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爸爸的眼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一次,我拿周記給爸爸看。爸爸瞟了一眼就發現了錯別字。爸爸叫我過來,說:“你寫錯了一個字,應該是這個‘混’。”我一看才發現,由于我的馬虎,把“混”寫成“渾”了。
爸爸的眼睛,充滿著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
有一次,我來到爸爸所在工作的醫院。恰好,爸爸剛穿上“白大褂”,就來了一位病人。爸爸熱情地請病人坐下,并用心地給病人把脈。眼睛里充滿著戰勝“病魔”的渴望。
爸爸的眼睛,充滿著幽默之風。
在我的生命中有這么一雙眼睛,它嵌在歲月的褶皺里,眸子烏黑發亮,上面蓋著兩道粗眉,濃黑得就像是用飽蘸墨汁的毛筆撇上去的。這雙眼睛與鷹的有幾分相似,但空靈剔透,毫不掩飾它農民的樸實本色。而在我的眼里,它更像那亙古不變的太陽,源源不斷地向我釋放著它的溫和與慈愛。這雙眼睛的主人就是我的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的辛苦就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那時,他還是個建筑工人。我只記得,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我便在被窩里聽到爸爸的摩托車呼嘯著遠去的聲音。每天在昏暗夜色的籠罩下,我也會尋找到他那疾馳而來的模糊身影。他的衣服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灰塵和汗漬。眼睛里滿是疲憊與憔悴,卻還是那么的明朗澄澈。他在眼角瞇起一條細線,剎那間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暖暖的東西一下子奔進了我的心坎里,卻又不禁泛起了一股淡淡的酸楚。彈指之間,我便到了該上初中的年齡。為了我的未來,爸爸咬了咬牙,不惜重金毅然將我送進了縣里的一所私立學校就讀。我深知他的艱難,也知道他在我身上寄托了多少希望,于是我時時鞭策自己要發憤圖強,用自己的成績來回報爸爸的日夜辛勞。“功夫不負有心人”,期中考試,我拿到了全班第一名!爸爸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家長會上,我看見他正襟危坐,腰板筆直筆直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在閃爍著,溢出那種無法掩飾的自豪與喜悅。我望著爸爸,心里暗暗發誓:囡囡會永遠讓您這樣驕傲下去的。
可好景不長,轉眼到了最關鍵的初二,我卻一下子跌入了低谷。我拼命地努力,竟還只能仰望那些平時不怎么用功的同學。我心急如焚,但我知道,我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我必須再接再厲,因為我不能辜負了爸爸。可期中考試,我還是摔得很慘。
回到家的那個晚上,我正在臺燈下寫作業。突然我的耳朵捕捉到了一些細微的聲音,緊接著樓梯上響起了爸爸沉重的腳步聲,我的心立刻揪緊了。他走到我身邊,我停下筆抬頭看他,他仍一如既往地向我露出他那花一般燦爛的笑容,眼角瞇起了好幾條細線——那是歲月的足跡。他那太陽一般的眼睛向我灑下殷殷的期盼,好像在說:“陳揚,加油啊!”他看了一會兒,還是一言未發便走開了。我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愧疚不已,鼻子一酸,竟攔不住那噴涌而出的淚水,一下子哭了起來。爸爸,您放心吧,陳揚會努力的,陳揚不會再讓您失望,不會了。
初一:快樂111111
爸爸的眼睛主題作文
我的爸爸有一雙銅陵大的眼睛,它不僅大,還能詮釋很多生動的表情有時是鼓勵,有時是慈祥,還有時是嚴厲的。
有時,爸爸的眼睛會鼓勵人。
小時候,我學騎自行車。我在前面騎,爸爸在后面扶著我,幫我保持平衡,一分鐘,二分鐘,一小時,兩小時……過了很長時間,我依然學不會。我又急又氣,在看爸爸一眼,立刻就被他的眼神吸引了。爸爸的睫毛垂下來,蓋住了小半部分眼睛。而眼睛澤眨也不眨地盯著我。從中,我看到了慈祥、鼓勵、信任……一小時后,我學會了自行車。
有時,爸爸的眼睛會批評人。
三年級時,我做題老是心不在焉,一會把“游泳”寫成“游永”一會又把“0”寫成了“6”。爸爸給我檢查作業時眉頭緊鎖,我不禁瞄了爸爸的眼睛一眼。正巧,爸爸也在看我。只見爸爸眉頭緊皺,眼睛瞪得比拳頭還要大。透著嚴厲、責備……從此以后,我再也不犯這種低級錯誤了。
有時,爸爸的眼睛充滿了贊許。
六年級時,我考了全班第一。我高興地把滿是對勾的試卷拿給爸爸看,爸爸的眼睛笑成了一彎月牙,眼中滿是喜悅和贊許……
爸爸雖然很少說話,但是會說話的眼睛一直陪伴我長大,讓我懂得了堅持,學會了認真,收獲了成功。爸爸的眼睛會一直看著我,這就是他對我愛的表現吧。
爸爸的眼睛主題作文
爸爸的眼睛高度近視,他成天戴著一副眼鏡,顯得很有學問,我曾經還挺羨慕呢!
