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滑鐵盧戰(zhàn)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從真菌資源分布和化合物基本骨架,波譜特征,藥理活性及生源途徑等方面,綜述了國內(nèi)外報道的52個原伊魯烷型化合物。為該類化合物的研究開發(fā)提供參考。
【關鍵詞】 原伊魯烷; 倍半萜; 抗菌活性; 生源途徑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sesquiterpene of protoilludane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fungi resource, spectra featur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ath of biosynthesis.
Key words:Protoilludanes; Sesquiterpen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Path of biosynthesis
自然界中真菌種類繁多,數(shù)量大,分布廣,與人類關系較密切。在歷史上和現(xiàn)代醫(yī)療事業(yè)中,都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身體健康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從真菌中開發(fā)研究新型藥物將會受到人們的更大的青睞。近年來,許多protoilludanes原伊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從高等真菌的菌絲體和子實體中分離鑒定出。伊魯醇(illudol)B是Anchel等從杯傘屬真菌Clitocybe illudens 中分離鑒定出的第一個 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1]。隨后,大量該類型倍半萜,被中國、美國、法國、意大利科學工作者從高等真菌中分離鑒定出。到目前,關于該類型化合物的綜述尚未見報道。本文從真菌資源分布、化合物結(jié)構(gòu)、波譜特征、藥理活性及生源途徑等方面,綜述了52個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化合物,為此類真菌的研究開發(fā)提供參考。
1 含有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化合物的真菌資源
國內(nèi)外對于含有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化合物的真菌研究,主要集中在蜜環(huán)菌屬的蜜環(huán)菌Armillaria mellea[2~21]和假蜜環(huán)菌Armillaria tabescens[22],紅菇科美味紅菇Russula delica[23,24]和Lactarius violascens[25],擔子菌綱真菌laurilia tsugicola[26]和多孔菌科粘褶菌屬gloeophyllum G. sp. 97022[27]等。其種屬分布見表1。
2 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及其衍生物的結(jié)構(gòu)特征
國內(nèi)外對高等真菌研究表明,高等真菌中的倍半萜大多數(shù)是從protoilludane骨架衍生來的。該類型的倍半萜是已經(jīng)報道最多的倍半萜,比如僅從蜜環(huán)菌中就分離鑒定出30多個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另外protoilludane可能是許多倍半萜生物合成的中間產(chǎn)物,如marasmenes,lactaranes,secolactaranes等類倍半萜。
該類化合物可分為倍半萜醇芳香酸酯和多羥基倍半萜兩大類,其中倍半萜醇芳香酸酯化合物有40種。該類化合物通常含有不飽和鍵,如雙鍵,醛基或酮基。其結(jié)構(gòu)見圖1。
圖1 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結(jié)構(gòu)(略)
3 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的波譜特征
該類化合物的質(zhì)譜存在顯著特征,即芳香酰基離子峰均為基峰,m/z分別為151,165,199等,與生物堿的羧酸酯類的質(zhì)譜有顯著差異??赡苡捎邗ユI羰基一側(cè)的α裂解,使分子離子直接產(chǎn)生取代的苯甲?;x子[20]。由于雙鍵及醛或酮基的存在,使紅外波譜特征也較為明顯,如羥基(3 480 cm-1)、羰基(1 650 cm-1)和芳環(huán)(1 610,1 570 cm-1)的特征吸收。另外,在12CNNR波譜中,由于偶合系統(tǒng)的作用使C11的峰位發(fā)生變化,若C10為羥基,C13為氫,則C11的峰位在42.65 ppm;若C10為氫,C13為羥基,則C11的峰位在34.59 ppm[2]。
表1 含有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化合物的真菌(略)
4 抗菌活性
原伊魯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普遍具有抗菌作用。Obuchi T等[6]從蜜環(huán)菌菌絲體中分離鑒定出原伊魯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化合物armillaric acid,藥理實驗顯示該化合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和干酵母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Donnelly D等[10]分離鑒定出具有抗細菌和真菌的化合物Orsellinate of armillol。Midland SL等[12]也分離鑒定出抗菌化合物melleolide。Arnone A.等[13]從蜜環(huán)菌中分離鑒定出抗細菌化合物melleolide B,melleolide C,melleolide D。Momose I等[20]從蜜環(huán)菌培養(yǎng)液中分離出3個該類型的抗菌化合物,分別為Melleolides K, L and M,中化合物Melleolides K有抑制革蘭氏陽性菌、酵母和真菌的作用。
5 生源途徑
倍半萜是由3個異戊二烯單位構(gòu)成,含有15個碳原子的化合物類群。原伊魯烷型倍半萜生源上是有其前體物焦磷酸金合歡(FPP)衍生而成。焦磷酸異戊二烯酯(IPP)經(jīng)由IPP異構(gòu)酶,異戊二烯基轉(zhuǎn)移酶,焦磷酸的脫去,碳正離子的形成,重排成環(huán)等,最后形成原伊魯烷型倍半萜及其它類型的倍半萜[24,28]。見圖2。
圖2 protoilludanes型倍半萜的生源途徑(略)
參考文獻
[1] 徐錦堂. 中國藥用真菌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7:134.574.
