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二氧化硫化學式

      二氧化硫化學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第1篇

      二氧化硫為無色透明氣體,有刺激性臭味。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最常見、最簡單、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鹕奖l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

      硫(sulfur)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化學符號S,原子序數16。硫是氧族元素(ⅥA族)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通常單質硫是黃色的晶體,又稱作硫磺。硫單質的同素異形體有很多種,有斜方硫、單斜硫和彈性硫等。硫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硫化物、硫酸鹽或單質的形式存在。硫單質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

      (來源:文章屋網 )

      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第2篇

      關鍵詞:細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PM10);污染氣體(SO2);紫外線

      環境科學中,顆粒物特指懸浮在空氣當中的固體顆?;蛞旱危强諝馕廴镜囊粋€主要來源。其中,空氣動力學直徑(以下簡稱直徑)小于等于10μm的顆粒物稱為可吸入顆粒物,也稱PM10。直徑小于等于2.5μm的顆粒物稱為細顆粒物,也稱PM2.5。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最常見的硫氧化物。無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

      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PM2.5會導致動脈斑塊沉積,引發血管炎癥和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心臟病或其他心血管問題[3]。這項始于1982年的研究證實,當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于10μg/m3,就會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濃度每增加10μg/m3,總的死亡風險會上升4%,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此外,PM2.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使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機率明顯升高。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煙塵有協同作用。當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為0.21ppm,煙塵濃度大于0.3mg/L,可使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惡化。如倫敦煙霧事件、馬斯河谷事件和多諾拉等煙霧事件,都是這種協同作用造成的危害。

      海南省主要以旅游業等第三服務產業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而??谑杏肿鳛楹D鲜∈?,其空氣質量情況備受關注,因此,對海南師范大學車輛數與PM2.5、PM10、SO2濃度和紫外線變化特征研究,有利于對??谑锌諝赓|量的部分研究。

      1臨床資料

      本文所用的空氣顆粒濃度(PM2.5、PM10、SO2)來自??谑协h境保護局網站對外的??谑锌諝赓|量實時數據。數據采集后Excel2003,SPSS16.0等數據分析軟件進行分析管理。數據均來源??谑协h境保護局綜合觀測實驗室海南師范大學監測數據,時間為2014年7月12日~7月16日,有效數據6d。

      2結果

      2.1海南師范大學上下午紫外線強度、SO2 1h、PM2.5 1h、PM10 1h統計學分析,見表1。

      結果表明:海南師范大學上、下午的PM2.5平均濃度、SO2平均濃度和紫外線含量的P值均小于0.05(P0.05,說明上、下午經過海南師范大學的車輛數對PM10濃度無顯著性差異。

      結果表明:海南師范大學車輛數與PM2.5 1h、PM10 1h、SO2 1h和紫外線強度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05,故都不存在線性相關??赡芘c海南當地的氣候環境有關,因為在不同天氣條件情況下,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如PM2.5、PM10、SO2的濃度和紫外線強度的變化趨勢也不同,又因為實驗是在7~8月份進行,也就是屬于夏季,海南的夏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況且在實驗過程中也遇到下雨天氣會影響到實驗結果的相關性??偠灾囕v數與PM2.5 1h、PM10 1h、SO2 1h和紫外線強度都不存在線性相關,影響因素除與天氣情況影響之外,其他影響因素也需要考慮。

      3結論

      3.1海南師范大學上、下午的紫外線強度、SO221h濃度、PM2.5 1h濃度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而PM10 1h濃度變化無明顯差異。

      3.2海南師范大學的車輛數與紫外線強度、SO2 1h、PM2.5 1h和PM101h都無線性相關。

      參考文獻:

      [1]李廣德,李效文.北京市區春夏PM 2.5和PM 10濃度變化特征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3,38(5):52-56.

      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第3篇

      離子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具體體現,不但能揭示離子反應的本質,還能表示同一類的反應。它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它涉及到較多的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規律以及物質的性質。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其正誤的判斷,也是連年高考出現的熱點試題。2012年福建省高考化學考試說明明確指出: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及能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要正確書寫好離子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熟記相關內容

      1.熟記必須用化學式表示的物質范圍

      (1)單質:Fe、Cu、Zn、Cl2、I2、Br2、H2等

      (2)氧化物:MgO、Na2O、CO2、SO3、SiO2等

      (3)難溶物:CaCO3、BaSO4、Al(OH)3、H2SiO3等

      (4)中強電解質:H2SO3、Mg(OH)2、H3PO4等

      (5)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等

      (6)非電解質:乙醇、蔗糖、四氯化碳、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

      (7)氣體:HCl(g)、NH3、CO2、CO、CH4、SO2等

      以上幾類物質,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統一規定用相應化學式表示。

      2.熟記常見電解質的水溶性

      難溶物要寫分子式(或化學式),要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必須讓學生掌握常見電解質的溶解性。為了幫助記憶,編寫了如下口訣:

