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上海市幼兒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浸入式;英語教學;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7)06-0012-03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外語教學模式,即學習者在幼兒園的全部或部分時間里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教育者只用第二語言。在浸入式環境中,第二語言不僅是教學的內容,也是教學和學習的工具。〔1〕根據“浸入”時間的長短,浸入式教學可以分為完全浸入式、半浸入式等;根據“浸入”時間的早晚,可以分為早期浸入式、中期浸入式、晚期浸入式等;根據“浸入”的語言差別,可以分為法語浸入式、英語浸入式等。
浸入式作為全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與幼兒園現行的其他雙語教學模式有著根本的區別。在浸入式教學環境中,英語不僅是教學的內容,也是教學的工具。教師只能用英語,不但用英語教學,而且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進行幼兒園日常生活管理。幼兒不僅從正規教學活動中獲取英語語言知識,而且從教師的日常用語中“不經意地”習得很多英語。浸入式教學不是把幼兒已有的知識翻譯成英語再教給幼兒,而是強調在發展幼兒認知的同時讓幼兒學習第二語言和發展語言能力。
上海的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研究始于2002年,楊浦區新躍雙語幼兒園、寶山區小主人幼兒園、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率先在幼兒園中班和大班進行早期半浸入式英語教學實踐。①幼兒園保證幼兒每天在園的一半時間處于英語教育環境中,浸入式教學內容涉及半日活動中的全部學習、活動和生活實踐。本實驗研究為期三年,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浸入式英語教學原則
為了達到浸入式英語教學目標,在教學實驗過程中,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2〕并以“聽說領先,讀寫繼之”的教學策略,對教學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綜合化、活動化、情景化的教學思路。
1.語言教學與認知教學并行
這一原則體現了融合學習的思想,即融英語語言學習于知識學習中,融知識學習于英語語言學習中。浸入式英語教學區別于傳統英語教學的首要特點是充分發揮語言的工具,在教學中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以幼兒的認知發展為主,進行知識教學。
2.全英語教學
全英語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使用英語。浸入式英語教學不同于傳統英語教學的另一個特點是教師始終使用英語。英語既是學習的內容,也是學習的工具。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創設較逼真的英語情景,創造更多的聽說和接觸英語的機會,消除幼兒對母語的依賴,培養幼兒的語感,并促使幼兒用英語進行交流。
3.聽說領先
聽說領先原則是指教師按照幼兒獲得語言的認知順序、心理特點以及英語語言本身的特點,遵循幼兒習得語言的基本過程,即聽領先,說隨后,再學習讀寫。幼兒總是先獲得聽的能力,在大量聽的基礎上才開始嘗試用語言表達。
4.習得性
浸入式英語教學以習得論為理論基礎,強調讓幼兒自然地習得英語。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有意識“教”英語,而是在豐富教學內容的依托下,盡可能創設英語語言環境,引導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語。
5.活動性
活動性原則是指在浸入式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利用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布置真實情景,提供合適材料,引導幼兒通過表演等活動參與教學過程,理解、記憶、掌握和運用英語。教師要盡量創設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英語,理解英語,運用英語。
6.高濃度
所謂“浸入”,就是要讓幼兒“浸泡”在語言環境中。有研究表明,個體投入學習第二語言的時間量,與其掌握這種語言的程度直接相關。〔3〕高濃度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釋放英語信息,增加單位時間語言的輸出量,并不斷變換語言表達方式,保證語言環境中英語的“濃度”。
二、浸入式英語教學實驗效果
在實驗過程中,課題組平均每兩周進行一次現場教學研討,并在出現新問題時及時進行針對性培訓,提升教師的浸入式英語教學能力。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下,本實驗研究取得了明顯效果。由于采用浸入式教學,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始終貫穿教學活動,幼兒在有意無意中接觸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加,極大地促進了幼兒第二語言的發展。
