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深切哀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前列腺電切術;術后;躁狂;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11(a)-089-02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較常見的手術方法,我院泌尿外科自2007年共行前列腺電切術176例,術后31例患者出現躁狂型精神障礙表現,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年齡61~88歲,平均(74.2±8.3)歲。均無精神病病史,既往有高血壓病史21例,冠心病病史9例,糖尿病病史8例,腦血管意外病史6例,老年癡呆癥2例。術前意識清楚,配合治療,24例術前精神較緊張,對手術恐懼,術前晚睡眠不足5 h。術前使用鎮靜劑13例,未用鎮靜劑8例,手術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術中出血量為70~400 ml,手術時間為1~2 h,手術經過均平穩,術后常規膀胱沖洗2~5 d,給予靜脈補液、預防感染、止血等治療。
1.2 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為:煩躁不安、譫妄、多語等精神興奮癥狀,幻視、幻聽,地點或人物定向障礙,思維混亂,意識欠清,回答問題不切題,多疑、行為紊亂、雙手有抓空動作,常堅持拔除尿管、扯掉心電監護等,拒絕配合治療,其臨床癥狀多出現在術后當天或第2天,夜間更容易出現且明顯,早晨較輕,持續1~3 d不等。
1.3 診治經過
當患者出現煩躁或譫妄等精神癥狀時,首先觀察生命體征是否平穩,檢查尿管是否通暢,然后詢問患者的確切情況,給予心理安撫,必要時行腦部CT和心電圖檢查,排除腦血管或心臟等器質性病變,如一切基本正常則確定為術后躁狂型精神障礙。對癥狀較輕者給予耐心開導解釋;對癥狀嚴重者給予藥物鎮靜處理,肌注安定、氟哌啶醇或氯丙嗪;癥狀反復者重復給藥,直至癥狀基本控制。必要時請心理專科醫生會診處理。
2 結果
本組患者31例,占同期行前列腺電切術患者(176例)的17.6%,術后精神癥狀較輕的8例患者給予耐心解釋開導,密切觀察,未用藥物治療,持續10~18 h后逐漸緩解;癥狀較重的23例患者,給予注射安定、氟哌啶醇或氯丙嗪等對癥治療后癥狀逐漸消失,所有患者癥狀消失后,均意識清楚,恢復至術前狀態,未留下后遺癥,對術后發生的精神異常表現不能回憶清楚。
3 護理對策
3.1 心理護理
做好術前心理評估,了解患者及家屬有無精神病史,加強術前健康宣教,增強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承受力。術后及時告訴患者手術進行順利,效果理想,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因術后躁狂型精神障礙的患者多在家庭生活中處于主導地位,家屬多受其支配,在護理和交談中要做到尊重患者、態度誠懇, 對護理治療無礙的要求盡量滿足,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有效地增強患者的自信感和自我駕馭感,而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配合治療。此外,要告知患者家屬這種現象是術后常見情況,不會對患者的預后造成影響,取得家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3.2 膀胱痙攣及疼痛護理
術后由于手術創傷,常規留置導尿管,行持續膀胱沖洗,幾乎每個患者都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膀胱痙攣[1],臨床表現為不停地要求下床小便、焦慮不安、激動易怒等不良情緒。膀胱連續性收縮痛是患者術后最強烈的痛苦,同時易繼發出血及尿管堵塞,若血塊堵塞尿管會導致疼痛,引起膀胱痙攣收縮,反過來加重疼痛及出血,引起患者精神過度緊張,導致精神障礙[2]。護理上對有膀胱的患者告知其如有尿意或便意時,立即做深呼吸,全身放松,盡量保持安靜狀態,給患者講解精神緊張與膀胱痙攣的關系,解除患者的疑慮,氣候寒冷時可將沖洗液先加溫,避免因沖洗液與體溫相差太大引起膀胱攣縮,并確保尿管通暢無阻,定時擠捏尿管,如是血塊堵塞,可用50 ml注射器開放式沖洗,保持各管道通暢,防止扭曲。對于疼痛的患者,要多關照,經常詢問其要求,對疼痛不能耐受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或使用鎮痛泵,有效地減輕疼痛。
3.3 安全護理
對于躁狂型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安全工作非常重要,需要給患者加床擋防護,防止墜床,要移開可能傷害到患者的物品,確保患者的安全,各種引流管妥善固定在患者雙手不易觸及的地方,以防抓脫,為防止把引流管拽出,可給患者用約束帶限制其肢體活動,使用約束帶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綁得太緊,以防止損傷皮膚及神經,并向家屬作必要的解釋,以取得理解并配合護理。