      鉀鈉銨鹽都可溶,硝鹽遇水影無蹤。

      鹽酸難溶銀亞汞,硫酸難溶鋇和鉛。

      堿中易溶鉀鈉鋇,酸中難溶是硅酸。

      以上口訣,可結合每冊教材的附錄Ⅰ進行說明、解釋之。

      3.熟記常見酸堿的強弱

      強酸、強堿:HCl、H2SO4、HNO3、HClO4、HBr、HI、KOH、NaOH、Ba(OH)2等

      弱酸、弱堿:HCOOH、H2S、CH3COOH、H2CO3、HF、HCN、NH3?H2O等

      弱酸、弱堿在水溶液中是屬于難電離的物質,通常情況只有少部分發生電離,因此規定此類物質在離子方程式中統一只用化學式表示它們;而強酸、強堿在水溶液中是完全電離的,一般用離子符號表示。

      二、特殊處理原則

      1.固體離子反應的處理原則

      并非所有離子反應均可寫離子方程式,只有在溶液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才可以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例如:實驗室制氨氣是離子反應,但因為是固體反應,故不寫離子方程式。

      2.微溶物處理原則

      反應物中的微溶物處于全溶時通常寫離子符號,處于渾濁狀態時寫化學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一律寫化學式。例如:澄清的石灰水,通常拆成Ca2+和OH-,石灰乳通常只用化學式表示之。常見的微溶物有:Ca(OH)2、PbCl2、CaSO4、Ag2SO4等。

      3.對濃酸的處理原則

      濃硫酸參加反應時,寫分子式;濃硝酸、濃鹽酸參加反應時,寫離子符號。這是因為硫酸濃度高達98%,幾乎沒有電離,故以分子式表示;而硝酸最濃時約60%,HCl最濃時才37%,幾乎全部電離,故以離子符號表示。

      4.對氨的處理原則

      氨水作為反應物一般寫成NH3?H2O;作為生成物,若有加熱條件或濃度很大,可寫成NH3(標“”),否則一般寫成NH3?H2O。

      例如:濃度較小的氯化銨溶液與稀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由于氨極溶于水,沒有氨氣逸出,所以該反應中的產物應寫成NH3?H2O,而不能寫成NH3,但倘若對上述反應進行加熱,由于氨易揮發,此時產物應當寫成NH3。

      三、“八看”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

      怎樣才能迅速正確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呢?在高考中此知識點通常出現在選擇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八看”著手:

      ⒈看是否符合反應的客觀事實

      如:鐵與稀硫酸反應

      誤:2Fe+6H+=2Fe3++3H2

      分析:鐵與非氧化性酸反應一般生成亞鐵離子,故寫成Fe3+是錯誤的,應寫成Fe2+。

      正確:Fe+2H+=Fe2++H2

      ⒉看反應前后電荷是否守衡

      如:鐵與FeCl3溶液反應

      誤:Fe+Fe3+=2Fe2+

      分析:在離子方程式中應遵循電荷守衡的規律,該反應式兩邊的電荷不守衡。

      正確:Fe+2Fe3+=3Fe2+

      ⒊看離子間是否符合組成比

      如:往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

      誤:Ba2++OH-+SO■■+H+=BaSO4+H2O

      分析:在Ba(OH)2溶液中OH-與Ba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在稀H2SO4溶液中H+與S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因此1摩爾的Ba2+與1摩爾的SO■■反應生成的BaSO4沉淀的同時,有2摩爾的OH-與2摩爾的H+反應生成2摩爾的水,所以上述的離子方程式中Ba2+與OH-和SO■■與H+應符合組成比。

      正確:Ba2++2OH-+SO■■+2H+=BaSO4+2H2O

      ⒋看是否正確使用符號

      存在平衡狀態的離子方程式,一般用“?葑”,不用“=”;如果是多元弱酸的正鹽,其酸根的水解方程式還要分步寫。

      如:Na2CO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誤:CO■■+H2O = H2CO3+2OH-

