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給媽媽的一封信感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媽媽在很遠的地方,早上她住在太陽旁邊,晚上有月亮作伴。到了夜晚,她會來到我的床邊,握著我的手陪我入睡,溫暖、柔軟的感覺讓我不愿松開” 這是電影《媽媽沒走遠》里的小雅每天在心里重復的話。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故事,電影中小雅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可憐的小雅卻毫不知情。而母親臨死前一直寫了很多信,小雅的爸爸騙小雅說:“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了,不過,媽媽每天都會寄一封信給小雅,只要收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封信,小雅的媽媽就會回來了。”毫不知情的小雅相信了爸爸的話,一天又一天地過去了,小雅就快把信看完了。父親騙女兒說一個與母親相貌長得差不多的人是媽媽。終于有一天,女兒知道了那不是媽媽,是丁藝阿姨。幼兒園的老師跟小雅講了一件感人的事,就是說阿姨怎么照顧小雅的故事。最后,小雅接受了阿姨。看到這里,我哭了。我覺得小雅太可憐了。
看完電影,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每天早上有媽媽煮好的早餐,出門上學有媽媽的聲聲叮囑和祝福,放學回來有媽媽親切的微笑和香噴噴的飯菜,生病時有媽媽日夜的陪伴...我生長在如此幸福的家庭,卻不懂得珍惜。平時,就算是一聲咳嗽,就算是一個哈欠,媽媽總是細心地關心我,而我卻說:知道了!你好麻煩啊!一聲感謝的話都沒說過。真是慚愧!和小雅相比,我是幸福的,每天我都能真實地感受到媽媽奉獻給我的愛。媽媽的愛,使我度過了快樂幸福的童年,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在媽媽愛的懷抱里幸福成長。媽媽的愛,將來我一定要真心地回報。
今后我將會珍惜與媽媽共度的每一個美好的時光,共度每一次成功的喜悅,共度每一次快樂的游戲,共度每一次與媽媽在一起的歡聲笑語……
蜘蛛爸爸背起背包連夜往家趕,路很長,蜘蛛爸爸走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休息。
明亮的月光下,一條小河在緩緩流動,遠處的森林看上去黑糊糊的,蜘蛛爸爸覺得自己很孤單。就在這時,從森林中傳來優美悅耳的琴聲,那琴聲時高時低,非常好聽,把蜘蛛爸爸吸引住了,它一點也不覺得疲勞了,也不覺得孤單了。“是誰在彈琴?它可真不簡單。”蜘蛛爸爸悄悄地向琴聲傳來的方向走去,緊接著它聽到一個小女孩的歌聲:“我的爸爸是捉蟲能手,為了城市的孩子不被蚊子叮咬,它去了很遠的地方,我好想念它。”“噢,那不是我的寶貝女兒嗎?”只見它正在一架蜘蛛絲織成的琴前專心地彈奏著。蜘蛛爸爸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悄悄地停住腳步,靜靜地在旁邊聽啊聽啊,感動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蜘蛛爸爸沒有和女兒說話,它怕打擾了女兒彈琴,就悄悄地走出森林。第二天,蜘蛛爸爸給蜘蛛太太寫了一封信。猜一猜,蜘蛛爸爸會怎么寫呢?你能說出信的內容嗎?如果蜘蛛一家團聚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續寫:
汶川災區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汶川8.0級地震讓你們受難了。這場天災毫無預示地降臨在你們身邊,破壞了你們的家園,拆散了你們的親人,讓你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看著電視上房屋倒塌的一幕幕,我們全家的心都如刀割一般疼痛,十幾天來,淚水始終掛滿著家人的面龐。
談震色變。但我們不能向它低頭,我們一定要昂起頭顱,挺起胸膛,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們,你們是那樣可憐,本來你們都有爸爸媽媽,都有一個美好的家,可在這次地震中,瞬間支離破碎……
