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子疑鄰的大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目的 研究組織因子(TF)在腎癌中的表達并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 運用免疫組織化學MaxVisionTM法分別檢測30例腎癌組織及15例癌旁正常組織中TF的表達情況。結果 TF在腎癌組織中的表達率90.0%(27/30)顯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率13.3%(2/15),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結論 TF與腎癌的發生、發展可能具有密切關系,它可能在腎癌的治療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 組織因子;腎癌;免疫組化;表達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factor(TF)in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investig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F in 30 cas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15 cases of normal kidney tissue was detected by MaxVisionTM immunhis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rate of TF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90.0%,27/3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kidney tissue(13.3%,2/1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Mayb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F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TF may be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KEY WORDS: Tissue factor;Renal cell carcinoma;Immunhistochemstry;Expression
組織因子(tissue factor,TF)又稱凝血因子Ⅲ,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約為47000的單鏈跨膜糖蛋白受體,由263個氨基酸殘基構成,可分為胞外區、跨膜區、胞內區3個結構域。TF是體內外引起血液凝固強有力的啟動因子,在止血、組織修復、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多種腫瘤如結直腸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經膠質瘤等惡性腫瘤細胞及腫瘤新生血管內皮細胞中常異常高表達,參與腫瘤血管的生成,促進腫瘤的生長、浸潤和轉移[2~6]。但TF在正常血管內皮細胞表面卻不表達[7]。TF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的這種特性使之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腫瘤治療的靶蛋白,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腎癌是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的腫瘤之一,目前對腎癌的發生發展機制尚未明確,國內也未見到有關組織因子與腎癌關系的報道。為此我們設計了此實驗,以了解TF在腎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探討其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例腎癌組織來自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做腎癌根治術的30名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32~73歲,平均61歲,術后病理均證實為腎透明細胞癌。 15例腎癌旁正常組織(病理證實無癌殘留)取自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15名做腎癌根治術患者的遠離癌(>4cm)的腎組織。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46~68歲,平均56歲。所有標本均經10%甲醛固定,常規石蠟包埋切片。
1.2 主要試劑
兔抗人TF多克隆抗體一抗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快捷型酶標羊抗鼠/兔IgG聚合物二抗、DAB溶液、PBS溶液、3%過氧化氫溶液、二甲苯均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病理科提供。
1.3 實驗方法
運用免疫組織化學MaxVisionTM法。30例腎癌組織和15張癌旁正常組織切片共45張,每張切片厚約3μm。常規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水化,自來水沖洗5min;100℃高溫下組織抗原修復30min,PBS液沖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張切片滴加兔抗人TF多克隆抗體50μl,4℃過夜;PBS液沖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張切片滴加快捷型酶標羊抗鼠/兔IgG聚合物50μl,室溫下孵育15min;PBS液沖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張切片滴加新鮮配制的DAB溶液100μl,顯微鏡下觀察3min;用自來水沖洗,蘇木素復染,自來水沖洗返藍,經梯度酒精干燥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
每例觀察10個高倍鏡視野,TF蛋白棕黃色定位于細胞膜,血管內皮細胞表面也有表達。陽性細胞10%為陽性。
2 結 果
30例腎癌組織中27例TF表達陽性(90.0%),15例對照組織中2例TF表達陽性(13.3%)。TF在腎癌細胞中的表達率顯著高于其所對應的癌旁正常組織(P
3 討 論
TF是血液中凝血因子Ⅶ的膜受體,一直被認為是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啟動因子,可修復血管壁缺損,達到止血目的。隨著對TF的深入研究,發現TF與惡性腫瘤有密切關系[8]。在惡性腫瘤組織中,TF常在細胞膜和新生血管內皮細胞表面高表達,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在正常血管內皮細胞表面卻不表達。由于腫瘤血管結構的不完整,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的TF容易與血液中FⅦ結合從而引發臨床腫瘤患者各種與凝血異常相關的疾病[9]。現在的大部分研究都認為TF的高表達是腫瘤惡化、轉移的早期事件之一且與腫瘤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10]。人們利用TF的這種分布特征,設計了一些以TF為靶點的抗癌藥物,且已經處于動物試驗階段和臨床試用階段[11]。
