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瓷磚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長余輝材料;發光陶瓷;干法布料;二次布料
1 前言
發光是物體不經過熱階段而將其內部以某種方式吸收的能量直接轉換為非平衡輻射的現象,若固體物體發射出來的光在可見光或者近似可見光區域則把該物體稱為固體發光材料[1]。長余輝發光材料是光致發光材料的一種,它是一類吸收太陽光或人工光源所產生的光能并將其儲存起來,使電子處于激發態,當光激發停止后,在熱擾動下再把儲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一種新型綠色發光材料[1-2]。長余輝發光材料因具有獨特的高亮度、快吸收、長蓄光、化學穩定性好,以及耐候性強等優良理化性能而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交通運輸、消防安全、儀器儀表、廣告牌匾、珠寶首飾等領域[2-4],如:在建筑物裝飾領域常見的夜光石膏天花板、吊棚、霓虹裝飾、緊急出口、危險區域、疏通通道等。而將長余輝發光材料的這一發光特效引入建筑陶瓷裝飾中,用于家居衛生間、廚房、客廳地面和大型壁畫鑲嵌,既美觀又實用,同時還能滿足人們對多樣化、個性化、藝術化的裝飾需求,更能根據個人喜好進行DIY設計,創作出美麗神奇的夜光效果。因此,研發發光陶瓷已成為建筑陶瓷行業關注的熱點。
發光釉料是指將基礎釉料與發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施于坯體表面,燒成后具有發光功能的一種釉料[5]。它可以吸收陽光或其它散射光,吸蓄光能以后發生活化,而發出強光,發光時間長達12 h以上,并且發光性能可重復再現,維持發光效果長達15年。
本文從傳統陶瓷制備工藝出發比較了不同種類的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發光性能,并研究了制備工藝和發光材料的含量對釉面發光和釉面性能的影響,成功制備出效果理想的發光裝飾陶瓷磚。
2 實驗內容
2.1 實驗流程
本實驗以現有二次干粒技術陶瓷磚生產工藝為基礎,首先在一次燒后的基礎磚上通過噴墨方式打印圖案;再將長余輝發光材料與熔塊干粒(其組成見表1)按不同配比混合,經大孔徑絲網將混合干粒布施于產品表面;最后整體覆蓋一層透明干粒,把長余輝發光材料封閉在釉層中間,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同時,使產品產生通透的質感,具有類似玉質和寶石的魅力。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2 實驗表征
釉面的發光效果和缺陷主要通過肉眼進行判斷。電鏡圖片則是采用德國ZEISS公司生產的LEO1530VP掃描電鏡。樣品在測試前用5 vol%的HF溶液腐蝕30 s。
3 結果分析與討論
3.1 發光材料的選擇
長余輝發光材料主要有硫化物基質、磷酸鹽基質、硅酸鹽基質、硼酸鹽基質、鋁酸鹽基質,其中硫化物基質和堿土鋁酸鹽基質兩大體系在稀土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發展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達到實用化程度的鋁酸鹽體系長余輝發光材料有:發藍紫光的CaAl2O4:Eu,Nd、發藍綠光的Sr4Al14O25:Eu,Dy和發黃綠光的SrAl2O4:Eu,Dy。鋁酸鹽基質長余輝發光材料因具有優良的光譜性能、超長余輝特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而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被人們譽為第二代蓄光型長余輝發光材料。
本實驗選用顆粒粒徑為160~350目的堿土鋁酸鹽體系長余輝發光材料在960~980 ℃下進行燒結,各種長余輝發光材料單獨使用和與干?;旌虾蟮陌l光效果見表2。通過對不同種類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發光效果進行分析及在陶瓷磚應用過程中呈現的物理化學性能進行綜合評價,從而選出符合條件的長余輝發光材料。
從表2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干?;旌希幪枮?001的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燒結程度較好,發光能力強,發光持續時間長,夜光發光效果最佳。故選用該材料進行后續的研究。
3.2 發光陶瓷磚的制備工藝對釉面發光的影響
