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曲突徙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說得多好啊!辛棄疾因“眾里尋他千百度”,才使“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成為千古名句,也成為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需要勇往直前,也需要頓足回首。在回眸的剎那,你或許會感受到“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心曠神怡;在駐足的瞬間,你或許能收獲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反思,如今已經成為每一位教師的重要品質。許多教師在剛剛打過下課鈴聲、走下講臺的一瞬間,都會有一種釋懷或惆悵,或輕松或郁悶的情緒。這是由于課堂教學進展是否順暢,預設目標是否達成,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等等一系列問題直接作用于大腦皮層產生的一種信號。有的信號可能稍縱即逝,有的信號則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持久,讓你縈繞于心,揮之不去。若將這些信號捕捉下來、揣摩一下因果,記錄下來、探尋一下緣由,這就成了教學“反思”。
日常到學校聽課,學校領導和執教教師常常謙遜地讓我給評評課、把把脈。多年來,我形成了一種習慣,總要先請執教教師談談自己的教學設想及自我感覺。因為我知道,有什么樣的教學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教師之所以這樣去做,一定有其自己的想法。至于這樣的想法及做法是否合適、是否奏效,就要反過身來去思考和打量。而這種自省與反詰,正是教師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思想與行為的最佳契機。這種反思或許還不夠準確,或許還不夠深刻,或許還不夠全面,但它卻是在自己心靈深處的內省與探尋。只有在自己安靜下來,冷靜地反躬自省后,別人的評課才會與之形成交互,形成共鳴,甚至是爭鳴。也只有這樣,道理才會越辯越明,教研才會別有洞天,教學才能愈來愈精進。
不斷地反思,會讓我們的教學充滿智慧,生機盎然;不斷地反思,會讓我們的學生泛舟學海,如沐春風;不斷地反思,也會讓我們的教師超越自我,日臻完善。
曾經聽說美國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在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談到了他在做企業決策時必須思考的三個問題:這個問題能否取消?如果不能取消,能不能與別的環節或問題合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思考的問題就是,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它?
新課程倡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更要成為一種品質。當前教師的反思大多是在課后、教后進行,多少有一些“亡羊補牢”的意味,雖然有利于改進日后的教學,避免日復一日的惡性循環,但當時蹉跎的畢竟是眼前學生的寶貴時光。因此說,課后反思固然必要,但未雨綢繆的備課后的反思尤為重要,同時也是首要的。
《漢書·霍光傳》記載: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請之。
這就是“曲突徙薪”的由來,今人常用“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此看來,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曲突徙薪”,以免弄得人焦頭爛額、扼腕嘆息。由此,想到了我們教師的備課。教師備課時最為關注的有兩點,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教什么”思考的是教學內容的篩選與確定;“怎么教”琢磨的是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那么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能否也這樣三思而后問:
1.這個教學目標(內容、環節)是否有意義?
2.如果有意義,都有哪些教學方法能夠達成目標、完成教學內容?