爸爸也有離開眼鏡的時候,比如說睡覺啦,洗澡啦……離開了眼鏡的爸爸幾乎進入半盲狀態,有時忘了眼鏡擱哪兒,便到處找眼鏡,這里探探,那里摸摸。于是我時常聽到爸爸求救的聲音:“亦豪,看見爸爸的眼鏡沒有,幫爸爸找找眼鏡……”其實,爸爸的眼鏡往往就擺在他面前,他卻視而不見,爸爸的視力真是好到家了。
還有更有趣的呢。有一次,爸爸又開始找他的寶貝眼鏡了。摸索了很久也沒找到,我和媽媽都出馬幫忙找眼鏡,媽媽邊找邊嘮叨開來:“自己要緊的東西也沒個首尾,丟三落四的,經常找找找,哪天人都會丟掉。”我笑著說:“眼鏡丟了可以買,爸爸可丟不得。”找了一會兒,我猛一抬頭:咦!眼鏡不是好好地在爸爸頭頂上呆著嗎?爸爸這才恍然大悟,笑著說:“哦!我剛才擦了一把臉,把眼睛推到頭上給忘記了。”哎!叫人哭笑不得的老爸。
爸爸吃了眼睛不好的虧,所以就拿自己當我的反面教材:“亦豪,做作業背挺直!”“亦豪,電腦有輻射!亦豪,不要在弱光下看書!”……雖然我有時會討厭爸爸的嘮叨,但一想到爸爸因為眼睛不好帶來的麻煩,我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
現在,我再也不羨慕爸爸戴著眼鏡很有學問的樣子了。
爸爸的眼睛主題作文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一個女孩的眼睛失明,視力一天天的變模糊。有個年輕人為了讓女孩兒的眼睛能看清楚,他就用帶著鉤子的矛刺向了藍鯨的眼睛。女孩得到了藍鯨的眼睛,她的眼睛好了!藍鯨傷心又憤怒,它決定報復漁民,藍鯨一下就把船打翻了。女孩兒知道了這是藍鯨的眼睛以后就天天等著藍鯨來找它的眼睛,想把眼睛還給藍鯨。而年經人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在不久后就用匕首與藍鯨清了賬……
故事的主人公是女孩、女孩爺爺、年輕人和那條獨眼藍鯨。我喜歡女孩的溫柔,女孩爺爺的威嚴,年輕人的勇于承擔錯誤的精神和獨眼藍鯨的善良。
爸爸雖然經歷了一個多世紀擔他還想活,他說:“我要活到2000年,那時一切都大變了,我要到各處看看,那是多么美好呀!”
爸爸在事業上曾經取得較大的成就,他是上海正廣和汽水公司的董事長。在舊社會的上海和天津,爸爸有地位、有名望,但他身居鬧市而不染。他憎恨賭,煙酒不沾,勤勞儉樸,誠實可信,嚴于律己,對人寬厚。爸爸孝敬老母,尊重妻子,喜愛孩子,合家和睦,融融樂樂。我們五代同堂,爸爸有晚輩137人,現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有不少教授、高級工程師,也有會計師、醫師、護士、教師和職工。
爸爸是南京市的長壽冠軍,經常有人來采訪他的長壽經驗。他總是說:“長壽沒有什么秘訣,除了身體多運動、生活有規律外,我體會一點:還要有高尚的品德。道德不好,不可能長壽;一天到晚動壞腦筋,睡不安心,還能長壽嗎?”
