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揚州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遠云峰弄顰,近流水嫵媚。
幾多美幾多憔悴?強掩愁容,心傷猶碎。
只嘆息,負了風景,亂了滋味。
情緣難料,一波三折九重淚。
縱佳詞相許,殘指明證,未挽卿歸。
舊時山海盟誓,卻如今,徒益悲催。
度我多可笑,好似情種癡醉。
“煙花三月下揚州”,陰歷的三月差不多是陽歷的四月,那時是揚州最美的季節。古人要見識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得“腰纏十萬,騎鶴下揚州”。今天我只背一只破包掛一部相機。故地重游,只為感受春日小城揚州的閑適和優雅。
龍舟倒影:移花接木江南風
揚州地處長江之北,在地理意義上屬于江北,但是在文化范疇上,揚、蘇、杭“三州”卻是最江南的地方。杭州的江南是天然去雕飾的,西湖煙雨是注冊商標;蘇州的江南是淡妝輕抹的,小橋流水是頭牌演員。而揚州的江南,則是靠京杭運河移花接木而來,有鮮明的舶來和人工痕跡。不要噴唾沫或者飛板磚,移花接木是說揚州的江南味道不地道,揚州式江南,是因勢利導對江南味的再創造。
瘦西湖上的五亭樓是揚州的標志,但是大多數人對于揚州的認識卻是從京杭運河開始;揚州有2500年建城歷史,但是從京杭運河開始,揚州才開始發育出性別,有了韻味。《紅樓夢》中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而要做江南城市,不僅要水做胚胎,無論水流還是水溫都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
沒有京杭運河以前的揚州,南靠長江,北枕高郵湖,前者水流太急,溫柔不足;后者水溫太低,溫暖不夠。一條京杭運河穿城而過,“以毒攻毒”讓長江水的剛毅把高郵湖水的冷峻中和。從此,不解風情的揚州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變成了江南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世人把隋煬帝的殘暴妖魔化,附會出隋煬帝修京杭運河只為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于是“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瓊花便成為亡國的代名詞,而直接導致隋朝亡國的京杭運河,卻沒人敢把它當成“紅顏禍水”。在揚州人看來,京杭運河是母親河。無運河,不揚州。
京杭運河是隋煬帝的人生轉折點。運河開通,坐龍舟下江南,他不但把自己命搭上了,也讓三千后宮佳麗飛入尋常百姓家;京杭運河也是揚州的命運轉折點,隋煬帝后,有了“揚州出美女”一說——散落到民間的嬪妃宮女改良了揚州人的基因;向南運鹽,向北運糧,揚州成為漕運中心——京杭運河改變了揚州的江湖地位;隋滅亡后,唐朝在運河迎來了第一次發展高峰——“淮左名都”、“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傳統,正是從唐朝開始的。
要了解揚州,得先從運河開始。而坐龍舟夜游,是一夜看盡運河景最好的方式。先在古運河邊找了一家枕靠河的餐館坐定,點一盤大煮干絲、兩個獅子頭、一碗揚州炒飯,邊吃淮揚菜邊賞運河景。淮揚菜清淡,運河邊的風景也玩小清新:桃樹只開花不長葉,柳樹只長葉不開花。桃花占據了窗戶的左三分之一,柳葉占據了右三分之一,我想和運河眉來眼去,不想運河羞答答地,讓微風乍起,于是中間的三分之一視野立馬變得“桃紅綠柳總相宜”。花葉障目不見運河,那就把興趣點轉向餐桌。驚見本來很清白的大煮干絲上多出了幾點粉紅——我以為剛才只吹了一場楊柳風,卻沒想到還下過一場桃花雨。此時的古運河兩岸,是桃花和煙柳鋪成的十里畫卷,秀色可餐。于是無暇顧及盤中餐,欲獵眼前艷。運河揚州,春色三分,二分桃紅,一分柳綠。
便益門碼頭的班船第一班從晚上7點出發,我提前幾分鐘到達。班船上還有少許空位,船老大招呼我上船,我搖了搖頭:首班船是艘很現代化的快艇,我要坐雕梁畫棟的龍舟玩穿越。
