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新生

      大學新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新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新生

      大學新生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大學新生;心理問題;調適方法

      在經歷了“十年寒窗”的苦讀,熬過了“黑色六月”的煉獄之后,你就要升入理想的大學深造,成為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了。大學生活將是人生輝煌燦爛的一個階段!然而,當大學生活初步安頓下來,大學新生要面臨的是一段艱難的心理適應期。對于缺乏心理準備的大學新生來說,在這個心理轉型與重塑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一、生活環境變遷導致抑郁苦悶

      大學校園環境對新生的心理影響很大。對于大多數新生來說,從相對單純、熟悉、優越的環境進入到復雜、陌生、艱苦的環境里,周圍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生活方式來看,新生原來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起居由父母安排,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大學則是集體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安排、處理。這種改變對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是個挑戰。從生活習慣看,飲食方面的顯著差異,氣候與語言環境的變化,作息制度與衛生習慣的不同,經濟條件的好壞等,都可能造成適應不良。高校是一個較為統一的整體,學習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競爭加劇。這使每一個離開父母的新生都面臨著從依賴到獨立,從相對自由到統一要求,從個體到集體,從相互摩擦到逐漸磨合這樣一個適應過程。面對這些變化,個體必須在身心各個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果個體自身與環境變化相脫節,不盡快融入到這個集體之中,就會感到孤獨苦悶,帶來情緒上的抑郁,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二、理想現實差異導致失望迷惘

      新生對大學充滿了新鮮感、神秘感,把大學想象得十分美好,帶著執著的追求,浪漫的想象,理想化的設計來到高校。但當他們跨入大學校園后,突然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特別是他們一旦離開了慈愛的父母、溫馨的家庭和優越的生活環境,陡然面對高手如云的激烈競爭時,“人間天堂”的理想破滅了;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鶴立雞群”的優越感也蕩然無存。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失落感,當然多數新生因為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能夠很快適應新環境的,但也有少數新生不能適應或不能完全適應,甚至產生了退學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剛入學的新生就會感到困惑、迷惘,產生失望感,情緒消極低落。

      三、生活節奏加快導致緊張焦慮

      大學生活節奏較快,一切活動都要踩著鐘點,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環扣一環,緊張有序。新生往往不能馬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適應這種快節奏的集體生活,心理上感到緊張。緊張是一種不適應的表現,不但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還會伴有害怕、擔憂、焦急等焦慮心理產生,并進一步引起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疲勞乏力,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同時伴有頭昏失眠,食欲不振胃腸不適等身體反應。

      四、軍事訓練嚴酷導致疲勞倦怠

      大學新生進入高校后,面臨的第一關就是軍事訓練的考驗。剛入校的新生,對于軍事訓練,多數人開始時往往感覺很新鮮,但隨著時間的推延,新鮮感逐漸消失,隊列動作單調枯燥,教官要求嚴格,訓練場上烈日當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持續的體力消耗,會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疲勞,容易產生倦怠心理。對軍事訓練失去興趣,不愿意繼續堅持下去。新生如果意志力不堅強,經常處于一種刺激狀態中,再加上軍事訓練又有學分,想逃避又怕拿不到學分,思想負擔加重,機體能量和心理能量消耗巨大,很容易產生疲勞而出現疲勞綜合癥,從而使之反應遲緩,全身有酸痛之感,最終導致疲勞倦怠。

      五、嚴格管理不適導致壓抑煩躁

      各個院校對剛剛入學的新生的管理一般較嚴格。管理就是約束,就是限制,意味著每個人都要有所放棄、有所接受,意味著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讓做,而不想做的事又必須去做。但是現在的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意識愈來愈強,自我約束力愈來愈弱。對于來自五湖四海而同居一室的大學集體生活感到不自由,內心受到壓抑,甚至非常煩躁,對大學學習生活產生抵觸情緒,感到非常郁悶煩躁。

