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秋的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給朋友的祝福
(1) 中秋月兒圓,全國人民大團圓。中秋心兒圓,闔家歡樂人團圓。中秋夢兒圓,愿愿隨心心愿圓。中秋事兒圓,心想事成圓圓圓!中秋節,送你祝福的同心圓!
(2) 中秋月兒掛,心中圓往事。玉兔伴嫦娥,絹帶千古繞相思,送你一條短信,包含萬千祝福:中秋佳節事事圓滿!
(3)中秋月兒掛,心中事兒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情難了。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聲問候遙相寄;皓月當空灑清輝,祝愿佳節多好運,月圓人圓事事圓!
(4)中秋月兒格外圓,圓月當空人兩全,全家一起相聚首,先祝親人共團圓,再祝祥福繞身邊,三祝事事都如愿,一順百順萬萬年。
一高團委 龐文忠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文明和諧理理念,息縣一高響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號召,通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教育,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創建文明城市,著力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現就息縣一高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手抄報評比、書法比賽、征文、攝影等形式多樣的迎中秋民俗文化活動、讓廣大高中學生更易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過好中秋節,感受中秋佳節祝福團圓的美好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二、活動安排
一高校團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小組,通過學校宣傳欄、班級黑板報、廣播站等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出濃厚的與論氛圍和良好文化環境,廣大同學積極踴躍報名參加。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使學生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一)開展了以“誦經典、談中秋”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一高團委精心選擇古今與中秋有關的名篇佳作,組織學生開展誦讀經典活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大部分高中學生在經典誦讀中了解了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文化自信心,引導他們珍惜親情、熱愛生活。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1、世界環境日的由來?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2、全球十大環境問題
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是: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銳減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地球
20xx年1月12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東北407公里以外的山谷中佇立著一排風力發電機。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的清潔能源,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將其作為一種成熟的清潔能源進行商業化開發,被人們譽為“綠色電力”。
20xx年6月15日,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附近海域,兩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手舉寫有“金槍魚全都哪兒去了”的條幅潛入水下,以呼吁人們關注并保護日漸稀少的金槍魚。
20xx年2月14日,在菲律賓的普林塞薩港,剛剛參加完集體婚禮的新人從他們種植在沙灘上的樹苗旁走過。當天是情人節,一個由百對新人參加的環保集體婚禮在這里舉行。新人們在沙灘上種植了紅樹。
20xx年3月31日晚,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熄滅主體燈光。當晚19時30分開始,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集體斷電一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注。
20xx年4月2日,為在墨西哥城推廣使用自行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市長馬塞洛釩7蚶?麓?菲鎰孕諧瞪習唷F?檔鈉氈槭褂檬塹賈攣率移?宕罅顆歐諾鬧匾頡?
20xx年5月30日,志愿者打造的新“諾亞方舟”佇立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它引起人們的深思: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當最終的災難到來,還有誰能將人類拯救?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4、冰川消融 后果堪憂
地球變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共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發達國家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諾減排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5、我們能為能為世界環境日、能為我們人類生存居住的地球什么呢?
(1)綠色出行:每個月少開一天車,每周不坐電梯爬樓上下班一次, 爬樓帶動白領創造綠色生活
(2) 拒絕白色污染:購物不用塑料袋
(3)無煙奧運:為環境、為自己、為家人、為下一代我們盡量少吸或者不吸煙
(4)綠色生活:拒絕豪華包裝,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端午節”拒絕"貴族"粽子,“中秋節”拒絕“豪華”月餅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6、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72年成立,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根據1997年2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通過的《關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作用和任務的內羅畢宣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主要任務是:
(1)利用現有最佳科技能力來分析全球環境狀況并評價全球和區域環境趨勢,提供政策咨詢,并就各類環境威脅提供早期預警,促進和推動國際合作和行動;
(2)促進和制定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環境法,其中包括在現有的各項國際公約之間建立協調一致的聯系;
(3)促進采用商定的行動以應付新出現的環境挑戰;
(4)利用環境署的相對優勢和科技專長,加強在聯合國系統中有關環境領域活動的協調作為,并加強其作為全球環境基金執行機構的作用;
(5)促進人們提高環境意識,為參與執行國際環境議程的各階層行動者之間進行有效合作提供便利,并在國家和國際科學界決策者之間擔當有效的聯絡人;
(6)在環境體制建設的重要領域中為各國政府和其他有關機構提供政策和咨詢服務。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7、世界環境日創意活動
(1)20xx年中國:為慶祝“六肺迨瀾緇肪橙鍘保?浴暗吞技跖牛?躺睢蔽?魈獾摹?010高校環保藝術節”在北京舉行,以環保材料和生活回收物品為原材料的藝術作品,構思巧妙,充分體現了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
(2)20xx年非洲:從喀麥隆到莫桑比克,非洲各地將舉行植樹、清理沙灘、詩歌大賽等活動。
(3)20xx年悉尼“穿戴藍色”活動:20xx年6月5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人們手持充氣的地球模型參加名為“穿戴藍色”的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當天是第38個世界環境日,主題為“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4)20xx年印度沙雕藝術家帕特奈克于6月3日,為迎接世界環境日設計沙雕作品。該沙雕以一只皮鞋踩在北極熊身上為造型,寓意皮革工業會破壞環境。
(5)20xx年“諾亞方舟”:5月30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環境日,志愿者打造了新“諾亞方舟”佇立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它引起人們的深思: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當最終的災難到來,還有誰能將人類拯救?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8、我們能為能為世界環境日、能為我們人類生存居住的地球什么呢?
