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目的:分析德陽市基層醫院貫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方法:從國家基本藥物的供應、使用、報銷等方面入手,對醫院貫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果與結論: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供應、使用及報銷政策的3個環節是一脈相承、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各級各部門必須認真貫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保證政策的順利有效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Impact of the essential drug list on the grassroots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Deyang of Sichuan Province
Xu Xiaofe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mpact of the essential drug list on the grassroots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Deyang of Sichuan Province. Methods:From the supply,use,reimbursement policies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the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System in primary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upply,use and reimbursement policy is 3 important aspec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will be affected by any a part. All , ensure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Basic level hospital must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basic drug system, ensure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WHO于1977年首次為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基本醫療、基本藥物目錄的概念。目前為止已經有170多個國家推行了基本藥物制度。2009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9部委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并開始逐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距今已實施4年時間,為了更好的貫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筆者對基層醫院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先分析如下:
1 基本藥物的采購供應
目前,醫療機構的用藥都是通過政府集中招標采購。配送的醫藥公司都是經過招投標獲得配送資格,藥品的質量和配送就會有一定的保障。然而,回顧2003-2011年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些年,一些療效好、價格低廉的藥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家基藥目錄品種,如碳酸氫鈉注射液(每瓶0.5g:250ml)是臨床必須藥品,由于一些生產廠家方面的原因[1],造成供斷。在如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奮乃靜,也是因為價格過于低廉,甚至低于原料價格,導致生產企業難以運行,出現長時間斷貨,甚至高于掛網價供貨的現象。此外,個別生產企業為了達到中標的目的,蓄意壓低招標價格,惡意競爭,導致藥品利潤過低,導致即使是中標藥品,但無藥品供應的怪現象。此時,醫院為了保持藥品臨床使用順利進行,不得不換高價格,供應有保障的品種。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導致了物美價廉的藥品逐步退出臨床,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高的所謂的新藥。
2 基本藥物的使用情況
基本藥物的使用是貫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核心關鍵環節。其使用主要涉及2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醫院、臨床醫師;另一方面是患者。臨床藥品的使用經過數十年的演變,逐步從價格低廉、品種單一,選擇范圍窄,過渡到了價格、品種多樣化,選擇范圍廣的過程。國家明確規定,臨床藥品的使用原則是首先結合臨床實際的基本藥物,然后選擇其他藥物。然而,在醫院長期形成的"以藥養醫"的體制下,四川省借鑒其他兄弟省份的先進經驗,開始試點執行"零差價"銷售,勢必在某種程度上給醫院帶來一定的沖擊。雖然政府一直強調會出臺一系列的補償措施,但具體的補償政策和措施的頒布和貫徹需要一個過程。多數醫院對次措施持審慎的太多,大多處于觀望階段。
3 基本藥物的報銷政策
隨著國家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發展,目前全國各地均構建了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框架體系。全民正享受著"醫保"帶來的政策待遇?;舅幬镆踩考{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保險比例逐步提高,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但是,由于《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所涵蓋的范圍存在差異,導致各地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基本藥物目錄范圍存在沖突[2,3]。
4 結束語
醫療改革的目的是讓老百姓能看的起病,讓跟多的老百姓得到醫療救助,讓患者樂于到社基層醫院就診,環境大醫院的醫療壓力。解決好基本藥物的供應、使用及報銷這三大主要問題是促進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關鍵。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生產、配送、定價、配備使用、報銷以及"零差率"銷售政策等各個環節,任何環節落實不到位、銜接不上都將影響到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偉偉,蔣峰.臨床部分藥品短缺成因探討[J].中國藥房,2008,19(7):494.