課題組成員對學科英語教學、全英語課堂教學和浸入式英語教學這三種目前幼兒園普遍采用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教師語言輸入量和幼兒語言輸出量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相同的時間內,采用浸入式英語教學模式時,教師輸入的語言量明顯多于其他兩種教學模式(見圖1),幼兒輸出的英語量也明顯多于其他兩種教學模式(見圖2)。〔4〕浸入式教學尤其鼓勵幼兒獨立回答問題,弱化集體回答問題,對促進幼兒的英語發展有很大作用。本研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語言能力的T檢驗結果也表明,實驗班幼兒的英語語言能力明顯強于對照班。此外,浸入式英語教學班中幼兒英語語言運用的質量明顯優于其他兩種教學模式。課題組成員利用INCA-A對幼兒的語言進行編碼,把幼兒回答問題(運用語言)的方式分為四類:AD為對是非疑問句的回答,幼兒只需回答Ok;AA是對一般疑問句的回答,幼兒回答Yes或No就可以了;SC是對激發性問題的回答,兒童只需簡短地回答問題,一般只需用到一個詞語;SA是對特殊疑問句的回答,這是四種方式中最復雜的回答方式。本研究發現,在相同時間內,采用浸入式英語教學模式時幼兒回答特殊疑問句的成績比采用其他兩種教學模式時好得多,這說明浸入式英語教學中幼兒運用英語復雜語句回答問題的能力優于其他兩種教學模式。
楊浦區新躍雙語幼兒園對全體實驗幼兒的語音敏感性發展作了比較研究,發現實驗班幼兒語音敏感性發展迅速,漢語韻母判斷、聲母判斷、英語韻腳識別、音素識別四個方面的正確率分別從38.7%、52.8%、60.7%和56.8%提高到62.7%、63.8%、83.3%和70.17%,這說明浸入式英語教學極大地促進了幼兒語音敏感性的發展。此外,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實驗班幼兒平均掌握詞語390個,對照班為212個,而且實驗班幼兒掌握的詞語已經涉及名詞、動詞以外的形容詞、介詞和代詞;在句型運用上,實驗班幼兒平均可以運用59個句型,對照班幼兒為15個;在兒歌理解上,實驗班幼兒平均正確率為67%,對照班幼兒為47%;在復述故事上,實驗班幼兒平均正確率為97%,對照班幼兒為10%。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班幼兒在英語聽、說、讀和理解方面的能力發展優于對照班幼兒。〔5〕
課題組成員采用加拿大兒童語言學習評估標準,對幼兒的第二語言發展進行質的分析,結果發現除了語言的快速進步外,浸入式英語教學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引發了幼兒強烈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實驗表明,除了英語方面的進步外,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也很明顯,如母語和認知能力的發展等。實驗幼兒園的教師普遍反映,實驗班幼兒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理解能力強,富有創造性。
三年來的幼兒園浸入式英語教學實驗為上海市幼兒園的雙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和經驗,同時為我國其他地區幼兒園的雙語教學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趙微.我國早期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研究綜述〔C〕//歐陽侖,高尚仁.心理素質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9:409.
〔2〕馬振鐸.試論加拿大中小學的法語浸入式教學〔M〕//強海燕.加拿大教育研究.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3〕趙微.英語浸入式教學的基本原則〔M〕//強海燕.中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4〕高小妹.幼兒園第二語言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4.
〔5〕陳佶昀,周曉群.“浸入式”教學促進幼兒的雙語發展〔J〕.上海托幼,2005,(6):19-20.
A Research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English Immersion in Shanghai Kindergartens
Zhao We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Zhang Li, Li Wenge
(Guangdong Foreign Languages and Arts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07)
Gao Xiaome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會碰上或這或那的教育難題。《家庭&育兒》雜志推出“教育碰碰車”欄目,特與藍袋鼠教育沙龍聯合主辦“教育碰碰車系列話題討論活動”。每期均有年輕父母感興趣的話題,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經驗與藍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兒》的廣大讀者分享。若您的觀點被采用,將贈當期雜志一本。
主持人 一諾千金 牽牽小園
多多上幼兒園不久,老師開始征集家長的意見,詢問孩子上不上幼兒園辦的興趣班。幼兒園開辦的興趣班種類很多,手工、數學、英語,音樂,舞蹈等等,而且每個學期都有。這讓多多媽媽很糾結,一來覺得興趣班可能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引起親子關系緊張;二來又擔心其他孩子都上了興趣班,自家孩子會有落差,在群體中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建立;三來又對幼兒園興趣班的質量不太有把握,萬一老師方法不太對,反而會扼殺孩子的興致。對多多媽的心理糾結,您有什么好的建議?面對幼兒園的眾多興趣班,上還是不上?