地震中從六樓孤身跳下成功自救又返回廢墟救出好幾個老師的11歲女孩康潔;象老雞護雛一樣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保護著4個學生而遇難的譚千秋老師;象古人行跪拜禮一樣護住身下僅3、4個月大的小生命而遇難的年輕母親,在她的手機上,有一條已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次大災中,有許多舍己救人,勇于自救的感人故事。愛的力量,孕育著一個個偉大的奇跡。
在大災面前,你們是那樣堅強,你們的救人,自救又使上帝賦予你們生的希望。
災難考驗著我們。在災難面前,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張張熱情的笑臉,一雙雙援助的手,都能給人帶來無盡的關懷和溫暖……災難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老師給我們講了地震的許多災情,說我們應該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你們早日治好傷,早日上學。同學們都捐了很多,我拿出了20元錢。我不知道20元錢能買多少紗布、藥品,礦泉水的什么,但我和媽媽說了,我以后再也不買零食了。媽媽發愁的說:“我們應該多捐點錢, 讓他們……。”小朋友們,對不起!我真想現在就長大,賺好多錢,給你們買衣服,被子,藥,吃的。如果能把我的房子挪到你們那兒多好啊,讓找不到爸爸媽媽的小朋友都住到我的房子里,讓我媽媽給你們做好吃的,我們一起玩,……。
2003年7月25日早8時40分,一輛列車穿山越嶺抵達了大連車站。一個清瘦單薄的小男孩急匆匆地跳下了火車,焦急地尋覓著什么。小男孩一手拖著沉重的行李包,一手緊緊地抱住裝滿幸運星的瓶子。突然,他眼前一亮,不遠處一位身穿白衣服、一臉焦灼的中年女子正在擁擠的人流中四處尋找著什么。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你……你在找洋洋嗎?”
那女子怔了怔:“洋洋?洋洋……我是媽媽呀!”
“媽媽,我可找到你了!”
母子倆像兩個淚人似的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在場的人無不被他們喜極而泣的情景所打動,但是,有誰能想到在這母子的背后,有著怎樣一段曲折坎坷、令人擊節贊嘆的感人故事啊!
丈夫入獄,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坍塌了
故事的主人公于景裕1970年7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區。1987年5月,于景裕與哥哥做起了鋁合金生意,把一個名叫柳音的女孩聘用過來做會計工作。在頻繁的接觸中,于景裕與柳音深深地相愛了。1989年6月,他們攜手邁進了婚姻的殿堂。不久,柳音生下了他們愛情的結晶――洋洋。
鋁合金生意后來因經營不善關門了,生意倒閉后的哥哥一蹶不振,走投無路時做了犯法的事,被遼寧省撫順市公安局逮捕,后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哥哥出事后,只有23歲的于景裕自然成了家中的頂梁柱。家里不時有債主登門索債,正在于景裕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宗生意。看著來到眼前的機會,于景裕心發熱腦發漲,求財心切的他向罪惡的深淵伸出了雙腳……1994年9月,于景裕用欺騙客戶手段非法占有人民幣73萬元。
1995年5月12日,于景裕東窗事發,因涉嫌詐騙70余萬元,被長春市南關區公安分局逮捕,一輛呼嘯的警車帶走了于景裕。他是全家人的靠山,如今這座山倒了,全家也被推到了絕境。這時,于景裕先前的一個好友來到柳音面前,吹說自己能夠找人幫忙活動。救夫心切的柳音沒有多想,就聽信了他的話。柳音東求西借,籌措了12萬元錢,交給他用來給于景裕疏通關系。單純的柳音做夢也不會想到,她的善良卻換來了可悲的下場。
1996年8月8日,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于景裕無期徒刑。當柳音知道這個結果后,恍然從噩夢中醒來,她知道自己被人耍了,心里的懊悔難以形容!12萬元巨款頃刻灰飛煙滅,柳音仿佛墜入了萬丈深淵,她怎么去向丈夫和公婆交代啊!
