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力克胡哲觀后感

      力克胡哲觀后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力克胡哲觀后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力克胡哲觀后感范文第1篇

      力克·胡哲的演講最打動我的是他以前身心皆受摧殘,但他卻仍然用他那顆堅韌的心和毅力活下去,并活得精彩有好處。我認為他的堅韌是任何一個經受那樣打擊的人所做不到的。他的話很觸動我:“在你被打倒時,你要學著站起來,用自我的方式站起來,而不是屈服拜倒在地上。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力克胡哲的觀后感,請您閱讀。

      力克胡哲的觀后感1名為力克的殘疾人士,在向觀眾進行講座。

      那是一個特別的講座。影片一開始,當我看到身體幾乎沒有四肢,僅依靠一只"小雞腿"來完成動作的力克,我不禁為他感到深深的悲哀與惋惜。我驚嘆著,他是如何在殘酷的現實中,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頑強地生活到現在的?這讓我感到難以置信。

      他語言幽默滑稽,絲毫感覺不到對命運的埋怨與不滿。他利用他那短小變形的"小雞腿",做出一連串靈活的動作。如踢球,接電話,打鼓等。他說,他感激上天還給他留下這只"小雞腿".

      接下來,話鋒一轉,他的表情變得嚴肅、認真起來。他說他小的時候受到過很多人的嘲諷與異樣的目光,每天有12個人來嘲笑他。但他大聲說著:"我不介意!".他告訴我們,我們不該因為命運的不公,生活的挫折而倒下,我們無法逃避,只有勇敢去面對。我們不應該過于著重自己的外表,他說過:"如果別人不愛你,還有誰來愛你呢?"要學會相信,相信世上總會有人來愛你,接納你。

      記得他說過:"你可以讓自己酩酊大醉,但第二天早上,在頭痛中醉醒過來,仍要面對同樣的問題。"許多人會沉溺在悲傷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懷疑一切,并開始選擇各種方式醫學專用自己,把快樂建立在短暫的事情上,嘗試著逃避一切。但是,"向錯誤的方向舉步,只會讓你遠離夢想。"這是力克說的。

      為了更好地證明他的話,他自行跌到在臺上,然后努力地扭轉著身子,用那只"小雞腿"和肩頭的力量,支撐著站了起來,頓時,全場掌聲雷鳴。他向著觀眾席說:"只要不斷嘗試,總有站起來的希望!"

      如此振奮人心的話語,我記住了,且深受感動。

      在聽完講座后,我重新打量他,我已經不為他而感到悲哀了,轉而是為他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是的,他在逆境中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曾經,我也用世俗的目光去嘲笑過別人,把他們身上的缺憾當作娛樂消遣的話題。但是現在想來,當時的我是多么的無知與愚昧。因為我的嘲笑,可能融化了那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因此而讓他自卑、抑郁,困在陰影中找不到出路。而或許,我的一句不經意的鼓勵,卻可以改變那個人的命運,讓他看見生命的目標!

      面對那些身上有缺憾的人,我們應該盡量地給予鼓勵與愛護。認真地問候他們,幫助他們克服骨子里的恐懼與無助。 力克·胡哲,我記住了這個名字,記住了這個身殘志堅的人!

      力克胡哲的觀后感2在周五的時候我有幸聆聽了全國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高金英老師的講座,大受裨益。而其中最讓我震驚的是高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力克胡哲演講視頻,深受啟發。

      我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去聽力克胡哲精彩的勵志演講和動人的成長故事的。我們應該為頑強的生命創造的奇跡喝彩,為永不放棄的堅強毅力喝彩,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生命個體喝彩!

