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康復治療學

      康復治療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康復治療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康復治療學

      康復治療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西部地區(qū) 康復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教學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222-02

      《中國殘疾人事業(yè)五年工作綱要》中有明確規(guī)定,有條件的醫(yī)學院校和護士學校應設置康復醫(yī)學和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而目前我國偏遠的一般醫(yī)類院校和技術學院剛開設康復治療學專業(yè)及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yè),且西部地區(qū)醫(yī)學類院校才開設康復治療學專業(yè)。為了和我國發(fā)達城市及國際康復治療學專業(yè)接軌,促進康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先簡單介紹我國康復治療學教育發(fā)展和現(xiàn)狀,再結合本人在《物理治療學》中的教學體會,深入剖析我國偏遠地區(qū)在康復治療學這門功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一、我國康復治療學教育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準首都醫(yī)科大學、四川大學等五所高等院校開設四年制本科康復治療學專業(y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1];一些職業(yè)技g專科學校于20世紀90年代開設了康復治療學專業(yè);截止2010年至少有40所本科院校,67所專科院校開設康復治療學專業(yè)[1],截止到2016年,許多醫(yī)學類本科院校都開設了該專業(yè),如貴州省這類偏遠省市醫(yī)類院校都剛開設康復治療學本科教育;有的重點院校和體育類院校有了康復治療學的碩士的授予權。但是我國師資隊伍千差萬別,很多教師都是醫(yī)學相關專業(yè)畢業(yè),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康復醫(yī)學理論體系,故教學質量很難統(tǒng)一標準,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康復治療學學生層次參差不齊,有的理論基礎差,有的臨床實踐差,還有的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操作都很困難;培養(yǎng)出來的康復技術人員不能滿足物質日益增長的人民群眾的需求,對許多縣級醫(yī)院特別需要臨床實踐能力比較強的康復治療師的愿望也無法實現(xiàn);尤其不能滿足國家三級甲等醫(yī)院需要的醫(yī)、教、研一體的高素質的康復治療復合型人才。

      怎樣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康復治療人才,是目前我們這些康復教育者必須思考和交流的時代性課題。主要歸結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缺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很多高校教師隊伍都是醫(yī)學相關專業(yè)轉行,自學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課程,沒有系統(tǒng)學習及規(guī)范培訓就擔任學科專業(yè)課程教師,尤其落后地區(qū)院校師資隊伍匱乏,教師學歷低,缺乏教學及臨床經驗,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教學與臨床脫節(jié),教師綜合素質不高。專業(yè)師資匱乏是困擾內地康復教育的瓶頸。[2]第二方面,專業(yè)課程課時設置不合理。理論課和實訓課時總體偏少,教學方法粗糙,不符合教育部要求,許多理論教學膚淺,實驗課時很少,實驗器材嚴重缺乏,學生動手機會少。第三方面,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學校急功近利,第一年招康復治療學的學生只圖數(shù)量,很多課程都上大班,本來學生缺乏良好的醫(yī)學基礎教育,必然專業(yè)課程學習就更困難。第四方面,醫(yī)學院校缺乏統(tǒng)一的教材標準,各自選擇教材,加之國家衛(wèi)計委及教育部門這方面的教材不多,學校選擇就更困難。第五方面,目標教學不明確。目前西部偏遠地區(qū)院校物理治療師、作業(yè)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等亞專業(yè)未分,教學側重點不同,目標就不同,但西部地區(qū)都是一樣的教學。所以高校教育必須不斷改革,適應當前國情的康復教育,特別是西部落后地區(qū)更要尋求符合本地區(qū)的教育實際,突破創(chuàng)新,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康復人才。

      二、《物理治療學》的教學方法探討

      (一)教師以臨床康復治療為目標教學

      在西部醫(yī)學院校,基礎教育屬基礎學院教學,而專業(yè)知識屬屬臨床學院下的康復治療學系授課,且大多康復治療學系教師都是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臨床醫(yī)師及治療師,大多授課教師都是在臨床康復工作多年、經驗相對豐富的醫(yī)務工作者;還有一部分年輕的治療師教師臨床和教學經驗都相對匱乏,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在培養(yǎng)教育學生前,我們教育工作者首先思考目前臨床需要什么樣的康復治療人才,國家需要什么樣的康復工作者,社會需要什么康復工作者,目標明確。目前,康復治療學中的物理治療學課程教育需要學生全面掌握骨骼肌肉生物力學、運動醫(yī)學、解剖學、骨科疾病學、神經疾病學、全科醫(yī)學、物理學等相關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穿插相關基礎知識和臨床疾病康復案例分析,增加教學知識的全面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活學活用,將知識應用于臨床;從臨床病例分析學習中制訂康復評定計劃及制訂康復處方。

