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院會計制度

      醫院會計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院會計制度

      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第1篇

      關鍵詞:醫院 會計制度 變化

      財政部于2011年1月頒布的新《醫院會計制度》將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執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執行,是我國醫院會計制度在“十二五”進一步深化醫療改革的方針指導下的重要探索和創新,因此更加符合不斷深入的新醫改的要求,具有高度指導意義。

      一、新《醫院會計制度》的特點

      眾所周知,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的梳理、調整和修訂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這也是新會計準則的一個重要特點。由此可見,新《醫院會計制度》作為新會計準則下醫院會計實務的基礎,必然也會展現出與新會計準則接軌進而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特點,尤其是修訂后的計量確認方法及披露更加接近國際會計準則。同時,新《醫院會計制度》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是在融合舊有《醫院會計制度》的優勢以及2009 年 8 月與 2010 年 7 月《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基礎上所進行的創新。具有如下特點:

      (一)進一步深化了權責發生制

      在新《醫院會計制度》第一部分第三條明確規定“醫院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從而轉變了過去醫院會計實務中采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核算原則為單獨采用權責發生制為編制基礎的會計核算。

      由于權責發生制是與收付實現制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因此長期以來權責發生制在醫院會計核算中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特別是收入和費用難以確認一直都是困擾醫院會計實務的難題。而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以權責發生制為記賬基礎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實現了收入和費用的有效配比,真實地反映了醫院在某一個會計期間的經營狀況。

      (二)對原有會計科目進行了整合與完善

      隨著我國新醫改的繼續深入,特別是醫療保險體系的不斷完善,使醫院原有的科目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新《醫院會計制度》對原有的會計科目進行了整合與完善。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會計科目,例如原會計制度對醫院對外的投資項目都歸入到對外投資這一單獨的會計科目中,有些籠統,并不能使醫院經營狀況得到準確的反映,而新制度中則是將其細化為短期投資、長期投資以及投資收益三個科目,使原有的會計科目得到充實,既準確展現了醫院經營狀況又加強了對醫院財務狀況的監管。

      另一方面,新《醫院會計制度》合并了一些會計科目,將過去在收付實現制原則下設立的會計科目進行了整合,使會計科目更符合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例如,新《醫院會計制度》將醫療與藥品的收支核算科目進行了整合,將舊制度下中“醫療收入”與“藥品收入”合并為“醫療收入”,而將“醫療支出”與“藥品支出”合并為“醫療成本”等。在對會計科目進行整合后,不僅使新制度中的會計科目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而且更為有效地解決了舊制度存在的收支不配比難題。

      通過上述特點可以看出,新《醫院會計制度》所具有的特點都集中表現在進一步發展原有會計制度優勢、改善原有會計制度不足這兩方面內容上,是對原有醫院會計制度的合理創新。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盡管新《醫院會計制度》在對原有會計制度進行改進完善的基礎上具有許多對醫院會計實務有積極意義的特點。但同時也必須看到,新《醫院會計制度》仍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制劑收支核算問題

      新制度取消“制劑收入”和“制劑支出”兩個科目,而是通過“在加工材料”、“藥品”等科目進行制劑收支核算,盡管有利于監控醫院制劑生產,但卻使醫院難以掌握制劑生產和經營效益情況,不利于醫院對制劑生產的經營決策。

      基于此,應在新制度“在加工材料”、“藥品”和“庫存物資”科目中設置“制劑”二級科目,在制劑室設置一套制劑生產輔助臺賬,詳細核算制劑生產的收入、支出和結余,每月制劑輔助明細賬與醫院會計相關科目核對相符。

      (二)藥品“核定收入、超收上繳”問題

      新制度規定,醫院藥品收入實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繳”的管理辦法,這是國家治理整頓藥品市場的重大措施。但由于對藥品收入比例沒有具體規定,使各地難以正確貫徹執行。

      基于此,應當促使各地主管部門根據各類醫院的不同情況,合理制定藥品收入比例的標準,不能搞一刀切,并且實行分步到位,逐年下降。

      總而言之,新《醫院會計制度》的頒布和實施,推動了我國醫院會計制度與我國新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對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優勢進行了發展創新,更符合當前新醫改的客觀要求,但仍有一些殘留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只有在日后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繼續對《醫院會計制度》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才能確保我國醫院改革和發展建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朱林.淺析新會計準則對會計職業判斷的新要求[J].企業研究 ,2010年第6期

