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賞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 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請寫出《關雎》一詩的故事梗概。
2.《關雎》中耳熟能詳、統攝全篇的句子是:
。詩中最能體現主人公夜不成眠、相思之痛的句子是:
。
3.對這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即景抒情,生動地抒發了強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B.詩中善用雙聲疊韻的詞,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
C.詩歌末章抒寫了主人公夢想成真的歡樂情景。
D.詩中由“雎鳩和鳴”引出“君子好逑”用的是比興手法。
4.查找本詩資料,分析孔子說《關雎》“樂而不,哀而不傷”是什么意思。
二、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這首詩的作者和 、 、
并稱“初唐四杰”。
2.這首詩之所以成為送別詩的上乘佳作,就在于 。
3.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本詩中的詩句: 。
4.你能寫出兩句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樣感情基調的送別詩句嗎?
5.簡要談談詩中“風煙望五津”中的“望”字使人產生的聯想。
6.下列對本詩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全句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作者不平凡的胸懷和抱負,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
7.品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詩,簡述你對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
8.“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中“無為”的意思是什么,這兩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9.“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兩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三、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為什么說夏日“丁壯”已“力盡”卻“不知熱”,反而“但惜夏日長”?
2.詩中反映苛稅繁重,人民困苦不堪的句子是: 。
3.“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中的“此”指代什么?從本句詩中,你可否總結出白居易是個什么樣的官員?
4.有人認為《觀刈麥》的感情基調是“悲憐自責”,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結合本詩詩句加以說明。
四、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
”點出初春小雨,以“ ”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并準確地捕捉到了春草的特點,與杜甫的“ ”有異曲同工之妙。
2.“天街小雨潤如酥”一句的描寫高出常人一等,請你就其中一字談談其妙處。
3.“草色遙看近卻無”是歷來備受稱道的名句,請你作簡要賞析。
4.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早春草色的?
五、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詩中采用“ ”“ ”(限四個字)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有為于當世的理想。
2.詩中名句“ ”表現了作者 的性格。
3.這首詩感情激蕩,一波三折,試簡要分析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4.怎樣理解“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詩的意思?
5.詩歌題目“行路難”的含義是:
(1)
(2)
6.前四句描繪了 時的場景。
7.形象表現作者內心苦悶抑郁和感情激蕩變化的四個連續動詞是:( )( )( )( )。
六、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首聯用疑問語氣,勾勒出怎樣的圖景?
2.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極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的妙處。
3.“陰陽割昏曉”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樣的特點?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氣概?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請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6.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的景象和心里感受。
B.詩的第二句,作者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而是寫泰山眾地多么廣大,以距離廣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不凡。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作品閱讀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歷年來各地中考的考查熱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這一兩年來,中考對古詩詞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識記和理解的考查轉向以欣賞能力為重點的考查;由單一的客觀性選擇題轉向以主觀性表述題為主的多類型考查。從題型上看,無論是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還是比較閱讀題等,其考查范圍無外乎詩歌內容、語言、表達技巧、評價思想感情傾向,也有適當拓展,如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我們分析近年中考卷后,可把詩歌鑒賞題主要歸納為 “景物意境類” “詩眼煉字類” “名句賞析類” “表達技巧類” “情感內容類”五種表現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類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題目。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注:“銷”同“消”。
1.對于“一樹寒梅白玉條”中的“白玉條”三字,有人說不恰當,不符合梅花呈朵狀的形態特征。試談談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兩句語言質樸,但包含著不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詩詞的一個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發滲透,進而營造出詩詞美妙的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這首詩中的哪些字詞形象地寫出了景物什么樣的特點;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景物描寫的理解。“白玉條”是形象的說法,要判斷這比喻貼切與否需緊扣詩中的景物描寫,考慮詩人景物描寫的側重點及所觀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條”句是恰當的,因為這樣更能體現梅花開得旺盛,壓滿枝頭,同時,也能說明詩人當時的立足點是在遠處,和頷聯相呼應。第2題要求對詩句賞析,賞析時應展開想象描繪詩句畫面,突出景物特點,同時點明景物中蘊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這兩句是寫詩人的觀察發現。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睛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迎風怒放。詩人的感受和發現既凸現了探索尋覓的驚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
[技巧點撥]①明確詩中具體景物景象;概括提煉景物的特點。②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細致生動的描繪,盡可能再現和重塑當時的情境氛圍。③景物襯托詩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蘊藏的哲理。
[思路指南]景物特征情境再現詩人情感(生活哲理)
[常見誤區]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只單純關注景物忽視了景與情、景與理的關系,導致理解錯誤。
二、詩眼煉字類
(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請用自己的話生動地描述這首詩優美的意境。
