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創建和諧校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和諧校園是一種辦學理念。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為了人的和諧發展。和諧校園是一種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內核是人本思想,無論是學校的管理者、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在它的催化下,發揮最大潛能。和諧校園是一種人文環境。在誠信友愛、和睦相處、充滿活力的人際環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護。校園的角角落落,都灑滿燦爛的人文之光。那么,怎樣才能創建和諧校園呢?
一、創建和諧校園,要以遠大而統一的奮斗目標為指導。
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目標能夠激勵人生、規范人生、燭照人生。目標能夠統一人們的意志。凝聚人們的心力。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單位。只有在統一目標的指引下。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有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實現真正的團結、和諧。我們中華民族的近展史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學校近幾年的發展也是一個說明,正因為進入新世紀后師范教育走人了百年以來的低谷。學校面臨著嚴重的生存難題。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工制定了以師范教育為立校之本,以普通教育為強校之路的發展思路,確定了振奮精神、艱苦奮斗、二次創業、振興泊師的工作目標,學校才出現空前地團結,實現了奮斗中的和諧。也正因為團結、和諧。學校在最困難的時期,實現了跨越式、超常規的發展。學校在校生由2001年的1700人發展到2007年的近7000人,建筑面積由50000平方米發展到150000平方米,所以要創建和諧校園,必須確定適合自己實際和特定的奮斗目標。并使其成為全校師生的共同意志,大家都自覺為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和諧,才是真正的和諧。
二、創建和諧校園。要以堅強而統一的領導為前提。
一個單位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單位要實現和諧,如果沒有統一的領導、沒有堅強有力的領導。僅靠人們的自覺是做不到的。因為即使人們的政治素質、人為修養再高。幾百人、幾千人組織在一起總會有思想上的差異、觀念上的不同、行為上的不一、利益上的紛爭,這些都是不和諧的因素。靠什么來解決這些問題?靠領導。靠領導及時地根據實際情況以思想教育、制度規范、政策調控來解決。當然,在解決的過程中不能單靠主觀意志,不能單靠簡單的行政命令,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三、創建和諧校園,要以制度紀律為保障。
說到制度紀律。似乎與和諧是不搭調的,甚至是矛盾的。其實恰恰相反,制度和紀律是和諧的基礎和保證。和諧社會的基礎是法制社會。其實,道理很簡單。比如我們走在馬路上,人很多,車很多,方向不一。怎么才能相安無事、和諧共行、走得順暢?關鍵是人人遵守交通規則,否則交通則不通,甚至發生嚴重事故。80%以上的交通事故多因人們違反交通規則所致。學校也一樣,許多教學事故、安全事故、諸多矛盾也因人們不遵守規章制度而致。所以。創建和諧校園離不開而且必須有科學規范的制度、嚴格的紀律,更重要的是每個同志都要有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并逐步化為自覺的行動。當然,制定制度,執行紀律時應以人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充分尊重教師,充分尊重教師的勞動特點。并廣泛征求廣大教師的意見,讓廣大教師成為制定制度的主人,提高教師對制度的認可度和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制度完善了,大家又都能依章行事,自然也就和諧了。
四、創建和諧校園,要以健康的人際關系為依托。
健康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礎上的,理解和包容是實現和諧最重要的條件。莫說一個單位,即使一個家庭失去理解和包容也會發生矛盾甚至解體。以我校為例,學校現在形成了師范部、高中部、初中部三足鼎立的局面。有14個科級單位、500多名教職員工、6000多學生。三部辦學體制不同、辦學目標不同、生源層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教育教學成果的衡量標準和獎勵辦法也不同。如果各部之間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就很容易相互攀比,攀比工作的難易,攀比待遇的多少,攀比地位的高低。在攀比中就會失去團結。失去工作的動力。因此,領導除盡量做到工作、利益的相互平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人們多看別人工作的艱難之處,多看別人在工作中付出的勞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最終實現心理上的平衡。實現三部的融合、和諧,以實現學校的和諧。即使不是我校這種情況,一般學校也存在干部和群眾之間、教師和職員之間、教師不同學科之間的因崗位不同、工作性質不同而產生工作和利益上的攀比。如果不能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也勢必影響學校和諧,影響學校的工作和發展。
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建設好和諧社會,首先要投入到和諧校園的建設當中。
和諧社會一定是法治社會。和諧校園也一定是講法則的校園。我們大學生在遵守好法律法規的同時也應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遵守校園的有關規定和行為準則。和諧社會需要法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和諧社會需要人人遵紀守法。在學校,和諧校園的建立也需要我們不斷完善自己,修煉自己。作為一名學生干部,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遇到摩擦是在所難免的。如何營造“和諧”氣氛是工作中的關鍵。在遵守學校各項基本要求的同時更要求我們在學生工作中做到文明管理、依法管理、公正管理,為同學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校園空氣。
和諧校園也因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我們的才智在這里盡情揮灑,我們的笑臉在這里盡情綻放;我們的夢想正在這里延續,我們的未來將從這里誕生。同學之間載滿青春的歡笑,老師之間洋溢欣慰的笑容,師生之間流露真摯的情愫。
和諧校園需要好的文化韻味,我們不求歷史名宿在此烙下多少足跡,我們但求自己能夠在學校寫下一些美好和記憶。我們不苛求別人給我們一個景色優美的校園,我們追求的是自己營造的一種蓬勃向上,腳踏實地的學習氛圍。好讓學弟學妹們把這種韻味接承品味。
誠信、文明的風范徜徉著和諧的校園。我們實事求是,我們坦誠相待,我們誠實守信,我們寬以待人。我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奉獻,我們始終攢著一顆體貼的心去將心比心。 校園里響徹著和諧的樂章和令人鼓動的交響曲,我們永葆激情,我們永遠年輕,和諧的校園就在我們這里。
【關鍵詞】高等學校;和諧校園;創建
