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花香滿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上中學的時候,一個和我一起上學的同伴讓我難忘。我們同校但不同班,因為中學在十里以外的小鎮上,而且要穿過一座山,所以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要上路。我的膽子小,每次都主動和他搭伴上學。
他也很樂意和我一道去上學。在路上,我們不僅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的感受,還可以一起背誦課文,山路漫漫,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那么遠的路也就不覺得累了。
就那樣,我們共同捱過了許多辛苦的時光。
可是初三的時候,事情忽然變得有些蹊蹺起來。他開始變得有些怪怪的,雖然依然和我一起走,卻不再和我一起背誦課文,也沒什么話和我說,一道上都很沉悶。而且每次走的時候他都要帶上一把柴鐮。面對我的疑問,他支支吾吾地說:山里有野獸,帶上它沒準會派上用場。更奇怪的是,每次到學校他都讓我一個人先進去,放學也見不到他的人影,因為放學時離天黑還早,我也就沒特意找過他,總是一個人回家。但他的行為還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這里面肯定藏著什么秘密。
我偷偷地來到他家,無意間聽到了他和父母的談話,才知道因為繳不起學費,他輟學已經半年了。每次帶上柴鐮是要順道砍一些燒柴回去。
我的心,頓時被感動塞得滿滿。
第二天,我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依然去找他一起上學。他依然帶著他的柴鐮,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上路了。我給他講我們班里的新鮮事,講我在書上學到的新課文,不時聽到他憨憨的笑聲。
又一個春天來臨的時候,我的中學生涯終于結束了,我就要去更遠的地方念高中了,在學校住校,不能再天天回家了。臨走的時候,我與他道別。我說其實早就知道你輟學了,為什么不告訴我呢?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那段山路你一個人走確實讓人不放心,可是剛開始不和你說,最主要的原因是怕你瞧不起我,怕你不愿意再和一個輟學的人做朋友。后來習慣了,就當是鍛煉身體了,而且和你走路很有意思。”
“那你知道了為什么不揭穿我呢?”他反過來問我。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不告訴你,是想讓你覺得我們永遠是平等的?!蔽蚁蛩爝^手去:“不管將來我們各自是什么樣子,我們都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p>
他使勁握住我的手,又一次憨憨地說:“最后再陪你走一段路吧……”
山上的花草已經開始蘇醒。他又一次陪我走過了那段長長的但已是充滿花香的山路。
白皙的皮膚,烏黑的頭發,突然回頭,就觸到他那一雙清醒而明亮的眸子,一抹眼底的純凈。他真的很象一個不惹塵埃的王子,笑一下就會露出潔白的牙齒,天使一般外表,讓人忘不了。
也就是這份偶遇,我喜歡上了——俞灝明,大家心中的明王子。
9進7的比賽中,他穿著桃紅色的襯衫,黑色西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王子。拿起話筒,深情演唱《深海》。就像這首歌的名字一樣,他的聲音就像廣闊的大海一樣深情,從他的聲音和眼睛中,我感受到了一種低格調的華麗。明王子的側面,純凈如水。
唱完歌的俞灝明,靜靜站在那里,靜謐美好,吐露出一種只有王子才有的高貴圣潔,在華麗的舞臺上,沾滿了明王子的足跡。
7進6的比賽中,也是讓我最難忘的。俞灝明拉了小提琴,從六歲就開始學小提琴的王子,這次終于現世。這首《想你的365天》,邊拉邊唱。穿著紅色長袖襯衫,白色馬甲,閉著眼睛,垂下的睫毛,全身心投入歌曲中。這首歌,為芋頭而唱,為支持他的人而唱。
6進5的比賽讓人很痛心,就是在這場比賽的時候,明王子走了。灝明走的那一刻,我只聽到了所有芋頭心碎的聲音。不知道自己在眺望什么,我只是的看著看著,然后,無奈的嘆氣。
這個夏天,因灝明而精彩.. 成長就是這樣,痛并快樂著.你得接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所有傷害,然后無所謂懼的長大..
