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約集約用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國家土地資源的現狀,在土地的規劃和利用中必須融入節約集約這一理念。土地規劃利用和節約集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根據社會的發展,人們喜歡利用自然的力量,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自然的角度解釋,我們可以把土地節約集約理解為對土地的合理布局和優化結構,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讓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改善土地的經營和管理,促進土地資源的綜合效益提升,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一、節約集約用地的內涵
在土地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土地的節約集約非常重要,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約集約主要指的是對土地的合理布局利用,讓土地的利用和布局得到更好的優化;同時通過增加土地的投入,降低對土地資源的消耗,讓土地資源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把經濟、社會與生態結合在一起。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節約集約用地:1、節約用地:對土地的數量合理的規劃和利用,在各類建設用地中節約對土地的利用,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對耕地的占用;2、集約用地:提升土地的用地質量,讓各類建設用地得到更好的效率提升,讓土地的利用得到價值體現,全面提升集約用地的程度;3、土地的數量和質量是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節約集約用地也體現在這兩方面,科學合理安排土地的投放數量,科學規劃建設用地的結構與布局,讓土地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提升。
二、土地利用劃和節約集約用地的途徑
(一)規劃創新,引導節約集約用地
在土地的整體管理過程中,土地的總體規劃是最基本的任務和制度,對土地資源的空間管制和用途管制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想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們必須在規劃上面進行創新,讓土地的各種承載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對土地進行節約集約是非常重要的,讓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都得到提升,實現各土地規劃與總體規劃的銜接,實現經濟、環境、人口、資源和空間的總體融合,讓土地的投入更具有價值和意義。
(二)監管創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就目前我國土地的利用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利用的現狀不樂觀,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實現土地的全方位規劃,讓社會的經濟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實現對土地的更好利用,完善和創新監管機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機制的完善是階梯性的,從城鎮到鄉村,建立上下級之間的聯動和動態巡查,對于那些違法用地和浪費土地資源的現象必須做到嚴格控制和懲罰,加大對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讓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但是僅僅完善和和創新監管制度還不夠,必須做大事前的防范和全程的監管,讓整體用地的管理過程更加透明和科學,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對土地的節約集約。
三、土地規劃與節約集約用地的作用
(一)有利于耕地保護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資源,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目前土地資源稀缺是我們面臨的嚴峻問題,正因為這個原因,使得節約集約這一理念得到運用和實施。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耕地的占用是必須的,而耕地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對耕地的利用過程中,政府可以采取相應的政策對耕地進行保護,比如完善土地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對土地的法制化管理;另外通過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經濟政策,讓土地的收益得到更好的管理,更深入的探索對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讓 城市土地的布局更加合理,發揮城市土地利用的做大價值,同時也有利于對耕地的保護。
(二)有利于促進經濟建設與土地再生資源的潛力提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土地的利用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土地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實現對土地的總體規劃,通過對土地的合理布局讓農村土地的產權制度得到完善和創新;節約集約用地是一個系統的任務,不是一個人或者部門就能完成的,必須依靠全社會共同的力量。讓土地資源在類型、結構和分級上面得到優化,實現了土地價值提升,更好的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提升了土地再生資源的潛力。
(三)有利于節省城市建設投資
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可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質量,讓土地的投入得到減少,在這樣的狀況下,城市的用地布局和人口分散結構更加合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平提升,城市用地的增長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是在發展的同時還要適當的控制,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減少對土地的消耗,從而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更好配置;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節約集約的理念融入進去,對土地進行集中的布局,提升城市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語
在國家土地資源的緊張狀態下,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利用是最核心的內容,同時為了環節土地的緊張供需,必須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中融入節約集約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提升對土地的可持續利用,為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做更好的鋪墊,讓國家的土地資源既能夠得到適當的緩解,又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節約集約用地;責任落實;監督
