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晉升發言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尊敬的各位農商銀行領導、學校領導: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里作為“百福慈善助學金”受助學生代表發言.
首先,我們要感謝“百福慈善助學金”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是它,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給我們以溫暖;是它,在我們最迷惘的時候,點亮了一盞燈,給我們以指引;是它,在我們最絕望的時候,默默支持著我們,給我們以希望.因此,我們要向“百福慈善助學金”以及所有幫助我們的愛心人士和組織,表達我們最誠摯的謝意.
我是會昌中學高三18班的歐素嬌,在初三的那年,我的爸爸因為車禍而意外離世,留下了我們姐弟5人,那個時候我的弟弟們還在上小學和幼兒園,姐姐還在讀職校,也是在那一年,陪伴了我那么久的媽媽改嫁了,本來是為了可以找到一個人代替我們的爸爸來照顧我們,讓我們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業,但是他卻只是帶走了媽媽……后來,我來到了會昌中學就讀,但那個時候家里實在湊不出我們五姐弟的學費,高一軍訓的第二天,我就對老師說我要退學,因為那個時候真是堅持不下去了,但是,在百福慈善基金的持續幫助下我終于走過來了,再也沒有退學的想法.
在百福慈善基金的幫助下,希望在座的每一個受助額同學都能夠明白,沒有人生來就應該幫助我們,并不是因為我們是弱者,就應該得到他人的幫助.百福慈善基金對我們的幫助,是出于愛心而非義務.我們要以一顆感恩的心,正確看待它給予我們的幫助.我也希望在百福慈善基金的幫助下,我們能夠更加強大,成為一個生活中的強者.我們也要勿忘百福慈善基金的初心,做一個善良的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永遠不要吝惜自己的幫助,將曾經自己所得到的愛心,所感受到的溫暖,傳遞下去.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即使一貧如洗,也甘之如飴.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要經受挫折與磨難,但我們要相信,命運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正是因為這些困難,挫折,才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磨礪了自己,感受到了人間的大愛,讓我們慢慢學會了成長,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在困境中,不要哭泣,不要抱怨,想想那些關心、幫助我們的人們,他們想看到的一定是更加堅強的我們.
一個人之所以會放棄,是因為他只看到了前路的艱辛,卻忘了自己是走了多久才走到這里的.無論以后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不退縮,不放棄!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理想很遠大,要么實現它,要么回家待著。"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說過不止一次了。人們都說希望自己能夠取得進步,使自己的人生發生轉變,同學們也總是被告訴說:"只要有進步,學習就不成問題。"那么,所謂的"進步"是一下子就能取得的嗎?很顯然不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是如此,只有你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聽講,腳踏實地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切任務,進步才會屬于你。
期中考試剛剛過去,看到成績后,我們每個同學或多或少都會有感慨,有體會。就我而言,這次考試能取得這樣不小的進步,我覺得與平時的學習密切相關。
一、學習多預習。顧名思義,就是在老師教之前,自己先學個大概。科代表經常叫我們預習,但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才是預習。以數學為例,在老師未講之前,先把重要的知識點、公式勾畫出來,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標上特殊的記號,在老師講的時候,著重聽這一方面的問題。
二、上課聽講時要學會做筆記。筆記每個人都做過,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做呢?以上語文課為例,我們在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老師講外,還要做到"手不停筆".對于老師講解的重點字、詞、句、段做注音、注釋。老師講課時通常會對重點句進行賞析,在這時要保證認真聽,思考與自己的答案有什么不同,要學會取長補短,對老師講述的文章主題、結構特點、寫作方法等要做清楚的記錄,不能寫得過于簡單,不然復習時就不知道自己寫的什么,等于做了無用功。
三、課后及時復習。這一點是老師不厭其煩地講過的,卻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但其實它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拿英語來說,當天學習的英語單詞,當天是記住了,可三天后呢?五天后呢?相信大家也不會過目不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晚自習、早自習這些時間多讀多記。但也不要死記,而要記住它的發音、相似詞等,從而保證學得會,記得牢,用昨上。
以上是我的幾點學習方法。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不可缺少的。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要我們勤奮學習,我們就能取得進步,實現目標,在追逐夢想的舞臺上一展身手。
同學們,成功永遠屬于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努力拼搏的人。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我們能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為學校的明天共爭榮光!
謝謝大家!