由于長余輝發光材料具有耐水性差、釉料容易沉降,與坯體結合性不好等缺陷。因此,排除采用傳統的濕法制釉工藝,而采用干法布料的方法進行實驗。實驗首先采取的工藝路線為(工藝①):干法布施長余輝發光材料布透明干粒燒成拋光,但發現單獨布施的那層純長余輝發光材料在正常燒成條件(970 ℃)下不能完全燒結,坯釉的結合性能很差,非常容易產生釉面剝落(如圖2所示)。接著嘗試了工藝②:干法布施長余輝發光材料和熔塊干粒的混合物燒成拋光。然而可能因釉層始熔溫度較低使得坯體或釉中的氣泡未能及時排出,隨著燒成過程的進行,部分氣孔逐漸向表面遷移(如圖3所示),當后期經過拋光處理后,孔洞暴露在釉層表面,影響釉面效果。為了減少釉面氣孔率,提高釉面效果,最終決定采取二次干料布料工藝,在長余輝發光材料和干?;旌衔锏谋砻嫔显俨际┮粚油该鞲闪?,得到工藝③:布施長余輝發光材料和熔塊干粒的混合物布透明干粒燒成拋光。此工藝過程長余輝發光材料混合干粒和透明干粒均經一次燒成,確保了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發光性能,同時所有原料反應更加充分,結合性能更好。
3.3 長余輝發光材料的含量對釉面發光的影響
為了尋找長余輝發光材料在混合物中的最佳配比,分別在混合物中加入質量分數為20%、40%、100%的長余輝發光材料進行對比。試樣在自然光下照射30 min后移至黑暗處,其結果見圖4。
從圖4中可以看出,隨著長余輝發光材料在混合干粒中的比例升高,發光效果越好,混入40%的5001的試樣發光強度明顯高于混入20%的試樣。但是釉面缺陷也隨著長余輝發光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多,當長余輝發光材料的含量大于某一臨界值時,坯釉的結合性能變差,產品表面開始出現剝落現象;當長余輝發光材料含量達到100%時(即純的的長余輝發光材料),產品表面有明顯的剝落痕跡(見圖4)。故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實驗和對長余輝發光材料的參數檢測,最終確定長余輝發光材料的最佳摻入量為40%。
3.4 發光陶瓷磚坯釉的結合性能
樣品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從下到上分別為:坯體層、面釉層、噴墨印花裝飾層、發光材料層、微晶熔塊層。在燒成過程中,坯和釉中的部分成份通過相互的擴散、熔解,形成了中間層,中間層的形成可促進坯釉間、不同材料間的熱應力均勻。發育良好的中間層填滿不同材料的表面,有助于釉和坯及發光材料層與熔塊干粒層相互牢固粘結在一起。中間層對坯釉結合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 降低了釉的膨脹系數,消除釉裂;(2) 若中間層生長成了與坯體性質相似的晶體,則有利于坯釉結合;(3) 釉溶解了部分坯體表面,并滲入坯體,坯釉接觸面積增加,有利于釉的粘附,增加了坯釉適應性。
本實驗通過分析坯釉中間層的發育程度來判斷坯釉的結合性和適應性,如圖6所示。
從圖6中可以清楚看到,坯體層和釉層相互滲透反應形成中間層,且從釉層到坯層有良好的過渡,保證了最終發光裝飾陶瓷的各項優異的性能。
3.5 發光材料的發光機理
發光陶瓷磚發光機理能級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
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本實驗發光裝飾陶瓷磚主要是發藍綠光,樣品在光照作用下其中的基質(鋁酸鍶)晶格吸收了激發能,并將吸收的能量傳遞給激活劑離子(Eu2+),使激活劑離子的最外層電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態8S7/2能級躍遷到激發態4f65d能級(圖7中的過程1),其中一部分電子由4f65d返回8S7/2時產生Eu2+的特征發光(圖7中的過程2),波長500 nm;另一部分電子被發光材料中的空穴陷阱能級所俘獲(圖7中的過程3)而儲存起來。在熱擾動作用下,陷阱能級中所儲存的電子陸續返回4f65d激發態(圖7中過程4)而參與Eu2+的發光(圖7中的過程2),當停止光源照射后上述發光中的第一部分已經不存在,而被陷阱能級所俘獲并存儲起來的電子在室溫下不斷回到4f65d激發態,返回基態時再次發光,即余輝。余輝時間的長短與陷阱能級中的電子的數量及吸收的能量有關,陷阱能級中的電子數量越多余輝時間越長,吸收的能量越多電子越容易克服陷阱能級與激發態之間的能級勢壘,從而產生持續發光的現象。
本實驗選用的是Eu2+、Dy3+共摻鋁酸鍶發光材料,其中的Eu2+為發光中心,Dy3+是為增加晶體中電子陷阱的數量,從而達到延長余輝時間的目的。本實驗的發光裝飾陶瓷磚的余輝時間長達12 h以上,夜光效果比較理想,發藍綠光,與可見光電磁波譜(見圖8)相符。
4 結論
(1) 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干?;旌?,編號為5001的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燒結程度較好,發光能力強,發光持續時間長,夜光發光效果最佳。
(2) 通過二次布料工藝,先布施一層長余輝發光材料和干粒的混合物,再布施一層透明干粒的方法可以成功制備出發光效果較好的裝飾陶瓷磚。
(3) 長余輝發光材料的最優加入量為40 wt%。
參考文獻
[1] 王萍萍. 全彩色長余輝材料的制備及發光性能研究[D].青島:中
國海洋大學, 2011.
