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第1篇

      關鍵詞:安全教育;高校;安全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6

      1 新形勢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強安全教育,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

      當前,大學校園早已不是過去的象牙塔,尤其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斷開放的辦學環境,越發社會化、多元化、復雜化的高校校內外環境;同時大學生思想單純,社會經驗不豐富,遇事應變能力較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安全意識淡薄,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成才。為打好大學生在校安全地學習、生活這個基礎,通過安全教育來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提高安全風險的應對能力,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

      1.2 加強安全教育,是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大學生是國家的寶貴資源,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我國和外國都力爭的資源。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各類高校在校生規模達3647萬人,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國家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一直以來,國外敵對勢力和間諜機構想方設法通過思想滲透來影響我國的大學生。大學生安全知識儲備不夠,認識不深,對于國家安全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傳統形式上,比如軍事、國防和戰爭,對于新時期國家安全的形式了解不夠,比如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導致大學生很容易受境外敵對勢力的思想影響。境外勢力借助各種渠道,比如學術研討,這種研討公開或者是秘密的方式進行,將所謂的西方民主和價值觀傳播開來,培養和平演變的“內應力量”,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敘利亞動亂和阿拉伯之春都是西方思想和平演變帶來的結果,因此,在大W生中加強安全教育,是新時期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1.3 加強安全教育,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巨大,普通本科院校在校人數基本上是上萬,相當多的學校在校人數達到2萬甚至更多。這給高校的管理帶來很大難度。在校學生隊伍龐大,一個輔導員往往要管理幾百位學生,學生管理上很難做到精細化,即很難實現一對一的目標。學生管理難度大、學生安全意識不強,因而安全事故在高校中每年都會有發生。當前高校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學生由安全事故引發身亡時,處理起來難度大,尤其意外事故發生在獨生子女身上時,增大學校處理難度的同時,給學生的家庭帶來致命的打擊,使學生家長處于崩潰的狀態,這種事件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平息,對校園乃至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學生安全成為困擾高校管理的一大難題。同時,由于高校是人才和青年人的聚集地,大學的校園氛圍,比如學術自由,造就了大學生個性彰顯、思想活躍,這也給學校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高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的穩定對社會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安全教育,是校園穩定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2 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制度不夠完善,安全教育重視不夠

      安全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目前高校在學生安全教育方面,制度機制不健全,不夠重視大學生安全教育,人員經費投入不足。安全教育經費上,很多學校沒有專項資金,導致安全教育處于應景或應急狀態。此外,學生個人成長教育體系中沒有將安全教育納入進來,且沒有將安全教育納入現代大學生課程教育之中,這種安全教育往往是臨時的,這種不定期的培訓難以達到應有效果。而且安全教育課程多是由院系副書記、保衛處老師、輔導員承擔,由于缺乏系統培訓和組織,課程缺乏精心的設計和安排,照本宣科往往是教授過程采取的方式,導致學生上課根本就沒認真去聽,結果學生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

      2.2 教育模式比較乏味、內容新穎度不夠

      當前許多大學的安全教育,教育形式缺乏系統性和整體規劃,多采取知識宣傳、說教的形式進行,比如校園宣傳欄、班會、圖片展、安全講座,輔導員說教。這種傳統的教育手段陳舊落后,缺乏創新,安全教育的內容局限于交通、防火、財產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內容枯燥,學生興趣度激發不夠。而且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犯罪作為一種新型犯罪手段也越來越普遍,所以高校應將網絡安全教育納入安全教育的重點。除要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外,要提醒學生警惕各種網絡陷阱,注意防范,很多的詐騙都是憑借網絡平臺進行的。但是目前高校對網絡教育的重視不夠,安全教育的資料中很少涉及網絡安全問題。安全教育的模式決定了教育的側重點是安全知識的灌輸,缺乏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并不注重對學生安全技能的培訓與實踐。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相應的安全知識,但現實中在遇到安全事故時,不能很好地去應變和進行安全防護,最終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安全教育系統性不夠,安全教育的師資力量欠缺

