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全能老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讓老年證全國通用,這不僅能讓老年人享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和關愛,更合乎我們的傳統道德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編 者 按
社會發展的每一個成果,都離不開前人奠定的基礎。尊敬和愛護老年人,讓他們享受各種優待,是全社會應盡的責任?!独夏耆藘灤C》在全國各地推行多年,逐漸成為許多老人出門必不可少的證件。它究竟管不管用?
老人免費乘公交橫生門檻
“如果說免費乘坐公交車需要到公交部門另外辦理乘車證,那么進公園、上公廁,是不是也要再到相關部門辦免費入園、入廁手續呢?”據了解,全國許多城市,都不允許直接憑《老年人優待證》乘坐公交車。符合條件的老人不僅每年都要到公交部門辦理免費乘車手續,而且還得自己掏錢購買乘車意外保險。
2007年6月,西南某省會城市公交公司在為7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免費乘車卡時,就要求每位辦卡的老年人必須購買一年12元的“乘車意外事故保險”。如果拒絕購買該保險,則要和公交公司簽一份合同,申明以后在車上受傷,與汽車公司、保險公司都沒有任何關系,住院等費用由老人自己承擔。
事實上,該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已規定,凡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持《老年人優待證》或者《離休證》,免費乘坐城市市內公共交通工具”;“辦理優待證的老年人可以自愿申請選擇購買老年人出行意外傷害保險”。也就是說,老年人只要持《老年人優待證》或者《離休證》就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任何單位任何地區不應該再設立各種門檻,不應再增加任何附加條件。
從法律角度來看,有律師在分析此類現象時認為,老年人免費乘車時受傷,只要不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公交公司都負有賠償責任。老年人在車上發生意外傷害,辦了保險的,可以向保險公司和公交公司提出賠償;沒辦保險的,也可向公交公司索賠。
優待證可以“一卡(證)多能”嗎
城市公交公司在回應老人們的質疑時往往表示,要求另外辦理免費乘車證是為了防止一些老人持虛假《老年人優待證》《離休證》,或者他人遺失的證件乘車。公交公司推出的免費乘車證,款式和防偽標志每年都不同,可以堵住虛假證件的漏洞。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有些城市推出了IC免費乘車卡,以杜絕虛假證件,并且準確記錄優待老人乘車的次數。有了統計數據,一方面可以根據搭載老人次數的多少給予司機獎勵,另一方面又為政府財政補貼提供了依據。
新版《武漢老年人優待證》在此基礎上又進了一步,創造性地在《優待證》里植入了免費乘車IC卡技術功能,實行“兩卡合一”。老年人個人照片、基本信息、該市老年人享受的主要優待項目、防偽標志等也體現在卡片上。
而北京市老齡辦最近在發放優待卡時,同時建立本市老人的數據信息庫,將老年人姓名、地址等個人信息用條碼形式加入優待卡。一旦老年人在外突發疾病,可通過卡上信息在最短時間內為其聯系到親屬。
在各地推行IC免費乘車卡的同時,福州市在解決老年人乘車意外傷害險問題上率先走出了一步。從2006年起,福州市政府出資,為8萬多名70歲以上老人購買公交車上意外傷害保險。老年人持IC卡乘車發生意外,由保險公司負責理賠,金額最高的一例達到20多萬元。這些措施的出臺使老人因賠償問題和公交公司發生糾紛的情況大大減少。
“半老證”期盼更多優惠
所謂“半老證”,是一些老人對低齡老年人持有的優待證件的戲稱。據了解,各地發放的《老年人優待證》基本上分為兩個版本;有的地方以65歲為界,有的則以70歲為界。70歲以上高齡老人持有的證件,享有更多的優待。
拿北京市來說,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游景區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門票費,而60至64周歲老年人則只能優惠購買市屬公園通用年票,每張50元。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而“低齡老人”享受不到這項最為實惠的優待。面對類似狀況,不少老人調侃說:“能走的時候要收費,免費的時候走不動。”
擴大優待面,體現了社會對老人的愛護與尊重,無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相關部門認為目前執行起來有困難。合肥公交目前對70歲以上老人實行刷卡免費乘車,截至2008年10月已發放“老人免費乘車卡”10.6萬張,占合肥公交 IC卡總發行量的9.2%。目前,該市65~69歲年齡段的人數約為7萬人,如果將免費乘車待遇覆蓋這一群體,受益人數將增至18萬人。公交集團人士表示,這個年齡段的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較70歲以上的老人要好些,活動范圍、出行概率無疑也要多些。這是一個不小的客運量,如果城市公交運營不擴大,極有可能影響上班人員和學生的正常乘車。
事實上,只要心里真正裝著老人,問題總能夠得到解決。目前,國內一些城市開始將免費乘車的年齡下限調整至65周歲。如武漢市政府斥資1.2億元補貼老年人免費乘車,允許65周歲以上老人一年免費乘車(船)730次;開封市于2007年將老年人免費乘車年齡由70周歲降至65周歲。
相關人士建議,如果受客觀條件限制,一時不能讓所有老人享受同樣的優待項目,政府可考慮先對“低齡老人”實行打折優惠。
各自為“證”期待被打破
各自為“證”,也是頗受老年人詬病的現象。他們認為,無論在哪個城市,“老人”的身份不會變,優惠政策也不應該有地區性限制。
2008年4月,持有陜西省敬老優待證的王老先生,在西安大雁塔的大慈恩寺入口處站了將近兩個小時,雖幾經據理力爭,最終仍然享受不了優待政策。而其他70歲以上的老人,因為戶籍地是西安市,持同樣的證件卻行得通。
