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陪你一起看草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07-0284-01
文化多元現(xiàn)象是隨著大眾的欣賞需求而不斷變化的。人們對少數(shù)民族歌曲的原生態(tài)表現(xiàn)、對少數(shù)民族歌曲的漢譯演唱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的。就是少數(shù)民族母語演唱者和欣賞者在逐步深入的學習現(xiàn)代漢語之后,也會找出漢譯中的一些問題。作為一個專業(yè)藝術工作者或是有文化傳承責任的人,在民族民間文化交融時,需要一個慎重的態(tài)度,持有一定的漢語專業(yè)知識,并且還要了解少數(shù)民族歷史及語言常識。
第一段: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jié),陪你一起看草原。
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藍藍的天,看那白云輕輕的飄,帶著(走)我的思念。
陪你一起看草原,陽光多燦爛,陪你一起看草原,讓愛留心間。
第二段: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愿,等到草原最美(好)的季節(jié),陪你一起看草原。
去聽那悠揚的歌,去看那遠飛的雁,看那漫漫長長的路,能把天涯望斷。
陪你一起看草原,草原花正艷,陪你一起看草原,讓愛留心間。
應該說,這是一首旋律美,歌詞好的歌曲,表達了草原人民誠摯好客,樂于助人,感激朋友的美德和愿望,但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因為聯(lián)系不上詞作者,就先改了,有些不敬。
一、譯成漢語后,兩段都用“最美的”表示一個時間段,這就限制了時間。“最美的”季節(jié)在八月,這時的草原草長鶯飛,日暖夜涼,不冷不熱,眼看有綠。而六、七月,九、十月就不在其例了,“最美的”只體現(xiàn)了視覺感受,而物候物產(chǎn)表達不出來。“最美的”只從風景著眼,因而第二段改為“最好的季節(jié)”或“最好的時候”為宜。
六月的草原,小草正嫩,乍暖還寒,如果缺雨還有旱情,可這時的草原卻展現(xiàn)了“生命”的堅韌和頑強。你可以看到草木的高度天天在變,你可以看到草木的色度一天天在變,令人感到大自然美好的是哪些歡快的小鳥們,無憂無慮,蹦蹦跳跳,有時能跳到你的跟前。而九月,草原的瓜果正是成熟盛期,物美價廉。“十?一”前的八月十五,又是羊肉最嫩最香的時候。六、七、八、九、十這五個月,用“最美的”季節(jié)表示,有些力不從心。改成“最好的時候”,就包括了這五個月,甚至還能包括草原的冬季。雪的草原,另是一番景象,我曾說:“沒在草原經(jīng)過寒冬就不知道溫情和溫暖。”用“最美的”表示季節(jié)風景,用“最好的”表示物候物產(chǎn),一二段互為補充,這樣就貼切了。在蒙語里,說“最好的季節(jié)”,漢語音譯是“哈默克塞呢”或“特里滾塞呢”,這兩個詞,不僅有“最好的”意思,也有“最美的”意思,都是比較而來。草原人民待客豪放大方,流傳下來的家風也是用家里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隨著草原的發(fā)展,草原上最好的時間,最好的風景,最好的物產(chǎn)也多了起來。
二、第一段里“看那白云輕輕的飄,帶著我的思念”,意境很好,很有詩意,但對客人來講,畢竟是分心走神了。既然是注重相見的緣分,陪你客人一起了解草原,欣賞草原,享受草原,可這時看著白云,還帶著我的思念呢?這怎么能盡心盡力地招待好客人呢?在廣西民委,我唱成“看那白云輕輕的飄,帶走我的思念”。一字之差,意思大變。因為我們曾有相見的緣分,客人也一定把我當朋友看待。那么,現(xiàn)在我不能表示,可在草原最美、最好的時候,朋友們來到草原,我一定會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因為要報答招待好客人,即使我有什么思念的人和事,此時,見到朋友,它已經(jīng)被白云帶走了,漢族講“客隨主便”,蒙族講“主隨客便”,這樣唱出來,兩相結(jié)合,把草原人民專心致志,履約踐行,招待好朋友的回報之情就表達準確了。
另有布仁?巴雅爾的《天邊》——
第一段很押韻(葉韻):天邊有一對雙星,那是我夢中的眼睛,eng
山中有一片晨霧,那是你昨夜的柔情。eng
我要登上,登上山頂,去尋覓你霧中的身影,eng
我要跨上,跨上駿馬,去追逐遙遠的星星。eng
第二段第三句變韻了:天邊有顆大樹,那是我心中的綠蔭en
遠方有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en
我要樹下,樹下采集,去編織美好的憧憬,eng?