王子已經華麗謝幕了,可是所有人不愿意和他說再見,曾經溫暖我們心靈的王子,你走了,你離開了曾經輝煌燦爛的舞臺,離開了那個狹小的空間。
燈光和花火一起閃亮,也亮不過你的夢想。俞灝明,灝翰宇宙,俞你共明,相信你可以灝令天下,所有燈光只為你閃耀,請繼續完成你的夢想,芋頭灝明,風雨同行,你的芋頭們會永遠支持你……
俞灝明,芋頭們心里的落世天使
騎著駿馬 駕云而來 滿目光華
灝明的心愿好大,希望有一天可以養家
灝明的心愿好堅定,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真正的歌手
灝明的心里好著急,為什么大家總是看不到他的唱功與實力
可是,誰說過舞臺只給唱得最好的人
嫻熟的技巧也許可以讓人佩服
但只有真誠和用心,才會帶來敲打靈魂的歡喜
灝明,太多的觀眾喜歡你
是因為你不惹塵埃的天真和純凈
為了這份偶遇的喜歡
我們要說,明王子,謝謝你
仿佛夜來風雨,忽然熟了的一枚青果
明王子成長的故事讓人如此驚喜
俞灝明,一定還會繼續唱歌
1.文獻回顧與綜述
究竟什么是文化旅游至今尚未達成共識,主要有以下的代表性觀點:文化旅游包括對語言、藝術、建筑、古跡、節慶活動、遺產資源、宗教、教育和目的地的感悟等[2];是旅游者為實現特殊的文化感受,對旅游資源內涵進行深入體驗,從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種旅游類型[3];是指對體驗文化經歷有特殊興趣的游客發生的旅游行為,包括一般的遺產旅游、自然歷史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以及農業旅游等[4]。筆者認為文化旅游就是通過一定方法途徑進入其他的文化和地區,并了解當地遺產、文化藝術、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一種特定的游覽方式。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究,我國目前對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對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至今尚未達成共識,有些甚至將“文化旅游”與“旅游文化”混為一談;國內國外對于文化旅游綜述方面的研究較少,還有學者們傾向于對某個地域和某類文化資源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從而沒有對文化旅游的概念、結構等問題進行綜合宏觀的研究;在關注的焦點上國內外對于文化旅游的研究也不同,國外主要研究遺產旅游方面,而國內學者主要研究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與開發等問題。
2.研究方法與設計
2.1方法使用
此次問卷的發放地點為北京市、保定市、天津市和滿城縣。問卷主要考察四方面信息:旅游資源知名度;漢文化旅游潛在市場分析;漢文化旅游應建項目;漢文化旅游可能受到的制約條件。問卷發放時間為北京2014年6月至7月,發放250份,回收236份,有效問卷193份,有效率81.8%,問卷調查結果有效。除此之外,還應用了訪談法。
2.2 研究區概況
滿城漢墓是漢代劉勝和竇綰的墓,其內出土的部分文物資源知名度高。據調查顯示:83.4%的人聽說過“金縷玉衣”,68.9%的人聽說過“長信宮燈”。同時,滿城縣位于京津冀旅游帶,京津石三城中心,靠近白洋淀、瑯琊山等知名景區,以大城市為依托,有大量旅游客源和潛在旅游客源。
目前,滿城縣旅游整體呈現旅游業發展相對落后、交通基礎設施差、旅游配套不足、單一靜態的文化展示等問題。除此之外還存在山水資源破壞嚴重,實地調查發現漢墓兩側山體已經被部分開采破壞,但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旅游業將發展成為國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等大背景下,滿城漢墓發展文化旅游還是有潛力的。
3.發展漢文化旅游應開展的旅游項目
3.1發展漢文化旅游項目指導模型研究
首先應該確定“漢文化”為滿城漢墓開發的核心主題。然后在觀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娛樂功能、休閑度假功能、教育功能、商業功能。要充分發揮以上四個功能則需要從“吃、住、行、游、娛、購”的角度全方位、多層次的挖掘,這些內容最終體現在游客的味覺、聽覺、視覺、嗅覺和觸覺上(圖1)。
旅游項目設計中應該在“漢文化”主題下,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游、娛、購和旅游業發展的全過程中,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動覺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設計引起客人共鳴、參與性強、互動性強的立體化旅游項目。隨著旅游產品和文化資源的高度融合發展,傳統單一觀光旅游產品正在向體驗性、參與性和文化性的多元化產品轉化。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市場定位是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對旅游產品的市場定位既要有高雅的宮廷文化,也要有民俗、民間市井草根文化,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文化遺產資源的多元化。
3.2 滿城縣應開展的旅游項目