      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第2篇

      關鍵詞:醫院 會計制度 改革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是財政部、衛生部于1998年針對公立醫療機構頒布的,制度實施13年來,對于規范醫院的財務管理、提高醫院會計核算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醫院經濟管理產生了深刻影響。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以及我國加入WTO后產生的一系列經濟思想、方法、手段的巨大變化,《醫院會計制度》已經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醫院經濟越來越獨立,醫院間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明顯,醫院補償機制變化和各方對醫院會計信息需求日益增強。而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中的科目設置、會計要素和成本費用計算方法、會計報告體系構成和編報都滯后于醫院經濟活動實際需要,已不能適應新管理核算要求,必須改革創新。

      一、現行制度的改進

      (一)會計要素的重新分類

      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將會計要素分為五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改變了以前將會計科目只分為資金占用和來源兩大類劃分方法。

      (二)醫院收支重新劃分,加強了收入和支出管理

      將醫院收入劃分為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與收入分類相對應,將醫院支出劃分為醫療支出、藥品支出、財政專項支出和其他支出。取消了過去制劑收支,將制劑增加值列入了藥品進銷差價,避免了醫院制劑造成的虛收虛支。

      (三)醫、藥分開,實行成本核算

      醫院經濟活動與一般事業單位不同,醫院支出不能依賴出售藥品、而應主要通過醫療服務收入來彌補,所以將醫療及藥品收支分別管理、分開核算,對醫療服務和藥品消耗分別實行成本核算。

      二、現行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適用范圍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明確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但隨著經濟發展,大批非公有制醫院應運而生,特別是民辦或慈善機構興辦的醫院。非公立醫院會計核算如何進行,特別是非公立非營利醫院應執行什么會計制度,目前尚無明確規定。

      (二)會計核算內容操作性不強

      1、醫院成本核算不規范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對醫療收支和藥品收支實行分開管理、分別核算,會計核算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盡管《醫院財務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醫院實行成本核算,包括醫療成本核算和藥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費用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但現行制度只從原則上對如何進行成本核算作籠統規定,實際操作中醫院會計制度并沒有對醫院成本項目核算方法、成本支出范圍等做出明確規定,結果造成成本項目標準不一,支出范圍無章可循,人為操縱、調節收支結余,成本核算信息不實,失去行業可比性,使醫療服務成本測算失去客觀和公開參考依據。

      2、計提壞賬準備不合理

      現行制度規定,醫院年末應收醫療款和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金額的3%-5%作為計提壞賬準備。這是為解決醫療欠費問題的一項重大改革,是醫院正確核算收支結余一項重要措施。但這一比例過高,企業只按3‰-5‰計提壞帳準備,醫院與企業相比大10倍,這樣會使醫院經濟負擔過重,而且在年末計提壞帳準備,會造成年末當月的管理費支出增大,不能真實反映每月的費用支出。因此,壞帳準備應每月按實際應收醫療費進行預提,年末調整,多減少補,以保證醫院經營效益的準確性。

      三、《醫院會計制度》的改革創新思路

      (一)靈活執行兩類醫院的會計核算

      國家在《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衛生、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財務監督管理,營利性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放開,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若營利性醫院套用公立醫院會計核算方法,則很難客觀準確地反映其經營成果。所以,非營利性醫院無論公立私立均須執行《醫院會計制度》,而營利性醫院則完全可以和企業一樣,經衛生主管部門和公商行政部門審批后登記注冊,采用企業會計的核算方法。

      (二)完善醫院會計報表體系

      (1)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沒有反映醫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變動情況的現金流量表,無法反映投資和籌資情況。為反映醫院經營活動與財務狀況變動的關聯性,需要編制醫院現金流量表。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提供有關醫院先進流量方面的信息,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評價醫院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周轉能力,有助于預測醫院未來現金流量,有助于分析醫院收益質量和影響醫院現金凈流量因素。為此,醫院應增設現金流量表。

      (2)落實醫院財務統管要求,財務報告必須全面反映醫院整體財務狀況。醫院對外財務報告應全面反映主體醫院、分院、經營類實體總體情況。編報時要區分分支機構的性質,將分院和主體醫院財務報告合并,經營類實體由于和醫院執行不同會計制度只能單獨編報,主體醫院應通過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中“對外投資”及“投資收益”科目對其核算。此外,現行制度的匯總編報沒有考慮抵消事項,存在虛增債權債務等,使對外報告信息不實;分開編報不能全面反映醫院整體財務狀況。所以,分院財務報告要和主體醫院合并編報,而不是現行的匯總編報或分開編報。

      參考文獻:

      [1]高廣穎.編制現金流量表.開展醫院財務分析.中國醫院管理.2006.26(1).54~55.294

      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第3篇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規范和加強醫院的會計核算工作,財政部、衛生部聯合制定了《醫院會計制度》,現轉發給你們,并結合**市的具體情況,補充規定如下,請布置所屬醫院一并遵照執行。