在本次實驗中我們發現TF在腎癌組織中高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且TF在兩者中表達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那么TF對腎癌的作用可能與其在其它大部分腫瘤中的作用相同,即對腎癌的發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通過以TF為靶點所研究出來的抗癌藥物可能具有廣譜的抗癌作用,能夠應用于腎癌的治療。然而Yvonne Forster 等通過運用ELISA和PCR法對75例腎癌組織中TF的表達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大多數非惡性腎臟組織TF水平比腎癌組織相對較高[12]。那么TF在腎癌組織中的表達與正常組織相比究竟有沒有區別及有何種區別,有待通過加大樣本量或聯合其它方法進一步加以驗證。
參考文獻
[1]周紅,胡紅心.組織因子在腫瘤細胞的表達及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07,13(1):36
[2]郭艷麗,閆慧明,宋善俊.組織因子在結腸癌表達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2005,15(15):2250
[3]焦作義,茍,曹農,等.組織因子表達與胃癌微血管生成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J].癌癥,2005,24(7):880
[4]Ronnie Tungping Poon,Cecilia PikYuk Lau,Joanna WenYing Ho,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 Correlates with Tumor Angiogenesis and Invasiveness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3,1(9):5339
[5]Alok AK,Steven AA,Charlotte KR,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Angiogenesis,and Thrombosis in Pancreatic Cancer[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7,13(10):2870
[6]楊莉,侯意風,胡晶瑩,等.組織因子TF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腫瘤,2003,4(23):326
[7]項貴明,栗永萍,程天民,等.組織因子在不同人癌組織中的表達[J].中華腫瘤防治,2007,4(14):425
[8]Cheng J,Bierhaus A,Schiekofer S,et al.Tissue Factora receptor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cellular properties,including angiogenesis[J].Thromb Haemost,2001,86:334
[9]Yu JL,May L,Lhotak V,et al.Oncogenic events regulat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implications for tumor progression and angiogenesis[J].Blood,2005,105(4):1734
[10]Nitori N,Ino Y,Nakanishi Y,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issue facto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5,11(7):2531
《老子》二章全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i]
“長短相較”,河上公本、傅奕本皆作“長短相形”;帛書乙本作“長短之相刑也”;郭店竹簡本作“長耑之相型也”。“較”,應從諸本作“形”。“萬物作焉而不辭”,“不辭”,傅奕本作“不為始”,帛書乙本作“弗始”,作“不為始”義較勝。
此章之核心精神,是強調要無為因應事物之實然差異,以成就其本有之價值(美與善)。
講明此章思想義理,關鍵在于了解《老子》書對差異所持的態度。美丑(惡)、善不善是差異;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ii]、前后,亦是差異。但二者卻有很大的區別。美丑、善不善,為價值的判斷;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后,則為實然的差異。今人解此章,對這兩類差異常混而言之,一律視之為一種有關差異對立之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思想的表述。《老子》固有此種思想,但本章要旨并不在此。混同這兩類差異,就不容易講通此章的道理。
首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乃言至美、至善無對。莊子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而不言”,是無分別故無對待之美。至善亦如是。
但這并非否定美丑、善惡的區別。事物有實然的差別,各有其所是。如《莊子·齊物論》所言,人居于室,鰌居于泥,猿猴則居于樹,“三者孰知正處”?人吃牛羊肉,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麋與鹿交,鰌與魚游,猵狙以猿為雌,而人以毛嬙麗姬為美,“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事物天然有差異,其所“是”亦各有不同。因任事物之所是而隨處成就之,則隨處即真、即善、即美。大道本無滯無執而成化,故為大全、至真、至善、至美。反之,如從一個特定的立場出發,執一固定的美、善之標準加諸所有的人和事物,則正抹殺了人、物之本性差異,不能因人、物之本性而成就其本有的價值,此所謂“美”、“善”適成“惡”與“不善”矣。
下文以一“故”字引出對事物之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后等實然差異及其相對、相生、互成狀態的描述;又以“是以”引出一段對無為因應之理的論述,就是要說明消解、破除價值意義上的虛妄偏執,乃能在實現人、物本性的差異的前提下成就其本真的價值(至美、至善)。
這里要說明的是,今人解釋此章,常將“故”字看作一表示前后因果關系的連接詞,即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為因,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為果,這是不妥當的。這是因為,首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是對一個錯誤觀念的否定,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一段,則是對事物實存狀態真實性的肯定,后者斷不可能以前者為因。觀此章上下文義,以及《老子》書的整個思想,這個“故”,其實只是要給出否定善惡有定之偏執的理由。由此,下文言無為因應之理才是順理成章的。
本章第二段所列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后等,乃事物實然、自然的分際和差異,它們相對而有,相生互成。對此,只可因應,不可取消、混同和抹殺。《老子》書常講到“自化”。57章:“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無為”而任人、任物各“自化”,即言自然因應之義。任人、物“自化”,即因任人、物各自的本性使之自生自成。下文“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段,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事”、“教”、“生”、“為”、“成功”,實皆是有所“為”,何以又言“無為”?