      分析:Na2CO3的水解存在平衡,故用“?葑”而不用“=”,CO■■又是二元弱酸正鹽的酸根離子,故應分步書寫。

      正確:CO■■+H2O?葑HCO3-+OH-(主要水解);HCO3-+H2O H2CO3+OH-

      ⒌看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總數是否相等

      如:鋁與稀硫酸溶液的反應

      誤:Al+2H+=Al3++H2

      分析:Al失去的電子總數與得到的電子總數不相等。

      正確:2Al+6H+=2Al3++3H2

      ⒍看是否混淆用化學式和離子符號表示物質

      如:甲酸溶液中加入小蘇打溶液

      誤:H++HCO3-=CO2+H2O

      分析:甲酸是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應當以化學式表示,不用離子符號。

      正確:HCOOH+HCO3-=HCOO-+CO2+H2O

      ⒎看多元酸或酸式鹽與堿反應時,二者量的關系是否正確

      如: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

      誤:Ca2++HCO3-+OH-=CaCO3+H2O

      分析:碳酸氫鈣溶液中Ca2+與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如果是加入過量NaOH溶液,則應是HCO3-與OH-完全反應全部轉化為CO■■和H2O,其中只有一半的CO■■與Ca2+結合生成CaCO3沉淀。

      正確:Ca2++2HCO3-+2OH-=CaCO3+CO■■+2H2O

      過量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誤:Ca2++2HCO3-+2OH-=CaCO3+CO■■+2H2O

      分析:碳酸氫鈣溶液過量時,溶液中不可能有CO■■,所有的CO■■與Ca2+結合生成CaCO3沉淀。

      正確:Ca2++HCO3-+OH-=CaCO3+H2O

      ⒏看滴加試劑的順序是否符合反應的實際。若滴加試劑的順序不同,離子方程式有時也不同。

      如:在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

      誤:Al3++3OH-=Al(OH)3

      分析:在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首先是NaOH過量,因此應Al3+與OH-結合生成AlO2-;然后生成AlO2-再與過量的Al3+反應生成Al(OH)3 沉淀。所以過程中所觀察到現象是:加入AlCl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振蕩后沉淀消失;而后加入Al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振蕩不溶解。

      正確:首先是Al3++4OH-=AlO2-+2H2O;然后是Al3++3AlO2-+6H2O=4Al(OH)3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誤:Al3++4OH-=AlO2-+2H2O

      分析: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是AlCl3過量,因此應Al3+與OH-結合生成Al(OH)3沉淀;然后生成Al(OH)3再與過量的OH-反應生成AlO2-。所以過程中所觀察到現象是: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繼續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經振蕩后又逐漸溶解。

      正確:首先是Al3++3OH-=Al(OH)3;然后是Al(OH)3+OH-=AlO2-+2H2O

      以上是準確書寫離子方程式必備的知識基礎和規律,也是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的常見方法和主要依據。2012年全國各省高考都相應地考查離子方程式正誤的判斷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例如:

      ⒈(江蘇省化學卷)第9題下列表示對應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NH4++6OH-NH3+H2O

      C.將過量二氧化硫氣體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滌試管內壁的銀鏡:Ag+2H++3NO3-=Ag++NO+H2O

      ⒉(海南省化學卷)第12題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A.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鈣溶液:HCO3-+OH-= CO■■+H2O

      B. 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鈉溶液:SO2 +ClO-+2OH-= SO■■+Cl-+H2O

      C. 硫化鋇加入稀硫酸:BaS+2H+= H2S+Ba2+

      D.新制的氧化鋁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Al2O3+2OH-=2AlO2+H2O

      ⒊(四川省理綜化學卷)第9 題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鈉與水反應:Na+2H2O=Na++2OH-+H2

      B. 硅酸鈉溶液與醋酸溶液混合:SiO■■+2H+=H2SiO3

      C. 0.01mol?L-1NH4Al(SO4)2溶液與0.02mol?L-1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NH4++Al3++2SO■■+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第4篇

      ①1∶2 ②2∶1 ③1∶1 ④2∶3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

      A. 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見價態有+3、+5、+7

      B. 砷酸(H3AsO4)的酸性強于磷酸

      C. 砷化氫(AsH3)比NH3穩定

      D. 砷的+3價化合物的毒性強于+5價化合物

      3. 酸根離子RO3-所含電子數比NO3-的電子數多1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R原子的電子層數與N原子電子層數相同

      B. RO3-中R的化合價與NO3-中的N的化合價相同

      C. RO3-與NO3-只能被還原,不能被氧化

      D. R與N為同族元素

      4. 下列組合可用于代替氨氣與水做噴泉實驗且現象相同的是( )

