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柳樹的古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連續示蹤;相關流量;流體流速
中圖分類號:TE144 文獻標識碼:A
連續示蹤相關流量測井技術是注入剖面測井技術的一個革命性進步,從地面采集系統研發、測井軟件編寫、井下測井儀器研制、測井施工工藝到資料解釋方法研究、資料解釋軟件編寫都應用了全心的設計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測井方法。并且進行了 的實驗對其軟件的穩定性、儀器的可靠性、工藝的科學性、方法的合理性、資料的準確性都一一的進行了驗證。應用此測試結果調剖后的井,其對應的油井產出結構有了明顯的改善,見到了明顯的效果。
1 測量原理
將示蹤物質通過釋放器釋放到井筒中,示蹤劑呈聚集的形式隨井液流動。具有一定移動速度的示蹤劑經過具有一定距離的兩個探測器時,在兩個探測器上就會按照先后順序產生各自的輸出信號。通過相關分析確定流體流經探測器的時間間隔,由于兩個探測器的間距是一定的,進而可以計算出流體流速。
2 測井儀器組成
測井儀器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WTC(遙測)及 CCL(磁性定位器)短接、同位素釋放器、雙(或三)探頭短接。遙測電路可以直接對其采樣,探頭短接的兩路信號通過數字編碼上傳到遙測電路,三個參數經過遙測系統實現單芯數字傳輸。技術指標:外徑:38mm;耐溫:150℃;耐壓:60MPa;流量測量范圍及精度:3~200 m3/d±10%。
3 主要用途
在籠統注入井和配注井中測量注入剖面、測量水/聚合物/三元流體的流速、測量油套管環形空間內水流的流速、檢查封隔器漏失等。
儀器帶有液體噴射器,可以把放射性失蹤劑帶入井中,在有選擇的排放到流體中去。然后在由安裝在噴射器上面的伽馬儀,對井內的流體進行追蹤,從而計算出流體在某一深度的流速,進而換算出流量,用分層遞減法算出分層流量。測量時儀器的噴射器在水嘴或喇叭口上方一定距離高速噴射出與井內液體相同比重的、具有放射性的示蹤劑,該示蹤劑與注入井內的液體(水、聚合物或三元液)均勻混合并隨之一起流動。然后儀器快速下追,伽馬曲線就會出現示蹤峰,然后在迅速上提,反復測得若干個示蹤峰,對不同的示蹤峰進行相關計算,可以得出水嘴或喇叭口上方的流量,當示蹤劑進入水嘴后,儀器就以水嘴為中心,上下反復追蹤示蹤劑的深度位置,實時監測井內油套環形空間液體流速的變化,直到示蹤劑全部進入地層,伽馬探測器探測不到為止。優點就是一個水嘴只用釋放一次示蹤劑就可以把該水嘴所配注的每個地層的吸水情況測量清楚,同時還可以測出水嘴上下封隔器的密封情況。
從圖1可以看出。放射性脈沖在不同曲線上所處深度時間和位置是不同的,這正反映了井下水的流動狀態。用相鄰的兩條流量曲線的數據做相關運算可得的兩個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Ti和深度差Pi從而可以得到在這個深度間隔上的水的流速Vi和流量Qi。
通過計算各不同深度上的流量Q1、Q2、…… Qn。再用遞減差值法可計算出每一地層的吸水量如Qf1=Q1-Q2-……Qn。
4 固體源應用
以上為連續示蹤相關流量的標準測試,由于投源位置在封隔器或水嘴上方,需要經常高速的上提和下放,會有遇卡的危險,并且液態源的輻射會比較強,投源后液態源的流速比較快,對于一些井波形尖峰不是很明顯。
固體源投源后不用高速上提下放用1000m/s的測速進行跟蹤,避免了在水嘴和封隔器處遇卡的危險,固體源鋇131在對于地層的吸收較好分層更加明顯,下圖為固體源投源后跟蹤曲線。
結語
連續示蹤相關流量測井是注入剖面測井技術的一個革命性進步,大多數地區采用的液態源測井,存在水嘴或封隔器遇卡,液態源流速較快,曲線分層不是很明顯。建議使用固體源測量,測速不會很快能保證在封隔器和水嘴處不遇卡,曲線分層情況較好。
參考文獻
[1]姜文達.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注水剖面測井[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生活中有美,教學中也有美。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收有29篇古詩,除幾篇哲理詩外,大部分是寫景詩和詠物詩。這些清新自然、膾炙人口的古詩藝術性高,是對小學生進行美育的好教材。
通過古詩進行美育,筆者有幾點認識和體會:
第一,從古詩的形象性切入,是進行美育的基礎。
美育的內容,不同于政論的演繹、歸納,也不同于邏輯的推理、判斷,它是用具體鮮明的形象來感染人、教育人的。它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這是由美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古詩寫的事物、景物或人物,就是形象美。如第八冊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那千絲萬縷、參差披拂的柳樹的形象,那給柳樹裁剪綠色春裝的春之天使(春風)的形象,顯得很柔美。作者似乎懂得形象美的重要,把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春風,通過“似剪刀”的比喻,使之形象化了。可見離開了具體的形象,就失去美的基礎,就沒有美的存在。古詩教學,總是從直覺的形象切入的。
古詩往往是詩中有畫。從形象性切入,就要充分注意到由色彩、線條所構成的形象畫面。第七冊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是從“望”字展開的。“日照”、“紫煙”、“瀑布”、“銀河”,具有色彩美,“掛前川”、“飛流”、“直下”、“落九天”,具有線條美,兩者構成了一幅雄偉壯美的廬山風景畫。第七冊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前兩句“千秋雪”和“萬里船”從時間和空間方面寫景,富于詩情畫意。這些古詩都能使學生通過畫面形象去獲得美的享受。
從形象性切入,必須注意古詩的白描、比喻、夸張、襯托、擬人、象征等形象化的表現方法。第五冊李白的《夜宿山寺》是夸張的寫法:“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第九冊王安石的《梅花》是襯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來襯托報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潔的,但白梅凌寒而開,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潔。第十冊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隨心而作,信手拈來,追求自然,線條簡練。古詩有一種寫法,即為了增強形象,把無生命的東西寫活。如第六冊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與“細流”著一“惜”字,“樹陰”與“小池”用一“愛”字,不僅表現了事物的普遍聯系,而且賦予生命,化無情為有情。泉眼似乎在憐惜涓涓細流的柔弱,樹陰仿佛在愛惜陽光下池水的恬靜柔和,這相憐相愛,又與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襯,使自然界顯得非常和諧,給學生和諧美的感覺和享受。
第二,培養審美情感,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是進行美育的根本目的。
美育是貫徹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體育等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如德育中關于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關于大公無私、正直誠實、文明禮貌、遵守公共秩序等道德品質的教育,都包含了美育的內容。而美育也直接影響到德育的發展。