校園和諧主要是指學校協調、均衡、有序發展的態勢,校園內部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主要表現為校園組織結構要素的和諧、教育環境的和諧、教師間人際關系和諧、學生間人際關系和諧、師生關系和諧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等等。構建和諧校園,不僅是創建和諧社會、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而且也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需要。所以,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提煉大學文化、創建和諧校園這項偉大而又系統的工程中去。
一、創建和諧校園的基本思路
(一)民主高效的管理體制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保證
1、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
改變單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做法,在依法依規、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把各種任務、要求和教師的態度、感情、利益、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以公平的信念創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勵和分配機制,如建立和完善教師業務檔案、教育教學效果評價方案、課改方案、獎教獎學方案等。
2、改變學校的各種管理方式
在管理工資制度方面,應在繼續推行結構工資制的基礎上,采用“按勞分配、優質多酬”的計酬方式,取消統一的工資福利;教師聘用方面,在繼續推行教師聘任制的同時,根據實際工作的績效執行“低職高聘,高職低聘”的彈性政策,率先改變職稱終身制;制度建設方面,繼續施行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規范教職員工的行為,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既重過程投入又重成果效益,將質量考核與多元評價統一起來,以獎懲分明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培養其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建設和諧發展的教職工隊伍。堅持在合理評價基礎上“以崗定員,按勞分配、績效掛鉤、優績優酬”的人本化管理的價值取向。
(二)構建和諧校園的具體實踐
在具體實踐中,應堅持改革未動、宣傳先行的原則,先“投石問路”,然后“冷水泡茶”,采取分類座談和調查問卷等形式集思廣益,同時利用全校教職工大會的形式來個“洗腦風暴”,通過交流溝通、換位思考,“跳出廬山看廬山,才識廬山真面目”,使大家思想觀念的轉變與學校制度的出臺同步進行,恰到好處地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二、彰顯人文特色,創建和諧的校園環境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美化、凈化、綠化校園
1、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針對學生特點,以大學生科技節、文化藝術節、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文化素質教育講座等為重要載體,以第二課堂為有效途徑,以素質養成為主要目的,逐步形成能夠滿足廣大學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體系。針對教工特點,以重要節慶和重大校務活動為契機,以專職青年教工和離退休教工為主體,以廣泛參與為前提,開展經常性、群眾性文藝體育活動。通過積極引導和建設,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的品位和質量,彰顯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強創建活動的感染性。
2、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園林化工程
在改善和提高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學員活動場所,提升校園環境檔次和文化品位的同時,號召全體職工為學校“栽一棵樹、種一盆花、獻一條計”,美化、綠化校園,進一步增強全體職工熱愛學校、關心集體,以校為家的意識。我們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朝著使校園環境更富有人文色彩的綠化、美化方向努力,力求做到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處流水都會唱歌,每一棵樹木都會育人,每一個學生都能領悟校園文化的含義,發揮環境熏陶人、造就人、培養人、改造人的功能,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3、加強樹木文化的宣傳建設
學校可以通過立牌和掛牌的形式,對主要景點和花木進行全方位的文字介紹,并賦予植物詩情畫意,比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的松樹;“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楓樹;象征著團結向上、力爭上游的白楊樹等等,對師生都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還可設立文化宣傳長廊,利用校園內的櫥窗對植物進行詳細介紹,圖文并茂,讓學生在欣賞和享受綠色的同時,也能學到植物知識和綠色文化,把綠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發揮到極致。還要做到,在校園內、教室走廊、教室內,電話亭、自行車棚,各類教育名言、格言或其他富有教育意義的標語和圖畫隨處可見,讓學生舉目所及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二)創建安全、和諧發展的人文環境
1、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氛圍
將安全工作當作重中之重,始終將其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學校領導要經常研究、部署、安排、檢查校園安全工作,經常過問并利用各種場所講安全,值班期間查安全。在長期堅持成功做法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完善校內安全教育體系和管理網絡,通過班會、課堂教育、心理咨詢、校園廣播、宣傳板、校報、報告會、校園綠色網吧等多種形式,形成全方位“人人講安全、個個想安全、事事抓安全”的安全教育氛圍。
2、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要把培養學生正確做人、安全做事放在首位,始終圍繞學生這個主體,緊抓教育這個主線,立足于思想教育、心理疏導、人格培養,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和矛盾,教育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手段。
3、人防物防相結合,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
將門衛、學生公寓、食堂、飲用水等列為校園安全的重點,努力確保門衛、公寓、食堂、飲用水等無安全隱患,為公寓更新、增加、配置相應的滅火器,安裝報警電話。同時要對公寓管理員進行專門的消防知識和技能培訓,對住宿學生進行應急疏散演練,并在全校成立經過培訓的、以校衛隊和公寓管理員為主的義務消防隊,從而提升校內自救的能力。
三、開展探究式教與學的研究,促進師生和諧發展
