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師病假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辦公制度
1.辦公時間集中思想,認真工作,不看與本工作無關的消閑書,不干私活,不吃零食,辦公室內不得大聲宣嘩,不影響同事的辦公,提高辦公效率。
2.上班時間不上網聊天、游戲、購物,不手機聊天;空班時間不串班,不在園內或宿舍打牌。
3.辦公室、辦公桌物品擺放有序,保持整潔,辦公桌上不得有食品。
(二)當班制度
1.準時或提前上班,不遲到,不早退。
2.嚴格按作息時間和工作計劃組織開展一日活動。
3.當班時間一律穿平跟鞋、低跟鞋,不穿拖鞋,不穿細中跟鞋,不披肩散發,不戴耳環戒指,儀表整潔、大方得體。
4.當班時間不接待來客來訪,盡量不使用通信工具。
5.當班時間不離開幼兒,確保所有孩子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保證孩子的安全。
6.提前一天做好教學活動的各項準備,按計劃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不隨便更改活動內容。
(三)請假制度
1.有事有提前或及時向園領導請假,自覺遵守請假制度。
2.請事假需事先向領導申請,并遞交書面申請,經領導同意后方可執行。特殊情況電話請假,但事后必須補交書面申請。
事假期間在外旅游,一經發現,作曠職處理。事假滿一個月的,不享受當月崗位獎全部及自籌獎金。(事假期間如跨星期、節假日,則周六、周日、節假日都連續計算。)
3.請病假需及時向園領導說明,病歷卡和病假條須在第二天或上班時主動交園領導。如無病歷卡和病假條則作事假處理,不向領導請假的作曠職處理。
*取環請假需有醫生證明,并提前給保健醫生查閱;特殊情況(住院、開刀)領導班子商量決定具體操作。病假期間在外旅游,一經發現,作曠職處理。特殊情況(特殊病例)由教代會討論商議決定處理意見
4.如有急事需要處理,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請零星事假,零星事假應該提前向領導請假,每次不超過兩小時,每月不超過兩次累計三小時,不影響出勤獎;超過兩次,則合并計入事假。
5.不經請假無故不來上班,或中途私自外出,一律按曠職處理。
6.婚、喪、產假按上級規定給假。如果產前請假休息,產假休息以產前一個或半個月起計算,遇到假期,寒假延長產假,暑假延長五個月產假。
(四)代班制度
教職工代班由行政統一安排:原則上請假二天以內的,教研組長安排并記錄,一天假由同 班 老師代班,二天以內的由同階段教師代班,三天以上行政統一安排;午睡可安排保育員代班。
1.行政、教師開會半天的,則自己調課,一天以上的則行政統一安排;教職工參加孩子家長會需有通知憑證,且自行調課,不作請假處理。
2.后勤保育員請假一天以內的,后勤安排同階段保育員代班,兩天以上統一
關鍵詞:英語教學;行為導向法;應用
眾所周知,職校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致,自信心明顯不足。而從目前來看,職校英語課堂仍舊沿襲“教師講+學生聽”“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能為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語言情境,不利于他們培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迫在眉睫。事實證明,行為導向法可以實現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這種教學法與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使用這種教學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新型教學法。
一、行為導向法的內涵與作用
行為導向法又被稱為實踐引導教學法,于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德國。到了1999年,德國采用法律形式將這種教學法確定為職業教育的基本教學法,可見這種教學法的重要地位與價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這種教學法的最大特征。所以在職業教育實踐中,各國開始普遍采用這種教學法。
具體而言,在行為導向法模式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旨在幫助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應有的知識,并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能力。不難看出,行為導向法強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對改進學生的學習狀況大有裨益。
二、行為導向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行為導向法的引導下,遵循這種教學思想的具體教學方法逐漸誕生。具體包括模擬教學法( SimulationMethod)、項目教學祛(Project Method)、角色扮演法(Role-play Method)、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Study)、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等。在英語教學中應用這些教學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模擬教學法的應用