一位老齡工作者認為,每個城市對老年人福利事業的資金投入不同,各省市優待的項目也不盡相同。如果對外地老人“一視同仁”,無形中等于當地老人的福利受到擠占,所以老年人優待目前還無法做到全國統一。
而更多的人認為,老人投靠子女異地生活,在我國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他們的兒女不但為當地貢獻著稅收,也服務于各行各業,理應讓他們的老人分享當地社會發展的成果,更方便地得到社會關愛。
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省份在出臺老年人優待規定時,明確鼓勵地方把優待對象的范圍擴展至外埠老年人。湖北省就規定,在該省常住6個月以上的外地老人,也可以申辦新版老年人優待證。同時,外地老人到湖北,憑當地省一級人民政府或老齡辦印發的老年人優待證,就可以享受該省老年人享有的優惠政策。
還有一些城市也在這方面有所改變。南京周邊的揚州、淮安、滁州、蕪湖、馬鞍山、巢湖、鎮江等城市的老年人,持老年證可免費游覽這幾個城市的任一景區。這一規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老年人的歡迎。我們不妨借鑒這些城市的經驗,讓老年證全國通用,這不僅能讓老年人享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和關愛,更合乎我們的傳統道德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本刊駐成都記者王僑蜀對此文亦有貢獻)
老年優待需要全社會出力
湖南省老齡辦的一位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現在很多人對優待證的認識僅局限在免費乘車上,這其實是一種誤區?!?/p>
湖南一位姓朱的著名學者,六年來口袋里都裝著“紅本本”―滿70周歲的時候,他領到了一本省政府制發的《湖南省老年人優待證》,用它當做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憑證。日前,老朱到醫院窗口去取化驗結果,發現每個窗口都排了長長的隊。想到還要去辦個事,怎么辦呢?老朱想起了《優待證》。
網傳很火的“日本書包”來了
前些天,能抗震、防溺水,5000元一個的日本小學生書包在網上傳得很火。有網友調侃說,現在去日本不是搶購馬桶,已經換成書包了。
這個網上很火的“日本書包”,新學期在寧波也亮相了。在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開學首日就有多名小學生背著這種傳說中的“日本書包”上學。
記者看到,這種書包方方正正的外形,外部全紅色或黑色。仔細了解發現,這個書包最大的特點體現在一個“硬”字———背板和側面都有硬質材料支撐,很結實。據一位學生家長說,她孩子背的這款書包沒有定位裝置,價格是人民幣2800元。而另一款有定位裝置的則要5000元左右一個。這位家長說,今年暑假期間,她一家人去日本旅游時看到這種書包,就給孩子買了一個。
根據中國智能硬件網(100ec.cn/zt/zgznyjw/)了解到,書包的設計是很人性化、很為孩子考慮的,質量也非常好,但放到中國小學校卻有些水土不服。這種書包的價格在10000日元到50000日元不等;日本亞馬遜網站上的價格從9990日元到26483日元不等,折合成人民幣,主流款式的價位在500元到1500元。
日本書包是在傳統書包上的智能改進,萬物聯不僅僅是在金融、醫療、可穿戴等高大上領域,而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硬件領域也將被改變,產業互聯網所代表的跨界融合成為總的發展趨勢。自從1984年第一幢智能建筑的誕生,智能硬件行業已經經歷了20年不溫不火的發展,直至Nest 這顆深水炸彈以32億美元的身價賺足市場眼球后,整個行業的投資進入了熱火朝天的狀態。
傳統的硬件生產是以大規模量產純硬件為主的產業,如今產業形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诨ヂ摼W、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的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硬件產業迅速推進到了新時代--智能硬件?;ヂ摼W的出現,使得現代社會逐漸呈現網絡化特征,我們身邊的很多產品都能夠直接訪問互聯網,智能手機可以,信息家電可以,能夠自動駕駛的汽車也可以。顯然,硬件產業已經加速進入了以“互聯+智慧”為特征的“智能硬件”時代。(節選自即將出版的”互聯網+“智庫系列叢書之《智能硬件:下一個萬億風口》。》》詳情)
本地產書包功能也不少
以一年級為例,除了語文課本外,英語、數學、音樂、美術、品德課本都是大開本,還有規格更大的教輔,廈門小學生上學要帶的書又多又重,買一個怎樣的書包比較實用呢?導報記者在本地搜羅了一些新款的功能性書包,一起來看看吧。
拉桿書包在沃爾瑪、大潤發等大型超市很容易買到,每個售價在79元到249元不等。
另一款可以拆卸、帶6個閃光輪、有“爬樓梯”功能的拉桿包,售價178元,書包輪廓鑲有反光條,預防交通事故。
小二郎LED書包有快閃、慢閃和常亮的功能,180°警示附近車輛,售價199元。
孩之保的一款書包除了帶有三個閃光燈外,還有可以加裝GPS定位功能,和定位手表的原理一樣,父母可以跟蹤孩子的位置、監聽書包周邊聲音;孩子遇險時長按SOS鍵,自動撥號發出求助電話,售價459元。
近千元的卷筆刀驚呆小伙伴
除了書包,有的學生帶來的文具也讓人驚訝。
在新城第一實驗學校,有個小學生帶了個高大上的卷筆刀,引起同學們的好奇。據稱,這個卷筆刀要800多元,卷筆刀上帶有電機,終身不壞。不僅如此,這名同學的鉛筆也很特別,12元一支,據說筆芯是食用材料做的。
據這位學生家長介紹,孩子從小就屬于過敏體質,為此他們對小孩用的東西特別考慮安全性,“小孩子喜歡咬筆頭,用手摸過筆尖后,還會放到嘴里”,所以,看到這種食用鉛筆后,她就趕緊買了一大堆。
“買了多少支?”“多少支沒數,反正一年肯定夠用了。”家長笑著說。
在今年的開學裝備中,還有一種被稱為“防丟利器”的“電話手表”頗受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二年級的何老師告訴記者,過了一個暑假,班級里居然有一半的學生都擁有了電話手表。不過開過家長會后,許多同學都沒戴了,“怕孩子分心,影響學習”。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這類手表可以定位,隨時知道孩子在哪里。但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上課時間就設置為禁用。