[關鍵詞] 城鎮居民;基本藥物;認知與評價
[中圖分類號] G13 [文獻標識碼] B
基本藥物制度是對基本藥物遴選、生產、流通、使用、定價、報銷、監測評價等環節實施有效管理的制度,是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基礎,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相銜接?!蛾P于印發〈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衛藥政發[2009]78號)提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一項全新的制度,要加強合理用藥輿論宣傳與教育引導工作,提高全民對基本藥物的認知度和信賴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醫務人員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具體執行者之一,廣大居民是政策的直接受益群體。多年來,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不斷深入發展,基本藥物在醫療保障改革、藥品生產供應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基本藥物可及和公眾對基本藥物的認識普遍不夠等問題。甚至許多醫藥工作者和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都不了解基本藥物,片面地理解基本藥物就是在貧窮地區使用的二等藥。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主要調查了山西省長治縣城鎮居民對基本藥物的認知與評價情況,為基本藥物制度在山西省更加完善的實施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調查團隊于2014年6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山西省長治縣城鎮居民進行調查。共發放60張調查問卷,回收59張,回收率高達98.3%,使得這次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說服力。
(二)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對城鎮居民進行入戶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認知及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評價等。調查資料收集完成后,由專門人員對信息數據進行編碼和錄入,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研究的城鎮居民中,男性27人,女性32人;年齡45周歲6人;學歷小學及以下1人,初中17人,高中24人,大專及以上17人;買藥位置醫院9人,小診所10人,藥店40人。
(二)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認知情況
38人(64.41%)聽說過基本藥物制度,居民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認知信息來源通過醫生介紹為10人(26.32%);醫院等公示信息7人(18.42%);媒體宣傳19人(50%),其他途徑2人(5.30%);36人(61.02%)會主動詢問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信息;如果發現醫生用非基本藥物代替基本藥物,7人(11.86%)會向醫院投訴,25人(42.37%)要求醫生解釋,27人(45.76%)認為無所謂。
(三)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評價情況
本次調查表明,在59名城鎮居民中有47人(79.66%)贊同基本藥物制度,5人(8.47%)不贊同,7人(11.86%)表示無所謂;對于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藥品費的變化,8人(13.56%)認為有所增加,27人(45.76%)認為無明顯變化,24人(40.86%)認為藥品費減少;對于目前基本藥物治療效果,8人(13.56%)很滿意,13人(20.03%)比較滿意,35人(59.32%)認為效果一般,3人(5.08%)不滿意。
三、討論
本次調查針對性較高,調查人群分布廣泛,因此統計結果能夠反映出城鎮居民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認知和評價情況。通過調查得知,長治縣城鎮居民中聽說基本藥物制度的比重為64.41%,說明通過這說明隨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進一步實施,城鎮居民的認知度有了顯著提高。在城鎮居民獲得基本藥物知識的途徑方面,26.32%的調查者通過醫生介紹,18.42%通過醫院公示信息,50%通過媒體宣傳。因此,在加強傳統宣傳方式的同時建議采用更加靈活的宣傳形式,利用多種傳播媒介宣傳基本藥物制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對這一政策的認知度和信賴度,普及合理用藥常識,改善不良用藥習慣,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良好氛圍。
此外,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居民認為該制度對自身的就醫和買藥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接近50%的居民認為,就診費用和買藥費用沒有明顯變化。從某種程度來講,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確實使某些藥品的價格降低,但是從城鎮居民的主觀感受看,實際并未明顯感受到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對看病費用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1]范文君,蔣虹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醫患滿意度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2012(9):36-37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由新醫改首次提出,其以“零差率”銷售作為基本實行手段,以加快門診藥房社會化,取消藥品加成的收入作為制度實施的目的。這項措施實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藥物合理應用的優勢,促進了我國藥品供應形勢的轉型,增強了醫院藥師的責任意識與價值觀念。本文通過對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與我國臨床藥學之間存在的相關聯系進行詳細闡述,從而分析在新醫改背景下我國臨床藥學的發展進程。
1臨床藥學概述
