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宇宙之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球肘的癥狀和診斷
網球肘多數發病緩慢,患者自覺肘關節外上方活動痛,疼痛有時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覺酸脹不適,不愿活動。握物無力,握鍬、提壺、擰毛巾、打毛衣等動作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肘部外側有局限性壓痛點,有些腫脹,嚴重的可摸到骨質的增生隆起。有時壓痛可向手的方向放散。局部無紅腫,肘關節伸屈不受影響,但前臂旋轉活動時有疼痛。嚴重者做手指伸直、手腕抬起或執筷動作時即可引起疼痛。但胳膊打彎兒、手腕外旋時疼痛緩解。也有少數患者在陰雨天時自覺疼痛加重。
網球肘的治療
發生網球肘后,應注意休息,停止一些使肘部、腕部著力的動作。各種透熱的物理療法,或用熱水袋、熱毛巾熱敷,并結合針灸、推拿等都有一定療效。目前較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氫化可的松12.5~25毫克加1%普魯卡因2~4毫升做痛點的局部封閉注射治療,5~7天1次,3次為一療程,可迅速緩解疼痛。痛點封閉當日,局部要休息,不可洗澡,以免針眼處繼發感染。但1年中同一患處注射不要超過3次。
網球肘的護理要點
1.早期應休息,患肢用三角巾固定懸吊在胸前,局部可熱敷、理療。
2.可用揉、按、理順、鎮靜按壓手法按摩,每日1次??山獬?、肌肉痙攣,舒筋活血,理筋整復。注意按摩時動作要輕柔,切忌粗暴強拉,以免造成繼發性損傷。
3.針灸,中草藥外洗、外敷,貼傷濕止痛膏也有一定效果,達到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的目的。
一般來說,如果經過各種保守治療無效,且已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方可考慮手術治療。
二馬先祖自端益由鄱陽遷婺源,始籍于徽州祁門。高祖是馬尚才,他曾經參與過當地官員在儒學舉辦的敬老儀式,十分德高望重。曾祖父自滿清入關之后,便于深山之中潛心讀書,不再熱衷于參與朝堂之事。從二馬的祖父馬承運開始,遷居揚州經營鹽業。馬曰琯、馬曰璐兄弟是雍乾隆年間揚州著名徽籍鹽商。兄,馬曰琯(1688-1755),字秋玉,號懈谷、沙河逸老。弟,馬曰璐(1695-1769后),字佩兮,號半查、半搓、南齋。他們藏書畫豐富并好考校文藝刻書,禮遇文人雅士并多行善舉,時稱“揚州二馬”。乾隆時期,二馬曾被舉博學鴻詞,不就。他們一生的志趣都在于文學藝術,不僅集結邗江詩社,還贊助他人刻書等多種文藝活動,甚至緊衣縮食為揚州興建梅花書院??登H,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比二馬資財雄厚的鹽商比比皆是。由于二馬廣結朋友,常常為朋友慷慨解囊,聚財藏書又不獨享,以贊助各種文藝活動為樂。二馬在揚州鹽商、文壇、畫壇中都頗有名聲,不少詩人畫家與之交好,并在詩中留下對二馬的贊美之言。最近二三十年國內外出現大量研究徽商、鹽商的文章,以“揚州二馬”為典型的也不少。主要分析以二馬(或以小玲瓏山館)為中心的文化活動或與之密切交往的文人畫家,而對二馬的具體經商情況少有提及。文章對二馬及其生平貢獻都持褒獎態度——贊揚作為揚州鹽商的二馬對文化藝術的贊助,并且贊揚二馬對推進清朝中期的文化發展起到了一定幫助。過往文獻對二馬的身份界定,最常見的便是“儒商”。“儒”的性質可以從二馬生平及其祖上行為顯而易見。由于文獻確切記載了二馬祖輩遷揚州經營鹽業、“子承父業”,所以二馬的“商人”身份似乎是既定的,無人爭辯。但從記載二馬的文獻中,實在少見二馬經營鹽業的具體情況或二馬在其父過世后接管生意的文獻材料。因此,我們僅能判斷二馬是揚州著名的文藝活動家或富有學養的商人后代。通俗一點說,二馬算是有文化和社會責任感的“富二代”,至于他們能否代表普遍意義的商人有待商榷。值得注意是的,這也關乎“二馬”鹽商與“揚州八怪”的互動交往性質。此前,二馬與文人畫家的交往常常被當成鹽商與學者、藝術家的互動,甚至把鹽商當作影響清代揚州畫派風格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
