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文語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從初中生的實際出發,篩選合理的教學素材
在初中語文語法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合理的素材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易于接受。教學中,最好可以從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出發來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并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分層次教學,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語文語法內容繁多,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語法能力與水平,才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現在的漢語語法是按照五級語言單位來設置的,這種設置方法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不符合,大多數學生都很難完全接受這樣的教學。
對于另外一個難點詞來講,如何理解詞的構成方式是很多學生特別頭疼的事情。其難度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知識本身就有一定難度,因為它設計到了最難的語素知識;二是這方面的知識與學生自身的水平并不符合,因為大多數初中生思維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掌握這些內容就顯得較難。而對于詞性的辨析,虛詞是難點,尤其是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講,就更加難了,因為小學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在生活中很少使用虛詞,所以很多初中生都覺得虛詞就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不能形容只能意會的東西??梢?,這些學習內容與初中生的知識結構與知識水平是完全不符合的。
二、把語法的靜態教學和動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
一般來講,語文語法教學有動態教學和靜態教學兩種形式。所謂靜態教學,主要是指在沒有把具體的教學融入生活實際的交流中,而只是對語法知識本身進行的靜態分析,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而動態教學,指的是把語言教學融入生活中實際的語言交流當中,在語言交流中進行動態的語法教學,主要就是要進行語法功能的實踐教學,現在,我們的語文語法教學主要包含這兩種教學方式,并且主要以靜態教學法為主。這樣的語法教學實際上就使我們的教學脫離了語言環境,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那些分類、格式等內容。
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靜態教學和動態教學結合在一起,讓二者能夠共同發揮作用,換言之,就是要讓我們的語法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語法走進學生的生活,在生活中進行語法教學,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好處。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上,要特別重視語法的讀寫教學,經常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法水平。
三、把語法教學和閱讀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
目前,我們每個學生手中的語文課本是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最主要的資料,語文課本中選用的文章大多數都能夠體現普通話的基本語法規范,所以我們就有了內容可講。比如說關于詞的性質問題,是實詞還是虛詞,我們就可以通過分析文章中的句子來得出結論。比如說如何恰當地運用語法來遣詞造句,我們也可以通過分析例子來進行,魯迅先生的《社戲》中有這樣一個句子:“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汽中撲面地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汽里?!蔽覀兙涂梢詭ьI學生一起進行語法分析,讓學生明白句子結構,從而正確地對句子進行理解,明白句子的主干內容是“清香吹來”;明白是“豆麥”與“水草”在散發清香;明白豆麥”和“水草”是并列關系;明白“朦朧”一詞的好處在于哪里。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對這句話以至整篇課文都能夠有更深地理解了。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里,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最基本的語法知識來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句,這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難點和課文的主旨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就有許多運用恰當而精妙的修飾語。比如文中有這樣一節內容:“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只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方飛來旋去,騷擾著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動雙翅,極力掙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一段中,作者就采用了大量的修飾語,如“不停”“那樣”“極力”等等,每一個詞都用得恰當好處,特別具有表現力。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對這些修飾語進行認真的品味,讓他們理解這些修飾語對作者表達情感發揮的作用,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語法知識,還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的主旨內容。
在初中教學中,語法教學非常關鍵,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教學規律,按照基本的語法教學理念不斷對語法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進,力求做到讓學生真正掌握到最實用也最好懂的語法知識。
參考文獻:
[1]陳巧玲.初中語文語法教學意義探討[J].新課程:上,2011(3).