      不敢想象,假如我是一個沒有四肢,身高只有正常人一半人,我的人生會是怎樣的。該是陰暗,恐懼和擔憂吧!----應該是這樣吧?我們會有勇氣面對上蒼賦予的這殘全不全的軀體和人生的不幸嗎?我們的心靈能承受如此遭受踐踏蹂躪的痛苦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面對自己殘缺的軀體,他微笑著說:我是最美的!每個人都是最美的!面對別人的嘲笑,他鎮定的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愛自己,愛別人!你能想象嗎?只有一只"小雞腿"的他,會踢球,會接電話,會打字,會繪畫,會游泳……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更令人欽佩的是,他竟以"救人性命""愛人""鼓勵人"作為自己生命的最大目標,以自己的人生經歷鼓勵所有逆境中的人們,熱愛生命,永不放棄,充滿希望……他性格開朗活潑,幽默風趣,他的演講讓我們感到快樂,給我們帶來發自內心的笑聲,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希望和激情。我們不覺得他可憐,我們被他的樂觀所感染,我們甚至覺得他很美!比任何的正常人都美!他是怎樣做到的?他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迪?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你是不是很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沒有出色的外表,沒有聰明的大腦,沒有顯赫的家庭,沒有優秀的成績沒有周圍人的褒獎,沒有老師同學的青睞,沒有任何耀眼的光環……你因此很自卑,你覺得自己很不幸你經常在被人面前抬不起頭。跟力克比比吧,你的那些所謂"不幸"是不是太渺小?至少你還擁有健康的身體,完整的器官,你還有幸福的家庭,如花的年齡,最起碼你還有跳動的鮮活的生命!

      相信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別人說你高,我是擎天的柱子;說你矮,我是重心比較穩;說你胖,我生活水平高;說你瘦,我是窈窕淑女。說你學習成績不好,我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助人為樂;說你家境貧寒,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說你長得太丑了,我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別人還能嘲笑你幾何?讓那些損人不利己的嘲諷見鬼去吧!熱愛你的生命,熱愛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自己,生命中有些東西我們可能無法改變,譬如容貌,家庭,出身……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決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打造那個內在的自我:堅強,樂觀,執著,善解人意,勤奮,不服輸,善良……你是相信自己,還是相信那些惡意的評價和判斷?自己選!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當你遇到逆境時,你是選擇放棄,還是選擇堅持?放棄太容易了,可結果卻是一事無成;堅持太難了,可結果卻是創造奇跡。沒有四肢的力克跌到了,他能站起來嗎?嘗試!嘗試!再嘗試!沒有什么不可能!力克站起來了!

      他小時候受到過很多人的嘲諷與異樣的目光,每天有12個人來嘲笑他。但他大聲說著:"我不介意!"他告訴我們,我們不該因為命運的不公,生活的挫折而倒下,我們無法逃避,只有勇敢去面對。我們不應該過于著重自己的外表,他說過:"如果別人不愛你,還有誰來愛你呢?"要學會相信,相信世上總會有人來愛你,接納你。

      如此振奮人心的話語,我記住了,且深受感動。曾經,我也用世俗的目光去嘲笑過別人,把他們身上的缺憾當作娛樂消遣的話題。但是現在想來,當時的我是多么的無知和愚昧。因為我的嘲笑,可能融化了那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因此而讓他自卑,抑郁,困在陰影中找不到出路。而或許,我的一句不經意的鼓勵,卻可以改變那個人的命運,讓他看見生命的目標!

      面對那些身上有缺憾的人,我們應該盡量地給予鼓勵與愛護。認真地問候他們,幫助他們克服骨子里的恐懼與無助。這是力克教會我的,我會永遠牢記在心!

      力克胡哲的觀后感3我有幸參加了力克胡哲"永不放棄"萬人激勵演講。這是一場動人心魄的演講,雖然早先我已在網上看過他的演講,但是在現場他所帶來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仍然讓我內心激蕩。

      力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沒有四肢,卻擁有獲得會計和財務計劃兩個學位;是兩個機構的負責人,同時投資房地產和股票;騎馬、游泳、打鼓、足球等等樣樣皆能,同時在2005年獲得"杰出澳洲青年獎".他曾站在生命的懸崖邊上,如果再走一步,他就可以在這個世界上解脫,但是他沒有,他選擇了活下來,選擇勇敢的活下來,面對一切。上帝似乎跟他開了個玩笑,讓他四肢全無,但是他跟全世界的人說他最愛的就是上帝!