柳音再也受不了啦,她除了深深的自責和絕望,還有什么可以做的呢?懦弱的柳音選擇了逃離。她在一個冷風呼號的冬夜,看著7歲的小洋洋和臥病在床的公公進入夢鄉,就拿了一些日用品,悄悄地離開了家。
為兒尋母,負罪父親編織美麗的謊言
1996年9月13日,于景裕被送到長春鐵北監獄服刑。幾個月后,于景裕得知了妻子拋家棄子的消息。他曾無數次半夜醒來,心中滿是絕望和悔恨。他最不放心的是兒子洋洋,每當電視上播放無家可歸或者因家庭變故導致孩子失學和流浪的畫面,他都悄然落淚。
監獄里為支持犯人改造,開設了熱線電話。于景裕太想孩子了,他便給家里打電話。“爸爸,你在哪兒呀?怎么還不回來呀?鄰居家的小孩說我爸爸蹲大獄、媽媽跟人跑了,他們說的是真的嗎?”兒子稚嫩的童音傳到了于景裕的耳畔就像一記重錘敲打著于景裕的心,他克制住自己發顫的聲音,對兒子說:“好洋洋,爸爸犯了錯誤在里邊學習改正,你媽媽出去做生意去了,別人說的話是跟你逗著玩的,千萬別當真。”放下電話,于景裕立下了誓言:不惜粉身碎骨也要給孩子找到媽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從那以后,于景裕就開始了他長達七年為兒尋母的血淚歷程。
于景裕把自己的想法跟分監區長郭衛說了,郭衛非常體諒他的心情和處境,自己掏錢給于景裕買了50套信封、郵票。郭衛說:“你找吧,寫完信我給你郵。”于景裕給所有的親人、朋友都寫了信,在信中除了請求他們幫助尋找妻子外,還一再懇請他們千萬不要在兒子面前講他媽的任何不是。他給每個人的信中都寫道:“孩子已經失去了父愛,更不能連母愛都沒有了,求求你們,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就說他媽媽給他掙上學的錢去了,讓孩子至少還有一點兒希望,至少還能感受到一點哪怕是虛假的母愛吧!”
為了給兒子找母親,一張綴滿美麗謊言的大網,在這位重刑犯父親的愛心中開始編織。
七年來,每到岳父、岳母、妻子的生日和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細心的于景裕都要用親情熱線打電話給柳音的娘家,除了盡一點女婿的孝心,他還有個小心眼兒,就是看看妻子回沒回來。于景裕向各地發出了近千封的求助信,又向電臺、電視臺、報社、雜志社發了不計其數的尋人啟事,還請求家住外地的親友或到外地出差的親人尋訪了近四十個大中城市,可沒有妻子的一點兒消息。
為了讓兒子感到媽媽的愛,于景裕開始求人給兒子寫信,用媽媽的口吻訴說對他的牽掛。除此之外,他還從報刊上學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讓“洋洋的媽媽”在信中講給兒子聽。承載著濃濃真情的飛鴻飛過高墻,飛過山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期而至地棲落在于家的信箱中,一周一封,風雨無阻。七年過去了,“媽媽”寫的來信,洋洋足足攢了一紙箱。于景裕求給洋洋以媽媽的口吻寫信的人,七年多來就換了好多個。
于景裕的真情和堅忍慢慢地感動了所有的親友,他們一面想盡辦法幫助尋找柳音,一面主動加入到關心洋洋的行列。世界上還有什么比患難之時的支持與激勵更珍貴?于景裕熱血沸騰,他更加堅定了尋找妻子的信念,而且在獄內的改造干勁更足了。1998年12月于景裕被依法減刑為有期徒刑18年。
含辛茹苦,高墻內的父親修補母愛
1997年7月,洋洋上學了。于景裕知道這個消息后,興奮得不得了。他特地求分監區長郭衛買來一年級的教材跟兒子同步學習。他還寫信告訴兒子,他們之間進行競賽,等放假時互相檢查。于是,于景裕在工余時間工工整整地做起作業來,他提醒自己不能食言,即使勞動再緊張,他也照例堅持。別人打趣地問他:“小孩子的事何必那么認真?”他搖搖頭,正色說:“耽誤孩子的太多了,再不能失信于他了,做題是小事,大人的影響是大事呀,這是一筆良心賬!”