自然事物之存在、生成,當然本是“無為”。人有知,即有分別;這知的分別,則表現為“制名”指實的人文創設。32章說:“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制名”,是人文的創設,也是人存在的方式。“名”生于自然的分際和條理,然“名”卻有脫離自然而發生偽、蔽之趨向。19章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父慈子孝,是自然的分際和條理,“始制有名”,即根據此自然的分際和條理。但此“制名”,又可以延伸至于仁義禮智,等等,趨向于運用一種固定的價值標準加于人和物,這必然會抹殺人、物本性的天然差異。這因理智分別制名而外加于人、物本性之上的增益,《老子》謂之“益生”(55章),謂之“偽”。“知止”,即要對“制名”有所限制,以消解掉“名”所帶來的“偽”。人做到這一點,雖然已有所“為”,但它并未背離自然,故仍可說是“無為”。
人有知以分,對自己的行為有自我意識,勢不能不有所“為”;然此“為”可以有所“止”而復歸于“無為”。“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以下所言,皆是由“為”而歸于“無為”。“行不言之教”,“教”是教化,是有所為。“不言”,非不說話。《莊子·則陽》講,“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盡道”之言不誘人奔競于外,而能“歸根復命”(16章),成就其本然性命,其言亦可謂是“無言”。“萬物作焉而不辭(不為始)”,是任物自生自化而不加干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為”、“成功”,皆是有所為;“不有”、“不恃”、“弗居”,是謙退、處下、守柔而不居功,其“為”由此亦歸于無形跡、無所為。
不言、不干涉、謙退處下守柔而不居功,皆“無為”之目。“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弗居”,是無為。這句話從上下文字面意思看,是說不居功,才能有大成功。但從本章開始所言美、善來講,則應把它理解為,“無為”以應物,乃能成就無對之至美、至善。34章所謂“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與此義相通。
蓋人因其知以作分別,必于自然上有所增益而非自然之本真。如人常因人我、人物有別而“自大”,自是而相非,由此而生虛妄的價值分別,執一己之私意為普遍的價值標準而加于人、物。這正易使人有所執著而不能因應自然,與人、物有隔而不能與之相通。此自“大”適所以自“小”。如女子自知其美而有所自矜、自賞,此執于形表,則其美之境小,或僅漂亮而不美矣。不自知,或不自覺其美,則其美之境斯大矣。此大之者,乃由其不執對待而能與物相通故也。與物相通乃能“大”,能成其自然之本真,故能具至真至善至美之一體矣。
圣人之“無為”亦如是。無為乃能破除虛妄的價值分別,不執定成局,因物自化,因性成物,隨順人、物之宜而使其價值有本然的成就,此則可與物相通而成無對之真、善、美矣。
--------------------------------------------------------------------------------
【關鍵詞】子宮內膜癌;COX-2;MMP-9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68
作者單位:4541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病理科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中較常見的腫瘤,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增加,主要癥狀是陰道不規則流血伴下腹疼痛,平均年齡大約55歲,75%~80%的病例發生在絕經后。大量的研究表明,環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多種腫瘤組織中高表達,與腫瘤發生、發展、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1,2]。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Met allo-Pro-teinase-9,MMP-9)為鋅依賴性內肽酶,能降解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本研究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和MMP-9的表達,分析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和MMP-9的相關性,進而探討COX-2在子宮內膜癌組織血管生成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45例子宮內膜癌標本均為本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手術切除標本。年齡23~76歲,平均56歲。其中,高中分化34例,低分化11例。TNM分期采用國際抗癌聯盟(UICC)第5版TNM分期法[4],Ⅰ期6例,Ⅱ期6例,Ⅲ期13例,Ⅳ期20例。SABC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購于武漢博士德公司,一抗鼠抗人 COX-2 單克隆抗體和鼠抗人MMP-9單克隆抗體均為 SANTA CRU2 Biotechnology lnc產品,購于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免疫組化 標本經甲醛固定,石蠟包埋、4 μm連續切片。應用免疫組化SABC法檢測。以磷酸鹽緩沖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用隨試劑所附已知陽性對照片作陽性對照。