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尋你的足印。en
反復段又出現(xiàn)變韻,U:我愿與你,策馬同行,奔馳在草原的深處,u?
我愿與你,展翅飛翔,遨游在藍天的穹谷。u ?
變韻詩,漢語里有,蒙語里也有,不是不可。問題是聲韻為內(nèi)容服務,不是“非變不可”時,一般不變。從蒙語譯成漢語,就要考慮漢語的音韻選擇,尤其是表達效果。在演唱實踐中,改成了——我要樹下,樹下采集,去編織燦爛的古今,接下句: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尋你的足印。
任何民族都有創(chuàng)造的欲望,都有創(chuàng)新的成果,不然無法生存。這樣改動,提示我們,要認真研學歷史,還要開創(chuàng)未來。
反復段改成“我愿與你策馬同行,奔馳在夜幕的深沉”,回到 en 韻。久別的戀人相見,不怕黑暗,不覺時長。“我愿與你展翅飛翔,遨游在黎明的時分”,還是en韻。晚上呢呢喃喃,卿卿我我,早晨了,一日之計在于晨,要工作,要奮斗。美好的愛情有共同的奮斗才能持久。早起,夫妻共同勞作,符合草原民族生活的實際。原歌詞的“穹谷”不好理解。漢語中,穹窿、穹蒼、穹廬,指的是中間高四圍低的天空。“穹谷”是什么,不好解釋。
東蒙有一首《這片草原》:
天鵝梳妝在達賚湖的岸邊,孛爾帖降生在呼倫貝爾草原。
野馬越過克魯倫河,成吉思汗聆聽(靈柩)在這片草原。
這是一首贊美草原圣母成吉思汗的妻子和呼倫貝爾家鄉(xiāng)的好歌。呼倫貝爾女人也以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崇文尚武,美麗動人而傳遍草原的各個部落,圣主沒有聽信謠言,一直將孛爾帖視為自己堅貞的妻子,可是傳唱的版本不同,意思也變了,可改成:
烈馬跨過克魯倫河,成吉思汗迎親在這片草原。
野馬再好,沒經(jīng)過訓練,調(diào)教,改成“烈馬”,剛烈之馬,使它富有人的美德,圣主的靈柩,墓地,是不能隨便說的,到底在哪,就是知道也不能說,不知道就更不能瞎說,這是蒙古人老一輩傳下的規(guī)矩。用“跨”而不用“越”,暗示人們,將有一個歷史的巨大轉(zhuǎn)變出現(xiàn),史實也的確如此。
還記得嗎?你最喜歡唱的這首歌,我又喜歡你唱給我聽,甜美的聲音激蕩不住我們共同向往的旅程。你柔情似水的表情讓我癡醉,水靈靈的眼睛總是捉摸美的時刻,構(gòu)思洋溢著你的臉,思緒早已插上翅膀飛翔,碧綠的草原,盛開的鮮花,去向往那讓人多么留戀的地方。
我沒有忘記,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在流,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每當在你我之間響起這首旋律,我們的臉上燦爛的笑容沒有失去過,我已經(jīng)被你俘虜,你已經(jīng)被我獵住。你從未打算將我釋放,我未曾想過放松手。冥冥之中注定你是我的執(zhí)著,我是你的牽掛。
那年冬天,我們說好了去草原,騎馬放羊,日起而出,日落而歸,羊群是我們的孩子,草地是它們家園,馬背是我們的生活,“追風”和“閃電”是我們的愛戀,
我要帶你去一個沒有人煙的小島、手牽著手走在沙灘上、然后一直走下去、走到天黑、認真的去看一看這個世界的月亮,再找一顆人類沒有發(fā)現(xiàn)的星星、共同為它起一個名字。
等你愛我以后
我要陪你逛街、然后買所有你喜歡的東西、再親手為你挑選幾套漂亮的衣服,我要把你打扮成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我要讓你成為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等你愛我以后
我要買一臺投影,在我們空閑時間、買堆食品、沏點茶、一起坐在地上看韓劇、看電影、看春晚、看球賽,一起哭、一起笑,然后用相機記錄下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等你愛我以后
