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舍的話劇作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涌現的優秀劇作家和劇目舉不勝數。猶以的《北京人》和《家》,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館》,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和《闖江湖》,的《上海屋檐下》,的《麗人行》為代表。這些劇作者們大多出生在書香門第,從小在私塾里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吳祖光、郭沫若、老舍從小就熱愛觀看京戲。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借鑒在他們的劇作中是有所表現。其次,五四以來,的傳播,郭沫若、、等人,本來就是文化運動的主將,對于西方的新理論,他們是最先接觸的,在其作品中表現為由借鑒到開始出現自我反省,到成為自己獨特的風格??梢哉f,對于戲劇藝術的技巧,這些創作者們是自我探索、在創作中進行摸索的結果。這就形成了屬于自我的特點。
二、從劇本本身來說
(1)從主題上說
民族性話劇的特征在于表現一個民族的精、氣、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中國話劇創作的確表現出了中國特有的民族氣息?!侗本┤恕酚械纳⑽幕臍赓|,曾文清的藝術形象只能是中國人特有的。曾文清的兩次離家出走到返回家里,體現出了中國特有的迂腐、沉悶的知識份子形象?!讹L雪夜歸人》中,從開頭的大雪后兩個小乞丐的對話后,一切安寂,歸人而來后的悲涼氣氛。魏蓮生和玉春之間的復雜的情感維系在他人身上,這種身不由已,自己的命運無法作主的感覺體現在中國特有的社會環境中。《茶館》中,三幕換場,物是人非。隨著時代變遷,人物命運出現轉變,一個小小的茶館勾勒了半個多世紀中國社會的變遷。人物的喜怒哀樂也盡展現在這樣一個畫卷中,形成了獨特的史詩般畫卷風格。這些劇本都像我們展現了中國人的生存狀況,無論是在哪個時期,這些人為什么活著,怎么樣活著。優秀的劇作也就在于展現一種生活方式。曾文清至死不明白,人為什么活著。曾文清也沒有給我們提供一種明白著、活著的可能。魏蓮生拋掉戲子的名利繁華,在玉春的啟發下,去尋找另一種更為自然的生存狀況,盡管最后貧困潦倒而死,但魏蓮生的這種想去為活著而去活著的態度,是吳祖光所說的這群“不自知的人”的寫照。屈原,一個愛國者,躊躇滿志,內心火山一般。在世俗社會中,如此脆弱。選擇田園,又不能局限于安逸,只能在聽聞國都淪陷后,沉湖安身。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中國人的特質。
(2)從戲劇情境來看
戲劇情境是關系到戲劇本質的要素。黑格爾認為情境是一個時代的總的社會背景的具體化和特殊化,藝術家只有把某個時期的社會背景轉化為藝術情境,才能為人物性格的塑造找到動力。戲劇創作講究戲劇情境的營造。“一個動作的目的和內容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才能成為戲劇性的:由于這種目的是具體的,帶有特殊性,而且個別人物還要在特殊具體中才能定下這個目的,所以這個目的就必須在其他個別人物中引起一些和他對立的目的。”也就是說,要使動作具有戲劇性,除了有內在目的,還要為動作設置具體情境。比如,《上海屋檐下》三者之間的關系?!侗本┤恕分校那?、曾思懿和愫芳的關系。但是,作為一種民族化的戲劇樣式,也體現了自身的特點。中國古典山水畫中講究“氣韻生動”,作品本身講究“韻味”?!皻忭嵣鷦印笔菍⑷烁窬?,道德修養賦予作品中,作品體現出特有的一種生命感覺。藝術作品的生命力必須是鮮活的?!绊嵨丁笔侵杆囆g作品本身所散發出的氣味味道?!侗本┤恕分?,一個四合院家庭當中,每個人都像“墳墓里的蟲子”在苦苦掙扎,找尋。仿佛就是有一個解不開的心魔,揮之不去的怪圈籠罩在整個家庭當中。這個“怪圈”,這種“心魔”正體現出作品的“韻味”?!恫桊^》中鳥籠子,鴿子響,喝茶的講究,都帶有老北京似的特色。王利發的喊聲,松二爺,秦五爺的嗓音,都屬于特有的北京味。這都營造了一種特有的意境。