二、“揚州二馬”贊助揚州畫派
雍正年間,二馬在揚州建造了一處園林,準備題名為“街南書屋”,后得太湖巨石,遂定名為小玲瓏山館?!稉P州畫舫錄》記載:“小玲瓏山館,有看山樓、紅藥階、透風透月兩明軒、七峰草堂、清響閣、藤花書屋、叢書樓、覓句廊、澆藥井、梅寮諸勝。玲瓏山館后叢書前后二樓,藏書百廚。”二馬就在館內廣結四方名士,著名文學家厲鶚、全祖望、杭世駿、汪士慎、金農、鄭板橋等揚州畫家均成為座上賓。他們在館內吟詩聯句、賞花賦詩、賞畫潑墨。據《揚州畫舫錄》載:“揚州詩文之會以馬氏小玲瓏山館、程式(夢星)篠園及鄭氏(俠如)休園為最盛”。難能可貴的是,二馬開放館藏典籍,供文人學者研究,甚至幫助學者出版專著。除了在山館中開展文藝活動,二馬還常常出資邀請好友一同出游作詩。
(一)與高翔、金農、汪士慎等揚州畫派的交往
揚州畫派(或揚州八怪)指以鄭燮、金農、汪士慎、高翔等約十五個畫家,他們大都生于康熙中后期,成名于雍正、乾隆年間,歿于乾隆前期。他們主要活躍在雍乾時期,都曾在揚州以賣畫為生,以詩畫會友。二馬的一生也跨過了康雍乾三代,高翔與馬曰琯同年,汪士慎又與二馬同鄉。二馬與揚州畫派時間交疊,曾多次交往。馬曰琯十五歲時便與高翔結交,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卷一《壽高西唐五十》中,曰:“十五論交今五十,與君同調復同庚。”高翔常出入二馬的小玲瓏山館作客。經高翔引薦,汪士慎中年在揚州與二馬結識為好友;金農三十歲左右來揚州,結識了二馬和汪士慎、高翔等人。他們互動頗為頻繁,主要是集結在一起賞景、吟詩、聯對。勝于一時的是乾隆八年,汪士慎與高翔合作,為馬曰琯繪制10幅梅花帳。另外,二馬還為汪士慎刊刻《巢林集》七卷;汪士慎去世同年,金農寓小玲瓏山館作墨梅花圖。此外,二馬還為高鳳翰、鄭燮、邊壽民、陳撰畫題過詩。華嵒作畫賦詩祝馬曰璐五十壽辰。由此可見,二馬與揚州畫派多位畫家有過交往,與高翔、汪士慎、金農感情深厚。
(二)“贊助”是否成立
此前研究二馬與揚州畫派的文章常將他們的交往比作揚州商業與揚州藝術的縮影,以二馬對揚州畫派的“贊助”來說明鹽商對揚州畫派風格的影響。在清代中葉揚州富甲一方的鹽商眾多,且留寓于揚州的畫家也不少。鑒于當時揚州商業繁榮、收藏之風興盛,不排除有些投機畫家涌入揚州,為了多賣畫,為世俗改變藝術風格。但需要注意的是,二馬與揚州畫派同是在清朝政治高壓下生活的文人畫家,他們相互交往的基礎在于對文藝的趣味相近。雖然經濟地位不平等,但以書畫會友使他們成為摯交。所以,二馬對揚州畫家所謂的贊助,無非是朋友或同鄉間的情義之舉。過分抬高二馬的義舉(或理解為互相利用),或許是為了證明藝術離不開商人的贊助,離不開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看,金農、汪士慎都是恃才性傲、自強自負的畫家,而二馬對他們的幫助只是出于惜才和友情,所以他們才會甘心接受并以詩謝之。
關鍵詞:美洲鰣魚;水庫網箱;養殖
中圖分類號 S91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4-0133-02
美洲鰣魚(Alosa sapidissima)隸屬鯡形目、鯡科、西鯡屬,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河流和海洋中,與中國鰣魚同屬一個亞科,外形、肉質、口感和營養成分均與中國鰣魚十分相似,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和經濟價值的降河洄游性魚類[1-4]。由于中國鰣魚資源銳減,瀕臨絕跡[5],引起了人們養殖美洲鰣魚的熱情,目前美洲鰣魚的養殖方式主要有水泥池養殖、循環水養殖、大水面網箱養殖等[6-8]?;谇帻垶乘畮靸炘降牡乩憝h境和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筆者連續4年開展了美洲鰣魚水庫網箱養殖試驗,現將相關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水域條件 美洲鰣魚網箱養殖地點選在距安徽省寧國市市區17km的青龍灣水庫,該水庫面積3 266.7hm2,可養水面2 333.3hm2,水庫岸線曲折,汊灣眾多,集雨區內森林覆蓋率較高。養殖區域水質清新無污染,平均水深28m,表層常年水溫8.5~33℃,透明度平均2.4m,溶解氧5~8mg/L,pH值7.0~8.5,水體流動交換頻繁。