這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扮演某一角色或者身處于教師創設的一種背景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知識技能的一種互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并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得到增強。簡言之,模擬教學法旨在營造一種仿真的語言環境,拓寬教學渠道,構筑起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橋梁,實現“教學相長”的良好境界。
我在教學Unit 5“Health”這節內容時,使用了模擬教學法。鑒于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Describe diseasesand the symptoms of diseases”,于是我在教學中沒有使用傳統教學法,而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看病就診的教學情境。我用講臺桌當做就診臺,放上一塊Doctor wang的臺牌,桌子上放有血壓計、體溫計、血糖儀、壓舌棒等基本醫療設備。讓一位學生穿著白大褂坐在講臺上,這就是就診處和醫生了。這種模擬情境教學法其實就是讓學生在模擬的就診環境中,對看病流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醫生要面帶微笑,熱情地接待每一個病人。接著我讓學生分組上臺表演,其他人擔當欣賞者和評價者,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角色扮演法的應用
角色扮演法旨在讓學生通過行動來處理問題,能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角色、了解角色內涵,從而出色完成角色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通過角色扮演法,能加深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領域的認知,為日后發展奠基。
繼續以“Health”教學為例,我讓學生分別扮演醫生與病人的角色,讓他們自編對話,于是學生之間就產生了如下對話:
A: What canl do for you, sir?
B:I feelI have a headache
A: Do you have other symptoms?
B:And I often feel nauseated.
A: Let me take the temperature foryou.
B:Thankyou
角色扮演法能激發出學生典型的情緒反應,進入更高層次的情感認識境界。模擬教學法與角色扮演法一脈相承,相輔相成,可以結合應用,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3.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相互合作的小組合作,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語言交流環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盡可能增加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還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這對他們的日后發展大有好處。比如在教學“Howto keep health”這節內容時,我先向大家介紹了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然后引出這篇課文,指導學生略讀課文之后,讓他們找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對課文加深理解。其次,我采用二人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造句,并要求他們用英語講述保持健康的建議,最后再讓學生匯總出自己的答案,每組展示學習成果,供全班共享。
4.頭腦風暴法的應用
頭腦風暴法簡稱“BS”,是當今最實用、最有名的一種集體式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指將6~8個人為一組,聚集在一起,以會議的方式對某個問題進行自由討論,提出各自的想法和見解。在發表見解時,參與者可以毫無約束地提出想法,甚至可以異想天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使用“頭腦風暴法”,將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意識盡可能挖掘出來。我在教學“Health”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圍繞“What do you understand by theword‘health’?”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從body層面討論健康,認為身體不生病、沒有不適之處就是健康;有的學生從mentality層面討論健康,認為人際關系和諧,與他人和睦相處才算是健康。在“頭腦風暴”教學法中,每當一個組員拋出一個想法,他所激發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想象力,同時還會刺激其他人的想法,使每個人的大腦都產生震動,激發起一系列的聯想效應。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5.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1. 虛而不真
