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游恒山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mras軟件;特征分析法;鈾礦預測;衡山地區
0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傳統的化石能源隨著開采年限的增長其儲量不斷縮減,并且也帶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新能源的開發成了熱點話題。而在這些新能源中,核能的利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國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核能發電,我國也不例外。
雖然人們不斷重視鈾礦的勘查,但是由于鈾成礦環境等因素,世界已發現的主要鈾儲量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而我國的鈾資源相對貧乏,并且具有地質構造背景和成礦區域復雜多樣,鈾成礦作用明顯表現出多時代、多期次、多成因、多類型的特點[1]。因此鈾礦勘探、儲量預測也越來越重要。
基于gis的區域礦產資源評價系統,簡稱mras(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system),是建立在gis平臺上的以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礦產等多元地學空間數據庫為基礎,進行信息加工,提取能夠指示和識別某種礦床存在和賦存規模的有用信息,進而達到快速、高效地進行區域礦產資源綜合評價目的并指導找礦的計算機系統工具[2]。
1圈定遠景靶區方法簡介
gis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中國及世界礦產資源評價的理想工具和手段,定位預測和定量預測是當前成礦預測研究的熱點[3]。而mras軟件,是一款專門面對地質工作開發的基于gis的礦產資源定量評價軟件。其適用于地質大調查礦產資源評價gis分析,并為gis礦產資源評價提供數據管理、方法模型與成果表達等。針對多元地學信息gis評價數據處理和gis空間數據庫可視化技術特點,進行可視化多元地學信息gis評價處理[4]。
mras預測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目前國土資源部主要推薦使用的為評價要素疊加法和綜合信息地質單元法兩種。本區研究則采用綜合信息地質單元法中的特征分析法進行礦產資源預測。特征分析法是一種多元統計方法,該方法在金屬礦床預測中的應用較多。它通過對研究區內已知單元的研究,查明地質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確定它們的找礦意義,從而建立起特定類型礦床的定量模式。預測時將預測對象的地質特征與模型對比,用它們的相似程度表示預測對象的成礦可能性,據此圈定出有利成礦的各級遠景區[5]。主要步驟有成礦要素分析、成礦要素提取、成礦遠景區初選及成礦遠景區優選。
2mras在衡山地區鈾礦資源預測中的應用
2.1衡山地區概況
衡山地區位于揚子準地臺湘桂斷陷盆地江南臺隆過渡帶的祝融復式背斜部位,主要鈾礦化位于南岳雜巖體西接觸帶,長壽街-雙牌深大斷裂帶下盤,混合巖化廣泛發育[6]。區內已發現有羅渡小型礦床,王沖、伴塘等礦點,礦化類型有淋積型、堿交代型、硅質熱液脈型等。
2.2遠景靶區初選
通過對地質以及物化搖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最后提取的要素包括主干斷裂、構造交匯點、巖體接觸界線、已知鈾礦產地、相對地面伽瑪(偏高場、增高場、異常場)、巖脈、堿交代巖、糜棱巖帶等。我們選用其中比較主要的主干斷裂、構造交匯點、巖體接觸界線、已知鈾礦產地、相對地面伽瑪偏高場5種要素來進行初選。
初選的具體步驟如下:
1)分析各要素對成礦的影響程度,分別對巖體接觸界線做300m緩沖、構造交匯點做500m緩沖、鈾礦產地做200m緩沖、主干斷裂做1500m緩沖。
2)新建工程打開礦床、礦點模型文件,添加5個預測要素,并生成300m×300m的網格單元,對5個預測要素分別求區的存在標志,然后進行原始變量購置。以模型所在網格為基礎,把預測要素與其對比,并利用相似系數法檢查各要素出現概率,最終確定要使用的要素。
3)用平方和法(矢量長度法)計算因素權重 ,得出標志權系數。如圖1。
圖1 各要素的標志權系數
平方和法的原理為:變量j與所有其它變量的匹配數構成了一個m維向量 (ej1,ej2,…,ejm)',該向量的長度
可作為變量j的權系數。
圖2 初選的遠景靶區
4)利用線性插值法計算每組數據的關聯度平均值以及見礦概率,得出成礦概率圖。由此得到色塊圖,同時在mapgis里打開色塊圖,根據成礦概率的高低把各色塊的顏色按由紅到藍排列。并利用dtm分析生成等值線圖。在等值線圖里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成礦概率的高低分布。結合色塊圖以及各種要素,圈定初級遠景靶區14片,如圖2所示。
2.3遠景靶區優選
遠景靶區優選的步驟與初選是一樣的,但是優選是在初選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它使用的網格單元是初選圈好的遠景靶區,即上述14片遠景靶區。而優選的要素就要把全部的預測要素都用上,而且鈾礦產地分為礦點礦化點和異常點兩部分,地面相對伽瑪也改用異常場。最后得出的結果如圖3。
圖3 衡山地區遠景靶區示意圖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終得出a級遠景靶區2片,即紅色區,成礦概率為1;b級遠景靶區3片,即綠色區,成礦概率都大于0.7小于1;三級遠景靶區4片,即藍色區,成礦概率都大于0.4小于0.7;黑色的四片為成礦概率過低而淘汰掉的區。
3結論
衡山地區鈾礦的預測工作共圈定了a級遠景靶區2片,b級遠景靶區3片,c級遠景靶區4片,一共9片成礦遠景區。經與已知儲量對比,衡山地區的成礦遠景比較樂觀。同時mras作為一款基于gis平臺開發的面對地質工作的定量評價軟件,在鈾礦預測方面尚不成熟,所以預測結果還須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張金帶.中國鈾資源的潛力與前景[j].中國核工業, 2008(2):18-22.