1.1新醫改背景下臨床藥學服務的增強“著眼于實現人人享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新醫改要求下的實施目標,臨床藥學服務包含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之中。其中在新醫改的方案中對臨床藥學服務有如下要求:不僅醫生要進行健康教育的權利,也要為臨床藥師提供相關機遇;處方點評制度將成為藥師評定處方的相關依據,從而保證基本藥物制度的落實;實現醫藥衛生信息系統的共享化;實現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對藥品的用藥規范予以重視,合理控制用藥標準,為患者提供最優的服務質量。
1.2臨床藥師的職業定位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轉換了臨床藥師的職業定位形象,使其從單純的提供藥品服務者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者,這是新醫改制度下的重點性項目。臨床藥師需要對工作途徑與方法進行思考與選擇,根據患者臨床治療的情況選擇最為有效的用藥方案,并在合理范圍內行駛自身的相應權利,擔負相應責任,與主治醫師對患者的用藥方案進行討論,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同時,在基本藥物制度中加入了藥事服務費項目,這是對取消藥品加成的轉型,藥師通過對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性事故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負責,從而提高臨床藥師的職業責任感與道德意識,同時也是對臨床藥師的技術能力與理論知識的一項考驗。
1.3臨床藥學的發展現狀藥品采購、藥品配置以及藥品供應是我國臨床藥師工作的重點,這是我國處于發展階段的臨床藥學的發展現狀,自80年代起,本科教育展開,彌補了臨床藥學薄弱的緩解,對臨床治療藥物的選擇與應用提供了指導性建議,然而在這一領域中藥師與主治醫師的溝通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在日后的發展中值得關注。
2基本藥物制度概述
2.1基本藥物制度的應用在新醫改的背景下,我國基本藥物被定義為醫療保險藥物目錄所承認的核心性藥物,因此基本藥物的重要性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基本藥物目錄以及其附屬的相關制度均隸屬于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范疇內。因此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保證基本藥物的安全性、價格適宜性以及臨床有效性成為制度實施的關鍵性問題。醫生在進行藥物以及處方選擇時,應該考慮到不同品牌之間的價格差異以及療效差異,從而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指導。
2.2基本藥物
2.2.1存在的問題基本藥物定價過低,而生產企業賠本銷售成為其存在的主要性問題。一部分是由于罕見性疾病、特殊性疾病以及突發性疾病的發病率較低,因此部分藥品生產廠家不愿接受此類訂單進行生產,一部分是由于定價低的基本藥物競爭力小于定價高的基本藥物,因此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另一部分是由于生產的供應環節脫離藥品使用環節信息鏈,因此易造成區域壟斷性問題。針對這部分問題,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對其予以調整,將基本藥物目錄分為基層與其他醫療機構配備使用部分。
2.2.2基本藥物價格定位由于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水平以及區域自定采購價的指定,會導致其中的配送費產生差異性,而配送費包含于標價之中,因此產生了藥品標價的差異性,因此基本藥物的最終市場價則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態度,其在招標采購中所成立的價格是最終價格。
2.2.3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發展進程根據相關研究發現,醫保甲類目錄的藥物使用率僅有十分之一,因此當二級與三級醫院在指定相關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后,便會改變其用藥結構。因此當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剩余百分之五時,便有了相應的應用空間。
3結論
3.1基本藥物目錄的實施對臨床藥學發展的促進性作用由于基本藥物的報銷范圍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歐美各國會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分析與考慮,商業保險接入臨床藥學中直接導致因人而異式用藥。例如,在進行癌癥治療的過程中,制定的方案會因藥品差價問題而咨詢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根據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因素而綜合分析費用的報銷問題,像疾病分期與分級、預后問題以及患者年齡問題均在綜合考慮范圍內,同時技術問題也是考慮的一個重點。因此我國在進行新醫改時,基本藥物制度的改進便借取了這一觀點,同時在考慮到我國社會因素的前提下,對疾病治療的臨床路徑進行改革,從而促進我國藥學的發展。
3.2“醫藥分開”在臨床應用中的優勢“醫藥分開”首次在新醫改方案中被提出,借鑒了國外經驗醫藥專家的相關實踐性經驗,并對藥房門診進行了調整,減少了調劑的工作量。這種改進有利于增加藥師的培訓機遇,使更多的人才能夠參與到臨床藥學工作中來,拓寬了臨床藥師的隊伍,同時還限制了醫院藥房隨意調劑配藥的功能。這種改進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服務質量,也提高了用藥安全率。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建立和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但在我國,這還是一項全新的制度。
權威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藥費占整個醫療費用的一半以上,而很多國家的藥費占比一般在20%左右。
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目的是滿足控制影響大多數國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需求。
2009年8月18日,衛生部等九部委局聯合發文,要求“建立基本藥物優先使用和合理使用制度”。
2009年8月18日,國家衛生部正式公布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以下簡稱《目錄》),并將于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基本藥物目錄共收入307個品種,包括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藥、中藥飲片3個部分。其中中成藥占1/3。
國家推行基本藥物制度有什么重要意義?對百姓求醫問藥有什么好處和指導作用?在執行中應注意什么呢?