1998年1月的一天,正在車間勞動的于景裕忽然被告知有接見。接見?誰來接見?這么冷的天應該不是兒子來探監吧!兒子洋洋是第一次來探監,屈指算來父子倆也有三年多沒有見面了,兒子在于景裕的記憶中有些模糊不清了。看著家屬一幫一幫地魚貫而入,于景裕一時沒找到熟悉的面孔。“爸爸、爸爸,我在這兒。”循聲望去,于景裕看見穿著大厚棉襖的兒子站在人堆里顯得那么弱小,凍得通紅的小臉強裝出笑意。
他們在特殊接見室坐下以后,于景裕便伸出雙手拉過兒子的小手給他搓擦著,他的心也在那一刻緊縮起來。于景裕心疼地說:“天這么冷,凍壞了怎么辦?以后不用來了。”洋洋卻小聲說:“爸爸,我不冷,我不怕冷,要過年了,你知道嗎?放假了,同學們都回家跟父母在一起,我也想爸爸,媽媽又不在家,你讓我來吧!”聽著兒子的話語,于景裕半天說不出話來,覺得嗓子像堵了塊布似的。洋洋那時只有8歲,8歲的孩子本該是無憂無慮地圍在父母身邊撒歡兒的年齡,而洋洋卻因為父親的犯罪失去了美好的快樂時光。
當巡視的民警提醒他們接見的時間到了時,兒子呆呆地看著于景裕,伸出小手捧著爸爸的臉滿懷希望地問道:“爸爸,您讓媽媽回來陪我回家過年吧!我不要她給我掙學費,我只要和媽媽在一起,我不上學都行。”于景裕強忍住淚水,他什么也說不出來,他還能說些什么,他又能給兒子什么承諾呢?洋洋見父親不言語,又在央求。于景裕強忍淚水對兒子說:“媽媽外出給你掙錢去了,盼你將來能夠考上大學有出息,也能把爸爸贖回家。你一定要聽話,不要讓爸爸失望,也不能讓媽媽失望,來,從今天起,每天為媽媽疊一顆幸運星,為媽媽祝福,祝福媽媽平安……”看見這樣的場面,陪洋洋來的姑姑實在不忍心看下去,她把洋洋往出口處拉,拉了好幾下才把洋洋的小手從于景裕的衣角上拉下來。兒子一步一回頭地走向出口,帶著滿臉的委屈和滿眼的失望,還沒等兒子的身影完全隱沒在出口,于景裕強忍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落了下來。
兒子走了,但他那無奈失望的眼神卻深深地印在于景裕的心里,一種為人父的責任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的心,他感到肝腸欲斷,痛不欲生。于景裕懷著無比的歉疚給親友們寫信,懇求他們看在兒子可憐的份兒上,都盡力多關心一下洋洋。于景裕除了請親友看望洋洋外,還每周給兒子寫一封信,字里行間寫滿了濃濃的父愛:飯前洗手,不吃臟東西,晚上睡覺多蓋被……事無巨細,千叮嚀、萬囑咐,讓兒子時時刻刻都能感到他的關心。
兒子一到寒暑假,就央求著家人帶他來看爸爸。他們每一次見面,總是一起回憶以前的幸福時光,父親給兒子講他媽媽的好、媽媽的愛、媽媽對洋洋的思念,媽媽掙錢養家的辛苦,將來一定要報答媽媽。每次分手,兒子總是戀戀不舍地揮著小手:“爸爸,別忘了告訴媽媽,洋洋好,洋洋乖,洋洋聽話。”
在父愛支撐起的天空下,洋洋生活得健康快樂,而且還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于景裕沉重的心也感到了一絲欣慰。可他還是不敢有一絲一毫松懈,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逐漸長大的兒子會發現這個騙局。他不禁長嘆:妻子,你在哪兒?難道你真心要將殘忍進行到底嗎?