三、從舞臺美術和導演藝術特色上來看
不妨選擇一個夏日炎炎的夜晚,讓我們沉下心來,走入制造靈魂產品的“靈魂廚房”看一眾廚師如何烹制拷問靈魂的菜肴;或步入華爾街那充滿欲望的搶錢的世界,面對愛情、金錢和正義,人們如何抉擇;或回轉看看那些傳承百年中國戲曲的“口傳心授”的藝術家歷經的苦難和重生;也可以到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坐坐看看亂世下的一個個普通家庭上演的悲歡離合;又或去充滿寫實主義、后現代主義和魔幻主義種種不同藝術風格雜糅的《活著》里看小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
第四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話劇《靈魂廚房》
場館:北京國話先鋒劇場 時間:2013.07.16-2013.07.18
“靈魂廚房”是一間制造靈魂產品的“廚房”,這里面有主廚也有實習廚師,他們生產的產品是電視劇劇本。主廚是著名作家,實習“”是氣質女編劇,劇情隨著他們的合作與教、受產生矛盾,這些矛盾有價值觀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最后愈演愈烈,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甚至歸結到了靈魂本身。男女主人公周邊還有一些人,這些人和他們又有著聯系,最后他們也參與了最本質上的對靈魂的質疑與驗證。話劇《靈魂廚房》為知名編劇費明與蓬蒿聯合出品的第二部劇本,也是蓬蒿歷史上演出周期最長的話劇,于2012年10月連續上演一個月,由于演出配有英文字幕,于是出現了中國觀眾、外國觀眾、高中生、老知青濟濟一堂觀看的熱絡景象。
臺灣果陀劇場金錢萬歲斗智喜劇《搶錢的世界》
場館:北京東方劇院 時間:2013.07.19-2013.07.21
《搶錢的世界》堪稱商場與劇場最完美的跨界藝術作品,劇本出自“商場和劇場的完美跨界者”著名劇作家杰瑞·史德勒之手,被哈佛商學院列為學生必看的20部劇作之一。它巧妙地建構出一個微型的資本社會,讓原本復雜的經濟理論,透過簡單的人物象征而變得可以被一般大眾理解。華爾街大亨們所信奉的是金錢?名利?還是欲望?那種不在乎人的感情、不在乎付出的血汗、不在乎商品的價值,只要會操縱數字游戲,就可以搶別人的公司的一場場華爾街搶錢爭斗充滿斗智又斗志的金錢陷阱,面對愛情、金錢和正義,該如何抉擇?這個7月在北京與來自臺灣最重要的舞臺劇劇團之一的果陀劇場看導演楊世彭和趙樹海、屈中恒、劉亮佐、郎祖筠、呂曼茵這5位金馬、金鐘獎級別的中國臺灣地區重量級演員如何演繹。
第四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實驗川劇《情嘆》
場館:北京國話先鋒劇 時間:2013.07.20-2013.07.21
手、眼、身、步分解動作的展現,在輕輕的鼓點聲中,她穿上了彩鞋,緩緩走進了舞臺、走進了戲中之人。一個青絲粉黛、白衣素服,在愛、恨、念、唱之中,堆砌出的一個被夫所棄卻不屈不撓的古代癡心女子焦桂英。特殊的歷史時期,舞臺已變得遙不可及。剎那間,一個正在舞臺上演著焦桂英的名角、一個一輩子活在舞臺上的當紅藝人,被趕下了舞臺,成了一名打掃劇場的清潔工人。她清掃塵埃,卻掃不去她對往日舞臺的眷念……
苦難之后,迎來新生。歲月的侵噬,讓她疲憊的身軀再也不能立于舞臺。面對著自己的學生,就象面對新生。還是那個焦桂英,還是為了那段情、那段愛。那一招一式,一唱一和,讓人看到了她想尋找自己的從前……
田沁鑫戲劇作品話劇《四世同堂》
場館:中國國家話劇院國話劇場 時間:2013.07.24-2013.08.04 30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一聲炮響,拉開了中日全面戰爭的序幕,也徹底打亂了北平城里小羊圈胡同平靜的生活。亂世之下,勤勞本分的城市平民的生活每況愈下:拉車的小崔、唱戲做票友的小文夫婦、熱心的李四爺、與奶奶相依為命的程長順……他們的遭際各有不同,卻都在逐漸喪失著最基本的尊嚴與希望。
