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紂王與妲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無線傳感器網絡;分區;非均勻分簇;最小生成樹;生命周期
中圖分類號: TP393
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近年來,物聯網因其巨大的應用前景已成為各國政府、學術界和工業界極度重視的研究熱點。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傳感器節點相互通信形成的多跳自組織網絡,是物聯網底層網絡的重要技術形式。目前大規模無線感知網絡在軍事、智能交通、環境監測、地震冰災和現代農業等領域的應用需求非常迫切[1],而如何有效解決能耗問題[2],提高網絡生命周期一直是其核心研究問題[3]。
現有的物聯網中無線感知網絡的規模一般都較小,節點數目大多在幾十到幾百個。而在大規模的監測系統應用背景下,為獲取精準的監測數據,通常需在監測范圍內布置大量的傳感器節點來采集數據,呈現出分布范圍廣、規模大、數量多且密度不均勻等特征。另外,若大量傳感器節點將感知到的數據經過多跳傳輸到匯聚中心會加快匯聚點周圍節點的能量消耗,即產生能量空洞問題[4],從而縮短了網絡生命周期。
針對大規模傳感器網絡中節點數量多且分布不均勻的情況,提出一種基于區域分簇的大規模無線傳感器網絡生命周期優化策略(Regional Cluster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Strategy, RCS),該策略將大規模網絡劃分成區以均衡簇首分布,各區彼此獨立,區內并行采用不均勻分簇以緩解能量空洞問題;簇間通信時構建基于網絡能量代價的最小生成樹,合理有效地進行多跳路由。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能有效提高網絡運行效率,均衡網絡能量消耗,延長網絡生存周期。
1相關工作
在無線傳感器網絡體系結構中,基于分簇的層次式路由具有拓撲管理方便、能量利用高效、數據融合簡單等優點[5]。經典的低功耗自適應集簇分層協議(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LEACH)[6]隨機選舉簇首,并以單跳方式讓簇首與匯聚點直接通信。基于簇首距匯聚點距離較遠,又傳感器節點通常由電池供電而受能量約束,研究表明,簇首與匯聚點通信時采用多跳路由更有利于節約能量[7]。Younis等[8]提出的混合式分簇(Hybrid EnergyEfficient Distributed clustering, HEED)協議先根據節點的剩余能量選取簇首,然后以簇內部通信代價的高低競爭選出最終簇首,由于需要在簇半徑內進行多次消息迭代,其通信開銷也比較顯著。文獻[9]首次提出利用非均勻分簇解決能量空洞,但其考慮的是一個異構網絡,簇首為超級節點,且事先計算好節點部署位置,無動態構造簇的操作。文獻[10]提出的聚類方案(EnergyEfficient Clustering Scheme, EECS)中,通過考慮候選簇首到匯聚點的距離遠近構造不均勻的簇來均衡簇首負載,但其只是在局部比較節點剩余能量,沒有從整體協調節點能耗,并且簇間通信同樣采用單跳通信,限制了算法的擴展性,不適合在大規模網絡中使用。
Li等在文獻[11]中提出了一種將非均勻分簇與簇間多跳路由有機結合的路由協議(EnergyEfficient Uneven Clustering, EEUC),利用非均勻競爭半徑使得靠近基站的簇的成員數目相對較小,從而簇首能節約能量以供簇間數據轉發使用,均衡網絡中所有節點的能量消耗。文獻[12]中繼承非均勻分簇結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蟻群算法進行路由優化,引入鏈路可靠性和實時性參數進行多路徑搜索,更新信息素并設計下一跳概率公式,但是這樣的策略易陷入局部最優。文獻[13]則針對網絡中耗能不均問題提出一種基于馬爾可夫博弈的能量均衡路由算法,定義了能量和信譽值的二元收益函數,給出節點轉發的狀態轉移概率,并根據收益函數進行能量調節,求解出能量和收益之間的均衡系數,促進節點間的合作,實現節點能量的均衡消耗。另外,隨著傳感器網絡應用的拓展,網絡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路由算法也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14]。
上述優化無線傳感器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主要可以歸納為:1)現有的算法在感知節點龐大的情況下,因網絡內每個節點需參與簇首競爭進行比較,整個網絡消息量會因此驟增,效率不高。2)節點競選簇首時考慮其剩余能量雖有利于均衡網絡能耗,但在節點分布密集程度不同時可能當選的簇首不理想,不能均衡節點能耗。