一些中學生作文時就缺少求真務實的寫作作風。出現虛偽、浮夸與“誠”字相悖的內容。 究其原因是形式上統得過死,內容上限制過嚴,加上升學指揮棒的制約,從而使作文教學基本上成了升學分數的附庸品,這是易于使學生說假話、編謊話的客觀原因。具體地,寫記敘文背離“為情造文”的原則。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向壁虛造,隨筆敷衍,諸如寫“老師篇”,必是“燈下批改作業”、“揣著病假條兒上課”之類;寫“自己篇”,必是找缺點、析原因、表決心。無血無肉,矯情造作,違心寫文,言過其實,裝腔作勢。寫說明文時往往搞一兩篇格式訓練就算了,根本不考慮學生對所寫事物有無識見,硬逼他們按時完成。于是學生只能憑幻想和想象作文了。
2. 華而不實
近年來,新潮文風中有一個困惑,看像個迷茫,動則×××現象,×××怪圈,消極影響叫負效應,空白叫零形式,餅干改叫克力架……中學生模仿性強,取法乎下,當然僅得其劣。所以一些學生執筆為文,遣詞造句,耍小聰明玩花樣,追新潮,趕時髦,華而不實,輕挑浮夸。有時故作姿態,裝神弄鬼以嚇唬人。請看某校一位小有名氣的學生寫的一首題名《茶道》的詩,該詩寫道:“坐下來我們便深深體會到一種流放的滋味/渴念伸向各拉丹冬的殷紅血管/奔向狼煙滾滾的源頭/在陽光和土地之間/一只紅鳥斜斜地飛過窗根/我們毅然選擇一把茶壺/無所畏懼曾經火刑的炙烤/以及一些綠茶的沉浮周旋/盛一腔無法名狀的哀愁/悠然閉目/ 不泄天機 / 一縷水汽如思想發襲升騰/而形式之內深奧無比/我們靜靜感受山風山雨撫身而過/凝神便長成一棵茶樹/而根已扎進心里……”哪位讀得懂?喝茶怎會有“流放的滋味”?“各拉丹冬”是什么人?“狼煙滾滾的源頭”是什么意思?仔細地揣摩。莫名所以。
二、解決策略
引導學生走出寫作的“三味書屋”。在作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提出,為生活而提高表達能力,為學習知識而用好表達工具,為未來的工作而培養良好的表達素質。讓學習真正看作同衣食一樣,應成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個項目,從而改變他們的寫作觀,激發其作文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引導其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讓學生主動探索社會問題,做到有所思而作;讓他們以主人公的姿態出現,對現實生活進行“干預”,有所為而作;讓他們親自參加社會實踐,產生寫作的動機,有所求而作。比如在一次社會調查中,有的同學發現四都鎮毀田造窯的現象嚴重,運用大量數據,寫出了《警鐘,在腳下敲響》的佳作,體現了新一代學生的參與意識;有的學生針對四都鎮的土壤實際,寫出了《東江沿岸的沙土資源的利用》,倡導農民開墾沙土資源致富,體現了強烈的改革意識。實踐證明,只要把寫作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由衷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在語言上有其所長,在形式上有其所好,作文教學才能顯出生機和活力。加上先親自參與實踐,后擷取有價值的材料寫作,學生的題材寬、思路闊、思考實,佳作頻出,寫作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說起來,王進和林沖不僅所在的“單位”相同,而且“直管領導”也同是一個:高俅。更有甚者,兩人的“工作”都壞在這高俅手里。可是,遭際上,兩人畢竟還是差異挺大的。先說王進。
他的“職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的“工作”壞在新領導高俅上任之時。
“新官上任三把火”,世俗慣例。
高俅到了單位,一點花名冊,一看出勤情況,知道了教頭王進在前任手里就遞了個“病假條”,養病在家。
高俅就將這作為“點火開關”,讓眾人看看他怎么對待“泡病”(“推病在家”)者,怎么“嚴肅工作紀律”!
“機關紀律”不嚴,這是通病,治一治,嚴一嚴,事合常理!
只是,在懲治“泡病者”時,高俅暴露了他的“心理陰暗”,他問王進:“你那廝便是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
這一問以及接下來的一些罵爹說娘的話,使王進頓時心里雪亮:高俅“先時曾學使棒,被我父親一棒打翻”,“他今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
王進他不僅“專業高能”(武藝超群)而且諳熟社會,諳熟“職場”。
平時在“職場”上贏得的好人緣使他免了皮肉之苦,諳熟社會所造就的智慧使他明白“不怕官,只怕管”,也使他回家后立刻采納母親“三十六著,走為上著”的建議,并甩掉“監視者”成功出逃,在出逃路上調教出一條好漢(史進),隨后,他隱身埋跡于茫茫大宋。
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
而林沖呢?
“職稱”與王進的差不多:“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同樣,林沖也“專業高能”(武藝超群),記得他贊了一下初入京城的魯智深,社會閑雜人員就對魯智深說:“這位教師喝彩,必然是好。 ”
可見,他林沖是在“專業技能”上能給別人下“定評”的人物。
可是,這樣的人物竟在“職場”中是個“劣貨”,在大宋的社會中是個拙劣的討生者。
為什么這樣說?