      這是一個和特別的演講,當我看到身體幾乎沒有四肢,僅依靠一只"小雞腿"來完成動作的力克,我不禁為他感到悲哀和惋惜。但是力克用自嘲和感恩化解了我的傷感,他語言幽默滑稽,絲毫感覺不到對命運的埋怨與不滿。他曾被無數的人嘲笑,被無數人奚落,被無數人放棄,沒有人是他真正朋友,由于他的特殊,他被告知不能做這些,不能做那些,不能改變任何事情,不能改變現狀,但是他沒有放棄,沒有放棄自己。他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活著不是只為了等待死亡,生存要有目的生活要有目標。他對我們講起小時候受到很多人的嘲諷與異樣的目光,講起他怎樣建立起成為演說家這一志向,講起他第一次演講的經歷,他在逆境中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演講中,他讓所有人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他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嘗試,總會有站起來的希望;只要你不放棄,那就不會是個終結;只要你仍在這里,總會有再站起來的機會。"他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無論作任何事情,有了目標就不能隨意放棄。

      "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我們的際遇,而是我們的態度!",力克的這句話將永遠伴隨著我左右,給我生活的勇氣,給我夢想的勇氣,用感恩的心克服生命路上的一切困難。

      力克胡哲的觀后感4上次課堂老師放了有關《尼克·胡哲》的視頻,深受感觸,于是回來又搜了點關于他的資料。

      尼克·胡哲是以為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天生沒有四肢,但勇于面對身體殘障,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更于2005年獲得"杰出澳洲青年獎".為人樂觀幽默、堅毅不屈,熱愛鼓勵身邊的人,年僅30歲,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觸逾百萬人,激勵和啟發他們的人生。

      像這樣一個在中國人販子肯定不會要孤兒院都不一定會收的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在他少年時期的引導鼓勵和教育。

      尼克·胡哲以殘疾人勵志演講家著稱,不過他騎馬、打鼓、游泳、足球樣樣皆能,在他看來是沒有難成的事。如果尼克?胡哲生在中國也許他也會成為一個知名的人物,但不太可能會擁有這么多讓人難以想象的能力,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唱歌特別好或者某樂器演奏得特別好的殘疾藝術家,奔走于各電視臺晚會之間,而在中國最大的可能是他只能成為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

      這里要談到中國和外國的家庭教育之間的差別。

      中國的家庭教育就像在溫室中種豆芽,家長往往會覺得這個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什么樣的奇葩都有,孩子在小時候接觸這些事物會不安全,怕孩子受到傷害,另外,中國太注重學業了,家長總是以學業為重,望子成龍,所以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中國孩子總是處在一種病態之中,他們要很好的智商卻總用來解決書本上的問題,而對于出現在身邊的一些小問題往往卻不能獨立解決。而國外家庭普遍采用放羊式教育,這里的放是放養而不是放棄,父母總會在合理的范圍內放任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各種問題,在這期間,人的各種能力是最容易培養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缺乏創造力的原因,中國為什么目前在自然科學方面還看不到諾貝爾希望的原因。

      因此,個人認為,中國的家庭教育教育理應改革,改變其模式,應向西方學習,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力克胡哲的觀后感5曾經有一個小男孩瞪大眼睛打量了尼克很久,最后終于吐出一句:“你總算還有一個頭。”——這是尼克胡哲在他演講時必講的一個小插曲。只要看一眼尼克,你就會立刻理解為什么小男孩會這么說,進而感嘆為什么上帝要制造這樣的生命。

      尼克打出生時就沒有四肢,只有軀干和頭,就像一尊殘破的雕像。這幅模樣甚至連他的父母都無法接受。可想而知,這樣的軀體給尼克造成了多大的困難。他所能利用的身體部位,只有一個長著兩根腳趾的小腳,被他妹妹戲稱為“小雞腿”,因為尼克家的寵物狗曾經誤以為那個是雞腿,想要吃掉它。

      尼克不能走路,不能拿東西,并且總要忍受被圍觀的恥辱。這一度使他非常消沉,以至于想要在浴缸里淹死自己。還好,他在最后一刻,腦海中浮現出父母在他墳前哭泣的樣子,于是他放棄了。這是他最正確的選擇。活下來,使他有機會看到,原來他的人生有著無盡的希望。

