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猜圖答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閉門能知天下事 (打一“成語”)答案:不出所料
閉著眼睛也清楚 (打一“成語”)答案:不了了之
敝帚自珍 (打一“成語”)答案:故舊不棄
辟謠 (打一“成語”)答案:言歸正傳
碧海青天夜夜心·蠅頭格 (打一“成語”)答案:多愁善感
碧眼兒親見玄德 (打一“成語”)答案:備受青睞
碧眼兒坐鎮江東 (打一“成語”)答案:權力所及
避國父諱 (打一“成語”)答案:一文不名
避開故鄉是分娩 (打一“成語”)答案:死里逃生
避難到平壤 (打一“成語”)答案:入土為安
避難于茅屋之中 (打一“成語”)答案:草間求活
避孕措施落實后 (打一“成語”)答案:懷才不遇
邊走邊哭訴 (打一“成語”)答案:行云流水
編外 (打一“成語”)答案:不計其數
第一章 工程概況 ......................................... 2
第二章 腳手架搭設要求 ................................... 3
第三章 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 ............................... 5
第四章 腳手架驗算書 ..................................... 9
附圖一: ................................................ 21
第一章 工程概況
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杭政儲出(2008)19號地塊石材幕墻工程
建設單位:浙江德信金沙置業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幕墻設計研究院
杭政儲出(2008)19號地塊石材幕墻工程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工上沙北路,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上一層,層高3.5米,地上二層,層高在3.2米;建筑施工總高度10米,該建筑面積6352.63平方米,合同工期120天。
1.2適用范圍
本施工組織設計適用于杭政儲出(2008)19號地塊石材幕墻工程。
第二章 腳手架搭設要求
本工程腳手架結合建筑結構形式和外墻的裝飾裝修材料,采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至13.5米,即±0.000~4.2米,±0.000~8.5米,±0.000~13.5米。搭設周長約195米。外架搭設所用的材料采用φ48×3.5直縫焊接鋼管,所有扣件、鋼管均經過檢測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一、材料要求
1、鋼管: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 級鋼的規定。
2、扣件:腳手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的扭力矩達65N ·m 時,不得發生破壞。
3、腳手板:腳手板采用竹材料制作,每塊質量≯30kg 。竹腳手板宜采用毛竹制作的竹笆板。
4、連墻件: 連墻件采用雙扣件大于12.0kN 與墻體連接。
5、安全網按市安全部門有關規定,采用密目式防火阻燃安全網。
二、構造要求
搭設高度為13.5米,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立桿的步距1.8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連墻件采用2步3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米。
1、立桿
縱向間距1500㎜,橫向間距1000㎜,考慮外裝修施工所需的空間,內排立桿與建筑物凈距為200㎜,立桿的接頭應錯開50%,立桿垂直偏差不大于8㎜。相應的在每排立桿下設置一根型鋼作為支撐。
2、大橫桿
步距1800㎜,上下橫桿的接頭位置接頭應錯開,同一水平面的內外大橫桿接
頭應錯開一跨間大橫桿架設在內立桿內側,大橫桿水平偏差控制在2㎝內。
3、小橫桿
應垂直大橫桿之下,用扣件與立桿緊固,小橫桿伸出大橫桿之外,不應小于10㎝。
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在建筑物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斜桿與地面的傾斜角在45度~60度之間,每組剪刀撐必須上下節點對齊斜桿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1000㎜,接頭應交錯排列,不得設置在一個平面內。
5、與墻體連接件
按二步三跨設置,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0米。
第三章 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
1、搭設程序
本工程爭創國家級標準化管理的工地,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一層樓板作為架子基礎,按施工進度要求逐層搭設。
2、搭設方法
1. 搭設前對架子班全體人員進行搭設技術交底,安全生產交底,搭架本身是為施工各班提供安全保障,其自身首先要確立安全施工意識。
2. 本工程架體采用落地式腳手架,架體寬1.05m ,步高第一步為1.8m ,立桿間距1.5m ,內立桿離外墻面距離0.2m 。
3. 腳手架搭設順序:立桿斜桿(固定用)小橫桿大橫桿(第一步測量好水平)擱柵剪刀撐腳手片擋腳桿、扶手桿拉結固定掛安全網檢查驗收。頂步架增設腳手片硬圍護外加安全網圍護。
4. 鋼管腳手架底部立桿,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相鄰兩立桿上部接頭相互錯開,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
5. 鋼管腳手架所有桿件連接均須用扣件,每只扣件的螺栓應擰緊,腳手架搭設做到橫平豎直的要求。
6. 主要通道口設置雙層防護棚(挑出3.0m )。
7. 腳手架轉角處,用電線與建筑物接地線可靠連接,做好接地和避雷裝置。
8. 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進行自檢合格后,邀請公司質安部門進行分段檢查驗收,驗收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
9. 鋪設腳手板的注意事項:
每層滿鋪腳手板。腳手板要鋪平整不得翹頭,不得疊鋪,要鋪穩實,主體施工時挑架第一步,靠墻一側離墻面距離不得大于150mm 。空隙部分用木板滿鋪固定,以防石頭雜物墜落,每塊腳手板四只角必須用12#鉛絲綁扎固定在縱向水平橫桿上。在轉角處和進料平臺處的腳手片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防止滑動。
10. 搭設欄桿,擋腳板的注意事項:
欄桿和擋腳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上欄桿的高度1.2m ,中欄桿高度在
65cm 。擋腳板高度不得小于150mm ,本工地統一使用腳手板。
11. 腳手架搭設標準:
整個腳手架搭設除達到前述注意事項外,還必須達到全部桿件橫平豎直,整齊清晰美觀,造型一致,平豎通順對直,連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間,不變形、不搖晃、不積水,并做好避雷接地的要求。
3、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
1. 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腳手架規范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
2. 班組自檢:腳手架在搭設過程中由架子組長,工地安全員對該外腳手架的搭設過程部位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 腳手架在使用中由該項目負責人,每周組織安全員和架子負責人對外腳手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體、支撐門洞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動,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4. 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進行檢查地基密實性,腳手架搭設完三步高度后,由工地項目負責人組織工地安全員和架子組長及使用架子班組長對該外腳手架進行分段驗收,對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方案及措施,整改完畢后,繼續驗收,驗收合格后由該項目的安全員填寫分段或分層驗收表,并逐級簽字。
5. 遇有六級大風及大雨后進行檢查。
6. 腳手架搭設完畢后,經工地初驗合格報分公司質安部,由分公司質安股對該項目外腳手架進行整體驗收,驗收合格后發“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使用許可證”,不合格的需整改,復驗合格后發證。
4、腳手架的拆除
1. 拆除前的準備工作
項目安全員向操作人員作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交底。
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
在拆除區域設好警戒線,指定專人負責警戒看管。
2. 腳手架的拆除
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項目安全員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并由項目經理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拆除腳手架前,班組成員要明確分工,統一指揮,操作過程中精力要集中,不得東張西望和開玩笑,工具不用時要放入工具袋內。