3.在這些辦法中,哪個辦法最好,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沒過多久,這戶人家果然失火了。所幸當時正值白天,火情被及早發現,周圍的鄉親紛紛跑來救火,新建起來的房子才沒有被燒成一片廢墟。
大火過后,這戶人家為了感謝鄰里鄉親的慷慨相助,殺了家里養的牛,又買了十幾壇好酒,請大家到家里吃飯。宴席開始的時候,主人把因為救火而燒掉了頭發和燒傷了身體的人讓到了上座,其他的人也都按照救火功勞的大小依次確定了位子。但是這次請來的客人中卻單單少了那位曾經建議主人盡早改造煙囪、移走柴草的人,有人就對主人說:“如果您當初聽了那人的建議,就不會有這場火災,也不用有這些殺牛買酒的花費了。今天您論功請客,怎么能忘了他的好意呢?”主人聽后頓悟,趕緊去請那位當初提醒他的人。
出了事之后的援助是十分可貴的,當然應該表示感謝。但是與之相比,及早發現隱患,并提出預防措施則顯得更為重要。故事里的主人不但在事前沒有重視防患于未然的意見,而且事后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善意提醒的價值,確是糊涂之人。
【原段呈現】
客有過主人者①,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②。客謂主人③:“曲其突④,遠徙其薪⑤。不者且有火患⑥。”主人嘿然不應⑦。居無何,家果失火,鄉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⑧。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燔發灼爛者在于上行⑨,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⑩。人謂主人曰:“鄉使主人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者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
(選自《說苑·權謀》,中華書局2009年版)
【注釋】
①過:拜訪。
②傍:同“旁”,旁邊。
③謂:對……說。
④曲(qū):使……彎曲。 突:煙囪。
⑤徙:遷徙。?薪:柴草。
⑥不者:如果不這樣的話。
⑦嘿(mò)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
⑧息:同“熄”,滅。
⑨燔(fán)發灼(zhuó)爛者:(因救火)被火燒掉頭發、燒傷身體的人。 燔、灼,燒。
⑩而不錄:卻不邀請。而,卻。錄,錄用,此處指邀請。
鄉(xiànɡ)使:當初如果。鄉,同“向”,從前。使,假如。
亡:同“無”。
寤:同“悟”,醒悟,覺悟。
【作品簡介】
《說苑》,西漢劉向撰,本書按類編輯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劉向(約前77-前6),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著名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博聞館】
(訊)和今年3月第一期新勢力周同樣,這期新勢力周繼續關注年輕人的獨立流行風格,這一次淘寶把大數據翻了個遍,然后說找到了這么一群有明顯文化特征的小眾青年,聯合IDEAT理想家雜志一起了《淘寶小眾文化潮流趨勢圖譜》全面解讀這些人的流行風貌。
這份圖譜不僅由淘寶在微博微信上做傳播,理想家雜志也會在9月刊上連續多個版面登出。電商和雜志媒體的跨界內容合作,多少碰撞出一些新鮮感。從報告內容的可讀性而言,很明顯對話對象是普通消費者,呈現的核心內容是文化現象和流行元素,數據的細節已被弱化,基本是直接讀圖。也許淘寶的本意就不是讓人讀數,而是把個性青年的流行風貌以感性的模樣還原給大家。
放幾個淘寶官微發出的海報和gif給大家感受一下。
(來源:壹讀)
【關鍵詞】戲曲;傳播;新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隨著科技的發展更新,人們針對它的關注度在增加。基于網絡基礎拓展和無線移動,還會出現其他全新相關的媒體形態。相對于書報、戶外、廣播、電視四種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稱為“第五媒體”。筆者認為,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傳播發展戲曲,必須利用好以下新媒體的傳播途徑。