龍舟中有絲竹,有歌舞,隋煬帝、康熙、乾隆等一干帝王下江南就是這么玩的,所以我得體驗體驗。但是很快就被告知,龍舟不對散客開放。穿越失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很快登上了快艇。因為在此時的運河已經顯示出和白天完全不一樣的風情。
“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我從腦海中盡量搜索形容夜運河的詞句,沒想到只找到了這句“存檔”。
這是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描寫秦淮河的段落,記得上高中時就是因為受了朱自清的影響而義無反顧地到南京上大學,但是在看到秦淮河夜景后卻沒有想象中驚艷,于是就一直對朱自清不待見。
直到7年前,和一幫朋友在“煙花三月”的時節,騎自行車從南京下揚州,夜游古運河才找到了朱自清文章中的美感。于是我這才明白,原來朱自清在文章中寫的不是夜秦淮,而是在說古運河:朱自清自小在古運河邊長大,至今朱自清故居還立在古運河畔。幾十年的耳濡目染,運河已成為了模板,才下視網膜就上大腦皮層。所以當看到秦淮河時他就不自覺地移花接木古運河了。
所以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對“槳聲燈影里的京杭運河”一見鐘情。窺一斑覺得美,就決定看全豹。于是做出“騎行京杭運河全程做畢業旅行”的決定。自行車車輪19天沿輾過古運河1900公里的旅程后,人生軌跡也因這次旅行而改變。
宅院園林:樊籠自然零距離
在2樓一個面積20平方米的展區,60余幅充滿奇幻、飄逸色彩的CG繪畫(電腦繪畫)作品,吸引大批參觀者,這里成了人氣最旺的展區之一,這些畫作也成了搶手貨。購買這些畫作的人,大都會要求一個身材修長、文靜秀氣的年輕姑娘簽名,許多人還在向她討教經驗。
這個姑娘就是眼下在《酷酷》、《仙劍》、《中國插畫》等一些網上論壇被漫友們追捧的偶像和明星,被網友譽為“亞洲動漫才女”的武漢姑娘劉。
站在她身旁的那位氣質端莊的婦女,眼里閃著滿足的光彩,她是劉促的母親黃笑利。因癡迷繪畫,原本成績優秀的女兒學習成績一滑再滑,為尊重女兒選擇,女兒念初中時,她作出一個也許是她今生最艱難的選擇。她說:“爸媽不要求你考名牌大學做白領,但是你也別把繪畫當玩,這就是你將來的飯碗!”
也是從那一天起,母親開始引導這個只是“亂畫”一氣的小姑娘,一步步走向職業畫家之路。對女兒職業素質的培養,她從10年前就開始了……
職業風險評估:同意女兒“棄文從畫”
1982年9月,劉出生在武漢市,母親黃笑利在市新華書店上班,父親劉鋒在長航集團工作。劉5歲時,就被父母送到少年官書法班、繪畫班、音樂班等各種兒童啟蒙培訓班。和所有父母一樣,劉鋒夫婦也“望女成鳳”,希望女兒多才多藝。
讓女兒參加各種培訓班,就是為充分發現和挖掘女兒潛能。當劉但各種培訓班都參加一年多后,他們發現文靜的女兒更喜歡繪畫。小劉也很快嶄露出她的繪畫天賦。
女兒7歲了,黃笑利把她送進小學。一天,黃笑利轉了好幾趟車,帶著女兒來到著名學府武漢大學。黃笑利帶著女兒在美麗的校園走了一圈,認真地問女兒:“小,你高中畢業后,想來這里讀大學嗎?”“這里好漂亮啊,我當然愿意來!”劉眼里充滿了向往。黃笑利鄭重其事地說:“那好,小,從今天起,進入這所大學,就是你和媽媽共同的目標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望著眼里閃著淚花的母親,劉似懂非懂地點頭。
劉上小學后,黃笑利對女兒說,要將學畫當作是休息、娛樂,學習累了就畫一會兒,不能因為繪畫而耽誤學習。
讓劉鋒夫婦沒想到的是,在這種“休閑式”的學畫中,女兒進步卻不小,女兒的作品經常不斷獲獎。1992年,劉的一幅作品獲得“湖北少兒書畫大賽”銅杯獎。接著,劉又獲得“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競賽”金杯獎。
劉將大部分業余時間用于繪畫,但學習成績還是非常好。讓黃笑利始料不及的是,女兒上初中后癡迷上動漫,甚至把零花錢省下來買動漫畫冊,把課余時間全部用在畫動漫上,致使初一期末考試成績一塌糊涂。班主任急了,把電話打到劉家:“這樣下去,劉別說是上名牌大學,就連上普通大學都成問題。”黃笑利這才緊張起來:再不能對女兒的繪畫愛好聽之任之了!