你們好!我是12班的一名學生,很榮幸得到老師的批準做這次演講。
首先要接受一下我們班級,12班由音樂生,舞蹈生和美術生三部分組成,是全年級最大的大家庭,我們班一共74人,雖說我們是藝術班,可我們班的老師一點都不差,基本是快班的老師來輔導我們學習,在此我不得不提我們的班主任老師。
從軍訓直到開學以來,我們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每一項活動都少不了夏老師的身影,為我們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軍訓時,夏老師每天都會來看看我們,我們抱怨天氣熱,食物難吃,訓練艱苦,卻不知道老師也和我們過一樣的生活,我們訓練時,老師頂著酷熱為我們拍下值得回味的照片;我們抱怨上晚自習累,回家還要繼續寫作業,但夏老師晚上一般也到7點左右才回家;上課期間,老師會不是刻意從樓上跑下來看我們上課的紀律,這些都是一位平凡的老師為我們做的不平凡的事。
記得有次我的作業本沒有買拉桿夾,書都快要散架了,老師專門為我買了一個書皮包上,送到我手中,當時我十分感動,可竟然連一聲謝謝都沒有說出口。看著夏老師漸漸遠去的身影,消失在窗外的黑夜中,我感到心酸,在這里我要對老師說聲:“老師,您辛苦了!”
請家長們向后看!那里有兩個大書柜,是xx同學的家長提供給我們放書的,老師說:“我們可以自己帶書來放在這兩個書柜上,可見相互借閱,一來可以培養我們的閱讀習慣,二來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
在這里,我也想對xx的家長說聲:“謝謝您和老師為我們創造了這樣一個溫馨和睦的教室,營造了這么一種溫馨的氛圍,十分感謝!”
接下來我想談談自己的學習。我們都是學藝術的,這一條藝術的道路上很多坎坷,很多是用金錢堆積起來的,相信各位家長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上了三年高中后沒有一條好的出路,我雖不才,這次期中考試我才考了278分,距離本科最低線還差了2分,可我一點都不灰心,因為上次我才240分,但比起上次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就夠了。請家長對比一下兩次考試,不要首先注重成績,我們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當我們可以一點一點進步,遲早有一天我們會達到標準線上!
改進教法交際能力實驗研究目前的中小學外語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施教者沒有很好理解和吃透新大綱的要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使學習者在長期枯燥的題海中逐漸失去學習外語的興趣,使本來多姿多彩的語言交際活動失去了它應有的空間和活力,往往是題海中游刃有余,交際中一籌莫展,這一殘酷的現狀值得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呢?改進教法對交際能力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問卷和實際觀察,筆者發現很多英語教師在講課文或語法時,全節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進行講解、翻譯和分析句子結構,套用教參上現成的例句,根本沒有任何師生雙邊活動,也就談不上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了。在實驗中,筆者選取兩個條件相同的平行班級,分別作為對比班和實驗班。筆者在對比班仍是實行傳統的教學法,即講授法,教師講、學生記、課后背;而在實驗班,筆者則大膽地運用交際教學法,即每個教學環節都具有效的交際活動,教學過程也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特別是在大多數人認為難以實現交際能力培養的新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作了大膽的嘗試。筆者在對比班是按以下步驟教授新知識點或語言點的:教師指出新知識點教師作出解釋教師給出例句學生機械記憶知識點和例句。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任何活用語言的機會,只是被動地記憶或理解。而在實驗班,筆者則按如下步驟進行新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自己找出難點和重點和學生討論教師釋疑實踐、鞏固(結合學生熟悉的話題舉例、操練)學會應用(要求學生運用語言點會話、造句等),在實驗班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驟學生都有運用英語進行活動的機會,大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輕松,說得愉快,教學效果較好。例如,對高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難教和最難學的語言點——定語從句的教學,筆者在對比班和實驗班嘗試運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法。在對比班,筆者對定語從句的特證和用法作了系統的介紹:定語從句是由關系代詞或關系副詞引導的形容詞從句,修飾句中的名詞;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有“who”“whom”“whose”“which”“that”,關系副詞有“when”“where”“why”,定語從句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兩種。每次都舉了例句,還講解了主句和從句的時態關系,十分全面。黑板抄了又擦,擦了又抄,整整用了兩節課。筆者自感有關定語從句該講的內容已全講完了。學生全神貫注聽了二節課,感到頭昏腦脹,當場學生反應不佳,后來的作業檢查更令人失望。而在實驗班則用了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現摘取部分教學過程介紹如下:
第一步:引入。
T:(教師手指窗外)That man is a thief.(板書)
Ss:(學生感到驚訝、齊望窗外)Who? which man? A thief?
T:The man who is smoking in front of the shop. Can you see?
Ss:(學生根據提示尋找,自語)The man who is smoking.
T: Can you see now?
Ss: Yes, I can.
T:Which man?
Ss:The man who is smoking in front of the shop.
T:Right.