1.2 網箱設置 網箱外架為鍍鋅鋼管框架結構,“田”字形走向,以空心桶為浮力單元,框架寬度為40cm,上面鋪設木板,以方便行走,框架整體固定于廢舊船只改造成的倉儲平臺。網箱固定于鋼管框架,高出水面40cm,規格依據不同時期美洲鰣魚的規格適時調整,規格大小分為5m×6m×5m和5m×6m×10m,夏季和冬季換用5m×6m×10m深水網箱,網目有4種,從小到大依次為0.8cm、1.2cm、3.0cm和5.0cm。
1.3 苗種放養 美洲鰣魚苗種放養時間為每年的5月下旬至7月下旬,平均規格要求3cm以上,單尾體重1g以上,采用氧氣袋充氧運輸,每袋裝300~400尾,運達目的地后平衡水溫10~20min,網箱放養密度為200~300尾/m2,網目大小為0.8cm。
1.4 苗種開口與馴食 美洲鰣魚為濾食性魚類,幼魚主食浮游生物與有機碎屑,人工養殖條件下,經馴食后,可攝食全價顆粒飼料。苗種進網箱后第3天開始投喂粗蛋白含量為50%的“天邦牌”微粒子魚苗開口飼料,密度略大于水,緩緩沉降。水溫在30℃以下,魚苗可按2~3h投喂1次,每天投喂5~6次;當水溫升高至30℃以上時,避免在10:00~16:00投喂,以免表層水溫過高燙傷魚苗,采用夜晚加喂的方法避開高溫,投喂量為每1 000尾魚1g。
1.5 飼養管理
1.5.1 分箱 8月底,當美洲鰣魚平均體重達3~5g/尾時,開始第1次分箱,按“一分為二”法,一箱均分為兩箱,網箱大小不變,網目大小更換為1.2cm;11月底,當美洲鰣魚平均體重50~150g/尾時,開始第2次分箱,按“一分為二”法,一箱均分為兩箱,網箱大小不變,網目大小更換為3.0cm;翌年4~5月份,當美洲鰣魚平均體重達150g/尾時,開始第3次分箱,按“一分為二”法,一箱均分為兩箱,網箱大小不變,網目大小更換為5.0cm,直至養成商品魚。
1.5.2 投喂 美洲鰣魚苗種下箱后,按1.4馴食投喂一段時間,當平均規格5~15g時,投喂粗蛋白含量46%的“天邦牌”海水魚混合0#浮性飼料;當平均規格15~50g時,投喂粗蛋白含量45%的“天邦牌”海水魚混合1#浮性飼料;當平均規格50~150g時,投喂粗蛋白含量44%的“天邦牌”海水魚混合2#浮性飼料;當平均規格150~300g時,投喂粗蛋白含量43%的“天邦牌”海水魚混合3#浮性飼料;當平均規格≥300g時,投喂粗蛋白含量43%的“天邦牌”海水魚混合4#浮性飼料。投喂次數從苗種期的每天5~6次,逐漸過渡到每天3次,11月份以后改為上、下午2次投喂,冬季當表層水溫低于10℃時,選擇中午時段1次投喂。投飼量以40min內食完為準,日投飼量一般占魚體重的2%~5%,依據季節、天氣和水溫等適時酌情增減投飼量。
1.5.3 日常管理 美洲鰣魚網箱養殖要特別加強養殖日常管理,勤觀察,堅持專人早、中、晚各巡箱1次,檢查網箱破損、敵害及魚群的活動情況等,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美洲鰣魚對聲、光等外界環境變化非常敏感,養殖條件下,這些應激會導致強烈的應激反應。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應盡量減少這些干擾因素的發生。定期檢查網箱網片附著物的情況及時更換網箱,以防阻礙箱內外水體交流。一般情況下,每10~15d更換網箱1次,由于美洲鰣魚苗種階段十分嬌嫩,換箱、分箱等均需帶水操作。此外,做好養殖日志的記錄,包括天氣、水溫、投飼量、攝食情況、發病用藥情況等。