人多地少一直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再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加快,很多地區還存在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加上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更是加劇了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因此,切實保護耕地,加快土地的節約集約化,從而走出一條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路子是關系國家利益以及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以及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客觀需求。
1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的必要性
土地集約節約的實施經過實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與重視,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需求之間的矛盾也隨之尖銳,如何進一步落實責任加強監管,從而更有效地實施土地的集約節約方針,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的努力方向。
1.1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條件
從科學發展觀以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角度出發,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責任與監管機制。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建設的加快,又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因此,如何在科學發展的前提下更好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是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節約集約用地的落實,需要各級部門的努力,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這一政策,從而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創造條件,加強監管是必不可少的選擇。
1.2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是解決工作中問題的有效手段
土地管理法的貫徹實施,以及在日常的清理整頓工作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證明了加強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是很必要的。從2003年之后,各級政府開始進行了各種清理整頓工作,加大力度對不合理的行為進行整治,有效地避免了很多的濫用土地現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據此可以看出,在有法可依的條件下,仍然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那么加強責任的落實以及監督與管理勢在必行。
1.3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是保證政府責任的有效方式
從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度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僅僅依靠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就土地利用的規劃、計劃、指標、價格等作出管理規定外,還必須依靠嚴格的責任與監管制度作為保障。現有的規定看出,政府部門對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的各級部門的職責、考核以及監督等缺少具體明確的規定,缺乏有力的執行力度,很容易出現責任主體不清、執行力度不夠的情況,因此,土地集約節約政策的實行,需要責任的落實以及監管。
2 集約節約用地應堅持的原則
2.1 明確責任劃分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要堅持明確的責任以及職責的劃分,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全過程進行規劃,這項個工作涉及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土地的規劃、計劃、農地轉征用和供地審批、價格等工作環節,其中起作用的是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因此,要根據政府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與措施。
2.2 嚴格監管制度
以嚴格的監管制度對土地管理工作進行落實,監管制度要根據國情并且要在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前提下,對土地管理的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管。土地節約集約政策的實行,應該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監管工作,保證政策的科學化、權威化的實施。
2.3 科學評價體系
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土地資源的利用狀況,并且經過科學的測算論證,從而形成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評價指標,作為有效監管的具體標準與衡量指標。
3 集約節約用地責任的落實與監管措施
3.1 嚴格規范土地的出讓制度
為了更好地保證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我國的土地利用一般是采用出讓、劃撥的方式的來進行。并且為了更好地對土地的流轉就行監管,建立節約集約的用地機制,還需要對土地的轉讓進行嚴格的規范與監管。對經營性用地,要求嚴格的按照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的出讓制度,對公共設施建設用地,在節約集約用地原則的基礎上,采用土地使用權劃撥的方式轉讓。首先,國土資源部要定期的對土地的開發以及了利用情況進行定期的評價,以嚴格完善土地的利用以及調控制度,更好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政策,其次,可以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對土地的轉讓方式以及利用情況進行社會的監督,以更好地監督土地的使用,保證集約節約用地政策的實施。
3.2 落實節約集約用地責任制度
為貫徹土地節約集約政策的實施,各省市要對土地的規劃、計劃、指標以及價格管理等作出政策性的規定,實行嚴格的責任制,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做到責任清楚、職責明確。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節約集約用地的緊迫性,轉變傳統的用地觀念,增強責任感,從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結構,將節約節約用地政策落實到各項決策中。政府要從依法監督檢查、完善監管機制以及健全政府責任多個方面進行部署以及制度方面的創新,通過嚴格的責任制貫徹落實節約節約用地政策。