[2] 楊峻山, 蘇亞倫, 王玉蘭,等.蜜環(huán)菌菌絲體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89, 24(12):24.
[3] 楊峻山, 蘇亞倫, 王玉蘭,等.蜜環(huán)菌菌絲體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 1990, 25(5):353.
[4] 楊峻山, 蘇亞倫, 王玉蘭,等.蜜環(huán)菌菌絲體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 1991, 26(2):117.
[5] Yang J S, Chen Y W, Feng X Z, et al.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armillaricin[J].Planta Med,1989,55:564.
[6] Obuchi T, Hondoh H, Watanabe N, et al. Armillaric acid, a new antibiotic produced by amillaria mellea[J].Planta Med,1990, 56:198.
[7] Donnelly D M X, Coveney D, Polonsky J, et al. Melledonal and melledonol sesquiterpene esters from armillaria mellea[J].Tetrahedron Letters,1985, 26(43):5343.
[8] Donnelly D M X, Quigley P F, Coveney D J, et al. Two new sesquiterpene esters from armillaria mellea[J]. Phytochemistry,1987, 26(11):3075.
[9] Donnelly D M X, Hutchinson R M, Coveney D, et al. Sesquiterpene aryl esters from armillaria mellea[J].Phytochemistry,1990, 29(8):2569.
[10] Donnelly D, Sanada S, O`Reilly J, et al.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X-Ray analysis)of the orsellinate of armillol, a new antibacterial metabolite from armillaria mellea[J].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2:135.
[11] Donnelly D M X, Prange T.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orsellinate of armillol, application of the coupled oscillator theory[J].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4:222.
[12] Midland S L, Izac R R., Wing R M. Melleolide, a new antibiotic from armillaria mellea[J].Tetrahedron Letters, 1982 , 23(25):2515.
[13] Arnone A, Cardillo R, Nasini G. Structures of melleolides B-D, three antibacterial sesquiterpenoids from armillaria mellea[J].Phytochemistry, 1986, 25(2):471.
[14] Donnelly D M X, Hutchinson R M. Armillane, a saturated sesquiterpene ester from armillaria mellea[J].Phytochemistry, 1990, 29(1):179.
[15] Yang J S, Su Y L, Wang Y L, et al. Two novel protoilludane norsesquiterpenoid esters, armillasin and armillation, from armillaria mellea[J].Planta Med, 1991, 57:478.
[16] Yang J S, Su Y L, Wang Y L, et al. Isolation and structures of two new sesquiterpenoid aromatic esters: armillarigin and armillarikin[J].Planta Med, 1989, 55:479.
[17] Yang J S,Chen Y W, Feng X Z,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millaria mellea mycelium I.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millarin and armillidin[J].Planta Med, 1984:288.
[18] Donnelly D M X, Abe F, Coveney D, et al. Antibacterial sesquiterpene aryl ester from armillaria mellea[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985, 48(1):10.