范媽媽(北京)
用心品味是關鍵
興趣班不能用報或不報來草率決定,需要用心品味。
1 品味教師的授課能力、教學理念,如果使寶寶在游戲中思維開放、獲得快樂發展,且能使寶寶的自信、審美、學習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就可以考慮。
2 品味對寶寶的長遠發展。興趣活動的選擇應考慮對寶寶的長遠發展有無作用,如果對寶寶的終身發展有利,我們可以選擇;如果注重的是技能,是寶寶今后還會重復學習的則棄之。
3 可以在與參加興趣活動的家長及幼兒溝通中,品味參與者的真實感受,借鑒他人感受和自身想法來做選擇。
只要能遇到一個愛孩子、有開放的教育理念、開闊的教育視野的老師,在活動中能帶給寶寶美的熏陶、快樂的體驗,使寶寶自信、樂于思考,這樣的興趣班就是值得選擇的,反之則不然!
無可奈何(內蒙古)
搞清楚興趣是誰的
所謂興趣,先要弄清楚是誰的興趣,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如果是孩子提出來要上那個“興趣班”,似乎可以支持一下;如果是父母“期盼”孩子成為某種期望的人才而“送”去,則免了吧。需要特別提醒父母們的是。現在還沒有發現哪一個“人才”是“興趣班”里培養出來的,孩子對某一方面是否生出興趣、有所成就是比較復雜的,因此,上或者不上什么“班”,真的無所謂。
亭亭玉立(合肥)
興趣要發現,能力要培養
孩子受家庭遺傳或父母愛好的影響,在幼兒期肯定會表現出對某種事物的偏愛和喜好,這是非常好的培養點!遺憾的是粗心的父母常因為不留心觀察而錯過了對孩子某種潛質培養和挖掘的關鍵期。這時課外興趣班的學習就很重要了!因為興趣只是起步階段,要讓他轉化成真正的特長和能力必須要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興趣班不一定非在自己的幼兒園報。老師的選擇很重要,家長可以跟著孩子一起試聽,感受一下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個人水平。選擇的班級不能多。有2到3個就可以了,其中有一個作為主打。孩子一旦參加了學習,父母就要及時鼓勵,在孩子遇到困難打退堂鼓時要給予幫助和激勵,讓孩子通過興趣班的學習培養意志力。
云中漫步(煙臺)
最好不報
我雖然也給孩子報過不少興趣班,但是一直堅持一個理念: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不盲目,不跟風。
不過,幼兒園的興趣班,我卻不會給孩子報,原因有三:
1 幼兒園興趣班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是很專業的教師在上課。
2 人數上不能保證,有些特長是需要實行小班學習的,例如樂器、語言等,但是幼兒園里往往是一大堆孩子一起學,其結果就是湊熱鬧,學而不精。
3 怕耽誤孩子。有些特長,特別是音樂、語言、美術之類,如果最初的基本功打不好,把最初的感覺破壞了,以后如果再想拔高就很困難,這樣得不償失,倒不如不學。
當然,如果僅僅是出于培養一種愛好,用于平日的自娛自樂,比如舞蹈之類,對人數和師資的要求不必很高,倒是可以考慮在幼兒園里學。比較方便。
小蝸牛(大慶)
決定了就要堅持
我家寶寶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有很多興趣班。當兒子告訴我幼兒園讓小朋友們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問他:“你喜歡什么班啊?”“我喜歡美術班!”既然兒子的態度那么堅決,我也就同意了,但還是給兒子上了一堂“小課”。我把兒子叫到跟前和他說:“你想學什么媽媽同意,但是你要想好了,既然學了就要堅持到底,不能今天學了明天就不喜歡了。”兒子很痛快地答應了。雖然我不知道兒子能不能聽懂我說的話,但是既然讓孩子做主,也要讓孩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或許畫畫比較適合他,到幼兒園畢業,兒子還是堅持在美術興趣班學習。這是他自己做的第一個選擇而且堅持下來了。我們都為兒子高興!