[2] 吳家亮. 稀土摻雜鋁酸鍶長余輝發光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D].
杭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2011.
[3] Kaya S.Y., Karasu B. Process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of phos
phorescent pigment added, frit-based wall tiles vetrosa
decorations[J]. Ceram Int, 2012, 38 (4): 2757-2766.
[4] 肖志國, 羅昔賢, 夏威, 等. 長余輝發光材料在陶瓷行業的應用
研究[J]. 中國稀土學報, 2001, (06): 561-565.
關鍵詞大規格,超薄,瓷質磚,一次燒成,市場應用
1前 言
隨著建筑裝飾材料行業的蓬勃發展,市場上陶瓷墻地磚的產品規格不斷增大。由于傳統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的限制,在墻地磚產品規格增大的同時,為了滿足生產過程坯體的強度要求及產品的其它性能,產品厚度也需大幅度增加。普通的大規格陶瓷磚、天然石材等建筑裝飾材料,雖然裝飾效果好,但同時也帶來資源消耗大、能耗高、利用率較低、建筑物負載重、運輸和施工費用高等問題。這與我國資源缺乏的國情和提倡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產業發展政策相矛盾。近年來,陶瓷墻地磚、天然石材等裝飾材料生產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國內外石材的生產已經向天然石材薄板、石材復合板的方向發展,墻地磚的生產也在向大規格、薄型化、仿花崗巖和大理石的方向發展。
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推出魔術師裝飾成形系統,該系統包括MODULO 6800雙活塞大噸位壓機和MODULO布料系統,該系統的推出實現了壓前裝飾的設計理念,可進行3~20mm厚度和任意顏色及圖案的大規格瓷磚生產,屬于世界首創。在此裝備推出的前提下,科達機電率先在國內研發并推出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生產線,該生產線裝備了MODULO 6800雙活塞大噸位壓機、MODULO布料系統、高效節能輥道窯、超潔亮生產線等世界上先進的設備。在獨特工藝配方和生產工藝的前提下,通過干法壓制生產出800mm×1800mm×3.5mm的大規格超薄瓷質磚。該產品每塊重量約12kg,原料消耗相當于同類規格產品重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單位面積能耗不到常規墻地磚產品的70%,產品各項性能指標達到或超過ISO陶瓷磚標準。該生產線原料制備工藝與常規墻地磚的生產工藝相同;MODULO 6800雙活塞大噸位壓機為大規格超薄磚坯提供強大的壓制力,避免了磚坯出模時易破損的現象;其獨特的磚坯輸送設備,可有效地避免超薄坯體在輸送時出現破損;高效節能輥道窯通過特殊的傳動設計,有效避免了磚坯在燒成時的變形;納米超潔亮拋光生產線為大規格超薄瓷質磚提供了最后的產品防護,亦可不經過拋光工序,直接生產大規格超薄啞光瓷質磚。在科達機電陶瓷工程試驗中心進行的具備全部獨立知識產權的大規格超薄瓷質磚配方的研制及生產,已取得了圓滿成功。本文主要介紹大規格超薄瓷質磚配方的研制、生產工藝及其市場應用。
2坯體配方的研制機理
由于所生產坯體規格(800mm×1800mm×3.5mm)很大,厚度很薄,為達到瓷質磚的性能(特別是成品磚斷裂模數)要求,必須解決常規產品脆性較大及機械強度較差的問題,此時可通過降低瓷坯組成中玻璃相的含量,增加莫來石晶體的含量,提高成瓷材料的彈性,降低瓷坯中的氣孔率等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另外,因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規格很大,厚度很小,與常規大規格陶瓷磚相比,在成品磚斷裂模數相同的情況下,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抗折斷能力較差,因此必須提高產品的彈性,來提高產品的抗沖擊性能。產品的彈性主要通過減少瓷坯中玻璃相的含量和生成更多的莫來石晶體來提高。
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坯體的化學組成與一般瓷質磚的化學組成有所不同。選擇一些高鋁類粘土原料來增加配方中Al2O3的含量,并增加坯體在燒成過程中的高溫保溫時間,隨著玻璃相的進一步增多,莫來石晶體進一步發育成長,使二次針狀莫來石的含量增加,以達到提高產品的彈性和斷裂模數的目的。坯體中的Al2O3含量提高后,坯體溫度有所提高,為降低坯體的燒成溫度、瓷坯中的玻璃相含量和瓷坯的熱膨脹系數,采用熱膨脹系數很低的含Li2O類原料代替部分含K2O和Na2O的長石類原料。由于Li2O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化學活性比K2O和Na2O強,是很強的助熔劑,含有Li2O的坯體可在較低溫度下產生液相,填充在坯體熔融過程中的間隙,降低瓷坯的氣孔率,也有助于莫來石在較低溫度下的形成。Li2O代替部分K2O和Na2O作為坯體的熔劑,可減少坯體配方中長石類原料的引入量,Li2O和K2O、Na2O相結合,可以降低坯體的燒成溫度。