2.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
[解析]古人常把在節骨眼處煉得好的,使全句飛揚流動的、令人越品越妙的字,稱作“詩眼”。詩有詩眼,詞有詞眼,古人作詩作詞追求一字傳神,所以詩詞中那些最傳神、最生動形象、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也就成了考查的重點之一。常見的設題形式有:詩詞中的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說說它的妙處;詩詞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詞,為什么;最能體現詩人情感的是哪個字;某個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全詩意境的把握,描述詩歌意境不能只是簡單地翻譯,而應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答案示例:在一個煙雨迷蒙的夜晚,鄉村池塘中傳來陣陣蛙鳴。直到半夜詩人也沒有等來他約請的朋友,只好一個人伴著昏黃的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棋子震落了燈花。第2題考查的就是煉字,煉字這類技巧的賞析主要是從它的表達效果方面去談自己的理解――談所用字詞的準確、形象及其意蘊。賞析這兩處的精妙,應結合原句,看前后關系,看與詩歌主題關系,比較原字詞與改換字詞的區別。示例:不能。因為“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忙”字則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調。
[技巧點撥]①肯定好或肯定某個字詞更好并說出自己觀點。②展開聯想想象,把你認為好的字詞還原到詩中,再現詩人描繪的情景。③比較或點明字詞表達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思路指南]觀點明確詞義解釋字詞還原效果比較
[常見誤區]單純地就字論字,脫離詩歌本身簡單地解釋字詞含義。
三、名句賞析類
(2008年湖北省黃岡市)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的頷聯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聞笛賦:_________(2)爛柯人_________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
[解析]名句是詩詞精華所在,或者形象生動,詩意橫生;或者蘊涵哲理,啟人心扉;或者情真意濃,格調高亢。詩詞名句千古傳誦,往往在景、情、理方面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展開聯想和想象,描繪名句所展現出的畫面;解釋名句的含義;體悟名句蘊涵的哲理;名句所抒發的詩人情感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詩中典故的理解,平時閱讀詩詞應注意這方面的積累。答案:(1)懷念故友;(2)對歲月流逝、人遷的感嘆。第2題考查對詩中名句的賞析,這首詩歌膾炙人口的無疑就是頸聯這兩句,詩人借助景象闡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解答時要重點體會其蘊涵的哲理。答案示例:這兩句詩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
[技巧點撥]①緊緊抓住名句中傳神意豐的字詞。②探究名句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③盡可能在全詩的基調范圍內,想象名句中更多的細節。
[思路指南]抓關鍵詞理解名句內容展開想象再現名句意境結合全詩感受名句情感聯系生活領會名句哲理
[常見誤區]未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再現名句韻味;只囿于名句本身,不能將名句與生活銜接。
四、表達技巧類
(2008年浙江省嘉興市)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完成后面題目。
傷桃源薛道士
劉禹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1.詩的前兩句中,哪兩個詞表現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圍?
2.詩的后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解析]古詩詞十分講究表達技巧,它是詩人用來抒感、表達主旨的一種手段。明確詩詞的表達技巧,會便于理解詩詞的思想情感,對我們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都有重要意義。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手法;這首詩歌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如何描繪景物的;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解答時要先緊抓住題干中“凄清冷漠”的要求,然后從詩句中尋找合適的詞語。答案:空、閑。第2題考查的是對詩歌情感、寫法的理解,理解情感可以結合詩歌的題目及第1題題干中的提示,這首詩的后兩句景物優美,但詩人情感卻是傷感,兩相比較可知其寫法。答案示例:抒發了作者對薛道士的懷念之情(或寫出了物在人亡的悲傷之情);以樂景襯哀情(或對比)。
[技巧點撥]熟悉這些常見的表達技巧:①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表現手法,有象征、用典、映襯 (又分為正襯和反襯)、小中見大、對比襯托、化虛為實、虛實結合、以動寫靜、動靜結合、以樂寫哀等;③修辭手法,有對偶、擬人、夸張、雙關等。
[思路指南]結合詩句或詞語具體分析準確指出表達技巧探究技巧要表現的內容(或抒發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常見誤區]對常見的表達技巧不熟悉;將表達技巧與詩歌語言特色混淆。
五、情感內容類
(2008年海南省)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這首詩寫了早春時節的哪些景物?
2.請你說說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析]“詩言志”,詩詞必然是為了表達詩人的某種思想情感而作,沒有任何思想情感的詩詞是不存在的。所以閱讀鑒賞詩詞,一定要在了解詩人詩歌創作背景的基礎上,理解體會詩詞中所蘊藏著的詩人的情感內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詞(或詩詞中的某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詩人在詩詞中闡述了什么哲理;這首詩詞給人以怎樣的啟示和思考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詞內容的理解,要注意時節是“早春”。答案:小雨;草色(小草)。第2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把握。回答這道題要綜合整首詩的景物描寫所烘托出的詩人情感,答案:流露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技巧點撥]①從詩人一貫的創作風格、身世、經歷、志趣等方面去把握情感。②本詩的創作背景、詩中渲染的景、詩中常見的意象等方面去探究情感。
[思路指南]結合詩人經歷創作背景體味詩詞中傳統意象揣摩詩詞營造的意境
[常見誤區]僅停留在詩歌表面淺顯情感的把握上,而沒有深入挖掘詩歌中蘊藏著的情感。
【實戰演練】
(一)過山農家
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注】嗔(chen):嫌怨。
1.三、四句中寫了山農“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勞動場面。
2.作者在這首詩中,寫出了山村環境怎樣的美?請你作簡要賞析。
(二)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品讀畫橫線的句子,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2.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三)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在詩歌一、二兩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現思想感情?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析詩歌三、四兩句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四)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王維的這首詩中由于寫出了人們深情惜別的普遍感受,后來被編入樂府,成為離筵席上反復吟唱的歌曲《陽關三疊》。有評論者認為,這首詩中的“朝雨”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為什么這樣說?
2.“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內涵豐富,請簡要分析。
(六)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__的氣氛,抒發了詩人極其_________的情緒。
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詩中,起到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