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腳應穿軟底鞋。拆除挑架等危險部位要掛安全帶。 拆除腳手架前,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在交通要道設專人監護,禁人入內。 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層同時作業。
拆除腳手架的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不得往下亂扔。
拆除的腳手架桿、腳手板、鋼管、扣件等材料應往入傳遞或用繩索吊下,不得往下投扔,以免傷人和不必要的損失。
拆除過程中最好不要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 拆除過程中最好不要中斷,如確需中斷應將拆除部分處理清楚告一段落,并檢查是否會倒塌,確認安全后方可停歇。
腳手架拆除完后應將架料分類堆放,堆放地點要平坦,下設支墊排水良好。鋼類最好放置室內,堆放在室外應加以遮蓋。對扣件、螺栓等零星小構件應用柴油清洗干凈裝箱、袋分類存放室內以備再用。
彎曲變形的鋼構件應調直,損壞的及時修復并刷漆以備再用,不能修復的應集中報廢處理。
5、腳手架的安全搭設措施
1、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施工過程中,實現安全生產,成立以項目經理負責的現場安全管理小組,項目部建立各職能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公司每月對項目經理進行考核,項目經理對項目部及班組長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進行處罰,對優秀的進行獎勵。
2、制定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并列為日常安全活動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并懸掛在操作崗位前。
3、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一名監督日常的安全工作。施工班組超過50人設一名專職安全員,不足50人的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并與施工隊簽定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
4、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根據工程特點指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作業前由工長向班組進行分布、分項、分工種、有針對性詳細全面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5、制定安全檢查制度,每周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凡不符合規定的和存在隱患的問題均進行登記,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來解決,并對實際整改的情況進行登記,對上級下達的隱患整改通知書一并進行登記。
6、對新入場的工人必須經公司、項目、班組三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時間及考核結果要有記錄。工人變換工種進行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7、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活動內容要針對各班組專業特點和作業條件進行,每次活動簡單重點記錄活動內容。
8、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當超越操作證規定的有效期限時進行復試。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登記造冊,記錄操作證號碼、年限,有專人管理加強監督。
9、建立工傷事故檔案,發生輕傷、重傷、死亡及多人險肇事故均進行登記上報。沒有發生傷亡事故時,也填寫《建設系統傷亡事故月報表》按月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10、施工現場針對作業條件懸掛安全標志牌,安全標志設專人管理,作業條件或損壞時及時更換。
第四章 腳手架驗算書
一、參數信息:
1. 腳手架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3.5 m,立桿采用單立管;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橫距為 1.05m,立桿的縱距為1.5m ,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8 m;
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20m ;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計算時因小橫桿上鋪設大橫桿的計算,其兩側的大橫桿直接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所以以集中力傳遞到小橫桿只有中間的大橫桿,即為2根)
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620.00 m;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Φ48×3.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1.00;
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 m,水平間距4.5 m,采用扣件連接; 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
2. 活荷載參數
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 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2 層;
3. 風荷載參數
本工程地處浙江杭州市,基本風壓0.45kN/m2;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z 為0.74,風荷載體型系數μs 為0.649;
腳手架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
4. 靜荷載參數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48;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5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
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
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0.038;
腳手板鋪設總層數
:10(即為滿鋪);
二、大橫桿的計算:
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 ;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05/(2+1)=0.105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1.05/(2+1)=1.05 kN/m;
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8+1.2×0.105=0.172 kN/m;
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
1.05=1.47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
(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 強度驗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 1max =0.08×0.172×1.52+0.10×1.47×1.52 =0.362
kN.m ;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 -0.10×0.172×1.52-0.117×1.47×1.52 =-0.426 kN.m ;
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σ=Max(0.362×106,0.426×106)/5080=83.858 N/mm2;
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σ= 83.858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105=0.143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5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為:
ν=
0.677×0.143×15004/(100×2.06×105×121900)+0.990×1.05×15004/(100×2.06×105×121900) = 2.291 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291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