      首先,安全教育體系不健全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普遍現象,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不具規范化。第一,很多高校都是在學生入學時重點進行安全教育,在老生中較少開展安全教育。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往往是老師講授。往往學生沒有安全教育的教材,大學生不能對安全知識理論進行系統地學習,沒有掌握系常見安全事故的應對方式和防范技能,以至于在遇到真實安全事故時無所適從。第二,高校普遍過分注重專業課,把專業課放在主置。很多高校沒有專門開設安全教育的課程,有些雖然設置了課程,但只是應付式的輔助教育,高校沒有把安全教育融合于大學生的四年學習中,認為安全教育可有可無,往往只有當學校發生安全事故時,才會引起學校重視,才會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當安全事故平息后,安全教育又被擱置。這種突擊式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方式,使得安全教育缺乏長效機制。日常教育體系中沒有將安全教育納入進來,就談不上安全教育的規范化、系統化。

      其次,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當前許多高校安全教育課程無授課的專任教師,一般都是由學校保衛處老師、學院副書記及輔導員來承擔,更多的安全教育還是由輔導員負責。眾所周知,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接觸學生多,對學生了解程度深,但是由于輔導員工作瑣碎,一個輔導員往往要負責管理300―400學生,除了要應付繁雜的日常事務外,還要應付學工處的各項考核,因此使得輔導員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學習的時間就大大減少了,導致輔導員對安全教育缺乏系統的把握,而其他任課老師在課堂上主要講解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們對安全教育一般也只停留在了解層次,很少將安全教育在課堂上進行穿插。

      3 有效促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策略與途徑

      3.1 加強新生的安全教育

      大一新生剛結束自己的高中生活,安全知識最缺乏,防范意識最淡薄,上好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對于剛邁進大學校園的新生來說尤為重要,有助于大學生對安全教育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增強他們的防范意識。要注重教育效果,采取小班制授課,成立由公安干警、學校領導、輔導員為成員的安全教育隊伍,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授課中要穿插安全事故案例,用真實案例來增強吸引力。要讓新生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識,比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知識,還要讓其了解新型的安全知識,比如網絡安全、防詐騙傳銷方面的安全知識。要做好新生的安全演練工作,要將消防安全演練作為新生的一項入學教育任務,在當地消防部門的幫助下,在全體新生中開展消防演練。給學生講解常見的火災撲救方法與逃生技巧,比如讓學生懂得滅火器使用方法并讓他們動手操作。邀請武警官兵給學生講授基本的安全防護技能,尤其給女生傳授基本的自我保護技巧。

      3.2 開設安全教育專業課,改革與創新安全教育課程教學

      首先,編寫安全教育的教材,且教材具有不僅要有集知識性,而且具有趣味、實用的特點,內容緊密貼近學生的實際安全問題,教材中要引入高校和當前社會發生的真實案例,比如大學生現階段多發問題的案例。對于課堂教學,教師要精心設計,在課堂講授中,要將典型案例點評、問題分析等方法融合進去,加強師生互動。其次,學校要建立一支掌握安全知識并懂安全防范技能的師資隊伍,加強對專任教師的再培訓,并定期聘請公安、消防和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講授安全教育的課程與講座,借助他們的豐富經驗碓鑾看笱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了解安全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安全防范技巧和當前常見詐騙的伎倆。第三,要將安全教育納入日常教學管理中,安排授課課時,同時,對安全教育課程列入學分管理,確保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3 定期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活動

      開展安全知識競賽,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安全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避免和減少一些安全事故。高校要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并設置獎項,同時將競賽活動納入學工系統的工作考核中,從而在校園內營造一種“學習安全知識、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

      3.4 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安全教育

      要借助微信等新媒體搭建安全教育的網絡平臺,充分利用網絡的不受時空限制、隱秘性特點,開展網上安全教育和咨詢活動,增強教育效果。可以通過學生最為關注的網絡形式,比如微信公眾訂閱號。建立“保衛處、學生工作處、院系、班級、學生”五位一體的安全信息交流平臺,將校園治安動態、安全教育知識在平臺上。各二級學院要建立自己的微信平臺,并在平臺上設立安全教育專欄,將近期高校發生的安全事故在平臺上,并將安全教育的視頻上傳在平臺中,借助新媒體,增強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孫銘濤.互聯網時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2):910.

      [2]鄭恒毅,王偉,劉瑜.“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212218.

      [3]朱衛國,潘彬.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5,(5):6567.