      一、適用范圍:**市各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療機構,除衛生局所屬醫療機構外,各企業所屬的獨立核算的醫療機構也在適用范圍內。

      二、執行時間:各醫院一律自19**年4月1日起執行,衛生部和財政部19**年制定的《醫院會計制度(試行)》同時廢止。

      三、新舊會計制度銜接的有關調帳問題

      各醫院請認真作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并按如下方法結清舊帳:

      1、“固定基金”、“現金”、“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

      新制度對以上四個科目的設置和核算內容不變,可沿用舊帳。

      2、“銀行存款”、“專項存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兩個科目合并,調帳時,將這兩個科目的余額合并轉入“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科目。

      3、“固定資產”科目

      新制度保留此科目,但其分類從8類變為5類。由于新財務制度中固定資產價值標準的提高而導致的固定資產的減少,調帳時采取先轉帳后調整的原則,將原科目的余額全部轉入,同時將明細科目從*類變為*類。

      4、“待處理固定資產盤虧”、“待處理流動資產盤虧”、“待處理固定資產盤盈”、“待處理流動資產盤盈”科目

      新制度將此四個科目合并為“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并設置“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兩個明細科目。調帳時,將“待處理固定資產盤虧”、“待處理固定資產盤盈”科目的余額分別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D?D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的借方和貸方;將“待處理流動資產盤虧”、“待處理流動資產盤盈”科目的余額分別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D?D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的借方和貸方。

      5、“低值易耗品”、“衛生材料”、“其他材料”、“專項物資”科目

      新制度將此四個科目合并為“庫存物資”科目。調帳時,應將四個科目余額合并轉入“庫存物資”科目,并轉入相應的明細科目。其中,“低值易耗品”科目結轉時只結轉“在庫”部分,“在用”和“攤銷”相抵后的差額沖減“事業基金”,數額較大的也可視情況先轉入“待攤費用”,并于**年底前攤銷完畢,同時設輔助帳管理。

      6、“藥庫藥品”、“藥房藥品”科目

      新制度將此兩個科目合并為“藥品”科目。調帳時,將此兩個科目的余額合并轉入“藥品”科目,并設置“藥房藥品”和“藥庫藥品”兩個明細科目。其中,注意“藥庫藥品”應改為零售價,零售價與原帳面進價的差額計入“藥品進銷差價”;藥品會計在轉帳前也要做相應的調整。

      7、“藥品進銷差價”科目

      新制度仍保留此科目。調帳時,除原余額轉入外,還應包括藥庫藥品改按零售價核算的差價部分。

      8、“在加工材料”

      新制度仍保留此科目,但其核算內客已發生變化。調帳時,將原科目余額全部轉入。

      9、“醫療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科目分解為“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和“應收醫療款”兩個科目,調帳時,將此科目下的“在院病人醫藥費”明細科目余額轉入“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科目,“出院病人欠費”和“門診病人欠費”兩個明細科目余額合并轉入“應收醫療款”科目。

      10、“其他應收款”、“專項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兩個科目合并為“其他應收款”科目。調帳時,將此兩個科目余額合并轉入“其他應收款”科目。其中。有對外投資和對院辦三產投資的,調帳時轉入“對外投資”科目;“專項應收款”中有用專項借款購建的固定資產部分沖減“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

      11、“有價證券”科目

      新制度取消此科目。調帳時,將此科目余額轉入“對外投資”科目。

      12、“醫療預收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科目更名為“預收醫療款”,核算內容不變。調帳時,將此科目余額轉入“預收醫療款”科目。

      13、“其他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兩個科目分解設置為“應付帳款”、“應付工資”、“應付社會保障費”、“其他應付款”和“長期應付款”五個科目。調帳時,根據原應付款項的內容、期限分別轉入以上五個科目。

      14、“專項借款”科目

      新制度將此科目分解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兩個科目。調帳時,按照借款的期限,分別轉入“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科目。

      15、“周轉金”和“結轉病人欠費”科目

      新制度取消此兩個科目。調帳時,將此兩個科目余額轉入“事業基金”科目。

      16、“專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將此科目分解設置為“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兩個科目。調帳時,將此科目中“事業發展基金”和“院長基金”明細科目余額合并轉入“事業基金”科目;將“一般修購基金”和“大型設備更新維護基金”明細科目余額合并轉入“專用基金?D?D修購基金”科目;將“福利基金”、“業務醫療服務收入提成”和“職工獎勵基金”明細科目余額合并轉入“專用基金?D?D職工福利基金”科目。

