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愛情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新時期,高中英語新課改將人文素養的提高作為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養教育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
高中英語新課改所使用的教材有許多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的,采用了時下最新的材料,以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對英語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是個人文化素養的一個方面。沒有對文學作品強烈的興趣,個人的語言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高便是無本之木。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圍繞作品中的精彩點和閃光點,有意識地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采用比較的方法去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例如,在高一的教學中,我在講述第三單元有關圣誕節的作品時,向學生講述了1897年美國《太陽報》上登載的圣誕老人是否存在的著名社論。它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生充分理解了圣誕節的含義。那就是無論天氣多么嚴寒,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友誼、愛情、親情,那么這個世界就是溫暖的。另外,我還向同學們講述了宗教對西方發展的積極意義,使學生客觀地、辯證地認識到了宗教并非僅僅是精神鴉片。
二、 營造一種強烈的人文氣氛,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現在的高中生興趣廣泛,充滿朝氣,多才多藝,喜歡在群體中展現自己的才藝。我充分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活動。這些英語活動包括英語競賽、英語演講、外國電影欣賞和文化背景討論等。通過介紹、討論、對比、分析等有意識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敏感性。
例如,在講授美國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我向同學們介紹了美國夢的由來以及美國夢在文學中的表現。由于我的講述淺顯易懂,生動有趣,課后許多學生圍在我的身邊,要求我進一步講述美國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此外,高中英語老師還應該講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充分利用網絡和社團組織為學生營造一個交互和動態開放式的環境。例如,我本人開了一個博客,給學生講述學習英語的方法、介紹英美歷史文化和藝術等。許多學生都喜歡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并逐漸喜歡上了英語。另外,我還向學生介紹了我所在城市的外語角,鼓勵學生去和外國人聊天。去過的學生逐漸了解到學習外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三、 民族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向中國的高中生教授英語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對話、交流。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東西方文明的結合與互補,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吸收,取長補短。27年前,英語學界的泰斗楊周翰先生說:“研究外國文學的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吸收別人的經驗,繁榮我們自己的文藝,幫助讀者理解、評價作家和作品,開闊視野,也就是洋為中用。”英語的學習不僅是學習西方的語言和文化,而是對自己文化的再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本著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理念,引導學生以包容開放的心態面對中西方文化的優缺點。只有如此,培養的學生才能夠既學習西方的先進理念和文化,同時又主動積極地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運用比較文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幫助同學們分析了為什么西方的文化體現出了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中國文化則主要體現了中庸之道。課后,許多學生說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對當今西方一些名人的所作所為有了逐漸的了解。
四、 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
英語是人文學科,在本質上仍然是以人為中心的。學生人文素養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高低。許多中學老師認識到了目前高中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亟待提高,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忽視了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據相關學者調查,許多中學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呆了多年之后,忽視人文知識的學習,不關注時事,忽略學科前沿知識的耿總,自身的人文素養亦是亟待提高。英語的教學不單單是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傳授,教師本人亦需要有思想、有靈魂和深入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把握,需要有廣播的知識面。“思想既可以武裝教育者的行為,又可以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對于英語老師來言,僅僅把握好課本知識是不充分的。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如果想要充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就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信念,在業余時間里去學習西方的哲學、歷史和藝術。只有深入理解了西方的文化、對西方文化精神有充分的領悟才可能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樂黛云.比較文學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