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區域分簇的大規模無線傳感器網絡生命周期優化策略RCS是在傳感器節點數量龐大、分布不均的情況下先劃分網絡進行局部并行分簇,不僅減少通信量,提高運行效率,也能均衡簇首分布。采用不均勻分簇,并設置時間閾值控制簇首競爭的比例,提高競爭效率。在簇間通信時綜合考慮簇首節點之間的通信能耗、剩余能量和與Sink的距離來構建基于網絡能量代價的最小生成樹進行多跳路由,均衡簇首能耗,從而有效延長網絡生命周期。
2大規模傳感器網絡的區域劃分策略
2.1網絡模型及假設
考慮在一個矩形監測區域內隨機部署n個傳感器,周期性監測周圍環境進行數據采集,匯聚點Sink位于區域中心。假設此時網絡能覆蓋全部監測區域。si表示第i個傳感器節點,則節點集合為S={si1≤i≤n}。有以下假設:
1)所有節點都是同構的,且都有唯一的ID;
2)節點部署后均不會發生位置移動,可通過某種定位算法獲知自身的地理位置;
3)鏈路對稱,若已知對方發射功率,可根據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計算其到發送者的近似距離;
4)根據接收者的距離遠近,節點可以自由調整其發射功率以節約能量消耗。
2.2能耗模型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節點的能耗來源主要有數據的采集、融合與傳輸,其中數據傳輸所消耗的能量遠遠大于其他部分的能耗[16]。因此,本文主要考慮網絡中數據傳輸能耗,采用典型的無線通信能量耗費模型,見式(1)。節點發送l比特的數據到距離為d的位置,其能耗為:
ETx(l,d)=
lEelec+lεfsd2,d
lEelec+lεmpd4,d≥d0 (1)
其中,Eelec表示發射電路損耗的能量。若傳輸距離小于閾值d0,功率放大損耗采用自由空間模型;若傳輸距離大于等于閾值d0時,采用多路徑衰減模型。εfs、εmp分別為這兩種模型中功率放大所需的能量。同樣,節點接收l比特的數據消耗的能量為:
ERx(l)=lEelec(2
此外,用EDA表示融合單位比特數據消耗的能量,即簇首節點進行簇內數據融合的時候,每處理1b的數據需要的能量損耗為EDA。
2.3網絡分區
在已有算法的初始階段,網絡中所有節點都要在全局內進行判斷是否成為簇首節點,并在簇首選定后以自組織的方式形成簇,這就需要一系列的廣播和設置工作。在節點數目龐大且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由于所有節點都要參與比較,從總體上看,整個系統發送的廣播數量非常多。圖1給出本文網絡分區拓撲示意圖,感知節點隨機分布在監測區域內,有密集程度區分,Sink節點位于區域中心。
本文采用層次聚類算法先將大規模網絡劃分為若干子區,各區獨立選舉簇首和分簇以提高并行效率,減少所有節點的能耗。在網絡分區階段,節點首先將自己的位置信息發送給匯聚點,由匯聚點根據節點間的距離將整個網絡劃分為多個子區域,規定每個節點只隸屬于一個區。劃分結束后,由匯聚點向節點廣播子區劃分的相關信息,最后由各個節點根據這些信息及其位置確定所屬的子區。劃分好的子區在整個網絡生命周期內固定不變,以減少頻繁分簇的能量消耗。
由式(1)可知,節點之間數據傳輸的能耗與距離密切相關,所以分區時采用凝聚的層次聚類方法――AGNES(Agglomerative Nesting)[17],基于節點間距離對各節點進行聚類劃分網絡,劃分后的各子區內節點分布相對均勻。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只考慮距離因素,而對其他可能對網絡生命周期也有影響的因素如剩余能量不作考慮,因為節點的剩余能量是實時變化的,這樣會導致分區也要動態變化。為防止過度擬合,減少離群點對聚類結果的影響,需設定閾值M(M∈(0,1)),即當被聚類的節點數占總數的比值為M時,聚類停止。這樣,將分布相對均勻的節點劃分到一個區域里,各區節點只需進行局部通信來競選簇首,既改善簇首分布不均勻問題,又減少了通信代價。
如圖2所示,經過聚類后,圖1的整個網絡會被劃分成3個密集程度不同的子區。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子區內的感知節點將數據傳給競選出的簇首再傳給匯聚點Sink;而對于子區之外的感知節點,稱為離群點,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選擇距其最近的簇并將數據傳輸給區內與其最近的節點或是直接傳給匯聚節點Sink。
3分布式的區域內分簇策略
