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理工大學專業

      理工大學專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理工大學專業

      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第1篇

       

      1、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推薦指數: 4.6(375人推薦) 

       

      2、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推薦指數: 4.6(255人推薦) 

       

      3、 土木工程  推薦指數: 4.5(231人推薦) 

       

      4、 漢語言文學  推薦指數: 4.3(177人推薦) 

       

      5、 材料科學與工程  推薦指數: 4.6(174人推薦) 

       

      6、 熱能與動力工程  推薦指數: 4.4(124人推薦) 

        

      7、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推薦指數: 4.6(82人推薦) 

       

      8、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推薦指數: 4.6(76人推薦) 

       

      9、 經濟學  推薦指數: 4.0(76人推薦) 

        

      10、 通信工程  推薦指數: 4.6(75人推薦) 

        

      11、 會計學  推薦指數: 4.7(66人推薦) 

       

      12、 金屬材料工程  推薦指數: 4.5(66人推薦) 

        

      13、 自動化  推薦指數: 4.5(64人推薦) 

        

      14、 建筑學  推薦指數: 4.5(56人推薦) 

        

      15、 測控技術與儀器  推薦指數: 4.4(52人推薦) 

       

      16、 生物科學  推薦指數: 4.4(52人推薦) 

       

      17、 工業設計  推薦指數: 4.5(50人推薦) 

       

      18、 電子信息工程  推薦指數: 4.5(48人推薦) 

       

      19、 國際經濟與貿易  推薦指數: 3.8(45人推薦) 

       

      陜西理工大學專業排名及分數線【理科】

       

      專業名稱年份平均分考生類別錄取批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016467理科二批會計學2016466理科二批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016466理科二批經濟學2016463理科二批財務管理2016463理科二批通信工程2016461理科二批數學與應用數學2016461理科二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16461理科二批建筑學2016458理科二批生物科學2016458理科二批電子信息工程2016458理科二批化學2016456理科二批物理學2016456理科二批自動化2016456理科二批土木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工業設計2016456理科二批工商管理2016456理科二批物流管理2016456理科二批環境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網絡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車輛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教育技術學2016456理科二批金屬材料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國際經濟與貿易2016456理科二批材料科學與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測控技術與儀器2016456理科二批能源與動力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高分子材料與工程2016456理科二批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2016456理科二批工程管理2016455理科二批旅游管理2016455理科二批電子商務2016455理科二批應用心理學2016455理科二批應用統計學2016455理科二批人力資源管理2016455理科二批信息與計算科學2016455理科二批化學工程與工藝2016455理科二批食品質量與安全2016455理科二批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16455理科二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6455理科二批地理科學2016454理科二批市場營銷2016454理科二批應用化學2016454理科二批環境科學2016454理科二批生物工程2016454理科二批工業工程2016453理科二批圖書館學2016452理科二批 

      陜西理工大學專業排名及分數線【文科】

      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第2篇

      天津理工大學是天津市屬、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也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專升本專業主要有工程造價、機電一體化、計算計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會計電算化、工商企業管理、項目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程造價、項目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物流管理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第3篇

      本文論述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基本特征,重點結合對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發展現狀,結合市場、行業、社會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需求,對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建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為學院乃至學校積極促進和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提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辦學定位和教學模式。

      關鍵詞: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發展概況

      1 數字媒體藝術的概念

      數字媒體藝術的性質是計算機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計算機技術促進了數字藝術表現的可能性,同時,數字藝術是促進新的計算機技術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術與藝術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是依托數字技術產生計算機藝術與受眾的交互性、便利性與實用性。數字媒體藝術的類型可大致分為二維、三維與漫畫媒體等。數字媒體藝術的要素組成包括圖形、文字、聲音、運動、交互等等。

      2 數字媒體藝術的構成

      從學科的角度來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與制作、數字媒體藝術傳輸與處理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設計與藝術修養,運用數字媒體藝術的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運用數字媒體藝術的專業知識進行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字電影、計算機動畫、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的實際策劃、設計、操作與管理等等,并通過運用數字藝術創作軟件,為行業的數字媒體虛擬空間帶來藝術美感,同時通過數字媒體藝術延伸人的藝術創造力,使數字媒體藝術服務,應用于社會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更深刻的專業意義。(見圖1)