3坯體配方組成
3.1 坯用原料的化學組成(如表1所示)
3.2 坯體配方組成(如表2所示)
3.3 坯體配方的化學組成(如表3所示)
4生產工藝
4.1 生產工藝流程
坯料制備配料球磨過篩(40目)、除鐵泥漿陳腐過篩(80目)、除鐵噴霧干燥塔制粉粉料陳腐 壓制成形坯體干燥坯體煅燒拋光超潔亮處理 成品檢驗包裝
4.2 生產過程
漿料和粉料的制備工藝和常規墻地磚的制備工藝相同。由于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坯采用的是干法壓制成形,故對壓制成形后坯體的濕坯斷裂模數要求較大(≥1.2MPa)。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生產對從磚坯壓制成形后到進干燥器前的輸送裝置的平穩性要求很高。由于剛成形的濕坯斷裂模數較小,在進入干燥器前的輸送過程中,容易引起裂紋缺陷,而采用MODULO 6800壓機和MODULO布料系統壓制成形的坯體完全可以避免此缺陷。其顯著特點是此成形系統采用彈性底膜作為載體替代傳統壓制模具中的下模,此舉既可任意調整磚坯厚度,又可使超薄磚坯連同彈性底膜一同出模,并被平穩送到輸送皮帶上,再進入干燥器進行干燥而不致破損。為保證干燥器傳動平穩、避免磚坯在干燥過程中產生裂紋,可采用鋼絲網作為傳動載體進行輸送。干燥后的坯體被連續送到高效節能輥道窯(小輥棒、短輥距)內進行煅燒。
4.3 工藝參數
4.3.1 球 磨
泥漿比重(g/mL):1.68~1.70;泥漿流速(s):25~35;250目標準篩余(%):0.8~1.0
4.3.2 噴霧干燥塔制粉
粉料含水率(%):6.0~7.0;粉料顆粒級配(%):20目以上:<1;20~40目:15~25;40~60目:40~50;60~80目:15~20;80~100目:1~5;100目以下:<3
4.3.3 粉料壓制成形
最大壓強(MPa):31.1;最大壓力(T):6125;濕坯斷裂模數(MPa):1.4
4.3.4 坯體干燥
干燥周期(min):14;干坯殘余水分(%):<0.5;干坯斷裂模數(MPa):3.8
4.3.5 坯體煅燒
燒成溫度(℃):1230(高火保溫時間:12~13min);燒成周期(min):70;成品磚尺寸(mm×mm):1806×810
5產品主要性能指標
成品磚吸水率(%):<0.1;成品磚斷裂模數(MPa): ≥50;成品磚厚度(mm):3.5;熱膨脹系數:<7.0×10-6/℃;白度:750;莫氏硬度大于7;經拋光和超潔亮生產線處理后的光澤度大于90度。
6加工性能
由于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吸水率很低、硬度高、韌性好,具有優良的可加工性能。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在應用前可進行切割、磨邊、倒角和鉆孔等。
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切割時可采用水刀切割機、玻璃切割機、甚至普通手持的玻璃刀進行切割(采用手持的玻璃刀對磚坯切割后,邊部較鋒利,需要對其進行磨邊);磨邊和倒角可采用普通磨邊機或便攜式電動工具進行;鉆孔時,建議使用高速玻璃鉆頭。
7市場應用
7.1建筑物
可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的室內(地面、墻面)、室外(墻面、屋頂)、洗手間的臺面等表面裝飾,提高建筑物的檔次。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可使施工快速、簡單。其吸水率很低,可替代傳統的建筑材料,長期保持建筑物的高性能外觀,抵抗風雨和寒冷的侵蝕,減少維護和更換工作。防紫外線特性可長久保持其最初的外觀,不褪色。
7.2 家具用品
可采用粘接劑,將加工后的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用于家具、廚房的洗滌臺面、廚柜的表面、桌面、茶幾等表面裝飾。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吸水率很低,不具有滲透性,而木頭和膠合板具有滲透性,在與木頭、膠合板的連接時,可以使用聚亞氨脂粘接劑,這種粘接劑具有緩沖兩種材料之間發生相對運動的彈性。大規格超薄瓷質磚的熱膨脹系數較低(<7.0×10-6/℃),當用在家具上,大規格超薄瓷質磚與木頭或聚氨脂的結合,可實現零接縫。當被鋪設的材料的熱膨脹系數與超薄磚有較大不同時,鋪設要慎重選擇粘合劑的種類和接縫的尺寸。
7.3 隧道、地鐵站、人防通道
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具有較好的彈性和韌性,可用于鋪設彎曲形狀的表面。例如隧道、地鐵站、人防通道的墻面。在地下工程中應用時,大規格超薄瓷質磚所具有的良好阻燃性能使它在火災時不吸收氣體也不放出煙氣,不會被交通廢氣腐蝕;在大型公共場所使用時,不會因空氣污濁而污染。
7.4 船舶制造行業
為抵擋海運環境中的潮濕、風蝕、鹽份等,船舶設計師經常選擇一些難分解、防腐蝕、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大規格超薄瓷質磚除具有上述的特性外,還具有以下特性:無滲透性、低吸水率、壽命長、能抵抗各種腐蝕、易清潔維護、重量輕等,在船舶裝飾材料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7.5 清潔要求很高的房間