從圖2中可以看出,監測區域內感知數據需以多跳的方式傳送到匯聚點,易導致在匯聚點周圍形成能量空洞,進而無法將感知數據送達到匯聚點,嚴重影響網絡壽命[2]。實驗結果[18]表明,一個傳感器網絡生命結束后,總的節點剩余能量超過90%。本文經過上述網絡分區后將網絡劃分為若干個子區,各區彼此獨立,而區內依據局部競爭,采用分布式的不均勻分簇策略以緩解能量空洞問題,有助于提高競選效率,延長網絡生命周期。
3.1分簇策略
本文分布式的區域內分簇策略按周期性進行數據采集,每輪包括設置和穩定兩個階段,在設置階段完成簇首競選和組簇的工作,數據的收集和融合處理、簇間通信則在穩定階段進行。在設置階段開始時,匯聚點Sink廣播一條用于網絡初始化的消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消息強度計算與 Sink的距離。
3.1.1 競選簇首
同EEUC[10]中,參與競選的候選節點都維護一個鄰居節點表,見表1,并按一定規則競爭出最終簇首。
表1中,id字段為節點的唯一標識;state字段表示節點狀態,為“Candidate”;Eres是鄰居節點的剩余能量;dtosk是鄰居節點到匯聚點Sink的距離長度。
規則1在競選過程中,若候選簇首si宣布其競選獲勝,則在si的競爭半徑內的所有候選簇首均不能成為最終簇首,需要退出競選過程。
而候選簇首si的鄰居節點集合包括與si具有規則1所約束的競爭關系的所有候選簇首節點,其定義如下:
定義1在RCS簇首競選算法中,候選簇首si的鄰居節點集合si.Neb為:
si.Neb=
{sj|sj是候選簇首,d(si,sj)
每個候選簇首的競爭范圍為Rcomp[9],見式(3):
[12]MIAO C, CHEN Q, CAO J, et al. Energy balanced uneven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ant colon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3, 33(12): 3410-3414. (繆聰聰 陳慶奎 曹劍煒,等. 基于蟻群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能量均衡非均勻分簇路由算法[J]. 計算機應用, 2013, 33(12): 3410-3414.)
[13]DONG R, MA Z, GUO Y, et al. A Markov game theorybased energy balance routing algorithm[J].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2013, 36(7):1500-1508. (董榮勝,馬爭先,郭云川,等. 一種基于馬爾可夫博弈的能量均衡路由算法[J]. 計算機學報, 2013, 36(7):1500-1508.)
[14]KONG Y, YAO J, ZHANG M. QoS multicast 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Ad Hoc networks based on MMAS with lifetime estimation[J]. Journal of Chinese Computer Systems, 2015,36(1):44-48. (孔宇彥,姚金濤,張明武. Ad Hoc網絡基于壽命估算MMAS的QoS組播路由優化算法[J].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5,36(1):44-48.)
[15]ZHAO T, GUO T, YANG W. Energy balancing routing model and its algorith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Journal of Software, 2009,20(11):3023-3033.(趙彤,郭田德,楊文國. 無線傳感器網絡能耗均衡路由模型及算法[J]. 軟件學報,2009,20(11):3023-3033.)
[16]HAN J W, KAMBER M.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M]. 2nd ed. FAN M, MENG X, translated.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7: 263-266. (HAN J W, KAMBER M. 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M].2版.范明,孟小峰,譯.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63-266.)