      六、人際交往不適導致孤獨寂寞

      剛剛跨入大學的新生,年齡小,閱歷淺,思想單純,心理不成熟,對自己、他人、社會還缺乏客觀的認識,容易產生人際關系的不和諧。另外,由于生理原因,情緒不穩定,順時高漲,甚至狂妄;逆時低落,往往遷怒與他人,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另外,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親的呵護和生活上的嬌生慣養,使他們很少經受挫折鍛煉,心理上難以擺脫對家庭的依賴。當在學習、生活中和他人發生一些摩擦、沖突和感情損傷時,便不知所措,難有主張,更不知找人談心宣泄,尋求解決矛盾的方法,產生失落感,內心感到孤獨寂寞。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來說,出現暫時的心理問題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自責、自惱。為防微杜漸,及時解決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使他們擺脫心理困境,恢復心理平衡,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適時對新生進行心理輔導和調適,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心理困惑期,那么學生工作者如何針對新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疏導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幫助新生調整角色,重新確立新的人生坐標

      新生進入大學后,學生工作者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向他們介紹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特點,本學校本專業對他們的要求,使他們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幫助他們盡快的適應大學的集體生活,重新確立新的人生坐標,為完成中學生到大學生角色的轉換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目標是人們活動追求的預期結果,也是激發積極性的源泉和動力。部分新生入學后之所以出現空虛、無聊和松懈的心理,主要是與目標喪失和理想間歇有關。而那些進入高校后及時確立人生目標的同學,則學習熱情不減,生活充實,朝氣蓬勃。大學新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確立合理科學的奮斗目標。

      (二)是幫助新生掌握大學生活規律,學會有序地生活

      大學生活雖然緊張,豐富多彩,但卻井然有序,有規律可循。新生由于還沒有掌握集體生活的規律,總是感覺手忙腳亂,力不從心,效率低下。大學與中學相比,學習內容和方式顯著不同。中學是基礎教育,學生對老師依賴性強,教師管理非常直接和嚴格。而高校是專業教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選擇性和探索性特點突出,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質。因此,新生要逐漸掌握大學學習生活規律,熟悉學習、生活程序。增加預見性、主動性,做到忙而不亂,緊張有序。如何科學合理安排課程和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挖掘個人潛力,進行科學創造,是每個新生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學會做時間的主人,養成盡可能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計劃任務的良好習慣。

      (三)是讓新生正視現實,幫助他們提高生活技能

      大學新生不管抱著什么樣的心態和感受走進高校,不管學校的現實與他的理想有多么大的差距,我們必須首先承認和接受這個現實,一個有作為的青年,應該正視挫折,勇于接納現實的自我,自強自立,迎接命運對自己的挑戰,任何沮喪、自卑、懊悔都是有害無益的。新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不僅是適應環境的需要,也是個人成長的必要條件。進入高校后,要自己學會照顧自己,獨立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過好生活關。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反復實踐,干中成長。此外,同學們之間相互幫助,向高年級同學求詢,輔導員、班主任加強指導,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強新生技能技巧的培養,熟練的技能技巧不僅能節約時間,更重要的是能減輕心理壓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核心作用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條件,盡力改善物質文化生活,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師生之間團結友愛,教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做同學的良師益友;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彼此敞開心扉,傾吐心聲,讓新生消除陌生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通過人際交往使學生獲得支持、友誼、理解,以減輕內心的郁悶、痛苦和不解。同時院系黨團組織應該多組織一些新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激發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對校園的熱愛。通過參加黨團組織開展的有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利用黨課,團課等途徑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華中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框架。

      (五)是加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詢工作

      “心病還得心藥醫”。有了心理問題,學生可能會找心理咨詢師宣泄、傾訴。但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就是運用心理學技巧幫助人發掘心理潛能,解決心理沖突、矛盾,達到心理健康。高校要充分利用講座、錄像、板報、知識競賽、校園網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新生進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衛生知識,增強心理耐受力,學會自我調節和釋放心理壓力。因此,心理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積極的自我錘煉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因而我們要引導新生加強自我保健,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這樣他們就能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培養良好的個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樂觀、坦誠、豁達、堅忍不拔的心理品格。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壓力,新生最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助。

      通過對大學新生入學后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的分析,能及時掌握新生的心理動態,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發展,為大學生認識自我、完善個性、開發潛能提供最大幫助,使每個莘莘學子都成為21世紀身心健康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大學新生范文第2篇

      從零開始

      一個運動員取得了金牌之后,一切從零開始,一個科學家取得科研成果之后,一切從零開始,一個高中生考上大學之后,一切從零開始。

      從零開始并不代表忘記過去,而是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向下一個目標迸發,回望過去的高中生涯,一路上的坎坷、波折都已經歷過,作為一個大一新生的我,站在大學生活的起點上,一切從零開始,考上了大學說明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現在我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那一路上的坎坷與波折的經歷將是我在大學生活中寶貴的經驗,這經驗將伴隨我走向大學生活。<蓮山課 件>

      我認為大學生活就像創業一樣,過去的基礎就是創業的資本,有的人創業資本豐厚,有的人白手起家,不論如何,現在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心中有夢想,腳踏實地的去做,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讓我們將夢想都付諸于行動吧!