轉眼過了幾個春節,每個春節對于景裕來說簡直就像過關一樣。洋洋依偎在父親的懷中要媽媽,于景裕常常用串串的喟嘆來回答他。洋洋貪婪地望著鄰桌那些在媽媽懷抱中嬉鬧的孩子,那一刻的于景裕怎能不理解孩子的渴望呢?他的心簡直碎了。這時,兒子還時不時地問他:“媽媽怎么還不回來呀?”兒子的每一次詢問就像一把鋼刀刺得他的心在流血,可他無言以對,只好強顏歡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搪塞兒子,他把同室犯人送的和自己給兒子買的禮物和托朋友以妻子名義寫的信交給兒子:“媽媽忙,回不來,看,媽媽給你來信了!猜一猜媽媽給洋洋買的什么禮物?”每一次兒子走后,他就像得了一場大病一樣,全身虛脫,一連十幾天也緩不過勁兒來。
隨著洋洋的長大,于景裕感到春節一年比一年難過了。剛過2003年元旦,于景裕就犯起愁來,他擔心這個春節還能不能將兒子哄騙過去。可令他想像不到的是,洋洋這次來后卻沒有像以往那樣吵鬧著要媽媽,而是一言不發地盯著他,瞅得于景裕的心里直發毛:“兒子,怎么了?”“爸爸,我13歲了,我是大人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瞞著我?是不是媽媽早就不要我們啦?”于景裕呆住了,他望著兒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大腦一片空白。“啪!”于景裕猛地抬手給了兒子一巴掌。兒子哭了:“爸爸,對不起,我只是太想媽媽了,爸爸,你讓媽媽回來吧!我想她呀!”于景裕再也忍不住一腔的心酸,和兒子抱頭痛哭。
兒子走后,于景裕一連十幾天內心都無法平靜,兒子大了,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這個謊言再也無法持續了,可13歲的孩子又怎能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啊!
感動蒼天,苦心父親為兒子找到了媽媽
機會總在不經意間出現。2003年6月初,一位新入監的同鄉獄友給絕望的于景裕提供了一個信息,獄友提醒他,你為什么不找一找婦聯試試呢?于是于景裕連夜給白山市婦聯主席王秀梅寫了一封求助信。
一封寄自高墻內的來信,牽動了白山市婦聯領導的心。婦聯主席王秀梅立刻找來有關人員研究查找方案,想方設法幫助于景裕找到失散多年的妻子。盡管工作很忙,王秀梅主席還是專程到于景裕家和柳音家走訪了解核實情況。她懷著極大的責任心向柳音家人介紹了于景裕的改造情況和這些年尋找妻子的艱辛,深深地感動了柳家人。一直對姐姐行蹤守口如瓶的柳音的小弟,實在難以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感動,遂眼含熱淚地將姐姐的情況和盤托出。
當王秀梅主席將這個好消息用信函告訴于景裕后,于景裕高興得一夜沒有合眼。6月6日,他按照王秀梅主席提供的地址給妻子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蒼天有眼,我終于在七年后的今天找到了你。我只想以一個父親的名義請求你,給兒子一點愛,給兒子一個家吧……”
柳音接到信后,讀著丈夫寬宏大度的話語泣不成聲,她也是千悔萬恨涌上心頭。面對丈夫寬容樸實的一腔真情,她的心再也無法平靜。
7月11日,她從大連風塵仆仆地趕到長春探望了于景裕。柳音告訴丈夫,自己愿意將兒子接到大連,保證一定照顧好他。
柳音控制不住想見自己親生骨肉的沖動,第二天就打電話和洋洋商定了見面的時間、地點。7月25日那天,在海濱城市大連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洋洋終于與母親團聚了。
“爸爸,我找到媽媽啦!”遠在長春服刑的于景裕聽到電話中兒子激動的呼喊,雙腿一軟坐到了地上,淚流滿面。七年了,誰知道為了今天的母子團聚,這位苦心的父親到底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啊?