如何看待《目錄》
首先,我們不能單純地看待這個《目錄》。《目錄》屬于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中間的一個環節,是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服務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宗旨是讓每個人生了病都能享受到藥物治療,這是它的現實意義所在。
為什么要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并非空穴來風。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廣大不發達國家和一部分發達國家的長期實踐中調研總結,提出了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白屆總€人生了病都能享受到藥物治療”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最初宗旨。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建立和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但在我國,這還是一項全新的制度。計劃到2011年,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到2020年,全國實施規范的覆蓋城鄉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與“三醫”改革的關系
我國目前正在進行“三醫”改革(醫療服務、醫療保險和醫藥體制),“三醫”改革就是要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目前公布的《目錄》是為“三醫”改革服務的。通過改革讓所有的公民都得到社會醫療保障,這是“三醫”改革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
“三醫”改革的基本矛盾是看病難、看病貴。看病貴,相當大一部分是藥費貴。比如,有的老百姓說,到醫院里看一個感冒要花三五百塊錢,甚至上千塊錢。正是由于我們沒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沒有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所以出現了許許多多不合理用藥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了百姓看不起病,而且對醫療資源也是巨大的浪費。
基本藥物制度能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嗎
藥為什么貴?因為從藥品生產、流通,最后到患者手中,中間層層加價。為保障《目錄》的順利施行,國家還有相配套的六大制度和兩個配套措施。六大制度是:定點生產、公開招標、集中配送、保障供應、保障質量、價格合理。兩個配套措施是:建立《目錄》中基本藥物的臨床使用指南和國家基本藥物處方箋?!盎舅幬镆獌炏仁褂谩边@是原則。
據介紹,到今年年底,全國每個省(市、區)在30%的政府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到2011年,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赌夸洝分兴械乃幬锶考{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
執行《目錄》對醫生有要求嗎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并非短期行為,而是一個長期行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原則上每3年調整一次。
如何正確使用基本藥物,使之趨于最合理、最安全,國家要求醫師、執業藥師要做好執行工作。但是,我認為老百姓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學習一些合理用藥的基本知識,以幫助準確選擇藥物。
醫護人員及廣大群眾對基本藥物的學習和合理運用,將推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在普通藥房能買到《目錄》中的所有藥物嗎
《目錄》中的藥物多半是處方藥,要到醫院或基層醫療衛生中心由醫生處方配藥,只有OTC類藥物可以直接在普通藥房購買。
目前,有些藥房采取各種變通的方法出售處方類藥物,這是不允許的。對于普通人的健康來說也是有害的。
(記者張黎敏整理)
小貼士
六大類藥品不能納入“目錄”遴選范圍
1.含有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
2.主要用于滋補保健作用,易濫用的;
3.非臨床治療首選的;
4.因嚴重不良反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明確規定暫停生產、銷售或使用的;
5.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或不符合倫理要求的;
6.國家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情況。
“合理用藥”不再只靠口頭呼吁
低危高血壓患者應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無效時才考慮使用藥物;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首選藥物一般無抗生素指征,普通感冒不要濫用抗生素……這些不再是專家們對合理用藥的口頭呼吁,不久就可能上升為國家級的指導政策,進而規范醫療人員的行為。
衛生部日前公布了《國家處方集(征求意見稿)》,旨在貫徹落實《藥品管理法》和《處方管理辦法》,規范醫院用藥行為,指導醫院臨床合理用藥,保障患者用藥。
《處方集》分18章,涉及15類194種常見病的藥物治療方案,包括神經和精神、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代謝、感染、婦產科、腫瘤、眼科、皮膚科等多種疾病。