滿城漢墓旅游項目的開發應遵循上述構建的“滿城縣漢文化旅游項目設計指導模型”。同時,通過調研與實地考察,結合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宏觀趨勢,滿城漢墓景區未來應該實現三個轉變:由單一觀光旅游轉向多元休閑度假旅游,由低層次消費游轉向涵蓋高中低層次的消費游,由漢墓陵墓景區轉向漢王宮主題文化景區。
打造漢王宮文化藝術中心。“漢文化”是滿城漢墓景區的主題和靈魂,因此必須構建一個漢王宮文化藝術中心傳承漢文化。在“漢王宮文化藝術中心”設計展現兩漢風韻的大型實景演出、舞臺演出等,活化漢文化、傳承漢文化、發展演繹漢文化;每年定期舉辦漢文化論壇節,邀請知名專家參加,探討漢文化論題,展現漢文化魅力,在中國還缺少漢文化這樣高級別的論壇,將漢王宮文化論壇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論壇,以遠近聞名的文化論壇來提升滿城漢墓的旅游知名度。打造“漢王宮文化藝術中心”旨在發揮娛樂功能、商業功能及教育功能,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給游客以震撼??紤]到可行性和實操性,從人才的引進的角度來講,漢王宮文化藝術中心內開展的演出、漢文化有關的藝術品展演、文化論壇等是完全可行的。因為滿城縣瀕臨北京,歌舞團的引進、專人才的聚集等都非常方便。
規劃建設漢王宮博物館。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景區,應該規劃建設“漢王宮博物館”以介紹宣傳漢文化,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應用,增強游客體驗,達到其教育、娛樂等功能。以多館聯合的博物館群落形態及突破單調乏味的靜態展示模式為主要建設思路,建設出土文物展覽館、漢代服裝服飾展覽館、漢代風云人物館、漢代詩歌文化館、漢代行業百態館、漢代軍事戰爭館等;館內應該有漢代游戲娛樂、多媒體展示、虛擬/數字化展示、場景展示與模擬、活動參與、情境體驗等,增強視覺、聽覺、嗅覺體驗。在實地調研中發現,滿城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等都已經在省級以上展覽館展出,所以需要有關人員協調“請回”文物。
規劃建設做一天漢代百姓體驗游基地。約40%游客認為漢文化體驗類活動是最吸引游客的項目。滿城漢墓附近有個明以前就存在的看守漢墓的守陵村,其歷史悠久,和古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底蘊的村子里,開展一天漢代百姓體驗游是可行的。以守陵村為基地,打造漢代村莊,呈現漢代農家百姓生活場景。對村內房屋建筑統一規劃,按照漢代風格進行“穿衣戴帽”的改造。對從業人員開展統一培訓,統一著漢代服飾,說漢代語言,展漢代禮儀。同時,通過對漢代飲食文化的研究,在政府的指導和管理下開漢代客棧;通過對漢代各種身份地位人出席乘坐車馬進行研究,在守陵村景區內開發漢代出行方式??傊?,力求在守陵村內還原漢代的生活方式,增加游客的參與性。
規劃建設漢王宮皇家園林。仿照漢代上林苑三十六苑、十二宮、三十五觀布局風格,依照漢代宮苑建筑風格,借鑒江南園林成功經驗,設計漢代皇室休閑游樂園。重現漢代貴族“身若點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戲鮮歡”的場景和生活方式。使游客體驗兩千年前貴族的休閑娛樂方式。問卷調查顯示對漢王宮宴非常感興趣和感興趣的比例分別是34.7%、29.5%,共計64.2%,漢代美食類是游客最喜愛的旅游項,所以在漢王宮皇家園林建筑內群內舉辦漢宴競技大賽與漢宴美食文化節,以漢代皇帝為出發點,研發漢宴系列菜肴產品,如高祖艱難開國宴、文景簡樸治國宴、孝武盛世榮國宴、烈祖傳奇三國宴等。游客在品嘗漢代美食的同時深入了解漢展歷程。據史料記載,劉勝其人樂酒好內,所以也可以開展“品酒文化節”。借“品酒文化節”和“漢宴美食文化節”從味覺、視覺和嗅覺上打動游客。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1939年——至今),美國著名作家,攝影家、音樂家,代表文學作品有《廊橋遺夢》、《夢系廊橋》、《高原上的探戈》、《曼舞雪松灣》等,其中前三部被合稱為“廊橋三部曲”,受到廣大讀者和批評家的好評。在進行寫作活動的過程中,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擅長于將對于景物的描寫和人物形象的刻畫同時融入文學作品中,在構建典型的氛圍和環境的同時塑造典型人物,以此突出人物角色和作品內容,表達思想感情。小說《曼舞雪松灣》是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又一部力作,作者憑借自己特有的文學語言和寫作風格講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關于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在其作品中作者將景物描寫和人物刻畫相結合,更加加強了藝術效果,突出了作品的文學價值。
一、小說《曼舞雪松灣》中的景物描寫
