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望著天空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心里想:天氣剛才還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開始下雨了。當我正在發愁的時候,媽媽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見枸杞子茶的時候,馬上就對它感興趣了。因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著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幾粒枸杞子,我覺得特別奇怪。為什么有些枸杞子會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會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細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樣,里面有空氣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開始做小實驗了。首先,我從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兩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雙筷子壓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來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觀察枸杞子會不會沉下去,只見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著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頂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來,最后浮到水面上來了。唉,我終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來我的推測是對的。因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氣冒出來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還有空氣,所以就浮上來了。
通過這一次小實驗,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樣,里面有空氣就能浮在水上,沒有空氣就會沉下去。
我在偶然時看到了這句魯迅的名言。魯迅?就是那個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他可是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斗,就是因為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使后人敬仰。我雖然只是個小學生,但我卻覺得我們也應該有這種奮斗的精神。
以前,我遇到不會做的題總是想一會兒就放棄了,從來不去鉆研。自從讀了這句名言,我碰到題目總是自己去想,去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難題,想了好一會兒都沒想出來,本來我想放棄了,可以想到那句名言,我又充滿了信心。經過我的分析,終于將這道題做了出來。就向名言中所說的,只有勇士才會第一個去吃螃蟹,我為何不自己也去嘗試奮斗一下呢?
選擇一條自己的路,定一個目標,一直走到底,這是我的想法,以前,我覺得學習很簡單,但是有明確的目標。自從讀了這句名言,我明白只有永遠地奮斗,不懈努力,才會學到豐富的知識,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當然,沒有大膽的嘗試是不行的,學習有的時候也需要嘗試,有一種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我以后要發散思維,不能只局限于一種思考方式,可能還有第二種方式、第三種方式……也許我可能成為某一方面第一次“吃螃蟹”人。
我理想中的課余生活
17歲,一個不羈的年齡;17歲的我,有棱有角;17歲的我,追求真,追求善,追求實實在在的理想,追求理想中的課余生活……
夢想
真的,我要當一個作家,我不但要寫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凄涼,我還要寫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壯闊,我更要寫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青天”的豪邁。我要將我的思緒慢慢地沉淀,傾瀉于我的紙上,讓別人來欣賞它,感受它。我知道,理想中的生活需要它的點綴。
聞到鉛字的墨香,我又想起了我的作家夢。學寫文章,學取材,學構思,精心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終于有了“豆腐塊”的第一次公開亮相,興奮不已!我驚奇于蒙娜麗莎的永恒微笑,折服于“揚州八怪”的瀟瀟竹影!
色彩
我要提起畫筆,充實自己的課余生活。
我要展現出“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清新自然,要描繪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機,還要勾勒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晶瑩剔透!
展開青春的畫布,提起17歲的畫筆,畫棵草,那是昨天――默默無聞;畫匹馬,那是今天――轟轟烈烈;再畫只大鵬凌空飛,那是17歲的我對天空喊出的誓言!
自由
我已經長大,不應該再受父母的束縛。理想中的課余生活,我是自由的。
足球場上揮汗如雨,電視機前手舞足蹈,院子里引吭高歌,伙伴間調皮搗蛋……不再生活在牢籠之中,被父母了解得透透徹徹!
……
我理想中的課余生活是多么完美啊!那是我所追求的,為了實現它,我還得努力,但我得讓自己過得開心,讓自己的生活轉動如三棱鏡,每一面都折射出奇異的光彩!