3.3 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
土地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應該形成上級對下級、監管部門參與的行政體系。政府的各項政策要想落到實處,就要實行嚴格的監管措施,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國土資源部要定期的對節約集約用地措施進行考核,及時的掌握土地的開發利用情況,對那些閑置的土地以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進行嚴厲的懲罰,以增強監管力度,對土地集約利用成績優異、工作突出的部門,可以進行表彰。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與社會監管結合在一起,建立社會監督機制,及時的對集約節約用地的信息進行公開,對地區性的土地節約集約用地指標以及具體的項目指標,定期進行,便于公開的查詢,從而實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透明性,接受社會的監督,以更好地完善監管體系。
4 結語:
明確的責任,嚴格的監管,將形成一道有力的屏障,保證集約節約工作的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以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勁松.堅持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J].國土資源導刊,2006(02)
[2]尹勝哲,何軍,劉旭偉.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推進節約集約用地[J].科技致富向導,2011(13)
一、近幾年節約集約用地的主要做法
近幾年來,大力招商引資,經濟發展加快步伐,土地供需矛盾隨之加劇。為解決土地瓶頸問題,縣國土部門高度重視,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方式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大力推進土地招拍掛,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以來,我縣嚴把土地供應關口,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拍掛,特別是XX年開始嚴格落實國家有關工業用地的政策,對工業用地實行招拍掛,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使有限的土地資源能切實用于投資大、效益好且急需用地的項目,有效防止了土地再次閑置,低效利用,促進了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2.控制增量,盤活存量,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嚴控工業用地標準,工業項目用地達不到規定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筑系數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標要求的,不予供地或對項目用地面積予以核減。嚴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上項目選址必須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除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定無法在規劃區內選址的項目外,一律不進行規劃調整。近年來,縣國土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對批而未供、長期閑置的城鎮建設用地進行清查,通過征收土地閑置費、收回閑置土地等方式,促進土地的盤活利用。XX年共清理5宗閑置用地,面積127.6多畝,目前都已通過整改全部開工建設。
3.依法處置破產和改制企業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縣國土部門依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采取多種方式積極處置破產、改制企業的土地。對改變土地用途、實施房地產開發的,進行公開招拍掛出讓。對出讓給新企業繼續進行工業生產的,進一步明確土地容積率、建筑密度,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
4.加快空心村改造,推進土地集約利用。因地制宜,大力實施“拆舊建新”和“增減掛”項目。對農村老宅基地進行土地整理,推倒低矮破舊的平房,形成統一規劃安置地安置被拆遷村民。對于農村“空心村”現象,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廢棄地和宅基地復墾整理,合理規劃功能布局,規劃居住地,實行集中連片建設,防止農民村民無序建房,亂占耕地。XX年止,我縣開展“拆舊建新”,推廣“新戶型”建設示范點12個,安置農戶300多戶;完成拆舊面積650畝,復墾面積530畝。通過改造,既改變了農村面貌,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二、節約集約用地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亞運會;“三舊改造”
一、用地緊迫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等瓶頸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難以為繼,土地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千方百計盤活存量土地。例如北京利用舊廠區建成文化產業園“798”;上海市利用舊里弄建成“新天地”;廣州市利用紅磚廠建成創意產業園。中山市利用舊船廠建成岐江公園。但是要廣泛地盤活土地還是需要政策支持。
二、廣東正式出臺“三舊”改造政策
2009年國家賦予了廣州市“三舊”改造政策,8月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粵府〔2009〕78號)》要求各地要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戰略部署,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和產出效益的前提下,確定“三舊”改造范圍。下列土地可列入“三舊”改造范圍:城市市區“退二進三”產業用地;城鄉規劃確定不再作為工業用途的廠房(廠區)用地;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禁止類、淘汰類產業的原廠房用地;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的廠房用地;布局散亂、條件落后,規劃確定改造的城鎮和村莊;列入“萬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莊等。
三、亞運文件村建設的契機
2010年廣州迎來了首次舉辦的國際性體育盛會“亞運會”,為做好體育場館和人員接待工作,各區紛紛建設體育場館和配套設施。早在2006年,廣州市就決定將亞運會最大的后勤服務交給番禺,在番禺石樓鎮興建占地2.7平方公里的亞運村,內設運動員村、媒體村、體育官員村以及大型體育場館。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帶來后續的旅游熱潮,番禺人逐漸將眼光轉向連帶的服務行業。番禺區內已有野生動物世界、水上游樂場和機動玩具游樂場,蓮花山古采石場歷史文化旅游區、百萬葵園等5A級旅游景區,這些景區距離亞運城都有一定距離。在亞運城附近還是缺少了個性化的服務載體,比如體現本土風味等餐廳、適應不同民族飲食習慣的特色餐廳,體現本土風情的公園等。雖然這些在短期內都可以建成,但在盛會結束后將馬上面臨結業的困境,沒有企業愿意投資。而在亞運村以東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有這一個背山面水,環境優美的地方,由于位置偏僻,并且保留著一座廢棄的發電廠和停業的拆船公司,一直無人問津。在三舊改造政策實施和亞運盛會來臨之際,國營老廠可否煥發新機?