      3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簡介

      從學科交叉、知識與技能、思維等三個層面來看:

      學科交叉層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跨學科、多門類、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新專業。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相結合的新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知識涉及理學、工學、藝術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等等不同的學科。(見圖2)

      知識與技能層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需要學生具有運用計算機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來進行藝術作品設計和創意的能力,專業所培養的是能適應科技發展、時展的復合型策劃、設計與制作人才。學生既要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原理和相應的知識、技能,又要熟練地掌握數字媒體藝術制作的原理和相應的知識、技能,并且具有較好的美術基礎和計算機編程基礎,能從事游戲設計、動畫設計、虛擬現實技術、網站設計、影像設計與編輯等領域的實際工作。

      思維層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需要學生具有創意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思維。這些思維方法的培養是通過人文社科學科、計算機技術學科、藝術與設計學科等綜合、互相融合的跨學科性質所達到的。

      4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特點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特點主要包括藝術、設計與科技的緊密結合,交互性,學科交叉等各方面:

      (1)藝術、設計與科技的緊密融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門實用藝術,以數字技術作為重要支撐,同時具有數字藝術的審美特征。學生學習該專業不僅要掌握科學技術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發展等,而且要具備藝術的綜合素養,使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具有美感,美化人們的生活。

      (2)交互性。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發展是在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中確立的,數字技術的產生催生了數字藝術與設計的迅猛發展。數字技術在媒體中的運用具有傳統媒體很難達到的傳播信息的快速、高效與反饋特征,數字媒體藝術還具有鮮明的交互性特點。

      (3)學科交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結合了計算機技術、藝術、設計與數字技術,形成了學科間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學科與專業替代。

      5 我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發展現狀

      2004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中新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數字媒體藝術既是順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藝術學科的發展、設計學科的發展而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順應在數字化社會、信息化社會中人們對“實用美術”拓展的生活需要與市場需要。

      隨著數字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數字媒體藝術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萬人左右。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國內很多高校都相繼開設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具統計,到2011年,全國有155所高校具備開設數字媒體專業資質。高校的本科層次開設數字媒體專業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在傳媒類高校開設的數字媒體專業中,把數字媒體分為兩個專業,即數字媒體藝術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藝術類院校開設的主要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綜合性大學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很多開設在計算機或軟件學院中,等等。

      6 華東理工大學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的概況

      從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華東理工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是依托上海數字傳媒產業的迅速發展為背景的。上海擁有大量的IT企業、數字媒體企業,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需求量是較大的。

      從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發展的角度來看,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是全國最早擁有工業設計專業的學院之一,隨著學院的進一步發展,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廣告學、旅游管理、風景園林、數字媒體藝術等本科專業不斷顯示出鮮明的特色,為社會培養輸送大量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學院的專業建設強調系統論、突出創造性,強調科學與人文,立足現代,面向未來,提倡設計創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與空間。學院的整體發展為數字媒體藝術的專業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基礎。

      從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建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基礎來看,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院的廣告學專業(包含廣告設計的教學)已開設了數年,課程設置中突出了數字媒體藝術的相關培養要求,對數字媒體藝術的相關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基礎與條件。開設數字傳媒藝術專業,將會對學院現有專業格局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有幾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學院學科發展的需要。

      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進一步充實設計學科的內涵,增強專業的綜合競爭力。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現有工業設計系、藝術設計系、傳媒系與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藝術與設計研究所、廣告與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態與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規劃與會展研究所、臺灣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所。學院有本科專業包括: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旅游管理、風景園林、廣告學、數字媒體藝術等。學院現有工業設計博士點、工業設計工程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計學碩士點、旅游管理碩士點、景觀規劃設計碩士點、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點等。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加強學科與專業的綜合實力。