1.2.2 判定標準 免疫組化染色結果利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報告分析系統(武漢千屏影像工程公司)進行平均光密度測定,將免疫組化染色結果轉化為平均密度值進行定量分析。每張切片胞漿、核膜呈棕黃色者為陽性細胞,先在低倍鏡下全面觀察,隨后于200倍光鏡下,隨機觀察5個視野,并拍片,計算陽性細胞的平均光密度,取其平均值為免疫組化測定結果。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均采用SA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顯著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組間多重比較采用Scheffe法,蛋白表達之間的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法,P
2 結果
2.1 子宮內膜癌組織與正常子宮內膜組織 COX-2 和MMP-9的表達
45例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 的平均光密度值(OD)為(19.85±7.34),陽性染色主要位于腫瘤的胞漿內,棕黃色顆粒彌漫性分布于整個胞漿或沿核膜周邊呈線性分布,癌周的粒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可見少量表達。30例正常子宮內膜組織COX-2的平均光密度值(OD)為(124.9±4.87),子宮內膜癌組織COX-2平均光密度值顯著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t=-55.6,P
45例子宮內膜癌組織中,MMP-9的平均光密度值(OD)為(18.81±7.56),陽性細胞主要為胞漿內有棕黃色顆粒。子宮內膜癌MMP-9 平均光密度值顯著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與腫瘤直徑、淋巴轉移、遠處轉移和TNM分期相關(均P
2.2 COX-2和MMP-9之間的相關性 對子宮內膜癌組織中 COX-2和MMP-9蛋白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COX-2 與 MMP-9 之間呈顯著正相關(γ=0.437,P=0.001)。
3 討論
近年來大量的流行病學觀察表明,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成人,其結腸病發病率下降 40%~50%。分析其機制可能是由于花生四稀酸代謝過程中主要的限速酶環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受到抑制。COX-2在正常組織細胞中多不表達或低表達,但在炎癥、腫瘤情況下,細胞受誘導而大量表達COX-2[3,4]。COX-2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凋亡,抑制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腫瘤組織血管形成,增加腫瘤的侵襲能力和促進癌變而參與腫瘤的形成、浸潤和轉移[5,6]。本研究結果顯示,COX-2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P
腫瘤發生浸潤及轉移時,必須先破壞細胞外基質,ECM是細胞脫落游走并發生浸潤和轉移的主要障礙。MMPs是一大類鋅依賴性內肽酶家族,MMP-9是其中分子量最大的酶,它可以降解破壞ECM中的Ⅳ型、Ⅴ型膠原和明膠。本研究顯示,MMP-9在子宮內膜癌組織呈現高表達,與子宮內膜癌旁正常子宮內膜組織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UEFUJI[8]研究發現,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COX-2過度表達者的(multives-sel disease,MVD)較COX-2表達不增高者的 MVD明顯增加。特異性的COX-2抑制劑rofecoxib可使實驗動物中的MMP-9蛋白水平明顯下降[9],表明COX-2可誘導MMP-9的產生。本研究顯示,COX-2與MMP-9呈顯著正相關(γ=0.437,P=0.001),提示COX-2高表達誘導MMP-9表達升高,參與腫瘤的生長、浸潤、轉移。MMP-9參與的基質降解和再塑形成與腫瘤間質血管生成關系密切,可認為是血管生成激活的開關之一。
本研究顯示COX-2和MMP-9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存在共表達,其表達均顯著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分析其原因是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高表達引起MMP-9高表達,MMP-9降解細胞外基質,共同促進腫瘤的生長、浸潤和轉移,應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治療子宮內膜癌可能起到一定療效。COX-2可能通過誘導MMP-9的表達而促進子宮內膜癌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侵襲轉移,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XUE YW,ZHANG QF,ZHU ZB,et al.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x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onm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2):250-253.
