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精神衛生

      精神衛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精神衛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精神衛生

      精神衛生范文第1篇

      民政部門所屬精神衛生機構要承擔在服役期間患精神疾病復員、退伍軍人的救治任務,并及時收容和治療“三無”精神疾病患者。衛生部門所屬精神衛生機構要承擔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務,調整現有精神衛生機構的服務方向和重點,提高治療與康復水平。公安機關要了解掌握本地區內可能肇事肇禍精神疾病患者的有關情況,督促家屬落實日常監管和治療措施,對擾亂公共秩序、影響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嚴重肇事肇禍的精神疾病患者實施強制治療工作。

      精神疾病是在各種生物、心理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造成人的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識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精神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加強精神衛生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預防和減少各類不良心理行為的發生,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繁榮穩定,對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增多,競爭壓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結構變化明顯,嚴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老年性癡呆、抑郁、藥品濫用、自殺和重大災害后受災人群心理危機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精神衛生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

      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狀況

      提起“精神病”,常人總有一種似罵人的意思。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瞧不起或者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懼,避而遠之。由于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導致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疾病,為顧及所謂的“面子”,不敢公開,延誤了及時治療的最佳時間。

      精神疾病患者屬于我國殘疾人范疇,他們也有享受就醫的權利,他們是最可憐的精神殘疾人,他們精神上雖然殘疾,但是他們的人格和權利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

      實質上,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精神疾病患者,不論是經濟上的消耗、還是精力上的折磨都是說不出來的苦。患者在社會上殺人、放火、毀了物,作為監護人的家庭還要負責任,這種長期被折騰、消耗的家庭,可以說是非常貧困的。從整個精神疾病發病率來看,精神病醫院收治的患者只是少部分,他們也希望得到各級政府的扶持和救助,希望“醫療救助”能重點考慮到那些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

      二、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與現狀

      精神衛生機構有民政精神衛生和衛生部門精神衛生,必須具備治療、預防、宣傳精神衛生工作能力,如我地區僅有民政精神衛生,即要肩負民政部門精神衛生工作,又要肩負衛生部門精神衛生工作,同時,還要擔負公安機關肇事肇禍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強制治療工作和全區精神衛生工作的預防、宣傳工作。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也是該地區醫療衛生工作的組成部分。因此,建院當初的根本目的、服務對象,都發生了“面”、“量”的變化。而建院當初主要任務是收容社會上流散的“三無”對象精神疾病患者,屬于民政“社會救濟”范疇,所需費用通過社會救濟渠道予以解決。醫院對他們實行終生供養和生活管理的封閉管理模式。1986年由于復員退軍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有增多的趨勢,經有關部門批準,增設了“復員退伍軍人精神疾病療養院”,專門收治復員退軍人的精神疾病患者。這些措施的實施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這些精神疾病患者的人道主義關懷,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從而,精神衛生工作為保持社會安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為眾多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全國第三次精神衛工作會議統計,已上升至13.47‰,(上海為16.9‰),其中有兩點更為突出:一是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禍的刑事案件、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發生率增多;二是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貧困,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這類患者約占總數的60—70%。然而遺憾的是,社會的快速發展,精神疾病患病率也在明顯上升,而我院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醫院業務用房破舊狹窄,得不到及時改造,醫療輔助檢查設備嚴重缺乏。原因:一是因給精神疾病患者治療時,該患者有突然襲擊精神衛生工作者的可能,二是患者之間互相傷害,三是患者隨時有破門、破窗而逃可能。精神衛生工作者上班時,被患者打傷、工作服被撕破是常見的事。而患者之間相互傷害或毀物等,甚至出現自殺、逃跑,值班人員還按規定被追究責任。因此,精神衛生工作的工作條件非常艱苦,責任重大,心理壓力更大。正因為這樣的工作環境,精神衛生工作者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

