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村養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合同豬
在當前市場形勢下,如果說養殖是不愁銷路、穩妥賺錢的項目,那就是養合同豬?,F在一些地方的農村,養豬一般都是選擇養合同豬,個人養豬戶基本退出市場了?,F在養豬行業,一般都是被大公司操控,現在養豬資本非常大,所以養豬人只有養合同豬,這樣可以降低自己的風險。
合同制模式下,農戶只能賺小錢,但這也是穩定增長的一個前提,也就是說,相當于你給公司多賺錢,公司讓你賺得久。而且你還學會了飼養管理,還不愁豬價變動帶來虧本,也只有這樣,豬才能養得久,才有前途。
養合同豬養殖回報率和市場環境分析,一般合同豬5個月出欄 一頭豬回報一般是保底150-400元/頭左右,有些公司一頭豬給到600元。因為是公司提供的豬苗和飼料,風險較少。
2、養牛
對于農村養殖業,有句俗語叫“做生意壓油,搞養殖喂?!?,這話沒錯,根據目前市場行情,養牛也算是目前最保險的養殖行業了。農村養牛,就算沒有飼料光吃草也行,不過就是人勤點,牛長得慢一點,還不至于因為資金問題而導致血本無歸。
另外,現在牛糞在農村還很吃香,只要人勤快一些,也是一筆經濟來源。在農村養牛,如果加點粗料或精料,不用太多,10頭左右的牛,一年糞便下來也能賣好幾千或上萬元。再加上下面的牛羔子,慢慢發展,收入也是很可觀的。
所以,2022年的農村養殖業,針對當前市場形勢,在一切還太不明朗的情況下,選擇養牛,也是一個不愁銷路、能穩妥賺錢的一個項目。
3、養魚
對于具備水資源的農村地區,當前選擇養魚也是比較穩妥的賺錢途徑。另外,相對而言,農村養魚也最穩了,因為沒什么瘟疫,投喂也方便,而且在目前市場上,魚類產品也不愁銷路。
就目前來說,各類水產品的市場需求量一直在穩中有升。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再滿足于豬肉之類的肉食品,人們已開始將目標轉向各種水產品,而且現在政府對野生魚類資源的保護也越來越來重視,所以農村養魚還是有一定前景的。
當然,如果你是在農村包塘養魚,只是養四大家魚之類的品種,并且以人工飼料為主的養殖很難賺到錢。因此可考慮一下將魚塘綜合利用,例如魚鴨混養之類的模式,這樣可以降低一些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利潤。
4、土雞
疫情之下,飼料漲價,消費疲軟,農村靠養殖掙錢確實難。如果在農村具備場地資源,那么,2022年的農村養殖,還是選擇土雞養殖,這樣也不愁銷路,基本能做到穩妥賺錢。
因為土雞一般都是散養,可選的范圍比較多,山上,果園都可以,管理也相對更輕松。天然的蟲草資源更能節省飼料的消耗,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資金。土雞養殖除了喂一些少量飼料外,它還要自己捕食,吸收的營養更均衡,而且在捕食過程中大量的運動讓雞更容易消化吸收,免疫力也增強,肉質也更好。
另外,市場上土雞蛋近些年需求越來越大,不止日常生活,走親訪友也經常會帶一些。那是因為土雞吃的大多是天然食物,土雞蛋含有的各種微量元素也更多一些,并且口感也更好些。
申請人:___ 男 土家族 1987年生 住于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西壤坡村十一組 是巴東縣璽舜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聯系電話:15172981560申請事項:我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申請建設一個占地10畝、生豬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現代化養豬場,豬場地址: 西壤坡村十一組,地名:西壤坡村十一組堰塘坪,面積:10畝事實與理由:本人近年來專心學習養豬技術,通過自學與實踐掌握了一定的養殖知識與技能,形成了自己的養殖體系。并決定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開辦自己的養殖場,同時帶動本村村民一起走發家致富的道路。
新建___養豬場,一定會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辦事,實行人畜分離、集中飼養、封閉管理,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在規定的禁養區內進行,糞污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實現飼養標準化。
