行專項考核。

      (5)液壓支架制作時對幾大部件的主筋板進行組隊瓶裝加工,保證其一致性。部件拼裝時,為確保孔位加工正確,應統一裝配基準,通常以加工后的主筋板下底面為基準。焊接時應嚴格按照焊接順序及工藝要求,減小和控制焊接變形

      朝野僉載范文第5篇

      遠古的食鼠考證

      考古工作者發現,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我國北京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遺址的用火灰燼中,就曾發現成堆被燒焦的鼠骨,顯然,老鼠曾是我們祖先的果腹之物。原來,“北京人”一旦外出采集或捕獵大型動物無望而面臨斷炊之時,他們就能用尖木棒在洞穴內扒掘鼠窩,隨后將捕得的老鼠架在火堆上熏烤,這鼠肉就是他們充饑最實惠、最味美的肉食品了。

      考古工作者還發現,“北京人”洞穴遺址的灰燼層最厚處達6m,而其中老鼠嚙齒類動物燒骨最為豐富,足見當時“北京人”食鼠量之大。除了“北京人”有食鼠習慣外,山西、河南、湖北等地的古人類遺址和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商代城址的地層中,都分別發現了大量中華鼢鼠、東北鼢鼠、布氏田鼠、達呼爾鼠兔、家鼠、竹鼠等動物化石與人類遺骨及石器工具共存的現象。這說明鼠類早已為人類所食用,而且遠古人還懂得熟食,這是人類飲食的一大進步。

      周代食鼠盛行

      周代食鼠風俗之盛,更是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程度。據文獻記載,當時不僅一般老百姓喜食鼠肉,就連周代統治者也視鼠肉為珍味,他們把鼠肉喻為“璞肉”(玉的意思),且對于食鼠還有一定的規矩。據西漢劉向整理的《戰國策?秦策三》)載:“國人謂鼠未臘為樸。”又據戰國時代的《尹文子?大道下》載:“周人懷璞謂鄭賈曰:‘欲買璞乎?’鄭賈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鼠也。”這就證明了在當時新鮮鼠肉,已成為市場上交易的商品。由此可知,周代人食鼠之風十分盛行。

      周代統治者尤愛吃臘制鼠肉干,為此曾專設“臘人”整治干鼠肉儲備,將暫時食用不完的鼠肉及禽獸肉腌制起來,以供缺食時享用。據《儀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記?禮器》等文獻記載:在周代,唯有三鼎以上之士、卿大夫、周天子等貴族,才能享有在鼐(大鼎)中盛鮮臘鼠肉嘗味的資格。周代人把鼠肉比作璞玉,可見時人認為鼠肉就是美味佳肴,且是待客的高級食品了。

      現代的食鼠遺風

      自周代以后,由于農業和家禽家畜飼養的發展,人類的食肉量大增,因而食鼠的習俗逐漸轉向食用其它動物肉食方面。但盡管如此,食鼠遺風仍代代相傳,不少地方仍繼續食用鼠肉。一些民俗學者證實,迄今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川藏和內蒙古等部分地區,仍有食鼠傳統習俗。侶人結婚儀式上,還有將鼠肉作為珍味佳肴來款待貴客賓朋,以示盛情。

      現代著名作家夏丐尊(1886-1946)是研究“吃”的學者,他在《談吃》一文中,就專門說到食鼠一事。認為鼠肉有暖胃驅寒、保護頭發的作用,而且用胎鼠泡制的藥酒,可與蛇酒齊名。有驅寒、治頭痛的功效,治婦人產后風也十分有效。據說廣東人最會吃鼠肉,早在唐代的《朝野僉載》一書中就有敘述。秋收之后是捕鼠的旺季,把捕得的鼠肉或墳或用黑豆煲湯,作為餐中美味,并用來招待客人。廣東人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胎鼠用蜂蜜喂養,然后拌調料生吃。因吃時胎鼠有唧唧之聲發出,故又稱之為吃“蜜唧”。還有,番禺農民把鼠肉制成鼠肉干,銷往港、澳賺大錢。

      外國的食鼠時尚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典籍與文化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近代中國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上海中山學社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