[2] HAN SL,TANG HJ,HUA YW,et al.Expression of COX-2 in stomach cancer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ir biological features.Dig Surg,2003,20(2):107-114.
[3] JI-REN YU,YI-JUN WU,QI QIN,et al.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to liver metastasis and long-term progno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1):4908-4911.
[4] ZHOU LS,SHI WJ.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Cycloxygenase-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the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cervix neoplasm.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3):282-290.Chinese.
[5] SHI H,XU JM,HU NZ,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7):1421-1426.
[6] NASIR A,BOULWARE D,KAISER HE,et al.Cyclooxygenase-2(COX-2) immunoreactivity in human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precursor lesions.Adv Mol Med,2006,2(1):13-22.
[7] OHNO R,YOSHINAGA K,FUJITA T,et al.Depth of invasion parallels increased cyclooxygenase-2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Cancer,2001,91(10):1876.
[關鍵詞]腦梗死;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鈣
[中圖分類號] R74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555[2007]02―8-02
在我國用尿激酶來進行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已得到肯定的效療,但對于超過6小時,病灶仍繼續發展的急性進展性腦梗死卻難于控制。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應用依達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1.1.1病例入選標準(1)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標準;(2)頭顱CT或MRI排除有腦出血;(3)發病時間在6至48小時:病情呈進行性加重;(4)發病年齡110mmHg。
1.2研究方法符合入選條件隨機分成3組,3組間發病時間、年齡、伴發疾病、既往史、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治療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齡45~78例,平均61.3歲,采用依達拉奉(南京先聲藥業有限公司生產)30mg+NS100ml靜滴,30min內滴完,每日2次,連14天,同時低分子肝素鈣(即低分子肝素鈣,由杭州賽諾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用7天,除不用胞二磷膽堿,余治療同對照組;抗凝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齡47~75歲,平均63.8歲,低分子肝素鈣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用7天,余治療同對照組;對照組45例,男30歲,女15例,年齡48~79歲,平均65.1歲,血栓通300mg+NS250ml靜點,每日一次,共14天,胞二磷膽堿0.5+NS100ml靜點,每日二次,共14天。治療期間3組根據基礎疾病,酌情給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壓、調控血糖、脫水、神經營養藥等治療。
1.3實驗室檢查治療前后查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及凝血功能。
1.4療效判定標準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治愈: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主要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功能缺損評分減少21分以上,病殘程度1~3級:好轉: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功能缺損評減少8―20分;無效:指用藥前后無明顯好轉,功能評分減少不足8分或增加者;死亡。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見表1。
由表1可見,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神經功能評分較抗凝組明顯降低(P