      尼克秉持著一個的信仰,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放棄。他雖然沒有健全的四肢,但是有一幅好口才,和一個聰明的大腦。他總是用無比輕松的語調來調侃自己的經歷,他永遠不在意別人訝異的眼光,并且努力對自己充滿自信,而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他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勵志演說家。

      在尼克19歲的時候,他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的演講。在被拒絕52次之后,他獲得了一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和50美元的薪水。從此,他的演講生涯開啟了序幕。他嗓音富有磁性,思路清晰,語言幽默,最關鍵的,他有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可以與別人分享,給所有人堅持下去的力量。在多年磨練當中,他具備了異常堅韌的心智和豐富的閱歷。這些精神上的素養完全彌補了肉體上的缺陷,幫助尼克超越了健全的大多數人,取得非凡的成就。

      如今,他已經在全球34個國家發表過超過1500場演講,每年要接到超過3萬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邀請。所有看過他的視頻,或聽過他演講的人,都無不發自內心地誠服于這個曾被預言“永遠得不到愛”的人。他已經成為世人心目中與命運頑強斗爭的象征,或者說,一尊活的雕塑。

      對于中國,尼克投入了特別的精力。在過去三年中,他每年都來到中國演講。今年5月14日——17日的西安、武漢之行是他第四次來中國,演講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尼克1982年出生,本身就是80后,跟大學生有不少共鳴。巡講主辦方之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也希望通過尼克感人的講述,給80后、90后的年輕一代以啟迪。

      力克胡哲觀后感范文第2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ode for culture shock interven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postoperative.Method:100 patients with culture shock since 2012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special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ode,through buil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activit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ere formulated,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ere evaluated and feedback improved.The culture shock elimin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i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frustration,anxiety,fear and despai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rates of frustration,anxiety,fear and despai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8.0%,22.0%,12.0%,4.0%,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52.0%,66.0%,38.0% and 2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6.000,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ulture shock;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3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又可稱為質量管理小組,是由在相近工作場所的工作人員自發組織的形成數人一圈的小團體,一般由6人左右組成,大家集思廣益、協力合作,按照一定的程序、應用各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方法來解決和管理在現場工作中所發生的課題以及問題,是一種較為靈活的品管模式[1]。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又可以譯為文化震驚或者文化震撼,是美國的人類學家Kalervo Oberg在1958年提出來的概念,指當一個人進入到陌生的文化環境的時候,因為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的社會交流手段和交流符號,指使產生一系列疑惑、迷失、排除、恐懼的精神緊張綜合征[2]。繼而引發患者生理反應的變化,嚴重影響手術預后。2012年本科開展了以干預外科患者手術后文化休克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經過三年的護理實踐,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增強了護理人員的交流溝通能力,降低了醫療糾紛風險,為本院提升了服務形象。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考相關資料自制調查問卷、焦慮自評估表(SAS)[3],采用調查問卷、SAS判斷患者是否已經出現了文化休克及其類型。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民族、職業、宗教信仰、來源地、文化程度、經濟情況、臨床表現等。篩選出本科自2012年以來具有文化休克現象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試驗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5~70歲;平均(45.6±3.4)歲;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6~68歲,平均(43.2±4.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給予特殊干預,試驗組患者給予品管圈護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1.2.1 品管圈活動小組的組成人員 由護士長負責前期收集品管圈活動的相關資料,組織本科室的全體成員一同學習有關品管圈活動的相關理論體系,包括品管圈定義、實施目的、活動原則、活動意義、活動的特點以及具體實施辦法。由科室護理人員通過自動報名的形式組成品管圈活動小組,本科所有護理工作人員共有14人積極參加,平均年齡35.62歲,包括護士長1名、護理骨干3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6名。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并通過投票選舉選出1名品管圈圈長,負責協調整個品管圈的活動,并投票選出文秘和督導員各1名[4]。

      1.2.2 品管圈活動小組的主題 召開品管圈活動會議,小組成員就科室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確定以“減少外科手術后患者的文化休克”為品管圈的主題,集體討論選擇圈名為“天使之圈”,圈明的含義:以守護天使的優質護理,陪伴患者的左右,為患者擋風遮雨,減少外科手術后患者的文化休克。