[19] Donnelly D M X, Coveney D, Fukuda N, et al. New sesquiterpene aryl ester from armillaria mellea[J]. Jout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986, 49(1):111.
[20] Momose I , Sekizawa R , Hosokawa N , et al. Melleolides K, L and M, new melleolides from Armillariella mellea[J]. J Antibiot, 2000 , 53 (2) :1371.
[21] 楊俊山. 蜜環(huán)菌菌絲體中倍半萜醇芳香酸酯的酯譜研究[J].化學學報,1988,46:1093.
[22] Donnelly D M X, Konishi T, Dunne O et al. Sesquiterpene aryl esters from Armillaria tabescens[J].Phytochemistry, 1997,44(8):1473.
[23] Clericuzio M, Pan F D, Han F G, Pang Z J et al. Stearoyldelicone, an unstable protoilludane sesquiterpenoid from intact fruit bodies of Russula delica[J].Tetrahedron Letters, 1997,38, (47):8237.
[24] Clericuzio M, Pan F D, Han F G, Pang Z J and Sterner O. Structure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protoilludane sesquiterpenes from Russula delica[J].Tetrahedron, 1997, 53(28):9735.
[25] Vidari G, Garlaschelli L, Rossi A and Vita-Finzi P. New protoilludane sesquiterpenes from Lactarius violascens[J].Tetrahedron Letters, 1998, 39(14):1957.
[26] Arnone A, Brambilla U, Nasini Gand Vita-Finzi P.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tsugicolines A-D, novel protoilludane sesquiterpenes from Laurilia tsugicola[J]. Tetrahedron, 1995,51(48):13357.
【關鍵詞】鐵路客運樞紐;交通場站一體化;公交優(yōu)先;便捷換乘
伴隨著我國鐵路建設的大發(fā)展,鐵路客運站建設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近年來先后新建了武漢站、廣州南站、上海虹橋站、深圳北站、南京南站等一大批大中型現(xiàn)代鐵路客運站,同時還改造完成了南京站、漢口站、武昌站、蘇州站、無錫站、常州站等一大批既有鐵路客運站。在這些鐵路客運站的設計與建設過程中,鐵路客運站已經(jīng)逐漸與站前區(qū)城市交通配套場站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共同組成為城市鐵路客運交通樞紐中心。
這類鐵路客運樞紐中心往往以鐵路客運站為主,集公路長途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站、公交車場站、出租車場站、社會車場站等為一體,各類交通場站旅客在樞紐內(nèi)進行自由換乘。由于樞紐內(nèi)集中了各種不同的交通場站,各類車行流線和人行流線錯綜復雜,因而各類交通場站設計方案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了樞紐建設的成敗。
參考國內(nèi)在建和已建成的這類城市鐵路客運樞紐,交通場站設計幾乎都秉承“交通一體化、無縫換乘”的理念。而在項目實際操作過程中,特別是規(guī)劃設計階段,如何處理好復雜的交通換乘關系,真正體現(xiàn)出“一體化設計”的理念,盡可能做到布局合理、資源集約、換乘便捷,尚需要在以下方面研究探討。
1 理清思路,明確一體化設計需考慮的重點問題