習慣上,人們總是喜歡把紅顏和禍水兩個詞聯系在一起,可有了紅顏,就真的是禍水么?我認為不然。
西楚霸王,項羽,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英雄!雖然最后落得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下場,可是英雄畢竟是英雄。他有著復國興邦的決心,破釜沉舟的智慧,統一華夏的壯志……這所有,都說明了項羽這一——“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不平凡!當然,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位傾國傾城的美人----虞姬。虞姬是項羽最喜愛的妻子,平時的她端莊嫻雅,因仰慕項羽英明來當項羽的妻子。她是一位絕世的美人,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自從劃定楚河漢界,項羽劉邦都守在各自的國度里。聰慧的虞姬雖然知道人的野心是無止境的,劉邦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但她,為了不使項羽徒添煩惱,于是便沒有把她的這一想法透露給項羽。直到大勢已去,周邊四面楚歌,她為她心愛的西楚霸王跳了最后一支劍舞。夕陽照到了軍中的營帳上,映照在她的身上,那是一支怎樣絕美的劍舞;在舞蹈的最后一式,她順勢將劍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抹,血流而出,那又是一支怎樣凄美的劍舞!最后,她使出全身的力氣對項羽說,她能夠陪在霸王身邊,死不足惜!望霸王珍重,莫要愧對江中父老。這樣的女人,能說是禍水么?
再說說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她本是一個民女,后唐玄宗見她生的楚楚動人,便召她入宮為妃。說實話,她雖有著一副羞花之貌,人們對她的評價卻不怎么樣。自從有了她的出現,唐玄宗開始沉迷于她的風花雪夜之中,整天不理朝政,正是有了唐玄宗后期的這些表現,朝政一片混亂,最終爆發了禍國殃民的“安史之亂”。可是,話又說回來,楊玉環并沒有參與“安史之亂”,她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況且,她也只是一個女流之輩,哪能使一個好端端的王朝滅亡?所以,楊貴妃是紅顏,但算不上是禍水。
最后再來討論一下一個人人憎恨的女人——蘇妲己。這個女人,可以說是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美女。傳說,商紂王施炮烙,造鹿臺,都是為了博得她的歡心。人們說,是妲己用美色迷住了紂王,最終斷送了整個商朝。而依我看來,這也未必都是妲己的錯,妲己雖狠毒,但她畢竟不是一個國君,沒有權利決定一個國家的事。而商紂王卻是整個酷刑的實施者,眾多的傷天害理之事都是他親手實施的,他的過錯,遠遠大過妲己。歸根究底,是商紂王的昏庸無道導致王朝的滅亡,而并非妲己。如此看來,妲己雖狠,可無權左右國事,而商紂王才是真正的禍水!
紅顏,未必是禍水!
1、演過蘇妲己的演員有:林建明、周丹薇、梁麗、傅藝偉、葉素梅、羅海瓊、陳怡真、溫碧霞、范冰冰、林心如、霍思燕、師偉、張馨予、李依曉、藍燕、潘霜霜、唐瑞宏、潘春春、冉紅丹、王麗坤。
2、蘇妲己是商紂王的王后。
3、妲己(生卒年不詳),己姓,字妲,有蘇氏部落女,溫國(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傳說妲己是一個美人。據《國語·晉語》記載: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打有蘇氏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而《竹書紀年》記載為帝辛九年攻打有蘇,娶妲己,《帝王世紀》則記載為:帝辛二年即納妲己為妻。
4、關于妲己的種種記載及傳說,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等各種器具,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才對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來源:文章屋網 )
其實,世間萬物,美麗的事物不一定美,丑陋的事物不一定丑,只是我們看待它們的方式和心情不同.
《巴黎圣母院》中的男主人公“美”嗎?可能大多數人認為他丑陋無比.但我卻認為他很“美”,因為他有一顆善良的心,而這顆善良的心,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所以我認為他很“美”.