我們共同去賺錢,買一輛跑車、買一所大房子,把家人都接到一起生活,共同來完成我們在這世上的使命,努力去證明我們活著的價值。
等你愛我以后
我們共同擠出點時間、去九寨釣魚、去草原放牧,去三亞、你在天涯、我在海角,去迪拜、去比薩,去那些沒有人認識我們的地方,躺著看日出、日落,讓世界的每個角落留下我們的足跡。
等你愛我以后
我要努力去賺錢,然后買一只伯爵、送你一只浪琴,讓時間去見證我們渺小、美好、尊貴的愛情。
李微漪是一個長發(fā)飄飄的美女畫家,喜歡動物,喜歡琢磨它們不可思議的行為和思維。她每天早上都會抓一把小米,放一碗清水在窗外,白頭翁、麻雀、斑鳩、鴿子、遷徙的燕子等都是畫室的常客。
1999年,李微漪和一群驢友到若爾蓋草原扎營旅游。一天傍晚,和同伴分開后,她迷路了。突然,前面有動物在活動,仔細一看,她嚇壞了:4匹狼!她害怕得站在原地一動不敢動。對峙了大約半個小時,它們并沒有攻擊她。后來同伴們尋過來,這幾只狼慢慢走開了。
這次遭遇引發(fā)了她對狼的好奇。回家后,她查找了許多有關狼的資料,還去了金堂縣野生動物世界、重慶野生動物世界等地方,近距離觀察狼,嘗試畫狼。
2010年4月初,格桑花開,她再次來到了若爾蓋草原寫生。4月23日,她聽說,有牧民打死了捕食羊群的公狼母狼,逮住了6只小狼。背著畫夾,日夜兼程,3天后,她匆匆來到這戶牧民的帳篷時,發(fā)現(xiàn)有5只小狼已經(jīng)餓死了,最后一只小狼沒了生息……她淚眼模糊,悲從心起。此時,奇跡發(fā)生了,“死去的小狼”一個激靈,顫顫巍巍立了起來,循著聲音,跌跌撞撞向她爬了過來!
她張開雙手,迎了過去。小狼雙眼尚未睜開,嗅著、拱著、小爪子抓著,使勁往她懷里爬!她又驚又喜,弄來稀釋的牛奶,小狼把它吃得干干凈凈。
格林童話
幾天后,李微漪把小狼帶回了成都。她給小狼取名叫“格林”,英文是綠色的意思,那也是狼的眼睛和草原的顏色,她也希望記錄狼從小到大的“格林童話”。
新名字喊了3天,格林漸漸有了反應。
她把格林送到寵物醫(yī)院打預防針,醫(yī)生很驚奇,詢問是什么狗,她就說是新品種,叫“格林犬”。旁邊的人說,喔,就是那種能逮住兔子的狗。她哈哈大笑,說就是就是。
李微漪也打了狂犬疫苗,當然這不能阻止格林喜歡撕咬的習慣。有一次,格林叼著她的腳背,突然開始撕咬起來,并往后拖著,疼得她大叫起來。但格林仍舊不松口,她又驚又氣,一手抓住它的脖子,一手掰開它的嘴。一看腳腕上,已經(jīng)有了幾個深深的牙印。格林退到一邊,用野性的目光看著她,同時用小舌頭舔著尖牙和上唇。她不禁怒火中燒,好,你不服就用你的方法!她把掃把一扔,順勢一掌撲倒小狼,一口咬在小狼還來不及張開的大嘴上,連鼻子帶下巴咬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小狼前后爪子一陣亂蹬,她也不管,愈發(fā)咬得緊了,喉嚨發(fā)出威脅的吼聲,雙手緊壓住小狼亂扭的身體。經(jīng)過一番掙扎,小狼發(fā)出了討?zhàn)埪暋K龥_格林示威地齜齜牙,它立刻又擺了幾下尾巴,亮出粉紅色的肚子,仰面朝天身子左右扭動開始撒嬌。格林的鼻梁被咬破了,她起身去找藥酒,小狼翻身起來,夾起尾巴,蹭到她的面前,耳朵向頸后收攏,老老實實的樣子。以狼的方式,讓狼臣服,在狼的生存法則里,就是強者為王,弱者為臣。此后,格林再也不敢下狠勁咬她了。
她每天都給小狼開葷,但始終堅持把肉煮熟了再讓格林吃,害怕喂生食會激發(fā)出它的野性。5月的一天,她用菜刀跺肉時,一不小心切到了手,頓時血流如注。見她捂著手蹲在地上,格林就跑過來親昵地舔吻她,以示關心。可在舌頭落到她手上的一瞬間,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小狼的眼睛突然圓睜很大,好像嗅到了一種無尚美味!它開始興奮地狂舔她手上和灑落在地上的鮮血。她當場愣住了,腦子里忽然浮現(xiàn)出一個詞:嗜血!