      1.2.3 品管圈活動小組的活動計劃 品管圈活動小組的活動時間為2012年3月-2014年12月,品管圈活動小組會每1周召開1次。根據小組的活動步驟繪制出計劃表,包括:制定活動目標、活動理論學習、具體實施工作、總結以往經驗、分析成因、討論結果、分配各成員活動任務,經過全體成員一致同意并通過。圈長及時了解活動進展情況,積極接受有效成果,并采納成員的不同意見[5]。

      1.2.4 品管圈活動小組活動的具體實施 對于第一次入院的外科患者,醫院的各個環境都很陌生,護士應積極地對患者進行入院介紹,讓患者充分地熟悉和了解科室醫療護理人員、各規章制度、醫院病室周圍的環境[6];注意用水、用電、防盜等安全知識,完成脈搏、體溫、血壓、呼吸等測量工作并且做好記錄,完善入院護理評估,減少患者的陌生感,指導良好的生活作息,給予衛生處置,指導飲食,進行心理、舒適護理,協助患者完成輔助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正確地留取化驗的標本,了解患者的飲食、睡眠及二便情況,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環境,進行用藥知識的宣傳教育,減少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沮喪、焦慮、孤獨、絕望等心理[7]。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在患者出院時對兩組患者的文化休克消除情況、護理滿意度及基礎護理落實情況進行觀察比較。(1)文化休克消除情況:包括對文化休克患者沮喪、焦慮、恐懼、絕望的消除;(2)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價:采用筆者自制的滿意度評價量表,根據滿意程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基礎護理落實情況:包括文化休克患者術后護理、晨間護理、晚間護理、飲食護理、排泄護理、臥位護理、舒適護理、安全管理的落實情況[8]。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文化休克消除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沮喪、焦慮、恐懼、絕望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的沮喪、焦慮、恐懼、絕望發生率分別為28.0%、22.0%、12.0%、4.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0%、66.0%、38.0%、2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字2=6.000、19.010、9.013、6.061,P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經干預后,患者出院時,試驗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6.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0%(32/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6.000,P

      2.3 兩組患者基礎護理落實情況比較 經干預后,試驗組的術后護理、晨間護理、晚間護理、飲食護理、排泄護理、臥位護理、舒適護理及安全管理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些年來,品管圈活動模式在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等地醫院廣泛的開展,取得了肯定效果,我國也在積極地推行中獲得了很大成效[9]。外科手術患者的文化休克因病而異并且因人而異,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的需求,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評價,患者的評估內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宗教、婚姻狀況、經濟情況、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疾病心理狀態、疾病認知狀態、患者的護理需求等,對患者的文化休克準確評估,抓住細節,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文化休克的痛苦。由于患者缺乏手術知識,容易在手術后產生焦慮、恐懼、沮喪等負面心理,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當做好手術相關知識的講解,探究患者的心理水平,減輕患者消極的不良心理狀態,向患者講明關于圍手術期的相關事宜,取得患者積極的配合,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努力減少文化休克的發生[10]。對于需要改善的措施需要反饋至小組的活動計劃并進行修正,對于在護理外科手術后文化休克患者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需要反饋到品管圈活動小組會進行討論。李琳鳳[11]通過文獻回顧品管圈活動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現狀及取得的效果,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護理技術操作,得出品管圈活動能夠顯著改善護理工作的質量,并且保證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臨床效果滿意,為本研究將品管圈應用于外科手術提高了理論依據。

      通過本研究可見,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沮喪、焦慮、恐懼、絕望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的沮喪、焦慮、恐懼、絕望發生率分別為28.0%、22.0%、12.0%、4.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0%、66.0%、38.0%、2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字2=6.000、19.010、9.013、6.061,P