[2] 陳正輝,陳毓川,王登紅.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示范研究-以南嶺東段鎢礦資源潛力評價為例[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3] 楊茂森,黎清華,張淑珍.gis技術在山東膠東地區金礦預測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0(3):52-22.
[4]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mras系統用戶手冊.2002.
[5] 趙鵬大.定量地學方法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MRAS軟件;特征分析法;鈾礦預測;衡山地區
0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傳統的化石能源隨著開采年限的增長其儲量不斷縮減,并且也帶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新能源的開發成了熱點話題。而在這些新能源中,核能的利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國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核能發電,我國也不例外。
雖然人們不斷重視鈾礦的勘查,但是由于鈾成礦環境等因素,世界已發現的主要鈾儲量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而我國的鈾資源相對貧乏,并且具有地質構造背景和成礦區域復雜多樣,鈾成礦作用明顯表現出多時代、多期次、多成因、多類型的特點[1]。因此鈾礦勘探、儲量預測也越來越重要。
基于GIS的區域礦產資源評價系統,簡稱MRAS(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system),是建立在GIS平臺上的以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礦產等多元地學空間數據庫為基礎,進行信息加工,提取能夠指示和識別某種礦床存在和賦存規模的有用信息,進而達到快速、高效地進行區域礦產資源綜合評價目的并指導找礦的計算機系統工具[2]。
1圈定遠景靶區方法簡介
GIS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中國及世界礦產資源評價的理想工具和手段,定位預測和定量預測是當前成礦預測研究的熱點[3]。而MRAS軟件,是一款專門面對地質工作開發的基于GIS的礦產資源定量評價軟件。其適用于地質大調查礦產資源評價GIS分析,并為GIS礦產資源評價提供數據管理、方法模型與成果表達等。針對多元地學信息GIS評價數據處理和GIS空間數據庫可視化技術特點,進行可視化多元地學信息GIS評價處理[4]。
MRAS預測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目前國土資源部主要推薦使用的為評價要素疊加法和綜合信息地質單元法兩種。本區研究則采用綜合信息地質單元法中的特征分析法進行礦產資源預測。特征分析法是一種多元統計方法,該方法在金屬礦床預測中的應用較多。它通過對研究區內已知單元的研究,查明地質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確定它們的找礦意義,從而建立起特定類型礦床的定量模式。預測時將預測對象的地質特征與模型對比,用它們的相似程度表示預測對象的成礦可能性,據此圈定出有利成礦的各級遠景區[5]。主要步驟有成礦要素分析、成礦要素提取、成礦遠景區初選及成礦遠景區優選。
2MRAS在衡山地區鈾礦資源預測中的應用
2.1衡山地區概況
