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豎式計算

      豎式計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豎式計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豎式計算

      豎式計算范文第1篇

      計算豎式減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數位,指一個數中每一個數字所占的位置。整數部分的數位從右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表示多少個一;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表示多少個萬。

      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中減去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表示減法的符號是“-”,讀作減號。

      (來源:文章屋網 )

      豎式計算范文第2篇

      學校:

      班級:

      姓名:

      分數:

      注意:卷面整潔、字跡清晰,共50個小題。

      26+3=

      77-5=

      84+16=

      30-8=

      37+22=

      56-32=

      26+65=

      64-9=

      57+20=

      61-10=

      35+47=

      68-49=

      77+12=

      33-12=

      31+59=

      75-27=

      47+21=

      43-11=

      55+38=

      36-17=

      62+33=

      46-25=

      36+57=

      55-36=

      4+52=

      69-45=

      82+18=

      76-47=

      54+13=

      58-32=

      38+53=

      66-8=

      26+43=

      66-4=

      45+39=

      80-16=

      73+26=

      79-53=

      36+47=

      78-29=

      68+21=

      55-24=

      46+7=

      75-56=

      35+53=

      75-13=

      47+18=

      53-15=

      豎式計算范文第3篇

      學校:

      班級:

      姓名:

      分數:

      注意:卷面整潔、字跡清晰,共50個小題。

      1.21+7.6=

      3.24-2.14=

      5.39+1.65=

      7-3.25=

      1.27+4=

      1.83-0.72=

      1.23+1.59=

      8.91-5.37=

      6.61+0.28=

      9.87-4.36=

      4.54+1.28=

      5-1.43=

      2.43+1.62=

      8-5.25=

      1.65+3.28=

      2.93-1.15=

      5+1.74=

      9.83-3.42=

      1.57+4.34=

      4-1.75=

      2.33+4.21=

      9-1.82=

      3.07+2.76=

      3.34-1.56=

      2+1.38=

      8.86-2.52=

      1.38+0.88=

      5.63-2.65=

      3.31+2.93=

      6-3.11=

      2.67+0.98=

      4.86-1.37=

      2.94+5.26=

      8.93-3.61=

      3+1.87=

      3.53-1.62=

      3.43+1.82=

      8-3.12=

      6.85+2.37=

      7.81-2.45=

      2.64+3=

      9.78-5.36=

      3.88+0.83=

      2-1.53=

      3.52+1.43=

      7-2.43=

      5+1.78=

      7.63-3.65=

      豎式計算范文第4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試商方法,準確書寫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明確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引入

      1.口算,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900= 8400= 20000=

      600= 6009≈ 9001≈

      學生完成計算,說出計算方法。說說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回顧所學知識,為新知做鋪墊)

      2.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30祝? )< 85

      40祝? )< 180

      3.出示92張作業紙。今天,你低碳了嗎?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每個作業本盡可能用完,沒用完的幾頁可以裁下來重新裝訂再利用。老師積攢了92張寫剩下的作業紙,每30張裝訂一個草稿本。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可以裝訂幾本?

      怎樣列式:920=?

      分析這是哪種類型的除法計算?

      引出解決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開門見山揭示課題,通過孩子們每天都接觸到的寫剩下作業紙的節約使用,既滲透環保意識又很自然的引出要探究的題目。從而使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二、探究建模

      1.借助學具圖片圈一圈、分一分來理解算理。

      (1)小組交流,怎樣計算?

      (2)活動探究,借助學具圖片圈一圈、分一分。

      (3)把你的算法和組內同學交流,比比誰的方法多。

      2.交流匯報。

      (1)920=3(個)……2(張)

      方法一:通過圈分小棒圖完成。

      方法二:想乘算除:30=90 920≈3(個) 可以裝訂3個本。

      方法三:利用估算: 92≈90 920≈3(個) 可以裝訂3個本。

      方法四:筆算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3為什么寫在個位上?“如何試商?商應該寫在哪個位上?