3.4 做好陪護指導
現代醫學模式中,術后陪護工作在患者的順利康復過程中已占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社會角色的轉換常有孤獨感和無價值感,心理變得幼稚,記憶力明顯減退,術后更需要親人的陪伴及照顧,對出現精神障礙的患者給予家庭式的護理,滿足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盡量給患者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減少患者因不適應陌生環境而對手術及治療帶來的精神壓力。
3.5 對癥護理
對于經心理開導、安撫等仍不能控制癥狀者,可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嚴格按醫囑給藥并細心觀察藥物療效,做好記錄,以便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4 小結
術后躁狂型精神障礙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3],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4],發作后癥狀較重,患者家屬較緊張,給術后護理及治療帶來困難,術后保持尿管通暢,給予心理護理、止痛、鎮靜催眠等相應的治療,患者癥狀均可緩解。因此,需要對該并發癥有正確的認識,發生時不必恐慌,做好心理疏導、膀胱沖洗及導尿管的護理,做好陪護指導,保障患者安全,使患者平穩度過精神障礙期。
[參考文獻]
[1]楊素華,夏靜霞,李慧靈.前列腺增生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江西醫藥,2004,39(4):250.
[2]朱長云,黃青松,馬建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急性精神障礙的臨床診治[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6):68-70.
[3]羅力,梁堅,李文雄,等.前列腺電切術后精神障礙的觀察分析[J].江西醫藥,2008,43(7):669-671.
2、致敬英雄,追思同胞。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3、深切哀悼疫情中逝去的烈士和同胞,默禱致意,負重疾行!
4、致敬英雄,緬懷同胞,清明追思,家國永念!
5、山河同悲,銘記歷史!疫情總會消散,萬物終將向陽。
6、向逝去的同胞告別,向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同胞致敬。
7、哀悼同胞,愿疫情過后,山河無恙,人間無疾。
8、今年又清明,疫士戰疫情,敬上一杯酒,慷慨悲歌行。
9、為所有在疫情中逝去的人們送行……永遠緬懷!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地震,毀滅了四川許多美好的家園,一場地震,吞噬無數個鮮活的生命。白紙黑字上的死亡人數每增加一個,這世上曾經鮮活的生命就會減少一個;時間每流逝一秒,一條生命得以存活的可能就會減少一分。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阻隔在此時,比任何時候更讓人備受煎熬。今天距地震已經有7天的時間了,回想起這些天在電視中看到的一個個驚恐的面容,一張張恐懼的臉,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是多么無助,多么痛苦,多么絕望,多么悲慘。悲劇正在上演,死亡人數正在以遞增的速度沖擊著人們的視覺,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
幾天來,一直關注著汶川地震的情況,心一直在跟著災情的變化而沉痛。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讓許多生命尚未充分展開便直接面向死亡,讓許多也許普通至極的生活理想從此歸于死寂,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新華網快訊:國務院應急辦提供的數字,截至18日14時,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傷,軍隊和武警部隊從廢墟中挖出被埋人員21566人。看著這些不沒有中止的數字,人們的眼睛總是濕潤的。我的電子郵箱是網易的,這幾天每當進入網易準備登陸郵箱的時候,就會有一顆破碎的心和一支燃著的蠟燭出現在我的眼前。看到頁面上“祈福災民,天佑中華”八個字的時候,我的視線總會在這個頁面上停留許久,紛亂的心緒便跟著這紫紅色的長明燈一起,走進了汶川。