學校要支持教師學歷進修,分批選送教師參加業務培訓,給教師樂業的空間、發展的空間、創新的空間,發掘教師的潛能,激發教師的內部動力。同時,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幫助教師牢固樹立敬業的精神和樂業的態度。也要加強教師的情感教育,強化職工服務意識,要求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以課堂為主要空間,以探究研討為主要形式,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全面育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學習,更要讓他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
關鍵詞:“空巢”學生;和諧校園;營造氛圍;自重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4-0136-01
創建和諧校園是時展的必然。強調:“要在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扎扎實實做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由此可見,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作為教師,我們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想要創建和諧校園,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但是,我校地處偏遠的農村,由于人均收入低,難以滿足生存需要,所以就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長,這就使得我校近80的學生成為“空巢”學生。他們中有的學習成績差,有的是貧困生,有的性格孤僻、學習習慣不好,有的多動、行為習慣不佳等,這些學生往往易受到同學的冷落,老師教學中也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教育關系著國家的未來,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和諧的社會,沒有對“空巢”學生的轉化就不可能有校園的和諧存在。讓我們共同關注“空巢”學生,給他們關愛、尊重、平等,讓他們成為學校的合格學生,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優秀個體。
關注“空巢”學生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溝通了解,掌握他們的具體情況
溝通的方法首先是善于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找他們談心,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思想說出來。如果學生說出與家長或其他科任老師關系不協調時,教師要及時查訪,協調關系,讓老師、家長關心學生,也讓學生尊重和體諒老師、家長。溝通的方式還可以采用書面形式,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等,教師要及時閱讀,并反饋自己真心的想法。也可以用留言條傳遞彼此的心聲。
或許“空巢”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通過第三者了解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找與弱勢學生關系密切的學生或與他生活在一起的人交談,從而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及時準確地掌握弱勢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矯正學習過程中的不良心理,達到教育提高的目的。
第二,組織活動,培養他們的自重意識
“空巢”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一方面,他們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另一方面,他們有強烈的被認可的欲望,但因為多種原因,他們把這種欲望埋在心底,在各種活動面前畏懼緊張,我行我素。這種心態是產生逆反心理的根源,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教師要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并注重在活動中引導弱勢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產生自尊自信從而自愛自強。
另外,教師應善于在活動中發現或捕捉弱勢學生的閃光點。教師可以和他們一起參加活動,及時發現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捕捉他們的“特長”,并及時的給予肯定。甚至尋找機會,把他們的良好表現介紹給同學們以及家長、其他科的老師,讓大家賞識、理解、尊重他們。
第三,營造氛圍,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①請你以Tom 的名義,給遠在美國的父母寫一封信,介紹學校的現狀并談談你的感受。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或地名。詞數80左右。信的開頭與結尾已給出,不記入總詞數。
③以下詞匯僅供參考:build up建立,創建 a harmonious campus和諧校園 impress vt. 給……留下印象
范文:
Dear Mum and Dad,
Time flies! I've been here for nearly a year. I'm very pleased to find that our school is really a good one.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work hard at their lessons. They take an active part in activities that help to improve their qualities and health. They are friendly to each other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each other.
The teachers here all enjoy their work and they love their students. They work hard and do what they can do to help their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respect their teachers. They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ry their best to kkp the school yard clean and tidy. They never throw waste about nor pick the flowers.
In a word,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this school. I love my new school.
Yours,
Tom
譯文:
親愛的媽媽和爸爸,
時間過得真快啊!我一直在這里近一年。我很高興地發現我們學校是一個非常好的。我們學校的學生努力學習功課。他們積極參加活動,幫助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健康。他們彼此很友好,并且隨時準備互相幫助。
這里的老師都喜歡他們的工作,他們愛他們的學生。他們努力工作,做他們所能做的來幫助他們的學生。和學生們尊重他們的老師。他們彼此相處得很好。我們學校的學生盡力kkp校園干凈整潔。他們從不亂扔垃圾也不摘花。
總之,深深打動了我在這所學校的和諧氛圍。我愛我的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