      民政精神衛生工作經費的投入的不足,我們深知,由于地方經濟欠發達,財政能保障工作人員的工資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從外觀上,人們普遍認為,民政精神衛生隸屬民政局,有錢。實質上恰恰相反,所有的民政專項經費中,沒有關于精神疾病的專項經費,加上民政部門都是專款專用,因此,民政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非常緩慢,甚至停滯在80年代初的基礎上。民政精神衛生工作,在業務上還要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但是在醫院發展規劃和經費設備支持上,衛生行政部門幾乎沒有什么可以解決民政精神衛生工作的有關政策,國家扶持基層醫院的設備,更不能考慮到民政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更為棘手的是患者欠費,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數在農村,其次是公安機關送來肇事肇禍的精神疾病患者、還有困難企業中的精神疾病患者。這些患者的監護人,都有一個共同點“貧困”。從而,使民政精神衛生的發展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民政精神衛生,生存困難、發展更困難,它屬民政社會福利事業醫療機構,存在著嚴重的后天營養不良,這是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加大對民政精神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應該引起政府的重視。

      三、三個“關注”

      1、精神衛生工作,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國務院辦公廳《(2004)71號》文件,對當前精神衛生工作的指導原則、工作目標、組織領導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隨著社會的轉型,經濟的發展,社會矛盾增多,各種競爭加劇,各種壓力增加,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平安中國”的今天,民政精神衛生工作不容忽視,迫切需要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注。

      精神衛生范文第2篇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發起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國每年都為“精神衛生日”準備豐富而周密的活動。包括宣傳、拍攝促進精神健康的錄像片、開設24小時服務的心理支持熱線、播放專題片等等。XX年是我國首次組織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XX年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精神衛生年,XX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為“精神衛生”。

      節日概述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提出。為了提高政府部門、社 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計劃10月10日前后在全國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

      1991年,尼泊爾提交了第一份關于“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的報告。隨后的十多年里,許多國家參與進來,將每年的10月10日作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科學有效的疾病知識,消除公眾的偏見。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衛生日”。 至XX年已先后舉辦了14屆活動,結合現實情況和精神衛生的需要,確定每年的活動主題,

      節日由來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1992年發起,并經世界衛生組織確定后開始實行。創設世界精神衛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眾對精神衛生問題的認識,促進對精神疾病進行更公開的討論,鼓勵人們在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方面進行投資。[1]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衛生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自身潛力,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夠為其居住的社區做出貢獻。

      當前(XX年),精神衛生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5億精神健康障礙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而在大多數國家中,只有不到2%的衛生保健資金用于精神衛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數以上的抑郁癥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濫用酒精導致精神障礙者無法獲得簡單、可負擔得起的治療或護理。此外,在世界范圍內,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殺。精神健康障礙已成為嚴重而又耗資巨大的全球性衛生問題,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

      為此,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將XX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定為“初級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強治療和促進精神健康”,將精神衛生視作初級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還呼吁各國政府改變相關政策和做法,使成千上萬有需要的人得到必要的精神衛生服務,并進一步提高精神衛生保健的水平。

      精神衛生范文第3篇

      2011年初,我們根據衛生部《精神衛生工作指標調查評估方案》(以下簡稱《評估方案》),對保定市《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以下簡稱《規劃》)部分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1.1.1普通人群

      在年齡為≥15歲人群抽樣。按照城市城區和農村人口所占行政區劃人口的比例確定城市樣本量和農村樣本量,城市樣本量為400人,農村樣本量為1100人。確定保定市3個區為城市樣本,5個縣為農村樣本。以居委會作為基本抽樣單位,抽樣方法為家庭入戶調查,每個家庭隨機抽取1人。農村以鄉鎮為單位,把每個縣所有鄉鎮按人口數排列,抽取1至2個所轄鄉鎮,再對所轄的行政村按人口數排列,抽取1至3個行政村,共抽取10個村。以村委會為中心,按照不同方向逐戶登記,家庭抽取1人進行調查。