1 促進傳統媒體數字化
報紙、雜志、廣告的數字化傳播打破了信息傳播媒介的局限性,傳統文化單位調整思路與方向,全面向生產、產品、管理、經營數字化轉變,增強競爭力。在數字化、信息化發展中,拓展服務渠道,豐富產品形式,提供個性化服務。利用計算機超大容量的信息庫與強大檢索引擎,為用戶提供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獲得有用的信息。關停現有的低效、高耗的傳統紙質媒介,降底成本。
具體而言,要為各個劇種的學術探討設置報紙、畫冊和學術刊物、廣播的“三位一體”的傳播策略,從三種不同的傳播角度,全方位立體的呈現藝術魅力。比如,試著設置一個場景,新劇目誕生,報紙上各行各業的評價,畫冊上劇照的亮相,學術刊物上深入細致的分析,廣播上既有評價也有音頻文件的展示,讓很多沒有前往劇場觀看的受眾,在心目中各自繪制形象,引起收看期待感。
2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傳播戲曲
網絡是新媒體傳播最有力的平臺,戲曲網站是運用互聯技術建構的戲曲信息與交流的平臺,是網上戲曲資源的集結地。網絡兼容了戲曲資源的多種載體形式。文本信息的傳播極大地方便戲曲資料的閱讀與研究;音像傳播,體現出網絡對于戲曲電影、電視傳播等形式強有力的整合作用。網絡傳播的交互性使得戲曲網民的聲音成為網絡戲曲資源的新亮點。互聯網上的戲曲信息資源內容廣泛,數量巨大,但整體上龐雜無序。
在互聯網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提供給受眾更多關于戲曲的選擇機會,不同的戲迷可以搜索自己喜歡的名家唱段的視頻、音頻、圖片資料,還可以與互聯網另一端的戲迷們進行資源的交流。網絡拉近了戲迷與戲曲的距離,同時也造成了新戲迷與藝術的鴻溝,距離產生美,通過合理適當的距離,演員行為和觀眾觀賞行為共同營造出一個不可復制的劇場氛圍,觀眾形成“在現場的”的狀態,但是網絡觀看時停頓的隨意性影響了戲曲意境的完整展示,在信息時代中,合理利用信息具有碎片化、隨意性的特點,開辟新的傳播途徑——微電影。
往往人們只有幾分鐘閑暇也會上網放松片刻,觀看短小精悍的戲曲微電影打發時間。目前戲迷們自發創建的戲曲網站大都依靠自籌基金運行,開始時關注度極高,漸漸地忽略了日常維護工作,如出現網站鏈接不到或無效的問題,逐漸喪失人氣,最終走向沒落。有幾家還依舊煥發光彩,比如咚咚鏘中華戲曲網,該網站的內容涵蓋戲迷需求,有專題、劇場信息、每周經典、戲曲人之窗、好書好碟等分區,適時地更新頁面信息有助于保持網絡戲迷關注度。
筆者有一個利用網絡進行戲曲創作與傳播的想法,戲迷們開設戲曲劇本評論網,讓大家集思廣益創作劇本,管理員每月進行兩次,有不同的劇種分區和年代戲分區,每單周周一給出一組3到5個關鍵詞,周五宣布活動截止,周日的時候將評選出的最佳作品放在首頁醒目位置,接下來的雙周一周,大家暢所欲言紛紛發帖,為選出的劇本添磚加瓦,根據自己的偏好和個性需求對劇本進行修改和評論,改變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命運和故事結構,只要言之有據即合理。這樣一年下來,就會有不少于30部具有高關注度劇本文本面世,配合上媒介快捷的信息傳遞效率,很快劇本就能夠獲得各舞臺和電影導演的關注。一旦劇本得到重視拍攝成影片,投放到網絡上,參與的人們真切的看到自己智慧時激動的心態,聽說過的人懷著好奇的心態觀看,這種啟發式的傳播效果遠遠高于傳統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即時聊天群組功能,發揮群組的主動性,培養更多戲曲愛好者,重點是青年人的興趣培養,有步驟的投放大量制作精良的動漫作品、微電影、壁紙,推廣交流活動,創造積極文藝氛圍。
3 積極打造數字影視戲曲精品
數字影視戲曲精品打造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實現:
一是拍攝存儲數字化。現在很多戲曲影視作品拍攝使用的是硬盤攝像機和磁帶式攝像機拍攝時間長,攜帶方便,硬盤和磁帶可重復使用,利用率大大提高,節約環保。將拍攝的底片全部轉換成數據文件存儲在電腦里,在文件里編剪配、圖像校色,圖層合成,使用特技。究其數字化的優勢來說,剪輯和特技應用方便,局限性是文件存儲量要求巨大,制片人需承受的壓力大,因此在強大資金和技術支持下,可以嘗試。
二是電視信號數字化。電視實現了數字信號的傳輸,用數字代替原來的模擬信號傳輸,提供最佳的視頻和音頻效果,因而數字影視中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是未來影視發展的趨勢,仰仗著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網絡整合改造,中國地面數字電視產業鏈的構成,中國移動電視整體市場的建立,全球高清數字電視的大趨勢,3G時代的手機媒體的覆蓋程度,手機廣告的壟斷,移動媒體的高覆蓋率支撐著數字影視的投放。現代電視屏幕的長寬比由4:3向16:9轉變,很多畫面在16:9的電視播放看起來正常全屏播放邊界沒有遮擋,放在老電視機上就出現畫面被裁切的現象,視角拘束。配合著數字電視播放的升級要求,電視信號的數字化調整可以在技術上解決畫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型稀土礦;礦化特征;成礦條件;找礦遠景;礦產資源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P61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0-015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74
江西省古溪地區稀土礦勘查區位于大糧田稀土礦床向西的延伸部位,大糧田、葛藤嘴兩個稀土礦區。古溪地區作為大糧田、葛藤嘴稀土礦床的地段,區內地層、巖性、風化殼特征與大糧田、葛藤嘴礦區基本一致,并在區內變質砂巖和變質沉凝灰巖中發現了較好的稀土礦化異常,因此古溪地區也具有類似的變質巖風化殼稀土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地質條件,故而古溪地區應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是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找礦的有利地區。
1 區域地質背景
古溪地區區域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歐亞大陸板塊與濱西太平洋板塊消減帶的內側華夏板塊中,橫跨武夷、羅霄兩塊體的交接帶部位,即武夷隆起西側,羅霄褶皺帶中部。區內地層主要發育有青白口系、白堊系和第四系,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稀土礦產資源,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
1.1 地層
本區晚元古代青白口系為一套海底火山-沉積建造的淺變質巖系,構成本區的褶皺基底,其以次海相地槽型復理石或類復理石建造為主,次為海底火山碎屑巖建造。燕山構造運動,形成大量中生代斷陷盆地,沉積了一套內陸湖泊相紅色類磨拉石建造,中晚期盆緣處于進一步伸展的構造環境中,造成安山質火山巖沿斷裂噴發。寒武紀地層為一套韻律式復理石砂板巖建造,分布于礦區南部,白堊紀地層與下伏淺變質巖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其上大多被第四系覆蓋或被斷層切割,主要分布于礦區的西面,第四系松散堆積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青白口系神山組、庫里組淺變質巖,產狀(170°-190°∠35°-58°),由北往南大致為向斜構造的老新老地層。
神山組(Pt5s)主要分布礦區中部,呈東西向帶狀分布,與上覆庫里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巖石組合以千枚巖為主,根據巖石組合特征劃分為二段。