按旅客疏解方向的不同,鐵路客運樞紐內(nèi)各類交通場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城市對外疏解場站和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其中,城市對外疏解場站通常包含鐵路客運站和公路長途客運站(上海虹橋樞紐還包含機場),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通常包含軌道交通站、公交車場站、出租車場站、社會車場站及非機動車場站等。
城市鐵路客運樞紐最重要的功能為市域外旅客進出本市的門戶。絕大多數(shù)旅客由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進入鐵路客運樞紐后,會選擇換乘城市對外疏解場站離開本市;同樣絕大多數(shù)旅客由城市對外疏解場站到達鐵路客運樞紐后,會選擇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進入本市。通常而言,在鐵路旅客樞紐內(nèi),城市對外疏解場站之間的換乘量及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之間的換乘量很小。
因此,城市鐵路客運樞紐與一般性城市交通節(jié)點樞紐有較大的不同。城市鐵路客運樞紐主要解決城市對外交通和城市內(nèi)部交通轉(zhuǎn)換的問題,而一般性城市交通節(jié)點樞紐主要解決城市內(nèi)部不同交通工具(或交通線路)之間的轉(zhuǎn)換問題(見圖1所示)。因而在鐵路客運樞紐交通一體化設計中,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是城市對外疏解場站與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之間的換乘問題。
圖1 “城市鐵路客運樞紐換”與“城市交通節(jié)點樞紐”換乘示意圖
2 切實貫徹“公交優(yōu)先”的設計理念
鐵路客運樞紐城市內(nèi)部疏解場站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速度快、運量大的城市公交場站,主要為公交車場站和軌道交通站;另一種是運量相對較小但靈活度高的個人交通工具場站,主要為出租車場站、社會車場站和非機動車場站。“公交優(yōu)先”的發(fā)展策略對于整個城市交通組織的意義無需多言,然而在城市鐵路客運樞紐交通場站一體化設計中,要切實將“公交優(yōu)先”的理念貫徹到位,需要注意處理好幾個具體問題。
2.1 集約資源,功能共享
在城市鐵路客運樞紐內(nèi),為快速疏解進出樞紐的客流,公交車場站通常都以首(末)站的形式出現(xiàn),公交首(末)站與軌道交通站在樞紐內(nèi)應具有唯一性,其旅客疏解功能應同時為鐵路車站和公路長途汽車站服務。
2.2 盡量減小換乘距離
樞紐內(nèi)部場站換乘便捷性,通常都以換乘距離長短作為直接參照指標。因此“公交優(yōu)先”在鐵路客運樞紐場站一體化設計中最直接的體現(xiàn)在于,盡可能減小公交首(末)站和軌道交通站與城市對外疏解場站之間的換乘距離。
具體項目設計上,公交首(末)站落客區(qū)應盡量靠近城市對外疏解場站的進站口,上客區(qū)則應盡量靠近城市對外疏解場站的出站口。軌道交通站由于其建設的獨特性,其布置方式將在后文專門探討。
2.3 換乘流線應簡潔直接
除盡量減小易于量化的換乘距離以外,“公交優(yōu)先”在鐵路客運樞紐場站一體化設計中的另一點體現(xiàn)在于,公交車場站和軌道交通站與城市對外疏解場站之間的換乘流線應簡潔直接,其進出換乘盡量能夠在同一個平面層次內(nèi)解決。如不能做到同平面層次,則應在盡量減少平面層次差距的基礎上,設置上下行專用樓扶梯組進行換乘流線的銜接。同時,該換乘流線不應被機動車道或其它專用通道打斷。
3 公路長途客運站不同定位對樞紐布局的影響
前文中,公路長途客運站在鐵路客運樞紐內(nèi)被定位為城市對外疏解場站的一部分,其主要承擔的客流疏解任務為市域外旅客的輸送,甚至跨省公路長途旅客的輸送,其功能與鐵路客運站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實際項目操作中,公路長途客運站的客流疏解任務往往還有另一面,即承擔市域內(nèi)或周邊郊縣旅客的輸送,此類郊縣沒有鐵路客運站(或鐵路客運站等級較低),郊縣旅客利用公路長途客車進出樞紐。此時,公路長途客運站實質(zhì)成為了郊縣公交車場站,其主要功能為鐵路車站與郊縣之間客流轉(zhuǎn)換的工具。