美育的主要內容是情感教育。它通過美的形象去調動學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個性、愛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動人。
古詩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還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這就是所謂“人化的自然”或“自然化的人”。教師要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中去,認識美,感受美,愛好美,激發他們的情感。第五冊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寫出登高望遠的意境:“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但作者意猶未盡,還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古人喜歡登高望遠是有原因的。因為時間無窮無盡,空間無邊無際,也就充滿了時間與空間、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系。從有限的時空推向無限的時空,可以獲得人生的感悟。學生讀到這里,就會隨著作者登樓的步伐,上升、再上升,望遠、再望遠,在那更廣闊的天地里,視野更開闊了,心胸更開闊了,精神境界不斷地得到升華、凈化。另一首第八冊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是一番境界。“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觀察點不同,角度不同,廬山的局部面目也不同。只有跳出廬山外,不在此山中,才能縱覽廬山的全貌和真面目。這雖然是在講道理,但可以觸發學生游山的興趣,讓學生去認識大自然的偉大,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因此,美育的情感教育,是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在潛移默化中,心理功能上得到和諧,感情上產生共鳴,道德情操上得到陶冶,思想境界上得到凈化。
第三,寓教于樂,是進行美育的獨特形式。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這是李季眉老師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會中,所說的一句話。作為一名成熟教師,仍然在教育路上會有許多的困惑,我們除了學習理論知識外,更應該了解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是評價幼兒的唯一標準,也不是束縛幼兒的工具。《指南》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觀察型的老師,要善于觀察幼兒,反思自身教育存在的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指南》對我的引領體現在方方面面。
作為教師,《指南》對于我的引領主要體現在教師專業水平上。
例如情境一:每日的活動區活動開始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開心的玩著游戲,勃勃、蜜雅、萱萱、柔柔選擇的美勞區。勃勃和蜜雅開始選擇了美勞區制作蛋糕的工具,經過觀察,原來她倆商量著要開一個生日Party,需要做些好看的蛋糕。在制作紙杯蛋糕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沒有只利用現有的材料,而是使用廢舊的紙張先填充紙杯。然后再廢紙上放一點點泥。擠上好看的仿真奶油和果醬,將制作的裝飾再擺上。一個可口的仿真蛋糕做好啦!我詢問他倆為什么要先放廢紙再放彩泥?蜜雅和勃勃興奮的說,老師你不是說過讓我們勤儉節約嗎?不放廢紙,那得多浪費泥啊?活動后,我對他們的節約行為提出了表揚。孩子們看似很普通的一個舉動,卻是孩子無暇內心的展現。也許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一句毫不在意的話,都體現出孩子的真善美。所以,老師要時刻以欣賞的眼光、善于發現的眼光去觀察孩子、愛孩子。他們會給我們無限的驚喜。《指南》中關于藝術領域的指導建議是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對于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行為給予支持和鼓勵。每個孩子都有善于發現的眼睛,教師要做支持者,鼓勵他們多多發現,多表達自己內心所想,創造寬松的藝術環境。在美勞區區域活動中,我班創設的特色蛋糕黏土區,收到孩子們的一致歡迎,教師作為支持者,不應過多參與幼兒的創作,而是提供大量可供欣賞的圖片,讓幼兒充分欣賞各種各樣的蛋糕。這也是《指南》中關于藝術領域的相關建議所提出的。孩子們在寬松的創作氛圍內,創作出了多種形式的蛋糕:紙杯蛋糕、瑞士卷、甜甜圈、彩虹蛋糕、三角切塊蛋糕、方形切塊蛋糕等。
描述自然風光的句精選(一):
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2、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4、納清風臺榭開懷,傍流水亭軒賞心。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10、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1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12、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1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4、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并嘗新。
15、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1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7、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2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3、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2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5、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2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9、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30、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1、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3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二):
關于雪的詩句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關于云的詩句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關于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關于江的詩句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關于柳的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愈《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關于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關于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三):