三、小橫桿的計算:
根據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0.038×1.5 = 0.058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0.3×1.05×1.5/(2+1)=0.158 kN;
活荷載標準值:Q=3×1.05×1.5/(2+1) =1.575 kN;
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8+0.158)+1.4 ×1.575 = 2.463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 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qmax = 1.2×0.038×1.052/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463×1.05/3 = 0.862 kN.m ;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868 kN.m;
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 M / W = 0.868×106/5080=170.953 N/mm2 ;
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σ =170.953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νqmax =5×0.038×10504/(384×2.06×105×121900) = 0.024 mm ;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8+0.158+1.575 = 1.79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νpmax = 1790.1×1050×(3×10502-4×10502/9 ) /(72×2.06×105×121900) =
2.929 mm;
最大撓度和 ν = νqmax + νpmax = 0.024+2.929 = 2.953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為 2.953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150=7與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按規范表5.1.7, 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1.0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 取8.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5×2/2=0.058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8×1.05/2=0.02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1.05×1.5/2=0.23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1.05×1.5 /2 = 2.362 kN;
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8+0.02+0.236)+1.4×2.362=3.684 kN; R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為0.1248kN/m
NG1 = [0.1248+(1.50×2/2)×0.038/1.80]×18.40 = 2.885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kN/m2
NG2= 0.3×10×1.5×(1.05+0.2)/2 = 2.812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kN/m
NG3 = 0.15×10×1.5/2 = 1.125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0.005 kN/m2
NG4 = 0.005×1.5×18.4 = 0.138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6.961 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1.05×1.5×2/2 = 4.725 kN;
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 ,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6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 0.92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1.13;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6×0.92×1.13 = 0.437 kN/m2;
不考慮風荷載時,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1.4NQ = 1.2×6.961+ 1.4×4.725= 14.968 kN;
考慮風荷載時,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 G +0.85×1.4N Q = 1.2×6.961+ 0.85×1.4×4.725= 13.975 kN ;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 k L a h 2/10 =0.850 ×1.4×0.437×1.5×
1.82/10 = 0.253 kN.m;
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 14.968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k = 1.155 ;當驗算桿件長細比時,取塊1.0;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μ = 1.5 ;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μ×h 確定 :l 0 = 3.118 m;
長細比 Lo /i = 197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φ,由長細比 lo /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φ= 0.186 ;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σ = 14968/(0.186×489)=164.564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σ = 164.564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考慮風荷載時
,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3.975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μ = 1.5 ;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 0 = 3.118 m;
長細比: L0/i = 197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φ,由長細比 lo /i 的結果查表得到 :φ= 0.186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σ = 13975.494/(0.186×489)+252521.751/5080 = 203.364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σ = 203.364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七、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按《規范》5.3.6條不考慮風荷載時,
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 (kN)計算公式為:
N G2K = NG2+NG3+NG4 = 4.076 kN;
活荷載標準值 :N Q = 4.725 kN;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 k = 0.125 kN/m;
H s =[0.186×4.89×10-4×205×103-(1.2×4.076
+1.4×4.725)]/(1.2×0.125)=47.676 m;
按《規范》5.3.6條腳手架搭設高度 Hs 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
50米:
[H] = 47.676 /(1+0.001×47.676)=45.507 m;
[H]= 45.507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經計算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45.507 m。
腳手架單立桿搭設高度為18.4m ,小于[H],滿足要求!