在城市鐵路客運樞紐交通場站一體化設計中,公路長途客運站定位為“市域外長途”還是“郊縣長途公交”,將對樞紐布局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如定位為“市域外長途”,則公路長途客運站在功能上將與鐵路客運站并列,這兩者分別與其它場站的換乘量較大,而兩者之間的換乘量很小,這種情況下,理想的樞紐布局應該為“三”字形,即鐵路客運站和公路長途客運站在兩翼,其它交通場站在中間,以便樞紐布局緊湊而高效;如定位為“郊縣長途公交”,則長途客運站在功能上與普通公交場站并列,其與鐵路客運站換乘量較大,而與其它交通場站換乘量很小,這種情況下,理想的樞紐布局應該為“半同心圓”形,即鐵路客運站在中心,其它交通場站在鐵路客站入口一側(cè)呈半圓形環(huán)繞鐵路客運站布置,以便多數(shù)旅客換乘的便捷(見圖2所示)。
圖2 兩種公路長途客運站定位中理想的樞紐布局示意圖
4 處理好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運站的結(jié)合關系
軌道交通憑借其大運量、快速度、高效率且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特點,越來越成為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對于當代國內(nèi)大中型城市新建的鐵路客運樞紐來說,軌道交通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樞紐內(nèi)“公交優(yōu)先”的核心。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運站換乘的高效性、便捷性是樞紐吸引客流、實現(xiàn)綜合交通一體化的有力保障。在實際項目操作中,軌道交通站在樞紐內(nèi)的設置應解決好其與鐵路客站之間的換乘關系,并使其工程建設具有較好的可實施性。
4.1 選擇合適的換乘方式
樞紐內(nèi)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站的換乘方式通常有站前廣場換乘、通道換乘、站廳換乘、站臺換乘和組合換乘五種。
站前廣場換乘方式中軌道交通站設置于鐵路客站的站前廣場上,兩者換乘利用廣場地面完成,這種換乘方式布置簡單靈活,但通常換乘距離較長,效率較低,換乘路徑易受干擾;通道換乘方式中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站設置專門的換乘通道,在合理選擇通道設置位置的情況下,這種換乘方式同樣布置簡單靈活,專用換乘通道的設置可有效避免干擾;站廳換乘方式中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站共用一個站廳(或各自站廳緊密相連),換乘在站廳內(nèi)解決,這種換乘方式換乘距離短,路徑簡潔,但對軌道交通站和鐵路客站的設計和實施要求很高;站臺換乘方式中軌道交通站和鐵路客站布置于同一平面,兩者利用中間站臺換乘,這種換乘方式距離最短,路徑最簡潔,但由于多數(shù)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與鐵路運營管理方式不同,對此種換乘方式實施難度很大;組合換乘是指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軌道交通線與鐵路客站銜接時,采用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換乘方式組合。
以上換乘方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在實際項目操作中,需根據(jù)樞紐建設規(guī)模與時序、軌道交通線路敷設方式與線路走向等方面的不同,選擇最適合的換乘方式。
4.2 充分考慮可實施性
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站換乘方式的選擇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為換乘便捷性。然而在實際項目操作過程中,選擇最為便捷的換乘方式,需在軌道交通站具有充分可實施性的前提下進行。
當軌道交通站與鐵路客站能夠?qū)崿F(xiàn)同步實施時,軌道交通站廳與鐵路站廳即可做到統(tǒng)一建設,此時推薦兩者采用站廳換乘方式(如能布置于同一平面且能夠解決運營管理同步的問題,也可推薦站臺換乘)。然而,國內(nèi)大多數(shù)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剛剛起步,很多城市的軌道交通線網(wǎng)仍處于規(guī)劃階段,但城市鐵路客運樞紐建設卻如火如荼。在軌道交通建設滯后于鐵路客站建設的情況下,樞紐內(nèi)軌道交通站需做預留處理,兩者換乘方式的選擇則首先需要考慮軌道交通站預留建設的可實施性。