觀點
人為制造特殊不可取
高大上的書包、價格昂貴的文具,小學生們適合用嗎?
海曙區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徐曉虹認為,如果日本書包確實有抗震、溺水時有救生作用,有條件的家庭買個給孩子用,有備無患,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樣的學生是極少數的。其他家長、學生也應該淡看這些高大上的文具,不必有攀比心理,要按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準備學習用品。
也有家長表示,這些高大上、昂貴的文具,無形會在學生中形成攀比心理,把孩子人為地隔開,不利于同學之間正常交往、融合。
長沙市第三醫院麻醉科,湖南長沙 41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較老年骨科患者實施全身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對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于該院進行手術的70例老年骨科患者的資料,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全身麻醉組(對照組),另一組為硬膜外麻醉組(觀察組),每組各35例患者。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前1 d,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的MMSE評分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的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并且觀察組術后認知障礙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針對老年骨科患者,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能有效降低其術后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
關鍵詞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 R6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2(b)-0063-02
[作者簡介] 蕭安(1979.7-),女,湖南邵陽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老年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在近幾年逐漸增多,通過手術治療往往會出現術后精神功能障礙,其中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最常見。老年患者術前無神經系統障礙,但手術后容易并發神經系統癥狀,這是一種一過性的或者是永久性的認知功能障礙。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精神紊亂,認知及行為意識障礙,社會生活能力下降等[1]。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很復雜,多數研究表明老年產生認知功能障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麻醉[2]。為研究兩種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該研究選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該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35例采用全身麻醉即對照組,3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即觀察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手術的老年骨科患者70例,隨機分為全身麻醉組(對照組)和硬膜外麻醉組(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為(70±5)歲,受教育年限為3~16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在58~80歲,平均年齡為(69±4)歲,受教育年限為4~15年。兩組患者資料均無神經系統疾病的退變,且在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術前均禁水禁食,建立靜脈通道。麻醉前0.5 h給予肌內注射0.5 mg阿托品,進入手術室后觀察監測患者的生命各項體征。
對照組:靜脈滴注0.05 mg/kg咪達唑侖+4 μg/kg芬太尼+2.0 mg/kg丙泊酚+0.1 mg/kg的維庫溴銨,插氣管,連接上麻醉呼吸機通氣。觀察組:患者側臥,雙腿自然彎曲,雙手抱頭,頭盡可能靠近膝部,以此來充分暴露腰椎關節,然后在腰椎間選取適宜的位置,常規消毒,穿刺進入,使用0.5%布比卡因1.0 mL進行麻醉,術中根據麻醉程度大小進行濃度為0.25%的利多卡因定量追加,術后使用芬太尼進行麻醉止痛。
1.3 評價指標