五月應該是艷陽高照的季節,可從昨天開始,天就一直陰雨綿綿,仿佛也在為四川地震中的遇難者悲哀落滿目,人的心情自然也走入了許久以來沒有過的低谷中。忙碌的疲憊中,無邊的思緒又于夜幕降臨后有了一絲游離。看著網上傳來的一張張汶川遇難者的圖片,我知道自己的潛意識里,又在思索著什么。沒有人知道,災難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降臨?在這場8·0級的大地震中,每個人的生存是開放的,而每個人的逝去卻是隱秘的。我不知道他(她)們離開時想什么,懷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知道:他(她)們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熱愛生命。那個下午,生命受到了驚嚇,安謐的夢幻曲被死神扭曲,安靜的課堂被死神籠罩。想想那些搖籃中的嗷嗷待哺的孩子,想想那些在課堂上聚精會神聽課的學生,想想那些還沒有初吻的少女……
遙向西南之天,謹以心香一瓣,恭祭于五萬亡靈之前:歲在戊子仲夏,天災雪禍不久,亟逢四川汶川曠世浩劫。驚天地之變色,天府傾頹,神州震動;哀民生之多艱,家園破碎,黎民危難。何造物之不仁,以大地為刀俎,視眾生為魚肉。頃刻間華廈翻作瓦礫,繁市化為丘墟。老母呼兒不見,哭夫未聞,幼兒襁褓中失母,學子課堂中喪生,骨肉頓隔泉下,青春驟逝風中。瑯瑯童聲,忽然而絕;哀哀母號,繼淚以血。當此劫而死難者數萬有余,實為恒古未有之慘禍。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此乃32年來中華最大之浩劫。嗚呼!憐數萬生靈,竟為之殉。數萬同胞,葬身瓦礫!痛哉!惟愿生者堅強!振作前行!惟愿亡者安息!伏惟尚饗!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的五月半夏的5月19日至5月21日,全國哀悼日。早晨4時58分,北京天安門廣場在正常的升旗儀式后下半旗,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下午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奧運圣火在境內的傳遞活動暫停三天,公共場合停止娛樂活動,所有的中國人及世界人民為遇難都默哀。死難的同胞們,無論偉大還是平常的人們,你們聽見油輪的嗚咽了嗎?你們聽見汽笛的長鳴了嗎?那是我們殷切的呼喚。死難的同胞們,你們聽到我們的呼喚了嗎?
這些天,從電腦上看著那些生離死別的畫面,我們流過多少揪心的淚水;這些天,眼睜睜地看著多少同胞離我們而去,卻又無能為力;這些天,太多太多的愛感動著我們國人的心靈,把我們十三億人的心擰在一起;這些天,我們為我們的家人虔誠祈禱......
在無數的畫面中,讓我最難忘的莫過于孩子。因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主人,他們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面孔,此刻卻被大面積倒塌的校舍掩埋了。我們曾經都是孩子,都懂得玩耍,都擁有天真的笑容,而這一切本屬于他們的時光,卻都在瞬間消失了,卻都變成了難忘的回憶,卻都成為愛他們的人最痛苦的回憶。
5月18日,國務院首次公告宣布,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這天災永遠是國人的痛,也是最難忘的一件事,這件事對后代也有著重要影響。這一天,它的意義甚至不只是傾斜于死難者;這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將在為普通死難者哀悼,衡量出一個普通國民在一個國家政治天平中的分量:這一天,我們把"以人為本"清晰地鐫寫在歷史的日歷上。
200805121428,這不是普通的十二個阿拉伯數字,而是他們共同的生日。整個中國都會銘記,而我更是如此,永不難忘!默哀,只短短三分鐘,哀悼日,也僅僅三天。但這三分鐘,這三天,對我們的影響,或將持續一生。
國家對國民生命的敬重
制度化的全民哀悼,體現著國家對國民生命的尊重。
汶川地震哀悼日,當中國國旗第一次為普通國民遇難者而降下的時候,人們還對此感到幾分驚奇;而如今,國旗為群體性遇難者而降,人們已經感到理所當然。國旗降下,人性的旗幟高揚;國旗降下,人的價值高于一切的理念正在融入國民的血液。
國家為什么存在,國家最大的使命是什么,國家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這些問題,平時很抽象和模糊,當災難發生的時候,能夠無比清晰地顯現出來:國家最大的使命,是為了保障國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國家最寶貴的財富,是一個個作為個體的國民和他們的生命。
把人放在首位,以人為本,從汶川到舟曲,全國哀悼制度化的進程,就是這個國家越來越尊重國民生命的進程。
哀悼是救災的一部分,我們哀悼,是為了對遇難者表達哀悼,為了撫慰生者受傷的心靈,為了強化救災的信心,更是為了凝聚和重申生命至上和以人為本的價值。
災難無情,人有情,國有情,只有國家和社會高揚對生命的關懷和人的價值的尊重,我們才能戰勝、避免和遠離災難。活著的人仍將前進,中國仍將前行。我們的哀悼更是一種祈禱,祈求舟曲人能很快走出災難的陰影,祈禱每個國民都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心系舟曲:為逝者哀悼,為生者祈福
無論老幼,無論職業,每一位中國人都心系舟曲,為逝者哀悼,為生者祈福,舉國上下傳遞著一個聲音:我們和舟曲人民在一起,舟曲不屈,舟曲不哭!