[亮點透視]
--我的校本研修之路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是一個起步很晚的學員,第一次想到要進行校本研修,搞樣本研修活動是2012年的年底。但,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我通過一系列的反思,學習,研修,總結,再研修,我個人認為自己的成長是比較快的,但這種進步目前還只是處于單純的個人成長,還沒有力量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本研修。
從2012年暑假的“國培計劃”短期培訓開始,我開始不斷地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班級管理中的得與失,他人教學的得與失。對于他人的成功經驗,我也不是照搬,而是經過思考與自己教學風格,教學班級實際情況人分析批判時進行學習和改進;對于自己的得失更是對的加以發揚,錯的嚴格改正,天天如此,日日發此,每天的教學筆記和隨筆是我的知己,每天的生活都有載,一段時間后,再去翻翻,發現自己在思想上,理念上,風格上,態度上都有了明顯的轉變,而且教學的效果和班級管理的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可以說教學反思,是我成長的第一步,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長,讓我找到了自我成長的方法。
案例研修方面,我所進行的就是動作舞蹈協助學生記憶,同時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一年的學生剛入學對學習的態度和認真的程度有著很大的差別,很多學生還保留著幼兒園的習慣,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也對學習沒有什么興趣。于是,在近三年的一年級教學中,嘗試利用課本中的兒歌,自己編排一系列有助于識記的動作,讓學生們邊做動作,邊記憶文章,通過幾次有趣的舞蹈,學生們都特別喜歡語文,特別是布置給家長表演的作業后,孩子們對語文課有著很大的期待,慢慢地連最不認真的孩子也開始喜歡上學習了。為了驗證舞蹈有助于記憶和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我連續要求三年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
——記青年詩人謝長江
五指山起伏連綿,云遮霧繞。撥開層層的云霧,一座青磚碧瓦的農家庭院便呈現在眼前。屋內,一位殘疾青年用僅存的小指和無名指夾著筆,正在專心致志地寫作。他叫謝長江(原名謝德均),10多年來,他創作的200多篇纏綿悱惻、優美動人的詩篇,成為沐川文學創作這塊寂寞的土地止一朵艷麗的奇葩。
1967年12月14日,在建和鄉河口村老山上一個農民的家中,伴隨著一聲呱呱的啼哭,小長江墜地了。由于在家年齡最小,加之天資聰明伶俐,小長江倍受奶奶和母親的鐘愛,并有幸接受民間藝術的熏陶。每到夜晚,奶奶就把他摟在懷中,給他講熊外婆、狐貍精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最初的文藝的種子,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金色歲月。正如他在散文詩《愛的夢》中所寫——
我深深地愛著你,在這歡樂的世界。太陽像一只金色的葫蘆懸在天空,那里裝滿我們的美酒……讓我擁著你,把興奮的詩歌貼在你心上,讓我透過你灼熱的目光,打量未來,讓我的想象在未來的腋下長出翅膀……
伴隨著醉人的童話,清脆的鳥語,迷人的花香,小長江一天天地長大。到6歲時,家里人把他送進了離家最近的高峰小學,開始了他的讀書生涯。如其它農村孩子一樣,上午在校念書,下午放學回家打柴、放牛,他從同學處第一次看到了連環畫,認識了雷鋒、高營長,并在內心深處萌發出長大當兵做英雄的夢想。
可惜,這如歌的日子,僅是曇花一現。9歲的時候,他誤將雷管當鞭炮點燃,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他失去了左手的全部指頭和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失去了兒童應有的天真和歡樂,他開始跌入憂郁、愁苦之中,終日郁郁寡歡,生活黯然失色。