      力克胡哲觀后感范文第3篇

      【關鍵詞】肝膽外科術后;相關護理;胃腸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396-02

      肝膽外科術后由于麻醉刺激和創傷的原因使胃腸道功能受到抑制,很容易出現腹脹、胃腸道蠕動減慢等不適。雖然胃腸功能出現紊亂不會導致器質性的病變,但是會影響病人的營養吸收,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切口的愈合,降低患者術后的恢復速度[1]。因此如何改善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情況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針對這一問題選取了100例肝膽外科術后患者分析其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尋找更優秀的護理方法幫助患者恢復胃腸功能。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間收治的100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段30~78歲,平均年齡(45±6.65)歲,實施相關的護理措施。對照組(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段32~80歲,平均年齡(46±5.45)歲,采取常規的簡單護理手段。兩組患者經過比較后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對實驗結果不造成影響,兩組治療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患者實施常規簡單護理手段,記錄患者的恢復情況。實驗組50例患者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具體的措施為:

      1.2.1 藥物促進恢復 術后注射適量維生素B1,可以加快胃以及十二指腸的蠕動,促進其節段性的蠕動功能恢復。有研究表明肌肉注射維生素B1可以使得排氣時間提早,促進病人及早進食,幫助恢復胃腸功能。手術后盡早補充鉀,病人術后進行腹腔內導流、胃腸內減壓等治療導致鉀離子大量流失,血液中鉀離子濃度過低,使得胃腸道的平滑肌無法正常收縮,進而發展為腹脹、胃腸道麻痹,鄭才勇等人[2]的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早期補充鉀離子能明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還可以服用中藥四磨湯,其中的有效成分木香能夠解除十二指腸平滑肌的痙攣,促進蠕動,枳殼能加快胃腸道的蠕動,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四磨湯口服液能夠明顯縮短排氣、排便的時間,明顯降低腹部的張力。

      1.2.2 術后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術后應該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胃腸功能恢復對手術效果的影響,明確加快胃腸功能恢復的重要性。對術后出現的不適癥狀進行耐心的說明,避免患者出現抵觸情緒耽誤治療。

      1.2.5 患者臥床時的護理 患者術后還處于麻醉狀態下,未完全清醒,幫助患者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邊,防止嘔吐物堵塞氣管導致窒息,等患者清醒后,應該輔助患者半坐,這樣能夠更好的降低腹部的壓力,緩解手術后切口的疼痛感。幫助切口的愈合。

      1.2.4 指導患者術后早期進食 傳統的醫學認為術后早期進食或者進行營養支持治療能夠明顯的縮短手術切口的愈合時間。進行肝切除的病人術后如果恢復腸鳴音,沒有惡心、嘔吐等不適癥時可以進食流質食物以及營養液。

      1.2.5 術后盡早鍛煉 手術后進行鍛煉可以加快機體的代謝,降低下肢的靜脈血栓出現的危險,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術后患者因為疼痛的原因長期臥床,活動較少,所以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長,因此護理人員應該鼓勵這些病人在床上進行鍛煉,一般術后6個小時后進行活動為宜,比如進行一些簡單的握拳、肘關節、膝關節和腕關節的屈伸等[3]。護理人員可以和家屬一起輔助患者變換,減少局部的壓迫感放松肌肉。護士應該指導患者按摩腹部,對胃腸道進行一種機械性的刺激,加快血液循環,刺激胃腸部位的神經。

      1.2.6 進行腹部理療 可以進行紅外線、微波等一些新興的理療手段。紅外線能夠加快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改善腸管內的缺氧狀況,消除腸粘連。微波的穿透力強,能夠刺激胃腸道,增加其平滑肌的收縮力和應激力,在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前提下直接對胃腸道進行作用,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微波照射不收外界條件的制約,患者穿衣服也可以進行理療,幫組患者在術后36小時能排氣、排便。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優點。

      1.3 療效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的第一次排氣、排便時間,統計兩組數據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有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

      2 結果

      3 討論

      綜上所述,對肝膽患者外科術后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能夠明顯改善其胃腸功能的恢復狀況,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應該鼓勵患者多鍛煉,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排除患者因為害怕手術切口的開裂以及疼痛感產生的恐懼感。不要長期臥床。此外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指導患者早期進食、進行腹部理療都可以明顯促進胃腸蠕動,縮短手術后的回復時間,加快機體功能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秦新裕,劉鳳林,術后胃腸動力紊亂的研究進展[J].中國胃腸外科雜志,2009,8(3):193-195.

      相關期刊更多

      新疆畫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新疆日報社

      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新疆大學

      中國油畫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XX00视频|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www.亚洲精品|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