1.5.4 病害防控 美洲鰣魚網箱養殖過程中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定期在網箱周圍掛袋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每10~15d潑灑生石灰1次。夏、秋季節,特別是夏秋更迭季節,美洲鰣魚易患爛鰓、出血和腸炎等癥,預防主要采取大蒜素和三黃粉拌餌投喂,一般連喂3d;若已經感染,按每kg飼料拌10%的恩諾沙星或氟苯尼考3~4g,連喂5d,同時結合外用戊二醛和苯扎溴銨合劑,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2 結果與分析
2.1 養殖效果 2013―2016年青龍灣水庫網箱養殖美洲鰣魚的放養、生長及成活率見表1。如表1所示,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美洲鰣魚達商品規格時的成活率為73.3%;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美洲鰣魚達商品規格時的成活率為65.8%;2015年5月至2016年05月美洲鰣魚的成活率為69.4%。
3 討論與結論
美洲鰣魚水庫網箱養殖從3cm苗種長至600g左右的商品魚大約需要18個月的時間,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養殖周期相對較長,前期投入較大。隨著美洲鰣魚養殖的深入開展和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涌現出了諸多新問題。
美洲鰣魚為溫水性魚類,最適合生長溫度為15~25℃,對高溫和低溫異常敏感。2015年7月底至8月初,水庫出現連續數日水下3m水溫超過30℃的的極端狀況,造成批量美洲鰣魚燙傷死亡,直接導致2015年商品魚養殖成活率下降至65.8%,苗種階段成活率也顯著降低,更換用深10m的深水網箱,情況則明顯有所好轉。表明在高溫的夏季和低溫的冬季,使用深水網箱,不僅可以給美洲鰣魚提供充裕的活動空間,還可避免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對美洲鰣魚造成的損傷。
在美洲鰣魚網箱養殖過程中,隨著個體的長大和網眼通透性的下降,不可避免地需要經常性地分箱與換箱,尤其是在養殖前期,由于美洲鰣魚生性膽怯、異常嬌嫩,每次分箱、換箱,都會受驚亂竄,出現苗種小批量死亡的情況。因此,在平時的分箱、換箱過程中,動作需輕柔,操作需謹慎,分箱、換箱后需及時做好消毒工作。
美洲鰣魚網箱養殖實踐表明,青龍灣水庫具有生態環境良好,水體資源豐富,水溫、pH值適中,溶解氧高等諸多優越條件,完全可以滿足美洲鰣魚生長發育的需求。利用水庫網箱養殖,保證箱內水體的交流與清新,極大限度地節約水體資源,避免敵害生物的危害,提高美洲鰣魚養殖成活率。2014―2015年美洲鰣魚商品魚養殖成活率65.8%~73.3%,充分證明了美洲鰣魚在青龍灣水庫的適應性;2014年整個養殖周期平均93 420元的單個網箱養殖利潤也足以印證其養殖前景。美洲鰣魚網箱養殖為青龍灣水庫增加一個名優養殖新品種的同時,也將為其他同類型水庫開展美洲鰣魚網箱養殖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洪孝友,朱新平,陳昆慈,等.孟加拉鰣、美洲鰣和中國鰣形態學比較分析[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34(2):203-206.
[2]顧若波,張呈祥,徐鋼春,等.美洲鰍肌肉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水產學雜志,2007,20(2):40-46.
[3]洪孝友,謝文平,朱新平,等.美洲鰣與孟加拉鰣肌肉營養成分比較[J].營養學報,2013,35(2):206-208.
[4]杜浩,危起偉.美洲鰣的生物學特征及資源狀況[J].淡水漁業,2004,34(1):62-64.
[5]劉紹平,陳大慶,段辛斌,等.中國鰣魚資源現狀與保護對策[J].水生生物學報,2002,26(6):679-684.