8月15日清晨5點28分,天安門廣場下半旗,向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熙熙攘攘的來往人群中,面對記者的話筒,誰都想對遠方的舟曲人民表達一份最樸素的祝愿。來自唐山的一對母女告訴記者,她們經歷過唐山大地震,所以特別能夠體會此時此刻失去親人的舟曲人民是何等的悲痛,正是因為經歷過這種痛苦,這對母女才特別想通過電波告訴舟曲人民,大家都盼望著舟曲百姓能早一天過上平安、平靜的日子。
上午10時,武警四川省森林總隊在舟曲災區救援的185名官兵停下手中的救援工作,面向舟曲縣城集體肅立,在汽笛的長鳴聲中向舟曲遇難同胞默哀3分鐘。哀悼儀式結束后,身在舟曲救災的官兵紛紛向災區捐款,他們表示,災難無情人有情,要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投入到搶險救災任務中,爭取幫助災區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共同重建美好家園。截至下午1時,該部隊舟曲一線救災官兵共捐款15000元。武警張掖市森林支隊赴舟曲參加搶險救援的100余名官兵也捐款近萬元,以表達哀思。
這支部隊中,很多戰士都是“90后”,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他們擁有了不同于同齡人的成熟。出生于1992年3月的甘州大隊一中隊戰士牛向平表示:“親身參加舟曲救災,特別是在現場低頭默哀,使我深深感受到災難的無情,是它奪去了無數同胞的生命。從這層意義上說,人是脆弱的;但有無數軍人、群眾以及全社會的大力救援,災區群眾必定能戰勝困難,在廢墟上重建美好家園。”
我希望他們堅強一點,人民會支持他們,有八方支援他們一定要努力,堅強地活下去。覺得以后會越來越好吧。信陽師范學院的雷燕老師說,這些天,只有舟曲的災情最讓她揪心;正是舟曲搶險的官兵,最讓她感動。
雷燕:經常要掉眼淚,特別是看到衣服都沒有換,鞋都沒有換,那么艱苦卓絕的情況下不拋棄、不放棄,哪怕有一點生命跡象就一個勁挖。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鐘妍的家鄉就在甘肅,舟曲點點滴滴的消息,都讓她牽腸掛肚。
鐘妍:舟曲離我們家也不是特別的遠,那個時候看到的情景和現在在電視上和網絡上面看到的照片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心里特別的難受,希望舟曲人民能夠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祈禱我們的民族能夠從此遠離災難和痛苦。
著名學者舒乙先生說,面對無法抗拒的天災,他最希望舟曲人民能選擇堅強。
舒乙:作為這次重大的自然災害的受難者我覺得他們首先就是能夠堅定信心,相信一定由比較快的從這種狀況下走出來,然后再想第二步就是整體的改善我們的地球環境。
知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說,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她和大家一樣,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們都能遠離猝不及防的災難,不要再讓生命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
于丹:救助他人并不是因為我們崇高,而是因為我們脆弱,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會面臨猝不及防的危險,希望我們能夠盡量少付出一點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