      其次,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學院廣告學專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廣告學專業辦學近十年來,為社會培養與輸送了大批廣告策劃、品牌塑造與廣告設計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有利于廣告學專業的轉型升級,既是適應時展的需要,也是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的需要。

      再次,增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滿足市場對新型人才的需要。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信息學科、媒體學科、藝術設計學科等學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數字技術與數字藝術為特征的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專業,旨在培養既懂數字技術又具有藝術素養的現代傳媒藝術設計人才,這是社會發展新的需要,也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急需。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培養能在傳媒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影視動畫制作公司、多媒體與網頁設計公司、數碼藝術公司、形象企劃公司、產品設計公司、展示設計公司、室內設計公司等熱門行業就業的復合型人才。

      綜上所述,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將充分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辦學經驗,并形成自己的定位與特色:依托華東理工大學的理工與文科背景,依托學院的學科優勢,面向信息社會,以數字媒體與品牌策劃、數字影像及應用作為兩大專業方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培養適應市場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系統掌握數字媒體藝術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數字媒體藝術策劃、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要素

      1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方向設置

      數字媒體藝術是通過計算機作為藝術創作基礎,具有靜態、動態或通過動態交互、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形成的融視、聽等綜合感官體驗為特征的設計藝術表現形式,具有鮮明的信息時代的特征。所以,在課程體系設置上,確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理論、操作技能的課程的協調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在理論、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和諧發展的基礎。

      2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特色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涉及了科技、藝術設計、傳播等等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應用。不同的高校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因學校自身發展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在設計藝術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廣告學兩大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培養的人才可以在各類數字傳播媒體領域、傳媒機構、企業等單位從事數字媒體策劃、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辦學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以設計藝術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廣告學專業作為基礎,設立數字媒體與品牌策劃、數字影像及應用兩大研究方向。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作為學院學科專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系統論、突出創造性,強調科學與人文,立足現代,面向未來,提倡設計創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與空間。

      (2)重視藝文結合、文理結合,學科交叉。既充分發揮華東理工大學在學科領域的優勢,依托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將設計學科、藝術學科的優勢融入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建設上,從國內外引進優秀人才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同時加強與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現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視產、學、研的結合。數字媒體藝術的教學必須對接產業發展,學生在校的學習過程盡量吸收產業、行業最新發展的相關信息,并結合實際與企業合作。由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強調實踐中對理論、知識等的掌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實踐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要求學生對一些傳統媒體的數字時代轉型有較全面的了解,并通過數字媒體與品牌策劃、數字影像及應用的角度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二是要求學生對IT技術、網絡媒體等的迅速發展具有敏銳性,并通過數字媒體與品牌策劃、數字影像及應用的角度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數字媒體藝術的實踐領域主要包括交互設計、網頁設計、影視動畫設計與制作等等。本專業不僅建立完善課程體系,而且主動對接文化創意產業、設計創意產業的發展,課程的組合體現理論、知識、基礎、方法、素養、設計、制作、管理、實踐等教學環節相互有機組合,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面向社會、經濟、文化、數字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培養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富有團隊協作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3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培養目標、要求

      以我國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中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等為準。

      4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設置

      專業課程分為兩大主干:(1)數字媒體與品牌策劃;(2)數字影像及應用。

      核心課程:計算機技術基礎、數字媒體藝術概論、數字媒體藝術史、媒體與文化、計算機圖像處理、流媒體技術及其應用、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傳輸、數字媒體品牌策劃與設計、攝影攝像基礎、立體信息處理、影視后期與特效、數字媒體產業運營、數字動畫編導制作、網絡游戲設計與創作、虛擬現實與交互設計、數字媒體策劃、項目管理、畢業設計等。(見圖3)