通常,樞紐內(nèi)軌道交通站的預留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土建預留”,即軌道交通站的主體土建工程與樞紐同步建設完成,這種方式適用于軌道交通站已有較為明確的建設方案但受制于區(qū)間建設或其它原因不能近期實施的情況;另一種是“控制性建設條件預留”,即在樞紐內(nèi)預先留出軌道交通站建設的條件,通常是留出軌道交通站建設的場地和區(qū)間通過的通廊,這種情況適用于軌道交通站或軌道線網(wǎng)尚無明確建設方案的情況。
“土建預留”同樣可做到將軌道交通站廳與鐵路客站站廳統(tǒng)一建設,因此換乘方式同樣推薦采用站廳換乘(或站臺換乘);“控制性建設條件預留”由于后期軌道交通實施時很難再對前期已建成的鐵路客站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因此可在樞紐建設時考慮預留換乘通道的基礎上,換乘方式推薦采用通道換乘。最不利的情況是,樞紐建設時并未預先考慮軌道交通站的引入,此時如在樞紐內(nèi)增建軌道交通站,則在不對樞紐既有場站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的前提下,換乘方式盡量選擇通道換乘,如換乘通道仍無法實施,則考慮采用站前廣場換乘。
5 做好出租車送客、接客流線的銜接
鐵路客運樞紐內(nèi)出租車流線較為特殊,包含送客流線和接客流線兩部分。其中送客流線通常將進入樞紐的旅客直接輸送至城市對外疏解場站入口處,而接客流線則往往結(jié)合專用的出租車蓄車場及上客區(qū)進行設置,蓄車場和上客區(qū)以靠近城市對外疏解場站出站口為宜。
分析出租車流線特征可以發(fā)現(xiàn),進出樞紐的出租車均分為載客和空載兩種,其中進入樞紐的載客出租車行經(jīng)送客流線后變成空載出租車,此時可空載駛離樞紐,但更多的情況是駛?cè)胄钴噲鰷蕚漭d客;進入樞紐的空載出租車則要求能夠直接進入蓄車場準備載客。因此,樞紐內(nèi)出租車送客流線與接客流線的銜接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需在出租車落客區(qū)的端部設置一條直通蓄車場的專用通道,同時蓄車場也需要設置連接樞紐外部的車行入口。
6 實現(xiàn)社會車停車場服務功能最大化
社會車停車場雖不是鐵路客運樞紐場站布置的重點,但仍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樞紐內(nèi)的社會車停車場通常應盡量做到統(tǒng)一布局、統(tǒng)一管理、進出分離,并通過管理手段盡量提高車位周轉(zhuǎn)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在社會車停車場內(nèi)設置社會車專用落客、上客區(qū)以連接樞紐人行換乘空間。一個統(tǒng)一的社會車停車場能夠同時為進出樞紐旅客、樞紐管理人員及部分樞紐內(nèi)商業(yè)人流提供高效、便捷的停車換乘服務,以實現(xiàn)其服務功能的最大化。
城市鐵路客運樞紐是城市綜合交通換乘的中心,其交通場站設計技術(shù)限制因素多、工程實施難度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伴隨著我國鐵路交通產(chǎn)業(yè)的大發(fā)展,此類樞紐建設越來越普及,其場站一體化設計將會暴露越來越多的新問題,值得我們?nèi)ミM一步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鄭健.我國鐵路客站規(guī)劃與建設[J].鐵道經(jīng)濟研究,2007(4).
[2]盛暉.探索中國鐵路車站創(chuàng)新之路[C]//2007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編.中國鐵路客站技術(shù)國際交流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3](英)羅斯.火車站―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M].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 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滑鐵盧之役,眾所周知,是拿破侖打敗的一場戰(zhàn)役,從那以后,拿破侖就開始一蹶不振。這一次期中考試也可謂是我的“滑鐵盧之役”。