      17、“其他專項資金”科目

      新制度取消此科目。調帳時,將此科目余額轉入“專用基金”科目。

      18、“專項補助”和“專項補助支出”科目

      新制度將此兩個科目分別調整為“財政補助收入專項補助”科目和“財政專項支出”科目。調帳時,對于已完工項目有結余的,按照有關規定可留用的,“專項補助”和“專項補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額轉入“事業基金”科目;對于未完工程,“專項補助”和“專項補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額轉入“收支結余財政專項補助結余”科目。

      19、“專用基金支出”、“其他專項支出”、“專項借款支出”科目新制度取消此三科目。調帳時,如果此三科目反映的有未完專項工程項目,將余額轉入“在建工程”科目。

      20、“結余分配”科目

      新制度仍保留此科目,但其核算內容由于目前分配政策的調整已發生變化。調帳時,將原科目余額全部轉入。

      四、新制度執行中的有關問題

      1、藥品折扣收入放在“藥品進銷差價”科目中核算,不得放在“其他收入”中。

      2、新制度取消了制劑純收入,制劑生產在“在加工材料”科目中核算,完工入庫時,按售價借記“藥品”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在加工材料”科目,售價與實際成本的差額放在“藥品進銷差價”科目中核算。

      3、收入支出總表編制說明中第3項的(2)、(3)、(5)、(6)、(7)、(8)、(9)項的“本項目應根據××××科目余額填列”改為“本項目應根據××××科目發生額填列”。

      4、為規范收入支出類科目,各醫院請按表1一表5設置明細科目。

      五、新制度在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函告市財政局、市衛生局,以便集中反饋給財政部、衛生部。

      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第4篇

      一、新醫院會計核算制度的優勢

      1.計提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制度。在原制度中,購買固定資產相應增加固定基金,且不計提累計折舊,這樣虛增了資產及凈資產。《新醫院會計制度》中對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做了更好的規范,并且增加設立了“累計折舊”項目,每月固定資產計提累計折舊,通過計提折舊,全面落實資產使用的高效性。避免了完全避免了成本損耗未計入醫院成本的嚴重缺陷,增強了資產使用的效能。

      2.強化預算約束與管理。在以往的預算編制中,隨意性比較大,醫院收支控制很少以年初預算為標準。預算與年終決算相分離。使預算達不到指導的效果。新制度中杜絕了隨意調整項目支出等問題,促進醫院規范運營。明確了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要求,對預算的編制、方法、原則都做出了較明確的規定。各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加強了對預算的監管。2013財政部決算報表中新增了預算數的填報。使預算與決算形成對比。促使醫院充分認識預算的重要性。也使醫院預算與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相銜接。

      3.設立了待沖基金科目,在舊的醫院會計制度中,沒有把使用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購買或構建的固定資產與自有資金區分開來,一并計入固定基金。這樣對于財政資金的使用上級財政部門不能很好的監管。設置待沖基金科目,當計提折舊、攤銷或領用時再予以沖減,體現出了財政資金對醫院固定資產的構建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并且實現了同時體現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

      4.收入是醫院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醫院領導比較重視收入而忽視成本的管理。舊的制度中沒有把成本單獨作為成本報表來體現,醫院的成本核算也只是作為醫院內部管理來執行。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重點強化了對成本管理的要求,單獨設置了醫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醫院臨床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醫院臨床服務類科室全成本構成分析表。這三張報表構成了成本報表體系。細化了醫療成本歸集核算體系,對于醫院加強自身的運行管理、全面提升成本核算與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5.在舊制度中,藥品收支與醫療收支分開核算。管理費用按兩者的人員數量分攤,致使藥品收支表中結余為正數,而醫療收支表中結余為負數。這是人們傳統概念中醫院“以藥養醫”的根本來源。在新制度中,取消了藥品、醫療方面的收支核算。把藥品收入并入醫院收入中,并且費用的分攤采用分級分配。避免了費用分配中產生的不準確。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新醫院會計制度2012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但醫院作為事業單位,新制度的一些規定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一些沖突。新制度要求醫院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但在2012年的財政決算報表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中,固定資產沒有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上報的數據難免失真與醫院真實情況不一致。

      2.資產管理有待加強,醫院的資產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調動頻繁。醫院內的設備在各科室之間調配使用是很正常的,比如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等。有可能會出現某幾天這個科室使用這臺設備、過幾天調配到另外一個科室。對于設備的調配,各科室不能及時的上報醫院資產管理部門。各科室“固定資產折舊”數額的準確性就無法保證。從而對科室成本核算造成影響。