      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第4篇

      科類

      計劃人數

      錄取人數

      最低分

      平均分

      備注

      環境設計

      文科

      9

      9

      306.4

      294.2

      299.1

      專業省統考×60%+文化課×40%

      視覺傳達設計

      9

      9

      307

      293.2

      298.8

      環境設計

      理科

      8

      8

      314.4

      294.6

      302.6

      視覺傳達設計

      9

      9

      312.6

      291.2

      298.9

      音樂

      表演

      聲樂

      文科

      13

      13

      94

      81

      90.8

      專業主課

      器樂

      10

      11

      94

      84

      89.8

      舞蹈

      10

      9

      88

      80

      83.7

      聲樂

      理科

      3

      3

      94

      91

      92.3

      器樂

      2

      1

      93

      93

      93.0

      舞蹈

      理工大學專業范文第5篇

      摘要:環境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并根據學生的信息反饋,提出改善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的措施,如改進教學質量與選課制度,合理設置專業課,增加實踐環節的教學等。

      關鍵詞:就業 環境科學 問卷調查

      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drawn public’s attention.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lege. For inst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elective system, to set up specialized courses reasonable, to enhance social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and so on.

      Keyword: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1 前言

      2007民生指數顯示,86%的公眾認同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39%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給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或較大影響。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政府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環境科學專業也由原來的冷門專業變為熱門專業。然而,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各類企事業單位用人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務和“非市場化”特點,決定了高校招生、人才培養的非市場機制不能完全與市場化的人員聘用機制接軌[1]。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學專業是國家一級學科和國家學歷認證首批通過的學科,學科建設在全國屬前列,但近年來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下降,不能不引起該專業教與學的雙向反思,本文通過對2005級環境科學畢業生的調查,得出一點關于該專業教學的反思,供同類院校參考。

      2 調查表概述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學專業是國家一級學科和國家學歷認證首批通過的學科,學科建設在全國屬前列,但近年來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下降,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與本校教與學是緊密相連的。而教與學多種因素有關,課程設置、教材選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是其中的比較重要的因素。為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如圖1所示),調查的對象為昆明理工大學2005級環境科學畢業生,調查問卷的問題是從班級普查中得出,調查所列出的問題是該班備受關注的問題。調查人數為40人。針對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這一因素,只有15%的同學認為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合理的,85%認為不合理。選課方面只有10%學生認為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選課;有90%的學生認為該專業開設課程沒有側重于工程技術類;有65%的同學認為只注重“理工”課程而忽視“文理滲透”;有5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交叉學科(如環境美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社會學)。針對“課堂教學是否更應與實踐相結合,更多讓學生到廠礦等地實地學習”這一問題,有85%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也說明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由于就業的壓力,有95%同學認為更應選取實用性教材,如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

      3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看出環境科學教育中存在一些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學體系、教學質量觀和學生的心理因素等。這不僅給學生就業帶來很多影響,而且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和高校建設也產生許多不利。問題總結后有以下幾點:

      (1)環境科學專業所學課程較全面,但深度較淺,涉及內容較泛,導致學而不精。人才的培養,成功在于專心致力,而失敗于雜學而不精。環境科學研究既要從一個統一的體系來縱觀,又要從多層面系統中進行細致的探索。正如卡爾威特所說:做事情力圖做到精益求精就是一種美德,學習知識也一樣。學生要把握一個統一的整體觀,同時又在具體的領域中細致的進行學習和研究,精益求精才能有所作為。

      (2)該專業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選課,因此很難在某個領域有所見解,更談不上創新。大學生不但是知識傳承的載體,還是崇尚和實現創新的活躍群體,對于增強民族自主創新能力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2]。歐文認為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同樣,本科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因才施教,培養具有個性的,有獨立主見的人才,而不是具有共性的復制品。

      (3)該專業工程技術類課程開設較少,如結構分析、城市規劃學、工業設計、交通規劃等。而且教學過程中沒有側重培養方向,實際應用的能力不高,沒有資質的認證和技能的培訓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技術能過適應社會的發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同樣,科學研究只有體現其應用價值才有意義。而單純的理論研究只能在一個較低的層面上,難以提現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4)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仍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交叉學科開設較少,如環境美學、環境心理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才能融會貫通整個知識體系。盧梭曾經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本科教育確實應該是一種整體與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外,更要培養學生寬廣的人生視野、思辨與表達能力及獨立成熟的人格。