那天,黃笑利從女兒書包里搜出厚厚一摞動漫畫。一怒之下,她把女兒這些作品全撕了,厲聲道:“難道你就拿這些東西去敲武大的校門?從今天起,你必須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不許再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向開明、溫和的母親如此震怒,劉幾乎嚇傻了,只是木然地點頭。
“女兒畢竟是懂事的!”很快,黃笑利卻不安起來,不再畫畫的女兒,整天萎靡不振,再也看不到她那可愛的笑容了。
不久,女兒生日到了,黃笑利拿200元給女兒,讓她去買一條漂亮的裙子。女兒買回的,卻是一套新出的動漫書。黃笑利很生氣,女兒哀求道:“媽,我答應你不畫畫了,但我只看看都不行嗎?”黃笑利把心一橫,搖搖頭。女兒強忍淚水,放下書,進了臥室,連生日蛋糕都沒出來吃。
那晚,黃笑利失眠了,女兒哀怨的眼神老是在她腦子里閃現。第二天,她給老師打了一個電話,從老師那里反饋來的信息更讓她欲哭無淚:女兒的學習根本不在狀態,成績比前陣子更糟糕。
黃笑利困惑了。半個月后,發生在朋友身上的一個家教教訓讓她完全動搖了。那天深夜,黃笑利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朋友在電話里哭著告訴她,她在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讀大二的兒子出現非常嚴重的抑郁癥狀,只好退學。原來,朋友兒子對體育很感興趣,一直想考體育院校;父母卻覺得搞體育沒前途,讓他讀了法律系。進入大學后,兒子對父母的這個安排很抵觸,根本無心學業,第一學期便有幾門功課沒及格,在巨大心理壓力下,兒子出現抑郁癥狀。
這件事深深震動黃笑利,父母不能按自己意志給兒女安排人生啊。左思右想后,她決定和女兒好好談談。那天晚上,面對母親坦誠而溫柔的目光,女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媽媽,我想學習畫畫,將來考美術學院,畢業后做職業動漫畫家!”
將畫畫當職業,這是黃笑利從沒想過的。她為女兒設計的人生之路是讀名校、做白領啊。但這一次,黃笑利沒有輕易表態,她看得出,女兒對畫畫的那種近乎瘋狂的癡迷。她認真地說:“一個人的職業,能和興趣愛好結合,自然是好事,但這個職業是否有發展前景,也是我們必須要慎重考慮的。”
以后幾天,黃笑利通過上網查詢相關信息,找在電視臺做動畫設計的朋友咨詢,她得到一個讓她興奮的結論:我國動漫設計師嚴重短缺,這是一個“朝陽”行業!
黃笑利想,那么多家長讓孩子學畫,可有幾個最后成了畫家的?這說明這個職業的成材率特別低。于是,她特意帶著女兒到名畫家陳盂昕家里,她要讓專家鑒定一下,女兒究竟是不是做畫家的料。陳孟昕是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看了劉的畫,表示極大贊賞,他的話讓黃笑利有底了:“這么有靈氣和天分的孩子,好好培養啊,一定能成器!”
經過一番周密、理性的“職業風險評估”,黃笑利改變了觀念:走職業畫家之路,女兒完全具備這個條件。兩天后,黃笑利莊重而嚴肅地對女兒說:“爸媽不求你考名牌大學,但是你也別把繪畫當玩,這就是你將來的飯碗哪!你必須努力,一定要考上美院之一!”