通過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術前1 d,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的MMSE評分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采用簡易智能表進行MMSE評分[3],總共30分,患者評分下降4分認為有認知障礙。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其中組間術前1 d,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的MMSE評分等比較采用t檢驗,記錄方式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認知障礙發生率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MMSE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 d的MMSE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即硬膜外麻醉組在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MMSE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在術前MMSE評分均在24分以上,無認知障礙,在術后1 d,對照組和觀察組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分別為11例和7例,發生率分別為31%和20%;術后7 d,對照組和觀察組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分別為8例和4例,發生率分別為23%和11%,見表2。通過χ2檢驗,觀察組術后1 d及術后7 d的認知障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醫學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在外科手術中麻醉應用的安全性也相應地提高。但是患者手術后認知功能障礙仍然是影響術后康復的一個主要因素。POCD在臨床上的表現為精神紊亂,認知及行為意識障礙,社會生活能力下降等,因此針對老年人手術麻醉的應用需要高度重視[4]。
老年人作為特殊群體之一,其自身免疫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相應的降低,各部位的身體器官的功能也日漸減退,治療老年骨科患者通常需要配合手術治療。此外,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交通事故數也日漸增多,老年患者出現跌倒損傷后發生骨折率也相應增大,往往也需要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中都需要麻醉配合,但是麻醉會對患者的神經組織造成影響。麻醉藥物作用于神經組織,信號在組織與神經元之間傳遞,通過加速神經細胞的死亡,改變腦血流量以及供氧能力,因此長期應用麻醉藥物影響神經功能的恢復,老年患者在麻醉以后,由于其自身身體器官功能的減退,各機能的恢復速度更慢,影響著老年患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聽力以及視覺。對麻醉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需要密切關注麻醉的方式,因為患者的神經組織細胞受到麻醉操作不慎的影響,患者會有一些如記憶力減退,精神狀態上緊張恐懼的臨床表現,生活自理能力也相應的下降[5]。該研究通過進行分析比較兩種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是相當必要的。
對于老年患者,一旦發生POCD,相應的會加速其神經系統的衰老進程,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也相應增高,也影響了患者的認知能力、記憶力以及情緒[6]。隨著麻醉藥物的研究和發展,其毒副作用逐漸減小,但仍然影響了患者的神經認知功能?,F已有很多研究者開始關注和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胡紅俠等[7]發現硬膜外麻醉、單純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復合硬脊膜外阻滯均與老年患者手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發生有關,其中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最大的是全身麻醉,影響最小的是硬膜外麻醉。
該研究也通過對比全身麻醉組與硬膜外麻醉組,結果發現硬膜外麻醉組在術后1 d、術后2 d、術后7 d MMSE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即全身麻醉組,并且在術后1 d,對照組和觀察組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分別為11例和7例,發生率分別為31%和20%;術后7 d,對照組和觀察組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分別為8例和4例,發生率分別為23%和11%,觀察組術后1 d及術后7 d的認知障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老年人作為特殊群體之一,需要具體分析治療,針對老年骨科患者選取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案是及其必要的,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能有效地降低其術后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田小生,周婷,崔德華,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2,12(1):1-5.
[2] 徐俊峰.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3):118-120.
[3] 于海超,王延國,高魯渤,等.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對老年肺癌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2,18(1):102-105.