對于動物來說,在自然界生存,最重要的技能是獵取食物。為了讓格林盡快擺脫對人類的依賴,李微漪開始對它進行野化訓練。她也曾經(jīng)想過將格林單獨放歸草原深處,讓它自己去完成回歸。但格林從小就親近人,對人沒有戒心,萬一它還沒有找到狼群,就先奔人而去,別人又不知它的底細,一看狼來了,還不將它打死?
野化訓練
李微漪帶著格林回了它的老家:若爾蓋大草原。相比之下,突然脫離文明社會而進入蠻荒世界,李微漪舉步維艱,小狼卻在野外生存中游刃有余。從它第一次吃淹死的老鼠,第一次獵捕旱獺,第一次從人的陷阱中偷取野兔,第一次為在群斗受傷后的從小一起長大的藏獒兄弟舔傷,第一次與牦牛對峙,第一次在野狗群的包圍中領教到群體的作戰(zhàn)力量,第一次為了保護她與三只野狗亡命廝殺……那么多的第一次,讓格林從一只在她懷中瑟瑟發(fā)抖的小毛球成長為一匹挺拔矯健的野狼。隨著它對自然的探究愈發(fā)深入,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廣,她漸漸跟不上它的腳步了,它常常脫離她的視線探看陌生世界,又在她的聲聲呼喚中幽靈般歸來。
為了讓格林和狼群進一步熟悉,她把帳篷搭在狼山附近。一天晚上,格林顯得特別興奮,還站在高處發(fā)出了悠遠的嚎叫,李微漪隱隱約約地聽到遠處傳來回應。此起彼伏的狼嚎聲,讓她心里百味陳雜。
冬季來臨,一場冰雹讓李微漪患了感冒,她帶著格林回朋友的住處吃藥休息。一連幾天,她都沒有出門。一天,她看見格林使勁地扒著窗戶,趕緊起身開窗。沒想到才開了一條小縫,格林就從縫隙里塞進一只兔腿,然后乖乖地看著她。李微漪感動極了,她知道這只兔腿是格林的存糧。傳說中的惡狼居然如此重感情,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
逼狼歸山
一次大雪之后,格林在河邊發(fā)現(xiàn)了一頭死豬,并在四周看見了狼糞和狼爪印——這些跡象說明死豬是狼群的獵物。格林知道,狼群一定會回到存放獵物的地方,所以,它亢奮不已地趴到地上打滾,以此留下氣味提醒同類它的存在。
格林的行為讓李微漪非常確定:格林希望回到同類中去。
此時的格林雖然才8個多月大,屬于未成年狼,但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捕食能力。李微漪因此更放心了:狼愛幼崽,狼群可以把未成年的格林當作二等狼接受,現(xiàn)在正是格林回歸狼群最佳的年齡,而且格林容易臣服的性格也有助它融入狼群。此外,冬天的若爾蓋草原冰天雪地,食物匱乏,狼群需要集結(jié)更多的同類去捕殺大型獵物來儲備冬糧。李微漪相信,格林一定能順利“回鄉(xiāng)”。
格林出走了幾次,在外逗留的時間越來越長。李微漪覺得格林應該是找到了伙伴,之所以還要回到自己身邊,是因為它對自己懷有孩子對母親的那種依戀。
那天,李微漪帶著格林來到一座山頭,決定和它正式告別。
“沒有誰能為誰鋪一輩子的路,我陪你度過了最艱難的童年時期,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她指著一片一片的草場對格林說,“以后你就生活在這里了。”格林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久久地看著她,眼中充滿了不舍。
終于,在大雪紛飛的2011年正月初三的那天,格林默默地走了。
直到元宵節(jié)過后,李微漪也沒有見格林回來。她決定在草原上再待一個星期,以確認格林是否還活著、是否跟狼群在一起生活。
又一場大雪過后,李微漪終于發(fā)現(xiàn)了格林的腳印。她順著腳印走到一個河口,看到了狼群奔過冰面的足跡,不禁激動得拿起相機狂拍。就在這時,她發(fā)現(xiàn)了格林。格林跟另外一只狼待在一起,那只狼對人類非常警惕,看到李微漪后立即穿過冰面消失在草場中,格林則跑到她身邊,不停地舔她的臉。
親熱了一陣后,格林看看李微漪,又看看同伴消失的背影,猶豫不已。李微漪狠狠心拍拍格林的頭說:“走吧,格林。”
格林深情地再看了李微漪一眼,轉(zhuǎn)身向狼群消失的方向奔去。
關鍵詞:流行音樂;小學音樂教學;應用
一、引言
流行音樂不同于傳統(tǒng)音樂,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對流行音樂的認識較為片面。隨著教師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與當今教學理念的革新,流行音樂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有效運用流行音樂具有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興趣等多方面優(yōu)點,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仍存在對流行音樂在教學中作用重視度不足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嘗試運用流行音樂,不斷發(fā)揚其優(yōu)勢以使學生受益。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往往對流行音樂有一定接觸,相較于課本上的歌曲,學生往往對流行音樂興趣更為濃厚,在課堂上適當運用流行音樂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草原贊歌》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播放與歌頌草原有關的流行歌曲如《草原之夜》《陪你一起看草原》等等,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學生對歌頌草原類歌曲旋律有一定了解。隨后教師可以播放歌曲《草原贊歌》并開展教學,使學生學習演唱這首歌曲。教師也可以在課前詢問學生是否聽過有關歌頌草原的歌曲,并當堂演唱幾首歌曲讓學生猜歌名,隨后在多媒體上展示歌名及歌詞。在播放與歌頌草原有關歌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預先下載相關歌曲并列出歌單,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尋找歌曲。運用流行音樂激發(fā)學生興趣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有助于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產(chǎn)生求知心理,對其音樂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三、激發(fā)學生演唱欲望