劉露出久違的笑容,并重重地對母親點了頭。
職業素質培養:提高女兒成材幾率
不久,黃笑利請了一名湖北美術學院教育系的學生教劉繪畫。
由于經常學畫,加上父母對她的學習盯得不像從前那樣緊,劉學習更松懈了。她還經常裝出無所謂的樣子:“當畫家嘛,有藝術細胞就夠了!”
望著還一臉稚氣的女兒,黃笑利不由得心驚,要讓女兒成為一名職業動漫畫家,并不是給她請一個繪畫老師這么簡單。
星期天,黃笑利興致勃勃地對女兒和丈夫說:“我們來玩個給漫畫配文字的游戲吧!看誰的更有味道!”她拿出幾幅庸的四格漫畫,一家三口,玩起
“看圖配文”。
半小時后,三人對各自作品進行分析,大家一直認為,還是父親劉鋒的文字幽默又不乏韻味。黃笑利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為什么爸爸的文字這么有味道,而你的文字味同嚼蠟嗎?因為他的文化底蘊比你深厚,你要做一名職業動漫畫家,沒有很好的文化底蘊,即使你的繪畫技巧再好,你的作品也會因此遜色許多。”
但做一名職業動漫畫家,究竟還需要哪些“職業素質”,黃笑利心里也是一陣茫然。不久,恰好有一位臺灣知名漫畫家來武漢簽名售書,黃笑利帶著女兒,費盡周折,找到這位漫畫家所住的酒店。她們用誠意打動漫畫家,與他作了一次愉快的長談。
“一個漫畫家,必須要具備小說家的素質。日本許多漫畫其實技巧一般,之所以走紅,就是因為他們故事講得好。還有,漫畫家還應當具備心理專家素質,他能準確地把握讀者的審美趣味、情緒反應……”
聆聽著漫畫家的真知灼見,黃笑利心里豁然開朗,她頓時有了方向。是呀,一旦將繪畫當成女兒的職業,就不能僅僅憑著興趣和本能亂寫亂畫一氣了。這個職業的成材率低、競爭激烈,女兒要脫穎而出,就必須提前對她進行“職業素質”培養!
之后,黃笑利除帶女兒看畫展,拜訪知名畫家,也開始讓女兒涉獵更廣泛書籍,讓她學著寫故事、寫小說,讓她和一個做心理醫生的朋友經常接觸,周末或假日帶她四處游歷……
黃笑利的良苦用心很快見效。女兒不那么浮躁了,氣質和修養也在發生變化。更讓她驚喜的是,女兒還慢慢在學習和畫畫之間找到平衡。初中畢業時,她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市一所重點高中:武漢六中。
女兒的作品日趨成熟,黃笑利覺得,這時需要對女兒的作品進行推廣和宣傳。于是,她鼓勵女兒向外投稿。但劉投了幾次,都沒獲得發表。這對自信的劉打擊非常大,她在母親面前掉淚了:“媽,我是不是選擇錯了路啊?做職業畫家,我根本就不是這塊料!”
望著一臉凄惶的女兒,黃笑利一陣揪心:一定不能讓女兒失去信心!
幾天后,黃笑利對女兒說:“你不是給媽承諾過嗎?你拿了第一筆稿費,給媽買一份生日禮物,下周一就是我的生日喲!”劉難堪地埋下頭。
“這樣吧,我們去公園賣畫吧!你的畫那么漂亮,一定會有人喜歡的!”生性內向的劉,一聽母親的安排,直擺手:“不行,這太難為情了!要是賣不出去,就太丟人現眼!”“你要做職業畫家,少不了要過賣畫這一關,就當是磨煉自己的臉皮吧!不然,你畫得再好,也會沒市場,你生存都將成問題!”黃笑利最終說服了女兒。
第二天,母女倆帶著十幾幅作品,來到家附近的公園。畫剛掛出,便有入圍著指指點點。劉臊得面紅耳赤,低聲道:“媽,算了,回去吧,待會兒遇到熟人,多難堪!”其實,當時黃笑利也挺尷尬的,但她知道,女兒將來以畫為生,就必須過這一關。于是,她對女兒使出“激將法”:“你投稿不中,畫又賣不出去,將來靠什么生活,不如趁早另謀出路!”