新建___養豬場的目的是,響應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大力發展扶持畜牧業向規?;茖W化標準化無公害生態型養豬模式。為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和《國務院辦關于促進生豬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通過擴大養豬規模,增加農民收入。當前,國家出臺了很多扶持行業發展的政策,對養豬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因此,及時進行養豬業的規?;l展,集中養殖提高養豬生產效率,有利于生豬疾病的控制,穩定綜合養殖效益,從而能夠長期較穩定地為社會提供安全的豬肉產品。
新建___養豬場,有利于工業飼料的推廣,有利于統一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規模效益,有利于凈化農村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有利于加快產業化進程。
1養殖技術普及推廣的意義和現實問題
(1)普及推廣養殖技術的意義。農村畜牧養殖業中,定期組織培訓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有助于農村養殖產業化進程的全面加快,并且大力普及農村養殖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對促進養殖業發展意義重大。(2)人員素質問題。近年來,農村青壯勞動力到城市務工是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具體表現,由此造成農村畜牧養殖中接受養殖技術培訓的人員年齡普遍偏高,而且文化程度較低。由于文化程度限制,他們在接受新觀念、新信息,以及新技術時,無法全面理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運用新技術,多是依靠以往經驗進行養殖。(3)技術推廣方式有待創新。就現階段而言,農村畜牧養殖中推廣養殖技術的方式多為培訓、宣傳、現場指導或咨詢等簡單形式。實際上,在推廣任何一項新技術前,都必須先通過實驗、示范和培訓實踐,如若不經過以上程序便進行推廣,不僅養殖戶難以提高對養殖技術的認識,養殖技術推廣效果更是難以保證。特別是面對農村養殖較為分散的局面,養殖技術推廣的難度將更大。(4)畜牧養殖結構有待改善。就我國農村畜牧養殖業當前發展勢頭而言,建設示范項目并未充分體現出帶動作用,農村畜牧養殖業發展速度遠遠不夠。尤其是畜牧養殖結構還較為陳舊落后,嚴重制約著農村畜牧養殖業的高速發展。比如隨著農村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初級產品過多,但高附加值產品則相對較少。
2農村畜牧養殖中技術推廣對策
(1)圍繞“三化”推廣應用畜牧科技。農村畜牧養殖應圍繞產品優質化、畜牧產業化及生產標準化開展畜牧科技推廣應用工作。首先,對現代畜牧養殖配套技術、高效畜禽飼養技術、飼養集約化規范技術、防治動物重大疫病技術及種植優質飼料技術需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其次,針對農村畜牧養殖業發展急需的技術,國家相關技術部門應積極投入開發試驗,并示范推廣到農村中。第三,國家政府應加快畜牧示范場、科技示范園和示范企業的建設進程,統籌安排開發畜牧產前、產中、產后技術,以便協調畜牧養殖各項技術水平的同步發展,促進其全面快速提高。第四,大力研究開發糧經飼三元種植技術,促使農作物秸稈、光熱水資源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最后,地方政府部門應培養農民的管理能力、經營能力和科技能力,有效增強其創業和經營的能力。(2)養殖技術推廣應用依據應以“三種力量”為主。要有效促進農村畜牧養殖業高速發展,確保養殖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作用得以實現,離不開“三種力量”的大力支持。畜牧養殖戶、畜牧科技人員和農村鄉鎮村辦組織即所謂的“三種力量”,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畜牧養殖科技人員為主力人員,農村畜牧養殖業要實現快速發展,在其畜牧養殖過程中就需要畜牧養殖技術人員的及時指導培訓,農村畜牧養殖戶要獲得更高經濟效益,需要技術人員大力推廣應用養殖技術,通俗來說,技術人員就是農村畜牧養殖人員學習專業養殖技術的教師,因此,其對促進農村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極為重要。