1.注重語文中語法知識的基礎性、實用性
語文,是語言文字和文學的簡稱。語言是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是語音、語義的結合體;交際生活、寫作都離不開語文。在社會的交際活動中,語言千差萬別;在浩如煙海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構成語言的材料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語言,數不勝數構成語言的材料,在運用中是如何安排如何組織來表情達意,恰如其分地顯現作者心聲的呢?這就涉及到語法,沒有語法,語言也無法傳情達意。可是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與身具來的,而是后天的學習所得,在學習和使用中反復實踐反復推敲斟酌逐步完善的。談到語法的學習,固然離不開教師的傳授。對于語文語法的教學,語文教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梢赃@樣說,語文學不好,其他科目也有影響,因為語文是各門學科的基礎。再說語文學科的內容寬,含蓋面大,表達意思的精確細膩都是其它學科無與倫比的,所以要培養學生學習知識,首先就要培養他們對語文知識能力的掌握和運用。要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就一定要教授語文語法,因為構成漢語言文學的每一材料都有著它自身的語法功能,如果不好好掌握它,就根本駕馭不了構成漢語言文學的材料,也就不能很好地表情達意,從而影響學習習慣和效率。處在普通中學的師生更應該注重語法的講授與學習。
2.注意語法知識在學習階段的橋梁作用
在語文學習中,初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過渡時期。在小學,學生雖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他們不能恰到好處地按語法規則去安排組織材料,因為他們對語法沒有系統掌握,也沒有重點講解。到了高中,由于語文語法大部分是安排在初中語文課本內,高中幾乎是一片空白。為此,初中階段的語文語法教學特別重要,應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
可是新教材非常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因此淡化了許多語文語法的知識點。從教材的編排體系來看,整個教材特別注重閱讀和實踐,而涉及到語文基礎知識的部分只有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以及最后的"附錄"部分中的一些語法知識。加上中考中一直不直接考語法知識,從而就使許多初中語文教師也不重視或根本不上語法方面的內容,這就使學生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的歷程都沒有學習漢語語法而影響他們的學習道路,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習慣。
初中語文語法教學與否,到底會對學生哪些方面的學習帶來影響呢?
2.1 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是學生在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使用范圍最廣的交際
工具。在口語交談中,要表達自己的心思,就要對構成語言的材料有所掌握才能進行靈活運用,要靈活運用就要有一定的語法知識才能使說話有技巧,表達才能有聲有色、聲情并茂。對于初中學生口語表達,放到平時說話的基本標準,最起碼對構成語言的材料要組合到位。語文教學中,我經常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就發現許多學生不會有話說,不會好好說話。對詞語的語法功能一無所知,說出的話不通順。要想口語表達順暢,就一定要掌握和運用語言材料--詞、短語、句子的基本語法功能。
2.2 影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講究技巧,它關系到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對一切書面語言信息的提取,從而獲得有益的東西。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最起碼要知道詞、短語、句子的意思及其使用法則。詞就要知道它的詞性以及它與前后詞語搭配起來或與修飾成分組合起來形成短語后所表達的意義;短語就要知道與其前后詞語的關系,是主謂、是偏正、是動賓還是后補……每一個短語其作用是什么,它為什么要用這樣的短語;是句子就要知道是單句還是復句,是單句就要知道其句子成分是哪些,它的主干(主、謂、賓)表達的是什么,它的附加成分(定、狀、補)是如何修飾、限制和補充的,修飾、限制和補充后的意思準確細膩到什么程度,這樣才能準確明白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復句就要知道句中各單句的關系是什么,是因果、是遞進、是條件還是轉折……也要有充分的認識,明白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后,才能弄清復句所表達的意思。明白了句子表達的意思之后,才能對段落意思有所了解,進而才能讀懂全文,即對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才會明白。明白了主要內容后才能從中提取其寫作的目的,即所表達的中心。如果我們語文老師不教語法知識,學生在面臨閱讀材料時,無從理解其主旨,因為學生不知道所用詞的詞性,也不知道詞語的語法功能,對短語、句子中的關鍵的成分找不出來,不知誰輕誰重,也就是找不出主干,連主干都找不出來,就談不上理解句子豐富細膩準確的附加成分。單句不懂,對復句的理解就別說,更不要談句群了,也就不要談讀懂閱讀短文、課文以及其它材料,對初中各種語文測試中的閱讀題也就無從著手,那就不要談語文科的中考了。
3.正確引導、有效教學
那么應如何把語法教學滲透到對聾生的語文教學中呢?