在母親刺激下,劉急了,她憋紅了臉,喊出人生第一聲吆喝。那天,劉帶去的10多幅畫全賣了,雖只有100多元收入,但劉但興奮異常,畢竟有人喜歡自己的畫! “你看,并不是你的畫不好吧!你投稿屢屢不中,為什么只懷疑自己的作品不好呢?是不是推銷環節上出了問題?”黃笑利這樣一分析,女兒投稿不中的沮喪感很快就一掃而光了。
母女倆通過認真研究劉投稿的雜志和投過去的稿件,很快找出作品未被采用的原因:她們對雜志的用稿風格了解不細,不是有針對性地創作,而是將手頭作品盲目地寄去碰運氣,命中率自然低。于是,劉針對性地做出改變,很快她的處女作在一本動漫專業刊物上發表了,她對自己又有了信心。
搶先進入市場:女兒前途不可限量
2001年夏天,高中畢業的劉文化課考出490多分的好成績,加上專業成績優異,劉考入她向往的湖北美術學院。
進入大學后,劉愛上了CG繪畫。只要一有空,就會在學校電腦室搗鼓一會。黃笑利了解到CG畫很有市場,支持女兒學習這一新畫種,為她配了一臺電腦。
劉的畫自成風格,她喜歡畫一些充滿奇幻元素的cG畫。半年后,她就開始給《今古傳奇》畫封面了。這時,劉的作品開始在《奇幻》、《結婚咨詢》(臺灣)、《動漫游》等報刊發表,她成了CG畫界令人矚目的新秀。源源不斷的稿費,也讓母女倆的心漸漸踏實起來:靠畫畫,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黃笑利既為女兒取得不俗成績而感到欣慰,也不斷地思考:如何才能全面提高女兒的市場競爭力。
一次,黃笑利在書店看到一本制作非常精良的時尚刊物,設有一個漫畫欄目。她鼓勵女兒:“你可以嘗試給他們供稿,這雜志的影響大,能提高你的知名度,他們稿酬也高。”
劉翻了一下雜志便泄氣了,這本雜志,登的都是一些非常有名的漫畫家的作品。黃笑利料到女兒會有如此反應,微微一笑,說:“他們是名家,但他們的作品讀者太熟悉了,你的作品能給讀者帶來新鮮感,你和他們競爭不是一點優勢也沒有。”這么一說,劉便來了興致,摩拳擦掌,準備給雜志投稿了。
黃笑利卻說:“像你這樣的新人,這樣投稿過去,怎么能讓對方重視?你得先和總編通一次電話,讓他對你多少有些印象!…可我該和總編說什么呢?”“就挑那些名家作品的刺吧!讓他知道你是行家!”
母女倆收集了近一年的雜志,在家里關了整整兩天,硬是找出這些名家作品的一大堆“不是”。幾天后,在媽媽的“慫恿”下,劉撥通這家雜志總編電話:“你們登的漫畫作品,題材不夠時尚、表達方式也陳舊……”劉一開口,就把對方鎮住了。近20分鐘長談下來,總編對她刮目相看:“把你的大作寄來我們看看吧!”一個月后,劉成了這家雜志的簽約作者。這件事使母女倆很振奮: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創造更多機會。
從這以后,黃笑利總是尋找各種機會,讓仍在讀大學的女兒真正搶先一步走向市場。2002年10月,在母親幫助下,劉收集自己的一系列畫作,在湖北美術學院動漫協會舉辦畫展,引起不小轟動。緊接著,劉又參加武漢市第一屆國際動漫巡展、武漢市第二屆動漫展、群光漫畫展。
2005年7月,劉大學畢業;8月,出版自己的第一本CG畫集《流影》。不久,劉的畫作在武漢博物館的漫畫展會展出,受到熱烈追捧,成為武漢動漫界新秀,有大批粉絲,她被譽為“亞洲動漫才女”。
也就在這個月,劉簽了一本暫定名為《人體彩繪技法》的書稿合同,書稿一旦完成,稿費有5萬元左右,這也是她收獲的人生第一桶金。
劉成立一個CG畫工作室,選擇做自由職業。女兒每天都在她的小屋里創作,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女兒的創業激情感染了黃笑利,她拿出全部積蓄,換了一套新房,因為原來的房子光線不好。
黃笑利擔心女兒經常在家里,不會人際交往,就經常對她說:“你要多出去跑業務,60%跑業務,40%在家里創作。”劉非常內向,以前她一般是在網上接業務,在母親鼓動下,她終于出去參加一些活動,還去談一些業務。
2006年7月,深圳某大型企業找到劉,想請她幫忙畫一套《安全手冊》。于是,劉獨自一人到了深圳。臨走時,劉再三叮囑母親,一定要與她保持熱線聯系,她有把握不準的事宜,好找她商量。女兒順利到達深圳后,黃笑利關掉了手機,拔掉了電話線,狠心地把女兒“扔”在深圳。
第二天,黃笑利打開手機,里面全是女兒“求救”的短信:“我該怎么要價?”“合同我掃描后電郵給你,幫我看一下!”
