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滿庭芳蘇軾

      滿庭芳蘇軾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滿庭芳蘇軾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滿庭芳蘇軾范文第1篇

      2、蘇軾在婉約之外,大量地創作豪放詞,開創了豪放詞風,促進了詞風的轉變。我們一般認為蘇軾的豪放詞能夠借助瑰麗壯偉的意象,恢宏的意境來抒發其慷慨豪情。蘇軾豪放的藝術風格表現主要有三:

      3、一是將充沛激昂甚至悲壯蒼涼的激情融入詞中;

      4、二是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慷慨豪邁的意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偉的場面取勝;

      5、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調著稱。如《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均體現出這一風格。

      6、2.以詩為詞。

      7、所謂以詩為詞,就是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

      8、3.突破了音律的束縛。

      9、蘇軾“以詩為詞”是要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由音樂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蘇軾寫詞只求閱讀而不求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雖然也遵守音律規范但不拘不于音律。因此,蘇軾作詞時揮灑自如,即使偶爾不協音律也不在所不顧,因此受到其后陸游,李清照等人的詬病。

      10、4.蘇詞的語言創新。

      11、蘇詞語言風格為清新樸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語言精華,化用前人語言入詞,還運用口誤、虛字入詞,豐富詞的表現力。如這首《滿庭芳》:

      12、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滿庭芳蘇軾范文第2篇

      2、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

      3、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4、高節志凌云,不敢當滕六。——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5、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6、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8、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9、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0、榴葉擁花當北戶,竹根抽筍出東墻。——湯允績《浣溪沙·燕壘雛空日正長》

      11、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12、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13、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14、夜深風竹敲秋韻。——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15、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

      16、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鄭谷《鷓鴣》

      1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馬光《送云卿知衛州》

      18、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19、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20、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21、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22、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3、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24、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陸容《滿江紅·詠竹》

      25、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陸容《滿江紅·詠竹》

      26、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27、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28、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綴玉》

      29、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蘇舜欽《初晴游滄浪亭》

      30、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31、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32、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33、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黏簾竹。——周邦彥《大酺·越調春雨》

      34、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陸游《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35、蓼岸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36、淇澳春云碧,瀟湘夜雨寒。——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37、杖藜徐步轉斜陽。——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38、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9、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納蘭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40、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41、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4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43、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44、一叢萱草,幾竿修竹,數葉芭蕉。——石孝友《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

      45、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孟郊《苦寒吟》

      46、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47、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48、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戎昱《桂州臘夜》

      49、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50、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51、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陸容《滿江紅·詠竹》

      52、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53、煙蘿翠竹,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絳都春·余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

      54、種竹淇園遠致君,生平孤節負辛勤。——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

      55、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陸容《滿江紅·詠竹》

      56、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57、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鄭燮《新竹》

      58、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59、奈南墻冷落,竹煙槐雨。——《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60、松竹含新秋,軒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題奉敬寺》

      61、淇園春竹美,軍宴日椎牛。——司馬光《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

      62、玉樹猶難伸,壓倒千竿竹。——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63、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64、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65、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66、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67、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

      68、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69、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李商隱《潭州》

      70、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71、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72、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3、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杜甫《詠春筍》

      7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

      7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76、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77、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78、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79、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80、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曹組《卜算子·蘭》

      81、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四》

      82、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83、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84、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李白《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85、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張寧《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86、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劉道著《湘江秋曉》

      87、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88、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張泌《女冠子·露花煙草》

      89、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90、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91、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陸容《滿江紅·詠竹》

      9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3、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94、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95、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96、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97、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98、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99、日暮九疑何處?認舜祠叢竹。——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100、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101、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102、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103、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104、竹葉于人既無分,**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5、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

      106、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閻選《河傳·秋雨》

      107、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108、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109、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

      110、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11、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112、修竹傍林開,喬松倚巖列。——德隱《新秋晚眺》

      滿庭芳蘇軾范文第3篇

      “字”

      古代有身份的人一般都有“字”,而那些沒有身份的人通常沒有“字”。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同義反復。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文天祥,字景瑞。

