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藝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顛覆努比亞系列的外形
拿到努比亞布拉格s的第一刻起,你就會發現,這是一款不同于努比亞系列的手機。和以往努比亞手機熱衷于紅色和黑色搭配的冷酷感不同,努比亞布拉格s采用的白色系顏色風格,給人的小清新感躍然于紙上,相信這也是它號稱文藝到不行所必須具備的特質。不過這白色系的努比亞布拉格s和往代不同的是,采用了目前非常流行的2.5D前后玻璃面板的設計,搭配中間的金屬邊框,晃眼望去,漂亮是很漂亮,但是覺得真的是非常熟悉。目前采用這種設計的手機實在太多,個人覺得略微有點審美疲勞。當然整部手機的手感還是拜玻璃材質所賜,圓潤感比較突出,握持也很不錯。正面的5.2英寸的Super AMOLED屏幕可能色彩表現不算非常突出,但是低功耗的特性,則能讓努比亞布拉格s的待機時間更長。3.88mm的窄邊框搭配雖然不及上代,但是顏值表現還算突出。當然,這種設計比那些所謂的視覺無邊框要厚道多了。機身正面中努比亞的特色紅圈當然也保留了下來,不過用過努比亞系列手機的用戶都應該知道,這個紅圈也就是個擺設,實際上手機還是保持了三個按鍵的經典安卓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進行調整。機身左側為該機的兩個SIM卡槽與自拍按鍵,自拍按鍵的設計使該機“拍照手機”的名頭更為名副其實,搭配FiT邊緣觸控技術,使手機大量的操作得以簡化,方便了用戶的使用。努比亞布拉格s背面的設計則因為2.5D玻璃的使用,變得比較平淡,揚聲器、努比亞的商標和攝像頭中規中矩地擺放著,沒有太多讓人驚喜的地方。只是將揚聲器設置到背面還是會出現遮擋揚聲器筒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用戶錯過重要來電或者信息。
驍龍615持續戰江湖
外形上努比亞布拉格s對努比亞系列和它的前代都有一定的顛覆,但是在硬件搭配上,努比亞布拉格s依然保持了努比亞My布拉格的硬件水準,只是在內存上有一定的提升。高通驍龍615手機芯片,其實應付主流應用問題都不大,但是作為一款前代的芯片,現在拿出來則讓人覺得略微有點誠意不足。至于將運行內存提升到了3GB,存儲容量提升到了64GB,個人認為則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作為一款主打文藝范、小清新的手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存儲照片,將會是一件多么尷尬的事情啊。整體的性能沒有太大的提升,增加的那一點內存,也就是讓用戶在切換時不至于那么尷尬。不過將全網通版本和雙網通版本單獨拿出來銷售的方式個人完全看不懂,兩者差價不大,但就是因為那么一點點的使用專利的問題,就全部需要用戶埋單的做法,顯得公司格外小氣。后置的攝像頭采用1300萬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支持PDAF相位對焦技術,5片式驅動馬達鏡頭及藍玻璃濾光片,搭配F/2.2光圈,并搭載全新NeoVision 5.2相機系統,拍照效果相當出色,特別是努比亞打造的NeoVision拍照系統,非常專業,而且對于自身攝像頭的優化很到位,無論用戶想要展現何種效果,相信都應該能夠得到滿足。除此之外,努比亞布拉格s整體的硬件設計并沒有太多讓人記得住的亮點,甚至連跑分都沒有努比亞My布拉格高。相比于之前努比亞My布拉格的登場,這次努比亞布拉格s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廠商作為營銷戰略的過渡。
沒錯,的確是這位女老師說的。女老師姓裴。剛開學時我們還規規矩矩的叫她裴老師,但是相處一段時間之后,我們就俏皮的稱呼她:文藝范兒。為什么?因為裴老師是一個既會解復雜物理難題,又能用各種形象夸張的手法將物理難題描繪得異常生動的老師。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當我們苦苦思索一道難題而百思不得其解時,裴老師著急了,說:“同學們!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手里可不是一窮二白的!”她的本意是引用牛頓的名言,提醒我們注意利用牛頓三定律。可是“一窮二白”這個詞用得實在是太“郊寒島瘦”了,我們忍不住一邊笑,一邊感慨裴老師用詞的“深沉”。
當裴老師上課教我們動能定理、刷刷的寫著板書時,突然,她停下寫板書的動作,轉過身來,雙手撐在講臺上,面部表情十分嚴肅的對我們說:“同學們,這個定理實在是太重要了!”她停頓了一會,似乎是在思索用什么形容詞來說明定理的重要性,沒想到過了幾秒,她說道:“這個定理已經重要到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形容它的重要性了!”我們再次為裴老師精彩有個性的描述笑倒了。然而,裴老師的這句“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描述它的重要性了”,反而讓我們意識到了動能定理的重要性,似乎是比用任何一個形容詞來描述都顯得恰當萬分。裴老師的語言真是奇妙啊!
