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孔明智退司馬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步曲:以目標為宗旨,加強目標意識
目標是教學的統帥與靈魂,只有加強目標意識,才能夠克服教學中出現的無效的勞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必須以“目標”為宗旨,牢固確立“目標”的意識。如果我們在備課前心中有“目標”,并精心圍繞它設計教學時,我們的教學就會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教學的容量悄無聲息地轉化為質量,這種高效的收獲源于我們心中有“目標”。
我曾在《釣魚的啟示》一課中遇到過意想不到的險境,是“學習目標”提醒了我,讓我從困境中巧妙導課。那節課我讓學生進行辯論“如此誘人的魚該不該放?”并要求他們說出理由。剛開始,同學們認為這條魚應該放。當我正竊喜時,突然從教室里傳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這條魚不應該放。”在場的師生大驚失色。緊接著這位同學陳述了她的理由。她認為:作者釣來那條魚多么不容易,那也是他辛勤勞動的成果,理所應當歸他!一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像擋不住的潮水,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好多人已經經不起利益的考驗,他們的觀點也向反方開始傾斜,這意味這孩子的價值觀發生了偏離。在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同時,更應尊重文本的價值趨向。我當即立斷地稱贊了大家談出了心聲,談出了真誠。緊接著我鄭重地問:“孩子們獲得僅僅是一條魚嗎?失去是什么?”這么一提,他們鴉雀無聲,霎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其實這種思索的過程正是他們與個人的利益斗爭的過程。經過我的點撥,同學們豁然開朗,一雙雙小手又一次地舉起來。他們深刻地認識到:遵守道德是每個公民最起碼的準則,它也是個人的精神財富,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就這樣,孩子們在比較、假設分析中明理、悟理!這不僅指導、并糾正了他們的言行,也提升了孩子們的認識。倘若我不明確本課的目標,也看不到他們精彩的自悟過程。因此“學習目標”引領我們走向成功,我深深地感悟到:如果每節課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那么每節課都會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二步曲:潛心解讀文本,靈活駕馭課堂
我們有時候為了求時間上的高效,習慣于草率讀課文三遍左右就大功告成。然后急速拿起參考書,把有用的東西按部就班地抄在書上,以便做好上課解析。由于對文本掌握得不夠,又豈能帶著學生讀出什么“深”的東西呢?更嚴重的是教參書已先行限定了我們的腳步,屏蔽了我們的視野……這就導致于我們只會用固定的模式去引領孩子,孩子又怎能自主品味文本的營養?我們在聽名師講課時,都不難發現:他們一個個靈動的創意恰恰來源于對教材的深入把握。因此我們必須用一種讀者的姿態對文本做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式的細讀與深度,從中挖掘出更豐富的知識。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我們潛心走進文本,沉入解讀文本,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把課堂上的解析靈活地變為建構,那么我們的課堂將閃爍著靈性的智慧,涌現出動態的生成。
三步曲:備課要點記心間,教學細節決成敗
備課要做到:“全”“新”“準”“趣”,才能實現教學的高效。首先,備課中的“全”指全面,它包括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和學法、備教具等內容,要求我們扎實做好每項工作。
其次,教師在備課上必須做到“創新”,進行個性化備課,要以遵循兒童認識規律為前提,以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備課時要突出了“三個體現,四個注重”:體現了課堂學習形式的多樣性,體現了學生的差異性,體現了教案的靈活性;注重了學法指導運用,注重科研目標的生成,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與課后訪問分析,注重教后反思改進。這樣的課堂處處洋溢著不可重復的激情,同時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也悄然綻放。
再次,備課強調一個“準”,找準切入點。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具體問題,使語文課的目標更清晰、效果更顯著。如何尋找文章的切入點呢?其一,緊扣題眼,以點突破。如在執教《孔明智退司馬懿》時,我緊抓題目中的“智”來設計教學。首先從文章的題眼切入,準確高效地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緊接著又圍繞題目問學生:“孔明智退司馬懿,孔明的“智”表現在哪?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讀出了他的智?”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自主探究,達到了“窺一斑而見全豹”的高效。其二,抓中心句,以點升華。在執教《小伙伴》一課時,緊抓瑪莎說的話,質問我們:“她丟了什么?她到底丟了什么?她僅僅丟了食物了嗎?”這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我們深度的思索。是呀,瑪莎不僅僅丟了食物,更重要的是她丟掉了細心。緊接著她又問:“安東知道后怎么做了?她給瑪莎的僅僅是一塊面包嗎?他給她的究竟是什么?”這么一問,孩子們忽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學生明白了我的用意:我以中心句為切入點,將句子深度的理解挖掘出來。隨之我又把句子和課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機柔和到一起組織教學,這又有利于學生形成思維的條理性、系統性,直達教學目標。
最后,備課要注意激“趣”,激起學生的興奮。學生有了興趣,就能刻苦鉆研,克服各種困難,從而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五年級上冊三單元選用的科普說明文,結合不同文本的特點與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改變角色學習文章。如《新型玻璃》,可以讓學生當發明家,在充分學習文章的構段方式,品析語言特點之后,讓小發明家行介紹自己的“發明”,然后再當原創發明家,自己發明創造一種新型玻璃。
四步曲:以生為本善激勵,創設情境貼生活
我們的教學更應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體驗,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相關的素材,創設情境,題材多樣化,呈現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使教學不再是“高處不勝寒”,而是像春天的小溪令人感到親切、有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化的學習。課堂上,教師很注重把游戲引入課堂,例如:拼音博士,特快專遞,快樂大轉盤……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活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使學生在多彩的學習活動中發展了多元智能,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陶冶了學生的生活情操。我們還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當我們學會了贊賞學生,才能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一堂課下來,學生常常會感到意猶未盡。由于創設了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課堂教學中“意外”很多,沒有“預約”的精彩也很多,課堂動態化了。
總之,明確目標是首要,潛心解讀是根本。全新備課是關鍵,關注氣氛是必要。以上的教學“四步曲”譜寫著教學最美妙的旋律,悄無聲息地實現教學的有效性。給你一團金線,愿你在“四步曲”的牽引下結成更多的智慧之珠;給你一扇窗,愿你在“四步曲”的感悟下領略到更美的風景; 給你一把鑰匙,愿你在“四步曲”的引領下踏上更遠的征程……有效的教學將是我們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