第二步:講解。
把學生所講的最后一句話“The man who is smoking in front of the shop”補充完整,即為“The man(who is smoking in front of the shop)is a thief”,然后就定語從句作簡單介紹(略)。
第三步:初步操練。
操練的步驟分:要求學生重復原句,檢查5~7人;要求學生依據此句型認指窗外一個人,必須用定語從句;先在小組中試說,教師巡回指導;全班試說,說得好的,全班重復。
如:The man who is standing ther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The boy who is running is my friend.
第四步:擴散。
T:Do you know why I say the man is a thief?
Ss:(思考)
T:Because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shop stole my bag yesterday.
然后讓學生聽寫此句,互相對照,并讓2~3人讀出此句。全程只用了近20分鐘,又回頭結合課文進一步練習。在實驗班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雙向交流,有情有景,學以致用,從而在學習枯燥語法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經過近兩年的實驗,筆者對實驗班和對比班作了比較:分別在實驗前期、實驗中期及結題階段隨時抽取2個實驗班級(共110名學生)及相應的2個對比班級(共110名學生)就相關細化的項目進行了客觀的測評及對比,分析發現:隨著實驗時間的推進,實驗班的學生比相應的對比班級有了明顯進步:
實驗班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加。有了英語學習的興趣,他們運用英語的欲望增強了,他們在享受英語中提高了英語的運用能力。
實驗班的學生的精神面貌變了。在課堂上,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老師的話語作出反應,他們從心里上真正感到他們是學習的主體,他們自信、熱情、活躍以及表達的欲望就是最好的明證。
實驗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明顯提高了。他們聽的能力提高了,說的欲望增強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達到了。
金色鏈霉菌(streptomycesaureofaciens)是金霉素的產生菌,是杜加爾(Duggar)于1948年篩選得到的,其發酵單位只有165U/mL[2].19世紀50年代后,我國實現了金霉素的工業生產。高能電子流能誘發DNA點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得到了成功應用[3]。本文通過高能電子流輻射處理金霉素工業產生菌,選育出高產、遺傳穩定的菌株,并對發酵工藝進行了研究,以期摸索規律指導工業生產。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 出發菌株金色鏈霉菌(streptomycesaureofaciens)工業生產菌株JH-02由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存提供。
1.2 培養基及培養條件
1.2.1 平板培養基(%)
小麥粉 2.0,硫酸鎂0.005,磷酸二氫鉀0.01,磷酸氫二銨0.015,瓊脂2.0。120℃實消30分鐘。在溫度32℃±0.5℃、相對濕度40-60%條件下培養4-5天。
1.2.2斜面培養基(%)
麩皮 3.2,硫酸鎂0.005,磷酸二氫鉀0.01,磷酸氫二銨0.015,瓊脂2.0,PH 7.4―7.6。120℃實消30分鐘。在溫度32℃±0.5℃、相對濕度40-60%條件下培養4天。
1.2.3種子培養基(%)
玉米淀粉4.0,黃豆粉2.0,蛋白粉0.5,酵母粉0.5,碳酸鈣0.4,硫酸銨0.3,氯化鈉0.2,硫酸鎂0.025,磷酸二氫鉀0.025,培養基裝量25ml/250ml三角瓶,120℃實消30分鐘。在溫度30℃±0.5℃下培養22―26小時。
1.2.4發酵培養基(%)
玉米淀粉10,花生粉1.5,黃豆粉2.5,淀粉酶0.004,氯化鈉0.25,硫酸銨0.5,碳酸鈣0.7,蛋白粉1.4,酵母粉0.2,硫酸鎂0.025,豆油1.25ml/25ml,培養基裝量25ml/250ml三角瓶,120℃實消30分鐘。在溫度30℃±0.5℃條件下培養5天。
1.3高能電子流誘變
高能電子流發射器為BF-5電子直線加速器(E=5MeV,I=100uA),由北京師范大學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提供。培養4天的新鮮斜面用15ml0.2%的葡萄糖液洗脫成熟孢子,倒入玻璃大試管中32℃振搖3小時。振搖結束后加100 ml無菌鹽水制成單孢子懸浮液(>108個/ml),分裝5ml于玻璃管中。低溫狀態下送到北京師范大學低能核物理所用高能電子流進行誘變。