2.2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由表2可見:治療組顯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71.1%、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82%,明顯優于抗凝組顯效率51.1%、總有效率77.8%(P
2.3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結果所有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肝腎功能、出凝血時間、心功能檢查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和抗凝組可明顯降低纖維蛋白原,其中治療組:治療前3.78±0.72g/L,治療后7天2.94±0.85g/L,抗凝組:治療前3.81±0.84g/L,治療后7天2.77±0.90g/L,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論討
腦梗死早期神經功能損傷加重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缺血半暗帶和周圍正常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原因有許多,其中較多人關注的一個原因是,腦缺血損傷興奮性毒素假說:腦血流灌注減少導致谷氨酸和甘氨酸轉瞇基酶在缺血區域或其周圍區域的積聚,這些神經興奮性氨基酸將激活特異性受體,鈉離子、鈣離子進入細胞,從而引發一系列生化和結構改變,例如線粒體損害、微絲蛋白水解、膜磷脂破壞、自由基生成和細胞死亡。這一系列化學反應由NO和自由基介導,在神經元中通過神經元NO合酶異構體和小神經膠質細胞NO合酶產生的NO有細胞毒性;并且氧自由基與腦組織損傷有關,神經元對氧化反應的敏感性有賴于缺血區域亞鐵離子的獲得。
依達拉奉是一種強效的羥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通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已廣應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可減少缺血半暗帶的面積,抵制遲發性神經元的凋亡。同時依達拉奉能降低腦梗死急性期血清鐵蛋白水平,抑制丙二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5]。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是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典型起病方式之一。患者發病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在48小時逐漸進展或呈階梯式加重,即開始時只表現閉塞血管內部的部分癥狀,其后趨于完全,其特點是可以雙向發展問。急性腦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壞死區及其周圍缺血半暗帶組成。缺血半暗帶內有側支循環存在,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如果血液恢復,損傷仍為可逆。進展性腦卒中發病初閉塞不完全,只表現部分癥狀,隨著閉塞進一步發展,破壞了缺血半暗帶的側支循環,使閉塞腦動脈范圍擴大,存活于半暗帶內的神經元壞死,則癥狀即呈階梯式加重。
關鍵詞:臺資企業 蔬菜種業 植物品種權
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種子品種支撐,蔬菜制種行業的健康發展能夠有效融入現代科技元素提高蔬菜產業發展質量和速度。有學者指出,種業對蔬菜產業發展的貢獻達到40%[1],但是,我國大陸蔬菜種子產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2]。企業是現代蔬菜種子產業的主體,企業發展才能帶動產業發展,而企業發展需要不斷科技創新[3]。臺資蔬菜制種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在兩岸蔬菜制種領域形成獨特的專業特色,本文通過對J公司開展實地調查、現狀分析,總結了臺資蔬菜制種企業的發展特點和面臨的問題,以期為兩岸蔬菜制種企業和種業發展提供借鑒與啟迪。
1 臺資蔬菜制種企業發展現狀
1.1 跨國從事蔬菜制種經營,大陸制種基地面積占比大
J公司是一家以臺資為主要資本構成的跨國蔬菜制種公司,公司愿景目標在于構建穩定完整的雜交蔬菜種子供應鏈(supply chain)。該公司由臺商于1988年在臺灣創辦,同年在泰國開辟制種基地。該公司于1991年赴祖國大陸開辟新的制種基地,2007年后,該公司將制種基地擴大到緬甸和印度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目前,該公司制種基地面積在世界各地分布情況如下:中國大陸制種基地面積占制種基地總面積的60%,泰國占25%、印度占7%、緬甸占3%,其他國家和地區占5%。由于該公司生產和經營的跨國、跨地區性質,導致其臺灣島內不再設立制種基地,而僅保留部分行政部門,其總部目前已遷移至泰國。從該公司在大陸蔬菜制種品種來看,甜椒制種基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赤峰,番茄和黃瓜制種基地主要分布在甘肅,西瓜制種主要分布在新疆。從制種基地農戶經營規模來看,新疆單個農戶經營規模較大,平均經營面積達到100~150畝,內蒙古赤峰單個農戶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平均經營面積為50~60畝。
1.2 制種專業化程度高,代工承擔訂單,不同基地產季相互銜接滿足客戶全年需求