衡山地區位于揚子準地臺湘桂斷陷盆地江南臺隆過渡帶的祝融復式背斜部位,主要鈾礦化位于南岳雜巖體西接觸帶,長壽街-雙牌深大斷裂帶下盤,混合巖化廣泛發育[6]。區內已發現有羅渡小型礦床,王沖、伴塘等礦點,礦化類型有淋積型、堿交代型、硅質熱液脈型等。
2.2遠景靶區初選
通過對地質以及物化搖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最后提取的要素包括主干斷裂、構造交匯點、巖體接觸界線、已知鈾礦產地、相對地面伽瑪(偏高場、增高場、異常場)、巖脈、堿交代巖、糜棱巖帶等。我們選用其中比較主要的主干斷裂、構造交匯點、巖體接觸界線、已知鈾礦產地、相對地面伽瑪偏高場5種要素來進行初選。
初選的具體步驟如下:
1)分析各要素對成礦的影響程度,分別對巖體接觸界線做300m緩沖、構造交匯點做500m緩沖、鈾礦產地做200m緩沖、主干斷裂做1500m緩沖。
2)新建工程打開礦床、礦點模型文件,添加5個預測要素,并生成300m×300m的網格單元,對5個預測要素分別求區的存在標志,然后進行原始變量購置。以模型所在網格為基礎,把預測要素與其對比,并利用相似系數法檢查各要素出現概率,最終確定要使用的要素。
3)用平方和法(矢量長度法)計算因素權重 ,得出標志權系數。如圖1。
圖1 各要素的標志權系數
平方和法的原理為:變量j與所有其它變量的匹配數構成了一個m維向量 (ej1,ej2,…,ejm)',該向量的長度
可作為變量j的權系數。
圖2 初選的遠景靶區
4)利用線性插值法計算每組數據的關聯度平均值以及見礦概率,得出成礦概率圖。由此得到色塊圖,同時在mapgis里打開色塊圖,根據成礦概率的高低把各色塊的顏色按由紅到藍排列。并利用DTM分析生成等值線圖。在等值線圖里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成礦概率的高低分布。結合色塊圖以及各種要素,圈定初級遠景靶區14片,如圖2所示。
2.3遠景靶區優選
遠景靶區優選的步驟與初選是一樣的,但是優選是在初選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它使用的網格單元是初選圈好的遠景靶區,即上述14片遠景靶區。而優選的要素就要把全部的預測要素都用上,而且鈾礦產地分為礦點礦化點和異常點兩部分,地面相對伽瑪也改用異常場。最后得出的結果如圖3。
圖3 衡山地區遠景靶區示意圖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終得出A級遠景靶區2片,即紅色區,成礦概率為1;B級遠景靶區3片,即綠色區,成礦概率都大于0.7小于1;三級遠景靶區4片,即藍色區,成礦概率都大于0.4小于0.7;黑色的四片為成礦概率過低而淘汰掉的區。
3結論
衡山地區鈾礦的預測工作共圈定了A級遠景靶區2片,B級遠景靶區3片,C級遠景靶區4片,一共9片成礦遠景區。經與已知儲量對比,衡山地區的成礦遠景比較樂觀。同時MRAS作為一款基于GIS平臺開發的面對地質工作的定量評價軟件,在鈾礦預測方面尚不成熟,所以預測結果還須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張金帶.中國鈾資源的潛力與前景[J].中國核工業, 2008(2):18-22.
[2] 陳正輝,陳毓川,王登紅.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示范研究-以南嶺東段鎢礦資源潛力評價為例[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3] 楊茂森,黎清華,張淑珍.GIS技術在山東膠東地區金礦預測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0(3):52-22.
[4]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MRAS系統用戶手冊.2002.