你看,首先,林沖在“單位”有“自閉者”的嫌疑。
說起來,王進和林沖應該是在“單位”共事過的,如果他們“共事”過,即使不在同一處辦公,那么,空閑時難道就沒有過普通人之間的人情往來,如果有過往來,怎么會不成為朋友?――畢竟“惺惺惜惺惺”啊!
即使林沖任教頭時,王進已離開,高俅整治“工作紀律”的“單位舊事”也該聽說一二吧?這種公開發生的事,即使普通的“職場者”,耳里也該進了一些的。而林沖似乎“兩耳不聞身外事”,否則,在王進的身上,他林沖就該借鑒到一些東西:(1)上司高俅陰險狠毒;(2)王進在“職場”上進退有方,值得學習……
知道這些,即使后來遇上飛來橫禍,他林沖也該不會弄得那樣慘。
如果不“自閉”,怎么會見不到、聽不到高俅在“單位”上辦的事,怎么會不知道社會上對高俅的一些評價呢?
說到高俅,連外“單位”的孫定都說:“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無般不做。”
林沖是“好漢”,如果他清楚地知道上司的為人,應該在“工作”之外不會和他多來少往的,妻子遭辱后,更不會去和施辱者的父親“比試”寶刀!
可見,林沖不大清楚上司的為人,那么,他是該有“自閉”的嫌疑了。
好的“職場者”都不“自閉”,古今如此。
無疑,林沖是個“職場”里的“劣貨”!這“劣貨”在大宋社會里正常討生似乎都難。
妻子被高衙內調戲,一次,兩次,這樣的事,即使普通人心里都會明白:“高太尉知道后,為這事定生嫌隙!”
只要耳朵不堵、腦瓜能動的人都知道高俅這人為了利益睚眥必報。
已讓高太尉生嫌隙,無疑,“工作”是戀不得的,身家性命說不定都有危險!
你說該怎么辦?
王進的事例就是一個備下的答案。
即使不用這答案,還想呆著看一下,那么,對高俅至少應該避,應該防,對與高俅相關的所有事情至少應該多琢磨吧?
頭天才得寶刀,第二日高太尉就要讓“將去比看”,這難道沒有蹊蹺?――中常智力的討生者都會懷疑。何況,高太尉派的“勤務”竟很面生!
這也是蹊蹺呀!
在余暇,正常人在正常情況下指使什么時,往往是派身邊人的,怎么派兩個很面生的“勤務”呢?
可是,竟不防備上司,林沖而去!――嫌隙、羞辱,似乎他已“不記心上了”;而上司有“寶刀”,和上司“比試”的欲望卻正濃。
這樣的人能在大宋社會正常討生嗎?
不能。
他只能身陷“白虎堂”!