      (二)學校必須設置科學合理的課時,教師必須重視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教學

      物理治療學是康復治療學學生的治療技術性課程,是用于臨床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學生不僅理論知識要豐富,而且必須對每種治療技術都能熟練掌握操作。但是西部地區(qū)學校課時偏少。如貴州省遵義醫(yī)學院運動康復治療學專業(yè)的學生物理治療學理論課時56學時,實踐課時18學時,實踐課時嚴重偏少,康復器材少,甚至沒有康復基本的教學實訓教室、模型等。像這類臨床應用學科,實訓課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怎么讓學生很快直觀地掌握操作技術,教師怎樣將理論傳授給學生?本人認為上理論課的時候,要將很多臨床病例分享出來,什么樣的病用什么樣的技術。如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應用被動關節(jié)活動技術;恢復期應用神經促通技術,后遺癥期應用支具輔助技術等。教師合理設置實訓課,應該讓學生每一次理論課之后都必須有實訓課加強。實訓課怎么做?物理治療學教材運動治療技術部分教師演示,學生分組互相練習,反復熟練掌握每種運動治療技術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規(guī)范,教師手把手教學指導。物理治療學物理因子部分理論課教學教師結合臨床病例學生一般都能理解,但實訓課教學就更困難,因為學校沒有相關物理因子教學設備儀器,學生必須到有條件的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物理治療室上課,任課教師現(xiàn)場分門別類的介紹各種物理因子儀器,學生互相操作體會每一種理療儀器,對物理因子儀器治療疾病的適應癥及禁忌癥可以直觀感受。實訓課后教師都必須安排學生臨床見習,這樣真正讓學生對每種治療技術的應用了然于心,什么樣的技術應用于什么樣的疾病,掌握運動治療技術及物理因子治療疾病的的適應癥及禁忌癥及注意事項。將來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就會得心應手,對以后工作就順理成章。

      (三)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不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以臨床病例為中心,以教師提出問題為主軸,以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教師講解為線,掌握每種疾病應用的治療技術治療,以及每種技術的理論及操作。如教師提出實際病例:一位男性青年患者,股骨骨折內固定術后急性期應用什么運動治療技術,應用什么物理因子治療?學生回答應:用股四頭肌肌力等長收縮訓練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預防肌肉萎縮,應用紅外線治療傷口促進愈合。教師再提出:該患者能扶拐下地嗎?能用超短波嗎?能用溫磁治療嗎?學生思考后回答一系列問題,課堂就很活躍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拋棄不合理的教學方法。

      (四)教師合理安排學生早期進入臨床見習

      康復治療學中的物理治療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社會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教學模式,學生實習及畢業(yè)后很容易上手,很容易M入臨床康復工作。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就可以進入臨床見習,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直觀認識,讓他們知道將來他們會從事什么樣的臨床康復工作,康復治療師在臨床做什么工作,讓他們直觀地看到許多不同病人通過康復治療后的恢復情況,促進其學習康復理論知識。這樣會讓學生思考將來成為什么樣的康復技術人才,臨床需要什么樣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怎樣學習康復相關專業(yè)知識來適應社會需要。

      (五)學校和任課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選擇目前國內重點院校乃至國際發(fā)達地區(qū)應用的物理治療學教材

      西部地區(qū)醫(yī)學院由于才開設康復治療學專業(yè),經驗缺乏,必須借鑒國內發(fā)達地區(qū)院校及國外經驗,選擇合理的、科學的教材,讓學生和教師不走彎路,很快和其他發(fā)達地區(qū)院校接軌,教出同樣優(yōu)秀的學生。

      (六)學生必須重視理論課、實訓課和臨床見習及實習的學習機會

      每一次理論課教師講授學生必須認真聽講。每一次實訓課都是物理治療技術教師演示,同學間互相操作,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的操作流程及規(guī)范。臨床見習讓同學看到老師怎樣應用康復治療技術為病人治療,怎樣應用物理因子儀器治療疾病,為今后實習打下良好基礎。實習是同學進入臨床教師指導下親自為病人治療,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的實戰(zhàn)時期,必須多學、多做、多問。在課堂和實習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動手能力。

      (七)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利用網絡平臺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

      當今信息社會,知識更替速度快。本科學生學好書本理論知識的同時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要多問為什么,要不斷思考及創(chuàng)新,利用多種平臺學習新知識,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將來成為集教學、臨床、科研為一體的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的高級康復治療師。

      綜上,我國西部偏遠地區(qū)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專業(yè)課師資隊伍參差不齊,而康復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對康復治療專業(yè)中的物理治療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培養(yǎng)大量合格的康復治療師是目前國內康復醫(yī)學界一項重要的任務。[3]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課教育落后的西部地區(qū)應向北上廣發(fā)達地區(qū)院校及國外先進院校學習,如果國家教育相關部門能采取教育幫扶政策,發(fā)達地區(qū)院校康復治療學專業(yè)團隊能一對一的精準幫扶偏遠地區(qū)院校,那么西部地區(qū)康復治療學專業(yè)教育就會快速發(fā)展,康復醫(yī)學事業(yè)的明天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國高等院校本科專業(yè)設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