      ①NO2和水 ②CO2和4 mol?L-1 NaOH溶液 ③Cl2和飽和食鹽水 ④ NH3和1 mol?L-1鹽酸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下列三種氣體: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硫化氫,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 D. 全部都是

      6. 氫化銨(NH4H)與氯化銨的結構相似,又知NH4H與水反應有氫氣生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NH4H是離子化合物 ②NH4H溶于水,形成的溶液顯酸性 ③NH4H固體投入少量水中,有兩種氣體產生 ④NH4H與水反應時,NH4H是氧化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將76.8 mg銅與適量的濃硝酸反應,當銅全部溶解后,如果NO3-減少2×10-3 mol,則溶液中H+同時減少( )

      A. 4.8×10-3 mol B. 3.2×10-3 mol

      C. 4.4×10-3 mol D. 2.2×10-3 mol

      8. 某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K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它是一種超硬物質,是以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為原料來生產的,下圖所示為其生產過程,其中虛線框內轉化是為探究C的組成而設,G、F、H均為難溶于水且為白色粉末;圖中除M、K(均含A元素)外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

      [G][單質A][單質B][化合物C][化合物M:A(NH2)4][K][E][F][H][G][I][F][①][②過量NH3][④隔絕空氣][高溫分解][水][③硝酸銀溶液][稀硝酸][][⑤NaOH溶液][⑥過量CO2]

      (1)寫出化學式:單質B ,化合物F ;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反應③ ,反應⑤ ;

      (3)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

      9. 在有機溶劑里使n mol PCl5與n mol NH4Cl定量地發生完全反應,釋放出4n mol HCl,同時得到一種白色晶體A。實驗測得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48。

      (1)生成A晶體的化學方程式 ;

      (2)分子結構測定表明:A分子具有六元環結構。同種元素在A分子中所處的環境等同且滿足P五價,N三價,Cl一價,試寫出A的結構式 。

      10. 已知磷酸能發生分子間脫水反應,三聚磷酸鈉(Na5P3O10)是某些洗衣粉成分之一。

      (1)4 mol磷酸脫去6 mol水后得到磷酸酐的分子式為 ;

      (2)n個磷酸分子間脫水后生成的直鏈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

      (3)Na5P3O10是由NaH2PO4和Na2HPO4按1∶2的物質的量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洗衣粉中的三聚磷酸鈉作用是軟化水,但使用此類洗衣粉會造成水質污染,試簡述污染水質的原因是 ,某種無磷洗衣粉中加入硅酸鈉代替三聚磷酸鈉,試說明硅酸鈉在洗衣粉中的作用 。

      11. 工業上將氨氣氧化成NO、NO2,用水吸收NO2制硝酸。

      (1)在2 L密閉容器內充入0.50 mol NO和0.25 mol O2,維持反應溫度為80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NO的轉化率為50%。則800℃時反應2NO+O2=2NO2的平衡常數K= 。

      (2)某工廠每套設備每小時可生產20 t 63%的硝酸(密度為1.4 g?cm-3)。假設工業生產硝酸過程中,通過循環操作可以使NH3、O2得以完全利用?;卮鹣铝袉栴}:

      ①該工廠設備所生產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二氧化硫化學式范文第5篇

      傳統的復習方法多采用“三輪”復習法:一是橫向復習教材即章節復習,二是縱向復習五大塊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學用語、元素化合物、基本實驗及基本計算,三是綜合應用復習。這種復習方法的優點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便于形成知識的系統化和條理化,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也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明顯的缺點是重復多,節奏慢,不利于知識的綜合與深化,不利于突出中考的熱點,不利于突破復習中的難點,也不利于知識和能力的同步到位,而采用了穿插“小專題”的復習恰能彌補上述不足。

      一、“小專題”復習的基本做法和特點

      “小專題”復習的主要特點是“條塊結合”?!皸l”就是基本按章節順序復習,復習中以課本為中心,對《教學大綱》和《中考說明》要求的知識點逐一落實;“塊”是把每一章的內容按知識結構分成若干知識塊,而且把初中教材中相近知識點滲透到各章節中去,突出知識的聯系性、整體性,復習中前掛后聯,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二、“小專題”的應用舉例

      1、物質的制備專題

      (1)氣體的制備:氨氣的實驗室制備常用氯化銨與堿石灰(燒堿與生石灰的混合物)兩種固體混合加熱制備,氨氣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試回答:

      ①選用什么制備(發生)裝置?(供選H2、O2)

      ②采用什么收集方法?如何驗證是否集滿?