我與爸爸共同生活了75個年頭,確實感到他老人家是長壽有因的,現在就將爸爸的長壽經驗,回憶、整理如下:
一、我記得,約從50歲起,直到105歲,爸爸數十年來每晨堅持近3小時的戶外運動,遇寒冬、酷暑、暴雨、大雪也不間斷。常說:“天下鐵了嗎?我怎能不出門鍛煉!”他喜歡鍛煉身體,更喜歡集體鍛煉。他在上海、南京,都有一群共同鍛煉的朋友。他認為大家在一起可以取長補短,也便于互相關心;認為一起說說笑笑、談談新聞,對身心都有利。他的鍛煉形式多樣,騎自行車,打網球,跑步,跳繩,擲繩圈,打羽毛球,打太極拳和練氣功,都練過;年屆百歲還去爬山和游泳。由于他數十年的堅持運動,使他有堅強的毅力和健壯的體格。
二、爸爸一直過著規律的生活,他每展5時就起身,摸黑去鍛煉;晚上10點鐘左右睡覺,下午則睡1小時。飲食亦是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亦不飽食。下午4時吃些點心,100歲后改為一日五餐。爸爸身體好,胃口好,粗糧、細糧、面食都喜歡,更喜歡吃玉米面糊、麥片、小米粥等。在夏天,每餐必備一碗生的西紅柿或黃瓜。早餐常是一杯牛奶、兩個雞蛋炒西紅柿,外加面包或饅頭。他老人家從不吃補藥,認為藥補不如食樸。平時愛吃水果,蔬菜,不吃大魚大肉。
爸爸通常上午看書報,練毛筆字,澆澆花;下午散步,或給各地的子孫和朋友寫信。記得在他104歲時,于國慶節前一下子發出50封信給親友,說是為了讓他們收到信時,可看到信封上的國慶節紅色郵戳,讓大家高興高興。
三、爸爸在任何情況下都感到滿足,是個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的人。常說:“吃得這樣,夠好了,還有什么要求?”從未聽他說,這個菜太咸,那個菜太淡等挑剔的話,并且也不愿意我們任何人說一句不滿意的話。這個家規使我家飯桌上的氣氛總是樂呵呵的,對媽媽準備的飯菜與辛勞總是充滿感激之情。
我們往日的住宿條件較好,但在中,兩代三人卻只能住一間房,爸爸的床放在房的后部暗暗的閣樓下,可一住幾年而毫無怨言,每天還是快快活活。
助人為樂也是他老人家一貫的作風,給親友介紹工作,借錢解難是常有事。我們住處附近賣魚的、賣水果的、賣花的小販都是他的好朋友。不久前,賣花的老王送來一個盆景,他對我說:“你不知道吧,老爺爺20年前借給我100元,我不會忘記的。”
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P E /VC)源于美國,伴隨美國體制環境的完善已逐步形成完整的投資模式,對美國高新產業和傳統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催生了美國新經濟的產生。受到這些碩果的激勵,很多國家開始嘗試發展自己的PE/VC產業,包括眾多新興經濟體。但是,PE/VC模式是針對美國的體制環境被設計出來并據此發展的,其能夠在何種程度上被其他國家成功運用尚未可知。來自巴西圣保羅大學FGV 商學院的Leonardo de Lima Ribeiro、Antonio Gledson de Carvalho和Claudio VilarF u r t a d o三位教授,通過文章《新興經濟的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來自巴西的證據》(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Capital in an Emerging Economy:Evidencefrom Brazil)展現了巴西PE/VC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并在巴西經驗的基礎上,探討如何調整投資策略以使PE/VC適應新興經濟。
經過20年的發展,巴西的P E/V C產業總值已積累至50.7億美元(這其中包括已獲得的投資和即將獲得的新投資),占G D P總值的0.84%。1999年,巴西PE/VC產業年度投資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4.5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08%),此后的年度投資額一直穩定在2億美元到3億美元的水平之間。
從本文中“1999年至2004年巴西PE/VC產業資本發展表”中可以看出,巴西PE/VC產業的投資總值占GDP的比例平均在0.06%,另一方面,退出總額卻隨著時間推移明顯地增加,2004年達到2.6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04%),在過去六年中第一次超過投資總額。這說明巴西已存在一個非常積極的退出渠道。
眾所周知,美國在體制環境方面有著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優勢,不論是發達的資本市場、成熟的運作機制,還是多樣的投資工具、強大的金融服務支撐,以及最為重要的完善的法律規范,都為PE/VC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而巴西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在體制環境,尤其是法律體制方面存在著很多缺陷,這就決定了PE/VC若要在這些國家開花結果,必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模式以適應該國的體制環境,從而使得這些國家的PE/VC產業呈現出一些不同于美國模式的特征。為了更明晰的闡述上述問題,三位教授從組織結構、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對象和投資者以及退出機制等方面,通過數據分析了巴西PE/VC產業與美國和歐洲在模式上的差異。