可這兩句話并不是裴老師的經典,也不能完全體現裴老師的“文藝范兒”。在第一次給我們上課時,裴老師就說了一句讓所有同學都印象深刻的話:“可以不計重力的時候不計重力,不得不考慮重力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重力。就像《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的一句話‘在開始的地方開始,在結束的地方結束。’”我們之所以會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們認為物理老師除了理科知識還能知道些啥呀?而裴老師,作為一名物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僅能巧妙地引用名著中的話,還能夠一字不落、清清楚楚的說出來,可真是不簡單!要不然,我們怎么會叫她“文藝范兒”呢!
像這種生動形象的話,裴老師還說了很多很多。“沒有放諸四海而皆用的真理”、“Q就是大腦袋托一辮子,所以在上頭”、“現象不會太明顯,不會是天崩地裂的”、“正的是光芒萬射,負的是萬箭穿心”……裴老師用這種“文藝范兒”的語言來描述物理量、物理解題思路、物理意義等等,都是非常通俗易懂、準確清晰,而且生動幽默的,并且讓我們快樂地掌握了許多知識。
學校:北京市第五中學
當周遭都安靜時,我的心,卻是嘈雜的,不是神散,是心亂。
當煩亂的世界嘈雜欲要蓋天時,我的心,卻是出奇的平和,不是麻木,是接受,與世無爭,又怎會不是安之若泰。
我并不敢宣稱自己有多么炙熱于文藝,只是各類略懂。喜歡涂涂畫畫,并不專業,卻是真情流露,無論景或是人物。幾近瘋狂的熱愛音樂,雖也不熟知,但卻是莫名的傾心,關乎音樂,總有著令我感動的緣由,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關于音樂的憑調,自然是隨身聽相隨,從流行音樂到經典老歌,輕音樂,感動我的不止是它調子,甚至歌詞,甚至蘊含的情感。熱愛生活。酷愛文字,喜歡寫隨筆,來感覺時,只需一支筆,便可隨處隨時隨手的落筆,不是自身的隨意,而是總覺得靈感從來不能等,過那那一刻,就不會再有當時那種感覺,再怎么傾心傾力也不會再寫得出當時那種情感。喜歡攝影,喜歡拍照,甚至于個人寫真。我并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有這些癖好,但卻是明白這確實是對自己空虛靈魂的一種填充,對自己枯燥內心的一種舒緩。
什么是“LOMO”?就是“Let Our lives be Maqic and Open”,翻譯過來就是“讓我們的生活開放、有魔力”。這是一種新的攝影取向,LomoqraphicSocietv一直都在尋找自然的、即興的美學。不要想,只管拍!拿起相機,去尋找那些充滿文藝范兒的行攝地……
北京后海
小資“印記”
后海的北京味兒
什剎海是前海、后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的,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后三海,俗稱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閑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著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人們來這里只為了能聽夠夏日里清脆的蟲鳴,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能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
后海最能讓你體會到什么是老北京風情。古老的街道散發著沉積了千年的北京文化氣息,和其他地段的酒吧相比,后海的什剎海酒吧街的燈紅酒綠背后仍然保有著以靜為本,懷舊的特色。后海酒吧里的歌迷,會自發做些和文藝相關的活動,比如紀念杰克遜,就在這樣無可復制的引力中慢慢沉淪。