一、聾生語法教學的特殊性
對聾生的語法教學有其特殊性,不能按普教的方式進行,普通教育的語法教學是在學生對語言有了廣泛感性認識基礎上進行理性再認識,是研究“為什么”的問題;而耳聾學生缺乏對語言的感性認識,是根據語言法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規律地認識和學習語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問題。這就是聾校語法教學的特殊性。
從聽力特點來說,聾生由于聽力障礙,不能感受到語言的正確發音,而語音是語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掌握一門語言也是先從語音開始,我們的記憶和思維都依賴它,通過語音掌握語言比較自然、容易。聾生由于最初沒有獲得這一語感,基本上靠強制記憶和手勢語的結合來掌握語言,這就導致了他們語言的缺陷,如語序混亂、搭配不當、重復疊用、稱謂混淆、詞不達意等情況。
從思維特點來說,聽覺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聾生在這方面的欠缺造成了信息量的減少,使得他們的思維比較單純、狹隘和片面,缺乏想象、聯想、意會的思維過程。語言不是簡單的符號,它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情感,正確地把握語言其實就是要正確地理解語言中的主題思想。聾生單純、狹隘和片面的思維特點嚴重阻礙了他們理解語言的思想內涵,使他們不能從思想上把握句子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
從語言特點來說,因為受生理和思維特點的影響,聾生的語言比較貧乏,句子的結構也比較簡單。手勢語言不夠系統,不夠完善,不能與正常漢語一一對應起來,而且歧義較多,借助于動作或表情才能表達清楚,比如在相互的交流中無主句會經常出現。在手勢語言中缺少部分助詞、副詞和介詞,經常以詞代句,這對于理解復雜句子、句群也造成很大影響。手勢語缺乏描述性語言,因此不得不把一個復雜的句子分成幾個簡單的句子,這大大削弱了語言的表達力。
二、聾生語法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基于以上種種情況,在對聾生進行語法教學時,要首先從簡單入手,把語法規則分成各語法點穿插在各個教學段中,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編排。我認為,按照學習語言的規律,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了解詞語的詞性,比如動詞在句子中往往充當謂語,動詞的特點比較明顯,聾生容易把握,而謂語一般是一個句子不可少的成分,放在由名詞或代詞充當的主語后面,以這一詞性特點為突破口,就有助于聾生掌握正確的語序。同樣,其他的詞性如介詞和副詞等的規律也是如此。
其次,要適當地講些短語的知識,因為復雜的句子往往是由幾個短語構成的。聾生由于思維的簡單化,喜歡斷章取義。如果借助生活中簡單的實例幫助他們了解不同的短語之間的領屬、支配、修飾等關系,找出主體,就能幫他們懂得一個句子的主干部分,從而正確地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反復,舉一反三,他們就能慢慢掌握這一語言規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仿寫來消化,使之內化為他們穩定的組詞造句的模式。
再次,從簡單的句子入手,引導學生首先掌握句子的基本結構,在此基礎上再掌握復雜的句子結構。先指出句子的主謂賓,再劃分定狀補。 比如“她學習語文”。對于這樣簡單的句子,學生很容易理解其含義,也很容易劃分成分。然后增加定狀補,把這個簡單的句子變成復雜的句子:“13歲的她在教室里學習初二的語文?!敝髦^賓仍然不變,只是增加了定狀補,學生很容易找出句子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這種把復雜的句子分離為簡單句子的方法與聾生的語言習慣一致,所以聾生一下子就能準確地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和修飾部分。
一、目前初中語文語法課堂教學現狀
新課標指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法教學應逐漸淡化,且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這種現象。由于語法教學的不斷淡化,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了很多與語法教學相關的問題。目前,初中生對語法知識的嚴重缺失,導致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現階段,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內容逐漸增多,而學生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文言知識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語法知識,因而語法知識在文言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就是語法教學,因而初中生適量、合理的學習語法知識非常必要??傮w來講,語法教學能提高學生對母語的認知程度,促使其更加熱愛母語,以此激發學生正確運用、健康維護母語的積極性;不僅如此,語法教學還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語法技能和知識,進而提高規范使用和準確理解語言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聽、讀以及說能力的教學目的。
二、初中語文語法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1、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
雖然初中語文新課標未將語法知識內容歸納在考試范圍內,也未對語法教學進行全面否定,且新課標對語法要求進行了規定。由于語言組織結構主要依據語法規律進行,因而學好語法知識非常重要。因此,不考語法知識并非代表著學生不需要學習,按照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有效開展語法教學活動。
2、語法教學有助于文言文教學
雖然漢語語法主要針對現代文,但漢語語法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通常認為,初中語文文言文非常簡單,但很多語法現象都被涉及到,例如,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及倒裝句等詞類與句式的靈活運用等。若想理解文言文中的重要語法現象,首先就要了解相關詞句的現代漢語意思,并分析比較其在古代語法和現代語法中的差異,以便更好地將文句翻譯出來,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例如,《醉翁亭記》中的“樂其樂”,若學生未掌握動賓短語等相關語法知識,很難理解樂的不同意思,樂其樂屬于動賓短語,其中第一個樂具有以……為樂的意思,是動詞;第二個樂指樂趣,是名詞。所以,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效融入現代語法知識,以便學生在掌握語法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文言文,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語法教學有助于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在每個學段需要具備的閱讀能力均不相同,并對學生提出了正確理解詞句意思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大量積累語法知識,以便學生有效、快速理解課文語言難點內容。例如,《春》一文中,分析“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可知,其中鬧字具有兩層意思,一是作為形容詞,意思是熱鬧,二是作為動詞意思是鬧騰,若學生不掌握大量的語法知識,無法從這一個字中體會出令人回味無窮的兩個意境。因此,學生學好語法知識不僅能準確分析語句結構,還能進一步理解語義,從而有效、正確理解文本,所以說,熟練掌握語法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語法教學有助于作文教學