四、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產業結構提升
(一)連片開發,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景觀規劃
番禺區政府從連片規劃,總體考慮出發,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亞運文化村”規劃范圍東至浮蓮崗,西、南至礪江河,北到蓮港橋,用地總面積約142公頃。其中包括原有山體綠地7公頃,已辦理國有土地證的六間舊廠房用地面積約45公頃,包括蓮花山電力有限公司、江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番禺區拆船軋鋼公司、廣進鑄鍛有限公司、進度集裝箱有限公司等企業。另有聯圍村村民住宅5.7公頃,魚塘、空置地20公頃。規劃范圍內現狀道路狹窄,僅有一條6米寬的村路和廠區內部4-6米不等寬度的小區路。雖然地塊西、南靠水,但外界車輛一般難以抵達西南面的河道旁邊。
控制性詳細規劃從完善路網結構、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用地性質、保證原有綠地、營造河堤河岸景觀、豐富公共開創空間等方面著手,以休閑、娛樂、度假為重點,全方位規劃浮蓮崗地區的長遠發展。用地結構方面,從單一的工業、村民居住用地向居住、商業、辦公、文化娛樂相結合的綜合用途發展。現狀工業與倉儲用地比例58%,道路比例9.5%;控規調整為居住用地比例2.9%、商業文化娛樂等公共設施用地比例為17.72%,對外交通與道路廣場用地36.3%,工業用地比例5.4%,倉儲用地7.31%。
考慮近期服務于亞運會,在控規編制的同時,編制適宜近期實施的景觀規劃。從植物配置、道路鋪裝、城市小品、公共空間設計等方面,制定實施方案。務求近期實施與長遠規劃結合,統籌兼顧,避免重復投資。
(二)修整擴建道路,配置綠道和自行車驛站、公交首末站。
控規以北部的蓮港橋、中部清河東路、東部干線等東西向主干道作為對外交通通道。內部構建南北向26米城市次干道 和15米寬方格網狀支路網作為區內主要機動車線路。河涌旁邊堤路結合建設作為步行和自行車綠道。
近期建設項目包括建設清河東路向東延伸段,建設橫跨礪江河水道的150米長,26米寬的平橋;擴建規劃區東部,浮蓮崗西側的26米寬城市次干道浮蓮路;擴建原蓮花山電廠、番禺拆船公司內部一縱橫道路為15米支路網;建設2.8公里長繞堤綠道和人行景觀帶;在清河路與浮蓮路交匯處北側建設公交首末站。在公交站場和主要公共建筑共布置三處自行車驛站
(三)治理河涌,營造水鄉親水環境
根據番禺區河涌綜合整治規劃,治水原則是“堤固、岸綠、水清、景美”。通過河道疏浚工程,種養蘆竹、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凈化美化河涌;通過堤岸加固,設置臨水綠化帶,堤外修筑自行車綠道和人行道,局部設置親水平臺等方式營造嶺南水鄉風貌的親水環境。
(四)整理山崗、魚塘,建設山地公園、垂釣公園
浮蓮崗上原有亞熱帶植物豐富,但缺少觀賞植物。山南建有骨灰樓,而且登山的小路都是泥土路,平時少有游人登山。整治過程中,搬遷山上的骨灰樓,修筑山頂眺望臺,設置山腳旅客服務中心。修建石級登山小徑。登山道上配置杜鵑、龍眼等本土賞花觀果的植物。發動村集體,整理魚塘及周邊環境,建成50畝的垂釣公園,設置農家樂等餐飲服務。
(五)征用堆場,建設博物館
浮蓮崗南面空地,原為聯圍村集體土地,長期租給附近的集裝箱公司作為堆場。在控規中建設一座博物館、以及城市廣場。在整治過程中,土地開發中心與村集體達成征地協議,在亞運會開幕前完成東方博物館建設,作為景觀綠道上的一個節點。
(六)引入管理企業,廢棄發電廠改造成為休閑酒店;停業拆船公司變身為多元高端餐飲企業
[關鍵詞]城市節約集約用地;用地制度;創新思路;研究
中圖分類號:U214.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2-0002-01
1.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分析
近幾年國家就以國家節約集約利用試點開始了一些節約用地制度的實驗研究,而在多年的制度研究試驗中,分析了以"雙向約束"為主的制度創新模式,這類創新模式明顯的為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做出了一些主要成效和貢獻,這也為更多的土地研究人員提供了分析的助力,幫助更多人研究出對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創新思路的研究。
1.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控制度不夠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控制度是在研究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必要前提。如果不能夠在實行建設用地總量規劃控制制度之前,將總體規劃控制到位,這樣的控制制度是不夠科學的。從而導致城市土地市場在一定時間內的控制總量不穩定,這也會導致無法確定各類建設用地總量。為了能夠將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落實更穩更快更好發展,一定要利用總體規劃空管制度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下來。因此,在本文的制度分析中,要根據建設用地規模、布局、結構和時序安排進行總結分析,研究出好的應對辦法。
1.2 土地利用計劃調節制度不嚴謹
土地利用計劃調節制度是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國家土地利用計劃中,必須要針對時時的狀態而進行調節,如果調解制度不嚴謹就會導致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管理不正常。而根據筆者在本次學術論文的報道中發現,土地利用假話在加強和改進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調解制度確實不嚴謹,這就導致了國家土地市場在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時候出現了和總量制度計劃不符的現狀。這一現狀導致了土地城市建設中很多版塊環節的利用率不夠。這些都是源于土地利用計劃調解不嚴謹而發生的。為了保證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數量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相符,一定要實行差別化的細致調解制度,并且積極地把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歸檔入案已被后期調查。這樣才能夠在降低經濟發展對土地資源的過度消耗的同時增強土地利用計劃調解制度的嚴謹性。
1.3 建設用地使用標準控制制度不強