      康復治療學范文第2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康復治療;臨床技能;教學滿意度;教學

      康復治療學專業(yè)是一門起步較晚的新興專業(yè),是科學技術與醫(yī)學相互滲透結合,逐漸發(fā)展形成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醫(yī)學應用技術學科專業(yè)[1]。我校為全國首家康復治療學開辦院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善教學質量。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 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經過發(fā)展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的動手能力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2]。我院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臨床技能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校進行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臨床技能學習的學生共120人,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名,其中觀察組男38名,女22名;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8.3±1.3)歲。對照組男35名,女25名;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8.6±1.3)歲,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且上學期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無差異。

      1.2實施方法

      1.2.1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帶教教師根據(jù)臨床實習需要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然后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在確立項目目標和任務時,一方面要求項目活動符合臨床病例的實際情況,即項目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求項目從設計、實施到完成,必須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即項目的完整性;再者,要求項目的設計應該符合康復治療規(guī)則。

      1.2.2設計活動形式、步驟和方法 在項目教學中,為了便于項目的操作和管理,在明確項目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需要對項目運作的基本步驟、形式和方法進行設計。實施過程中,活動的形式一般采用的是分組進行的模式,該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小組協(xié)作和團隊精神,起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一般每組4~6人為宜。在分組的基礎之上,要求各組列出項目計劃、活動步驟和具體分工。小組的活動步驟可以設計為準備開始階段、研究實施階段、評價總結階段3個部分。要求學生全員參與,注重過程的體驗,全面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和過程。

      1.2.3成果展示(康復治療方案)與交流 活動結束,帶教教師組織成果的展示與交流,讓學生切身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感覺,并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對待。成果(康復治療方案)展示可以采取計劃書展覽、多媒體展示、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技能教學考核成績 沿用傳統(tǒng)技能考核方案進行,分筆試部分以及操作部分,總分100分。

      1.3.2教學滿意度調查 自擬教學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學生的滿意度的調查,于期末進行調查,量表由10個問題組成,每個問題10分,滿分為100分,100分為十分滿意,85~100分為比較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P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所有資料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n,x±s)表示結果,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對照組學生十分滿意28名,比較滿意20名,不滿意12名,教學滿意度為80%,觀察組學生十分滿意38名,比較滿意22名,不滿意0名,教學滿意度為100%,觀察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2001 年,“項目教學法”被引入我國,并應用于醫(yī)學臨床、計算機、電工以及財會等多個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教學活動中,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枯燥的學習氣氛,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綜合素質[3]。張偉麗等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病理學》的教學中,結果顯示,通過在《病理學》課程的大專院校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滿意度,強化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明顯提高教學質量[4]。本次研究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康復治療學臨床技能教學中,并得到了相似的結果,開展項目教學法的觀察組學生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李曉捷,呂智海,張麗華.融創(chuàng)新精神于實踐教學注重康復治療學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4):394.

      [2]郭明,李建軍.我國康復醫(yī)學發(fā)展的新思路[J].中國康復,2005,20(6):371.

      康復治療學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急性腦血管疾病; 早期康復; 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4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001-02

      近年來,在神經系統(tǒng)康復領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們逐步認識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損傷后具有結構和(或)功能上的重新組織能力,即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腦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成為神經康復包括腦卒中康復的主要機制,腦卒中的早期康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院對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40例腦血管病患者進行了早期康復治療探討,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340例腦血管病患者,男220例,女120例,年齡42-90歲,平均64.5歲。所有病例均按照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指定的診斷標準判定,并經頭顱CT證實。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160例,出血性腦血管病80例,隨機分成兩組,康復組170例,對照組170例,兩組臨床資料基本相同。

      1.2 方法 康復組除常規(guī)藥物治療外輔以康復治療。它包括:①心理治療:患者病后多存在心理負擔,給予適當?shù)男睦碇委煟乐咕窬趩省㈩j廢,有利于病情恢復。②變換,從發(fā)病當日開始,至少每2-3小時仰臥位和側臥位交替變換,以預防褥瘡的發(fā)生。③保持良好肢置,對上下肢肢體要采取拮抗位以防止關節(jié)攣縮。④運動療法(PT),作業(yè)療法(OT)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訓練,對于腦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只要生命體征穩(wěn)定,就可進行康復治療,根據(jù)病情決定治療時間和手法,并循序漸進,一般從小關節(jié)開始,每日兩次,每次30-40分鐘。治療總療程為四周。評估方法:對治療前和治療后兩次評估,患者肌力測定是依據(jù)Brunnstrow分級標準,并參照MMT(徒手肌力檢查),用0-5級分類法。ADL測定是采用Barthel(指數(shù)分級),通過10項日常活動的獨立程度區(qū)分等級,并根據(jù)積分再分為良、中、差三組。積分>60分為良,60-40為中,