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可用于對清潔要求很高的房間,例如醫院,食品加工場所、廚房、浴室、化學實驗室等。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如:800mm×1800mm×3.5mm)可進行無縫鋪貼,減少大規格超薄瓷質磚之間的接縫寬度,杜絕細菌的滋生。耐腐蝕性、良好的清潔性能和高的表面硬度保證工作面、墻面及設備不會損壞,可保持良好的清潔、安全水平。
7.6 制作禮品和藝術品
采用高壓水射流技術(例如:水刀),將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加工成鏤空畫或者雕塑??稍诒砻嬷苯訜≌掌嫷葓D案,作為精致、美觀的高級禮品,或為裝飾高檔藝術景觀工程提品。
7.7 制作復合板
大規格超薄瓷質磚可與大范圍的材料(有機和無機)復合形成復合板。主要用于大規格超薄瓷質磚與陶瓷磚、水泥板、鋁塑板、鋁蜂窩板、木板、高分子材料板、保溫板等母材板之間的復合粘接,可提高復合板的隔音、隔熱、阻燃性能,使復合板的建筑特性被增強。用于建筑物的外墻干掛,也可提高建筑物的隔音、隔熱性能,有利于建筑物的節能。
關鍵詞: 高職高專英語專業詞匯學習策略
一、引言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砌塊”[1],離開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英國著名語言學家D.A.Wikins就曾經說過,“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則不能表達任何東西”。[2]由此可見,詞匯學習在語言學習中的地位,它是二語習得的核心。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詞匯學習貫穿于英語學習過程的始終,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從理論上講,一個學生的詞匯量越大,他會感覺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越強,但這還取決于他是否扎實地掌握了詞匯知識及其正確的用法。詞匯習得的正確方法對幫助學習者擴大其詞匯知識和詞匯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詞匯學習的現狀
受應試教育及當前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就是希望能過級,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專業四、八級,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等。這就使得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會教授學生盡量多的詞匯,而學生也會把語言學習的重心放在詞匯上。但由于實際教學要求,教師不可能投入大量的實踐和精力用于輔導學生的詞匯學習,因此詞匯學習往往被淡化成自主學習中的內容。而在這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詞匯學習策略的指導與學習,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往往會把自己大量的學習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記單詞上,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許多學生在詞匯學習上存在著很多誤區。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主次不分;死記硬背,方法單一,沒有科學的學習策略;不及時復習,效率不高;不善于利用詞典等。由此可見,培養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策略是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果的關鍵。
三、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分類
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是指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詞匯時為學習和記憶詞匯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31]由于應用語言家們理論基礎的不同,對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分類的方法并不一致。如國外學者Cohen(1990)把詞匯學習策略劃分為deeper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和shallower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O’Malley,Chamot 和 Oxford(1990)把詞匯學習策略劃分為meta-cognitive strategy,cognitive strategy和social strategy;而還有一些語言學家則把詞匯學習策略劃分為discovering strategy和consolidation(enhancing) strategy。國內學者林菊葉(2007)在其論文中提到了機械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4];而李春萍、李秋萍(2008)則在其論文中提出了認知策略、精加工策略、元認知策略[5]。在眾多的分類標準中,其中O’Malley和Chamot的分類標準最受普遍認可,其將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分為三種類型:
1.元認知策略[6](meta-cognitive strategy)包括:制訂計劃、自我監督、自我評估。
2.選擇性注意認知策略[7](cognitive strategy)包括:猜測詞義、記筆記、利用上下文語境、聯想、分類等。
3.社會情感策略[8](social strategy)包括:合作、自我激勵等。
四、如何選擇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
根據上述的詞匯學習策略并結合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的詞匯學習現狀,筆者認為以下詞匯學習策略是有助他們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
1.語境學習策略。
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曾經說過,語境是決定語義的唯一因素,脫離了語境,則不存在語義。對詞匯的學習應放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語言是由詞匯和詞匯關系構成的一個網絡,很多詞匯有其特征的行為、使用環境和搭配對象。Wellace指出:“從一開始,詞匯就必須在自然的語境中,與通常搭配的其他詞語在一起?!苯Y合語境學習詞匯,有助于學生理解全篇文章。如man這個單詞在“There are several men missing in that chess set.”這句話中的意思是名詞“棋子”;而在“The boat was manned entirely by women and children.”這句話中卻是動詞“給……配備人員”的意思。
2.利用構詞法策略。
大量英語單詞都是由派生詞構成的。利用構詞法建立記憶聯系,可以加深對生詞結構的觀察理解,增加詞匯量。如在學習image一詞時,學生可以聯想到imagine(想象),imaginable(可想象的),imagination(空想),再由imagine這個熟詞,聯想到image(像、圖像)。這樣認識一個詞根便可以認識一群單詞,運用構詞規則進行分解,使長詞變短詞、生詞變熟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根據詞源學分類記憶策略。
英語中存在大量的外來語。根據它們的詞源來記憶單詞不僅有效而且有趣。了解一個詞背后的故事,改變枯燥的單詞記憶方法,還能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希臘語中有很多由神話故事演繹來的詞,如Arcadia(阿卡迪亞)意指世外桃源或田園牧歌式的生活,as shy as Daphne(像達芬妮一樣害羞)意指靦腆、忸怩或羞羞答答,等等,掌握這些詞的詞源對記憶很有幫助。
4.利用多媒體課件,用圖像和聲音記憶策略。
圖片信息儲存在我們大腦短時記憶庫中的時間大概為5秒,聽覺信號也只能保持幾秒鐘的記憶,但如果能將圖片信息產生的視覺信號和聽覺信號結合起來,就能夠利用聽覺信息成分來鞏固我們的視覺記憶,反之亦然。因此,看到一個單詞,如果能夠同時聽到這個詞的發音、看到表現這個詞的畫面往往能夠加深記憶。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課件、相關背景的影視片段或錄音磁帶,通過多種感官使學生加強印象。例如,學習elephant一詞,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大象的圖片,或是一個關于大象生活的短片,那么這個詞,甚至是一些與其有關的詞匯,如:trunk(象鼻),tusk(象牙),ivory(象牙白),ivory tower(象牙塔)等詞也能通過聯想法被學生同時記憶。
5.善用詞典策略。
查閱英文詞典也是擴展詞匯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需要查閱的內容不僅包括單詞的音標、詞性、解釋、語體、語域、用法、例句,還要看它的各個派生詞及相鄰詞條,并試著分析異同、發現規律。如,different這個單詞,查字典時我們會發現它是形容詞意為“不一樣的,不同的”,同時也會找到它的名詞和動詞的形式difference(不同之處,差異點)和differ(有區別,與……相異)。比較一下三個詞,我們就會發現different把“t”變為“ce”就變成了difference,把ent去掉就成了differ這個單詞。如此類推,學生記單詞時,通過查字典就可以達到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6.及時復習策略。
從英語詞匯學的角度講,產生遺忘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經常地鞏固和復習已經學過的的單詞。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the Forgetting Curve),學習之后遺忘即開始,而且開始時遺忘較快,后來逐漸減慢。因此,學習后學生要及時復習。復習的方法很多,可通過閱讀課本外的材料,如英文報刊、雜志等,或是收聽廣播,都可以達到所學詞匯的多次重復,從而加深記憶。