在文學作品的創作活動中,通常景物描寫是作品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景物描寫包括對自然環境和社會將環境中的風景、物體進行描寫,作者在文學作品中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顯示人物角色所處的背景環境,并且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營造氛圍,從側面對于人物角色的內心活動、情緒思想等進行表現、表達。在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曼舞雪松灣》中,作者在敘述故事情節的同時,不時的插入對于印度南部的異域風情進行描寫,悶熱的天氣、擁擠的人群、“黑色的山巒”、潺潺的流水等等,這使《曼舞雪松灣》很像是一部游記體小說,在主人公充滿浪漫色彩的旅途中與心愛的人邂逅,于是放下了世俗對于愛情、情愛的束縛,兩個人開始了纏綿的愛情故事,也就是說,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在作品中對于景物的描寫為故事設定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背景。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同時,在小說《曼舞雪松灣》中,作者又常常運用對于景物的描寫來側面烘托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感受,例如,“馬杜賴西部鄉村的早晨甜美、純凈,在熱浪和灰塵上升之前,印度總是給人這種感覺”,作者通過“甜美”、“純凈”以及“熱浪”、“灰塵”來表現女主人公杰莉內心的矛盾,糾結和掙扎,畢竟她是有婦之夫,和男主人公之間的一見鐘情對于丈夫、世俗都是無法接受的,然而對于“甜美”景物和愛情的渴望,又使主人公覺得“也許明天就不會這么甜美純凈了”,所以“管他呢,繼續前進吧”。由此可見,景物描寫不僅可以對人物角色的活動環境有所交代,還可以表現人物內心想法,更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二、小說《曼舞雪松灣》中的人物形象刻畫
在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小說作品中,作者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描寫是最為常見一種表現手法。在文學作品寫作活動中,作者往往運用對于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作品內容,以不同人物角色來激勵、感動或是刺激讀者,使讀者通過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來對于作品內容感同身受。人物形象的刻畫通常包括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又可分為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在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曼舞雪松灣》中,作者對于男女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描寫包含了人物描寫的這六個方面,其中以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為主要的描寫方式,其次是心理描寫和肖像描寫。小說《曼舞雪松灣》中,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通過對話的形式來表現男女主角的熱情、可愛,同時又通過其對于愛情的態度,行為舉止來表現其人性方面的自私和貪戀,由此可見,在文學作品中作者對于人物性格、人性的描寫和塑造是通過對人物言行舉止的刻畫來表現出來的。又例如,在小說《曼舞雪松灣》中,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并沒有運用大量的詞匯對于男女主人公的外貌進行過多的描繪,讀者卻依舊可以從雙方對于彼此的感情來感受,仿佛可以通過另一方的癡迷表現而看到一張漂亮的臉,或是一個甜美的微笑等等。也就是說,人物描寫并不僅僅注重于表現人物角色外在的特點,比如相貌,而是更注意表現人物角色在性格、人性方面所擁有的某一特點,也只有這樣的人物形象刻畫才能夠使典型環境中的人物角色更加具有典型性,使作品更加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這些年,在與西方基督徒的一系列交談中,我發現他們論證上帝存在的一個關鍵證據是:眼睛這么精巧而復雜的器官是怎么來的,無論如何也不是進化論可以解釋的,一定是上帝的苦心積慮,妙手偶得。有一天,移居歐洲多年,從來不信神、不拜佛的老舅跑來一本正經地對我說:“我們人類直立行走幾十萬年,手和腳都在不斷進化,腦子也越來越好使了,眼睛卻是由上帝創造原裝的。”
科學家們的研究似乎也提供了更多佐證。2004年,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發育生物學家Detlev Arendt和Joachim Wittbrodt發現巖蟲(Platynereis dumerilii)的眼睛里有和人類完全一樣的錐形胞和桿型胞感光受器。而巖蟲這種海生環節動物是一種從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億4千2百萬年前 - 4億8千8百萬年,編者注)到現在五億年中幾乎沒有變化的活化石。五億年前的寒武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謎,我們找到的化石最早就起始于寒武紀,再往前,地球的生命紀錄里是一片空白。大概是寒武紀之前僅有的軟體動物,無骨骼留不下化石,所以達爾文的進化論其實沒有起點,可以說是憑空開始。在寒武紀,所有動物的祖先一瞬間全出現了,它們很多復雜的生物結構,包括眼睛,除了萬能的上帝還能有誰創造得出來?