碧波蕩漾(煙臺)
有興趣可以學
我認為只要是孩子喜歡的還是要報,當然不一定要在幼兒園報。孩子上學后的壓力會很大,這是國情,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學習課外東西,不然會剝奪孩子的休息和快樂。幼兒園則不同,時間相對充裕,一定要利用好這段寶貴的時間,讓孩子學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我家孩子在幼兒園學的興趣班主要是芭蕾形體和鋼琴。芭蕾形體在幼兒園跟著自己的老師學,每次都興致勃勃,和老師的關系也更加親近,互相欣賞。鋼琴,幼兒園的老師也想教,主要是喜歡我家孩子,可是考慮到專業程度。還是另外找了更專業更有經驗的老師。
這兩個興趣班。在幼兒園階段都堅持得很好。
清風徐來(河北)
人生如一場馬拉松
一、調教出熱情、有禮貌的寶寶。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聰明,如果你的寶貝又很有禮貌,那一定會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每天早上送寶貝到幼兒園的時候要記得提醒寶貝和老師打個招呼,當然放學也別忘了和老師說再見,如果媽媽不吃醋的話,可以讓小家伙親親老師哦。
二、盡量減少老師的負擔,別做“事多”的媽媽。
幼兒園的生活是集體生活,孩子又多,不要要求老師對孩子的照顧面面俱到,盡量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以下幾點:
1 很多寶寶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習慣,準備入園前要盡量做好調整,如果寶寶較小(不足2歲)或入園初期對新環境缺乏安全感,需要借此進行安撫,則應在適應幼兒園生活后,配合老師調整習慣。
2 寶貝的衣物整理好,不要等寶貝尿濕了、汗濕了衣服,老師打開書包里面一團糟,最好準備一個塑料袋,方便老師將弄臟的衣服和干凈衣物分開裝。
3 盡量使用幼兒園統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建議不要自己給孩子準備太多東西去幼兒園。現在,比較正規的幼兒目的衛生狀況還是不錯的,如果孩子生病不能上學,損失的肯定是幼兒園。同時,正規的幼兒園要求幼兒入園前必須到指定醫院進行入學體檢,已經把一些危險的傳染源杜絕了。如果你的孩子是自備餐具,那么,老師要每餐后單獨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所以請盡量不要增加老師的負擔。
三、對老師寬容一點,出現問題少責備一點。
幼兒因年齡段的孩子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尚不足,而且老師不可能把每一個孩子都拉在身邊不給他們自由,所以在幼兒園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不是特別嚴重,請不要去質問或責備老師。孩子受傷家長當然心疼,但老師心里也很難受,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夠寬容地說一句:“沒事,不要太放在心上。”老師會很感謝你的理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會給你的孩子一些特別的照顧。如果孩子受傷次數過于頻繁。則應該有技巧地和老師溝通,比如:“老師,我們家小寶太淘氣,最近總是受傷,還得麻煩您多提醒他一下。”老師自然明白你的意思啦。四、要看到并感謝老師為寶貝所付出的一切。
幼兒園老師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雜也很辛苦的,所以,當老師們辛苦地忙完一次活動時,請你對老師說一句:“活動太棒了,老師辛苦了!”這表示老師們的付出得到了認可,老師們即使辛苦也會覺得欣慰的。五、不要和幼兒園領導過于親近。
如果對老師的工作有什么建議,最好直接、委婉地和老師進行溝通。如果你是通過園長和老師溝通的,那么很可能這位老師就要丟掉她這個月的獎金了。而且,即使你和幼兒園領導關系很好,但每天陪在你寶貝身邊的,畢竟還是帶班老師們。
六、準時接寶寶離園。
工作了一天,老師也想按時下班。當然有很多家長下班很晚,不能按時接孩子,那么請記得跟老師說聲“謝謝”。
【關鍵詞】幼兒教育 意外傷害事故 處理技巧與方法
幼兒在幼兒園里生活、學習和游戲,他們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極大的好奇心。但由于身體協調性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而導致擦傷、磕碰、骨折、喉嚨異物等常見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而幼兒園是他們出生后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都是剛剛離開眾星捧月的環境、精心呵護的懷抱,家長自然會把孩子的點點滴滴的表現、受到的任何傷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因此往往孩子在幼兒園出現意外傷害事故后,家長的感情會戰勝理智,不管事情的成因,沖動地去指責教師、幼兒園,不能冷靜對待。為此教師上班時精神高度緊張,總是擔心孩子出事。更有的教師為了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消極防范,限制孩子戶外活動,也不許孩子自由活動。然而,消極防范是不利于幼兒身心全面發展規律的,是違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一旦發生傷害,作為幼兒園的管理層,怎樣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化解家園矛盾,指導教師做好幼兒的安全工作,對建立安全和諧的幼兒成長環境是極其重要的。