      [4]吳學政.拓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路徑[J].文教資料,2013,(19):120121.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第2篇

      大學校園已不再是一個封閉的世外桃源,高校的開放性使得高校逐漸與高校周邊的相互融合滲透,轉變成開放的小社區,更多學校以外的不安全因素得以進入高校,導致校園安全穩定的隱患越來越多,給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生活帶來很多負面效應;大學生在校園內和校園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時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車輛、道路這三個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問題,而且只是個小小的意外,就會造成嚴重后果,斷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大學生因為交通安全問題而發生的悲劇,不但影響大學生個人的學業發展、身心健康,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痛苦和不安,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以及各種大量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告訴我們,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不容忽視。

      近年來,以2010年為例,全國共接報道路交通事故3 906 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 521起,造成65 225人死亡、254 07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9.3億元。可見,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我國國民意外傷害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對高校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為當代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交通安全知識缺乏和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要有效地防范大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自覺養成良好習慣,形成遵紀守法的好局面,從而遏制大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可見,交通安全教育還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如何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怎么樣才能讓交通安全教育持續有效地起作用,是我們希望能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存在問題

      交通安全教育作為生命教育中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觀念,掌握交通法規,保障自身安全。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

      (一)領導機制建設不健全

      一是高校機制建設不健全,導致各層面不夠重視交通安全教育,對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認識滯后于目前交通形式的發展,學校并不明確交通安全教育應采取什么樣的運行機制,職責不明確;二是沒有把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明確處理交通安全教育相對其他專業課教育的特殊性,片面地認為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可有可無,有的認為只是保衛部門或是交警部門的事;三是教師忽視交通安全教育,在實際教學和日常教育工作中輕描淡寫,在開展交通安全教育過程中,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沒有形成科學完整的課堂教學體系,缺少富有成效的課堂安全教育;因此,健全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領導機制建設是高校交通安全教育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高校交通安全教育資源缺乏

      目前學校對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資源非常匱乏缺乏系統的設計和規劃。我國已經有了針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項目[1](P.15-18),但是卻缺乏針對高校學生的特點開展的交通安全教育項目,缺少把高校學生吸引到教育中的項目,加上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不多,開發交通安全教育資源的種類和數量不夠,導致高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可以加以利用的資料非常少,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關于交通安全教育資料,從交通安全教育內容來看,一般只限于書面和文字材料,學校多是從口頭上對他們進行教育,很少進行實踐、參觀、體驗活動等,多數交通安全知識來自安全教育讀本,缺乏生動、直觀的學習內容。在教材開發,課時安排方面缺乏科學的設計、系統的規劃。

      (三)高校難以承擔所有交通安全教育,使得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學校身兼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多重身份,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既要下力氣又沒有足夠的精力把重心全放到上面,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單純依靠學校的力量來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無論從人力、物力,還是最終的效果來看,都不是最佳的。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是上級安排了,就組織抓一抓,上級不強調了,安全教育就擱置一邊;上級進行安全教育檢查時,就集中力量應付一下,過后就萬事大吉;學校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就急于抓一抓,事情過后就又放松不管了,使得有些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二、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教育的對策

      依據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原則,以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面臨的問題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具體對策,優化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科學化路徑,改進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現狀,以期進一步推動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加強領導常規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日常的交通安全教育貴在持之以恒,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相關領導必須著眼于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長效管理機制。學校要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暫行辦法,在工作中嚴格執行,特別是加強對新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使新生盡快熟悉學校校園環境,了解學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為習慣。

      針對因交通產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可以采取專家報告、典型案例光盤播放、地方經驗交流、專家在線解答等多種方式,深入分析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對如何制定交通安全預案、完善學校交通管理制度、應對和處置學校突發交通事故,以及如何提高大學生學生安全教育實效性等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系統講解,使學生在獲得交通安全知識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落實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每年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都要確定一個安全教育主題,在全國大學生中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話動,使校園安全教育形成長勢,長抓不懈。

      (二)創建針對高校的新教材,積極開展課堂教學

      交通安全教育是知識教育,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納入課程計劃,各類學校應積極開設交通安全教育課,學校應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全面普及,每學期應不低于一定課時,教材應當采用教育行政部門審定的,符合國家規定和當地實際的交通安全教育讀本為主要學習教材、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按照在校學生配備安全教育專任教師,學校可也以聘任具有相關交通安全教育知識和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安全兼職教師。定期對學校交通安全教育教師進行培訓,保障教師的執教能力;同時應將學校交通安全教育課程的開設情況及學生交通安全知識和交通安全教育技能列入期終考試范圍,作為對學校交通安全教育檢查的重要內容,列入對學校的年終綜合考評。通過系統的課堂交通安全教育知識教育,保證學生在知識性和自覺性上得到提高,達到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目的。