第一,從PE/VC的機構組織形式方面來討論。從機構組織形式上看,巴西的PE/VC公司大多數采用公司制,這些公司管理的資本額達到PE/VC行業總資本的53.6%,由金融機構控制的17家公司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管理著行業總資本的36.8%。這基本與歐洲相似,在歐洲的750家PE/VC機構中,有66%的企業是公司制的,但是由金融機構控股的公司只占總數的19%,而合資企業和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則為數眾多,分別占到總數的8%和7%。
從機構所屬國別來看,在巴西的PE/VC機構中,占絕對多數的是巴西本土機構(72.2%),管理著59.7%的資本,其次是美國公司(15.4%),管理著34.7%的資本。兩者所管理的資本之和達到巴西全部PE/VC資本的94.4%,這揭示了美國和巴西在PE/VC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
在產業的區域性分布來看,掌控著巴西P E/V C產業98.6%資本的公司都聚集在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更進一步,這部分風險資本中的66.8%被27家公司控制,這些公司全部位于巴西的金融中心圣保羅的Faria Lima和Berrini大街。區域的集中性是PE/VC行業的典型特征。在美國,硅谷和Route 128這兩個高科技產業中心能夠獲得34%和15%的風險投資。巴西PE/VC機構的集中性與提供金融服務的中介機構的地域集中性有關,同樣也與潛在的投資合伙人以及風險投資公司并購者的集中性有關。巴西的PE/VC產業還具有資本集中性。巴西最大的前10家機構擁有總資本的68.6%,而最小的50家機構只掌握總資本的20.1%。據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NVCA)2005年的數據顯示,在美國,資本同樣具有集中性。在NVCA的全部476家會員中,有62家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本,最高的可達65億美元,而規模最小的247家機構的資本均不超過1億美元。
第二,從PE/VC的投資對象方面來討論。截至到2004年12月,在總共90家PE/VC機構中,77家機構總共投資了265家公司,其余13家風險投資機構則仍然維持著他們最初的投資。對265家公司的投資源自315宗交易,這說明其中的233家接受風險投資的公司都只有一位P E/VC投資人,其余45家公司則受到2-5位投資者的聯合投資。因此,在巴西只有不足30%(92/315)的交易是通過聯合投資的形式實現的,而在歐洲這一比例可達50%。這一比較說明,在巴西,PE/VC機構間的合作還非常少,這或許是由于激烈的行業競爭,以及建立信譽的強烈期望促使企業更愿意采取獨立投資。
在PE/VC投資領域,IT和電信(尤其是軟件)是最受青睞的行業,PE/VC這種投資形式更傾向于幫助那些具有高成長性和創新性的企業融資。而在巴西,PE/VC基金近乎平均地投資于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行業在內的各個產業部門中。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 E C D)2005年對29個國家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方向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其中19個國家,有超過40%的風險投資基金投向IT、電信、生物科技和公共衛生行業。在美國,這些行業獲得風險投資的比例超過70%。歐洲接受風險投資的企業有30%集中在軟件和互聯網行業,在巴西這一比例為22.1%;對工業產品部門的投資額在歐洲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所占的比例為11%,巴西則為8.7%。歐洲和巴西兩者最大的差別在于風險投資公司對生物科技和醫藥行業的關注度,對這兩個行業的投資額在歐洲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占到14%,在巴西僅為4.9%。有研究指出,PE/VC機構傾向于根據產業部門的細化而實行專業化投資,但是在巴西,接受風險投資最多的三個部門所獲得的全部投資額只占全部投資額的45%,與歐洲的55%相比,說明巴西的PE/VC經理人并未選擇產業部門專業化的投資策略,而是采取了更一般化的投資方式。
PE/VC這種投資形式被設計出來是
為了給那些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信譽尚未建立起來、有形資產比較匱乏、現金流呈負狀態的企業提供融資的。然而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許多處于成熟階段的企業也同樣成為PE/VC機構的投資對象。在巴西,有41.1%的企業是在早期階段通過種子資本(13.7%)或者創業資本(27.4%)的形式接受其第一筆風險資金的注入,而37.3%的公司是在擴張階段接受的風險資本,在成熟階段接受風險投資的企業為16%,其他階段如并購、管理層收購、過橋融資等只占到5.7%。歐洲的風險投資更集中于早期階段,有42%的成員企業是通過創業資本的形式獲得的風險基金,有17%的成員企業是以種子資本的形式獲得的風險基金。美國NVCA(2005)的一項調查顯示,其成員所擁有的全部風險資本的51.5%投向了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這表明美國PE/VC產業也傾向于投資那些處于早期階段的企業。