按《規范》5.3.6條考慮風荷載時,
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 (kN)計算公式為:
N G2K = NG2+NG3+NG4 = 4.076 kN;
活荷載標準值 :N Q = 4.725 kN;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 k = 0.125 kN/m;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 Mwk =Mw / (1.4×0.85) = 0.253 /(1.4 × 0.85) = 0.212 kN.m;
H s =( 0.186×4.89×10-4×205×103-(1.2×4.076+0.85×1.4×
(4.725+0.186×4.89×100×0.212/5.08)))/(1.2×0.125)=24.112 m;
按《規范》5.3.6條腳手架搭設高度 Hs 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
50米:
[H] = 24.112 /(1+0.001×24.112)=23.544 m;
[H]= 23.544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經計算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23.544 m。
腳手架單立桿搭設高度為18.4m ,小于[H],滿足要求!
八、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0
風荷載標準值 Wk = 0.437 kN/m2;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6.2 m2;
按《規范》5.4.1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 0= 5.000 kN;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
N lw = 1.4×W k ×A w = 9.903 kN;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14.903 kN;
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φ·A·[f]
其中 φ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i = 20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 φ=0.966,l 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又: A = 4.89 cm2;[f]=205 N/mm2;
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66×4.89×10-4×205×103 = 96.837 kN ;
N l = 14.903
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
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 14.903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6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因腳手架以一層樓面作為基礎,因此地基承載力以一層樓面荷載設計值取值20.0 kN/m2。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 14.968 kN/m2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4.968 kN;
基礎底面面積 :A = 1 m2 。
十、腳手架配件數量匡算: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配備數量需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適應構架時變化需要,
因此按匡算方式來計算;根據腳手架立桿數量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L --長桿總長度(m); N1 --小橫桿數(根) ; N2 --直角扣件數(個) ; N3 --對接扣件數(個) ; N4 --旋轉扣件數(個) ; S --腳手板面積(m2) ; n --立桿總數(根) n=828; H --搭設高度(m) H=18.4; h --步距(m) h=1.8; la --立桿縱距(m) la =1.5; lb --立桿橫距(m) lb =1.05;
長桿總長度(m) L =1.1 ×18.40 ×(828 + 1.50 ×828/1.80 - 2 ×
1.50/1.80)=30690.59;
小橫桿數(根) N1 =1.1 ×(18.40 /1.80 ×1/2 + 1) ×828 = 5566; 直角扣件數(個) N2 =2.2 ×(18.40 / 1.80 + 1) ×828 = 20443; 對接扣件數(個) N3 =30690.59 / 6.00 = 5116;
旋轉扣件數(個) N4 =0.3 ×30690.59 / 6.00 = 1535;
腳手板面積(m2) S = 1.1 × ( 828-2) × 1.50 / 1.05=1298.00。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得長桿總長30690.587m ;小橫桿5566根;直角扣件20443個;對接扣件5116個;旋轉扣件1535個;腳手板1298m 2。
2、看圖猜成語第2關答案:按順序點擊“俯首稱臣”即可過關。
3、看圖猜成語第3關答案:按順序點擊“井井有條”即可過關。
4、看圖猜成語第4關答案:按順序點擊“愚公移山”即可過關。
【答案】五大三粗
【解釋】:形容人高大粗壯,身材魁梧。
【出自】:梁斌《播火記》:“猛回頭,身后站著一個五大三粗的人,仔細一看是大貴。”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關鍵詞]識字教學 猜一猜 認一認 名字 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6-063
教學片斷:
一猜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瞧(PPT出示全班學生的名字),全班小朋友的名字都在這兒。
師: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輕聲念一念吧!(生念名字)
師:我們一起生活和學習了兩個月時間,同學的名字你會認嗎?