《四世同堂》作為老舍畢生至愛之作問世60多年來,曾被兩度改編成電視劇,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首度亮相話劇舞臺。它號稱“北京第一劇”轟動臺北、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兩岸四地37座城市,震撼20余萬名觀眾,2年時間演出160場,總票房超過4000萬人民幣。中國榮譽主席連戰曾這樣評價,抗戰時期同胞們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東南西北,同心協力、共同奮斗,在這里得到真實演繹,是給下一代最好的教育。
中國國家話劇院孟京輝導演話劇《活著》
場館:北京保利劇院 時間:2013.07.30-2013.08.04
當前中國劇壇最具影響力的著名導演孟京輝最新力作,改編自知名作家余華同名小說,2012年秋季在中國9個城市巡回熱演,連創票房口碑雙重佳績,轟動華語劇壇。該劇將魔幻現實主義、寫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種種不同的藝術風格雜糅在一起無縫展示,以一種昂揚的姿態舉重若輕地詮釋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帶您見證中國當代戲劇的最高水準。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最近,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褒獎了十位為人藝寫過劇本的劇作家,授予他們“北京人藝榮譽編劇”證書,他們也被稱為當今編劇界的領軍人物。這十位劇作家中,有幾位是小說創作的高手,如劉恒、萬方、葉廣芩、鄒靜之等,都是文學與戲劇的“雙棲”人物。日前,記者就文學與劇本創作的有關話題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對于作家進行劇本創作有什么困難的問題,萬方首先回答說:我最早寫小說,后來寫影視劇,直到50歲以后才寫話劇,就是覺得寫戲太難了。比起小說和影視劇,戲劇需要更大的速度,更強的壓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寫話劇是對存在于我身外和內心的事物所作的沉思和充滿激情的描繪,話說得再大一點――能夠對人類的境遇、人類的天性,做出盡可能生動的反映。如此說來,作家進行劇本創作確實有困難。而葉廣芩認為難度主要在結構上。她寫小說時力求平淡,能不露聲色地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但這樣的方式在戲劇創作上便犯了大忌。話劇不但結構要講究,語言更是要精彩,句句對話都要如同味精一般。所以葉廣芩說,在文學上對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有信心,但在話劇創作上卻心里沒底。鄒靜之則認為每個人的困難不一樣。有些時候是我們的技術達不到,我們對一個戲劇沒有找到最好的表現方法,但這相對來說還是容易的。他列舉了以色列的《安魂曲》(該劇根據契訶夫的幾篇小說改編的話劇)那樣先進的戲劇觀念,來證明他的困難在于“內心中有的東西,不知怎樣用思想方式表現出來,或者說我怎樣才能達到那種高度”。劉恒則說,寫作遇到的困難是一以貫之的,過去現在將來沒有區別。最大的困難是作者要動用自己有限的主觀力量,去攻陷客觀世界幾乎是無限的未知領域。我們想在各種局限性的束縛之中展露才華,卻往往暴露了自身的無知和愚蠢。我們必須和自己的無能搏斗。