      (三)多形式開展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充分利用班、團、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參觀和演練等方式,采取多種途徑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積極實施開展多種教育形式,寓教于樂,使學生接受并熟練掌握交通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針對一個主題或多個主題來設計教學話動;通過游戲、實際體驗、影片欣賞、角色扮演等話動,也可以運用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進行。因此,開發音像課程與體驗課實踐,通過構建文字、音像、體驗活動于一體的教學環節,把握好校園交通安全教育的“三實性”――實踐性、實用性、實效性,以生動的案例及講述,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使學生易于接受并熟練掌握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學校應當定期邀請相關部門和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校交通安全教育集體活動,開展以交通安全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演練,無論是自救自護和逃生實踐演練話動,消防演練,地震演練,都要讓學生親自體驗并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領。還可以與公安部門協調,開展實踐體驗話動,如親自上交警崗體驗交通安全的意義,在教育形式上,盡量設計模擬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在話動中、實踐中指導學生形成技能,樹立安全意識。

      (四)落實部門職責,形成全社會重視交通安全教育的協同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第3篇

      【關鍵詞】安全教育: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

      1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的重要性

      目前,大學生安全事件的發生屢見不鮮,在事件中,反應出大學生安全意識、危機意識淡薄,對社會潛在的風險和危險認識不足。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的出現新的大學生安全問題,對當今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驗。當代大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這些安全知識是過去的教育和生活經驗所累積的,但是極少數的大學生接收過安全知識方面的系統教育,尤其對醫療急救、災難逃生自救、財產保密安全等重要安全常識掌握的情況較差,在日常安全行為表現出意識較弱,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極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傷害。所以,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2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存在的問題

      2.1大多數高校沒有安全教育課堂

      目前,大多數高校忽視安全教育,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設立安全教育課程。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大多組織學生利用班會、團隊活動、人防課等進行集中性的學習教育,還通過學校網站、海報、微平臺等對大學生開展預防性的滲透教育,使大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和技能,這些安全教育缺乏系統性,多是臨時性的,不定期的。

      2.2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不重視

      現目前大多數高校普遍對大學生安全教育不重視。沒有把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到教學體系,也沒有配備安全教育教學的專業教師,也沒有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專業化的隊伍進行培養,安全教育課程上課的老師多是班主任、輔導員、保衛處人員,教學的內容也沒有合理的規劃,教學的目標模糊,教學的內容也較為隨意。

      2.3安全教育教學缺少創新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學形式陳舊,通常以教師為主導灌輸式的講授安全知識,學生經常是被動地接受安全教育,學生接收安全教育知識的效果不明顯。高校的安全形勢隨著經濟發展和信息發展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現有的安全教育的內容陳舊,缺乏時效性差。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缺乏長期的研究和創新,使得目前的安全教育在推進的過程中已經顯得較為落后。

      3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的教學實踐與研究

      傳統的大學生安全課堂教學遠遠落后于現代的新課堂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課程的設計和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傳統的教學更多地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單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消極和被動地位,難以主動積極地區學習。由于長期以來忽視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研究,很難在大學生中培養全面立體的安全觀,學生也很難將學習到的科學的安全知識在日常學習中靈活應用。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課堂教學已經顯得有些落后,新時代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將學生從原來教學內容的被動接收者改變成知識的主動探尋者,也將教師從原來教學知識的傳播者改變成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教學內容的開展是由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的設計和引導下開展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學內容將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劃分模塊,在不同模塊根據教學實際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深化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安全技能。

      3.1任務引領教學模式

      任務性教學將在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教學經常應用。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給學生下達任務,學生通過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對任務內容進行探究,自己查閱資料,完成任務布置的具體要求,再派出代表進行講解,教師進行總結。這種學習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進行討論、探究、質疑和表達。如旅游安全這塊內容,教師先把相關旅游安全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然后下達實踐任務來輔助理論教學,教師可以安排每組去沙漠、海灘、熱帶、雨林等不同的旅游目的地,讓小組為去為不同目的地的出行準備行李和制定游覽觀景安全事項。學生將主動地對出行目的地的人、環境、設備等多方面進行探究,通過準備行李和制定安全事項,樹立了旅游的安全觀念,培育了旅游的安全意識。

