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物理學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雙語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0001-5733
國內刊號:11-2074/P
郵發代號:2-57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48
期刊收錄:
百種重點期刊
中科雙高期刊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2009)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144X
國內刊號:42-1406/U
郵發代號:38-9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9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本書匯集了2003年6月在墨西哥城舉行的“物理學中當前所研究的問題”專題討論會上所做的特邀演講。這次會議是為了慶祝R?J埃利奧特教授75歲生日而舉辦的。R?J?埃利奧特爵士曾長期擔任牛津大學理論物理系主任。作為一位科學家,他對理論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數十年的時間內,他發表了許多被引頻次很高的科學論文。本書中的演講都是由R?J埃利奧特爵士的研究助理、以前的學生、博士以及同事撰寫的。他們之中的許多人象R?J埃利奧特爵士本人一樣已經是第一流的科學家。
本書對現代凝聚態物理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各個關鍵領域提供了一個非常及時與全面的綜述。書中19篇原創性質的論文被分成了三個主要的領域,即無序與動態系統;結構與玻璃;電性質與磁性質。這些論文的作者中間就包括了像M?E?Fish-er,A?A?Maradudin,M?F?Thorpe,M?Balkansk,T?Fujiwara這樣著名的科學家。因此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本書的卷首是R?J埃利奧特教授的開幕式演講“物理學中的有序與無序”。其余的文章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共19章。第一部分無序與動態系統,包含第1-5章。1 對有趣但與愿望相違球面模型的反思;2 向量自旋玻璃的相位轉換;3 轉換、動態特性與無序從平衡到不平衡系統;4 3分量2維生長與競爭交互作用的混合;5 混沌邊緣玻璃狀的動態特性。第二部分結構與玻璃,包含第6-12章。6 生命分子中的柔性;7 碳納米管的點陣動態特性;8 由于運動約束的玻璃狀特性,從拓撲學泡沫到巴加門;9 玻璃轉變與急驟冷卻效應;10 介質損耗作用及為玻璃形成中的馳豫尋求簡單的模型;11 圖靈模式構成理論;12 雙八面癸基胺單分子層:非平衡相疇。第三部分電性質與磁性質,包括第13-19章。13 隨機粗糙金屬表面光反射二次諧波產生的多散射效應;14 大規模電子結構計算理論;15 對稱磁團簇;16 維半導體量子線中的光學與費米界異常;17 利用疇壁激發探測多分子層中的磁耦合;18 量子滲透問題中的電子狀態密度;19 熔化描述動力學作用構建中的功率項。
本書可供從事凝聚態物理及統計物理的物理學家及研究生閱讀借鑒。
胡光華,高級軟件工程師
一、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一方面要經常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有了自學能力,才能不斷地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迅速發展變化的社會,才能不斷攀登科學的高蜂,另一方面特別是農村初級中學校多數學生都是走讀,很多時間都是在家里,如果不培養他們自學,這些時間就會白白浪費。另外,作業題應少而精,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選典型習題指導學生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在分析習題過程中探索其規律,使自己在解題的實踐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少灌輸,多誘導,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學習和鉆研問題的過程。
物理課本中既有對現象的描述,又有對現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計算,又有要動手做的實驗,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學“語言”,又有數學“語言”(公式、圖象)還有圖畫“語言”(插圖、照片)。看這樣的書,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數學的計算及其含義,有時,還得畫圖等等。開始,學生不易讀懂,也不習慣,因此,一開始教師就必須用心的加以引導,要求學生從頭到尾地看,并給予指導,必要時,在課堂上還得邊讀邊講;重要的句子、結論要求學生用筆劃出來,對一些敘述較復雜的段落還要予分析解釋。
二、在物理實驗中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
課標中要求: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確實,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自學課本內容時,會遇到課本上有一些“觀察”、“實驗”的欄目,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體會,能使他們較快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識。
三、在質疑、解疑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質疑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敢問,這是前提。學生愛問,養成良好習慣,這是關鍵。學生敢問,愛問還不夠,還要使學生會問、善問,能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這是培養質疑能力的核心。由于學生知識有差異,發展又不平衡,因此,在培養過程中不能把敢問、愛問、會問、善問絕對分開,而要因材施教。對于怕問的學生側重于從培養敢問入手,對于有膽量的學生則進行會問、善問的培養,以最終形成質疑,釋疑的學習氛圍,這樣讓全體學生在掌握質疑方法,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力得到培養、智力得到發展,這才是進行質疑問難的著眼點和歸宿點。
四、在課外自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做課外自學時,應要求學生做到:首先縱覽全文,了解概念。物理教材中的課文以議論文形式居多。閱讀時首先要看清標題,標題常是全文的關鍵詞或主題句,是表達內容的核心,往往也是文章的論點。接著要弄清論證的依據。論據常以物理實驗現象、日常生活事例和已學概念、規律等形式體現。然后要了解論證的過程。論證過程通過一系列科學方法架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橋梁,是文中精彩部分。閱讀應保持連貫流暢,盡快把握全文大概。其次是精讀細研,發現疑點。通過了解全文大概,學生不難發現文中難點。這時應針對文中難點,字斟句酌,反復研讀。剩下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點待上課時解決。學生做課外自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寫自學筆記。所以開學初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自學本”,隨時收發以備檢查并了解學生自學情況。我要求學生邊閱讀教材邊在自學本上通過以上步驟歸納出本節知識點并找出他們認為的重點和難點,不必詳細紀錄能體現本節知識即可。特別強調學生必須書面記錄下自學過程中不明白或者有疑慮的地方。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善于動手的好習慣,又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增強閱讀能力。
五、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逐步培養自學能力
在思想上,熱愛教育事業,一心鋪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服從學校的安排。
在1986年至1993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認真負責積極努力地帶好每一個班。
在教學工作中,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通讀教材,努力做到了“讓精心的備課成就精彩的課堂;讓嚴格的管理成就高效的課堂”;對待學生真誠、友善、和藹,對待工作熱情,受到學生的好評;多年從事高三的教學工作,并擔任備課組長,同事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使之達到共同進步。