有人感到,當今戲劇觀眾的欣賞趣味已經產生了很大變化,那么戲劇創作應該怎樣突破和創新?郭沫若、老舍、等創作的經典戲劇模式,是否還能取得成功?對此,鄒靜之說,我不認為觀眾的趣味變了。進劇場看戲,不是要獲得故事或笑聲的,這在其它的藝術門類可以做到。但在劇場,不管你走神也好,進入也好,人想得到的一定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這也是其他藝術無法替代戲劇的關鍵。我想話劇有時是想“用快樂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快樂”。我認為《貴婦還鄉》那樣的戲有著無比的傷感。劉恒則認為戲劇的經典模式不是哪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如果自己確實沒有才華,那么敘述者的位置遲早是要讓給別人。其他幾位劇作家也表示,現實主義也好,浪漫主義也好,任何樣式的戲劇,只要寫得地道、寫得精彩都能成功。的《雷雨》已經演了近七十年,仍然有觀眾,票房就是證明。而突破和創新,應該是自然而然來到編劇心里的東西,不是預先設定的。
對自己心中想表達的東西,他們更愿意用小說、影視劇本還是戲劇劇本形式加以體現?萬方認為這要根據題材而定,她說,確實不是任何想法和題材都適合用戲劇表現。戲劇會對它自身所承載的內容作出選擇。戲劇只發生在一塊幾十平方米的地方,兩個小時的時間之內。這既是限制,又是其魅力所在。而小說創作要寬泛得多,上天入地,進入人的大腦,做人肚子里的蛔蟲都輕而易舉。而影視劇,特別是電視劇,幾乎是制造娛樂產品迎合買家,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葉廣芩則明確表示,有創作主題時肯定會用小說表達,因為那發自內心得心應手,在作品中“想怎的就能怎的”。劇本不行,受制于各種戲劇因素。她還舉例說:比如我在一個電視劇里設計了“一筐死貓”,導演說不行,劇務弄不來這么多貓。我認為那個男主角該死了,導演又說他不能死,因為沒有哪個大腕愿意演半部戲,片酬也不好算。后來葉廣芩學聰明了,有題材一律先寫文學作品,別人怎么改那是他們的事情。她認為文學和戲劇畢竟是兩個行當。劉恒的回答非常簡潔:隨遇而安。我的靈魂領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鄒靜之對此卻無法做出比較,他說:但我可以回答,寫好了都不容易,但戲劇更難,非常難。
“浪子”從軍,頑性不改
初見蘭曉龍,無法相信他就是《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一批硬漢作品的“娘”,這位身高1.63米的瘦小漢子,操著一口南方味的低柔普通話,丟到人群中絕對不顯山露水。但他的劇本卻接連掀起了收視風暴,就在眾多“突擊迷”對許三多、高連長、老A的精彩表演意猶未盡時,今年3月, 《我的團長我的團》又一炮而紅。2009年,簡直成了全國觀眾的“團長年”。
今年36歲的蘭曉龍,出生在湖南邵陽,小時候好勇斗狠,無心向學。讀高中時,他無可救藥地迷上了課外書。一次,蘭曉龍偶然翻起了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劇作選集,鋒芒畢露的文筆,一下征服了16歲的那顆茫然的心。“當時一看,我的天啊,原來還可以這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我一下就著迷了?!痹趭W尼爾的召喚下,蘭曉龍高中剛畢業就冒失地漂到了北京,準備考中戲。但由于成績差,他連考兩年都沒有成功。蘭曉龍很迷戀京城濃郁的文化氛圍,于是就在北京邊打工邊復習。第三年。蘭曉龍終于叩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的大門。
在中戲讀書時,痞性十足的蘭曉龍自由散漫,沒少惹事。臨近畢業時的1997年夏天,老師問他: “戰友話劇團要人,你愿不愿意去?”蘭曉龍一聽忍不住樂了,老師也樂,這在他們看來像一出荒誕劇。因為平常蘭曉龍的書包里只揣著兩樣東西:殺豬刀和莎士比亞戲劇集。本采,他打算畢業后去廣告公司做事,老師的舉薦,卻讓蘭曉龍與綠色軍營結下了不解之緣。蘭曉龍最恨拘束,所以他當時挺抵觸軍隊,但為了謀一個專業對口的出路,還是決定硬著頭皮去試試。他把手頭現成的劇本拿給團長看,也沒抱太大希望。不久后的一天,話劇團突然打電話給他說,你可以過來搞劇本創作了。就這樣,蘭曉龍成了戰友話劇團的一名職業編劇。