[4] 陳琛,徐光紅,李元海,等.麻醉與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49(1):133-136.
[5] 疏樹華,方才,潘建輝,等.老年病人全麻術后顱內興奮性氨基酸水平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3):290-293.
[6] 蔣宗明,叢昊,仲俊峰,等.硬膜外阻滯對全麻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老年病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3,33(9):1056-1058.
[7] 胡紅俠,王熙,李筠.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能力的影響[J].職業與健康,2013,29(17):2189-2191.
孩子說:去年四個全能獎,她第四名讓給了別人,老師說今年努力會給的?。课液鋈挥X得心在振顫,一種余震的感覺,因為我分不清是我在動或房在動!
這學期孩子的努力我們能感覺得到,看老師的評語;看她的成績;看她平時的自覺用功;看她頂著炎炎烈日轉五條街為媽媽買愛吃的桑葚的行動,我確定她進步了許多。我害怕,努力了一年的玲瓏心是否會象玻璃珠落地而碎……
評獎的目的是給孩子的激勵,有的家長很出色,但……我們承認自己不是最好的家長,然而我們信任老師、支持老師,看著孩子的進步,從心眼里感激老師。我們不善于表達,所以很少和老師溝通,不知道孩子的差距。我們只是看著孩子的痛苦而無助。如果“全能獎”鼓勵了一個孩子,卻打擊了另一個,那么它的方式就值得商榷。
關鍵詞:教材;相同知識點;教法;思考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與選修3教材中有部分相同知識點,很多老師都感到不好教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現以細胞工程中的一個知識點細胞全能性為例進行分析:
一、細胞全能性這個知識點,三本教材中呈現的方式不同
必修1教材呈現的是細胞全能性的概念。第119頁通過圖片6-11,介紹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取胡蘿卜韌皮部的一些細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無機鹽和糖類等物質的培養基中培養,結果這些細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長,形成一個細胞團塊,繼而分化出根、莖、葉,移栽到花盆后,長成了一株新的植株,之后給出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必修2教材呈現的是細胞全能性的實例。第87~88頁在單倍體育種中只簡單講了育種工作者常常采用花藥(花粉)離體培養的方法來獲得單倍體植株這個實例,沒有提出細胞的全能性這個名詞,但編者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到這是細胞全能性的一種特殊表現實例。選修3教材呈現的是做細胞全能性實驗。第34~35頁通過對實驗原理、實驗目的、方法步驟等進行了詳細介紹,相比必修1、2教材中多了脫分化、愈傷組織,再分化、胚狀體或叢芽以及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等新的信息,并通過胡蘿卜的組織培養實驗來獲得這一技術,達到運用植物細胞全能性的特點,以提升能力。
二、細胞全能性這個知識點,三本教材的編寫意圖不同
必修1教材直接給出了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必修2教材則通過單倍體育種中花藥離體培養實例,讓學生理解細胞全能性的概念;選修3教材卻沒有規律性的結論和表述,它通過科技探索之路、細胞工程的發展歷程、細胞工程的技術介紹,提出問題,然后把大量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了解前沿生物科學知識。必修1、2教材注意知識的有序重現,要求學生閱讀、識記、理解教材內容,層次要求比較低,對于初學者非常適合,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選修3教材具有開放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明顯比必修1、2高了一個層次。實際上三本教材對同一個知識點的體現是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認知層次要求。
三、細胞全能性這個知識點,三本教材教學處理方式應不同
1.教學中有意讓學生了解不同教材的編寫意圖
要從必修1中簡單傳授細胞全能性到必修2中,通過實例理解細胞全能性概念,再到選修3運用細胞全能性知識、動手做實驗,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讓學生知道基礎性的模塊教學與深化性的專題拓展是人教版現行教材編寫的特點。
2.教學中有意將必修教材與選修教材結合使用
在講授必修1第119頁克隆羊多利是將乳腺細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養成的時,為了滿足學生對克隆羊的好奇心,可向學生提問:多利羊長得像誰?多利羊是否健康?在必修1中沒有詳細說明問題,老師可以簡單地給學生在學習必修1這個知識點中做拓展性介紹,用一個體現這個知識點的實例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該知識點并提高運用能力,在選修3的教學中教師只要起組織作用。在必修教材的教學中有選擇性的將選修教材中的一些小活動和實例提前引入到教學中,使學生系統地構建知識網絡。
3.教學中有意在不同教材中采用不同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