黃笑利只給女兒發一條短信:女兒,媽不能一直陪著你啊,你應該獨自飛翔了!
母親突然對自己“甩手不管”,劉只好強打精神,和公司企劃部談判。最終,她滿意地接下這個業務。這讓她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了信心。
2006年10月上旬,劉促參加創意設計動漫游戲展暨首屆光谷動漫節。劉收獲頗豐,許多商家找到她,請她參加網站設計、動畫設計等,并達成初步意向。剛剛大學畢業,年僅24歲的她,已經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職業畫家了。
那天,女兒無意告訴黃笑利,她的幾個考上名牌大學的高中同學,連份滿意的工作都還沒找到呢!
一、聊勝于無,輕松心態,從零做起
平時已注意總結錯題的考生,此時可以做兩件事情:把錯題本從厚看薄和不斷充實新錯題。如果平時沒有總結錯題,此時也不用慌張,要輕松心態,讓我們從零做起,只要方法得當,提高效率,觸類旁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單選分類,卡片存檔,隨時復習
大家可以每天回顧5―10份試卷的單選題,將知識點不太清晰或做錯的單選題用筆標注出來,然后打開語法書目錄,在每道題目的旁邊標注題干考查的語法章節,如冠詞、形容詞和副詞、動詞和短語、時態和語態、簡單句與復合句等,并把類似的題目放在一起。準備一些卡片和文件夾,在文件夾的封面寫上語法章節的名稱。每張卡片的正面貼上3―5條類似的題目,然后在語法書的相關章節查閱具體的解題原理,并寫在卡片的背面(如果時間來不及,可以標注此內容在語法書中的具體頁碼和行數)。例如:
卡片正面
1. ―I stayed at a hotel in New York.
―Oh, did you? You with Barbara.
A. could have stayed B. could stay
C. would stay D. must have stayed
2. ―There were already five people in the car but they managed to take me as well.
―It a comfortable journey.