      ③寫出氣體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2)固體物質的制備:由氧化銅、稀硫酸、鐵粉為原料,制備純凈的銅??刹捎脙煞N方法:方法一:鐵粉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用氫氣加熱還原氧化銅。

      方法二: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酸銅,用鐵粉置換出銅。試回答:

      ①從安全和節約的角度出發,你認為――方法好,其理由是――

      ②方法一制得的銅粉中常含有氧化銅,其驗證的方法是將粉末加到盛有――的燒杯中攪拌,現象證明有氧化銅粉。

      ③方法二制得的銅粉中常含有鐵粉,要得到純凈的銅粉,必須再加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④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生成相同質量的銅粉:A、消耗鐵粉相等B、消耗稀硫酸相等C、消耗氧化銅相等D、生成硫酸亞鐵相等)

      2、混合物的分離、除雜專題

      (1)分離:某工廠廢水中只含硫酸鎂和硫酸,課外興趣小組探討回收純凈的硫酸鎂。

      ①方案一:選用鎂粉為試劑:A、往廢水中加入鎂粉,當觀察到――時,說明鎂粉已經足夠,此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接下來的操作是―― 和――。

      ②方案二:選用NaOH溶液為試劑:A、向廢水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當――時,停止滴入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為得到純凈的硫酸鎂溶液,接著的操作是(簡明過程)――――。

      ③比較兩個方案的實驗,假設沒有損耗,那么最后得到硫酸鎂固體是否相等?――,原因是――。

      ④請設計新方案(使用試劑與原來選用過的屬不同類別):你選用的一種試劑是(化學式)――,該試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除雜:實驗室用zn粒和鹽酸反應的H:中含有少量HCI氣體和H2O(氣)。

      ①證明含有HCI氣體,需將混合氣體通入――中,現象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除去HCI氣體,可將混合氣體通入――中。

      ②證明含有H2O(氣),需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的裝置,除去H2O(氣),可將混合氣體通人盛有――的洗氣瓶。

      ③證明含有少量HCI氣體和H2O(氣)的順序是先――,后――,除去少量HCI氣體和H2O(氣)的順序是先――,后――。

      3、復分解反應條件、離子共存專題

      ①下列各組物質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A、NaOH HNO3 B、NaCl KNO3

      C、Na2CO3 H2SO4 D、AgNO3 KCI

      ②下列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離子組是( )

      A、K+ Na+ C1-CO2-3

      B、Cu2+ Na+ NO-3 SO2-4

      C、Zn2+ H+ SO2-4 NO-3

      D、Ba2+ Mg2+ C1- OH-

      4、中考熱點專題

      2003年12月23日,東北某天然氣礦井發生特大“井噴”,含有大量硫化氫的天然氣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劇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具有可燃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氫硫酸。

      根據以上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硫化氫是由――種元素組成的,其相對分子質量為――;

      ②事故發生后,若及時采取對逸出氣體點火燃燒的措施,可以除去硫化氫,減少對人員的危害和死亡,但生成的二氧化硫又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③據報道,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救防御常識。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A、逃生時應往地勢高處逆風跑

      B、逃生時應往地勢低順風跑

      C、立即用浸過水或弱堿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④違規操作或安全設施不完備,是引發事故的常見原因。請你結合某具體的化學實驗,說出避免實驗事故應注意的一個問題――。

      “小專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數學目標的要求靈活設計,絕不是僅限于以上幾種,如:推斷題專題、化學用語專題等,這里不再贅述。

      三、“小專題”復習的體會和收獲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專題”復習有以下幾點好處:

      1、教學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復習起來一步一個腳印,有利于雙基的落實和強化。

      2、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重復復習和練習,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擺脫“題海戰術”,收效顯著。

      3、有利于把握復習的重點、難點、薄弱點,節約了復習時間,提高了復習效率。

      4、保持以教材為中心的復習,起點低,臺階密,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和提高,有利于教學質量的大面積豐收。

      5、知識點和能力塊相互滲透,使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不斷提高。知識結構網絡化,規律化,有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

      四、“小專題”復習要注意的問題

      1、“小專題”復習的特點是“小”,不宜搞得過大,否則會增加學生接受的壓力;要根據《教學大綱》和《中考說明》的要求,針對學生在平時復習時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精心組織素材,有目的性地設計“小專題”,不能為了“專題”而“專題”。在確定了“小專題”的使用的時間以及“小專題”的選擇以后,還必須注意在講授“小專題”時,做到精講多練,每講必練,每練必改。

      相關期刊更多

      涂料工業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絕緣材料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有機硅材料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成人午夜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中文无码m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