神山組一段(Pt5s1):灰黑色(含碳)千枚巖、灰黑色(含碳)絹云千枚巖,夾有青灰色、黃白色絹云千枚巖與灰白色薄層狀變質粉砂巖,部分含有碳質,千枚狀構造發育,巖石由絹云母(83%)、黑云母(10%)和碳質(7%)組成,在絹云母鱗片中散布有黑色碳質物,絹云母大小0.05~0.1mm,定向平行排列,黑云母呈彎曲鱗片,長0.1~0.25mm,與片理斜交,組成透鏡體、扁豆體(0.8~2mm),分布于絹云母片理間。本層風化較差。
神山組二段(Pt5s2):灰-青灰色(少量紫紅色)千枚巖、絹云千枚巖、粉砂質千枚巖、夾有灰白色變質粉屑沉積灰巖、變質細屑沉凝灰巖及變凝灰質粉砂巖,該段最重要的巖性特征是:巖石呈青灰色,千枚狀構造發育。巖石由絹云母鱗片及石英粉砂組成、絹云母長0.05~0.1mm,呈定向排列,含量70%;石英碎屑大小0.01~0.06mm,呈次棱角狀,較均勻散布于絹云母間,含量30%,本層地表風化程度一般,為本區潛在含礦地層之一。
庫里組(Pt5k):礦區大部分出露,呈東西向帶狀分布,與下覆神山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中生代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巖石組合主要為變凝灰巖類,變質碎屑巖類,根據巖石組合特征劃分為兩段。
庫里組一段(Pt5k1):灰白色、灰綠色中薄層狀變質中-細屑沉凝灰巖、變質粉屑凝灰巖夾灰-深灰色(少量棕紅色)中薄層狀變質長石石英砂巖、變質粉砂巖,主要特征為:巖石多呈灰-灰白色,層理明顯,多具中薄層狀構造,可見層紋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長石晶屑、碎屑,大小0.1~0.4mm,呈現由粗到細的規律變化,巖石類型上表現由變質中細屑沉凝灰巖到變質粉屑沉凝灰巖的變化,風化程度較好,為本區主要稀土含礦地層。
庫里組二段(Pt3k2):紫紅色、磚紅色厚-塊狀變質粉砂巖、變質粉屑沉凝灰巖,巖性特征:巖石多呈紫紅色,層理不明顯,多為厚塊狀,礦物顆粒為粉砂級。主要成分為石英、斜長石、二云母、綠泥石,礦物多具定向排列,其中分布有大小0.1~0.5mm的石英,含量38%,斜長石細-中砂狀碎屑、晶屑,晶型呈棱角狀、次棱角狀,在云母鱗片集合體間分布有粒狀鑲嵌的石英,少量長石,為凝灰物質重結晶產物,本層風化程度較好,為本區最重要的稀土含礦地層。
1.2 區域構造特征
本區位于華南板塊南華活動帶,華夏褶皺系武夷山-云開褶皺帶中段。區內歷經加里東、印支-燕山乃至喜山構造運動的影響,導致區內的地層、巖石發生廣泛的變質和形式多樣的構造變形。
2 稀土礦化特征
江西省稀土礦產極為豐富,素有“稀土王國”的美譽,以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最具特色,輕、中、重稀土配分齊全。輕稀土主要分布于江西的南部地區,中、重稀土主要分布在西南一帶大巖體中,全省70%的稀土礦床(礦點)集中在該地區,如足洞、崗下、大埠等稀土礦床。全區共發現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礦點)百余處,其中大型三處,中型十余處,小型及礦化點近百處,累計探明稀土氧化物80余萬噸,探明儲量占全省90%以上,其中重稀土占全國保有儲量的70%約20萬噸。據《江西稀土礦產資源遠景評價研究報告》,全區預測遠景資源(REO)E+F級1467萬噸,其中預測E級重稀土98萬噸。
2.1 礦體產狀和形態
礦體呈似層狀沿全風化層分布,平面形態受風化殼的形態的控制,呈闊葉狀隨地形而變化,單礦體形態略為復雜,邊界一般受溝谷展布的控制,多呈不規則多邊形及梅花狀,所處山包呈橢圓狀;礦體傾角較為平緩,山頂一般為5°~10°,沿山坡變陡為20°~30°,總體傾角較地形坡度略為平緩,礦體厚度一般山頂較厚,山脊次之,山坡兩翼及坡腳厚度較薄。礦體分布于海拔標高為262(LJ312)~329m(LJ469),礦體標高總體隨地勢變化而變化,一般地勢較高礦體完整性較好,反之,地勢較低的地方受流水侵蝕作用而被嚴重破壞,使礦體支離破碎。
礦體形態,表面上多呈闊葉狀,圓狀或橢圓狀,總體呈似層狀隨地形波浪起伏產出,根據礦體埋藏地下或暴露地表的產出特征,可劃為:隱伏式-礦體上部全由非礦層覆蓋,礦體賦存在全風化層的中上部;半隱伏式-在山頂、山脊及部分上山坡部位的礦體地表,而山坡或山腳部位礦體則隱伏地下;式-全風化層遭受強烈剝蝕,富礦層位全部暴露于地表,本區以半隱伏式占多數。