后海在史書里出現過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贊美后海的神韻。當年什剎海水清見底,不會搖櫓的人生怕被“海底”的水草纏住。什剎海上橋很多,以銀錠橋和萬寧橋最有名。銀錠觀山,站立橋上,北望后海水天一色,遠眺西山群峰如黛。萬寧橋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橋,它是什剎海水域由湖變河的閘口,是皇城水域和平民水域的分界線。
后海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夏、游玩場所。史書記載,暑夏時節,藕局、茶社、食品、商攤和曲藝等各式攤棚沿岸而設,吸引著仕宦官家、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紛至沓來,場面盛極一時。如今,銀錠橋邊有百年老店“烤肉季”和“爆肚張”,還有“孔乙己”。西海岸邊的魚生、茶道、船餐,讓食與樂調和,難怪都市人都蜂擁而至。小橋流水,一碗清羹,一匙雅味。還有那些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隨處散發的爆肚、鹵煮味道,誘人的豆汁酸。
酒吧小店懶懶逛
后海時尚與民族文化融合,被人認為是“后現代民族時尚”景象,古老的青磚瓦墻上掛著眾多帶著中英文標識的招牌和燈箱,胡同里漫步著各種膚色的帥哥美女。
濃郁的市井氣息以及那些開在湖邊的情趣盎然的酒吧和小店,形成了后海今天特有的景致和文化氛圍,讓人欲罷不能。在時尚與民俗相融合的酒吧閣樓里偷閑坐坐,靜靜地看窗外,月光都是暖暖的,走在街邊,熙熙攘攘已經是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靈的靜謐摒棄了喧鬧帶來的嗜雜,仿佛時間已經停止流動。
夜幕降臨,游船、岸邊、酒吧,坐滿了中外客人。湖燈點點,二胡、琵琶悠揚之聲隨波致遠。隨著城市現代化加速,后海似乎或為人們懷舊的稀缺熱土。
人文科學對創新發明的描述更具有科普性質,更能接社會發展的地氣,宣傳科技創新文化。
在我校第二屆科技文化節的比賽項目更新時,我想到了科技文化節的責任功能之一――科普,于是從學科創新的角度,想將藝術學科、語文學科、自然學科結合,進行科普劇本的表演。
由于這是前所未有的比賽設計項目,最初我還有些擔心,學生能寫出像樣的科普劇本嗎?宣傳發動后,踴躍參賽的學生還真不少,短短幾天,就有近30個劇本報名參賽。經過語文老師和音樂老師們精心篩選,最終保留了十幾個突出科普特點的節目。
在學生表演的科普劇中,其中一個劇本展示的是“裝修后的新家立刻居住是否科學的問題”,整個劇情設計很精彩。
一對兒女購買了一套新房,作為感恩父母多年養育的禮物。新房剛裝修完,兒女就督促父親搬入居住。可是,住進新房不久,父親就感覺身體乏力。
這時,表演甲醛的演員穿著道具服裝張牙舞爪地出場了。“我是甲醛,裝修材料里少不了我。新房我先住,誰要是早住,我會專門找他算賬,讓他渾身不舒服,得病甚至死亡。最近德州一家三口住進新房后死亡就是我的杰作。我最喜歡門窗緊閉,這樣我在新房霸占的時間就越長……”
在欣賞表演時,學生們也明白了新房裝修后房子往往會含有大量甲醛,因此不適宜立即居住。
后來,來訪的兒女看到生病的父親,立即把父親送到醫院,醫生指出了病因并給出常開門窗通風的建議。兒女回到新家開窗通風,表演甲醛的同學則在一旁渾身發抖,感慨自己的失算和生命殆盡。
還有一個小組的同學表演的是一個發明作品。在微波蕩漾的大海上,行駛著一艘輪船,情境很是愜意,但轉瞬間,狂風大作,海浪洶涌。于是,該小組的同學不慌不忙,把該輪船進行了改進,使其立刻進入潛水狀態。任憑上面的海風巨浪肆意橫行,改進后的輪船在海平面下卻安然無恙,大風過后,輪船又立刻從潛水狀態進入正常漂浮狀態。
這樣的表演讓人們認識了該小組的發明作品――一艘具有半潛船功能的客船。有了它,對付航海中的惡劣天氣變得很簡單。整個劇目表演過程中雖然沒有任何聲音解說,但劇情非常棒,讓人捧腹大笑。
看完科普劇的表演后,我不禁感慨,一些肥皂劇耽誤了學生多少寶貴的時間,如果多一些科普劇,少一些歐美日韓劇,將會有多少學生從虛度光陰中被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