該公司經營蔬菜制種具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僅專注于茄果類蔬菜制種,不從事其他蔬菜品種制種,專業性非常高。制種行業的技術和生產特性,決定了不同蔬菜作物品種的制種過程都遵循不同的技術標準和不同的生產方式,如果企業從事制種的蔬菜品種較多,必然會增加企業的技術和資金投入,推高制種的運營成本,并產生規模不經濟,不利于在制種行業中保持較強的競爭力。二是該公司以代工方式進行制種。該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與國際上享有聲譽和影響力的大型種子研發公司或集團(例如,美國孟山都公司、亨氏公司、法國利馬格蘭種業集團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通常J公司在獲得上述種子研發公司的授權、接到蔬菜制種代工訂單之后才正式啟動制種程序,最后收獲的種子悉數銷回國際種業大型公司,J公司實際不承擔蔬菜種子產品的終端銷售活動,因此,J公司在蔬菜種子市場上并不具備自己的品牌。三是該公司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制種基地種子播種與收獲季節差異,錯峰安排生產,實現產季互相銜接、全年常態經營。例如,辣椒制種在泰國是從8月開始,在大陸內蒙古赤峰則是從2月開始,播種季節交錯,穩定了種子產品產量,有利于按年度實施總產量管理,更好為客戶提供制種服務。
1.3 管理科學規范,種子純度有保證
J公司為了保證種子純度,在蔬菜制種上采取了一系列科學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一是與大陸本地公司聯合開展經營管理業務,最大化降低制種的監督成本和管理風險。二是組織開展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制種基地之間制種技術人員的交流學習和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制種技術水平。J公司經常組織邀請印度、緬甸、泰國等制種基地技術人員來中國大陸進行為期1-2個月左右時間的考察學習,提高技術作業水準和熟練程度,同時也選拔大陸優秀技術人員赴其他國家和地區制種基地考察交流。三是加強田間管理技術創新。制種的目標就是保證最終收獲的種子的純度和質量,為此J公司在作物栽培、田間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例如,通過使用不同顏色毛線標記不同日期人工授粉作業的植株。四是規范種子提煉生產操作過程并推動機械化水平,例如,引進色選機輔助提高種子純度,同時也降低人工挑選成本。五是對西瓜等易患果腐病的品種采取田間分頭洗種子、集中晾曬篩選、統一施用藥劑純凈處理操作,避免農戶分散使用藥劑處理導致管理不善果腐病交叉感染現象發生。六是合理確定農戶經營規模,避免規模擴大對種子質量和品種的負面影響。例如,早期內蒙古赤峰制種基地單個農戶經營規模較大,平均每戶經營面積超過百畝,但較大規模面臨缺工現象,導致田間管理效果不理想,種子質量和品種受到明顯影響。經過多年經驗積累,該公司在該基地最終確定單個農戶經營面積應控制在50~60畝的標準,達到了防止田間管理缺工現象發生的目的,有效避免了制成種子質量下降的問題。
1.4 對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起到積極作用
J公司有效帶動制種基地及周邊農民增收致富,取得良好成效。大陸主要制種基地所屬地區的農民年齡老化日趨明顯,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年齡段主要在40~60歲之間,外出務工不具備優勢,更多農戶希望在本地從事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種養行業,J公司給當地農民帶來新的就業和增收機會。就內蒙古赤峰而言,對于當地農戶來說,種植谷子每畝純收益可達到2000元左右,種植玉米的純收益僅達到800元/畝,相比較而言,蔬菜制種的純收益最高,每畝最高可達3萬元(不計農民自家用工),蔬菜制種業吸引了大批當地農戶參與。J公司對參加蔬菜制種的農戶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在蔬菜大棚建設方面給予農戶一定資金幫助,同時,J公司做好種子回購工作,正常年份基本上購回全部種子,回購價格的制定主要根據農戶生產的種子質量、等級加以確定。在收成較好的年份,種子產量擴大,J公司為了保護農戶利益,對農戶生產的超出規定產量的部分也進行回購。經過多年發展,J公司與制種基地農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
2 臺資蔬菜制種企業面臨的問題
2.1 植物疾病給企業經營帶來較大風險
蔬菜制種行業也存在技術難題,植物疾病對行業發展影響較大,危害制種行業健康發展。例如,西瓜和甜瓜種子生產容易受到果腐病的沖擊。果腐病是一種種子之間互相交叉感染的植物疾病,其本質是細菌性病變,但卻容易導致大面積作物傳染。美國制種公司孟山都公司曾因為果腐病蒙受較大經濟損失,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科技領域尚未開發出有效的預防控制技術和措施。因此,如果該疾病泛濫,必然給制種企業帶來損失。