      古人云:“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大學生活是美好的,是輕松的,但有的同學因此卻失去了危機感,整天無所事事,最終迷失了自我,這還是有很多前車之鑒的,我們要引以為鑒,我認為大學教育是一種“通才”教育,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果單純注重成績,而不注意能力的培養,大學教育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而我們在高中階段恰恰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現在,大學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優越的平臺,供我們挖掘自己的潛能,現在我們有了從零開始培養自己綜合能力的機會,這是我們不斷走向完善自我,融入社會的有利條件。

      人生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航程,我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下去,青年時代是我們生命的萌發、人生的起步、生命的開始、作為青年大學生的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把握現在的時光,當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時間從飯碗里流過,當我們洗臉的時候,時間從臉盆里流過,我意識到了時間的流逝,想用雙手去挽留它,這時時光從我的手指間流過,時間就是這樣的,總是一分一秒的流走,不論你是奮斗了還是荒廢了,它總是安靜的看著你,它是我們所有人的證明人,是每個人的歷史見證者。

      大學新生范文第3篇

      1 重視英語學習的起步,搶占制高點

      現在大學一般都很重視英語(或其他某種外語)的教學,在正式上課前的最后日子里,同學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復習英語(主要是高考英語)上。新生進校,許多學校都會組織新生英語的分級考試,把英語教學分成快班、慢班(一般英語水平相差一級)。經驗表明,進入英語快班,實際上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主動權,英語學習的氛圍和效果較好。

      許多學校仍堅持把國家英語三級(專科)、四級(本科)、六級(考研)、八級(英語專業本科)考試作為檢驗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主要標準,甚至是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大學英語也是大學專科和本科的必修課程,英語成績不合格是不能獲得大學畢業證書(即文憑)的。另一方面,英語學習成績也是衡量大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素質的重要依據,是就業時用人單位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一些學生高考時沒有考取自己心儀的大學,很多都是因為高考時英語成績拖了后退。在大學里,英語學習最怕喪失信心。一些學生連年參加英語四級考試,但考試成績卻一年比一年差,不僅耗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這種消極的學習情緒和狀況也會嚴重地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

      2 檢討學習態度,調整學習狀況

      要認真反省和檢討自己過去的學習狀況。不少家長會把自己孩子的高考失利解釋為偶然原因,而多年的招生工作和新生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偶然中蘊藏著必然。即將開始大學的學習生活,我們要把被緊張高考掩蓋了的學習方法、學習認識等方面的問題好好梳理一下。存在著什么問題?應該怎么糾正這些問題?發現問題是推動進步的主要步驟,要努力完善自己,追求突破。

      大學生活首先需要的是學習自覺性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進入大學后,遲到和曠課常態化了,作業不交成績不好家長不知道了。最后,大多數面臨淘汰的學生基本喪失了學習斗志,“東山再起”的可能性渺茫。同學們要從一開始就端正好自己的學習態度,有理想,有抱負,并且準備好為實現它們作出最大的努力。

      3 確立新的努力目標,為實現目標制定簡單規劃

      入學初期,同學們就應該進行一次認真的思考,明確自己上大學的奮斗目標。理想不能實現,目標沒有達到,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斷斷不能沒有目標,斷斷不能沒有理想。大學生的瀟灑人生其實是在大學畢業踏上社會之后,而對于有志者來說,可能會通過一輩子的努力奮斗和積極工作,來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大學階段不能松勁。在這個方面,反面的例子一直存在。旁觀者很納悶,大學都考上了,卻連大學也讀不完,其實這和喪失目標,自甘墮落有很大關系。上大學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第一是學習,重要的是學習,根本的還是學習。新生入學時是社團納新時節,許多新生如鳥兒滿校園飛,到處尋找“發達”的良機,到處尋找追求的對象,不少人過分熱衷于社會活動,過分熱衷于所謂“創業”,過分熱衷于當這個“主席”那個“部長”,卻獨獨忽略了學習這個主業,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大學里能干什么?理論上合法的都能做。可以談戀愛,可以當“部長”,可以當“主席”,可以創業,可以陶醉于社會活動。可問題是,你到大學來是干什么的。請多問問自己這個問題,這甚至對將來的就業從業也有著指導意義。