      1.3 結果 見表1,表2。

      表1康復治療前后肌力對照表

      注:經秩和檢驗,兩組治療前uc=0.069,P>0.05,治療后uc=5.57,P

      表2康復治療前后ADL的Barthel指數(shù)分級

      注:經秩和檢驗:兩組治療前uc=0.0408,P>0.05,治療后uc=6.6067,P

      從以上結果表明,經治療后康復治療組無論從患肢肌力測定,或ADL的Barthel的指數(shù)分級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康復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2 討論 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而最嚴重的腦卒中是危及全球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的急性腦血管疾病。由于近年來治療水平的提高,使急性腦血管疾病病死率明顯下降,但由此而導致的病殘率明顯升高,據(jù)報告,我國腦卒中的致殘率高達80%[2],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過去有關對腦血管疾病急性期的治療上注重藥物療法,不論缺血性還是出血性疾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腦水腫,通過脫水劑甘露醇、鈣離子拮抗劑、自由基清除劑、抗血小板聚集、腦細胞活化劑等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可取得一定的療效,為進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殘率,康復療法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根據(jù)成年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損傷后具有在結構上或功能上重新組織的能力或可塑性,另外在條件適宜時部分神經元可以再生,為康復治療后促進運動功能恢復的奠定了理論基礎。研究資料表明,運動訓練時通過感覺輸入刺激和反復學習強化等手段促使運動反應的出現(xiàn),從而改善運動功能[3],PT、OT及ADL訓練則是通過給機體各種刺激,以喚起機體的正常生理反應,抑制異常運動模式,誘發(fā)正確動作。康復介入的時間至今仍無一致意見。現(xiàn)普遍認為早期康復治療的適宜時間為發(fā)病后30天內,但以盡可能早地進行為好[4]。通過我科觀察腦梗死患者可于發(fā)病后2-3天開始康復治療,當然這要根據(jù)患者病情的輕重作出決定,患者入院后病情的嚴重程度、是否伴有意識障礙、卒中的類型、并發(fā)癥情況、心血管的狀況等的正確判斷對決定康復治療開始時間均有影響,對腦血管疾病急性期若能早期進行康復治療,方可獲得顯著效果,杜絕或減輕廢用癥候群的發(fā)生。相反引起繼發(fā)性合并癥的可能性就越大,治愈率就越低。通過對340例患者的療效分析,腦血管疾病早期康復治療對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得到證實,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腦血管病所致的偏癱若能及時地進行早期康復治療,能較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平均肌力及ADL指數(shù),減少病殘率,因此在臨床上采取藥物加康復手段治療腦血管病急性期的方法優(yōu)于單純藥物治療,它可使患者癱瘓肢體能迅速得到恢復,縮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卓大宏.中國康復醫(yī)學[M].第1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144-145.

      [2] 南登昆主編.康復醫(yī)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208.

      康復治療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腦血管疾病;病因;治療;康復

      第一節(jié) 腦部的血液供應及其特征

      腦是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中樞,其代謝活動特別旺盛,并完全依賴著血液循環(huán)的連續(xù)供應。正常人腦的重量約為1.400克,占體重的2%。為了維持其正常機能和代謝,不管是在睡眠、覺醒、安靜或活動時,機體始終保持著相對恒定的腦血液循環(huán),即成年人腦組織每100g每分需氧42~53ml和葡萄糖75~100mg。由此可知,腦血液循環(huán)的需要量是極大的。當心臟停搏后腦電活動可迅速消失;若供血連續(xù)停止30秒則神經細胞代謝受累,2分鐘后則代謝停止,5分鐘后神經細胞開始死亡,大腦皮質開始出現(xiàn)永久性損害,10~15分鐘后小腦出現(xiàn)永久性損害,20~30分鐘后延腦的呼吸、血管運動中樞開始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害。

      第二節(jié) 常見腦血管病的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

      1 腦出血

      腦出血(ICH)是指原發(fā)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發(fā)病率為每年60~80/10萬,在我國約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30%~40%。

      1.1病因

      引起腦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其次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或動脈瘤、血液病、腦外傷、抗凝或溶血栓治療、淀粉樣血管病等引起的腦出血。

      此外,有些因素與腦血管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可能是導致腦血管病的誘因:(1)血壓波動:如高血壓患者近期沒有服用降壓藥物或生氣著急等引起血壓增高,以收縮壓升高尤為重要。(2)脾氣急躁或情緒緊張:常見于生氣或與人爭吵后。(3)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食鹽過多體重過重。(4)過分疲勞:如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排便用力運動。