      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

      答:可以裝訂3個本,還剩2張紙。

      注意:①商的正確位置;②算理的理解;③橫式后面的結果應根據商和余數的意義帶相應的單位名稱;④幾種方法的融會貫通。

      (2)嘗試練習1780=

      注意:①不夠除;②試商過程;③商的正確位置;④算理的理解。

      (3)方法總結:

      除數兩位看兩位,

      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

      除數當姐余當妹。

      (把方法整理成順口溜的形式,生動活潑的記錄了學生探究的筆算方法,容易理解,方便使用。)

      三、練習鞏固

      1.森林醫生找病因,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2.完成做一做1、2小題。先觀察這些算式之間有什么特點,再筆算。

      (第一題意在強調試商、商的正確書寫位置、對算理的理解及筆算的規范過程。賦予森林醫生的意義力求趣味和深刻。第二題鞏固筆算過程,并繼續幫助學生鞏固。)

      四、回顧小結

      說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應該怎么計算,要注意些什么?

      【教學評價】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基礎上教學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應緊緊圍繞四年級學生的特點及本節課的知識點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目標的確定具體明確,有層次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合作交流,通過教師點撥,明白口算、筆算之間的緊密聯系,達到初步理解算理鞏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一節課中學生注意力一般最多維持20分鐘左右,所以設計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學與自主探究的方法,通過復習口算除法,歸納復習兩位數除以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為后面學習三位數除以整十數打好了基礎,也為引導學生提煉出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在新課的學習中教師始終圍繞“如何試商?商應該寫在哪個位上?為什么?”這一中心問題,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學中先引導學生列出算式,用估算的方法思考可以分給幾個班?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列豎式探討商究竟應該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在學生的認知沖突中師生共同分析,在鞏固練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以兒歌的形式加深理解與鞏固。既達到知識技能的掌握,同時又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實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通過大量的鞏固練習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實現三維目標。

      【板書設計】

      92張剩下作業紙紙,每30張裝訂一個草稿本。可以裝幾本?

      除數兩位看兩位,

      兩位不夠看三位,

      豎式計算范文第5篇

      新課程標準對計算進行了定位:計算應是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和簡單的數量關系,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并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計算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感、運算能力和估算意識。

      一、聯系生活經驗,使計算教學與問題情境結合

      低年級小學生往往關注的是新穎、有趣、好玩的事物。教師通常抓住孩子的這一天性,在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時選擇富有趣味性、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內容,呈現方式上追求生動活潑,如表演、游戲、比賽等。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熱情參與、寓教于樂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呈現出活躍的氣氛。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以前的教材對混合運算的處理比較枯燥,學生只需照本宣科地練習和熟記,但是對于這一知識點仍容易混淆,不易掌握。這種學法是非常機械和抽象的。新教材的編排把計算教學和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創設了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順理成章地呈現出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原理。雖然知識點本身是抽象的,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理解起來更有依據,學起來有生活實踐作為依托,可以不費力地去解釋計算順序原理。如北京師范大學版教材二下《買鮮花(混合運算(二))》創設了去花店買鮮花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圖中康乃馨每束8枝,共24元,每枝玫瑰5元,求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便宜多少元?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能列出的綜合算式為5-24÷8,學生結合這一問題情境,很自然就能理解先除后減的運算順序了。學生已經獲得了體驗知識的感受,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想到這一問題情境,就很容易類推到其他問題情境中。

      通過鮮活生動的問題情境,計算題才能煥發出新的光彩,體現計算的價值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在生活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能夠更有效地引發學生熱情參與和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數學問題。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讓學生更輕松、更樂于接受知識。