部隊的環境并沒有改變“很不嚴肅”的蘭曉龍,他依然頑性十足,甚至至今都沒有受過軍事化訓練。他開會的時候坐在桌子上,穿拖鞋,跟人沒大沒小。他去下面的坦克團,會把坦克上的機槍卸下來扛在肩上在軍營里到處逛,或者把坦克駕駛員趕下去,自己開著坦克“兜風”。這是蘭曉龍對軍隊生活的興趣點。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環境,轉換之快讓他喘不過氣來,這種出軌行為對他來說卻是一種放松。因為部隊的等級觀念比較強,蘭曉龍的文職級別在軍營里也算領導級的,所以可以任他肆意妄為。他形容那時的自己“特沒心沒肺,極度不嚴肅”。
更不嚴肅的是,蘭曉龍經常在傍晚打車去三里屯酒吧,把所有的啤酒喝一遍。喝到天亮再回去。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寫作任務,他一向是違命不從,比如小品,他寧肯得罪上級領導也不寫。后來團里的一個頂梁柱編劇離開了,團長就希望他能獨當一面。無組織無紀律的蘭曉龍,或許對團隊也有些內疚,這才踏踏實實地寫了一個話劇《紅星照耀中國》。不料,幾位領導竟都對這個劇本產生了濃厚興趣,盡管沒敢夸獎他。還是贊賞地拍了拍蘭曉龍的肩膀。隨后,蘭曉龍又寫出了話劇《愛爾納?突擊》,獲得全軍新劇目展演編劇一等獎,以及老舍文學獎、戲劇獎。一夜之間,蘭曉龍的名字響徹軍營。他順勢而上,又擔任了2003年版《射雕英雄傳》的編劇之一。
寫《我的團長我的團》
緣于墓碑前的震撼
蘭曉龍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嘻嘻哈哈。很不正經,但心里卻清楚自己該干什么。總有些事讓他無法忽視,無法不敬畏,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劇本的由來。2007年4月,蘭曉龍到云南騰沖采風,造訪了當地的“國殤墓園”。這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的紀念陵園。下面埋葬著二戰時期,為光復騰沖而壯烈殉國的中國遠征軍8000多位烈士。每一次去,他和朋友都戴著祭奠的花,扛著一箱白酒。
“那些墓碑小到很仔細才能看到文字,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名字和兵種,比如碑文上寫著‘一等’、‘三等馬夫’,我們不知道下面埋著的人真名叫什么,也不知道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故事?!碧m曉龍只是頻頻端起酒,和這些無名英雄的墓碑碰杯。閉上眼睛,他仿佛從周圍死寂的松林中聽見廝殺聲,腦海中呈現出這些無名小卒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場面……蘭曉龍忽然不能自己,掩面痛哭。這種感懷,促使他很快投入到劇本創作中,他要用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向所有軍人致敬!
這個劇本蘭曉龍整整寫了一年,里面塑造了20多個人物,他們個性鮮明,從散漫到緊張,從頹廢到熱血,其間的黑色幽默讓觀眾又哭又笑,欲罷不能?!段业膱F長我的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抗戰末期,一群潰敗下來的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鎮禪達的收容所里,茫然而頹廢地茍活著。師長虞嘯卿出現了,他要重建川軍團,把這些人空投到緬甸抵御日軍。但真正燃起這群人斗志的是嬉笑怒罵、不惜使用下三爛手段的龍文章。龍文章成了他們的團長,讓這群人渣重燃斗志,變成了勇于赴死之人。因為“最重要的是有鬼子可以殺”,這是一群兵痞,卻把民族氣節看得高于生命。
2008年《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拍,這部戲拍得很苦。在段奕宏、張譯、張國強這些“戰友”的嘴里。蘭曉龍可是不折不扣的“狠”角色。這里的“狠”是指他寫的劇本太苦了,讓演員們飽受折磨。據張國強透露,他在拍一場被戰友扔到泥水潭里的戲后。就決定要成立個“刺殺蘭曉龍基金會”?!澳隳芟胂笱輪T手拿幾十斤重的機槍迅速爬斜坡嗎?你能想象演員倒立在一個大缸里,然后別人往里面拼命灌水嗎?這都是蘭曉龍的本子里寫的,我就想他是不是想要演員的命啊?”