一、幼兒園意外事故
幼兒園的事故分為責任事故和意外傷害事故(或自然事故)。
這里我主要闡述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的起因,理智、合理地加以處理,保證幼兒園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有序地開展工作。
二、幼兒出現意外傷害事故后,要及時救助受傷者
幼兒發生意外事故后,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處理。比如:小的意外擦傷、抓傷等,要及時送到幼兒園保健室,保健醫根據情況加以處理。大的意外:骨折、頭部撞擊傷、需要縫合等意外事故,要及時送到醫院救治,并要及時通知家長。做到快速反應,及時救治,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化解矛盾的技巧與方法
1.分析了解意外事故原因
經常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一般有以下幾種:
1)幼兒在活動中摔倒受傷
一種原因:幼兒身心處于未成熟階段,身體各部分的器官比較嬌嫩,神經系統比較脆弱,運動水平比較低,動作的協調性差。另一種情況是:孩子衣服穿戴的不合適、穿過大的鞋(特別是夏天穿的涼鞋),在活動中極易摔倒,造成受傷后果。
2)在戶外活動中奔跑和其他幼兒相撞
這是幼兒大腦對身體動作的變化不能靈活作出相應反應所造成的后果。
3)在滑梯上推小朋友、從高處往下跳、互相踢打、手拿一個物品揮舞玩耍傷及同伴等等,
這是幼兒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自己行為產生的后果無法預見的表現。
4)抓傷往往發生在托班、小班3—4歲幼兒身上。這是因為他們的動作發展快于語言的發展,當和同伴發生沖突爭搶時,往往就會發生此類的事情。
因此,幼兒園要深入了解事故的原因、過程以及家長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2.營造寬松的調解環境
認真了解幼兒出事的前因后果后,將家長請進辦公室,園長要親自端上一杯熱茶。不要小看端茶的過程,因為它是拉近幼兒園和家長距離的一個好的開頭,在一端一接的過程中,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非常重視這件事,也會緩解一些劍拔弩張的氣氛,營造出和平解決問題的環境。
3.態度誠懇,不急不躁
在態度上、情感上對孩子受傷表現出極大的同情,讓家長感覺到幼兒園的誠意,誠懇地請家長諒解。對家長不好的態度、激烈的言詞,也要表現得不急不躁,讓家長發泄一下內心的不快和不滿。
4.把握語言的技巧,以理服人
在向家長詳細地介紹意外事故的過程和原因時,說話的語氣、分寸的把握非常重要。在表示同情的時候,語氣要真誠動情。在講解原因時,語氣要理性自信,既讓家長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也要讓家長理解自己孩子為什么會出現意外傷害的原因。既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勸解,也要從解決此事的過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的角度去勸解。因為孩子身在其中,事情解決的后果對他本身的成長會烙下深深的印跡,直接影響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5.家屬之間的勸解,效果明顯
幼兒發生意外后,家屬之間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可能母親的態度強硬,爸爸的態度稍溫和;也可能老人的態度強硬,父母的態度稍溫和。因此,對一方不依不饒的態度,可先做好另一方的工作,給予家長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慢慢地使其轉變態度。
6.多人一起,解決問題
作家長工作時,應該多人一起。特別是孩子出事時的帶班教師要在場。這樣,家長看著孩子老師難過的神情,幼兒園領導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家長一般都會理解,接受處理的結果。如果家長情緒非常激動,大家也可你一句,我一句的勸解,打破僵局,化解緊張氣氛。如果是一個人做調解工作,可能會因為一句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7.調節時要滲透情感教育