誰來為零差率埋單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出,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購進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收入來源結構比較單一,其藥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高達60%?;舅幬锪悴盥输N售,必將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大幅下降,這部分減少的收入勢必影響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
那么,誰為零差率埋單?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劉軍民教授指出,一是要加快完善財政補償機制;二是提高醫療服務的價格補償;三是基本藥物制度要與醫保報銷政策銜接。只有完善這三個方面的配套,才能解決“誰來埋單”的問題。
什么是基本藥物
基本藥物的概念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在1977年提出的,其含義經過修訂,認為:“基本藥物是那些滿足人群衛生保健優先需要的藥品?!蓖瑫r認為“挑選基本藥物的主要根據包括與公共衛生的相關性、有效性和安全保證、相對優越的成本一效益性”。并要求“在一個正常運轉的醫療衛生體系中,基本藥物在任何時候都應有足夠數量可獲得,質量有保障,信息充分,價格是個人和社區能夠承受的”。也就是說,基本藥物應具有肯定的療效,明確的安全性和合理的價格,一般是價格較為便宜的常用藥。
對于患者用藥,或者對于藥物本身而言,藥物是沒有“基本”或“非基本”之分的,無論什么人患何種疾病,只要有一種藥物能夠治愈或者緩解病癥,其價格再昂貴,也是患者生命的保障。所以,藥物本身并不能進行“基本”或“非基本”的分類,基本藥物并不是藥物分類或藥物特點的分類,僅僅是人為的一種定義,而這種定義是與基本藥物制度相關的。
基本藥物制度
基本藥物制度實際上就是規定在公共醫療活動中,針對某些疾病使用某些特定的藥物,這些特定的藥物,就被稱為基本藥物,而使用基本藥物的規定就是基本藥物制度。
基本藥物制度往往是由于社會醫療資源不足,但又希望能夠滿足患者實現基本醫療需要而采取的辦法,通過在這些醫療活動中使用基本藥物,保障社會基本醫療的需要。因此可以說,基本藥物是適應基本藥物制度而對藥物進行的分類或選擇。
為什么要實行基本藥物制度
前已述及,對于患者治療疾病而言,所需要的是有效解除病痛的藥物,這種需求并沒有基本或非基本的區別。但是,對于社會藥物資源而言,藥物的供應確實又是有限的,這不僅是藥物來源有限,也包括獲得藥物的能力資源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國家用于醫療衛生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不能完全根據每個患者的需求和供應情況使用藥物。因此,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實際上是為了保證更多患者得到基本的治療。
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公共醫療保障體系并不可能為民眾的所有藥物開支付賬,而民營醫療保險也會對可報銷藥品的種類和金額加以限制。如果民眾吃藥完全靠個人負擔,對于多數人,特別是對于那些收入不高的廣大民眾來說,藥品開支自然會成為很大的經濟負擔。
為了保證廣大民眾的醫療需求,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在所有上市的藥品中進行適當的遴選,編制出基本藥物目錄,優先強化其供應保障體系,以滿足大部分民眾的基本醫療衛生保健的優先需要。因此?;舅幬镏贫纫簿统蔀橐环N必要而緊迫的公共政策。
基本藥物制度的效果
基本藥物制度對發展中國家有著特殊的意義。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政府的藥物支付能力明顯較低,大多數民眾也沒有能力承擔療效顯著、價格高昂的藥物費用,尤其是對于價格昂貴的進口藥物,更沒有支付能力。而發展中國家政府的醫療保障體系的支付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發展中國家引導其醫療保障體系使用基本藥物,對于保證民眾的基本醫療是必要的。此外,建立基本藥物制度,還可以推進發展中國家的合理用藥,防止藥物的濫用,因此,使用基本藥物是促進藥品合理使用的措施之一。
我國基本醫療制度的建立
我國政府從1979年開始參加WHO基本藥物行動計劃,1996年我國政府首次了國家基本藥物的中成藥和化學藥品目錄。然而,雖然我國有了基本藥物目錄,但還不是一種有效的公共政策。真正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還需要解決許多復雜的社會問題。盡管如此,我國新的基本藥物政策的制定,將對公共醫療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本藥物的選擇
我國目前公布的基本藥物目錄,是在目前市場上眾多藥物中選擇出來的常用品種。在進行基本藥物的遴選中,堅持的基本原則是“防治必須、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基本保障、臨床首選”。當然,盡管有這樣的原則,可以選擇的藥物也是眾多的,而且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物數量也是有限的,這也就決定了基本藥物目錄需要認真加以選擇,也需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才能夠真正發揮基本藥物的作用,使基本藥物制度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我國基本藥物概況
我國于2009年8月18日《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正式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工作。我國目前公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學藥品、中成藥共307個藥物品種。這些品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在保持數量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實行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