生(齊聲):會!
師:我們做個小游戲:猜猜他是誰?
(游戲說明:一生背朝黑板,師點擊PPT中的任意名字并放大給其他學生看,然后快速消失,由剛背朝黑板的學生來猜剛才點擊的是誰的名字)
再猜
師:小朋友的名字變樣了,你還能猜出他是誰嗎?睜大眼睛瞧好了。(PPT出示“孔令聿”“倪靖文”“張博堯”等學生設計的名字畫,讓學生猜猜分別是誰的名字)
師(PPT出示“朱燦”的名字畫):猜猜這會是誰的名字?(生紛紛猜測起來,一生說出“朱燦”)
師:你怎么猜出來的?
生1:畫中有《葫蘆娃》里的火娃和一座山,有火又有山的字就是“燦”。
師:你真是火眼金睛,這個秘密都被你發現了。
又猜
師:老師將你們的名字編成了謎語,我來念謎面,你們猜是哪位同學的名字。(PPT出示:三個日,三個金,聚在一起亮晶晶。生有些不知所措)
師:想一想,三個日,會是什么字?
生2(恍然大悟):劉晶鑫。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2:三個金是鑫,三個日是晶,肯定是劉晶鑫。
師:猜對了!
(PPT出示:智慧聰穎,鵬程萬里)
生:這個就不知道了。
師:兩個詞里藏著小朋友的名字。
生:竇智鵬。
還猜
師:下面,請根據老師的講述猜猜他是誰。
師:他和包青天一個姓。
生3:我們班上只有一個姓包的同學,是包嘉盈。
師:她姓趙,出生的那年正巧碰上鐵樹開花,所以她的名字中有個花字。
生4:趙老師,趙老師,是趙治花。
師:你能不能看著同學的名字,來猜一猜他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嗎?
生5:蔣鑫的名字中有三個金,我猜他爸爸媽媽一定是希望他品德金、學習金、身體金。
師:蔣鑫,是不是呢?
蔣鑫:不知道。
師:那得回家問問。
生6:我猜朱勝男的媽媽一定是希望她勝過男同學。(眾生笑)
師:朱勝男,你覺得呢?
……
師:你有你的名字,我有我的名字,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課后我們可以繼續去猜。現在我們的大腦需要休息了,獎勵大家聽一個故事。(PPT播放《你出生的那個晚上》的故事)
師:你出生的那個晚上,月亮笑了,星星也偷偷地鉆了出來,就想瞧瞧你。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和你一模一樣的人。聽!微風,細雨,久久吟唱著你那美妙的名字!
(PPT出示:班上部分學生的名字出現在畫面中)
師:你的名字隨風飄揚,越過田野……(又有幾個學生的名字出現在畫面中)
師:飛過海洋……(再出現幾個學生的名字在閃爍)
師:穿過樹林……(更多學生的名字在林間閃爍,至此,全班學生的名字都出現了)
師:蝴蝶聽到了你的名字,翩翩起舞,整夜無眠;大雁聽到了你的名字,不遠萬里,飛回故鄉;月亮聽到了你的名字,整夜守候,直到天明;瓢蟲聽到了你的名字,悄悄停留,不愿離去。我的寶貝,從前的世界里,從未出現過這樣特別的你,從前沒有,以后也不會再有。你是永遠的唯一。
……
評析:
讀過一個小故事――
小狗對小貓說:“你猜猜我口袋里有幾塊糖?”
小貓說:“猜對了,你給我吃嗎?”
小狗點點頭:“嗯,猜對了兩塊糖都給你!”
小貓咽了咽口水說:“我猜有五塊糖!”
小狗笑著把糖放到小貓的手里,說:“我還欠你三塊糖!”
……
每讀這個故事,我總偏執地認為:“小狗就是老師,小貓則是淘氣的孩子。”然后被故事中一種叫潤澤的教育迷住了,沉醉不知歸路。我們不妨再讀讀小狗的設問:“你猜猜我口袋里有幾塊糖?”這里的“糖”,是不是像那沾著甜蜜與芬芳的知識?然而,知識有時是遮蔽的,有時是藏在口袋里的,如何將遮蔽的知識敞亮?還有什么方式比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更接近學生,使學生樂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