      3.成本報表中《醫院臨床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要求將管理費用、醫療輔助類科室成本、醫療技術類科室成本采用一定的分攤標準逐級分攤到臨床服務類科室成本中。在分攤過程中,各醫院選用的分攤標準很難統一,分攤標準難以確定。有時選用的分攤標準不能準確反映出占用成本的真實情況。

      4.近期內,藥品零差價還無法全面實行,現在市級醫院仍實行藥品差價銷售,新醫院會計制度資產負債表中取消了藥品進銷差價,在報表上無法直觀的反映出來藥品的進銷差價。不利于掌握藥品加成率。

      醫院會計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醫院會計制度;醫院會計理念;改革影響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使醫療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醫療建設領域開始對會計制度進行探索和改革。自1998年《醫院會計制度》提出后,我國醫院會計管理一直遵循這一規章制度,但是,伴隨著醫療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原先的《醫院會計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更難以滿足醫院財務管理的各方面需求,因此,國家在2009年《關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導思想,對醫院會計制度進行深入改革,明確醫院戰略發展方向,轉變傳統醫院會計理念,從而實現醫院會計管理綜合發展。

      一、分析當前醫院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會計制度的性質分類模糊不清

      我國會計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企業預算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醫院行業屬于國家事業性單位,所以其醫院會計制度應當按照企業預算會計制度進行核算管理。就目前而言,我國仍然有一部分舊醫院沿用傳統的會計管理制度,所應用的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和預算會計制度均不相同。在賬務處理方法上錯誤使用權責發生制,而不是采用事業單位所應當使用的收付實現制賬務核算方法,醫院會計制度的應用主體是國家行政性事業單位,但是醫院會計主體不包括企業會計制度,而是由經營單位構成會計主體,反映醫院在收支方面的結余情況,而不是反映醫院的經營成本和經營利潤,由此可見,我國醫院在會計制度性質分類方面尚不清晰。

      (二)醫院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

      近年來,我國醫院會計制度管理中沒有明確規定利用計提折舊的方式對內部進行成本核算,以醫院的修購基金為例,創建該修購基金的目的是為了對醫院資產的更新費用進行分類管理,在提取修購基金時必須要以所持有的固定資產賬戶原值作為提取依據,但是,醫療設備儀器的更新換代速度極快,導致醫院的修購基金賬戶余額出現負數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醫院固定資產的虛增以及醫院凈資產虛減等現象,這種錯誤的會計成本核算方式直接導致醫院會計核算受到嚴重影響。

      (三)不符合現代化市場積極發展體制

      根據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以及醫院會計管理要求而制定的醫院會計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這是因為在制定該醫院會計制度的股從二行中,沒有全面考慮到醫院的資金運用模式和改變醫院資金來源,并且沒有合理分析醫院行業在將來社會中的發展形勢,因此,醫院應用該會計制度是不符合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

      二、解析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對醫院會計理念產生哪些重要影響

      (一)為醫院會計管理提供了科學性理念

      通過對醫院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將舊醫院會計制度中的基層衛生機構轉移至了公立醫院,無論在醫院財務管理方面還是在經濟活動方面,改革后的醫院會計制度包含了更加完成的醫療衛生機構,深刻體現出了醫院會計制度改革中后所形成的醫院會計科學性理念和可操作性發展理念。

      (二)為醫院會計核算方式提供了合理性理念

      在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后,醫院重新定義了固定資產,當醫院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低于一千元時,會獲得一年使用權限,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保持固定資產的原始數量,當使用權限大于一年,而單位價值低于一千元的醫院設備,就要根據改革后的醫院會計制度對此進行計提折舊,從而強化會計核算工作基礎,彌補醫院成本核算中出現的不足。

      (三)為滿足使用者需求提供了可靠性理念

      改革后的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自制物資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進行了重新規定,應當根據醫院會計成本核算對象對經濟業務所消耗的成本進行集中核算,并按照相關規定核算醫院經營總成本和子單位成本,將數據體現在相應的成本報表中,保證成本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增強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改革后的新醫院會計制度充分借鑒了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增加了財政補助收支明細、現金流量表等項目,促進醫院會計報表體系更加完善,從而實現優質化、透明化的醫院會計理念。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醫院會計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經濟環境的發展需求,所以,對醫院會計制度進行改革不僅是時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醫院會計理念實現創新的重要渠道。因此,醫院要根據現階段醫院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方法策略,積極改革和優化落后的醫院會計制度,通過對醫院會計制度進行改革,促進醫院會計理念更具科學行、合理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張復元.對兵團第三師醫院會計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9.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