五、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基于上文的討論與分析,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詞匯學習策略,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筆者認為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運用合作學習策略。
恰當運用合作學習策略,不僅能提高學生認知能力,還能利用學生自身的知識資源,增強學生自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9]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造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如通過角色表演、兩人合作、小組討論等多種途徑,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2.注重文化內涵的教學。
傳統的詞匯教學很少涉及詞匯的文化差異和語用原則。詞匯教學如果不教授文化差異和語用原則,學生就很難準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在語言教學中,胡文仲認為:“只學習語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猶如只抓住了外殼而不領悟其精神。”教學內容有內在的文化信息,有些信息是“顯性”的,例如要學會valentine一詞,就得了解這一節日的來源;另外一些文化信息是“隱性”的,有待揭示,例如politics,meta-physics,propaganda等在漢語中雖有“對應詞”但文化含義并不相同。如果不有意識地通過對比揭示這些詞的文化內容,就很難真正理解它們的意義。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形、意之外,還要幫助學生了解該單詞特定的文化內涵,有意識地抓住一些語言材料進行文化導入。
3.注意培養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運用。
元認知策略控制了認知策略的使用,學習者的學習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元認知策略使用的成敗。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培養學生在元認知策略方面的意識和技能,讓他們有計劃地對單詞進行定期復習,從而正確誘導他們在詞匯學習中要不斷同遺忘作斗爭。
4.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Krashen等主張通過廣泛的閱讀自然習得詞匯,且“可理解輸入”是習得語言的關鍵。當學習者接觸到新的語言材料時,他們就會自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現有的水平和相關語境的幫助下,理解其中所含的內容。這樣,輸入成為可理解輸入并被學習者獲得。輸入的途徑是通過聽和讀,而閱讀是最主要的途徑。因此教師應該要加強閱讀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訓練,以期提高其詞匯學習效率。
六、結語
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而詞匯學習策略的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詞匯教學及詞匯學習策略,結合教學內容,穿插一定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知識和給學生提供運用詞匯學習策略的機會,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地運用詞匯學習策略,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M].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365.
[2][6][7][8]關莉.影響英語學習者詞匯學習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管理科學文摘,2008,(Z1).
[3][5]李春萍,李秋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2):18.
[4]林菊葉.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能力的調查和研究[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7,(4):53.
[9]O’Maley,J. & Chamot,A.Learning Strateg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Wellace,M.J.Teaching Vocabulary[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1984.