      大學學習生活和以往基礎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高三,眼睛還沒有睜開,課程表就起作用了――早自習;眼睛已經睜不開,課程表卻還在起作用――晚自習還沒有結束。到了大學,這一切不存在了,因為,畢竟你在大學畢業之后,將進入完全的自覺學習狀態,大學不能再包辦一切。為了從中學生順利地轉型為合格的大學生,建議你為自己的大學一年級上學期,按照一比一配套的原則(一節課程配套一節相應的自修課程)設計一個新的個人課程表并嚴格執行,在下個學期,你就能感受這個方法的好處了。

      4 了解自己就讀的專業,明確寬基礎、重素質將有利于自己的就業和發展

      即使已經完成入學注冊,自己被具體落實到了某個專業上,但大多數學生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專業。一項針對大學應屆畢業生進行的調查表明,相當多的大學生在臨近畢業時,仍然不能正確描述自己學了三、四年的專業,很多人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所學的專業,畢業后就將改行。

      新生進學校后,無論你是被第一志愿錄取的,還是最后由于分數原因服從學校調配到了某個專業,都應該花時間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在的專業。理論上講,每個專業都是好專業,但事實上,人的天賦也決定了你可能更適合某個專業、行業的工作。許多學校按大類招生,在基礎課程一年之后由學生再選擇確定具體學習的專業。也有許多學校在學習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的時候,允許學生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根據自己的意愿重新調整專業。這樣,大一新生應該在自己了解的基礎之上,合理地把握機會利用規則,按自己的意愿,重新為自己的學習做好新的調整。

      大學新生范文第4篇

      一、大學生新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一)大學生新生的生理特征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新生入學年齡一般在18~20歲左右,按心理學觀點,屬于青年中期。處于青年中期的大學生,身體發育在經過第二次生長快速期后,身體形態發育趨于成熟,顯現出成年人的許多特征,體內機能健全,神經系統發達,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得以發展,新陳代謝旺盛,生殖機能開始成熟,促使性意識覺醒。

      (二)大學生新生的心理特征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大學新生是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準成人。一方面,他們的智力逐漸成熟起來,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獨立意識增強,情感豐富,富有理想和創新意識;另一方面,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和價值觀走向成熟而又未達到真正的成熟,處于心理上的“疾風怒濤期”。成熟與幼稚、積極與消極、合理與不合理交織在一起,表現出特殊的心理發展定勢。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沒有完全模式化,缺乏較為穩固的動力結構,自控能力較差,不善于按照外界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心理功能,不能靈活地應變大學里錯綜復雜的生活環境。因此,一旦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和強烈刺激,部分同學就會產生非理性化行為,情緒波動特別大,容易感情用事。

      二、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

      (一)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學校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新生入校后,首先要帶他們熟悉校園環境,介紹相鄰單位及往返的安全路線,介紹學校內部主要各處室的位置和相關負責人,指導他們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同時,教育學生在公共場所要自覺保護環境、遵守秩序,增強他們的安全、環保意識,有效地防范不安全事故的發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紀律觀念教育

      新生一入校,高校就要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讓學生從進入校門起就養成自覺遵守校規校紀的良好習慣,讓新生感受到學校寬松舒適的學習氛圍。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新生認真學習《學生手冊》和有關校紀校規,讓每位新生明確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大學生的要求,增強他們主動選擇正確行為的自覺性,使個別紀律觀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強的學生也能夠在群體的優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強紀律觀念。

      (三)專業學習及能力培養教育

      新生入校后,高校應進行一次專業學習教育,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所了解,包括所學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及專業特點、該專業的考研就業情況、學院師資情況以及學院的學風教風等。幫助學生穩定專業思想。樹立專業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教育新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不斷改善學習方法,端正學風學紀。此外,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培養新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是高等教育的職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的關鍵。