      抽取樣本1500例,實際完成1380例,男性881人(63.8%),女性499人(36.2%);城市325人(23.6%),農村1055人(76.4%);年齡15~83歲,平均(45±16)歲。

      1.1.2在校中學生

      在保定市區和轄縣抽取重點初中、高中,普通初中、高中各1所。對每個年級抽取1個班進行調查,高中二、三年級及復讀班,在文科班及理科班中各抽取1個班,共抽取44個班。抽取樣本1920人,實際調查1729例。初中692人(40.0%),高中1037人(60.0%)。女性925人(53.5%),男性804人(46.5%);年齡12~23歲,平均(17±2)歲。

      1.1.3婦產科專業人員

      保定市婦幼保健院5所,其中市級1所,區級2所,縣級2所;綜合性醫院7所,其中省級3所,市級2所,縣級2所。以上述醫院的所有婦產科醫生和護士為調查對象,共267人,實際完成260人,醫生128人(49.2%),護士132人(50.8%)。

      1.1.4老年人、老年人的家庭成員及其照料者

      對本研究中普通人群樣本所訪問家庭中>55歲的老年人及老年人照料者均進行調查,共960例,實際完成921例,其中老年人427例,照料者494例;女性565人(61.3%),男性356人(38.7%);年齡19—90歲,平均(53±16)歲。

      1.1.5綜合醫院住院患者

      抽取省級醫院1家,地市級醫院3家,縣級醫院3家進行調查,其中選取省級醫院10個科室,地市級醫院13個科室,縣級醫院14個科室。對調查當日所在科室所有的年齡≥16歲的意識清楚的患者進行登記后逐一調查,共調查樣本1306例,實際完成1074例。其中地市級及省級醫院658例,縣級醫院416例。

      1.2工具

      1.2.1精神衛生工作指標相關問卷

      采用《評估方案》中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問卷,中學生心理衛生知識問卷,孕產婦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病例分析調查問卷,老年期常見精神疾病的癥狀和預防知識問卷。

      1.2.2綜合性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ei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該量表為自評量表,抑郁分量表的分值劃分為0~7分無癥狀,8~10分癥狀可疑,11—21分肯定存在癥狀。本研究以8分作為臨界值進行抑郁癥狀篩查。

      1.2.3簡明國際神經精神訪談(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

      用來對綜合醫院住院患者完成診斷性評估。

      1.3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均采用自填方式完成,調查對象當場作答,當場回收問卷。綜合性醫院住院患者HADS抑郁分量表≥8分者進行M.I.N.I.訪談,對M.I.N.I.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查閱其醫療文書和診療記錄,以確定是否識別和治療了抑郁癥。

      1.4統計方法

      所有調查資料錄入EPI Data3.0,數據轉入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根據朱紫青等于2005年提出的正確率及知曉率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正確率=問卷中回答正確的項目÷問卷中總的統計項目×100%。得分>60%為知曉合格。知曉率=知曉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

      2結果

      2.1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

      回答正確率為64.2%(1772Q/27600),知曉率為68.3%(942/1380)。

      2.2在校中學生心理保健知識知曉率

      回答正確率為61.8%,知曉率為66.0%。

      2.3孕產婦常見心理行為問題識別率

      婦產科醫務人員對孕產婦常見心理行為問題識別率為10.4%(27/260)。

      2.4老年期常見精神疾病癥狀和預防知識知曉率

      常見精神疾病的癥狀和預防知識總的正確率為77.0%,知曉率為93.2%。其中,對癡呆的癥狀和預防知識正確率為75.6%,知曉率82.7%,對抑郁的癥狀和預防知識正確率為70.2%,知曉率71.7%。

      2.5抑郁癥識別率和治療率

      在1074例住院患者中,診斷抑郁障礙116例(10.8%),醫生識別率為13.0%(15/116),治療率為7.6%(9/119),地市級及以上醫院抑郁障礙的識別和治療率分別是14.8%(12/81)和8.6%(7/81);縣級醫院的識別和治療率分別是8.6%(3/35)和5.7%(2/35)。