商妲己美嗎?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她很美的,然而,在我看來,她“無比丑陋”.就是因為她,紂王才沉迷于酒色,荒廢政業,不理國事,以至于國破家亡.妲己為了看人的腿骨里是什么東西,紂王便將一老一少爺孫倆的腿骨鋸斷,妲己為了看他叔叔比干的心是否是七竅玲瓏心,紂王便將叔叔抓來,掏出比干之心.諸如此類之事,數之不盡.這些事,能讓我認為她很美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杜牧筆下,美麗動人的楊貴妃變的“丑陋”,就是因為她,唐皇為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當你看見一朵梅花在冬風中搖曳時,你會覺得它很美嗎?答案是肯定的.它不僅外表美,它的心更美,它在寒風中獨自開放,表現出它的堅韌與堅強,“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它只是想把春天到來報給大家,然而其它芬芳們都因此來嫉妒它,但它卻置之不理!可見它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摘要:網絡創業因投資小、風險小和回收快而受到在校大學生的青睞。然而,大學生網絡創業在運作過程中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其中創業團隊的組建和優化尤為突出。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以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內的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為樣本,對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調查研究,并提出了進一步優化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對策
引言
在黨和國家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的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開來。很多城市或高校都為此建立了大量的創業園區。網絡創業因投資小、風險小和回收快而受到在校大學生的青睞。但是,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在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了種種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分析其原因,進而提出進一步優化創業團隊的政策或建議,這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狀況調查
為了了解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的現狀,以及團隊建設中遭遇的問題與困惑,分析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的各個問題,進而提出相對應可行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大學生網絡創業成功率,我們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內的在校網絡創業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實證分析和研究。
1.1 調查方法
為了加強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本研究采取了如下多種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通過查閱相關論文、期刊、雜志、互聯網等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別人的研究成果、經驗以及經確認的結果上,確定研究方向和內容。
(2)問卷調查法。根據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方面的內容,我們編制了調查問卷,問卷由20個問題構成(15題單選,5題多選)。問卷發送了160份,收回158份,有效問卷152份,問卷有效率96.2%。
(3)訪談法。通過對部分學生網絡創業團隊負責人及有關創業指導專家的訪談,我們對大學生創業團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追根究底式的探究,并為提出有價值的對策與建議奠定了基礎。1.2 調查過程與數據處理
本次問卷調查是對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存在問題的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是杭州下沙高教園區范圍內的在校網絡創業大學生。所有的調查結束后,對問卷進行了整理和數據的編號處理,將數據全部輸入進了電腦,并用spss統計軟件對其進行了整理和統計分析。
1.3 主要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我們的統計結果來看,大學生網絡創業人員以男生為主,占80.26%(遠多于女生的19.74%);從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人員的專業類別分布情況來看,各專業的都有。但是管理類的超過半數,占62%,其次是理工類、藝術類和教育學類,分別占15%、10%和9%(見圖1)。每個創業團隊的人員組成都不多,1-3人的創業團隊占33.55%,4-6人的創業團隊占53.95%(見圖2)。從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的滿意度來看,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人員對于自己所在團隊的團隊建設表示滿意,但是滿意程度的級別還有待加強。當然也存在不滿意的狀況,只有深入的了解團隊建設所存在的問題,能從現象看到本質,并且能將問題改善優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滿意度。
另外,除了領導力、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外,其他各項團隊所具備的能力都低于我們對創業團隊建設中團隊成員能力的看重程度(見圖3)。
2、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團隊領導者的領導能力不夠強
雖然數據統計顯示大學生團隊成員對領導者的信任度高達96.71%,而對于團隊是否有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問題上大家未能給予正面的回答。但是從各項其他數據統計中不難發現,很多問題主要源自于團隊的領導者,具體表現是團隊領導者不能以身作則,無法成為團隊的典范。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有的團隊領導者在平常的團隊學習中拖拖拉拉,不及時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學習。有的則表現得比較松散,在團隊學習時也不積極。其次,全隊領導者缺乏應有的執行能力。從我們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來看,不少大學生創業團隊的領導者顧慮太多,在決策時容易受團隊成員的影響。在遇到危機時,有些領導者無法冷靜,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危機。