由于我的輕視,導致這次期中考試成績非常不好。尤其是英語和數(shù)學。英語是因為我對音標的不熟,還有寫復數(shù)時大意了,忘了加”S“。數(shù)學錯得更是難以置信。我居然會“陰溝里翻船”,把南北混淆了。候老師顯然不高興,嘲諷我:“這次考得‘不錯’呀!”張老師拍著我的肩膀,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侍保同呀!以后英語要多聽,可不能偏科呀!“朱老師更是氣急敗壞:”你真是太馬虎了,這下好了,驕傲的孔雀翅膀斷了,來來,大家給他鼓倒掌!”而此時的我已經(jīng)是霜打的“侍子”--蔫了。我意識到了:考試是一面鏡子,你無視它,它就無視你。
不過,我和拿破侖不同的是,他是那次以后從未起來過,而我要讓它成為一個“歷史”,我相信經(jīng)過我的不懈努力,可以讓它化為泡影,存封在我記憶的深處。
五年級:侍保同
《貨幣戰(zhàn)爭》,以歷史視角,梳理了世界金融寡頭的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頭的世界歷次重大經(jīng)濟、政治、社會運動中的角色以及給社會經(jīng)濟造成的破壞,證明了金融資本的逐利的本質(zhì),分析了金融資本利用貨幣發(fā)行權(quán)制造通貨膨脹剝奪廣大民眾財富的種種手法。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貨幣戰(zhàn)爭》不僅描繪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金融演變,也對目前我國的現(xiàn)實處境有幾分擔憂。并且還以全球維度,從金融的視角去審視歷史上的人和事,用和教科書上完全不同的貨幣、財富觀點,闡釋了貨幣在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中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對國家、社會、個人財富的巨大影響,揭示出了一般學術(shù)著作涉及不到的領域。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勞動力和引進外資,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的外匯儲備一路飆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大。并且,近幾年中國的股市與房市也是異?;鸨幟囟嘧?,錯綜復雜的因素遮蔽了人們認識它本質(zhì)的視線。國際資本“熱錢”在中國兩市場上的推波助瀾,使中國面臨被世界金融寡頭“剪羊毛”的危險?!敦泿艖?zhàn)爭》利用歷史的分析,說明了亞洲金融危機與上世紀日本經(jīng)濟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點分析世界金融資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國面臨的危險。
這段文字是由英國激進的下院議員托馬斯·鄧司肯在1828年發(fā)表的,他所指的那個人就是內(nèi)森·羅斯柴爾德。
內(nèi)森是一家銀行倫敦分行的創(chuàng)始人,這家銀行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債券市場讓羅斯柴爾德家族變得富?!坏阶阋栽谌珰W洲建造41處華貴房產(chǎn)的程度。其中沃德斯登莊園位于白金漢郡。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第四代傳人,也就是內(nèi)森最偉大的曾孫,對這座莊園進行了整體鍍金重建。
根據(jù)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說法,他們家族杰出的先輩內(nèi)森“個子不高、肥胖、有魅力、極其聰明、萬眾矚目……我無法想象他會是個容易相處的人”。伊夫林·羅斯柴爾德有相似的看法:“我認為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痹趥惗厥ァな吠∠锪_斯柴爾德公司的辦公室內(nèi),伊夫林凝視著內(nèi)森·羅斯柴爾德的畫像說:“我認為他意志堅定,深謀遠慮?!?/p>
盡管通信記者都受制于羅斯柴爾德家族,內(nèi)森寫給他兄弟們的信件卻很少被保存下來。從我們可以看到的內(nèi)森寫的一封信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手寫體,像他們的所有信件一樣,非常難懂的猶太德語(德語音譯成希伯來語),其中描述了他所謂的猶太人的職業(yè)道德,可以看出他對不夠機智的兄弟們?nèi)狈δ托?