      3討論

      精神衛生范文第4篇

      1.1工具1.1.1精神衛生和心理保健知識問卷該問卷由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編制,其條目主要取自原衛生部《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3],共計20個條目,受訪者需對1~20題的描述判斷其說法的正誤,采用判斷正確計1分,錯誤計0分的評分方式,總分范圍為0~20分,評分越高,表明對精神衛生和心理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越高。1.1.2精神病患者家屬感知歧視量表采用Link的貶低-歧視感知量表(perceived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scale)[4],該量表屬于自評量表,用于測量患者家屬、公眾等不同群體對精神障礙患者歧視的感知水平,共12個條目,其中有6個反向積分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4個等級:非常不同意計1分,不同意計2分,同意計3分,非常同意計4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訪者感知的貶低歧視體驗越強烈,對精神疾病的態度越負面。1.2調查方法在患者親屬探視患者期間,由調查員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作為受訪對象。征得受訪者知情同意后,由調查員安排其到固定、安靜的場所,當場發放問卷,由受訪者匿名獨立作答,并當場收回;對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由調查員向其逐一讀出問卷條目后由其獨立作答。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260份,回收時由調查員逐一審核,剔出不合格問卷7份,最終合格問卷253份。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精神衛生和心理保健知識問卷條目正確回答情況和貶低-歧視感知狀況進行頻數、百分比的描述性統計,問卷得分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精神衛生知識及貶低-歧視感知得分的相關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精神分裂癥患者親屬及患者的一般情況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男性親屬108人(42.7%),女性親屬145人(57.3%);年齡(39±14)歲;受教育年限(9±4)年;未婚76人(30%),已婚124人(49%),離異或喪偶53人(21%);工人46人(18.2%),農林牧漁72人(28.5%),職員85人(33.5%),其他50人(19.8%);居住城市168人(66.4%),農村或城鄉結合部85人(33.6%)。探視男性患者176人(69.6%),女性患者77人(70.4%)。病程最長者30年,最短者1年,平均6.7年,病后有暴力行為史169例(66.8%),家族精神病陽性史52例(20.6%)。2.2精神衛生知識知曉情況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精神衛生和心理保健知識平均得分(12.53±3.58)分,在1~17題中,除“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是沒有辦法預防的”正確回答率較低(僅為28.9%)外,其余條目的正確回答率在53.8%~98.8%之間,而在18~20題中,條目的正確回答率在1.6%~7.9%之間,平均正確率為62.66%。見表1。2.3精神分裂癥患者親屬貶低-歧視感知狀況調查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貶低-歧視感知體驗強烈,條目平均得分為(2.74±0.52)分,分別有81.8%、82.6%的受訪者認為大多數人不會請患過精神疾病的人看管自己的小孩、大多數年輕女性不愿意和患過精神疾病的人約會,認為大多數人相信完全康復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擔任公立學校教師的受訪者僅占29.6%,31.2%的受訪者認為大多數單位會聘任一個完全康復的精神病患者。2.4影響患者親屬精神衛生知識及貶低-歧視感知得分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本研究分別以精神衛生知識總得分、貶低-歧視感知平均得分作為因變量,選擇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態、職業、家庭居住地6個相關因素作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3),采用逐步回歸法(α入=0.05,α出=0.10)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與精神衛生知識總得分及感知歧視體驗平均得分相關(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者精神衛生知識總得分及感知歧視體驗平均得分越高(表4、5);此外,女性、工人與職員感知歧視體驗平均得分較高(表5)。

      3討論

      精神衛生范文第5篇

      關鍵詞:精神衛生法;護理工作;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法制的健全以及《精神衛生法》的出臺,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強化,精神科患者的人權、知情同意權、隱私權等被重視和關注起來。近年來,精神科的醫療糾紛也成為投訴的熱點之一。而如今對于醫療糾紛、差錯事故的處理,也不再局限于衛生部頒發的事故處理辦法,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辦法來解決,新刑法第335條規定: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員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員身體健康的,處