第三,從P E/V C基金來源方面討論。巴西風險投資基金的主要來源有以下:17.2%來自養老基金,其中巴西國內的養老基金占據了主導地位,占全部養老基金的78%;15.9%來自公司企業,其中的43%來源于外國公司;還有10.3%來自銀行,尤其是跨國投資銀行;剩余的部分來自于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Funds)、保險公司、信托、捐贈和個人財富等。另外,政府部門通過幾個專職機構(比如FINEP、BNDES、SEBRAE和Banco do Nordeste)向30家風險投資基金提供2.55億美元作為發展基金,擔當類似角色的若干多邊機構也向在巴西運營的20家風險基金提供了1.31億美元的發展基金。在美國,養老基金也是PE/VC產業的最為主要的投資者,而歐洲的PE/VC產業則更多地依賴銀行、保險公司和政府機構。
在美國,如果基金合伙人同時擔任基金管理者,那么他需要向自身基金投資1.0%,以使自身利益與投資者的利益高度關聯,從而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在巴西,這種自我投資比例達到5%,尤其是在外部投資者與基金合伙人合資的27家風險投資基金中,這一比例高達14.省略(互聯網分銷商)、Localiza(租車)和UOL(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這些公司在股票市場的融資額占巴西股票市場融資總額的50%以上,這說明巴西的PE/VC產業已擁有足夠的經驗和規模對股票市場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但是在巴西主要的退出機制還是出售和回購。在美國,風險基金主要通過IPO方式完成其退出,而歐洲的風險基金公司則有30%是通過出售的方式完成退出的,只有5%采用股票市場退出。
通過作者對各種數據的詳盡分析,我們可以從更廣闊的視角全面窺見巴西PE/VC產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顯而易見,巴西的PE/VC產業已經達到與該國經濟總體水平相適應的規模,并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征的投資模式。但與目前世界上最為成熟的美國PE/VC模式相比,巴西的PE/VC發展水平不盡完善,體制因素成為該國PE/VC發展的主要障礙。
相對于美國完善的體制環境而言,巴西的體制環境還存在著諸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機會成本過高、缺乏正規化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缺失、股票市場欠發達、企業管理體系不完善、法律體系的低效率以及法律執行環節薄弱。這些體制缺陷限制了PE/VC在巴西的投資規模,并容易導致投資的失敗,迫使各投資基金不斷地審視其投資模式和投資環境,不斷解決問題和積累經驗,以逐步完善其在該地區的投資模式。
具體來看,這一階段巴西PE/VC產業面臨的窘境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PE/VC投資者是以追逐高回報為目標的,因此更傾向于投資那些期望回報率更高的企業。然而,巴西多數創業企業的發展水平都難以達到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期望度。在巴西,審批程序的官僚化是一個尖銳的問題,從公司設立、取得建筑執照,到納稅、進出口貨物產品都要經過層層審批。官僚和腐敗有高度的相關性。由此造成的拖延和行賄增加了企業的直接和間接成本。這些費用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往往較高,阻礙了早期階段的投資。
第二點,巴西企業的稅務負擔是極其沉重的。稅收程序本身就很復雜,而政府在執行納稅程序方面又效率低下。由此引發的財務報告可信度下降、監測難度加大和勞動力負擔加重對PE/VC的經理和他們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意味著風險的增加。因此,那些運作不規范的工業部門和公司往往不在PE/VC經理人考慮的投資范圍內。
第三點,巴西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司法部門效率低下,執行環節薄弱,很難積極有效地維護債權人和投資者的權益。細致復雜如精密儀器的P E/VC合同從訂立到執行都舉步維艱,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想依靠法律途徑解決都將是一個極其耗費精力和時間的過程,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成本更是難以估量。所幸的是,仲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許多PE/VC組織已經將仲裁納入其章程,巴西的相關管理部門也作出規定,所有根據證監會規例CVM391設立的基金,必須指定一個仲裁法庭作為其與投資組合公司解決潛在沖突的仲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