(1)綠色出行:每個月少開一天車,每周不坐電梯爬樓上下班一次, 爬樓帶動白領創造綠色生活
(2) 拒絕白色污染:購物不用塑料袋
一、宣傳準備
利用升旗儀式,進行專題宣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倡議學生利用各種渠道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鑒于中秋的知曉率很高,特意提請學生挖掘中秋的民俗風情和民族文化內涵。
二、小報的制作和展評
在中秋假日期間,同學們廣泛查閱了中秋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向長輩了解中秋的風俗,對中秋節有了更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學生們利用這些知識和感悟,運用各種制作手段,認真制作小報。
我們對學生進行閑暇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學習與休閑結合,書本與實踐并重。倡導勞動,豐富實踐體驗;倡導娛樂,培養個性特長;倡導閱讀,涵養人文底蘊;倡導自主,學會規劃選擇;倡導研究性學習,關注生活和社會。通過有效的組織引導,讓閑暇時間成為學生豐富學識、提升能力、培養情趣、養成習慣的重要渠道,為實現“輕負擔、高質量”奠定基礎。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好動、好強、好勝、好奇、好群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意志、學習能力、自我修養等方面又處在形成時期,因此自制力較差。所以學校對學生閑暇期間的活動要“放權”,但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的空間,必要的組織和引導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獨具十色的閑暇教育方案,以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雙休日的閑暇教育
雙休日時間較短,適宜開展“短平快”活動。學校雙休日的閑暇教育主要包括學生自主學習和學校主題活動兩部分。
1.自主學習,養成習慣
必須承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不同的。盡管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地因材施教,但是學生學習了一周的課程之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是有所不同。利用雙休日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較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對一周所學進行復習,或鞏固基礎,或查缺補漏,或拓展深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主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課業作業、實踐作業和自由學習三部分。
課業作業:學校布置的作業要分為三個層次,包括基礎性再現作業(由學習困難的學生完成,只是對學科最基礎的知識技能進行再現練習,鞏固基礎。)、發展性變式作業(由學習中游的學生完成,對重點知識進行變式練習,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深化性拓展作業(由學習優秀的學生完成,指具有一定難度系數的綜合性題目,拓展視野,提升能力。)。學生根據自身學業水平自主選擇完成。
實踐作業:一是為預習性實踐作業,即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圖書、調查等途徑,收集下周新授課所需要的資料,或為下周新授課進行相關的觀察和實驗。二是驗證性實踐作業,現行教材的設計很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用生活中的事例驗證課本上的知識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由學習:學生根據自己一周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學習科目、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力爭做到“周周清”。
2.通過學校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是利用校園教育資源,學校為學生提供活動場地,通過舉辦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展示的舞臺;二是開辟家庭教育資源,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定期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營造“家校互動、共育英才”的環境;三是開辟社區教育資源,學校與社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學生走向社會,開展調查研究,參加公益活動。
二、小長假的閑暇教育
小長假主要是為傳統節日而設計的,主要包括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國慶節、中秋節等,大多數為三天假期。這期間要引導學生在進行文化課學習的同時,注重感受節日的人文環境,以組織學生創作主題手抄報為載體,引導學生理解節日的文化內涵。
學校德育處在放假前布置手抄報創作主題,提出創作要求,學生在假期中創作完成,開學后進行展評。圍繞主題創作手抄報,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每個傳統節日的深入了解,而且可以鍛煉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寫作能力、審美能力、設計能力等,是一項重要的綜合實踐活動。
三、寒假的閑暇教育
寒假大約三個周的時間,課業學習以承上啟下的反思性學習為主,實踐活動以社會調查報告為主。學生的學習和活動主要分三個時段進行。
1.春節前:春節前大約一周時間,學生在學習上主要進行反思性糾錯學習。
2.春節中:春節大約一周的時間,學生參與的家庭活動較多,如走親訪友、家庭聚會、春節旅游等,另外電影、電視節目異常豐富,因此學生的心態游動性較強,不宜給學生布置太多的學習任務,更不能讓學生進行機械性復習。
3.春節后:春節后,家長大都已經上班,節日氣氛迅速淡化。利用最后大約一周的時間,學生應該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收斂開放的心態,完成社會調查報告,準備開學后參評,學校將評選出優秀的社會調查報告在展板上展出,在廣播站上播出。
四、暑假的閑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