生活中的“荒誕派”
接受采訪的蘭曉龍。盡管一夜未睡卻精神飽滿,他大口喝著咖啡,說話語速極快。在蘭曉龍的作品中。女人幾乎成了省略號,但在現實生活中,妻子是他堅強的后盾,雖然現在的他很難再給她一場風花雪月。他說:“沒出名前,我每月工資1000元,老婆掙3000元??坷掀硼B活很快樂;現在可以養活老婆了,卻沒有時間過浪漫的生活。”
兩人相貌懸殊,妻子高出蘭曉龍一截,他們相戀時,女方家庭是堅決反對的。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家庭地位是否發生了巨大變化呢?蘭曉龍的回答出乎意料: “岳父一家人很關注我的作品,他們剛看《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時,看我的眼神也多了份欣賞和贊許,但這種光環一般只能保持三天。然后往下看,我還是那個該吃吃該睡睡的王八蛋,對我的感覺一下又回去了,甚至還不如原來呢。”
在蘭曉龍編寫的片子里,你會發現很多充滿黑色幽默的臺詞,比如《士兵突擊》中對被褥的要求: “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飛上去劈叉。蚊子飛上去打滑?!薄坝幸饬x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崩像R鬧情緒: “光榮個屁,艱巨個六。”以及《團長》中“拉上掉隊的,追上那些臭不要臉先跑的”、“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三米之內,一個耳光扇得到的地方”等搞笑臺詞層出不窮。生活中的蘭曉龍,也是一個很有娛樂精神的人,他總能從別人看來很平常的事物中找出笑料,用他的話說,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荒誕派”。
除了有趣,蘭曉龍的另一個追求就是自由。“我不管寫什么戲都有一個命題,那就是,一個人怎樣才能讓自己活得更自由?!惫ぷ髦幸惨粯樱麑e人事先預謀好的東西本能地反感,甚至不愿意參加幾個人坐在一起的劇本策劃會,要做,就讓他一個人自由自在地做。
這就是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1998年,孟京輝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的演出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導演孟京輝深受劇作家達里奧·福的影響,認識到戲劇必須面向人民,戲劇必須干預社會政治?!兑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對于之前與之后的先鋒戲劇之路是個分界點,這是先鋒實驗戲劇第一次贏得了社會性的影響。這對于先鋒戲劇來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話劇越來越走向小眾,但孟京輝卻把中國當代先鋒話劇發展成為一種“大眾”藝術,并肯定了觀眾對于戲劇生存的重要性,這無疑為中國先鋒話劇在以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孟京輝版話劇《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的特點:
戲劇結構可以分為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外部結構是指戲劇藝術的分幕分場。內部結構是指情節的組織與安排,主要指事件在戲劇時間和空間上的起承轉合。中國傳統話劇長期以來遵循著中心事件、主要人物、主要沖突以及順序起承轉合的模式,而中國先鋒話劇在內部結構上就突破了這種傳統模式,發展出新的結構方式。
雙層結構
中國先鋒話劇經常使用一種雙層結構方式。一般敘事學的觀點認為,正常的文學作品只包含一個故事層面,即敘述者像接受者講的故事這一單一直接的層面。先鋒話劇經常使用超故事層面這種模式,即故事之外又加了另一個故事。在《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就使用了這種結構。
該劇的開頭:
小丑乙:大家好!晚上好!你們穿過城市的街道,你們穿過夜晚的燈光,你們走上臺階, 你們進入劇場,你們關上電話,我們穿上戲裝,你們停止講話,我們開始歌唱,你們坐在那里等待,我們的戲劇就要開場。
反結構
這種結構是中國當代先鋒話劇中最為激進大膽的結構,它無視結構在劇本中的突出地位,消解結構對故事的作用。在反結構中,一般順序的中心事件、主要人物、主要沖突是不存在的,這種對傳統編劇規則的大膽解構,是先鋒意識的體現。從外部結構上看,分幕分場不再是戲劇唯一的形式了。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本材料,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在《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里,語言是極力張揚的,劇中使用大量具有沖擊力的語言,有時是一段妙語連珠的對話,有時是一段獨白和朗誦。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會捧腹大笑,也會陷入思考??梢哉f,這部話劇的語言魅力是非常大的。
孟京輝版的話劇延續了作者達里奧?福在原劇中的喜劇性、詩意性以及反叛性,語言大膽豐富,創作手法新穎。
喜劇性是孟京輝版和原版都具有的特點,在孟京輝版的話劇中,每一個角色充滿滑稽的動作和諧趣的語言,時常讓觀眾捧腹大笑。以其中局長這一角色為例,局長處處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但自己的一言一行卻處處現出蠢相,這種“蠢相”就是喜劇性。除了“蠢相”具有喜劇效果外,“捉弄”同樣構成了此劇的喜劇性,劇中的作家看似是被警察逼迫,實則一步步引著他們進入各種尷尬的情景中,將他們捉弄與手心而不自知,最后政治諷刺的意味就從中表現出來。
在劇中,有大量的朗誦及解說,這些獨白朗朗上口,字句押韻。而且在劇中,還出現了抱著吉他唱歌的形式,插入電影播放的形式,這些其實都是具有一定的詩意性的,讓觀眾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沉靜心來得以有思考的空間。
中國當代先鋒話劇還有一種表現手法就是戲仿。就是指對某一種事物以游戲化的態度進行模仿,戲仿的方式多樣化,但最多的是對經典名著相關情節的戲仿。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中戲仿了老舍《茶館》的情節:
局長:喲,這不是“無”爺嘛!