      1.2臨床表現(xiàn)

      腦出血起病非常突然,一般表現(xiàn)有:

      (1)頭痛頭暈:頭痛是腦出血的首發(fā)癥狀,常常位于出血一側的頭部;有顱內壓力增高時,疼痛可以發(fā)展到整個頭部。頭暈常與頭痛伴發(fā),特別是在小腦和腦干出血時。

      (2)嘔吐:大約一半的腦出血病人發(fā)生嘔吐,可能與腦出血時顱內壓增高、眩暈發(fā)作、腦膜受到血液刺激有關。

      (3)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嗜睡或昏迷,程度與腦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關。在腦較深部位的短時間內大量出血,大多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

      (4)運動和語言障礙:運動障礙以偏癱較為多見;言語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失語和言語含糊不清。

      (5)眼部癥狀:瞳孔不等大常發(fā)生于顱內壓增高的腦疝病人;還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動障礙,如腦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常常兩眼凝視大腦的出血側。

      腦出血還可伴有頸項強直、癲癇發(fā)作、大小便失禁等。若病人出現(xiàn)深昏迷高熱、瞳孔改變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則表明病情危重,預后較差。

      2 腦血栓

      腦血栓: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腦梗死的60%。是在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變基礎上,腦動脈主干或分支動脈腔狹窄、閉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中斷,使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

      2.1病因

      最常見的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潰瘍,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纖維粘附于受損的粗糙的內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流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痙攣等情況影響下,血栓逐漸增大,最后導致動脈完全閉塞。糖尿病,高血脂癥和高血壓等可加速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腦血栓形成的好發(fā)部位為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基底動脈下段、椎動脈上段,椎一基底動脈交界處,大腦中動脈主干,大腦后動脈和大腦前動脈等。其它病因有非特異動脈炎、鉤端螺旋體病、動脈瘤、膠原性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頭頸部外傷等。

      2.2臨床表現(xiàn)

      多見于中年以上,多數(shù)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已發(fā)生過TIA或卒中,通常急性起病,在數(shù)小時內發(fā)展達高峰,一部分患者于清晨醒轉時發(fā)覺異常,可有病側頭痛,很少以劇烈頭痛、嘔吐起病。主要有以下4類:

      (1)頸內動脈閉塞:常見癥狀為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可有失語,可出現(xiàn)特征性的病變。

      (2)大腦中動脈閉塞:主干閉塞時,出現(xiàn)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同向性偏盲,優(yōu)勢半球受累還可出現(xiàn)失語,梗死面積大、癥狀嚴重者,可引起顱高壓、腦疝、昏迷,甚至可導致死亡。

      (3)大腦前動脈閉塞:近端阻塞時可無癥狀。前交通支以后阻塞時,出現(xiàn)對側下肢運動及感覺障礙,排尿不易控制。深穿支閉塞時,出現(xiàn)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及上肢輕癱。雙側大腦前動脈閉塞時。可出現(xiàn)淡漠、欣快等精神癥狀及雙側腦性癱瘓。

      (4)大腦后動脈:常見對側同向性偏盲(有黃斑回避)及一過性視力障礙如黑蒙等。優(yōu)勢半球受累除有皮質感覺障礙外,還可出現(xiàn)失語、失讀、失認、失寫等癥狀;非優(yōu)勢半球受累可有體象障礙。

      第三節(jié) 腦血管病的治療與康復

      腦血管疾病現(xiàn)已成為我國人口主要致死和致殘的原因之一。近年來,患腦血管疾病的年齡呈逐漸降低趨勢。為減輕幸存者的致殘程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患者的殘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家屬提供正確的康復教育是關系到患者康復的重要工作。患者的健康教育目的是通過向患者傳授所患疾病的有關醫(yī)學康復、護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調動患者積極參與康復、護理活動,提高自我康復、護理、保健能力,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1 物理治療

      當病人入院后,物理治療師會進行一個仔細的檢查,其中包括病歷及家庭、工作背景。會詳細評估身體的感覺、肌力、動作的模式、平衡、協(xié)調功能、步態(tài)、疼痛、關節(jié)活動幅度等等。然后確定治療目標、治療計劃,盡量去達到所預定的短期及長期目標,就是使病人達到最高獨立能力。

      病人應了解正確的動作模式及防止不正確的動作模式,漸漸學會如何做到理想的肌肉控制及平衡活動。

      另一面,拍打法及抹法可用于促進肌肉收縮能力。對于掌握合適的自主運動,主動式運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這需要治療師人手指引和病人自己的參與。此外,物理治療師也利用溫熱療法去減少疼痛和炎癥,而這些經常在肩關節(jié)產生(偏癱后的肩手綜合征)。若病人出現(xiàn)足下垂或踝關節(jié)內翻的現(xiàn)象,矯形師會為病人做一個腳托,去保持踝關節(jié)在步行時的正常角度。