      3.2模擬教學模式

      模擬法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操作方式,教師創設一些具體的場景和情景,在模擬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整個模擬過程都受到老師嚴格地監督和指導,多次練習以達到掌握正確的技能為止,實現學生自主的學習安全知識。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在前期把相關突發公共安全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后,教師可以設置上海新年踩踏事件的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中,模擬在公共場所遇到踩踏時候怎么做,在一次次地嘗試學習中,教師進行不斷地糾正,最終達到讓學生強化知識的目的,最后教師要對模擬中產生的問題和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

      3.3社區合作式教學模式

      社區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國外的安全教育中經常采用。為了使得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更加真實和生動,將各種社會力量引入到大學生安全教育中去。通過目前大學和社會形成的鞏固的互利互惠的關系,將大學周邊的社會資源引入,可以邀請社內的專業人員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進行現身說法,也可以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搬入社區的場地進行教學。如藥品安全的教學內容,就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社區醫院的資源,在醫院藥品管理人員或者醫生的介紹了解購買藥品的注意事項、區分真假藥品、藥品的分類,實地觀察藥品的儲存,在專業人士的帶領和講解下,學生對藥品安全有著深入的了解。醫生也可以舉例,某些人因為醫學知識不夠,對身體出現的癥狀不加重視,導致病情延誤的嚴重后果,強化了學生的醫療安全意識。

      3.4網絡輔助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達,運用網絡輔助教學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成為一種趨勢,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與安全教育課堂教學進行協作,將是一全新的網絡輔助教學模式。網絡輔助教學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共享和多媒體的特征,可以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如自然災害安全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網絡游戲,地震游戲、泥石流游戲、沙塵暴游戲、海嘯游戲,通過互聯網將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的真實情境的展現出來,學生通過網絡完成逃生和互助,豐富了學生的學習,也使得學生學習中更加主動和投入。

      4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4.1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制度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制定一份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文件,以文件或者條例的形成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行制度上的保障,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目標,內容,形式進行統一的規定。高校在落實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各部門協同管理,教務部門負責安全教育課程,學生處和保衛處負責安全教育的活動,彼此協調組織工作。

      4.2建設軟硬件教學資源

      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模式不是單一的知識講授,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對大學生安全進行更好地教學,所以對教學軟硬件資源有著更高地要求。軟硬件的資源包括滿足課堂活動需要的教室場地、實踐和實訓場地、虛擬環境的模擬、教材、案例庫、教學視頻、課件等內容,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可以逐漸改變學生變動學習的狀態,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的進行設計和運用,將有助于安全教育知識內容的學習。

      4.3構建網絡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視頻公開課已經越來越受到高校學生的喜愛,已經成為當代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網絡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已經為當今教育重要發展趨勢,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將網絡教學和課堂理論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從而打破教學時間、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的眾多限制,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安全防范能力。

      4.4教學內容的改革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情境學習理論 生命安全 網絡系統 系統開發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Life Safety Education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tuated Learning

      HAO Haitao, ZHANG Yingying, LI Guangcun

      (Dept. of Sports Militar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as a guide,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it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based on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it w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ith survival attitude,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security risks , elusion and of escaping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living values.

      Key words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life safety; network system; system development; teaching design

      0 前言

      社會發展不斷向教育領域提出新的課題,為此,國家建議開展學生安全自護意識與能力教育,而且將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確定為“學生安全日”,并要求學校都要有自己的安全教育守則。

      生命安全教育是一個要求教育者必須言傳身教的過程,受教育者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和進行技能訓練,才能在災難來臨之際減少恐慌,正確地應對險情,避免生命安全受到傷害。綜觀目前制約生命安全教育的諸多問題中,一方面是生命安全教育資源十分匱乏,近年來一些學校嘗試開發網絡和多媒體教育資源來實施生命安全教育,但從目前所開發的教育資源來看,系統功能較少,且主要適用于小學生,適用于大學生群體的同類項目開發較少。另一方面,隨著網絡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興起,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質量和成效成為制約現代網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網絡學習迫切地呼喚著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論指導。情境學習理論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理論,強調知識與情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過程,有效促進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順應了網絡學習的要求,展示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如何在情境學習理論指導下有效地推進生命安全教育系統建設和教學改革,是廣大教師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