      (四)集體觀念教育

      進入大學之后,學生開始逐步編織起自己的人際交往網絡。每個大學生都有進一步發展人際關系的需要,每個學生也都有這方面的潛能,確立健康的群體意識,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把自己真正融于集體之中。幫助某些適應能力差和依賴性強的新生迅速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中來,培養學生互相幫助、樂于助人的寶貴品德。

      (五)生活與人格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應倡導自信、自強、友善、誠信的生活理念和健全人格。要特別重視貧困生問題,一方面,要告知其國家和本校在解決貧困生學習生活問題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做法。另一方面,鼓勵貧困生自立自強、樂觀向上、艱苦奮斗、逆境成材,以正確的心態對待生活困難和各種社會現象,化困難為學習動力,靠自己的努力創造輝煌的明天。

      (六)心理輔導

      大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被重視,高校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和全面認識大學生活,在入學一周內對新生做一次心理輔導,入學—個月內對新生進行一次心理普查,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會與師生和諧相處。每班選舉心理健康委員,幫助了解學生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及時疏導溝通,及時與輔導員或心理輔導老師溝通。

      (七)職業生涯教育

      大學新生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入學教育;大學;新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09-0017-01

      新生進入大學,要面臨一段艱難的心理適應期。對于缺乏心理準備的大學新生來說,在這個心理轉型與重塑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承擔起對大學新生的入校教育工作,注重對新生入學后的心理調適,幫助其度過心理失衡期。

      1 針對大學新生中心地位的失落,進行角色重新定位的思想教育。

      學生進入大學后,常常產生一種失落感。導致這樣種心理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大學發生沖突,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環境,尤其是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學模式的不適應,從而產生困惑,導致心理失調。新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不及時調整,會產生諸如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對此,輔導員可以采取做報告、個別談心式的教育方式,適時解答新生的諸多角色定位問題,明確大學生的求學目標,有利于他們快速地適應新環境。

      2 針對大學新生自我意識發展水平低的狀況,進行啟發式教育。

      所謂啟發式教育,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思考,也就是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學生在學習時,對某些問題弄不懂,經教師點撥后,豁然貫通。

      從自我意識發展上看,大學新生對自我的認識,往往只是通過對他人的認識、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認識自我,這種認識僅僅停留于表層。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自我認識越客觀越好,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均是不合適、不利于個人成長、進步的。作為輔導員,對大學新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啟發和引導他們通過多角度全面認識自我為切入點,使他們明確差距,樹立理想,進而鼓勵他們朝著目標去努力、去實現。

      3 針對大學新生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導致的交際困難,進行合適的思想教育。

      處于青春期的大學新生,有著強烈的自尊、認同和歸屬的需要,非常渴望從朋友中獲得感情的共鳴,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閉鎖心理,當他們與大學新同學接觸時,總習慣拿高中時的好友為標準對其進行比較。相對于中學的人際關系,大學人際關系顯得比較復雜。于是,新生中常常會有大部分人由于人際關系復雜,交往受挫而引發自卑、孤僻等心理問題。為此,輔導員應定期組織一些新生的主題班會、報告會、討論會或者大型聚會,增加他們的交往,增進他們的了解,使他們建立起新的友誼。采用因材施教原則,適時引導交往不順暢的學生,告訴他們與人相處應本著誠實的原則,以自己的誠心換取他人的誠心;要他們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點,交往起來就較容易;與人交往時,既要自尊,又不要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時也要尊重別人;在與同學交往時,應講信用,學會謙讓,積極關心別人;對一些不拘小節的人,要學會容忍,不要過于敏感;與同學發生不快和矛盾時,應通過換位思考,冷靜處理;關心、熱愛集體,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間的關系。

      4 針對大學教學模式的改變導致的大學新生厭學現象,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

      進入大學后,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在大學里,師生地位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講授知識后,學生不僅要消化理解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而且要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和文獻資料。從舊的學習方法向新的學習方法過渡,這是每個大學新生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對此,輔導員可以請來學習成績比較好的老生,以座談會的形式,向新生介紹學習方法和專業研究經驗。讓他們做好思想準備,就能較好地、順利地度過這一階段,少走彎路,減少心理暗示,促進學業成績的提高。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