如果說人是立體的話,那么,到《水滸傳》第七回,一個“職場”的、正常討生于大宋社會的“林沖”,已死矣。
后面的回合,描述的該是另一個“林沖”。
我們初三年級共有學科老師28位,其中高級教師5位,另有十幾位富有多年經驗的資深教師。可以這么說,師資力量雄厚是我們人員組成的一大特色。此外,我們還有8位青年教師,在初三工作時間最長的也只不過三年,其中5位青年教師是第一年教初三。這些青年教師都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平時工作相當努力、認真,一有不懂的問題就能及時向老教師請教。而老教師總是很熱情地、毫無保留地將教學經驗傳授給他們。在我們年級組里,老、中、青三代教師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代溝問題,凡事大家都有商有量,互相幫助,其樂融融,因而出現了新尊老,老帶新可喜局面。在這期間,作為初三年級的一份子,我深刻地感到我們年級是個紀律嚴明、團結互助、奮發向上的優秀集體。接下來我談談我們的一些具體工作和措施。
初三畢業班工作非比尋常,我們每位老師心中都很清楚:教初三,就意味著要犧牲更多的個人時間和利益,教初三,就意味著肩頭多了一份沉重的責任,因為我們要對學生、對家長負責,更要對學校的聲譽負責!追求合格率和優良率是我們一貫的目標,為了表達我們的決心,在初三學年開學伊始,每位任課老師就向校領導遞交了教學計劃書,每位老師都詳細制定了自己的教學計劃,列舉了需重點幫助的學生的名單,制定了幫教方案。事實上,老師們也確實在這一年里一步一步地、認真地,實現著自己的諾言。開學的第二個星期,我們就開始實行早自修制度,早晨7:30分,每班學習最困難的5名學生到圖書館集合,由任課老師進行細致的一對一的輔導,至8:15分結束,整整一節課的時間。許多任課教師經常匆匆趕到學校,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直奔圖書館。有的還馬上接著上第一節課。問到其感受時,老師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這不算什么,只要學生需要,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每天中午這段時間,老師們都搶著進教室,大家都想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幾道難題,后來經過統一安排調整,中午12:30分各班又開始了午自修。放學后,我們還針對各類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每天要到5:30分才能下班。可見,初三教師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回家后,老師們還要批改試卷,出試題,經常要熬到深夜才能休息。家務事是更顧不上了。
工作強度大、任務重、壓力大,是我們每個初三老師的切身體會,但是,沒有一位老師因此而有一絲一毫的怨言,更沒有人因此而退縮,相反,許多老師都是偷偷地藏起了病假條,一如既往地工作。既然選擇了初三,就一定要做出成績!這是我們初三全體教師的誓言。
在工作期間,又遇突如其來“非典”疫情。這使我們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量又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藝術類考試一推再推,畢業考、升學考的日期也推遲了2周。這完全打亂了我們早已制定好的復習計劃,但我們老師并沒有因此而亂了陣腳,在校領導和年級組的協調安排下,又制定出了新的方案。首先將藝術類的考生再一次的集中進行教學,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四門學科的老師,除了保證自己原來的教學工作不受影響外,還主動進行藝術班的教學,這時老師眼中的學生已經沒有了班級的區分,只要是比樂的學生,我就有義務有責任教好,對他負責。下午上課時間提前到了12:20分,許多老師往往剛上好第四節課,簡單地吃好午飯,沒來得及好好休息,又得進教室上課了。至2:35分,下午三節課結束,2:45分至4:15分是分層教學時間。初三的每一位教師都已經適應了這一新的作息制度,大家認為,中考的延期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老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復習,可以把問題講得更深、更細、更透徹,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非典”的突如其來,對我們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大考驗。往年的填寫志愿工作,是通過一次次的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讓老師和每一位家長密切聯系起來,而現在這一切工作只能靠電話聯系了。“五一”期間,我們的班主任幾乎是守著電話過節,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向各位家長講解填寫志愿的要求,并作好參謀。節后,還是有許多家長不明白。到學校親自來訪,班主任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在校門口接待,一站就是一、二節課的時間。工作雖然辛苦,但老師們自始至終是那么耐心,細致。畢竟填寫志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作為班主任都認為應該為學生服務好,負責到底。
前面說到初三的老師們大多教學經驗豐富,往往個人就能獨當一面。但老師們并沒有忽視集體的力量,六個備課組每周都準時進行活動,由組內教師輪流主講,大家學進度、重點、難點。富有經驗的老教師還經常指導青年教師教學,即便不是在規定的備課時間,辦公室老師時常會圍坐在一起研究教學,這一情景在初三辦公室隨時可見。經過備課活動,我們教師自身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本學期在全區英語、物理、化學學科競賽中,我們年級均有學生獲獎,人數之多,為近幾年來之最。我們還向向明、盧灣、五愛三所重點高中推薦了20位品學兼優的學生,經過統一測試,對方學校對這些學生相當滿意,一并錄取。之后,年級里就聘請這些同學當小老師,在分層教學的時間里,一對一的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以上說的種種,都為我們今天取得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