2.2 職責不明確,缺乏主動性
很多時候對于團隊成員之間應該有明確的責、權、利的劃分。而對于團隊成員之間的分工配合和團隊流程、制度方面如有疑惑,應該主動的向團隊成員或領導者提出疑問與建議,增強自己在團隊中的主動性。
然而,從我們對調查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這些做的顯然都是不夠的。
首先,分工合作不明確。鳥兒要飛得更高更遠,它的雙翼一定是平衡的,假設一翼很強大,它可以一時飛得很高,卻很難飛的長遠。大學生創業團隊中往往是團隊內部各隊員間分工不明確,合作不默契,在開展工作時多數都是組長一個人親力親為,其他成員不想做事,同時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其次,缺乏主動性。由于人的惰性和依賴性,在很多大學生團隊中,隊員之間就會因為分工上不合理的原因產生心里不平衡,如:為什么他做的工作那么容易,而我的卻那么難?為什么他的工作那么少,而我確要做這么多?這些都會打擊到隊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缺乏主動性。
2.3 缺乏有效溝通
溝通是團隊建設中最基本的要素,它貫穿于整個團隊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但是在大學生的創業團隊中卻缺少有效的溝通,導致團隊學習不能高效地進行。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創業團隊在創業實踐過程中往往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而不能及時主動地將自己面臨的問題與其他成員進行有效地交流,由此不但導致了團隊整體的戰斗力下降,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溝通的不暢導致團隊成員之間萌生出很多小矛盾,有些小矛盾還進一步升級,最終導致創業實踐的失敗。
2.4 缺乏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任何組織或團隊保證其凝聚力的重要基礎,也是其所從事的事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但是,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創業團隊隊員在心中各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卻沒有分享過對方的愿景,只能說是有“相同愿景”,卻沒有形成共同的愿景。在缺少共同愿景的團隊里,對于團隊建設充其量只會產生適應性的學習,不會產生創造性的學習。因此,在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實踐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其創新性不足,相互之間缺乏基于共同愿景的互補性綜合創造力。
2.5 團隊成員的個性過于突出
團隊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為達到共同目的而組織起來的,因此團隊成員之間特征的差異是必然存在的。在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中,看重的并不只是某一個人的能力,而是要看重一個團隊整體能力的大小,能力強的不能完全覆蓋能力弱的那部分,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組成團隊。從我們的調查情況來看,大學生創業團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團隊成員的個性過于突出,對自己個性的張揚降低了整個創業團隊的凝聚力,從而降低了整個創業團隊的工作效率。
3、團隊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3.1 相互之間缺乏深刻理解是導致領導者領導能力不強的重要原因
杰克·韋爾奇曾說:作為一個領導者就是一手施肥,一手澆水養花。每個人都開花了,這個組織就成功了。在大學生創業團隊中,創業領導者領導力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團隊成員的了解不夠深刻。從我們的調查情況來看,很多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員來自于不同的專業,甚至來自于不同的學校。他們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相互之間缺乏長時間的了解。對于大學生創業團隊的領導者來說,不僅自己的管理經驗比較薄弱,而且對于其他團隊成員也因為相處時間太短而對團隊成員缺乏深刻的了解,從而不能有效地領導其他團隊成員為實現團隊的目標而共同奮進。
3.2 “弱志”是導致團隊成員缺乏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舒適的生活條件消磨了很多大學生的斗志。從我們的訪談情況來看,很多大學生參加創業團隊的創業實踐,并非是發自內心深處對遠大理想目標的追求,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處于好奇或好玩,或者其他交友目的。沒有遠大的志向,所做之事往往是出于一時的激情,這就導致了團隊成員在合作創業實踐過程中嚴重缺乏主動性。在創業團隊創業初期還無法做到權責明確的情況下,團隊成員相互推諉和扯皮也就往往成為了必然結果。
3.3 網絡的虛擬性降低了溝通的有效性
現在是電子商務時代,很多大學生越來越習慣于通過網絡進行交流,而網絡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虛擬性。很多團隊的大學生團隊成員在通過網絡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向打電話那樣進行即時的溝通,再加上很多事情通過網絡無法做到像面對面交流那樣明確和直觀,況且有些大學生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征,在交流的時候不能站在聽眾的角度思考,從而不能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清楚的傳遞給受眾,進而降低了創業團隊成員相互之間溝通的有效性。
3.4 對個性的追求導致共同愿景難以建立
如今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張揚自己的個性,這在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團隊成員中亦表現明顯。對個性的追求固然能夠使市場上產品或服務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在一個創業團隊中,如果每個團隊成員都過于追求個性,則不利于共同愿景的形成。而沒有共同的愿景,大學生創業團隊卻很難形成凝聚力,沒有凝聚力的團隊也就很難保證其競爭力。