而農村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則是農村鄉鎮村辦組織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保證養殖技術推廣應用更加合理規范。(3)養殖戶方面。科技進步有助于推動畜牧養殖業進步,因此,大力普及先進技術和科學知識是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做足養殖戶的工作,便可實現推廣和應用畜牧養殖技術。而要促進養殖戶素質的提高,首先還得轉變養殖戶的養殖觀念,提高他們對科學養殖技術的認識,幫助他們掌握相關養殖配套技術,促使他們進行標準化生產,最終熟悉現代養殖技術,進而保證收到良好效益,并為新技術的有效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海霞 孫燕華 單位:山東省萊陽市大夼畜牧獸醫工作站 山東省萊陽市萬第畜牧獸醫工作站
我縣自古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山多地少,環境優美,是旅游和度假首選之地。而我縣又是黃山市傳統的養殖大縣。近些年來,規模養殖不斷發展,養殖污染也時有發生,隨人們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每年大大小小的養殖污染糾紛經常發生,養殖和污染這一矛盾難以調解,養殖發展現狀堪憂。筆者長年在基層農村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就農村規模養殖污染防控提出以下想法:
1養殖現狀
我縣現有規模養殖企業500余家,年飼養生豬30余萬頭,禽120萬羽,已建立污染處理設施不足50家;其余的養殖企業還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飼養,每年產生的糞便達6萬余t。部分養殖企業私自亂排嚴重污染了環境,周邊群眾意見較大,也給養殖企業造成損失。如2011年,我縣唐里村占地2000m2投資50多萬元的某生豬養殖場正式啟動。不久,來自村里、學校的投訴就一直沒間斷。實地查看,養殖場就在河邊200m處,糞便隨地堆放。養殖場后面就是學校,中間相距不到500m,那氣味那環境不是所有家長和老師都能放心的。幾經調解,不得不換場址。2012年重新投資200余萬元,建立新場址,耗費了大量精力,而給養殖戶帶來的經濟損失已不再是個小數目。此外,已建立污染處理設施,但因使用方法和處理設備缺陷等原因,污染處理依然達不到要求。如坡山村一農戶新建成生豬養殖場,雖有沼氣池排污,清理也勤快,但隔墻就是住戶,鄰居則備受折磨,從偷偷開始建場到養殖,鄰居就一直投訴不斷。另一戶則在自家的屋后空地修建了生豬養殖場,場址在村莊最高處,雖然建有沼氣池,打掃也勤快,但是那氣味卻總是飄蕩在村口。近年來,該村成為百佳攝影點興起了旅游業,迫于各方面壓力,兩家養殖場最終關閉,家庭經濟發展損失很大。
2原因分析
通過以上情況分析,選址不當是造成養殖糾紛和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其二排污系統不健全,造成的環境污染;其三拋開人為因素,在人口密集處養殖,存在更多養殖風險,比如運輸、衛生、消毒、疾病等都會大大提高,養殖風險成倍增加,即便不是因糾紛問題,將來也會因豬場內部問題而遭受經濟損失。
3應對措施
3.1合理規劃
(1)縣級層面要出臺養殖規劃,建立禁養區和限養區設定指導意見;(2)各鄉鎮要結合本地的具體實際和水源地保護及居民空氣污染范圍,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范圍;(3)要加強養殖場選址審批和監管。
3.2合理選址
3.2.1養殖場的選址直接關系到投資成敗和公共衛生安全。
應由當地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協同土地部門,共同謀劃選址,避免土地糾紛及盲目從事。場址要環境幽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道路及周圍可以栽樹,既可以遮蔭又可以改善豬場小環境。在我們山區還要避開滑坡塌方等地段。要遠離人口集中地1000m以上,與其他養殖場保持至少500m的距離,避開風景區。選場址,要有足夠的面積,包括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最好還要預留出發展區。保證水源充足且水質良好。遠離生活飲用水。供電應距電源近,以保持供電穩定。交通要方便,運輸生豬、飼料和運輸糞便的道路不要交叉,以免造成污染。
3.2.2整體布局