      1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1.1患者潛在的安全性問題 精神病患者大部分自知力完全或部分喪失,受幻覺、妄想等病態觀念的影響,常有自殺、自傷、沖動傷人、毀物、外跑或合并軀體疾病而出現死亡等意外事件的發生,容易引起醫療糾紛[1]。如果是因為護士工作不認真負責,工作中出現脫崗、擅自離崗等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這種由于護士本身的過失造成患者死亡或身體嚴重損害,護士就負有一定的法律責任。

      1.1.1患者的生命權有受損的危險 生命權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間所享有的生存權,這是患者享受的最基本的法律權力[2]。精神病患者雖在發病期間會出現傷人、毀物、自殺、自傷等病態行為,但也應該得到人身安全保護這一基本人權保障.

      1.1.2約束技術使用不當,造成患者受傷、或他人受傷 新的《精神衛生法》第40條規定:"精神障礙患者在醫療機構內發生或者將要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沒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況下,可以實施約束、隔離等保護性醫療措施,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應當遵循診斷標準和治理規范,并在實施后告知患者的監護人。"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約束時間過長,約束帶過緊未加襯墊,患者不愿意被約束反復拽拉、摩擦會造成患者約束部位皮膚受損,巡視不及時還會造成四肢血運受阻、肢端壞死、臂叢神經麻痹,更有甚者可自行解除約束帶作為傷害他人的工具,從而造成他人受傷。

      1.1.3護士未能履行崗位職責,造成患者意外事件發生而危及生命 精神科安全護理工作最基本的保證措施是巡視病房1次/15~30 min,但在午休及夜間患者休息時,護士會有麻痹大意的思想,不按規定巡視病房,而這個時間段又是精神病患者自殺的高發時間段,往往造成患者自殺成功不能及時發現。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60條規定:"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患者,受到傷害或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責成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這就從法律的角度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2精神患者及其監護人的知情同意權在精神病院受到限制 護士不能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切實履行告知義務,心存偏見,主觀忽視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以"習慣權力"觀念和被動執行護理模式對待患者的詢問或質疑,不能主動在做每個操作時耐心解釋,從內心認為精神病患者不管是急性期還是恢復期,他只能被動服從治療而沒必要讓他知情同意,從而不能充分讓患者享受到知情同意權,容易引起糾紛。

      1.3涉及到患者隱私權的問題 《精神衛生法》第4條第3款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單位、病歷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職責需要公開的除外。"本款規定的信息內容屬于精神障礙患者的隱私,違反該規定的行為屬于侵害患者隱私權等民事權益的侵權行為。如果有關單位和個人侵害精神患者的隱私權,造成財產損失的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如某演員的精神障礙患者身份信息被公開后,使其喪失許多商業演出的機會,造成很大財產收入方面的損失,應當依據《侵權責任法》第20條的規定予以處理:"被侵害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很容易從自己的言行中泄露患者的隱私,導致侵權,造成對患者的傷害。

      1.4用藥的安全性涉及的法律問題 精神病患者受病情支配,大多拒絕治療,不能遵醫囑主動服藥,需護士督促和監督被動服藥,如護士工作不認真,服藥時不注意觀察,服藥后不認真檢查,患者不能按醫囑服藥,就會影響治療效果,延長康復時間,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家屬因此投訴,護士將負有一定的責任。如果患者積存藥片,一次性吞服,造成嚴重損傷,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患者應在護士的看管下服藥,做好服藥護理。

      1.5護理文件與相關手續涉及的法律問題 醫療護理文件是證明法律事實的直接證據[3],工作中要認真做好一切記錄,決不可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簡化書寫。據報道:精神科護理記錄85%存在缺陷,其中內容不具體占23.3%,缺乏連續性占18.3%,健康宣教無個性化占16.7%,前后不一致占11.7%,忽視軀體疾病占10.0%,護理問題不確切占5.0%[4]。對于無行為能力的精神患者因無法正確認識或辯解醫療護理行為,這就要求護理記錄規范、真實,真正承擔起舉證倒置的責任.