      若有需要,不同種類的步行輔助器具如拐杖、四腳叉、步行架會由治療師訓練病人使用。為達到較高的獨立能力,治療師會教導病人如何使用樓梯及斜坡。

      2 作業(yè)治療

      作業(yè)治療對腦血管疾病病人最終的治療目的是使他們在家居、工作及業(yè)余生活獲得最大的獨立性,當一個腦血管疾病病人入院后,作業(yè)治療師會立即作出功能上的評估,包括自我照顧能力如飲食、梳洗、穿衣等。若病人不能用雙手完成這些活動時,作業(yè)治療師會提供訓練,使病人能以單手及輔助儀器如長柄刷、穿衣棍、浴缸板等,去完成這些活動。

      很多情況下,病人對于日常生活的活動感到困難,不單是因為身體的障礙,也由于認知方面出現(xiàn)問題,例如一個腦血管疾病病人在推輪椅時,經常撞倒在壞手一邊的物件,又或者穿衣時,經常忽略了把衫袖穿在壞手上,這是因為負責壞手一邊的腦細胞受損,在這病人的腦中,已經沒有意識到壞手那邊的存在。另外有些病人失去短暫記憶能力,不能分辨時間、地點或人物,更不懂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作業(yè)治療師會評估病人在這方面的功能及提供適當?shù)挠柧殻畈∪丝苫謴凸δ埽硗庖鄷柧毑∪死糜浭虏尽r間表、日歷、報時鬧鐘及日常生活程序表等,來協(xié)助記憶活動事項,以便過獨立生活。除日常生活技能外,作業(yè)治療師亦會按病人的需要進行家訪,并建議改造家居環(huán)境,如安裝扶手、除去門檻、加寬廁所門等,令病人可在家中也獨立自我照顧。

      此外,作業(yè)治療師會考慮病人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需要,鼓勵他重過以往的生活。如病人本人是一位家庭主婦,治療師會提供一些病人能力范圍可做到的家務訓練,如清潔、煮飯等項目。

      復康之路是漫長及緩慢的,雖然中風病人未必能徹底康復,但作業(yè)治療師會盡力幫助他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重建新生,再次融入社會。

      3 語言障礙的練習

      評估患者語言溝通障礙的程度,向患者和家屬說明病情和醫(yī)護人員將進行言語訓練計劃。對解說有困難的患者可以借書寫的方式進行表達,對不能很好理解的患者幫助患者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可配以手勢或實物,通過身體語言,訓練患者理解語言的能力,對失去閱讀能力的患者進行語言訓練時利用圖片、字畫以及兒童讀物等從簡單開始,按照:字詞短語句語段,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難,由短到長訓練患者朗讀能力,以表達自己的需要,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急于求成,注意患者的理解表達能力,將患者的興趣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每天練習次數(shù)要多,時間要短,反復進行,開始要求不宜過高,患者講錯勿忙于矯正。語言訓練需要更長時間,必須耐心使家人與患者配合,使患者早日恢復語言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價值。

      4 康復護理

      護理對于腦血管疾病病人非常重要,其中在生理、心理及社交上均需兼顧,基于個別病人的需要而給予不同程度的護理。

      當病人新入院時,護士會替病人作初步檢查,如血壓、脈搏、心率、呼吸等,作為日后復康護理的評估基礎。醫(yī)生給予中風病人常用的藥物處方有多種,如降血壓藥,抗凝藥,肌肉松弛劑,止痛及輕瀉劑等等,當病人服用這些藥物時,需要護士的協(xié)助及觀察其作用。

      部分腦血管疾病病人,會因病情影響其咀嚼及吞咽動作,引致進食困難,使病人容易噎喉甚至窒息,所以護士會選擇一些易進食的食物給這些病人。此外亦有提供一些特別輔助工具如長柄匙、吸管及防滑膠墊等給一些手部不靈活的病人,使其能自助進食。

      腦血管疾病臥床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發(fā)生組織營養(yǎng)不良造成局部形成褥瘡,所以必須講解形成褥瘡的因素及預防措施,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減少褥瘡的形成,有痰者給予翻身拍背,鼓勵其咳出,預防墜積性肺炎,患肢感覺障礙應告訴患者及家屬不可用熱水袋暖,以防燙傷,飲食上給予含有粗纖維的食物以防便秘,病人的個人衛(wèi)生及皮膚護理亦非常重要,病人應定時洗澡及更換衣服,皮膚要經常保持干爽,床單亦須清潔及整齊。此外,定時替病人轉換臥姿,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羊毛墊、坐墊及氣墊床等,均能減低病人身體所受的壓力。病人所用的床頭柜應放在患側,以提醒及鼓勵病人多訓練及應用患側的肢體,以加速其康復。還有其他特別的設施如便利病人上下的矮床、大型日歷、指示標貼、治療簡介圖等,均能幫助病人的康復。