生活管理區要安排在上風頭豬場的一角,最好單獨一院。生產區的豬舍應背風向陽干燥通風,做到冬暖夏涼,減少飼料消耗。周圍有綠化,舍間距離最好能保持豬舍高度兩倍以上,中間也應進行綠化。飼料加工室、儲料室應該建在一起,與運輸路相通,方便運輸,但又要與母豬舍保持一定距離。養殖場門口設置消毒池,與大門同寬,長度必須大于車輛輪胎周長。
3.2.3舍內布局
豬舍設計直接影響著豬場的經濟效益。其規劃不但與管理效率有關還與疾病控制、污染防治等息息相關。對公豬舍、母豬舍、母豬分娩舍、保育舍、肥豬舍等各方面都要按照養殖場需求來進行規范布局。比如,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口,遠離母豬舍,避免公豬聞到母豬氣味而騷動不安;育肥豬舍應建在場門附近,便于進出。不同舍間在數量上應達到一個平衡,不同豬舍在設計上也有所不同,應按其所需進行規范設計和布局。
3.3建立畜禽糞便處理設施、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
(1)養殖場要建立雨污分離和沉淀系統,做到干清糞分離;(2)全縣要建設一個畜禽糞便處理廠,選擇一個合適場所新建一個有機肥廠,集中消化全縣的畜禽污染物;(3)建立土地承載消化糞尿體系,加大土地流轉,消化剩余的糞尿;(4)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可建設化尸池化制,有條件的可購置動物尸體高溫化制設備,開展高溫生物降解發酵。
3.4加大養殖污染執法
飼養七彩山雞是一項“短、平、快”的高效養殖項目,是新農村建設中農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農戶只需將空、廢、舊、閑房屋適當維修就可投入使用。我們通過與黔南州龍山生物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指導農戶養殖七彩山雞。以下就農戶利用庭院小規模養殖七彩山雞介紹幾項技術措施。
一、飼養前的準備工作
1.消毒。購進雛山雞前要對圈舍進行徹底維修、清掃、消毒。具體做法是:對房屋的破損部位進行維修,以預防山雞外逃和防寒保溫,然后用石灰粉刷墻壁進行消毒,地面用3%燒堿(氫氧化鈉)水噴灑,舍內按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0克加水10毫升、福爾馬林20毫升,密閉熏蒸消毒24小時,然后打開門窗通風,鋪好墊草備用。
2.備足飼料、飼槽、飲水器及相關藥品。選用營養價值高、易于消化、適口性好的優質雞飼料,或按飼料配方備齊所需飼料原料自行配制;備足已消毒好的飼槽、飲水器;準備好消毒藥品、抗菌素、消炎藥、維生素和疫苗等。
二、飼養管理
1.育雛階段(0~60日齡)。該階段雛山雞幼小,各種器官功能發育不健全,但代謝旺盛,因此是七彩山雞飼養的最關鍵時期,管理應做到科學細心。
①調控好溫濕度。溫度是七彩山雞育雛成功的關鍵因素。進雛前12小時必須對育雛舍進行預熱,將室溫控制在37℃左右。1~7日齡雛山雞的育雛溫度為36~37℃,7~14日齡為34~35℃;2周齡后育雛溫度每周降低2℃,直至過渡到室溫。溫度要相對穩定,忽高忽低易引起雛雞受涼感冒。相對濕度以控制在65%左右為宜。
②飲水與開食。雛山雞進入育雛室后,首先要給飲水。水溫與室溫相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糖、維生素和抗生素,并保證不斷供水。喂水后半小時即可開食,前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5次,5周以后每天4次。此外,應保持環境安靜,喂料、換水時操作要輕,減少驚嚇,防止飛逃,避免應激。
③及時斷喙和合理控制飼養密度。七彩山雞有啄癖現象,防止啄癖的有效辦法是斷喙。第一次斷喙在14~20日齡進行,第二次在7~8周齡轉群時補斷喙。方法是上喙斷去1/2,下喙斷去1/3,斷喙前3天,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K3,以防出血過多。每平方米飼養1~10日齡50~60只,11~30日齡30~40只,從4周齡起每平方米面積每周減少5只,到8周齡時每平方米為10只。
2.育成階段(60~120日齡)。此階段是增重最快的時期,一般日增重10~15克,因此青年雞的飼養好壞關系到能否早日作為商品雞上市。其飼養要點是:將公母雞分開,50~60只1群,圈舍內設置棲息架,投喂綠色營養全面的飼料,均衡投料,保證每只雞能吃好吃飽,并定期驅蟲,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6只。設置砂礫場地,使其能“砂浴”。育成后適時上市銷售。
三、疫病的預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