      1.6執行醫囑合法性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第21條規定:護士在執業中應當正確執行醫囑,觀察患者的身心狀態,對患者進行科學護理,遇緊急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后并搶救,醫生不在場時,護士應當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1.6.1精神患者躁狂、沖動、傷人等緊急情況下,往往采取先約束后告知醫生,應屬合法行為,但需要及時通知醫生,下達醫囑。如因護士未及時告知或未下達醫囑,則屬無醫囑行為,不能稱之合法,一旦出觀糾紛則無證可舉。

      1.6.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未經護士執業注冊者不得從事護士工作。而護理隊伍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人員不足的現象,精神科更是如此,面對工作壓力大、人員嚴重不足的現狀,醫院常會招聘一些無執業證的護生來填補空缺,而這些護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責任心不強、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不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從而延誤病情容易產生糾紛.

      2護理對策

      2.1建立新型護患模式,消除糾紛隱患 在精神科護理人員觀念中,首先要消除"習慣權力"觀念,去除患者只能被動服從的做法。樹立起服務與被服務的平等觀念,通過健康教育取得患者合作,建立起指導合作型的護患模式,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盡可能以優質的護理服務、耐心的態度、規范的操作技術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放心,切不可對患者及家屬的詢問不耐煩、不做解釋,從而埋下糾紛的隱患。

      2.2尊重患者人權,維護患者合法權益 在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護患關系的基礎上,要正確對待患者的病態言行。尊重患者人格,在對患者實施約束、強制措施時只能以治療為目的,切忌在執行中說說笑笑,冷嘲熱諷;在執行治療操作前,必須向患者做相關的解釋并征得患者同意,當需監護人知情記錄在相關的文件上;對于安全檢查,穿病員服等問題可說明目的,采用主動合作的方式完成,讓患者充分感受到知情同意權。

      2.3加強法律學習,規范護理行為 由護理部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法律學習,尤其應對醫療護理投訴進行認真調查分析,組織護理人員共同探討,查找缺陷,主動改進,以實例規范護理行為。另外醫院有責任依法明確細化崗位職責,避免因行政管理過程造成的違法行為。如:護士不能讓護生執行醫囑,提高工作責任心,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加大考核質控力度,將投訴,糾紛結果與責任護理人員掛鉤,從主、客觀上消除違法行為,規范工作程序,自覺執行操作規程,主動避免侵權和糾紛行為。

      2.4做好護理記錄,樹立舉證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面對如此多的精神科護理記錄的缺陷,規范護理記錄勢在必行。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記錄規范,定期進行護理文書檢查,對于出院,死亡、轉院患者的護理記錄進行終末評價,不斷提高護理記錄水平。在護理人員中要充分樹立舉證意識,對約束、強制措施等一定要遵醫囑執行,并隨時記錄原因、執行時間、約束部位、合作程度、解除約束時間、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等。對于口頭醫囑,在非搶救狀況下應拒絕執行。在意外事件發生時要有搶救意識,并注意發生時間,具體處理,如實記錄。在涉及到多個護理人員共同完成的工作,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責任,親筆簽名。加強護士的理論、業務學習,提高綜合技能,加強臨床觀察,提高預見能力,對可能引起糾紛的問題要斟酌用詞、描述準確。

      隨著公眾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醫患糾紛訴諸于法律,在這種形勢下,護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練就過硬的專業本領,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這既是對患者負責,也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需要。惟其如此,才能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時更好的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參考文獻:

      [1]賀楚梅.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的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2)142-144.

      [2]魏紅云,高鈺琳,馮現剛.院前急救護理潛在的法律問題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5,1:22-24.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