與上帝創造論不同,目前有一種尚需要化石證明的進化論推論假說:在漫長的生物進化之路上,能夠有固定進食場所和固定休憩場所的個體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這個假說說白了,就是能經常找到食物繁茂的地方用餐,再回到隱蔽安靜的地方睡覺,生育的那些“謹慎型”小蟲比四處撞大運生活的小蟲活得長些。這就需要它們能找到路并有方向感,進而需要它們至少有感受光的能力。我們試一試在陽光下伸出手臂,特別是盛夏,很容易就能感覺到光大致從哪個方向來,但不精確。生物進化講究效率,如果小個頭生物有一個細胞專門感受光線,那么肯定既經濟又高效,但是只是感受到光的方向卻感不到角度,一樣無法定位。于是為了吃飯活命,高級一點的動物的感光細胞就可能有了下列進化:
左邊圖的感光細胞在進化中自我凹陷以獲得光線具體而精確的方位角度,右邊是覆蓋在外的表皮細胞進化成“透鏡”以匯聚更多的光線。右圖最下,表示最后得到的進化結果,也就是現在動物的眼睛結構。而如左圖最下所示,眼睛發展到這一步就已經是一架小孔成像相機了。
小孔相機是誰發明的?要我說,如果非要有一個人的話,那就是上帝。人類只不過在一步步地模仿上帝造物。
小孔成像是人類最早觀察到的影像。傳說在北非的沙漠里,阿拉伯商隊白天休息時會在自己的黑色帳篷壁上戳些小洞,這樣外面的世界透過小洞可以映射到帳篷的另一側,商人們既使休息時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貨物和駱駝,以免被偷或惡意便溺。我國春秋時期的大家――墨子在公元前400年就用文字記述了小孔成像。在西方,公元前330年亞里士多德也觀察到了同樣的事情。小孔成像的歷史不可謂不久,可它卻也幾乎是古典工藝復蘇運動里最晚重新發展起來的攝影技藝。原因很簡單,光靠小孔投射的光線實在太弱了??吹饺菀?,拍下來就難了。只有時代進步了,感光材料感光能力相當高了以后,才有可能把它如實記錄下來。
現存最早的一批小孔成像照片是由有著“考古學之父”美稱的英國人福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 1853-1942年)于1881年在挖掘埃及吉薩金字塔時拍攝的。有意思的是,這位考古學大家既有錢又有技術,卻沒有去購買一架當時已經成熟的帶鏡頭的干版相機,而是自己研究、設計制作了一臺3×4英寸底片的針孔相機專門來拍大金字塔,記錄他的重大考古發掘工作,柯達公司甚至還為他專門制作了一批底片。大概他覺得光線只有不經過玻璃而直接作用于底片才真實可信吧。
針孔相機結構極其簡單,一個暗盒,打一個小孔就可以拍攝了。但它又有些復雜,看似隨意的一系列組合其實通過復雜的公式計算得出。針孔的大小、焦距的選擇、底片的大小、以及曝光時間都有公式計算。只有在一切都合適的時候才能得到一張比較清晰的照片,否則都是模模糊糊的。好在它的成本很便宜,十九世紀末便有好多家公司都在生產這種不用鏡片的廉價相機,一時風靡全世界。
以下是四種最廣泛實用的最佳針孔孔徑和對應的焦距、光圈數據表格:
不過好景不長。1888年,喬治?伊士曼推出了名為“The Kodak” 的帶鏡頭小相機,內裝能拍攝100張照片的膠卷,總共才賣25美元,瞬間席卷市場。小孔成像相機不是對手,只能黯然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