每劑量組9瓶:
A組:束流2×10-7A
吸收劑量10GY/S從5秒-90秒共9個照射時間梯度
B組:束流3×10-7A
吸收劑量15GY/S從5秒-90秒共9個照射時間梯度
輻射后立即稀釋涂平板。
1.4 50L發酵罐放大實驗
將復篩得到的高產菌株與出發菌株JH-02分別接種于斜面培養基,34℃,培養4~5天。從成熟的斜面上刮取孢子,接種到5L種子罐培養基中,32℃,150r/min,培養24小時。以10%的接種量將種子培養液轉接于50L發酵罐中,32℃,280r/min,培養120小時。
1.5發酵效價測定
化學測定法。利用金霉素在酸性溶液中經加熱后能脫去一分子水,生成黃色的脫水金霉素,其色度與含量成正比。此性質符合郎伯-比耳定律,故利用比色法來測定其效價。
發酵液經草酸酸化過濾后,吸1ml濾液于9ml蒸餾水中,分別吸取1ml稀釋濾液于2只50ml裝有5ml 2mol鹽酸的容量瓶中,一只用作CK,另一只于沸水煮沸5分鐘,冷卻后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后于721―B型分光光度計、波長440nm、光程1cm測定。
1.6 菌體濃度的測定
采用離心法測定。先測離心管的重量W0,然后取10ml發酵液加入離心管,測定總質量W1,離心(2000r/min×3min),棄上清,測定沉淀物及管總質量W2。根據公式計算菌體濃度。
菌體濃度=
1.7 總糖含量的測定:
見文獻[4]。
1.8 菌體粘度的測定:
玻璃毛細管粘度計測定[5]。
2、結果分析
2.1高能電子流對菌株孢子的致死效應
將處理好的孢子液,稀釋成一定的梯度濃度,涂布在分離平板上,在溫度32℃±0.5℃、相對濕度40-60%條件下培養2-3天,計算誘變死亡率。由表1可以看出,JH-02對于高能電子流輻射表現出高度的敏感性,致死率與輻射劑量、輻射時間成正比。
2.2搖瓶篩選結果
出發菌株JH-02經高能電子流處理后,初篩得到35株新菌株,進一步復篩得到1株金霉素產量明顯提高的菌株:D-23。將D-23菌株連續傳5代(表1)。菌株D-23產素能力平均為21145u/ml,與JH-02發酵單位(u/ml)相比提高了13.1%。
2.3放大實驗中新菌株與原始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
將高產菌株D-23與出發菌株JH-02分別在50L發酵罐中進行放大實驗,對發酵過程中兩菌株的物理、生物、化學等參數進行比較,結果如下。
2.3.1 生長特性的比較:
:JH-02菌體濃度,■:D-23菌體濃度,
:JH-02發酵液粘度, :D-23發酵液粘度
圖1JH-02與D-23菌體濃度及發酵液粘度的比較
Fig.1 Constract of the Mycelium Concentration and the Viscidity between JH-02 and D-23
在發酵過程中,D-23的菌體濃度比JH-02高5~10%。發酵中后期,JH02的粘度迅速降至2s,而D-23仍可保持較高粘度,表明其菌體仍保持一定活力(見圖1)。
:JH-02 ■:D-23
圖2JH-02與D-23溶解氧的比較
Fig.2 Constract of DO between JH-02 and D-23
在發酵過程中,特別是在產素集中的中期發酵過程中,D-23的DO明顯低于JH-02,表明其需氧增強,菌體代謝的活力明顯高于JH-02。
2.3.2 發酵過程曲線的比較:
在發酵前期,D-23與出發菌株的糖代謝速率基本一致,產物合成速率也基本一致;發酵中期,與出發菌株相比,D-23菌株活力較強,底物消耗速率略高于出發菌株,產物合成速率也明顯高于出發菌株(見圖3)。發酵結束時,出發菌株JH-02的金霉素產量為18905u/ml,D-23為21060u/ml,比出發菌株高11.4%。
:JH-02糖代謝率,■:D-23糖代謝率,
:JH-02產物合成速率, :D-23產物合成速率
圖3 JH-02與D-23發酵過程曲線的比較
Fig.4 Constract of the Fermentation Curve between JH-02and D-23
通過以上實驗驗證,結果標明高能離子流處理的突變菌株D-23的穩定性和產素能力都明顯優于出發菌株JH-02。
3、分析討論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型的誘變方法用于微生物的誘變育種,如微波、紅外射線、激光、高能電子流、離子注入等,誘變生物學效應比較明顯。由于金色鏈霉菌代謝復雜,DNA鏈結合緊密,所以用常規的處理方法及誘變劑效果不太明顯。高能電子流是具有相當能量的粒子流,帶有負電荷,它射入生物體時,可以直接使遺傳物質電離,引起DNA互補鏈的氫鍵破裂,也能引起DNA雙鏈和單鏈的斷裂,在微生物自身修復機制的作用下,會引起微生物DNA點突變和染色體畸變[6]。由于金霉素產生菌株對高能電子流比較敏感,致死率與劑量和照射時間成正比,故而為了得到大量的誘變體,用于照射的孢子液應該有較高的濃度,同時在比較合適的劑量下,照射時間在30-60秒得到的誘變體數量較為合適。實驗證明高能電子流照射金霉素生產菌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誘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