關于草的詩句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河的詩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關于樹的詩句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四):
《燕歌行》作者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家曹丕。其古詩全文如下: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翻譯】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辭歸,大雁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么罪過,被天河阻擋。
《別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
滿天黃云,太陽被籠罩得昏昏沉沉,北風吹來,大雁在紛飛的雪花中向南飛去。不必擔憂您前去的路途沒有知己,(憑著你的琴聲、你的音樂修養)普天之下誰會不敬重你呢。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志和。其古詩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游園不值》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葉紹翁。其古詩全文如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翻譯】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五):
《別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
滿天黃云,太陽被籠罩得昏昏沉沉,北風吹來,大雁在紛飛的雪花中向南飛去。不必擔憂您前去的路途沒有知己,(憑著你的琴聲、你的音樂修養)普天之下誰會不敬重你呢。
《望廬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江畔獨步尋花》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翻譯】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和諧動聽,美妙無比。
《古朗月行》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和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翻譯】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在晚上觀看月亮,能夠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之后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又傳說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對此我覺得憂心十分,凄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翻譯】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六):
《詠柳》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賀知章。其全文古詩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先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鹿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翻譯】
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太陽的一抹余暉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題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一樣的樣貌。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翻譯】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蓋有青瓦的旅舍映襯柳樹的枝葉顯得格外新鮮。我真誠地勸你再干一杯,西出陽關后就再也沒有原先知心的朋友。
《絕句·遲日江山麗》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翻譯】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七):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八):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九):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十):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僅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
·?·
·?·
·?·
·?·
·?·
·?·
·?·
【關鍵詞】小學古詩策略
古詩詞是祖國文化遺產的精髓,它意境深遠,內涵深刻,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哲理,它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新《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學生良好情操。這讓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本文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談一些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指導自學,豐富積淀
古詩的韻文形式,言簡意賅的文字,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小學生掌握。加強自學指導,有助于促進他們語言積累,初步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在指導朗讀方面下功夫,堅持以讀助講,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意的解,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初步把握古詩詞的特點,體會古詩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境,揣摩詩人的思想感情。同學們在每天的晨頌、語文課前的2分鐘準備時間,練習背誦古詩詞或其中的名旬。這樣日積月累,他們就逐漸做到出口成誦,逐步豐富了語言文字的積淀。在自習時間或語文興趣組活動課上、有選擇地摘抄一些內容淺顯,文字優美,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古詩詞,以此激發他們探究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領略古代文學家們獨具匠心的才思、敏銳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的方法,準確地表情達意的獨特風采。