幾天后,于景裕收到了兒子從大連寄來的信:
“爸爸,爺爺和媽媽把一切都告訴我了,我直到今天才知道,是您在用愛為我編織著美麗的謊言,我想對您說:爸爸,等我考上大學,畢業后我會用一生來報答您。我愛您,爸爸!”
現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長輩的溺愛中長大,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加之經常還有四大護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保護,小孩子大都產生蠻不講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而且這些孩子在家中大都是重點保護對象,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使得孩子的動手能力極差,又不能吃苦,心理素質不好,抗挫能力極低。但是他們又必須面對快節奏的現實,承受升學、就業的壓力及復雜的人際關系等諸多問題,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心理疏導必不可少。
首先,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輿論導向。初中階段正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形成的階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向上的班級輿論導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輿論導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發揮學科優勢利用教材資源感染學生。語文是語言的藝術,可以以情激情、以境陶情,可以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柔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語文學科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容小視。有一次間操課跑步,一生跌倒,不但沒人扶,周圍同學還笑起來。面對學生愛心的缺失,我沒有生硬說教,而是在學《老王》一課時,著重分析老王這一形象的人格魅力,從而告訴學生關愛弱者是每個人的責任,關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第二,利用班報鞭策學生。我班班報的頭版頭條是班級新聞,接著是“今日二、二”“好人好事”等欄目。學生在班級新聞中把近幾天班級發生的大事(不論好壞)報道出來,這樣會使學生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有一次,我班二生因打雪仗反目,大打出手,主編就在班報上報道了此事,并附有《復仇記》一文,記述的是一個以德報怨的故事,含蓄地教育了當事人。第三,利用“今日格言”警示學生。每天有一名學生自己選名言,并把它寫在黑板上,然后大家背下來,日積月累,學生不但積累了知識,還陶冶了情操。第四,利用日記引導學生。今年母親節前,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為媽媽做一件事情以表達對媽媽的愛,并寫成日記。有個學生卻流露出了為難的神情,并且抄襲了日記。于是我認真地在她的日記本上寫道:要善于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都是很好的形式。記住:愛,不能只記在心里,還要表現在言語、動作上,猶如人,外表美固然重要,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其次,給同學吐露心聲的機會。成長中的學生,必然會有困惑、煩惱、彷徨,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把心中的不快說出來,會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老師要放下身段經常與學生談心,要學會傾聽,不管學生說得對與錯,都必須讓學生說出來,然后再有的放矢的去教育。寫日記是傾吐的方式,書信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如《老師,我想說》、《假如我是班主任》等,促進了學生與老師的溝通。給家長的一封信、期中期末的家長通知書等則促進了學生與父母的交流。
最后,注重學生遠大理想的培養,以激發其斗志。一個人只有擁有了遠大的理想,有了奮斗的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自覺嚴格要求自己,堅決拒絕各種誘惑,才會自省、自律、自勵。目標有遠目標和近目標,遠目標指學生將來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近目標是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培養學生理想要抓住契機:學期初和大型考試之后、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之際等。如學生剛升入初中,他們對新學校充滿了新奇與幻想,對自己充滿了希望與自信,是培養學生理想的最佳時期。
注重學生的心理疏導,實際上也是“人本”思想的體現,是尊重學生、呵護學生自尊心的主要方式。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尊心,才會自信,遇到失敗的時候才能坦然面對,遇到不幸時才能勇于抗爭,面對鮮花掌聲才能從容冷靜,才會創造出幸福高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