“我寫信告訴你們我的意見,因為給你們寫信是我的該死的責任……我閱讀你們的信件不止一次,甚至可能上百次。你們要好好反省一下,飯后我通常不做什么,我不看書,不玩牌,不去劇院,我唯一的愛好是我的生意……因為只要我們生意好,我們有錢,每個人都會奉承我們,那些沒興趣通過我們?nèi)ベ嶅X的人將會羨慕我們?!?/p>
憑借天生的金融天賦,內(nèi)森從法蘭克福偏僻的猶太人胡同起家,進而掌控了倫敦的債券市場。不過,我要再說一次,金融創(chuàng)新的機會源自戰(zhàn)爭。
歷史和傳說
1815年6月18日早上,在威靈頓公爵的率領下,67000名英國、荷蘭和普魯士的聯(lián)軍警惕地注視著離布魯塞爾不遠的滑鐵盧戰(zhàn)場,迎面而來的是由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率領的兵力不相上下的法國軍隊。
滑鐵盧之戰(zhàn)使英國和法國20多年來不斷發(fā)生的沖突達到頂點,但那不只是兩支軍隊間的戰(zhàn)爭,也是兩種融資體系之間的一場競賽:一方面,法國在拿破侖的領導下,依靠掠奪生存(占領區(qū)的稅收);另一方面,英國靠債務來維持。
從未有過為了軍事沖突籌款而發(fā)行這么多債券的情況。1793~1815年間,英國的國債增加了3倍,達到7. 45億英鎊,是英國全年經(jīng)濟總量的兩倍還多。大量債券的發(fā)行對倫敦的金融市場影響深遠。自1792年2月以來,具有代表性的面值100英鎊、收益率為3%的統(tǒng)一公債的價格因為滑鐵盧之戰(zhàn),已經(jīng)從96英鎊跌到60英鎊以下,在某一時期(1797年)曾跌破50英鎊。這是令安娜·霍伊斯夫人煩惱叢生的時期。
根據(jù)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獲取他們的第一桶金,是內(nèi)森根據(jù)戰(zhàn)爭勝負對英國債券價格的影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而投機成功。一些版本的故事說,內(nèi)森親眼目擊了那場戰(zhàn)役,冒險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風暴,在威靈頓軍隊取得勝利的官方消息傳來之前提前到達倫敦。他在債券價格大漲前購買了債券,金額在2000萬~1. 35億英鎊之間。后來,德國納粹盡力渲染了這一傳說。
1940年,約瑟夫·戈培爾核準發(fā)行了《羅斯柴爾德之死》,書中描述了一個油嘴滑舌的內(nèi)森,他通過賄賂一個法國將軍,從而確保威靈頓軍隊的勝利,然后在倫敦誤報戰(zhàn)役的結(jié)局,為的是造成投資人對英國債券的恐慌性拋售,隨后他以極便宜的價格猛力吸貨。
然而,1815年的實際情形卻并非如此。內(nèi)森的發(fā)跡不是因為威靈頓軍隊的勝利,實際上,羅斯柴爾德家族更有可能因此被毀滅。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發(fā)跡,也不是因為滑鐵盧之戰(zhàn)。
受雇于英國財政部的黃金走私犯
在排除一系列錯誤消息干擾之后,英國軍隊自1808年8月以來,一直在歐洲大陸與拿破侖的軍隊作戰(zhàn)。當時是威靈頓公爵,接著是亞瑟·威爾斯利爵士領導英國軍隊遠征在前一年遭到法國入侵的葡萄牙。接下來的6年中,英國軍隊經(jīng)常要把人員和物資運送到伊比利亞半島。
通過向大眾出售債券,的確能為英國政府籌集到大筆現(xiàn)金,但鈔票對遠方的西班牙戰(zhàn)場卻幾乎沒有一點用。為了給軍隊提供給養(yǎng),支持英國盟軍共同抗法,威靈頓公爵需要一種能被普遍接受的貨幣。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是,要把債券市場籌集到的資金變成金幣,然后把金幣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而在戰(zhàn)時,從倫敦往里斯本運送幾尼金幣,成本很高,而且危險重重。然而當葡萄牙商人拒絕接受支付匯票時,威靈頓公爵除了運送現(xiàn)金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內(nèi)森·羅斯柴爾德——這個小有成就的法蘭克福古董交易商及證券經(jīng)紀人的兒子,在1799年才到達倫敦,在接下來的10年里,他在英國北部的新興工業(yè)區(qū)度過了大部分時間,購買紡織品然后出口。直到1811年,他才在倫敦進入銀行業(yè)。
為什么是那個時刻呢?英國政府開始求助于他解決政府的金融需求了嗎?答案是,內(nèi)森作為一個歐洲大陸的黃金走私犯,通過突破拿破侖對歐洲大陸的封鎖,在英格蘭和歐洲之間開始進行貿(mào)易,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誠然,破壞法國政府的威信只是眨眼間的事,但在純粹的重商主義者的眼里,黃金從英格蘭流出會不斷削弱英國的戰(zhàn)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