      1 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啟示

      1.1 情境學習理論概述

      (1)知識觀。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基于社會情境的一種活動,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一種交互狀態,是一種人類協調一系列行為,去適應動態變化發展的環境的能力。(2)學習觀。情境學習理論認為, 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等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形成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傳輸和接受,而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過程,是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知識建構的過程。由于情境問題的復雜性,情境學習理論倡導在學習過程中要建立實踐共同體,強調成員主動參與,共同承擔責任,進行積極的良互,達成認知成長、意義協商、身份建構的學習目標。(3)教師觀。情境學習理論要求教師轉換角色,認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習伙伴,必要時甚至要向學生學習。(4)評價觀。傳統的評價機制往往脫離真實情境,強調最終學習結果,而忽略評價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長與發展。而情境學習理論的評價注重真實情境中的真實任務的評價,強調在真實的問題解決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實踐活動能力,注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評價。

      1.2 情境學習理論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啟示

      (1)以學習者為中心,開發有效的教育資源,創設良好學習情境;(2)轉變教師角色,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生命安全教育需要;(3)通過實踐共同體的構建,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機;(4)采用基于真實情境的多元評價方法,并讓學生能夠理解情境理論的評價標準與評價結果。

      2 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建設

      2.1 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設計原則

      (1)針對性原則。網絡教學系統資源是生命安全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擴充,針對性的學習情境,是為了讓學習者在不同的情境中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因此,生命安全教育系統的情境設計是否具有針對性,對教學目標的完成至關重要。(2)真實性、互動性原則。生命安全教育的過程是一個通過真實體驗、實踐及與教師或其他學習者互動的過程。因此,創設互動性強的真實情境和真實的活動,將有利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3)活動性原則。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資源的開發,并不只是簡單地將學習內容簡單地移植到網絡系統上面來,而是應該將問題置于整體的、具體的環境中,讓學習者經過一種探索和實踐的過程,去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識和技能。(4)問題性原則。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引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生命安全教育的本身就是要讓學習者在不斷的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提高自身能力。因此,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要圍繞問題情境的創設。

      2.2 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結構

      依據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開展情況,確定生命安全教育網絡系統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層體系結構來實現,第一層是客戶端,第二層是web服務器。第三層是數據庫服務器。

      2.3 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功能模塊

      生命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安全常識、緊急避險、災難逃生、緊急救護、逃生素質訓練等基本內容。圍繞這些教學內容,搜集整理生命安全教育相關資料,對安全常識、緊急避險、危機評估、應急處置、災難逃生、應急預案、緊急救護等基礎資料及圖片、視頻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生命安全與危機、災害應急基礎研究資料庫。

      結合生命安全和生存教育的實踐,構建生命安全教育內容體系,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運用ASP和Virtools等技術,編寫腳本,開發生命安全教育系統。已開發完成的網絡系統主要由管理模塊、學習模塊、教師模塊和交流模塊組成,如下所示:

      管理模塊主要具有用戶管理、教學資源管理等功能。

      學習模塊主要包括下面幾個內容:緊急避險、災難逃生、意外事故、疾病防范、緊急救護技能、生存素質與技能訓練等。

      教師模塊主要為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功能。

      交流模塊旨在為師生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具有師生在線交流和學生之間在線交流功能。

      3 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實踐

      3.1 確定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指導理論

      為了適應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培養的教育目標,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綜合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的基礎上,選擇情境學習理論作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導理論,并依據該理論進行教學設計。

      3.2 構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學操作模式

      (1)圍繞主題、創設情境。教師根據生命安全教學內容,利用自救互救模擬實驗室、模擬逃生訓練場地以及網絡系統等教學資源,創設實際相符或相近的情境,開展生命安全教學。(2)導入問題、自主探究。在每一學習環節的導入階段,教師引入情境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答案。(3)建立實踐共同體,實現競爭情境下的合作學習。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有許多教學內容和問題是個體無法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生命安全教育的內容和任務,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實踐共同體。共同體具有聚合性、協商性、競爭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共同體內部的合作學習和共同體間的競爭學習形式,創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的良好學習情境。(4)評價反思,遷移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基于真實的活動和任務的情境性,為了科學準確地對學習者進行評價,將評價始終貫穿于情境化的教學過程,主要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在真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問題解決方法、應用知識技能的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教學評價,引導學習者反思學習收獲和不足之處,增強學習者在不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遷移提高之目的。

      4 小結

      情境學習理論構建了全新的學習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強調知識與情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過程,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本研究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總結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設計原則,開發了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統,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個通用型學習、體驗和模擬訓練平臺,拓展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學習空間。

      以情境學習理論為教學指導理念,對大學生生命安全教學的開展形式、教學策略、師生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創設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情境,制定相應的教學原則和實施策略,構建情境教學操作模式。

      情境學習理論在生命安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對改變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果有積極的作用。

      基金項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3YJAZH032);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重點課題(編號:126220633);2013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體育專項)課題(編號:zgt201313)

      參考文獻

      [1] 楊焓.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5.