A. can’t be B. shouldn’t be
C. mustn’t have been D. couldn’t have been
3. I told Sally how to get here, but perhaps I for her.
A. had to write it out
B. must have written it out
C. should have written it out
D. ought to write it out
大家也可以利用課堂上老師講解的時間記錄題型和解題原理,盡量做到當天的試卷當天歸檔。每天利用零散的時間抽樣進行自我檢測,在復習過的題目旁邊做適當的記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比如,看過一遍的題目用紅色筆標注,看過第二遍的用橙色筆標注……直到看到類似的題目時能迅速想到解題原理,就可以將錯題卡片放入另外的文件夾,留作以后參考。如果有些題型,如短語的比較、介詞的應用、時態的對比等,實在難以在短時間內記牢,可以將相應的卡片收集在一起,整理成“考前必看50題”之類的文件夾。
三、完形閱讀,兩種分類,答案溯源
由于完形填空題和閱讀理解題語篇較長,考生們往往不太愿意回顧。然而,我們發現,有些同學會集中在某種文體的文章中出錯,或者在某些題型上容易出問題。所以對完形填空題和閱讀理解題的整理可以采用兩種方法,即按文體分類和按題型分類。
按文體分類比較簡單,主要適用于對完形填空的整理。可以將文章按照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夾敘夾議等體裁進行歸類,在歸類過程中觀察容易產生錯誤的文章類型。根據筆者的觀察和總結,就完形填空而言,說明文和夾敘夾議類的文章出錯率較高,因為與記敘文相比,這兩類文章的上下文線索不太明顯。但是,近年來完形填空多選擇以第一人稱為主的夾敘夾議勵志型材料,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和真切的現實意義。因此,在使用文體分類的方法時,要一邊整理,一邊重溫語篇,并理解語境的邏輯關系和深層含義,理解文章的情景和作者的態度,這些都是解題的關鍵。
按題型分類的方法特別適用于閱讀理解題。高考對閱讀理解的考查主要分為五種題型:主旨大意型、推理判斷型、猜測詞義型、事實細節型和文脈邏輯型,而文脈邏輯型是重中之重。以下是各種題型的常見提問形式,可供同學們整理試卷時參考:
主旨大意題
事實上,老師講解試卷的時候就是試卷整理的開始,應該邊聽老師分析,邊做兩件事情:一、追根溯源,將選錯的或是沒有把握的題目的每個選項在文中相應的位置標記出來,目的是進一步分析錯誤的原因(閱讀理解題的選項通常來自文中,所以要分析為什么當時沒有找到答案的根源,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答題時間內迅速鎖定答案的源頭);二、歸納題型,在題目的旁邊及時標注題目類型(參考上文),更重要的是在整理的過程中總結哪種題型容易犯錯,怎樣可以避免錯誤,這樣可以節省課后整理試卷的時間。
四、修改作文,研讀范文,自建模板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高考前,大家不妨從寫過的作文中按照不同文章題材相應挑選一到兩篇進行修改。修改時注意以下幾點:1. 人稱和時態(注意人稱的上下一致性和不同文體應采用的時態,增強文章的縝密性);2. 句式(注意句式的多樣性,不要總是使用主謂賓結構和簡單句,要適當地使用被動結構、倒裝結構、復合句、獨立主格結構等,增強文章的觀賞性);3. 銜接(注意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推敲前句與后句、上文與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恰如其分地使用過渡詞和過渡句,增強文章的連貫性);4. 用詞(盡量使用地道的單詞和詞組表達意思,增強文章的檔次感)。
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可以向老師討教,獲得修改的建議,也可以自己用范文進行比對,取長補短。世界上沒有標準的作文模板,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研究寫作的過程中通過反復使用和推敲,可以針對不同的體裁整理自己的文章模板(即起承轉合的套路),這樣在高考中才能得心應手。
古典詩歌是文學作品中最簡練、內涵最豐富的藝術形式。古詩的表達技巧很多,從修辭角度來看,常見的有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對比、雙關、反問等;從表達方式來看,有敘述、議論、描寫、抒情等;從表現手法來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虛實結合、想象、襯托、用典、象征等。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古詩中常見藝術手法
1.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對比、反問、設問、通感、借代、雙關等。
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將抽象化為具體,能將無形化為有形。例如寫“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寫愁,則使人想到愁意之漫長。
②夸張 夸張就是為了突出和強調某種事物或事物的某種特征,借助于想象,對它進行夸大或縮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如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中的“三萬里”“五千仞”“上摩天”“淚盡”都是夸張,正是這些夸張描寫,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茍且偷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懣,以及對遺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③擬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如劉頒《新晴》詩中將“南風”人格化,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寧靜恬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之情。
2.古典詩詞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議論、描寫、抒情。考查的重點是描寫和抒情。其中,描寫主要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工筆(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涂沫)和白描(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寫法),細節描寫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有:對照、襯托、渲染、烘托、用典、鋪墊、象征、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等。
①托物言志 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詩以梅自喻,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現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②渲染 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③烘托 襯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這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
④移情 移情就是將人的情感轉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與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人沒有說怎樣惜別,卻把這種感情轉移到蠟燭身上,蠟燭無情,尚且替人垂淚,何況人乎?《揚州慢》也有“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之句,喬木尚且厭惡戰爭,何況揚州百姓呢?
⑤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在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鈴》上片多是實寫;下片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
⑥借景抒情 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