[5] 趙鵬大.定量地學方法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北岳廟因古代帝王將相遙祭“北岳恒山之神”而建,記錄著恒山悠久而輝煌的歷史。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古老宗教,它與儒、佛并立于封建社會,合稱為“三教”。道教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社會聲勢及其信奉人數雖不及儒、佛,但它以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頑強地生存了近2000年,并向國外傳播,影響深遠。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搖籃。山西的名勝古跡中,不乏道教名山、名觀、名跡。
道教洞天
道教歷來崇尚自然,崇拜名山大川,山西山多,備受道家青睞。恒山,人稱北岳,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號稱108峰,東西綿延150公里,橫跨晉、冀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道教稱此山為第五小洞天,號“太乙總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濟,虎豹走獸。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留有不少道家遺跡和傳說。古有道觀廟宇18座,稱為18勝景。今尚存有北岳廟(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多處。還有琴棋臺,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風景區。峭壁懸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題詠。“岳頂松濤”,“金雞報曉”,“玉羊游云”,“夕陽返照”等令人向往。
據史籍道書所載,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經《靈寶真文》于北岳。《靈寶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鐘山,得 《靈寶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顏如二十許。能致紫草,鬻于染工,得錢以與貧病者。”玄妙古老的中國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們風雨蒼淪的足跡。遠在春秋時期,太上老君在北岳恒山千佛嶺結廬煉丹,燃燈道人演兵斗法;西漢初昌蓉往來于恒山;西漢景帝、宣帝年間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煉神仙之術,留下了千年解不開的謎在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為天師的寇廉之在北岳宣揚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從嵩岳投奔恒山修煉,恒山香火威極一時;唐朝時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恒山修煉,名道人管革結廬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場香火名揚天下。(《太平廣記》) 記載漢唐時期,眾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傳道,使恒山成為道教之福地。
恒山道教主流屬全真教龍門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雙修一應俱全。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恒山長期修煉,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太平廣記》謂張果老于隋唐間隱居恒山,有長生秘術,年壽數百。“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于巾箱中,乘則以水巽之,還成驢矣。”時玄宗召見,演示仙家變幻之術,不可窮紀。玄宗譽為“跡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賜號“通玄先生”。后歸恒山,終老山中。果老嶺即是后人為紀念他而題名,在一塊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酷似驢蹄印和人腳印,傳說是張果老騎毛驢由此登天時留下的。
此外,中國歷代帝王對恒山的祭祀十分重視,唐宗、宋祖等都曾到過恒山巡視、祭奠,或差使臣到恒山朝圣。獨特的山勢地貌和悠久的文化,使恒山成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勝的別具特色的著名風景區。
道法自然,三教合一
在傳統政治觀念中,功名利祿皆由爭斗而得。在老子看來,這是很不明智的觀念和做法,爭斗必然有勝有敗,老子提出“不爭之德”。他認為守住這個道,萬事萬物、社會人事都不離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當天下萬民之楷模。金庸小說中,恒山派作為女尼為主的派別,屬于佛家。事實上,恒山作為道家場所而存在數千年,金庸不可能不知道這些,所以其在安排恒山派時仍然沿用的是道家的自然、樸素、恬淡、平易、清靜、無為、不爭治世、處世的內涵的,而如此安排最主要的是恒山還有一處奇觀。
北岳是道教名山,供奉玉皇大帝、北岳大帝、呂洞賓自在情理之中,但是除此之外還供奉著佛家的觀音、彌勒及儒家的孔子等等。尤其是三教殿中玉皇大帝、釋迦牟尼、孔子并列高臺,同享人間煙火,為五岳之奇觀。在懸空寺內,有11處佛教殿,5處道教殿,更有1處天下唯一的“三教合一”殿在全寺最高的三教殿內,佛、道、儒三教教祖共居一室,聯袂而坐,共受供奉,融洽和諧,形成了真正的“三教合一”的獨特宗教氛圍,是恒山“和”文化的實證和代表。