      [2] 王歐.情境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兼論對我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啟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

      [3] 鄔智,胡冰玉,李秋奇.基于情境學習的多媒體教學設計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 2010(8):72-74.

      [4] 林枋,成麗娟.情境學習理論支撐下基于問題的網絡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20-22.

      大學生安全教育資料范文第5篇

      (一)認識滯后,體制不健全

      部分老師仍然認識不到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安全教育課可有可無,甚至占用了專業課的時間,沒有將安全教育課擺到足夠的高度。體制建設方面,一是領導機制不健全,學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樣的運行機制,以什么形式納入學校教學系列,從上到下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二是存在零敲碎打的情況,部分安全教育內容是穿插在班會中進行宣教,致使學生安全教育沒有完全走主渠道。三是安全教育課的講授時間、內容、教師、考核等,都是比較隨意的規劃和計劃,因此,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學校教學工作中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

      (二)教師隊伍教學質量及科研建設有待加強

      一方面“,講座式教學”和“照本宣科教學”的普遍性,由于近年來的擴招,每年入學新生有成千上萬人,以講座的形式將安全知識灌輸給學生,很難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接收到,確保不了教學質量,只能在短時間內發揮作用,容易產生“左耳進右耳出”的效果。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會使學生厭惡。安全教育課程特有的性質決定了講授該門課程應該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合理分配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兩個環節的比率,提高授課教師的上課技巧、教學水平,特別是要掌握現代教學的各項方法和技能,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都還沒有建立《安全教育課程》教研室,教師隊伍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教研活動,教學改革相對滯后,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比較薄弱。

      (三)經費投入不足

      目前在一些高校,安全教育課的課時費沒有完全按學校課酬標準支付,可能這也是部分老師不重視安全教育課的原因之一。另外組織安全演練、購買相關教學資料及設備、成立教研室、組織師資培訓、舉辦教研活動等,都需要經費的支持。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改革途徑

      (一)逐步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課程體系

      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具有自身的特點,在遵循現代高等教育的規律和要求的前提下,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考核等方面著手,進行認真規劃、嚴格執行,從而使大學生安全教育課課程體系走向完善和規范化。只有構建科學完善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體系,才能保證教學效果,達到培養學生安全意識、提升學生安全素養的目的。

      (二)強化師資隊伍

      一是要制定師資培訓學習計劃,逐步建成一支以主講教師負責、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學術及教學水平都比較高的隊伍,積極選送骨干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或者參加國內外與本課程相關的研討會,提高業務水平。二是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課程研發。一方面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互相交流、同時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向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講課水平,革新教學方式方法,有學者提出案例教學法在《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中應用的實效性,本文建議可以在課堂中應用另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安全教育屬于實踐與情境性較強的課程,利用情境教學法授課,讓學生角色扮演,親身體驗,過足“戲癮”,學生在參與的同時自然也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積累各種科研經驗,使自己在講課的過程中,能夠穿插大量的實踐知識,豐富課堂內容。三是重視學歷層次的提高,鼓勵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博士,提高學歷水平。

      (三)給予保衛干部更多的關懷

      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保衛干部起著支柱性的作用。近年來,高校安全保衛部門干部的學歷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一部分具有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學歷系統地學習過法律和安全保衛工作專業的人員充實到高校安全保衛戰線,他們懂得安全方面的知識,又走在安全保衛的一線,已經具備資格和能力承擔大學生安全教育課教師的任務及組建安全教育教研室,但是目前保衛干部在職業培訓、風險津貼、職稱評定方面,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使得個人成長受到一定的阻滯。為了鼓勵更多有志有才之士充實到安全保衛工作中,為學校安全及安全教育增添更多色彩,希望保衛干部在個人成長方面得到更多關懷和支持。

      三、結語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