2.2 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上漲增加企業經營負擔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步伐加快,大陸農業勞動力工資水平不斷攀升。由于蔬菜制種行業屬于勞動力密集產業,農業勞動力成本占制種總成本的比例相對較大,平均達到60%~70%。橫向比較來看,中國大陸一名制種農業勞動力成本為35~48美元/天,泰國為10美元/天,印度為3美元/天,緬甸最低,為1.0~1.5美元/天。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壓縮了制種企業的利潤空間。但是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中國大陸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相對較好,勞動生產率非常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產生的壓力。根據J公司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制種基地生產的種子可利用率高達95%,即客戶不滿意退貨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僅為5%,而泰國制種基地生產的種子可利用率達到80%,明顯低于中國大陸。從近幾年發展趨勢來看,J公司在大陸蔬菜制種基地面積維持既有水平、不會擴張,但不排除縮小基地面積的趨勢,J公司未來在印度、緬甸等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和地區制種基地面積擴張的傾向更明顯。
2.3 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的分離管理導致植物品種權保護不到位
J公司蔬菜制種基地在生產過程中,引發附近周邊農民興趣和過度關注,出現農民竊取采摘J公司蔬菜種子或植株現象,對J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根據我國大陸現行法律,農民自繁自用制種公司種子不屬于侵權行為。一般判定侵權行為要依據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展開調查。我國大陸目前執行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簡稱UPOV公約)是1978年文本。有專家估計,未來我國大陸執行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將向1991年文本轉變過渡。一般認為,1991年文本對植物品種權的保護力度更大,保護范圍更為廣泛,保護效果更加權威。但無論是1978年文本還是1991年文本的保護公約,都給予農民一定的特權,即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無需向權利人支付許可使用費。因為根據國際協定,農民世代將各類種子保留下來,對種質資源保護做出積極貢獻,制種公司研發培育新品種僅是對這些種質資源的二次開發,當然,農民不得將制種公司研發培育的種子進行出售,農民對種質資源只是享有自繁自用的權利。與此同時,我國大陸目前僅對具有經營許可證的植物品種權進行保護,J公司的生產行為屬于代工性質,取得的許可證只是生產許可證,種子產品是生產過程的中間產品,沒有轉變為具有品牌的終端種子產品。由于生產許可證與經營許可證的分離管理,無法對J公司的權利保護訴求給予支持。
2.4 制種企業分布偏遠不便于行政管理部門監管
蔬菜制種企業涉及的終端種子產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且容易被盜取,為了增強制種的保密性,生產過程中采取了多種有效的保密方法,例如,在制種原始材料管理分配上采取保密方案等。大部分蔬菜制種企業在制種基地的選擇上,也采取了類似于保密的策略,即傾向于選擇地理位置偏遠、不宜引人注意的區域作為制種基地,這樣能夠有效防止種子被盜用現象發生。但由此也帶來問題,即當地行政主管部門無法了解蔬菜制種企業具體分布位置,當侵害蔬菜制種企業權益的現象發生時,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及時展開執法查處工作,監管能力受到了明顯的約束。
3 相關政策建議
3.1 促進管理創新,提高田間管理和制種工藝水平
一是鼓勵制種企業與育種、植物保護專家取得聯系,開展溝通與交流,在專家指導下著力構建科學預防果腐病等種子傳染疾病的工作機制。二是要加強農民技術培訓,促使農民掌握田間規范管理的基本技能,有效預防生產階段錯誤操作帶來的危害。三是改善田間管理模式,在植物疾病交叉感染容易發生環節采取統一收獲、統一清洗、統一篩選的措施,將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四是要改變藥劑處理工藝,實行統一操作,避免農戶分散使用藥劑帶來的后續管理不善風險。五是強化蔬菜種子檢疫,構建易感染種子信息跟蹤機制,有效管理易感染種子的狀態和去向,減少最終損失。
3.2 采取多種途徑降低制種經營成本
一是繼續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地方政府應在農業科技培訓上加強投入,對已經具備一定技術技能的農民繼續培訓,增加培訓內容的層次性,切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彌補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產生的壓力。二是要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對田間管理和制種管理生產環節逐步采取自動化、機械化設施,節約人工,降低生產總成本。三是在管理水平穩定提高條件下,逐步擴大制種業經營規模,提高單位經營面積產出效益。
3.3 逐步完善許可證管理,促進保護環節向制種生產階段提前
政府部門應當對蔬菜種子的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兩證分離情況進行專題深入調查,論證并提出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融合管理的實施途徑,將蔬菜制種企業的植物品種權保護從經營階段提前到生產階段,加強生產環節代工制種企業的權利保護,防止終端植物品種權受到侵犯。在我國大陸《種子法》修訂完善之際,對植物品種權保護的方向和范圍逐步向國際1991年文本靠攏,提高保護力度,增強公信力,促進蔬菜制種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3.4 加強企業登記和宣傳,強化企業植物品種權的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