中國的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三教融合的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家的慧遠,道家的陸靜修,儒家的陶淵明曾有過東林論道、虎溪三嘯的逸聞。但實質上,彼此間還是有門戶之見的,尤其是佛道兩門。佛教東傳中國時,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為求立足,曾奏請漢明帝烈火驗經,結果道教經書扔進火盆后化作了灰燼;而佛經不但沒有燒毀,而且還在火中放出了金光。從此,佛教取代道教,成為國教。后來一些道教大師為復興祖教,曾先后慫恿魏武帝、周武帝、唐武宗滅佛興道。因而在四大佛山中很少能見到道教的蹤跡;同樣,在道教控制的靈山仙境中,也絕少佛禪之風。而北岳恒山的三教殿卻一改古風。三教祖師同列一臺,相安無事享受人間香火,不能不說是一奇觀。
據傳,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為紀念釋迦牟尼誕辰,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有詩云:音亦可觀,方信聰明無二用,佛能稱士,須知儒釋本同源,他認為佛道同源同根,從那時起就在恒山開始舉行“四月初八”廟會活動,以此紀念釋迦牟尼的誕辰。此后,歷史上恒山道人也曾想用道教祖師老子之生卒日期定作廟會日,但查遍所有的經典著作,都沒有找到老子生卒日期,因當時“三教合一”思想已經形成,又想到佛教、道教信徒都來朝拜更能為恒山添香,達到弘揚佛道香火旺盛之宏偉夙愿,只好作罷。后經歷史上幾次重大的宗教變革,逐漸把這一節日作為一種民間祭祀活動延續下來,成為北岳恒山一年一度的傳統廟會。
酈道元的《水經注》說:西岳華山“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取名“華山”。清代學者魏源遠望五岳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岳如飛。”所謂“華山如花”、“恒山如行”之類的描述,都是人們仰望名山,想象其山形的特征,取其近似的形象,給予的恰當比喻。
武當山,古稱大岳、玄岳。明代有本書叫《六岳登臨志》,玄岳武當山與五岳齊名,并列書中。若以明代皇帝的意見為準,玄岳自然是要超過五岳的。單是在絕頂處建金殿一事,五岳也難望其項背。因此,明清文人稱武當山是“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若論山體的雄偉高大,奇峭挺拔,武當山與五岳相比各有千秋。其高度雖遜于北岳、西岳,但卻比東岳、中岳、南岳高出數百米。與五岳不同的是,武當山主峰天柱峰在遠處并不能看得很清楚,周圍八百里的武當群山,連峰接岫,積嶺重崗,遮住了人們仰望的視線。元代詩人劉因的《武當野老歌》首句:“南陽武當天下稀,峰巒巧避山自迷。”說的就是武當山山重水復,峰巒障蔽的特征。
當然,武當主峰既有“一柱擎天”之稱,高達1612米,游山者只要留心,總會找到一些仰望天柱峰金頂的最佳觀景點。明代文人楊鶴是個有心人。他在《參話》中說:參山(即武當山)“其內隱隱紫翠千重,外以屏風九疊障之,天晴日霽;眉目分明,遠峰峨峨,秀可攬結。惟是層巒虧蔽,隱見不常,元氣空蒙,常如混沌,游人人山,至有不得見其面者。譬之絕代佳人,傾城一顧,百媚橫生,然自非流波將瀾,欲一啟其嫣然笑齒,杳不可得。”他在游武當的途中,多次駐足仰望金頂:到遇真宮前,“天柱、香爐、蠟燭諸峰,正值九龍山缺處,如月圓當戶,隱其半規;登上回龍觀南望,天柱、蠟燭等峰“天半堆藍襞翠,翠色橫空”;至太子坡望天柱等峰“如一片青芙蓉,涌出綠波,瓣萼可數”;在五龍宮榔梅臺前望天柱,“端麗秀削,綠峭摩天,真奇絕矣”;自仙侶巖至滴水巖,“步步可望天柱,松杉茂密,石路陰森”。楊鶴說的這幾處仰望金頂的最佳觀景點,現代游人只要肯舍充汽車,多走幾步路,還是能到達的。但有的景觀的出現讓人猝不及防,偶然撞上一回可以,重現卻難。
記得是1979年春天,我在遇真宮均縣二中讀 書。一日晚飯后,散步到遇真宮山門外,其時正當夕陽 西下,落日的余暉淡淡地散落在群山之間,我的目光 從水磨河峽谷抬起,順著山勢找到天柱峰。突然,一片金光在天柱峰頂上閃耀,我仿佛看到金殿屋頂的輪廓,金殿的光芒在落日的余暉中顯得那樣崇高、明亮、神圣。在那一瞬間,我像傻子似的定在那里,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是震驚,是詫異,還是感動,我說不清楚,我只覺得喉嚨發緊,眼淚一下子涌上了眼眶…...。
此后,我又多次回到遇真宮,又多次在宮門駐足仰望,但再也沒有見到那日的景象。有時我甚至懷疑那金光是一個幻覺。而且,我總在想,為什么皇帝要把金殿放在天柱峰頂呢?為什么古人要用那么多黃金裝飾金殿呢?
一次翻閱英國學者貢布里希的文選《藝術與人文科學》,他談到“作為象征的金子”,“顯然,對光明的熱愛深深植根于我們的生物本性,我們對燦爛光輝的喜愛也同樣植根于我們的生物本性。因此,愛光明這種原始反應為人類提供了基本的價值象征,便不足為奇了。金子只不過因為它是閃光的、像太陽一樣的金屬,永不老化,永不褪色……引起一種宗教上的恍惚”。“在宗教藝術中幾乎普遍使用貴重的閃光的東西作為神性的隱喻”。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
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
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采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凋。”(這里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采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岳: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夢游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簡稱“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稱,明清稱府。《過秦論》“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赤壁之戰》“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
州:參見“郡”條。《隆中對》“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后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譚嗣同》“旋升寧夏道”,這里的“道”,指道的長官。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于現在的省。《〈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