      (5)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學生不能將知識轉用于實際生產并轉化為社會財富,而只能將所學用于考試。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而目前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為“行政主導型”,而不是“社會中介主導型”,也沒有構建一個實踐教學體系[4]。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所以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然而一些高校并沒有為更多學生提供一個更具綜合性、設計性和創造性的實踐環節,這樣使大學生在4年學習中都沒能接受多個實踐環節的培養,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不扎實,而且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今后的就業難問題成為客觀必然。

      4 解決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對策措施分析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反應出的問題,如要改善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增設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交叉學科,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目前在開設環境科學課程時,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仍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片面強調“理工”的課程,而忽視了“文理滲透”[5]。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不利于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尤其是不利于創造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如果只接受專業課程體系的教育,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知識結構欠缺。環境科學專業的大學生除了要懂得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懂得將環境科學知識與文化、人口、倫理道德相結合的知識[5]。未來的教育將以人文教育為社會價值取向,環境科學只有與人文科學相結合,并接受人文主義的社會價值導向,才能使環境科學真正有益地服務于人類。除了使學生懂得環境科學、環境治理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外,更應使學生站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的角度來認識環境問題,強化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社會交往意識和能力,在實踐中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關系。課程的設置不在于多,而應在于精,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有益。

      (2)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特點,建立自主選課體系,選擇研究方向,確定所學課程,整個過程由學生自主選擇。環境科學研究的方向和運用生產領域廣,因此學生應有自主的課程設置機動權,有些課程是可以讓學生自己選修的,而不是強行地要求每個學生必修全部的課程。應該自己制定一個培養計劃,確定研究的方向。有的放矢才能確定具體的目標,才能根據社會形勢規劃未來的方向。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教學方式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環境科學專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應試方面不應該是絕對的,而教學應該形成一個“自主學習+討論+授課式”的連續過程。另外還可以幾個人合作一個小項目,這樣可以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與社會參與環節能提高學生的社會經驗和實際動手能力。目前我國本科教育主要以授課式為主的,老師講課,講課之后布置作業,復習考試。學生在一個以考試為中心的氛圍里無法在所學領域有所作為,更談不上個人素質的提升。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重在提高實際能力的運用,因此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如到廠礦、企業、科研機構實習或做兼職,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等。

      (4)培養創新能力和意識,社會各界提供支持平臺。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推動下知識社會的形成及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進一步被認識,技術創新是一個科技、經濟一體化過程,是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雙螺旋結構”。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它在生產、生活、技術科學、社會發展中的實際應用[6]。大學生創新不僅是思維意識上的突破,而且還需要載體和支撐他的平臺——社會的扶持與支撐。

      (5)秉持發展的觀點,積極跟蹤環境科學發展的前沿技術和最新動態,與學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學體制。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技術不斷地由低端向高端發展,很多新興領域入雨后春筍般崛地而生,如二次能源的利用、新型節能環保工藝等,也將帶來很多就業的機會,機遇與挑戰共存是未來帶給人類的宣言。

      5 總結

      環境科學專業成為熱門專業的同時,就業率仍然處于下降趨勢。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初步分析之后發現,最根本的問題是教學體制中的諸多不完善,如課程設置、培養方法、實踐教學環節等因素。根據產生問題的根源提出了如下措施:1)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增設環境人文科學、社會學及交叉學科,提高學生綜合能力。2)建立自主選課體系,選擇研究方向,確定所學課程。3)教學方式與實踐能力相結合。4)培養創新能力和意識,社會各界提供支持平臺。5)積極跟蹤環境科學發展的前沿技術和最新動態,與學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學體制。

      參考文獻

      [1] 周廣訓,高校“市場”調研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21.

      [2] 王東方,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評價因子的導向性意義分析[J],2007:1-2.

      [3] 段丁強,開展就業技能需求分析是解決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邏輯起點[J],人才與教育,2007:158-159.

      [4] 張建臣,高等院校計算機學科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改革[J],學術理論-現代企業教育,2006:1-2.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