      2. 反義相對。例如: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馀(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趙孟(俯),字子昂;晏殊(不同),字同叔。

      3. 連義推想。例如:趙云字子龍(云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系,“字”往往是對“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里,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范圍。

      命“字”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尤其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顯。

      唐宋以后,由于理學加強,一些繁文縟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后,他們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恭敬的“號”。

      “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后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尚未流行,葛洪、陶潛有“號”,但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號”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一是倫理道德加強;二是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號”更加盛行起來。

      分析古人的“號”,我們可以概括出如下特點――

      1. 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

      (1) 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例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游,號“龜堂”;辛棄疾,號“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

      (2) 或以旨趣抱負自號。例如: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金心農,自號“出家庵粥飯僧”。這些都體現了個人的旨趣。

      (3) 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征甚至驚人之語自號。例如: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代鄭元右,自號“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后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

      2. 別人贈號的三種情況

      (1) 以其軼事特征為號。例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云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墻送過秋千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此外還有:

      “山抹微云”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云,天連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陣子》詞中有“露花倒影”句;

      “張孤雁”――張炎《解連環?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滿庭芳蘇軾范文第4篇

      一、篆愁君――或濃或淡的愁緒

      蝸牛爬行時黏液在墻上留下痕跡,形似篆文,古人稱之為“蝸篆”。也許,這位天才的“書法家”是在用生命書寫自己對生存的執著追求吧!我們不妨作這樣的想象:那行行晶瑩的蝸篆正是蝸牛灑下的淚水,前路的漫長讓這位安步當車的“書法家”不免憂心忡忡。蝸牛因此獲得了“篆愁君”的美稱。例如:

      ①泥銀四壁盤蝸篆,明月一庭秋滿院。(毛滂《玉樓春》)

      ②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陳師道《春懷示鄰里》)

      ③幾縷腥涎蝸篆細,一鄉信雁聲長。(侯克中《久客》)

      前兩例中,“篆愁君”的杰作透視出詩人家徒四壁的貧寒生活。例③中,“篆愁君”“筆跡”之細反襯出歸雁的鳴叫聲之長,觸發了詩人客居異鄉難耐的思鄉之愁。原來,無語無字的蝸篆寄托了詩人的真實情意――不盡鄉愁、濃濃情愁盡在其中。

      二、蝸廬與蝸舍――窮困的處境

      古詩詞中的“蝸廬”和“蝸舍”是作者對自己居所形象傳神的謙稱。

      三國時,焦先和楊沛造圓型屋舍,形如蝸牛殼,并稱之為“蝸牛廬”。后來,文人雅士習慣稱自己的居所為“蝸廬”。蝸廬雖狹小簡陋,卻是款待客人的好場所,是讓人忘卻塵世煩惱的好去處。例如:

      ④野老采薇暇,蝸廬招客幽。 (錢起《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

      ⑤閑言揮麈柄,清步掩蝸廬。 (楊巨源《郊居秋日酬奚贊府見寄》)

      ⑥蝸廬四壁空,也過百年中。 (陸游《蝸廬》)

      “蝸舍”義同“蝸廬”,也喻指簡陋狹小的房屋。崔豹的《古今注?魚蟲》中說:“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殼,故曰蝸舍。” “蝸舍”既表現出詩人窮困的生活境況,也傳達出他身困寒舍心憂天下的情思。例如:

      ⑦蝸舍嗟蕪沒,孤城亂定初。 (呂本中《兵亂后雜詩》)

      三、蝸角――微小和空虛

      “蝸角”的出名,得力于莊周的奇妙想象。這位為文恣肆的哲人在《莊子?則陽》中描寫了一場奇特的“戰爭”:“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多可怕的一場微型“戰爭”啊,也只有莊周才能“挑”起!從此,蝸角便用來喻指極微小的境地。例如,“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沈約《細言應令》)。“蝸角之爭”則用來喻指因細小事而作無謂的相爭,例如“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白居易《不如來飲酒》)。這樣的詩句不無調侃、戲謔與嘲諷之意。

      戲謔與嘲諷之意。

      莊子的“蝸角”創意,得到眾多詩人的應和,其后的詩人也化用“蝸角”入詩,南宋陸游尤甚。如:

      ⑧蹙縮戰蝸角,崎嶇走羊腸。( 《周元吉蟠室詩》)

      ⑨成敗兩蝸角,貴賤一鼠肝。 (《寓懷》)

      在生物學上,“角”一般指有蹄類動物的頭頂或鼻前所生的突起物,具有防御、攻擊等功能。“蝸”,有角似牛、慢行似牛而名為“牛”, 然而此角非彼角。蝸角,柔軟、善縮,卻無防御和攻擊之力,所以詩人賦予蝸角以“微小空虛”之意。如:⑩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蘇軾《滿庭芳》)

      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柳永《鳳歸云》)

      滿庭芳蘇軾范文第5篇

      【關鍵詞】蘇軾;宋詞;豪放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非凡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一、蘇軾對詞的貢獻

      (一)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

      (1)詞中有人對人生的思考。蘇詞和他的詩一樣,常常表現出對人生的思考的思考。“烏臺案”之后,人生的命運的倏然轉變使他更加直接和深刻體會到人生艱難和命運的變幻。《臨江仙?夜飲東坡》中:“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詞雖然深切感悟到人生如夢,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追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例如《定風波?莫聽》詞中完整地表現出作者積極進取的個性氣質,使詞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作立體由分離走向同一。

      (2)詞中有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蘇詞表現了他的人生理念、年少意氣風發和豪邁自信的精神風貌。如《沁園春?密州早行》中表現了他“致君堯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的意氣風發。豪邁自信的精神風貌。也流露出少年經歷仕途挫折之后復雜的人生感慨。《江城子?密州出獵》表現出他希望馳騁疆場,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現實中的“射虎”和理想中的“挽雕弓,射天狼”的壯士形象。蘇軾的詞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進詞世界,改變了詞的柔軟情調,開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二)擴大了詞的題材

      (1)有對自然山水的描繪。描寫奔走流動的氣勢,如《滿江紅》中“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再如《行香子?湖洲》以清新秀麗的畫見稱,把山水的自然景觀與歷史人生反思結合起來。在雄奇水闊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歷史人生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嬌?赤壁懷古》。

      (2)超塵拔俗,瀟灑閑逸的清曠風格。蘇軾詞中數量較多,但能代表其思想個性的,是那些表現他超塵拔俗、通脫豁達、瀟灑飄逸、樂觀開朗的清曠詞。前人說過,蘇詞“詞極超曠而意極平和”。

      (三)擴大了詞的范圍

      蘇軾提倡“以詩為詞”,就是凡能入詩的內容,均可入詞。在他之前,詞在文化界是不入流的,是上不了臺面的,所以他之前的文壇大家雖然也作詞,但題材和內容都無外乎清歌宴飲、兒女私情、贈歌妓等等,非常單調。自蘇軾始,他把一切內容都寫到詞中,名作頻出。無論是詠物還是懷人,不論是送別還是悼亡,全寫到了詞中,從此開拓了宋詞新領域,這在詞的發展史上的功績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二、蘇詞的風格

      (一)豪放

      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改以往靡艷風格,沖擊北宋詞壇。“上殿云宵生羽翼論兵頰帶風霜”表現了報國立功的豪邁。蘇軾常用大江驚濤、雷鳴、天涯等時空意象,涌動著一種壯闊和力度,具有震撼力。與婉約詞形成強烈反差。蘇詞也表達對宇宙和歷史的深切感悟,抒發對社會的責任和雄心壯志。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詞的代表作,千古絕唱。

      (二)浪漫主義色彩

      《水調歌頭》全詞運用形象的浪漫主義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熱愛。再如《行香子》,蘇軾在詞中有感于人生虛幻、短暫和無聊,表現出對功名利祿、爭短論長等世俗觀念的否定,以飲酒退隱的方式超脫現實,自尋樂趣,意境清空曠淡,格調健朗飄逸,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想象神奇,語言高妙。這都使讀者贊美叫絕,他的這些詞給人以思想啟迪,而且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語言的創新,音律的突破

      相關期刊更多

      江蘇蠶業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亚洲av日韩av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