4、優化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建設的建議
4.1 找尋合適的合伙人(團隊伙伴),選取優秀的領導者對于大學生,在團隊形成階段最重要的便是找對合伙人。創業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其間會遭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挫折,會時時面對各種無法預料的突況。因此,需要尋覓一個或幾個具有共同理想,優勢互補、同甘共苦的合伙人,可以為接下來的創業項目尋找投資、出謀劃策、添磚加瓦,一起為創業大業不斷奮斗。
有了好的合伙人之后,還要在合伙的初期便明確好各自的權利業務,規劃好企業的發展歷程,建立好規范的部門制度,營造好企業良好的團隊氛圍,在以后創業的不同階段更是要處理好企業發展遇到的各種情況,適時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大家肝膽相照,為企業的發展流血流汗。
與此同時要在團隊中選取優秀的團隊領導者,要以身作則,成為團隊的典范。對團隊的成員要格外了解,善用團隊各成員的優勢之處。最最重要的是優秀的團隊領導者要有很強的執行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團隊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團隊領導者要當機立斷的處理各種危機,這樣團隊才能更好地發展。
4.2 加強團隊執行力塑造
大學生創業若想成功,必須要加強企業執行力的塑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別就在于雙方的執行力。在余世維先生的《贏在執行》一書中寫道,那些在激烈競爭中能夠最終勝出的企業無疑都是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因此,執行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是21世紀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可以說,核心競爭力就是所謂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核心競爭力!所以,縱觀世界各大知名企業的成功,無不和他們出色的團隊執行力有著直接的關系。聯邦、沃爾瑪、通用電氣、聯想等等的發家史都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了。聯邦公司有句名言,速度大于完美,勝利大于公平,結果大于理由。這恰恰是對企業執行力的最好詮釋。
4.3 推行完善的薪資體系和共同目標
在團隊的形成與建設的時候,因為大學生對薪金報酬看的并不是很重,所以良好的團隊組織氛圍便成為了影響組織凝聚力和士氣的最最重要的因素。團隊的核心組織者必須首先建立一個大家都愿為之共同奮斗的愿景或目標,然后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時時告知大家我們的進程,使大家能夠看到我們目標在一步步的接近,堅定為組織奮斗的決心。
企業愿景也不斷地激勵著企業奮勇向前,拼搏向上。什么是企業愿景呢?它是指企業的長期愿望及未來狀況,組織發展的藍圖,體現組織永恒的追求。優秀企業成長的背后,總有一股經久不衰的推動力——企業愿景,它激勵著這些企業不斷向前。
4.4 提升團隊學習能力
對一個大學生組成的創業組織來說,由于知識限制、經驗缺乏、心態問題、實踐創新能力薄弱以及資金不足等問題,大學生尤其注重要把自己的團隊建造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使組織內的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續增長學習力的組織。企業的市場競爭實質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其實是技術的競爭,而技術的競爭要歸結于人才的競爭。所以,企業的競爭根本就在于人才的競爭,也就是學習力的競爭。
結束語
大學生的網絡創業實踐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動的結果。在這個政府推動過程中,大學生網絡創業已經形成了較大的氣候。但是,大學生網絡創業在實踐過程中不僅面臨團隊建設問題,而且還面臨一系列的其他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既需要實踐者的自我成長,也需要研究者的持續努力。
參考文獻:
[1] Harry Matlay and Paul Westhead (2005).Virtual Teams andthe Rise of e-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e [J]. InternationalSmall Business Journal,Vol. 23(3):279-302.
[2] 龔志周.網絡創業壓力源研究[J].企業經濟,2009(1):65-68.
[3] 胡桂蘭、梅強、朱永躍. 創業團隊對創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78個網絡創業團隊的調查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0(6):157-163
[4] 潘洪剛、吳吉義.中國網絡創業的發展軌跡及趨勢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110-114.
[5] 陳廣華、林瑞欣、楊平.大學生網上創業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11(12):1806-1814.
[6] 阿里巴巴商學院網絡創業研究中心.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與趨勢——中國大學生網絡創業研究報告[R].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2:P.9.
[7] Baron, R.A.. Cognitive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ship:Why and When Entrepreneurs Think Differently thanOtherpeopl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13):275—294.
[8] 毛家瑞,彭鋼.“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驗”課題研究報告[R].教育研究,1996(05):8—18.
[9] 吳佳.地域差異對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影響與對策[J].經濟師,2010(08):139—151.
作者簡介:
許林悅,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淘寶創業實驗室助理,研究方向:國際商務;
潘洪剛,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創業管理、風險投資。
鄧昭蟬,杭州師范大學網絡營銷專業114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