二、可唱,可畫,讓古詩課堂情趣盎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低段詩文教學,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詩文的意思,主要是積累古詩,而根據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運用唱歌的形式記憶古詩、展現古詩,學生自然就有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詩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課堂氣氛。古詩本身講究押韻和節奏,音韻和諧,節奏鮮明,枯燥無味的古詩加上快樂活潑的兒童樂曲,古詩就顯得與學生距離接近了,很容易讓學生接受。在教學《詠柳》一課時,我就加進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學生跟著已會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詩,并且又唱又跳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對這首古詩增添了濃濃的興趣。
古詩課堂上,不但可以唱起來,而且還可以畫起來。圖畫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借助圖畫對古詩賜予形體化,更易于學生清晰理解詩意,深刻領悟蘊含的真理。一般來說,課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畫,借助圖畫讓學生了解古詩大意。例:《靜夜思》插圖,通過插圖學生就一目了然,詩人在晚上看著月亮睡不著覺四連故鄉及親人。這對于學生的感官是一種刺激,增強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學重點,是學生升華了情感。不僅如此,讓學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畫筆再現始終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意,結合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自己描繪出古詩的內容和涵義,學生從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無窮魅力。例:《詠柳》一課,低段的學生會用自己的方式描繪出春天的柳樹美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美麗,詩文是如此神妙,而古詩的魅力無窮。
三、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詩句。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教師應抓住重點字、詞,讓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引導學生理解語言,了解大意。如自居易的《憶江南》這首詩,學生通過“日出”、“江花”、“江水”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學生就能把握到:平靜的江水,美麗的江邊景色,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真的江山如畫!課文將學生帶進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與作者一起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用日出的景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悠閑的意境。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咬文嚼字,認真推敲,體會詩人練字遣詞的技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
四、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古詩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為兩者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幅畫,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楓橋夜泊》一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你看,盡管只有二十八個字,卻為讀者展現了一副美不勝收的國畫: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滿天,天地一片寂靜,遠處幾聲烏啼傳來,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楓葉火紅,江面上漁火點點。仔細品味,作者告訴了我們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滿天的,烏啼是深夜的,漁火是零星的,鐘聲是客船上聽到的――畫面很美,但畫面中每一事物卻都透著凄涼、透著寂寥!此情此景,詩人能是興奮的嗎?為什么不高興?如果已經告訴了學生該詩是詩人落第之時、飄泊異鄉之時的有感而發,詩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孫山,飄泊他鄉,詩人愁啊!“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個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嗎?沒有,但卻字字不離愁思!這就是古詩的魅力。
五、加強學生古詩文學習的評價
其一,評價主體多維化:首先是改變目前占主流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由于古詩文的學習還常常在課余進行,還可請家長共同參與,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交互的活動。
其二,評價內容多元化:不僅評價課內所學,還要評價課外的閱讀;不僅評價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掌握情況,還應“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課程標準》)以及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習慣、態度和方法等。
最后,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會背多少古詩文,更應注重學生發展的過程。《課程標準》關于古詩文閱讀評價有這樣的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近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古詩文素養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礎之上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應該注重平時的、過程的評價。
古詩詞的教學方法很多,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擴大知識面,多掌握各種信息,就會不斷創新,從而使古詩詞教學充滿迷人的魅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