由于語言運用的基本法規和規律是語法,因而作文作為一種重要的言語產品,必定存在一些語法知識,且其又為言語生產服務。因為語法存在的主要方式是作文,所以有效開展語法教學,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初中生寫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從字順、具體明確地表達意思,但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存在順序不合理、生造詞語、句子成分殘缺或用詞不當等錯字及病句問題,以致學生無法明確表達文章意思,甚至無法達到文從字順的基本要求。此外,雖然教師經常訓練學生修改病句,但若想讓病句達到根本性消除,還需學好語法做鋪墊,因為學生熟練掌握組合語言的基本規律,是有效修改病句的基礎,也是避免出現病句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寫作水平的前提是正確使用語言。
結語
【關鍵詞】語法教學;語法;不可淡化
語法教學曾經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從20世紀90年代后,語法的地位發生了動搖,語文教育界發出了要求“淡化語法”的呼聲。首當其沖的是語文教科書中的語法內容被不斷簡化。受此影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也大都忽視了語法知識的傳授、運用,大部分教師發現語法教學難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普遍認為語法教學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因為盡管語法知識有概括性、穩定性,但更有抽象性、模糊性。于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光學生感到難學,教師有時都感到無所適從。例如,在漢語中,大部分詞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為實詞;有一部分詞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它們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是為虛詞。這就有了疑惑了,課本中將副詞列為虛詞,然而副詞在句子中是充當成分的,如狀語。在講短語時用了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術語,可是這些術語是針對句子而言的,也會讓人生疑。語法知識本身的特點很難使教者、學者做到準確嚴密,很多情形是模棱兩可。于是學不如不學,教不如不教。因此,如今初中課堂上講解語法知識的教師已經不多了。
對于語法教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除了“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處表述以外,還有一處表述:“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這個表述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必要的語法知識還是應該學習的。語法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有其重要意義的。
1. 學習語法知識有利于提高中學生自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初中畢業生應該具有相應漢語聽說讀寫能力,有一個較好的語文基礎。可現在不少學生學了十幾年語文,還是不能準確無誤的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從這幾年淡化語法的實際結果看,不僅在校學生錯字、病句連篇,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的宣傳報道,我們也能發現不少違背語法規則的現象。其實,句中表示修飾、限定的成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句子的內涵。學好語法,懂得詞句的搭配組合,就能準確的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附加成分有哪些,語序是怎樣的,層次是怎樣的,注意到這些,養成這方面的習慣,對句子的基本意義就會把握的很準確。若是較長的句子,就可以很快把握住要點;若是較短的句子,就能對其內容獲得較清晰的判斷。如果要是掌握好漢字的造字法,可助我們推斷字義;掌握好同義、反義詞,可助我們理解詞義;掌握好復句,可助我們理解句子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
2. 使中學生了解自己母語的基本常識,認識母語的最基本結構規律,可以達到提高他們語文素養的目的中學生懂得漢語語法的基本常識,了解詞和短語的分類,知道句子的組成規律、規則等,學習運用語法知識去正確運用漢語,雖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地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但作為一個中學生,運用語法知識指導母語的運用應該是一種最基本的素質,是一種最基本的語文素養。
相反,如果不教語法,就會妨礙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們語文老師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很多高中語文老師都反映我們的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往往需要補習語法,因為沒有經過復句和句群這些語法知識的學習,學生一旦遇到邏輯性很強的說理性文字,如人文、科技類論文,往往讀不懂,他們閱讀能力的漏洞就毫無遮攔地呈現出來了。
3. 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現在,我們的學生只會套格式,作文中的錯別字很多,詞不達意,說半句話,前言不搭后語,病句多,不會運用或很少運用常見的修辭格,文章也少了真情實感,少了文采。若能很好的學習語法,就可以避免病句,也一定會提高寫作的水平。
4.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學好其它各學科的基礎無論是何學科,均需要用漢語準確地表達出來。如果一個學生連數學題都讀不懂,又怎能學好數學呢?2007年高考數學第20題,不就有許多同學因讀不懂題目而敗下陣來。學不好漢語,講不好普通話,又如何能準確地與人交流。就是學習外語,也要先學好漢語,否則你是不能夠將外語準確地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