[6]梅肖樂,童怡博,方南娟.室內水泥池美洲鰣魚養殖技術[J].河北漁業,2012,7:30-31,35.
學生被動接受,然后去機房實踐,等到去機房實踐時,由于時間隔得太久,學生把上次課堂所講內容都忘得差不多了,上機時老師還需要再重復講一遍,這樣效率低下。還有,多媒體上課有時一次安排就是四節課,老師一次講的知識點太多學生根本記不住,時間太長,最后學生聽課的熱情也不高,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我們嘗試改革教學模式,授課地點用多媒體機房代替傳統的多媒體教室,在多媒體機房安裝投影儀或電子教室軟件,學生每人使用操作一臺計算機,教師使用一臺教師機。授課方法如下:如果是理論性比較強的部分,啟用電子教室軟件,對學生機進行控制,不允許學生操作電腦,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操作教師機,讓學生看著顯示器聽老師講解;如果是比較難掌握復雜的內容,教師就通過投影儀來講解演示,學生可以跟著老師示范步驟一步步操作學習,從而實時掌握授課內容。每次控制好講解時間及內容,一次講解三四個知識點,精講多練,每次講完后預留合適的時間并布置小練習讓學生來完成,并把所講課程課件等一些相關資料服務器共享。完成作業后教師采用逐個點評作業的方式進行學習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更加鞏固,同時大家相互交流也可以拓展思路并激發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分析并臨摹優秀網站。學習完第二個層次內容之后就可以讓學生開始獨立完成網站制作了,在臨摹網站之前,要先讓學生大量分析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優秀網站,并提交分析報告,學會審美網頁,然后再臨摹一些優秀的網頁,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習體會各種不同主題網站的不同的風格、配色以及界面設計。采用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選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一些為人熟知的網站如新浪、搜狐等,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講解其相關的功能及制作方法,這樣可讓學生更有興趣從而提高積極性。其次,也可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項目驅動促進課程改革??梢园验_發一個小型網站或大型網站的一個欄目作為項目,比如重新開發一學校或公司網站,從網頁設計實際流程出發,讓學生分組完成網站的前期策劃、設計、制作、測試和,進而完成整個項目。通過項目教學,讓學生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的相關技術,培養獨立開發及制作網站的能力。積極探索網絡教學新模式。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我們將課件和相關學習資料放在教學網站上,供學生學習參考;還可開通網頁愛好者交流群,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有好的設計方法和經驗大家相互交流學習;還可通過開展網頁設計大賽,可展示評比學生的優秀作品,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相互學習分享。
考核方式
因此不能像其他課程一樣采取傳統的筆試方式進行考核,筆試比較適用于一些理工科課程,如高等數學、計算機原理等,該方式可考察學生對這些公式、原理、概念等掌握的情況。單純上機出題考試也有一定局限性。本人認為應把考核的重點放在綜合實踐能力的考核上。該課程的考核可以有三部分組成:課堂表現(10%),上機練習作業(20%),最后作品(70%)。這樣可以較全面地考核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與實踐情況,其中作品指的是老師制定的項目要求,一般都是個人網站或其他主題的網站。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制作完成上交。最后作品主要從網站的鏈接結構是否合理順暢、網頁配色、界面設計、網站內容的完整性、網站技術的運用以及網站運行是否穩定等方面來綜合評定。最后的作業評定可以以答辯展示的形式,由每個學生闡述對該項目的想法、制作心得以及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教師給予評定和答疑,這門課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授課教師對教學效果有個總體了解的同時也給學生一個更大程度提高的機會。
實踐效果