建設用地使用標準控制制度是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計劃安排中最后一個重要事項。在每一次實行建設項目用地標準計劃的時候,都會從最初的計劃投入,到最后的建設用地標準控制來結束。這一準入標準都是通過每年實際的土地用量和預測建設工程總量來制定的。為了更好地節約城市土地,更集中性的發揮出宏觀調理土地用地的優勢,一定要在每一年都按照標準能控制來完成制度的修訂和實施。在研究了前輩關于限制禁止用地目錄的資料文獻后發現,當前的建設用地使用標準控制制度不強,這樣的控制資源消耗高、環境危害大,而控制之后產生的效果也不好。如果能夠增強這樣的控制制度,將能夠有效的改善產能過剩、土地利用強度低的現狀。根據現代工業用地發展,如果能夠從工業用地節約用地集約和優化配置,則可以較好地實現這一目的。
2.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創新思路研究分析
在研究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時候,自然也要根據各地《意見》確立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體系來試著分析一下應有的濕度創新思路。只有不斷與時俱進,加快制度落實和體制機制創新才能夠更好的為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做貢獻,將國家的土地市場發展的更好。近期開展了一些集中的制度創新研究,并總結出了以下工作創新思路。
2.1 全面部署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建設工作
在研究關于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創新思路時發現,目前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都是按照國家規定本《意見》要求進行的部署工作。但是在2012年底前,這些部署工作基本上都是局限于本地區的。如果想要建立符合本地區,也符合全國走向的土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一定要全面部署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建設工作。由此看來全面部署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建設工作,對于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工作制度有很大的幫助。為了能夠更好地節約集約用地,要按照規定進行部署工作,全面抓緊部署安排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建設工作對于現時期的城市土地市場計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應當盡早的全面開展制度建設的各項工作。
2.2 加快制定規劃管控和計劃調節的專項制度
在根據現有的城市土地建設用地安排中發現,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的審查工作可以幫助更好的制定土地規劃的專項制度,這樣的建設性安排是具有很大作用的。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效率,一定要加快制定規劃管控和計劃調節的專項制度。這種專門為了加快節約集約用地制度供給而設定的加快制定規劃管控和計劃調節的專項制度對于城市土地市場的開發和后期的供給有很大幫助,但凡是為了體現和落實規劃管控制度的想法都要從這加快專項制度的調研入手。本文在研究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實驗中發現,要想價款諸多專項制度一定要從各地的嚴格落實規劃管控制度著手,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速度。
2.3 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創新思路改革探討
為了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并且完善土地市場監測監管系統提高相應的土地制度的創新,探討和引發新一輪的創新思路改革,有必要針對現有的城市地價監測系統數據進行分析,并總結出一些可以有效發揮國土資源的政策。利用這些創新思路和政策來完成新一輪的城市土地施工控制改革方案。
2.3.1進一步完善節約集約用地鼓勵政策
在城市節約用地的創新性辦法中,名列前茅的就是進一步完善節約集約用地鼓勵政策。這種鼓勵政策對國家政府和私人企業都具有一定的鼓勵和支持意義,可以幫助更多的企業利用已有存量土地進行應有的土地建設,這樣也就減少了普漲和浪費。進一步完善這樣的節約集約用地政策自然可以進一步的貫徹和落實股利政策了。有了這樣的創新思路,對于政府企業下一步的土地建設也有了帶頭作用,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發展。
2.3.2積極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創新
有了進一步完善的思路之后,可以試著積極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創新。這樣的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創新是要根據國家政府的指示,按照宏觀的整體調控來繼續深化已開展和未開展的土地,依次協調統一整體的徒弟市場,避免發生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的浪費現象。本文在研究分析了當前中國的城市土地市場運行狀態之后,認為復墾調整利用、低丘緩坡荒灘等再利用是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的,必須要積極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的創新。
2.3.3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標準
在針對城市節約用地的情況進行了一些監測監管之后,得到了一些關于建設用地總量和實際建設用地總數的數據,經過分析研究認為,兩者數據之間的巨大相差是由于沒有按照建設用地標準實施而產生的浪費。如果能夠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標準,就能夠及時廢止不合理的建設用地批準,也就可以解放一部分的用地征地,從而讓廢棄的用地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加強監測監管城市用地征地市場,并且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標準。為了更好地建設和發展土地資源,并且節約利用國家的徒弟條件和經濟,一定要謹記跟隨社會發展現狀,隨時提出更好地用地制度創新思路和改革方案,這樣才能夠加快制定用地新標準。
3.結論
筆者針對城市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現有的工作方式進行了研究,集中研究了節約集約用地過程中現存的缺點,并針對國內的城市土地資源和運行控制方法優缺點整理了一些關于用地制度創新思路的看法和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