      5 臨床心理服務

      腦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數(shù)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器質性病變,功能恢復很慢,多數(shù)不能完全恢復,患者由于后遺癥,生活上不能自理,在情緒上表現(xiàn)為恐懼、悲觀,對康復失去信心。康復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指導患者理解康復和鍛煉的目的和要樹立信心,堅持鍛煉,消除患者及其家屬對腦血管疾病和并發(fā)癥的不良心態(tài)。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表現(xiàn)出急于求成,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如果效果不明顯,他們常有很重的思想負擔,因此應對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有關知識,并指導家屬在行動上給予積極的幫助,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使他們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樹立康復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患者的殘存功能,落實康復計劃,同時使家屬了解適應疾病的發(fā)展狀態(tài),緩解患者的行為退化。

      6 日常生活指導

      6.1站起

      患者雙手作Bobath式握手,向前上方伸直雙上肢,同時軀干在髖上向前傾,病足稍在健足后方以便負重,在此位置上慢慢站起。

      6.2洗臉

      用臉盆或洗手池盛水,用健手持毛巾洗臉,然后利用水龍頭擰千毛巾擦臉。

      輪椅患者的洗臉池高度應在70~80cm,其下方應有足夠的空間放置輪椅。

      6.3洗手

      洗健手時,可將改造后的細毛刷(毛刷背面加兩個吸盤)吸在洗手池壁上,健手在毛刷上來回刷洗。撩擦健手時,可利用患側上肢彎曲的前臂和腹部夾住干毛巾,健手在毛巾上來同擦拭,或在坐位下將毛由巾放在大腿上,健手在毛巾上來回擦試。

      6.4刷牙

      如果患手有少許功能,可利用患手持牙刷,健手擠牙膏,然后用健手刷牙。如果患手功能完全喪失,可用健手單獨完成。

      6.5更衣

      上衣的穿脫方法和步驟:

      (1)套頭衫的穿法:

      a.忠者取坐位、將套頭衫平鋪于雙膝上(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衣襟靠近身體、領口位于膝部用健手抓住衣襟部,將患側上肢自袖口穿出;健側上肢穿過袖口,然后將雙側袖口拉至肘部以上;健手抓住衣服后身,頸部前屈,將領口自頭部穿過;用健手拉平衣服的各個部分,另外,應盡量利用患手,配和健手穿衣。

      b.坐位下,用健手將衣袖從患側上肢穿過,并拉至肩部,拉住領口穿過頭部,最后穿上健側衣袖。

      (2)前開衫的穿法:坐位下,將衣服鋪于雙膝上;用健手將患側上肢自袖口穿過,并拉自肩部;沿衣領將衣服從體后繞過,穿健側衣袖;將衣服各部整理平整,系扣或拉鏈等。

      (3)套頭衫的脫法:采用功套頭衫相反的動作步驟即可。

      (4)前開衫的脫法:先將患側衣服自肩部褪至肘部以下;再脫下健側衣袖,為便于脫衣,此時可將衣襟壓在臀部以下;最后將患側衣袖自肘部脫下。

      (5)褲子的穿脫方法和步驟:患者取椅坐位;患側下肢搭在健側;用健手將褲腿穿過患側下肢,并拉至膝部;將另一側褲腿穿過健側下肢;起立,將褲子提至腰部,用健手系紐扣或者掛鉤。可在患足下鋪防滑墊,以加強穩(wěn)定性。穿褲子時,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立位平衡能力。

      康復治療學范文第5篇

      五、神經生理治療技術

      此方法臨床常用的有兩種,即神經發(fā)育療法和運動再學習技術。

      1.神經發(fā)育療法又稱為PNF技術,是20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xiàn)的治療腦損傷后肢體運動障礙的方法,其典型代表為Bobath技術、Brunnstrom技術、Rood技術、Kabat-Knott-Voss技術,這些技術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①治療原則以神經系統(tǒng)作為治療重點對象,將神經發(fā)育學、神經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應用到腦損傷后運動障礙的康復治療中。

      ②治療目的把治療與功能活動特別是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結合起來,在治療環(huán)境中學習動作,在實際環(huán)境中使用已經掌握的動作并進一步發(fā)展技巧性動作。

      ③治療順序按照頭―尾、近端―遠端的順序治療,將治療變成學習和控制動作的過程。在治療中強調先做等長練習(如保持靜態(tài)姿勢),后做等張練習(如在某一姿勢上做運動);先練習離心性控制(如離開姿勢的運動),再練習向心性控制(如向著姿勢的運動);先掌握對稱性的運動模式,后掌握不對稱性的運動模式。