瘋子:這不是小王嘛!
局長:哎喲!“無”爺,您怎么這樣閑,這會想起到警察局來了?
瘋子:我來看看,看看你這年輕小伙子會不會開警察局!
局長:唉,一邊開一邊學吧,指著這事吃飯嘛,誰叫我爸爸死得早,不干行啊!好在照 顧主兒都是我父親的老朋友,有不周到的地方,閉閉眼就過去了。在街面上混飯 吃,人繃兒頂要緊。我按著我父親留下來的老辦法,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岔子!
在這段戲仿里,蛋警察局長變身成為王掌柜,鞠躬作揖,而瘋子作家則變成了陰聲怪氣的太監,警察的一張丑惡嘴臉顯露無疑。在這里,不難發現戲仿的真正力量——經典不是被惡意戲仿,而是被用來引起笑聲,引發對現實的更深思考。
該劇除了戲仿手法的運用,在臨結束前播放戲劇家達里奧·福四處奔波演出的影像也是該劇的主要亮點。孟京輝表示,這個電影片段包含了達里奧·福在學校、工廠、劇院等地演出的戲劇生涯影像,這樣巧妙的安排,不僅十分有效地調整了整個劇的節奏,同時也打斷了觀眾的觀賞慣性,將他們從喜劇的氛圍中來回到現實,把笑鬧拉回安靜,人們笑過之后在一個假構的空間內通過另一個空間的展示而進行暫時的思考和回味,從而也為結尾的沖擊力做了有力的鋪墊。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被公認為孟京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孟京輝多年探索和追求實驗戲劇的顛峰之作。對該劇的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因素。
1、接受群體從“人民”到“大眾”的轉變
上文中已經提過,由于日本小劇場的繁盛,帶給了孟京輝很強烈的現實刺激,對比當時中國話劇的蕭條景象中,他開始意識到了觀眾的重要性。在對達里奧·福話劇的學習中,他的這種觀眾意識變得更強烈。
孟京輝開始重新思索對于人民的定位問題,它所包含的范圍應該是大多數的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邊緣化而讓其變得小眾,得不到群眾支持的戲劇,即使是再先鋒,所達到的影響力仍然微弱?!兑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除了整體的帶有諷刺意味的大的故事框架以外,來自民間的諸多問題和焦點被搬上了舞臺,使得觀眾聽起來熟悉且能引發思考,這也是這部戲劇得到觀眾認可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此,孟京輝順利完成了從“人民”到“大眾”的轉移。
2、與“大眾審美”若即若離的態度
較高的觀場人次以及優良的口碑,《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就這樣完成了在市場環境下的華麗轉身。其實,先鋒戲劇與市場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戲劇領域一直是戲劇工作者最關心的問題。孟京輝在看到了與觀眾交流的重要性后,其話劇的創作手法必然會與以前的有所不同,過度的邊緣化所帶來的缺失是他所了解的。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孟京輝的話劇創作與市場走的越來越近,他的話劇儼然成了戲劇市場的“票房保證”,《戀愛中的犀牛》的完美勝利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但是,這些并沒有讓孟京輝在話劇創作中完全屈服于商業利益,相反的是,先鋒與市場在孟京輝這里卻是一組水火不容的觀念,盡管他適時的接受了市場話劇的概念,但在他的戲劇創作中,潛意識里與市場的對抗,在演員的臺詞里表現的淋漓盡致??梢赃@樣說,孟京輝話劇的受歡迎度,使得話劇中的很多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進入了大眾審美,但每當這種情況出現,他又會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在自己的作品中咒罵“大眾審美是一堆臭狗屎”,這種欲迎還拒的姿態,這種與大眾審美若即若離的關系,最終確立了孟京輝話劇的風格,這也是他的話劇一直受歡迎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