筆者長期從事河南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的《網頁設計與制作》基層教學工作,通過對近三年物理學、會計學、廣告學、網絡工程、藝術設計、紡織工程等六個專業近400名學生的必修和公選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效果進行了分類對比,通過調查問卷、學生評教、學生成績分布情況等方式,主要從學生學歷層次、授課地點、授課形式、是否采用案例教學、學習氣氛培養等方面對培養方案進行了設計,則根據預定的授課方案對授課效果進行了跟蹤和匯總。從教師授課效果來看,雖然在個別專業學生的日常上課非常配合,學習態度較為認真,但是從考試的成績來看還是不如教學改革后的效果好,使用了新的教學手段學生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不同的年級學生評教分數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傳統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模式的評價分數并不理想。
關鍵詞 微創手術 封閉加針刀療法 網球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92
資料與方法
收治網球肘患者90例,分為兩組。封閉加針刀治療組: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齡24~68歲,平均41歲;有運動史25例,特殊工作史16例,家庭勞動者13例。手術治療組: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齡28~62歲,平均39歲;有運動史者17例,特殊工作史8例,家庭勞動者11例。
治療方案:①封閉加針刀治療組:患者反坐于椅子上,患肢屈肘90°位平放于椅背上,在肱骨外上髁定位痛點,常規碘酒、乙醇或安爾碘消毒。配2%利多卡因2~3ml加強的松龍1ml(25mg)或曲安奈德1ml(25mg),進針于痛點的肌腱與骨膜附著處,強力推注藥物后,右手戴手套,左手拇、示指繃緊痛點處皮膚,針刀刀刃與肌腱平行,先縱行剝離2~3下,然后針柄與平面保持45度角,橫向鏟剝2~3下,用創可貼封閉針孔,2天內不沾水,每隔1周1次,共2~3次。②手術治療組:患肢外展屈肘90度位,確定肱骨外上髁定位痛點后,常規碘酒、乙醇或安爾碘酒消毒。以2%利多卡因局麻,選痛點處2cm長縱行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及深筋膜,顯露肱骨外上髁橈側伸肌總腱起點附著處,將該鍵表面所見的細小血管束予以切斷并鉗夾或結扎止血。再將伸肌總腱起點在肱骨外上髁附著處以半環形切開2mm深,然后將切開的腱性部分向遠側推剝10mm,止血后依次縫合。
Verhaar網球肘療效評估判斷標準:①優:外上髁疼痛完全解除,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沒有感到握力下降,腕關節背伸時不會誘發疼痛;②良:外上髁疼痛偶爾發生,用力活動以后出現疼痛,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沒有或感到握力上有輕微下降,腕關節背伸時不誘發疼痛;③可:用力活動后外上髁感到不舒服,但與治療前相比好得多,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或中等滿意。感到握力輕微或中度下降,腕關節背伸時誘發輕微或中度疼痛;④差:患者對治療結果不滿意,感覺握力明顯下降。
結 果
封閉加針刀組隨訪36例,手術組隨訪31例,時間為1年,分別在3、6、12個月隨訪登記。封閉加針刀組3個月時優31例,良2例,可3例,優良率91%;6個月時優23例,良4例,可7例,差2例,優良率75%;12個月時優3例,良2例,可5例,差26例,優良率14%。手術組3個月時優27例,良3例,可1例,優良率96%;6個月優29例,良1例,可1例,差0例,優良率96.2%;12個月時優2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優良率90%。
討 論
肱骨外上髁炎在治療上多以保守治療為主,且方法多樣。封閉加針刀治療該方法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是介于保守和手術之間的一種方法,其奏效快,療效較為持久。但在局部注射幾小時后,患者常感疼痛加重,使一些患者不愿接受治療或不再后續治療。
本人根據前臂伸肌腱起點慢性牽拉損傷和微血管神經束卡壓學說設計了手術,并認為:前臂伸肌腱起點反復牽拉損傷,使肱骨外上髁起點的骨膜及周圍筋膜的炎性變為疼痛的主要原因。骨膜的神經末梢較為豐富,且骨膜的組織結構為致密,對牽張的伸縮性變化很小,故對牽張的反應性較為敏感。將肱骨外上髁起點下方做半環形淺層(2mm)切斷并向遠段剝離,可消除伸肌腱對骨膜的牽拉作用,另外也破壞了肌腱表面的微血管和神經束。從而使癥狀消失,針對橈神經的關節反支和肌皮血管神經學說,可在術中牽拉內側的軟組織,將通向肱骨外上髁的細小血管神經束剝離切斷后鉗夾或結扎,可以雙重破壞肱骨外上髁的神經血管支。以上可以局部機制上解決網球肘的疼痛問題。本組術后3周,肘部基本無痛,伸屈功能正常,也無明顯的疼痛。個別術后6個月再次出現輕痛或不適,切口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形成,考慮與瘢痕粘連及壓迫有關。該術式創傷小,操作簡便,患者恢復快,經濟實惠,無須住院治療,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胥少訂,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