[11]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12]姜一平.英語背景知識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分層次教學
高職高專高等數學的教學應該怎樣改,我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過深入思考,提出分層次教學的方案。所謂分層次教學,是針對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采用的一種分級教學的模式和手段。這種教學模式和手段,允許學生根據個人的數學基礎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可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這樣可使數學水平有差異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各自得到相應的發展,最終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從而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
一、分層次教學的背景及意義
分層次教學是在承認學生身心發展差異的前提下,確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有區別地制定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變換授課和學習方式、創立評估體系,促進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得到最優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源于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我國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隨著西方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引入,為了使身心發展有差異的學生的個性得到相應發展,以彌補班級授課制大一統的弊端,改革班級教學策略,近年來在許多大、中、小學校各學科中都采用了分層次教學策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和積累了實踐經驗。
而對于高職院校,近幾年,連續的高校擴招,再加上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允許進行單獨招生以及一專二專的合并政策,不斷推動了高等教育由昔日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 也使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和同一個班級,學生差距更加大,給教師組織教學帶來了更大的困難。既難以確保所有學生都達到教學基本要求,又束縛了優秀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長,這成為當前數學課程教學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保證基于這種形式下的教學質量不滑坡,有必要采取一種新的課堂教育方式,也就是全方位、多層面的分層次教學。
二、分層次教學的主要實踐方式
分層次教學,即從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分層次,主要的方式如下。1.教材分層次。開設了機電類、計算機類、經管類、自動化類以及礦業類高等數學五門不同類別層次的高等數學課程,使用不同的教材,其中有正式出版的自編教材,也有選用的面向21世紀的教改教材。
2.教學對象分層次。教學對象分層時綜合考慮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數學基礎,二是個人志愿,三是專業方向。同時教學對象分層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按教學對象分班,一是在班內分層。不管是哪種分層,都可以把學生分為提高層、發展層和躍進層,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教育方式。
3.教學內容分層次。教學內容分層次就是把高等數學課程內容分為三個模塊,即:基礎模塊、應用模塊、提高模塊?;A模塊教學內容的設定是以保證滿足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為依據,它是高等數學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內容,對所有學生都是必修課。應用模塊內容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設置,所有內容都要體現一個“用”字,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提高模塊內容的設定是為準備繼續深造或者所學專業對數學有特殊要求的學生來確定的?;谶@些,我們開設的有專升本輔導班,高等數學選修課,數學建模選修課以及重修班。
4.教學方式方法分層次
1)備課分層次。在上課的環節中,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環節。
2)學生預習分層次。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預習環節,爭取使學生提前掌握每節課自己需要掌握,可以有選擇的聽取教師的講課內容。
3)學生練習分層次。在課堂練習的時候,習題難度劃分層次,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達到“跳一跳”便能夠“夠得著”的目的。
4)小組討論學習。小組討論使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分層次教學的關鍵。學習小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上的小組,教師指導,高層次的輔導低層次的,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及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另一種是課外的小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自主意識,自覺的主動的進行組合,在課下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畢竟在大學階段老師的輔導時間是有限的。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而且改善了整個學習的環境以及氛圍。
5)作業分層次。布置作業的時候,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作業,從而使學生學完一節課,都能獨立完成適合自己的難度的作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分層次教學方式的實施必然導致評價方式的改革
蘇霍姆林斯基說:“保持和培養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取決于教師如何看待學生的個人成績?!狈謱哟螠y驗、評價是針對各類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其目的是鼓勵學生,也就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其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為了適應分層次教學需要,適應不同學生水平,試卷可分必答題與附加題兩種。每個學生都應完成必答題,測出學生基礎知識和解題基本能力水準,學有余力的可完成附加題。這樣的測驗既對大多數學生起激勵作用,又為少數尖子學生創造了施展才能的機會。
總之,分層次教學方式的實施需要根據不同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生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方式進行具體實施。實施分層教學后,教師的任務沒有減輕,只是任務和目標有所轉移,即有原來只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轉移到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歸納和推理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讓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數學精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謝國瑞.以育人的思想主導工科數學教學的改革[J].高等數學通報
1、格仕祺瓷磚為佛山本地生產,屬于自有品牌。
2、佛山市格仕祺陶瓷有限公司是2014-12-17在廣東省佛山市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佛山市禪城區季華四路河宕村下北3號商業樓3樓328(住所申報)。
3、佛山市格仕祺陶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銷售及網上銷售:陶瓷制品、建筑材料、衛生潔具、陶瓷原料;國內貿易。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