流行音樂往往具有易上口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能激發(fā)學生演唱欲望,培養(yǎng)學生演唱能力。提高學生演唱能力能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及鑒賞能力,對其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幫助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詢問或調(diào)查報告等形式了解學生普遍感興趣的歌曲,如動漫主題曲、電影主題曲等等,并將其下載到多媒體上學唱。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播放歌曲,讓學生認真聽、認真思考,隨后教師將歌曲演唱一遍并鼓勵學生上臺演唱。在學生演唱過程中,教師應調(diào)動班級氛圍,鼓勵其他會唱的學生一起唱,促使班級內(nèi)部形成良好學習氛圍,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唱,并在其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是否存在緊張、發(fā)音不準等問題,在合唱結(jié)束后及時提出建議并督促學生改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應僅僅扮演知識的傳授者角色,而應擔任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教師與學生共同演唱的方式不僅能及時為學生提出建議,更有助于構(gòu)建良好師生關系,有利于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豐富教學形式
在音樂教學中,若教師單純注重對課本知識進行教學,則會使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更會使其興趣降低,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流行音樂的有效運用能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不再拘泥于學習課本上的音樂,使學生具有更多渠道接觸到其他音樂。例如在教學民族音樂時,教師可以選用近年來較為流行的民謠如《成都》《南山南》等等,將歌詞及曲譜展示在黑板或多媒體上,并結(jié)合課本上歌曲讓學生觀察二者的異同點,加深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理解。教師不但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流行音樂,也可以鼓勵學生聯(lián)想,例如在教學古典音樂中的《鱒魚五重奏》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歌曲并讓學生思考:曾聽過的哪首歌與這首歌曲調(diào)相似?隨后引入梁靜茹的《暖暖》。當今學生接觸音樂的渠道有許多,且吸收較快,很少有學生對課本上內(nèi)容感興趣,教師應成為利用音樂資源的指導者與搬運工,不斷豐富教學形式以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音樂知識。
五、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
流行音樂正逐漸改變著青年人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審美觀,在教學中有效運用流行音樂能使學生接觸到各式各類的音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鑒賞美的能力,對學生審美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觀賞課,在課堂上播放各類音樂節(jié)目,并在其過程中不斷講解使學生了解流行音樂的分類,并使其對各類音樂都有一定了解。要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教師應加強自身對于歌詞、歌曲風格等方面的鑒賞品析能力,并不斷對學生做出指導,鼓勵學生試著鑒賞歌曲并不斷提出建議,使學生此方面能力不斷提升。流行音樂中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但也不乏媚俗、品位較低的作品,教師應提高學生辨別能力,避免學生接觸到對其身心發(fā)展有害的流行音樂,使學生學會辨別音樂,篩選出對提高自身音樂素養(yǎng)有益的歌曲。教師也應有選擇性地引入流行歌曲,以避免品位低俗的歌曲影響到學生審美觀的形成。
六、結(jié)語
有選擇性地將流行音樂引入小學音樂課堂中,不僅不會影響到教學,更會增強教學趣味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流行音樂的有效利用能以學生為中心,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和教師一同探索音樂領域,使學生享受音樂的樂趣。本文結(jié)合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學實際情況,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演唱欲望、豐富教學形式以及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四個方面對流行音樂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教師應帶領學生一同對流行音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真正發(fā)揮流行音樂的作用,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許迎.流行音樂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