這是一棵被風暴折斷了的樹子,多少個寂寞的夜晚,面對一彎冷月,回想那支深情悠悠的歌。
命運里,或許就該有這場痛苦。
然而,有誰知道——
那一瞬的悲哀已將一個瘋長的春天摘去。從此,日子平平淡淡,很久已沒有春光的音訊。
這場苦痛,使他整整輟學半年。在家休養期間,他一邊放牛,一邊用樹枝在地上練習寫字,新愈的小手常常磨得鮮血淋漓。回到學校,他學習更刻苦了,倔強的性格,使他發奮圖強,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并順利升入中學學習。
在中學時,他認識了蔡永紅,找到了他文學的啟蒙老師。蔡老師除教給他一些寫作知識和技巧外,還經常幫他修改作文,以至蔡老師在教育學院學習期間,還常常用讓他把文章寄去,改好后再寄回來。也就是從蔡老師那里,第一次接觸到了《收獲》、《傳奇文學》等文學刊物。他如一棵饑渴的禾苗,吮汲著久候的甘霖,他常常利用課余時間,躲進墻角,隨書中人物一起歡喜一起憂傷。藝術的魅力,給予他無窮的,給予他無盡的希望和歡欣。他曾在《紅紅的火鳥》中寫道:
這片古老的土地,有一片原始森林。但我也找到通往山谷的神秘路子。用我的淚水,將那些失落的葉子,養活成一只只紅紅的火鳥,飛上奶奶的天空,把所有的黑色云燒成灰燼……
初三的時候,謝長江開始嘗試文學創作,背著老師和同學,他一口氣完成了5000多字的小說《泥潭》。緊接著,第二篇2000余字的童話《小兔》也誕生了。但遺憾的是,這兩本手稿都在后來的生活中散失了。
進入高中,他了解了朱自清、魯迅、托爾斯泰等更多的文化名人,接觸到更多的名家作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至今令他記憶猶新,興味不衰,贊嘆不已,更引起了他對散文、散文詩的濃厚興趣。他愛好散文詩,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新奇的學校生活,點燃了他的學習熱情,也激起了他萌動的青春。他結識了他心中的“童話鳥”,他們暢游于沐溪河畔,獅子山頭,談理想,談人生。這美麗而短暫的一瞬,給他留下了無限的記憶。
在她那邊的岸上,是否仍是春雨霏霏?那片樹林,是否仍是滿樹陽光?而我是否還是她的童話鳥,銜一朵星星花落在她的掌心……
一道“黑色”的門檻,把他堵在了大學校院的門外,十年寒窗化作泡影。他回到了生他、育他的故鄉。失落和迷茫,使他產生了輕重的念頭,同學的期望,老師的目光,又鼓起了他生活的風帆,要活就要活個樣兒,要活就要活得有價值。他決心成為鄉村的歌者,用他明亮的歌喉,歌唱土地,歌唱那每一個新鮮而閃亮的日子。在鄉村1年的時間里,他寫了七八萬字的稿子。
1987年,他打點行囊,懷揣借來的90元線,只身前往新疆,開始了他生命的又一次旅程,走出了他文學創作上一片廣闊的天地。就在旅途的火車上,他第一次目睹了黃河、長城、天山和草原的雄偉瑰麗。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激情和萌動的詩心。
這真是一個成熟的季節呵!閃著興奮的霓虹燈正如飽滿的果實,掛在都市的枝頭,透出誘人的芬芳。無數星子,仿佛枝頭上的倒影,于湛藍的水中漂得越發明亮。而在楚楚一動的枝頭空間,許多親昵的身影飄來飄去,如一對對穿花衣的天堂鳥,夢幻一樣飛旋......
在新疆石河子市,他接觸了許多歷史人物,見到了《冰山上的來客》中“地主婆”的原形人物,并瞻仰了烈士墓,認識了《綠風》詩刊編輯曲近。繽紛的生活,旖旎神奇的景致,引起了他無限的振奮,激發出了他一剎那間的靈感,使他的生活閃現出從未有過的光芒。1987年8月12日,他的處女作《詩》誕生在《石河子報》上。茫茫戈壁,使他文思泉涌,兩年時間就創作草稿八萬余字,并在《綠風》詩刊、《新疆軍墾》、《石河子報》上發表詩歌、散文、小小說20余篇。
1988年底,謝長工回到了久違的故鄉,尋找那曾經“丟失的麥穗”——
高高的麥垛,回憶麥地的村莊。但麥地深處,我丟失的麥穗,是不是握在小女孩的手中?那些滿天飛舞的紅蜻蜓,是不是小女孩放飛的麥穗……
1994年,謝長江在文學上閃現出了一片亮麗的天地,鄉里人的悲傷離合給他提供了廣闊的素材,使他在文學創作的原野里縱橫馳騁。僅一年的時間,他就在省內外報刊臺發表文章50余篇。他的文學之路豁然開朗。
1998年,年已30歲的謝長江,終于尋找到了他的夢中情人,進入《溫柔之鄉》,墜入《感情的家園》。
這該是怎樣的一方樂園啊!那個盛開的男人,覺得妻子高聳的胸部竟是一個奇跡,太陽一樣散發著母性的光芒,將孩子化妝成桔紅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