2.2 礦體剖面變化特征
剖面上呈似層狀隨地形波浪起伏,厚薄不一,礦體垂直厚度多為1.48~16m,平均厚度為5.23m。礦體厚度一般隨所處地形部位不同而變化,與其所處的微地貌位置關系密切,一般來說山頂較厚,山脊山腰次之,山坡兩翼及坡腳礦體厚度較薄。勘查內的V號礦體平均厚度較大,其控制的333網度的礦塊平均厚度為7.59m。礦體埋藏深度為262(LJ31)~392(LJ46)m,礦區在含礦工程中有一半工程礦體出露地表,占53%,說明本區由于遭受剝蝕作用較強烈,礦體多被剝蝕而變薄。各個礦體厚度變化系數為74.40,厚度較均勻。
3 稀土成礦條件分析
3.1 區域成礦條件
古溪礦區內礦體嚴格受母巖(變質巖)風化殼控制,本區庫里組和神山組地層稀土風度值平均為530ppm,遠大于贛南地區變質巖平均風度值(350ppm),為稀土礦化提供了必備條件。同時在以化學作用為主要作用下,原巖礦石、礦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分解,使硅鋁酸鹽礦物減少,黏土礦物增加,形成以高嶺石、石英為主的松散風化殼,稀土元素也隨著表生作用的進行和巖石礦物分解,呈離子狀態發生遷移,而黏土礦物又具較強的吸附作用使稀土元素在風化殼中發生次生富集而形成工業礦體。同時,勘查區內特定的地理環境,潮濕的亞熱帶氣候和適宜的pH值(5~6),也成為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形成的必要條件。
3.2 含礦巖性條件
本區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的形成受稀土內生條件和表生條件雙重控制。其成礦機制表現為:有利的成礦母巖與有利的氣候以及地貌條件相結合,使母巖內生稀土礦物在風化殼中大量轉變為離子吸附態稀土,從而富集成礦。
成礦母巖的稀土賦存狀態和稀土濃度是決定能否成礦的兩個必要的內生條件,而母巖的稀土賦存類型是礦床形成的兩個必要條件中的關鍵條件。在適當風化條件下,有利的成礦母巖能夠為風化殼提供成礦所必須的稀土離子來源,此外,礦床的稀土配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巖的稀土配分,不同的稀土配分和母巖的形成規律,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不同配分稀土礦床的成礦規律特征。
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表生成礦機制表現為有利的氣候、地貌條件相結合,以及適度發育的硅鋁型風化殼。氣候條件控制了本區的風化殼總體的化學風化程度。地貌條件特別是相對切割深度控制了風化殼的發育與保存條件。風化殼pH值則集中反映了一定氣候條件和地貌條件下,不同成分母巖的化學風化程度直接影響稀土的表生富集,是成礦重要的指示特征。
可確定本區潛在找礦類型屬海底火山沉積凝灰巖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且有著較好的成礦條件:(1)成礦母巖為庫里組變質凝灰質粉砂巖,該層呈巨厚層,巖性較單一;(2)母巖含稀土量大于平均豐度值,說明本區是稀土化學異常區,化學異常是稀土找礦的重要成礦條件;(3)區內成礦母巖特性,根據其物質來源和化學成分,具富堿貧鐵鎂組分特征;(4)新構造運動所形成的地形地貌對風化殼和礦體的發育保存起著間接的作用,屬丘陵地貌或山嶺地緩地區,相對高差30~300m,基巖出露少,地表風化殼發育,是稀土找礦的地貌標志;(5)區內地層的構造裂隙發育促成表生作用的進行和風化殼的形成,為風化作用提供有利的空間條件,風化殼裂隙內常有高嶺石等黏土礦物充填,是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的間接找礦標志。
4 找礦方向分析
區域內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是在有利的成礦母巖之上,發育了有利于稀土離子富集的風化殼,集有利的內生礦化條件和有利的表生富集條件于一體,其成礦模式是以母巖稀土濃度和賦存狀態為必要內生礦化條件,以地貌和風化殼pH值為必要表生成礦條件的四元一體成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