      ④治療方法應用多種感覺刺激,包括軀體、語言、視覺等,并認為重復強化訓練對動作的掌握、運動控制及協(xié)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工作方式強調早期治療、綜合治療以及各相關專業(yè)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社會工作者等的積極配合;重視患者及其家屬的主動參與,這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2. 運動再學習療法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后運動功能的恢復訓練視為一種再學習或再訓練的過程,以神經生理學、運動科學、生物力學、行為科學等為理論基礎,以腦損傷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為理論依據(jù)。認為實現(xiàn)功能重組的主要條件是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活動,練習得越多,功能重組就越有效,特別是早期練習有關的運動。而缺少練習則可能產生繼發(fā)性神經萎縮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經突觸。運動再學習方法主張通過多種反饋(視、聽、皮膚、、手的引導)來強化訓練效果,充分利用反饋在運動控制中的作用。

      運動再學習療法由七個部分組成,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運動功能。分別為: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臥到床邊坐起;④坐位平衡;⑤站起與坐下;⑥站立平衡;⑦步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存在的具體問題選擇最適合患者的部分開始訓練,每一部分分為四個步驟:①了解正常的活動成分并通過觀察患者的動作來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②針對患者喪失的運動成分,通過簡潔的解釋和指令,反復多次地練習,并配合語言、視覺反饋及手法指導,使重新恢復已經喪失的運動功能;③把所掌握的運動成分與正常的運動結合起來,不斷糾正異常,使其逐漸正常化;④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練習已經掌握的運動功能,使其不斷熟練。

      以下分別介紹神經發(fā)育療法中常用的幾種技術。

      1.Bobath技術

      ①理論基礎:包括靈活運用運動發(fā)育控制理論,強調運動感覺的學習,重視技巧性動作的掌握和整體治療。主張按照正常個體發(fā)育的順序,利用正常感覺反饋輸入,如以自發(fā)性姿勢反射和平衡反應來調節(jié)肌張力,誘發(fā)正常的運動反應輸出,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運動輸出加以重組而改善運動功能。先學習并掌握基本的姿勢與運動模式,然后逐漸轉變?yōu)槿粘I钪袕碗s的功能性、技巧性動作。

      Bobath認為,運動是人類固有的特性,運動的感覺可以通過后天不斷地學習而獲得。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是兒童如何騎自行車,在這一過程中,兒童通過體驗正確的騎自行車感覺來掌握騎車技術,而不是只聽成人對騎車要領的描述或所做的騎車示范。康復治療同樣如此,如在兒童腦癱的訓練中,通過控制和引導兒童運動的輸出來影響感覺的輸入,逐漸減少幫助,最終兒童學會在沒有任何幫助下控制自己的運動。

      技巧性動作以姿勢控制、調正反應、平衡反應及其他保護性反應為基礎,基本技巧包括中線對稱、直立反應、軀干旋轉等。Bobath認為,腦損傷患者在獲得這些基本技巧后,比較容易達到不同的運動階段。例如,在掌握中線對稱后,幾乎不需要經過特別練習,就可以掌握坐位技巧。

      Bobath技術主張按照正常個體發(fā)育的順序,利用正常感覺反饋輸入,如自發(fā)性姿勢反射和平衡反應來調節(jié)肌張力,誘發(fā)正常的運動反應輸出,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運動輸出加以重新組合而改善運動功能。先學習并掌握基本的姿勢與運動模式,然后逐漸轉變?yōu)槿粘I钪袕碗s的功能性、技巧性動作。

      ②基本技術與手法

      a.控制關鍵點關鍵點是指人體的某些特定部位,這些部位對身體其他部位或肢體的肌張力具有重要影響。治療者通過在關鍵點上的手法操作來抑制異常的姿勢反射和肌張力,引出或促進正常的肌張力、姿勢反射和平衡反應。對關鍵點的控制是Bobath技術中手法操作的核心,常與反射性抑制配合應用。人體關鍵點,包括中部關鍵點,如頭部、軀干、胸骨中下段;近端關鍵點,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遠端關鍵點,如上肢和下肢的拇指。

      b. 反射性抑制軀干屈肌張力增高時,把頭部放置在過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張力,增加伸肌張力;軀干伸肌張力增高時,把頭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張力,增加屈肌張力;軀干屈肌與伸肌張力均增高時,可以通過旋轉軀干(保持骨盆不動)來抑制。肢體屈肌張力增高時可取肢體外旋位,外展肌張力增高時可取肢體內旋位,上臂屈肌痙攣時,取肢體的對稱性伸展(保持頭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對稱緊張性頸反射)。軀干、頭、肢體的伸肌張力均增高時,使髖屈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頸、臂及手出現(xiàn)屈曲痙攣時,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對角線伸展來抑制;軀干與髖出現(xiàn)痙攣時,可將臂上舉過頭,以促進軀干及髖的伸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