      二、借助直觀模型,理解算理與掌握算法結合

      算理為計算提供了正確可靠的思維過程,而算法為計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是計算經驗的積累。因此,在計算過程中,算理和算法是有內在聯系的。新課程標準遵循其內在聯系,指出計算教學既要讓學生理解算理,又要讓學生掌握算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方式獲得從直觀算理到抽象算法的完全體驗。教學過程中,理解算理與掌握算法應有效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讓學生高質量地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在一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下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二下10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些章節的教學中,我遵循先理解算理,再總結算法的規律,分別借助小棒、小方塊、計數器等常用直觀模型分別探索算理,從而總結出豎式計算方法。以北京師范大學版教材一下《圖書館(進位加法(一))》為例:在探究28+4的算法的過程中,我在課堂上鼓勵每一個孩子利用手中的學具,使用每一種直觀模型――小棒、小方塊、計數器、豎式的探究過程,并讓學生集體匯報和黑板展示每一種直觀模型的操作過程和所得結果。之后,在每一種直觀模型的操作過程或結果中,詢問列式中的2、8、4分別在哪里,結果中的3和2分別在哪里,進位的“1”又在哪里。通過這樣全面、細致的操作和問答,學生借助每一種直觀模型進行運算的算理都能理解得準確到位。學生能夠關聯豎式中每一個數所對應的直觀模型中的含義,因此,書寫豎式時不用再死記硬背,不用擔憂記不住格式,因為每寫一個數,每對齊一個數位都有直觀模型作為依據。

      這樣進行細化教學開始進度會非常慢,尤其是在一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前幾課時,一年級小學生的桌面上需要擺小棒、小方塊和計數器三種學具,并且操作任務繁重,讓他們有條不紊地進行有些難度。通過慢慢引導孩子進行循序漸進地摸索和練習,鼓勵孩子向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孩子學習,孩子就能慢慢變得熟練,接受知識的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對于數較小的運算,最實用和最有利于學生理解的直觀模型是小棒,但隨著數的增大,小棒作為一維的直觀模型已不再實用,取而代之的是三維的直觀模型小方塊和更抽象的計數器。所以,我的想法是在一年級開始接觸直觀模型的時候就讓孩子熟悉這三種模型,而不是隨著教學的進行當小棒不實用時再突然大力推廣使用小方塊。我相信通過我和孩子們的不懈努力,他們運用直觀模型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越來越強,不斷通過探索算理的過程強化對算法的認識,應對中高年級的計算學習將會更得心應手。

      三、開展課堂討論,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結合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想出的方法進行計算。因此,在一個班級中,很多孩子的算法不一樣,這就產生了算法多樣化。孩子們很樂于當眾闡述自己的算法,這就達到了課堂交流和互動的目的。北京師范大學版教材也重點展示了同一計算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如教材一下《發新書(進位加法(二))》展示了4種19+18的計算方法:

      (1)10+10=20,9+8=17,20+17=37;

      (2)19+10=29,29+8=37;

      (3)20+18=38,38-1=37;

      (4)豎式計算方法;

      我在教學時,這幾種方法孩子們都想到了,并在課堂上進行了交流。另外孩子們還想出了兩種書上沒有提及的計算方法:

      (5)20+20=40,40-1-2=37;

      (6)19+20=39,39-2=37。

      在這樣的課堂中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能夠很快舉一反三,通過別人計算方法的啟示,想出自己獨特的計算方法。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不同算法,給孩子充分展示和表達想法的機會。

      算法多樣化滿足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提高和收獲。但是,在教學中不能只呈現多樣的算法而不做優化。在呈現多樣的算法之后,教師應組織和幫助學生分析和把握各種算法的特點,學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最合適的算法。

      在上述例子中,我引導孩子們分析得出結論:(3)、(5)和(6)都運用了“湊十”的思想;(1)、(2)和(4)思考方法類似,都是個位和十位分別計算。深入分析得知(3)、(5)和(6)方法對于加數不接近整十數時不好用,有局限性;(1)和(2)適用于口算,書寫較繁瑣;豎式計算方法(4)書寫簡潔,同時又易于理解,是筆算的基本方法,是這節課需要重點掌握的方法。這樣進行分析、綜合和優化可以把學生的精力都集中在豎式計算這一重點內容上,做到了“算法多樣化”目標歸結為“算法優化”,兩者有效結合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光明,范文貴.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郭勝樂.淺談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中華少年,2012(9).

      相關期刊更多

      耐火與石灰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柳鋼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柳鋼技術中心柳鋼科協

      交通世界·運輸·車輛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jiz zz在亚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