領導和教師要一起去看望受傷的的孩子,還可以帶著班級的好朋友一起看望,鼓勵他學會堅強、勇敢。讓受傷的孩子感受到大家的關心,同時也讓孩子潛移默化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愛,以此教育孩子,感動家長,化解家長心頭的堅冰。
8.堅守原則,把握尺度
經過園方和教師的努力以及有效溝通,對孩子的及時救治,大部分家長最后都能給予理解。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家長,在園方盡了最大努力,孩子也無大礙后還是得寸進尺。這時,幼兒園的領導就可以義正詞嚴地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他的一生一定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應該將此次事故看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挫折教育,培養他的意志品質的一次機會。現在,因為孩子的傷痛,就這樣不依不饒,這樣做的后果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也會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如果必要的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四、多方位地開展安全教育
意外傷害事故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幼兒園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幼兒園認真做好意外傷害事故的預防工作,努力提高幼兒園、教師、幼兒的安全意識,制定全方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構建安全教育網絡體系,讓家長了解并看到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扎扎實實,家長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配合幼兒園的工作,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1.培養教師責任感,以多種形式開展幼兒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2.開展專題研討活動:教師處理事故的急救方法以及出現意外事故后和家長溝通的藝術。
作者:吳又又(6歲)
上海靜安區威海路幼兒園
指導老師:朱穎
美麗的青花瓷,我要做一朵最漂亮的小花,做你的朋友!
《春光明媚》
作者:王怡菲(5歲)
上海市嘉定區金鶴幼兒園
指導老師:徐婷
小朋友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
《長頸鹿橋》
作者:馬寧路(6歲)
慈溪簡單美術培訓中心
指導老師:王亞青
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從長頸鹿橋上經過咯!
《美麗城堡》
作者:梁曦元(4歲)
上海浦東新區東昌幼兒園
指導老師:仲曉菁
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堡,我好想成為里面的公主!
《夢幻彩虹家園》
作者:朱李雯(6歲)
上海浦東新區香山幼兒園
指導老師:李艷
七色彩虹下,蝴蝶飛舞,青蛙鳴叫,花兒快樂地綻放,魚兒開心地嬉戲,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家園――夢幻彩虹家園。
《秋天》
作者:徐悅萱 (6歲)
上海市閔行區龍茗路幼兒園
指導老師:朱紅梅
秋天里的樹,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在太陽的照射下,發著耀眼的光芒。
《極速蝸牛》
作者:朱梓菡(5歲半)
上海市寶山區淞南中心幼兒園
指導老師:平靜
兩只小蝸牛在努力地爬呀爬,想要用最快的速度爬到葡萄架上去看看葡萄成熟了沒有。
《小鳥》
作者:孫理(6歲)
上海靜安區常熟路幼兒園
指導老師:李靜
今天天氣真好,鳥爸爸鳥媽媽帶著小鳥寶寶出去春游,柳葉綠了,他們嗅到了春天的氣味。
《魚兒戲水》
作者:張樂一 (5歲)
上海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
指導老師:沙麗珍
清澈的河水里,水草叢生,氣泡五顏六色,大魚帶著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快樂地生活著……
《青蛙媽媽》
作者:唐高卿(6歲)
世界兒童基金會楊浦幼兒園
指導老師:鐘萍
青娃媽媽坐在荷葉上,開心地看著寶寶圍著她游泳。太陽公公看到青娃媽媽這么開心,也露出了笑容。
《快樂的小印第安人》
作者: 張亦揚 (6歲)
上海市浦東新區三灶幼兒園
指導老師:張嬌
快樂的印第安小人來到中國了,他們和我們成了好朋友,一起跳起了篝火舞,我們的童年真快樂!
手撕作品《詠鵝》
作者:夏辰揚(6歲)
紹興市柯橋區柯巖阮社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